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定州阅古堂记(北宋)韩琦①庆历八年,天子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专,非择帅分治而并抚其民不可,始诏魏、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

而定以不肖辱其选。

既让不获命,至则竭愚修职,尚惧不能称上所以付与之意,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

会郡圃有坏亭,岁久不葺,于是广之为堂。

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实,可载诸图而为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而以“阅古”为堂名。

②夫古犹今也,古之人能成异政、立奇功,而今或不能者,何也?盖其待己也,必贤而足;其报?也,必利而安,持是以望政成而功立,不其难哉?如曰,古人能之,予反不能之,日夜以勉焉,又安有不至者耶?今予之所为也,诚以己之道未充,而君之禄殊厚,任重途远,惟仆踣之是虞。

故在燕处之间,必将监古以自勉。

③其未至也,则虽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予方仰而愧,俯而忧,孰知夫乐之为乐哉!其少进也,则虽吏文之扰怀,边责之在己,予固得其道而处之,至于幅巾坐啸,恬然终日,予之所乐,恶有既乎?若其宾客之于斯,僚属之于斯,不离几席,如阅旧史,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而俱本之于忠义。

功名一立,不独身享富贵,而庆流家宗,其余风遗烈,可以传于简策,邈千万世而凛然如存,咸有耸慕之意,不以酣歌优笑之为乐,而以是为乐。

而予也岂徒己之为益,是将有益于人。

知我者,其以我为喜爽垲,遂娱赏而已乎?④后来之贤,与我同志,必爱尚而增葺之,宜免夫毁圮污墁之患矣。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因B.则C.以D.且(2)下列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已经不能像古人一样成异政、立奇功了。

B.我接受朝廷的俸禄就必须担起重任不断前行。

C.我担心自己在进取的道路上跌倒不前而停滞。

D.在公务之余闲居之时我也借鉴古人勉励自己。

完整版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含翻译及赏析

完整版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含翻译及赏析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似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似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快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赏析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

‘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

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微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

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

【高中古诗词阅读】“孟子见齐宣王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孟子见齐宣王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孟子见齐宣王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

工师得大木。

则王喜,以为能胜其
任也。

①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王曰:
‘姑舍女所学而从我。

’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

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

’②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1)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本节举工匠和玉匠两个例子旨在说明什么主张?
【答案】
(1)①后来工匠们在砍削这木料时,把它砍削小了,那么大王您看到了,一定很生气,认为他们不能胜任这项工作。

②这为什么与叫玉匠雕琢璞玉不同呢?
(2)旨在说明君主利用贤人治国应当发挥贤人所学的治国之道。

【参考译文】
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比如要盖大的房子,必定先要派工头去寻找大的木料。

工头
找到了大木料,那么大王您一定很高兴,认为他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后来工匠们在砍削这
木料时,把它砍削小了,那么大王您看到了,一定很生气,认为他们不能胜任这项工作。

现在人家从小就学了那圣贤的道理,长大了想要实行这圣贤的治国之道。

大王您却说暂且
放弃你所学的道理,按照我的意思去做。

你看这样如何?又比如现在有块尚未雕琢的璞玉
在这里,即使价值万镒,也一定要让玉匠雕琢它。

至于治理国家,却说暂且丢弃你所学的
道理而听从我的。

这为什么与叫玉匠雕琢璞玉不同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古诗词阅读】韩愈《燕喜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韩愈《燕喜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韩愈《燕喜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燕喜亭记韩愈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

异日,从二人者通于其位居之后,丘荒之间,接中而盼,得异处矣。

斩杀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翳①,却立而视之。

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

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既成,愈请名之。

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

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②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

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③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

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

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

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

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④”者颂也。

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

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

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弘中自吏部被贬秩而去,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进商洛,涉浙湍,之南汉水,再升岘首,冀望方城,出来荆门,下泯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

猿?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言⑤而厌见也。

今其意乃若严重不足。

录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弘中之德,与其所不好,堪称协矣。

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言其回去就是而羽仪⑥于天朝也不远矣。

遂刻石以记。

【注】①翳:遮挡阳光的枯树。

,枯萎的树。

②振鹭:白鹭展翅飞翔。

③秩秩:秩序井然的样子。

④鲁侯燕晴:出自于《诗经鲁颂宫》,原为赞美鲁僖公家庭和美、国家衰弱、健康长寿。

在此也挑祝福的意思。

⑤饫言:听见很多了。

饫,饱腹。

⑥羽:出自于《易经渐卦》,意思就是身处高位却不被官职所困。

[来源:学|科|网z|x|x|k]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游等:交游b.发石而清泉激播发:辨认出c.次其道途所经次:依次罗列d.智者乐水趣:讨厌,偏好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却立而视之②晨往而夕忘归矣b.①愈请名之②俟德之丘c.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②虚以钟其美d.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②今其意乃若严重不足8.对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借以抒发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高考语文历年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历年文言文翻译

一、例题一原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解析:本句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句式,翻译时要注意直译,即把原文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

同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善者”和“不善者”是名词,分别翻译为“优点”和“缺点”,体现了文言文中的名词活用现象。

二、例题二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翻译:世界上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伯乐却不常有。

解析:本句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句式,翻译时要注意直译。

同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的“常有”和“不常有”是动词,分别翻译为“经常有”和“不经常有”,体现了文言文中的动词活用现象。

三、例题三原文: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翻译:燕赵的收藏,韩魏的经营,齐楚的精英,历经几世几年,掠夺他们的财富,堆积如山。

解析:本句中的“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是文言文中的并列句式,翻译时要注意将各个并列成分分别翻译出来。

同时,“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中的“剽掠”和“倚叠”是动词,分别翻译为“掠夺”和“堆积”,体现了文言文中的动词活用现象。

四、例题四原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翻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无法走到千里之外;不积累细流,就无法汇成江海。

解析:本句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式,翻译时要注意将各个并列成分分别翻译出来。

同时,“跬步”和“小流”是名词,分别翻译为“小步”和“细流”,体现了文言文中的名词活用现象。

总结: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学生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现代汉语将文言文的意思表达出来。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直译:将原文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不添加自己的理解。

1_2019全国各地高考语诗歌鉴赏真题及翻译

1_2019全国各地高考语诗歌鉴赏真题及翻译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汇编及诗文翻译一、(2019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14.C15.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2019全国Ⅱ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4. D 【解析】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故选D。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15.【答】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高中古诗词阅读】“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

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

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

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

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

”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

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

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

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如:到…去B.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枉:白白地C.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要:邀请D.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就:完成2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侠义性格的一组是()①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②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③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④避仇隐于屠者之间⑤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⑥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古文翻译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古文翻译

试题分类汇编—古文翻译(1)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

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踰旬朔。

理人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

(2)殷景仁等名位素不踰之,并见任遇,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

(1)对管理民众、听取诉讼(审理案件)的事情,不再关心,所到之处总是(就是)作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2)殷景仁等人的名位向来不超过他,却都被赏识重用,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常常声称有病而不上朝值班。

(1)韩文将率九卿劾刘瑾,疏当首吏部,以告芳。

(2)后段炅见瑾昵张彩,芳势稍衰,转附彩,尽发芳阴事于瑾。

(1)韩文将率领九卿弹劾刘瑾,上疏应当由吏部首倡,就把这事告诉了焦芳。

(2)后来段炅见刘瑾对张彩亲近,焦芳的势力渐渐衰落,转而依附张彩,把焦芳私下干的坏事全部向刘瑾揭发。

(1)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2)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1)他自己没有办法来装殓,儿子没有办法来办丧事。

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儿子罢了。

(2)后代一定会有史官记载他的事迹的,我可以不用记录了。

唯独推崇他的道义,于是把它留给世人。

(1)然上所以宾君于王邸者,欲君以道义规益,非遣君为声色狗马之友也。

(2)稽首称臣于敌,奉其正朔,以苟岁月,而君臣相语乃如此。

(1)然而皇上在王宫将你视为上宾的原因,是希望你能用道义来规范辅佐,不是叫你来做追求声色犬马的朋友。

(“所以”1分,“于王邸”状语后置1分,“规益”1分,最后一句1分,整个句子翻译通顺1分)(2)向敌人跪拜称臣,遵奉敌人的历法,来苟活岁月,但君臣之间互相谈话竟然像这样。

(每句1分,整体通顺1分,其中“稽首”1分,“奉正朔”1分,“苟岁月”1分,“乃”1分)(1)阁臣徐溥等以诏敕繁,请如先朝故事,设官专领。

(5分)(2)东阳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

疏出,天下传诵。

(5分)(1)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服于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

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

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

岁侵,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

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

明年召拜户部尚书。

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

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

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且尽罢诸不急费。

”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

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

”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

瑾等大惧。

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

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

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

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

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

瑾诛,复官,致仕。

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

【答案】D
【解析】D项对“著”的解释有误,在这里应是“登记、记载”之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
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

于是据此理解断句。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
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答案】B
【解析】B项错误为: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答案】(1)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关键词:赐、复、民业、力争各1分,句意1分)(2)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关键词:偕、伏阙、入、不食各1分,句意1分)
【解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原文翻译】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考中进士,授予工科给事中官职。

核实韦州所立的军功,弹劾宁晋伯刘聚,都御史王越、马文升等滥杀无辜,谎报功劳。

不久又弹劾王越推荐李量、王竑事,言语多涉及东西两宫,皇帝发怒,在文华殿的庭堂受到鞭
打。

事后,进升为右给事中,出任湖广右参议。

中贵人督太和山,侵吞公款。

韩文竭力制止,并用余钱换万石米,用来防备赈贷灾荒。

九溪土司与邻境部落因争夺土地相互攻打,韩玄前往训谕,交战双方都表示服从。

过了七年,转任左参议。

韩文为人凝重敦厚,和蔼纯美,平时谨慎谦虚。

而到面临大事,坚决果断不妥协。

武宗即位,赏赐及修建皇家陵墓、完成大婚的各项费用,需要银一百八十多万两,国库无力供给。

韩文请求先启用承运库,皇帝下诏不允许。

韩文说:“府藏空虚,赏赐除京边军士以外,请分别给银钞,略加一些内库及内府钱。

并暂时借用勋臣外戚赐庄的田税,然后下令承运庳内官核实库内储积的金银,记録于簿籍,并全部取消各种不急需的开支。

”皇帝不想动用内府钱,便命令韩文逐项经营筹划。

韩文从大局出发,努力为国家节省钱财。

真人陈应循、大国师那卜坚参等人被罢免,韩文请求没收他们的财产充实国座。

按旧有规定,监局、仓库内官不能超过二三人,后来逐渐增加,有的一仓十多人,上林苑、林衡署竟达三十二人,韩文竭力请求裁减冗昌。

淳安公主赏赐三百顷土地,又想夺取任丘百姓的田产,韩文竭力抗争纔停止。

弘治元年,王恕因韩文长期没有升迁,任用为山东左参政。

过了二年,因倪岳的推荐,升任霊南左布政使。

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湖广,调任巡抚河南,召任户部右侍郎。

为母亲服丧期满后,起用改任吏部右侍郎,进升左侍郎。

十六年,任南京兵部尚书。

此年收成不好,米价高涨。

韩文请求提前发放三个月的军饷,户部认为有困难。

韩文说:“救灾如救火,如有罪责,由我承担。

”于是打开粮仓发放十六万石粮食,米价恢复正常。

第二年任命为户部尚书。

主持国家经济两年,竭力遏制权贵幸臣,权贵幸臣对他深恶痛絶。

而这时青宫原有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天天引诱皇帝逐狗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角抵,不理朝政。

韩文每次退朝,对同僚谈及此事,便伤心落泪。

郎中李梦阳进言说:“您是大臣,按义当与国事休戚与共,光哭有什么用?谏官上疏弹劾这些宦官,执政大臣予以有力支持。

您如果在此时率领大臣坚决抗争,除去‘八虎’也很容易的。

”韩文捋须挺胸,毅然改变容色说:“好!即使事不成功,我这个年纪死也无憾了,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

”于是偕同诸大臣直接上疏皇帝,奏疏呈进,皇帝震惊哭泣不能进食。

刘瑾等人非常恐惧。

刘瑾特别恨韩文,天天派人探察韩文的过失。

一个月后,有人把假银输入内库,于是以此作为韩文的罪状。

皇帝下诏降韩文一级官职退休,郎中陈仁贬谪为钧州同知。

刘瑾并未解恨,以遗失户籍档案定罪,逮捕韩文和侍郎张缙入钦犯监狱。

几个月后纔释放,罚米一千石输送到大同。

不久又再次罚米,锺玄家业荡然无存。

刘瑾被诛杀后,整玄恢复原官,退休。

韩文于嘉靖五年去世,时年八十六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