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各类经典大题集锦
中考数学经典难题集锦

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经典难题(二)A P C DB A F G CE BO D 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C B DA A 1 BF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经典难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 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 为圆的割线,AE 、AF 与直线PO 相交于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经典难题(四)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Ptolemy(托勒密)定理: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1≤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4、如图,△ABC 中,∠ABC =∠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EBA =200,求∠BED 的度数.。
中考数学经典习题(50题)

中考数学经典大题1.已知在△ABC中,∠ABC=90°,AB=6,BC=8.点Q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作AC的垂线交线段AB(如图1)或线段AB的延长线(如图2)于点P.(1)当点P在线段AB上时,求证:△APQ△ACB;(2)当△PQB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P的长.2.如图,对称轴为的抛物线()与轴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0).(1)求点B的坐标;(2)已知,C为抛物线与轴的交点.①若点P是抛物线上第三象限内的点,是否存在点P,使得S△POC=4S△BOC,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设点Q是线段AC上的动点,作QD轴交抛物线于点D,求线段QD长度的最大值.③若M是轴上方抛物线上的点,过点M作MN轴于点N,若△MNO与△OBC相似,求M点的坐标.3.如图,已知在△ABP中,C是BP边上一点,∠PAC=∠PBA,⊙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且交BP于点E.(1)求证:PA是⊙O的切线;(2)过点C作CF AD,垂足为点F,延长CF交AB于点G,若AG·AB=12,求AC的长;(3)在满足(2)的条件下,若AF:FD=1:2,GF=1,求⊙O的半径.4.如图,已知函数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D、B三点,顶点为C.(1)求△BAD的面积;(2)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S△ABP=S△ABC?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DOQ与△ABC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以AB为直径的⊙M的内接四边形,点A、B在轴上,△M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过点M作直线与轴垂直,交⊙M于点E,垂足为点M,且点D平分.(1)求过A、B、E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四边形AMCD是菱形;(3)请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BP的面积等于定值5?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1,直角△ABC中,∠ABC=90°,AB是⊙O的直径,⊙O交AC于点D,取CB的中点E,DE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1)求证:PD是⊙O的切线;(2)若OB=BP,AD=6,求BC的长;(3)如图2,连接OD,AE相交于点F,若,求的值.7.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3,2),B(0,1)和点C(-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若抛物线的顶点为P,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M,过M的直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N(N在对称轴右边),交对称轴于F,若S△PFN=4S△PFM,求点F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轴上是否存在点G,使△BMA与△MBG相似?若存在,求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PB切⊙O于B点,直线PO交⊙O于点E、F,过点B作PO的垂线BA,垂足为点D,交⊙O于点A,延长AO交⊙O于点C,连结BC,AF.(1)直线PA是否为⊙O的切线,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BC=16,⊙O的半径的长为17,求的值;(3)若OD:DP=1:3,且OA=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将抛物线C1:平移后的抛物线C2与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轴负半轴交于C点,已知A(-1,0),.(1)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2)若点P是抛物线C2上的一点,连接PB,PC.求S△BPC=S△CAB时点P的坐标;(3)D为抛物线C2的顶点,Q是线段BD上一动点,连接CQ,点B,D到直线CQ的距离记为d 1,d2,试求出d1+d2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Q点坐标.10.如图1,AB为⊙O的直径,TA为⊙O的切线,BT交⊙O于点D,TO交⊙O于点C、E.(1)若BD=TD,求证:AB=AT;(2)在(1)的条件下,求的值;(3)如图2,若,且⊙O的半径r=,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1.如图,过A(1,0),B(3,0)作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于C、D两点.抛物线经过O、C、D三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M为直线OD上的一个动点,过M作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以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此时点M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D,PC. 求S△PCD=S△CDB时点P的坐标.(4)若△AOC沿CD方向平移(点C在线段CD上,且不与点D重合),在平移的过程中△AOC与△OBD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试求S的最大值.12.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AD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AD交⊙O于点E.(1)求证:AC平分∠DAB;,求的值.(2)连接BE交AC于点F,若=13.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交CD于F点.(1)求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2)若△AEP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P,求证:△APB△EPC;(3)若矩形ABCD的边AB=6,BC=4,求△CPF的面积.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与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的式子表示);(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的值;(3)设P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5.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PA与⊙O相切于点A,线段OP与弦AC垂直并相交于点D,OP与弧AC相交于点E,连接BC.(1)求证:PA·BC=AB·CD.(2)若PA=10,=,求PE的长.16.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C重合),分别过点A、C向直线B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点O为AC的中点.(1)当点P与点O重合时如图1,求证:OE=OF;(2)直线BP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当∠OFE=30°时.①若转到如图2的位置,线段CF、AE、OE之间有一个不变的相等关系式,请写出这个关系式.(不用证明)②若转到图3的位置,猜想线段CF、AE、OE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予以证明.17.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分别为坐标轴上的三个点,且OA=1,OB=2,OC=4.(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点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M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在(2)的条件下,请求出当|PM-AM|为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并直接写出|PM-AM|的最大值.18.如图,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DE BD交AB于E,⊙O是△BDE的外接圆,交BC于点F.(1)求证:AC是⊙O的切线;(2)连接EF,若BC=9,CA=12,求的值.1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5,P是BC边上任意一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P,作PF AP,使PF=PA,连接CF、AF,AF交CD边于点G,连接PG.(1)求证:∠GCF=∠FCE;(2)判断线段PG,PB与D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BP=2,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四边形DMPF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BM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点C,与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4,0),B(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P在抛物线上,连接PC,PB,若△PBC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3)已知点E在轴上,点F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如图1,直角△ABC中,∠ABC=90°,AB是⊙O的直径,⊙O交AC于点D,取CB的中点E,DE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1)求证:PD是⊙O的切线;(2)如图2,连接OD,AE相交于点F,若=2,求的值.22.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AB=4,∠ABC=60°,∠EAF的两边分别与射线CB,DC相交于点E,F,且∠EAF=60°.(1)如图1,当点E是线段CB的中点时,直接写出线段AE,EF,AF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E是线段CB上任意一点时(点E不与B、C重合),求证:BE=CF;(3)如图3,当点E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且∠EAB=15°时,求点F到BC的距离.23.如图,抛物线的开口向下,与轴交于点A(-3,0)和点B(1,0).与轴交于点C,顶点为D.(1)求顶点D的坐标(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若△ACD的面积为3.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将抛物线向右平移,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P,且∠PAB=∠DAC,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24.如图1,△ABC中,AB=AC,AE平分∠BAC,BM平分∠ABC交AE于点M,经过点B,M两点的⊙O交BC于点G,交AB于点F,FB恰好为⊙O的直径.(1)求证:AE是⊙O的切线;(2)若AC=6,CE=4,EN AB于点N,求BN的长;(3)如图2,若,求的值.25.如图,抛物线与轴分别相交于点A(-2,0)、B(4,0),与轴交于点C,顶点为点P.(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M、N从点O同时出发,都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在线段OB、OC上向点B、C方向运动,过点M作轴的垂线交BC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H.①当四边形OMHN为矩形时,求点H的坐标;②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PFB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已知:如图,⊙O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过点C的切线与直径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连结PD.(1)求证:PD是⊙O的切线;(2)求证:PD2=PB·PA;(3)若PD=4,=,求直径AB的长.27.已知抛物线()()(),与轴从左至右依次相交于A、B两点,与轴相交于点C,经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1)若点D的横坐标为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在第三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有点P,是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点P的坐标;(3)在(1)的条件下,设点E是线段AD上的一点(不含端点),连接BE.一动点Q从点B 出发,沿线段BE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点E,再沿线段ED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点D后停止,问当点E的坐标是多少时,点Q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用时间最少?28.如图,已知在△ABP中,C是BP边上一点,∠PAC=∠PBA,⊙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且交BP于点E.(1)求证:PA是⊙O的切线;(2)过点C作CF AD,垂足为点F,延长CF交AB于点G,若AG·AB=12,求AC的长;(3)在满足(2)的条件下,若AF:FD=1:2,GF=1,求⊙O的半径及的值.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B、C两点,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交点为A(-1,0).(1)求B、C两点的坐标及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过点P作直线L//轴,交抛物线于点E,交轴于点F,设P点的横坐标是m,△BCE的面积为S.①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②在①的基础上试说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S的最大值,并判断△OBE的形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Q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C重合),且PQ//轴,试问在轴上是否存在点R,使△PQR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R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我们给出如下定义: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中点.求证: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点P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满足PA=PB,PC=PD,∠APB=∠CPD,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中点,猜想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改变(2)中的条件,使∠APB=∠CPD=90°,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不必证明).31.如图,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A(-1,0)、B两点(点A在点B左侧),其顶点为M(1,4),MA交轴于点N,连接OM.(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P为(1)中抛物线上一点,当S△OAM=S△PAM时,求P点的坐标;(3)将(1)中的抛物线沿轴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连接MD,Q为(1)中的抛物线上的一点,直线NQ交轴于点G,当Q点在抛物线上运动时,是否存在点Q,使△ANG与△ADM相似?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如图1,△ABC内接于⊙O,∠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交BC于点E(BE EC),且BD=2.求过点D作DF//BC,交AB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F为⊙O的切线;(2)若∠BAC=60°,DE=,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若,DF+BF=8,如图2,求BF的长.3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过A、B、C三点,点A的坐标是(3,0),点C的坐标是(0,-3),动点P在抛物线上.(1)求b,c的值,B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2)是否存在点P,使得△ACP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过动点P作PE轴于点E,交直线AC于点D,过点D作轴的垂线.垂足为F,连接EF,当线段EF的长度最短时,求出点P的坐标.34.的三个顶点A、C、D作⊙O,交BC边于点H,AB切⊙O于点A,延长半径AO交CD于E,交⊙O于F,P是射线AF上一点,且∠PCD=2∠DAF(1)求证:AB=AH;(2)求证:PC是⊙O的切线;(3)若AB=2,AD=,求⊙O的半径.35.如图,抛物线的图象经过点A(-1,0)、B(3,0)、C(0,3),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2)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点E,连接BC,BE,求的值;(3)点M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若△DMB与△BCE相似,求点M的坐标.36.如图,在⊙O中,直径AB垂直弦CD于E,过点A作∠DAF=∠DAB,过点D作AF的垂线,垂足为F,交AB的延长线于点P,连接CO并延长交⊙O于点G,连接EG,已知DE=4,AE=8.(1)求证:DF是⊙O的切线;(2)求证:OC2=OE·OP;(3)求线段EG的长.37.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A、B两点,B点坐标为(3,0),与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抛物线位于第四象限的部分上运动,当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3)直线l经过A、C两点,点Q在抛物线位于轴左侧的部分上运动,直线m经过点B和点Q,是否存在直线m,使得直线l、m与轴围成的三角形和直线l、m与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求出直线m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8.在矩形ABCD中,AD=2AB=4,E是AD的中点,一块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E重合,将三角板绕点E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1)观察图1,直接写出∠AEM与∠BNE的关系为:▲▲▲;(不用证明)(2)如图1,当M、N都分别在AB、BC上时,可探究出BN与AM的关系为:▲▲▲;(不用证明)(3)如图2,当M、N都分别在AB、BC的延长线上时,(2)中BN与AM的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写出你认为成立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9.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经过B、C两点,点E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点M,交轴于点F,当S△BEC=,请求出点E和点M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当E点的横坐标为1时,在EM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CMN和△CBE 相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0.如图,AB是⊙O的直径,AD是⊙O的弦,点F是DA延长线的一点,AC平分∠FAB交⊙O于点C,过点C作CE DF,垂足为点E.(1)求证:CE是⊙O的切线;(2)若AE=1,CE=2,求⊙O的半径.41.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在AD右侧作正方形ADEF,连接CF.(1)观察猜想: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①BC与CF的位置关系为:②BC,CD,CF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将结论直接写在横线上)(2)数学思考: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3)拓展延伸: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延长BA交CF于点G,连接GE.已知AB=2,CD=BC,请求出CF的长.4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点A、B两点,与轴交于点C,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O,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D,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连接CE,已知点A、D的坐标分别为(-2,0),(6,-8).(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分别求出点B和点E的坐标;(2)探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FOE△FCE?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是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其坐标为(0,m),直线PB与直线l交于点Q,试探究,当M为何值时,△OPQ为等腰三角形.43.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C于点G,过点D作EF AC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EF是⊙O的切线;(2)当AB=5,BC=6时,求的值.44.已知,在△ABC中,∠BAC=90°,∠AB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做正方形ADEF,连接CF.(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CF+CD=BC;(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①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②若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2,对角线AE,DF相交于点O,连接OC.求OC的长度.45.如图,抛物线与轴分别相交于点A(-2,0),B(4,0),与轴交于点C,顶点为点P.(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M、N从点O同时出发,都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在线段OB、OC上向点B、C方向运动,过点M作轴的垂线交BC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H.①当四边形OMHN为矩形时,求点H的坐标;②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PFB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6.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C为直径,弦BD=BA,BE 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1=∠BAD;(2)求证:BE是⊙O的切线.47.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角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角四边形”.(1)概念理解:请你根据上述定义举一个等邻角四边形的例子:▲▲▲;(2)问题探究:如图1,在等邻角四边形ABCD中,∠DAB=∠ABC,AD,BC的中垂线恰好交于AB边上一点P,连结AC,BD,试探究AC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应用拓展:如图2,在Rt△ABC与Rt△ABD中,∠C=∠D=90°,BC=BD=3,AB=5,将Rt △AB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0°)得到Rt△AB,D,(如图3),当凸四边形AD,BC为等邻角四边形时,求出它的面积.48.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A(-3,0),B(5,0),C(0,5)三点,O为坐标原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把抛物线()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n(n0)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若新抛物线的顶点M在△ABC内,求n的取值范围;(3)设点P在轴上,且满足∠OPA+∠OCA=∠CBA,求CP的长.49.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A=PE.(1)判断△PCE的形状;(不必说明理由)(2)如图2,若点P是BD延长线上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则(1)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把“正方形ABCD”改成“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连接CE,试探究线段AP与线段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50.如图,在△ABC中,∠ABC=∠ACB,以A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BC于点M,N,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CAB=2∠BCP.(1)求证:直线CP是⊙O的切线;(2)若BC=2,=,求点B到AC的距离;(3)在(2)的条件下,求△ACP的周长.51.如图,抛物线与直线交于C,D两点,其中点C在轴上,点D的坐标为(3,),点P是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E轴于点E,交CD于点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的横坐标为m,当m为何值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若存在点P,使∠PCF=45°,请直接写出相似的点P的坐标.。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题库(含解析)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题库(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四个实数中,无理数是()A.2 B.C.0 D.﹣1【考点】26: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A、2是有理数,故A错误;B、是无理数,故B正确;C、0是有理数,故C正确;D、﹣1是有理数,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则它的主视图是()A.B.C.D.【考点】U2: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第一层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3=a6B.a3•a3=a9C.(a+b)2=a2+b2D.(a+b)(a﹣b)=a2﹣b2【考点】35:合并同类项;46:同底数幂的乘法;4C:完全平方公式;4F:平方差公式.【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A、a3+a3=2a3,故此选项错误;B、a3•a3=a6,故此选项错误;C、(a+b)2=a2+2ab+b2,故此选项错误;D、(a+b)(a﹣b)=a2﹣b2,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平方差公式等知识,正确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4.(3分)下列选项中能由左图平移得到的是()A.B.C.D.【考点】Q1: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图形只是位置变化,其形状与方向不发生变化进而得出即可.【解答】解:能由左图平移得到的是:选项C.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正确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5.(3分)如图,点A、B、C是⊙O上,∠AOB=80°,则∠ACB的度数为()A.40°B.80°C.120°D.160°【考点】M5:圆周角定理.【分析】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OB与∠ACB是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AOB=80°.∴∠ACB=∠AOB=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熟知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哥哥的身高比弟弟高是必然事件B.今年中秋节有雨是不确定事件C.随机抛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都是正面朝上是不可能事件D.“彩票中奖的概率为”表示买5张彩票肯定会中奖【考点】X1:随机事件;X3:概率的意义.【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可区别各类事件.【解答】解:A、哥哥的身高比弟弟高是随机事件,故A错误;B、今年中秋节有雨是不确定事件,故B正确;C、随机抛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都是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C错误;D、“彩票中奖的概率为”表示买5张彩票可能中奖,可能不中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7.(3分)甲、乙两个同学在四次模拟试中,数学的平均成绩都是112分,方差分别是S甲2=5,S乙2=12,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A.甲B.乙C.甲和乙一样D.无法确定【考点】W7:方差.【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解:∵甲、乙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都是112分,方差分别是S甲2=5,S 乙2=12.∴S甲2<S乙2.∴成绩比较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8.(3分)如图,地面上有三个洞口A、B、C,老鼠可以从任意一个洞口跑出,猫为能同时最省力地顾及到三个洞口(到A、B、C三个点的距离相等),尽快抓到老鼠,应该蹲守在()A.△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ABC三条中线的交点【考点】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12: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知猫应该到三个洞口的距离相等,则此点就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解答】解:∵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猫应该蹲守在△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和性质.熟知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3分)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一B.二C.三D.四【考点】F7: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k,b的符号确定一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的象限.【解答】解:∵k=1>0,图象过一三象限,b=2>0,图象过第二象限.∴直线y=x+2经过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k>0,b>0的图象性质.需注意x的系数为1,难度不大.10.(3分)如图,设他们中有x个成人,y个儿童根据图中的对话可得方程组()A.B.C.D.【考点】99: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为:1、大人数+儿童数=8;2、大人票钱数+儿童票钱数=195,据此求解.【解答】解:设他们中有x个成人,y个儿童,根据题意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目中找到两个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1.(3分)a的相反数是﹣9,则a=9.【考点】14:相反数.【分析】根据相反数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a的相反数是﹣9.∴a=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相反数.12.(3分)如图,直线a∥b,∠1=70°,则∠2=7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2=70°.【解答】解:∵a∥b.∴∠1=∠2.∵∠1=70°.∴∠2=70°.故答案为:7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3分)茂名滨海新区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良好,重点项目投入已超过2000亿元,20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03亿元.【考点】1I: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2000=2×103.故答案为:2×103.【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4.(3分)如图,小丽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OA为2.5米,秋千向两边摆动的角度相同,摆动的水平距离AB为3米,则秋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最低价位置时的高度之差(即CD)为0.5米.【考点】KQ:勾股定理;M3:垂径定理的应用.【分析】由题意知,秋千摆至最低点时,点C为弧AB的中点,由垂径定理知AB ⊥OC,AD=BD=AB=1.5米.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OD即可.【解答】解:∵点C为弧AB的中点,O为圆心由垂径定理知:AB⊥OC,AD=BD=AB=1.5米.在Rt△OAD中,根据勾股定理,OD==2(米).∴CD=OC﹣OD=2.5﹣2=0.5(米);故答案为0.5.【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5.(3分)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摆成如图所示的塔状图形,按此规律,第4次所摆成的周长是16,第n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4n(用关于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38: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由题意可知:第一次1个小正方形的时候,周长等于1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4=4;第二次3个小正方形的时候,一共有4条边被遮挡,相当于少了1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所搭图形的周长为2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2×4=8;第三次6个小正方形的时候,一共有12条边被遮挡,相当于少了3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所搭图形的周长为3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由此得出第几次搭建的图形的周长就相当于几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4n,由此规律解决问题.【解答】解:第一次所摆图形周长是1×4=4;第二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2×4=8;第三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3×4=12;…第n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n×4=4n.第4次所摆成的周长是4×4=16.故答案为:16,4n.【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可,关键在观察、分析已知数据,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探寻其规律,解决问题.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75分)16.(7分)计算:|﹣2|﹣()0+(﹣1)2014.【考点】2C:实数的运算;6E:零指数幂.【专题】11: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1+1=2.【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7分)解不等式组:.【考点】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首先计算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由①得:x>1.由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掌握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18.(7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点F在BC边的延长线上,且AE=CF(1)求证:△AED≌△CFD;(2)将△AED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多少度才能与△CFD重合,旋转中心是什么?【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LE:正方形的性质;R2:旋转的性质.【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CD,∠A=∠DCF=90°,再由SAS就可以得出结论;(2)由∠ADC=90°就可以得出△AED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90度才能与△CFD 重合,旋转中心是点D.【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D,∠A=∠DCB=∠ADC=90°.∴∠A=∠DCF=90°.在△AED和△CFD中..∴△AED≌△CFD(SAS);(2)∵∠ADC=90°.∴△AED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90度才能与△CFD重合,旋转中心是点D.【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旋转的旋转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19.(7分)2014年3月31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校全体学生参加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专题活动,学习了游泳“五不准”,为了了解学生对“五不准”的知晓情况,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作调查,请根据下面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解答问题:(1)求在这次调查中,“能答5条”人数的百分比和“仅能答3条”的人数;(2)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该校能答3条不准以上(含3条)的人数.【考点】V5:用样本估计总体;VB:扇形统计图;VC:条形统计图.【分析】(1)能答5条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得出能答5条”人数的百分比;用总人数乘以“仅能答3条”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仅能答3条”的人数;(2)用该校的总人数乘以能答3条不准以上(含3条)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解:(1)“能答5条”人数的百分比是×100%=20%.“仅能答3条”的人数是200×40%=80(人);(2)根据题意得:2000×(1﹣5%﹣10%)=1700(人).答:该校能答3条不准以上(含3条)的人数是170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0.(7分)小聪计划中考后参加“我的中国梦”夏令营活动,需要一名家长陪同,爸爸、妈妈用猜拳的方式确定由谁陪同,即爸爸、妈妈都随机作出“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如图)中的一种,规定:“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手势相同,不分胜负(1)爸爸一次出“石头”的概率是多少?(2)妈妈一次获胜的概率是多少?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加以说明.【考点】X4:概率公式;X6: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由随机作出“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妈妈一次获胜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爸爸一次出“石头”的概率是:;(2)画树状图得:∵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妈妈一次获胜的有3种情况.∴妈妈一次获胜的概率是:.【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8分)如图,某水上乐园有一个滑梯AB,高度AC为6米,倾斜角为60°,暑期将至,为改善滑梯AB的安全性能,把倾斜角由60°减至30°(1)求调整后的滑梯AD的长度;(2)调整后的滑梯AD比原滑梯AB增加多少米?(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2.45)【考点】T9: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分析】本题中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边,那么可利用这条公共直角边进行求解.(1)求AD长的时候,可在直角三角形ADC内,根据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求解.(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求得AB的长后用AD﹣AB即可求得增加的长度.【解答】解:(1)Rt△ABD中.∵∠ADB=30°,AC=6米.∴AD=2AC=12(m)∴AD的长度为12米;(2)∵Rt△ABC中,AB=AC÷sin60°=4(m).∴AD﹣AB=12﹣4≈5.1(m).∴改善后的滑梯会加长5.1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利用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直角边求解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出发点.22.(8分)如图,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OA=3,OC=2,将矩形O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矩形O1A1B1C1.(1)若反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分别经过点B、B1,求k1和k2的值;(2)将矩形O1A1B1C1向左平移得到O2A2B2C2,当点O2、B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时,求平移的距离和k3的值.【考点】G5: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Q2:平移的性质.【分析】(1)将B(3,2)代入y=,即可求出k1的值;将B1(3,6)代入y=,即可求出k2的值;(2)设将矩形O1A1B1C1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O2A2B2C2,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相减,纵坐标不变得到点O2(﹣a,4),B2(3﹣a,6),由点O2、B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得出k3=﹣4a=6(3﹣a),解方程即可求出a与k3的值.【解答】解:(1)∵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OA=3,OC=2.∴B(3,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别经过点B.∴k1=3×2=6;∵将矩形O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矩形O1A1B1C1.∴B1(3,6).∵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B1.∴k2=3×6=18;(2)设将矩形O1A1B1C1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O2A2B2C2,则O2(﹣a,4),B2(3﹣a,6).∵点O2、B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3=﹣4a=6(3﹣a).解得a=9,k3=﹣36.【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移的性质,难度适中.利用数形结合与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3.(8分)网络购物越来越方便快捷,远方的朋友通过网购就可以迅速品尝到茂名的新鲜荔枝,同时也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种植户老张去年将全部荔枝按批发价卖给水果商,收入6万元,今年的荔枝产量比去年增加2000千克,计划全部采用互联网销售,网上销售比去年的批发价高50%,若按此价格售完,今年的收入将达到10.8万元.(1)去年的批发价和今年网上售价分别是多少?(2)若今年老张按(1)中的网上售价销售,则每天的销量相同,20天恰好可将荔枝售完,经调查发现,当网上售价每上升0.1元/千克,每日销量将减少5千克,将网上售价定为多少,才能使日销量收入最大?【考点】HE: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设去年的售价为x元,则今年的售价为(1+50%)x元,去年的产量为y千克,则今年的产量为(y+2000)千克,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即可;(2)由(1)的结论可以求出今年的产量,就可以求出日销售量,设日销售利润为W元,网上售价为a元,由利润问题的数量关系表示出W与a的数量关系,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1)设去年的售价为x元,则今年的售价为(1+50%)x元,去年的产量为y千克,则今年的产量为(y+2000)千克,由题意,得.解得:.则今年的售价为(1+50%)x=9元.答:去年的售价为6元,则今年的售价为9元;(2)由题意,得今年的产量为:10000+2000=12000千克.则网上日销售量为:12000÷20=600千克.设日销售收入为W元,网上售价为a元,由题意,得W=a(600﹣).W=﹣50a2+1050aW=﹣50(a﹣)2+.∴a=﹣50<0.∴a=时,W=.最大∴网上售价定为10.5元,才能使日销量收入最大为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二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的运用,二次函数的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24.(8分)如图,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且OA=OB,CA=CB,OA交⊙O于点E.(1)证明:直线AB与⊙O相切;(2)若AE=a,AB=b,求⊙O的半径;(结果用a,b表示)(3)过点C作弦CD⊥OA于点H,试探究⊙O的直径与OH、O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考点】MR:圆的综合题.【分析】(1)利用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C⊥AB,进而得出答案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得出OC2+AC2=OA2,进而得出⊙O的半径;(3)首先得出△HOC∽△COA,进而得出OC2=OH×OA,即可得出⊙O的直径与OH、OB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CO.∵OA=OB,AC=BC.∴OC⊥AB.∵OC为⊙O的半径.∴直线AB与⊙O相切;(2)解:在直角三角形OAC中用勾股定理就可以了.设半径为r,则OC=r,OA=a+r.AC=AB= b.在Rt△AOC中.OC2+AC2=OA2.则r2+b2=(a+r)2.解得:r=﹣;(3)d2=4OH×OB.理由:∵OA⊥CD,OC⊥AC.∴∠OCA=∠OHC.∵∠HOC=∠COA.∴△HOC∽△COA.∴=.即OC2=OH×OA.∵OC垂直平分AB.∴OA=OB.设直径为d,则OC=.∴()2=OH×OB.即d2=4OH×O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的综合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HOC∽△COA是解题关键.25.(8分)如图,在△ABC中,AB=AC,且点A的坐标为(﹣3,0),点C坐标为(0,),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和点C(1)求b,c的值;(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AC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AO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AB于点E,探究:当点P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此时,请判断四边形AEC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得出即可;(2)利用当AQ=QC,以及当AC=Q1C时,当AC=CQ2=2时,当AQ3=AC=2时,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首先得出BC的长,进而表示出线段ME的长,进而求出答案,再利用梯形的判定得出答案.【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3,0),点C坐标为(0,),点B在y 轴的负半轴上,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和点C.∴.解得:;(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Q,使得△ACQ为等腰三角形.当AQ=QC,如图1.由(1)得:y=﹣x2﹣x+=﹣(x+1)2+.即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则QO=1,AQ=2.∵CO=,QO=1.∴QC=2.∴AQ=QC.∴Q(﹣1,0);当AC=Q1C时,过点C作CF⊥直线x=﹣1,于一点F.则FC=1.∵AO=3,CO=.∴AC=2.∴Q1C=2.∴FQ1=,故Q1的坐标为:(﹣1,+);当AC=CQ2=2时,由Q1的坐标可得;Q2(﹣1,﹣+);当AQ3=AC=2时,则QQ3=2,故Q3(﹣1,﹣2),根据对称性可知Q4(﹣1,2)(Q4和Q3关于x轴对称)也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Q点的坐标为:(﹣1,0);(﹣1,+);(﹣1,﹣+);(﹣1,﹣2),(﹣1,2);(3)如图2所示,当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则ME=BC.∵AB=AC,且点A的坐标为(﹣3,0),点C坐标为(0,).∴B(0,﹣).则BC=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e.故.解得:.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设E(x,﹣x﹣),M(x,﹣x2﹣x+).故ME=﹣x2﹣x++x+=﹣x2﹣x+2=2.解得:x1=0(不合题意舍去),x2=﹣1.故P点在(﹣1,0),此时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CM是梯形.理由:∵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MC∥AB.∵CO=,AO=3.∴∠CAO=30°.∵AC=AB,AO⊥BC.∴∠BAO=30°.∴∠BAC=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ME=BC,所以AC=ME.∴四边形AECM是等腰梯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梯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得出是解题关键.。
初中中考数学经典题型练习题分类汇总大全考试全套总结

初中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复习训练试题汇总大全及答案必备目录实数专题训练 (3)实数专题训练答案 (7)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 (8)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答案 (12)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 (12)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答案 (16)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 (17)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答案 (21)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 (22)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答案 (26)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 (27)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答案 (31)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 (32)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答案 (36)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 (37)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答案 (41)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 (42)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答案 (47)三角形专题训练 (47)三角形专题训练答案 (52)1/100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 (53)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答案 (56)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 (57)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答案 (61)轴对称专题训练 (62)轴对称专题训练答案 (67)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 (68)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答案 (73)相似图形专题训练 (74)相似图形专题训练答案 (78)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 (79)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答案 (85)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 (86)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答案 (89)概率专题训练 (90)概率专题训练答案 (94)统计专题训练 (95)统计专题训练答案 (100)2/100实数专题训练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6分)1、-2的倒数是____。
2、4的平方根是____。
3、-27的立方根是____。
的绝对值是____。
5、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3275.34亿美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亿美元。
7、近似数0.020精确到____位,它有____个有效数字。
中考数学必考之经典题集

中考数学必考之经典题集1.如图,矩形ABCD 中,3AB =cm ,6AD =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2EF BE =,则AFC S =△ 2cm .2 .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进发,途中除3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80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 )3 如图,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12EF AB=;②BAF CAF ∠=∠; ③12ADFE S AF DE =g 四边形; ④2BDF FEC BAC ∠+∠=∠,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vO G F BDACE5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折叠正方形纸片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展开后,折痕DE 分别交AB 、AC 于点E 、G.连接GF.下列结论:①∠AGD=112.5°;②tan∠AED=2;③S△AGD=S△OGD;④四边形AEFG 是菱形;⑤BE=2OG.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6 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参考下面福娃们的讨论,请你解该题,你选择的答案是( )贝贝:我注意到当0x =时,0y m =>.晶晶:我发现图象的对称轴为12x =. 欢欢:我判断出12x a x <<.函数2y x x m =-+(m 为常数)的图象如左图,迎迎:我认为关键要判断1a -的符号.妮妮:m 可以取一个特殊的值.7 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一点,以E 为圆心、EC 为半径的半圆与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圆弧外切,则sin EAB ∠的值为( )A .43B .34 C .45D .358 一个函数的图象如图,给出以下结论:①当0x =时,函数值最大;②当02x <<时,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存在001x <<,当0x x =时,函数值为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9.函数2y ax b y ax bx c =+=++和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10 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面积为230cm π的扇形AOB ,半径OA=6cm ,且OA 与地面垂直.在没有滑动的情况下,将扇形向右滚动至OB 与地面垂直为止,则O 点移动的距离为( )A 、20cm B 、24cm C 、10cm π D 、30cm π11 在Rt △ABC 内有边长分别为,,a b c 的三个正方形,则,,a b c 满足的关系式是( )A 、b a c =+B 、b ac =C 、222b a c =+D 、22b a c ==12 古尔邦节,6位朋友均匀地围坐在圆桌旁共度佳节.圆桌半径为60cm ,每人离圆桌的距离均为10cm ,现又来了两名客人,每人向后挪动了相同的距离,再左右调整位置,使8人都坐下,并且8人之间的距离与原来6人之间的距离(即在圆周上两人之间的圆弧的长)相等.设每人向后挪动的距离为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A .2π(6010)2π(6010)68x +++=B .2π(60)2π6086x +⨯=C .2π(6010)62π(60)8x +⨯=+⨯D .2π(60)82π(60)6x x -⨯=+⨯13 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 2,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A . (45)+ cmB . 9 cmC . 45cmD . 62cm14 如图,A B C D ,,,为O e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O C D O ---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APB y =o ∠,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 与t 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15 如图,边长为a 的正ABC △内有一边长为b 的内接正DEF △,则AEF △的内切圆半径为 .16 如图,⊙O 的半径为2,点A 的坐标为(2,32),直线AB 为⊙O 的切线,B 为切点.则B 点的坐标为A .⎪⎪⎭⎫⎝⎛-5823, B .()13,- C .⎪⎭⎫ ⎝⎛-5954, D .()31,-17 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 沿x 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P 依次落在点1232008P P P P L ,,,,的位置,则点2008P 的横坐标为 .18 如图①,1O ,2O ,3O ,4O 为四个等圆的圆心,A ,B ,C ,D 为切点,请你在图中画出一条直线,将这四个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并说明这条直线经过的两个点是 ;如图②,1O ,2O ,3O ,4O ,5O 为五个等圆的圆心,A ,B ,C ,D ,E 为切点,请你在图中画出一条直线,将这五个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并说明这条直线经过的两个点是 .19 课题研究小组对附着在物体表面的三个微生物(课题小组成员把他们分别标号为1,2,3)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这三个微生物第一天各自一分为二,产生新的微生物(分别被标号为4,5,6,7,8,9),接下去每天都按照这样的规律变化,即每个微生物一分为二,形成新的微生物(课题组成员用如图所示的图形进行形象的记录).那么标号为100的微生物会出现在( )(第19题)A .第3天B .第4天C .第5天D .第6天20如图所示,AB 是⊙O 的直径,AD =DE ,AE 与BD 交于点C ,则图中与∠BCE 相等的角有A .2个B .3个C .4个D .5 个21.有一个附有进出水管的容器,每单位时间进、出的水量都是一定的.设从某一时刻开始5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接着的2分钟内只出水不进水,又在随后的15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刚好将该容器注满.已知容器中的水量y 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在第7分钟时,容器内的水量为 升.A.15 B.16 C.17 D.1821.如图,⊙O 1、⊙O 2内切于P 点,连心线和⊙O 1、⊙O 2分别交于A 、B 两点,过P 点的直线与⊙O 1、⊙O 2分别交于C 、D 两点,若∠BPC=60o ,AB=2,则CD= .A.1B.2C.21 D.41 22.已知:如图所示,抛物线y=ax 2+bx+c 的对称轴为x=-1,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且OB=O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b=2a ②a-b+c>-1 ③0<b 2-4ac<4 ④ac+1=bA.1个B.2个C.3个D.4个23.已知:如图,∠ACB=90o,以A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D 点,过D 作⊙O 的切线交BC 于E 点,EF ⊥AB 于F 点,BE DAC O连OE交DC于P,则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BC=2DE;②OE∥AB; ③DE=2PD;④AC?DF=DE?CD.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4 已知:如图,直线MN切⊙O于点C,AB为⊙O的直径,延长BA交直线MN于M点,AE⊥MN,BF⊥MN,E、F 分别为垂足,BF交⊙O于G,连结AC、BC,过点C作CD⊥AB,D为垂足,连结OC、CG.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CD=CF=CE;②EF2=4AE?BF;③AD?DB=FG?FB;④MC?CF=MA?BF.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5 如图,M为⊙O上的一点,⊙M与⊙O相交于A、B两点,P为⊙O上任意一点,直线PA、PB分别交⊙M于C、D两点,直线CD交⊙O于E、F两点,连结PE、PF、BC,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PE=PF;②PE2=PA·PC; ③EA·EB=EC·ED;•MABFOGCDE N④rRBC PB =(其中R 、r 分别为⊙O 、⊙M 的半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1 如图,菱形OABC 中,120A =o ∠,1OA =,将菱形OABC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则图中由¼BB',B A '',¼A C ',CB 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参考答案1 9 2D 3B 4B 5(1,4,5) 6 C 7D 8 C 9 C 10 C 11 A 12 A 13C 14 C15.3()6a b - 16D 17 2008 18 18.1O ,3O ,如图① (提示:答案不惟一,过31O O 与42O O 交点O 的任意直线都能将四个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5O ,O ,如图② (提示:答案不惟一,如4AO ,3DO ,2EO ,1CO 等均可).19 C20 D 25 23π32-。
中考数学经典选择题汇总

中考数学经典选择题汇总1. 选择题: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2B. 17C. 20D. 252. 选择题:如果a² - 2ab + b² = 0,那么a和b的关系是什么?A. a = bB. a = -bC. a² = b²D. a³ = b³3. 选择题:一个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是2,公差是3,那么第10个数是多少?A. 20B. 21C. 22D. 234. 选择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50B. 60C. 70D. 805. 选择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A. 14B. 15C. 16D. 176. 选择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A. aB. a²C. a³D. 2a7. 选择题: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2πrC. 2rD. r8. 选择题: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4,那么这个分数是多少?A. 3.75B. 3.75C. 3.75D. 3.759. 选择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150B. 150C. 150D. 15010. 选择题: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一个数是2,公比是3,那么第10个数是多少?A. 20B. 21D. 2311. 选择题: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A. 5B. 7C. 8D. 912. 选择题: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a,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A. aB. a²C. a³D. 2a13. 选择题: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2πrB. πrC. 2rD. r14. 选择题: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4,那么这个分数是多少?A. 3.75B. 3.75C. 3.75D. 3.7515. 选择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150B. 150C. 150D. 15016. 选择题: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一个数是2,公比是3,那么第10个数是多少?A. 20B. 21C. 22D. 2317. 选择题: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A. 5B. 7C. 8D. 918. 选择题: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a,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A. aB. a²C. a³D. 2a19. 选择题: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2πrB. πrC. 2rD. r20. 选择题: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4,那么这个分数是多少?A. 3.75B. 3.75C. 3.75D. 3.7521. 选择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150B. 150C. 150D. 15022. 选择题: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一个数是2,公比是3,那么第10个数是多少?A. 20B. 21C. 22D. 2323. 选择题: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A. 5B. 7C. 8D. 924. 选择题: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a,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A. aB. a²C. a³D. 2a25. 选择题: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2πrB. πrC. 2rD. r26. 选择题: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4,那么这个分数是多少?A. 3.75B. 3.75C. 3.75D. 3.7527. 选择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150B. 150C. 150D. 15028. 选择题: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一个数是2,公比是3,那么第10个数是多少?A. 20B. 21C. 22D. 2329. 选择题: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A. 5B. 7C. 8D. 930. 选择题: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a,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A. aB. a²C. a³D. 2a31. 选择题: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2πrB. πrC. 2rD. r32. 选择题: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4,那么这个分数是多少?A. 3.75B. 3.75C. 3.75D. 3.7533. 选择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150B. 150C. 150D. 15034. 选择题: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一个数是2,公比是3,那么第10个数是多少?A. 20B. 21C. 22D. 2335. 选择题: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A. 5B. 7C. 8D. 936. 选择题: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a,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B. a²C. a³D. 2a37. 选择题: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2πrB. πrC. 2rD. r38. 选择题: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4,那么这个分数是多少?A. 3.75B. 3.75C. 3.75D. 3.7539. 选择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150B. 150D. 15040. 选择题: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一个数是2,公比是3,那么第10个数是多少?A. 20B. 21C. 22D. 2341. 选择题: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A. 5B. 7C. 8D. 942. 选择题: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a,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A. aB. a²C. a³43. 选择题: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2πrB. πrC. 2rD. r44. 选择题: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4,那么这个分数是多少?A. 3.75B. 3.75C. 3.75D. 3.7545. 选择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150B. 150C. 150D. 15046. 选择题: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一个数是2,公比是3,那么第10个数是多少?A. 20B. 21C. 22D. 2347. 选择题: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A. 5B. 7C. 8D. 948. 选择题: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a,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A. aB. a²C. a³D. 2a49. 选择题: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2πrB. πrC. 2rD. r50. 选择题: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4,那么这个分数是多少?A. 3.75B. 3.75C. 3.75D. 3.75。
中考数学经典试题100例答案)

中考数学经典试题100例参考答案1.D设AB=x,则AE=EB=x,由折叠,FE=EB=x,则∠AFB=90°,由tan∠BCE=,∴BC=x,EC=x,∵F、B关于EC对称,∴∠FBA=∠BCE,∴△AFB∽△EBC,∴,∴y=,∵圆锥的主视图是边长为4cm的正三角形,∴圆锥的母线长为4cm,底面圆的半径为2cm,故圆锥底面圆的周长为4πcm,故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S=×4×4π=8π(cm2).故选C.3.C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n-2)180°=720°。
解得n=6.故选C.4.B由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2<<3,由不等式的性质得:-1<2-<0.故选B.5.B解:∵直径CD⊥弦AB,∴弧AD =弧BD,∴∠C=∠BOD.6.Cy=-2(x-3)2-4是抛物线的顶点式,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3,-4).7.C解: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为:173,176,178,180,181,所以中位数为178.8.A 由题意得:=,解得:a=6,9.A∵点A(2,3)与点B关于y轴对称,∴点B的坐标为(-2,3),10.C解:如图,∵DE//BC,∴∠2+∠B=180°,∵∠2=∠1=70°,∴∠B=180°-70°=110°,故选C.【点睛】11.D解:A. 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 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故选D.12.C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4 400 000 000=4.4×109,故选B.13.B 解:∵()×()=1,∴的倒数是,14.D由图知A(4,4),B(6,2)根据旋转中心P点,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角度90°,画图如下,从而得A′点坐标为(5,-1).15.B解:AB=AC,,16.D连接OB,∵点B是弧AC的中点,∴∠AOB=∠AOC=70°,由圆周角定理得,∠D=∠AOB=35°17.C【详解】(a2)3-5a3•a3=a6-5a6=-4a6.18.A作CH⊥AB于H交⊙O于E、F.连接BC.∵A(4,0),B(0,3),∴OA=4,OB=3,AB=5.∵S△ABC= AB•CH=AC•OB,∴AB•CH=AC•OB,∴5CH=(4+1)×3,解得:CH=3,∴EH=3﹣1=2.当点P与E重合时,△PAB的面积最小,最小值5×2=5.19.C【详解】∵∠AOD=130°,∴∠BOD=50°,∴∠C=25°.故选C.20.C∵抛物线开口向上,∴a>0,①是真命题;对称轴为直线x=1,②是真命题;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抛物线经过(2,y1),(4,y2)两点,则y1<y2,③是假命题;顶点坐标是(1,﹣3),④是真命题;∴真命题的概率.21.B【详解】∵AB∥CD,∴∠EHD=∠EGB=25°.又∵∠PHD=60°,∴∠PHG=60°﹣25°=35°.22.D该空心圆柱体的俯视图是:23.C16.2亿=162000 0000=1.62×109.24.CA.x2+x2=2x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x2•x3=x5,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x2)3=x6,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2x2)3=8x6,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25.A根据三角形数阵可知,第n行奇数的个数为n个,则前n-1行奇数的总个数为1+2+3+…+(n-1)=个,则第25行(n≥3)从左向右的第20个数为为第=320个奇数,所以此数是:320×2-1=639.26.D如图设AB交CD于O,连接BD,作OM⊥DE于M,ON⊥BD于N.,,,在Rt△ADB中,,∴AC=BC=2,,∵OD平分∠ADB,OM⊥DE于M,ON⊥BD于N,∴OM=ON,∵,.27.B解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如图所示:作BD⊥AC,取BE=CE,∵AC=30,∠CAB=30°∠ACB=15°,∴∠ABC=135°,又∵BE=CE,∴∠ACB=∠EBC=15°,∴∠ABE=120°,又∵∠CAB=30°∴BA=BE,AD=DE,设BD=x,在Rt△ABD中,∴AD=DE= x,AB=BE=CE=2x,∴AC=AD+DE+EC=2x+2x=30,∴x== ≈5.49,28.A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则,解得R=5,圆锥的母线长,所以圆锥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需要毛毡的面积=(30+5) πm2.29.B如图,分别过A、B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A(3,4),∴OC=3,AC=4,∵把点A(3,4)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OA=OB,且∠AOB=90°,∴∠BOD+∠AOC=∠AOC+∠CAO=90°,∴∠BOD=∠CAO,在△AOC和△OBD中,∴△AOC≌△OBD(AAS),∴OD=AC=4,BD=OC=3,∴B(-4,3),【点睛】30.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31.CA、a2•a3=a5,故原题计算错误;B、a3和a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原题计算错误;C、(a2)4=a8,故原题计算正确;D、a3和a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原题计算错误;32.C∵∠ABC=60°,∠2=44°,∴∠EBC=16°,∵BE∥CD,∴∠1=∠EBC=16°,33.D(﹣2018)0=1,故选D.34.C ∵抛物线开口向上,∴a>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直线x=1的右侧,∴x=->1,∴b<0,b<-2a,即b+2a<0,∵抛物线与y轴交点在x轴下方,∴c<0,∴abc>0,∵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x=1时,y<0,∴a+b+c<0.35.B解:∵半径OC垂直于弦AB,∴AD=DB=AB=在Rt△AOD中,OA2=(OC-CD)2+AD2,即OA2=(OA-1)2+()2,解得,OA=4 ∴OD=OC-CD=3,∵AO=OE,AD=DB, ∴BE=2OD=636.A解:当1<x<3时,y1>y2.37.C解:该扇形的面积.故选:C.38.B解:A、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必须是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正确;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故此选项错误;D、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39.B,①+②得:3x=6,即x=2,把x=2代入①得:y=0,则方程组的解为,40.C解:A、x2+3x2=4x2,故此选项错误;B、0.00028=2.8×10-4,故此选项错误;C、(a3b2)3=a9b6,正确;D、(-a+b)(-a-b)=a2-b2,故此选项错误;41.B设EF=a,BC=b,AB=c,则PQ=a-c,RQ=b-a,PQ=RQ∴a=,∵▱ALMN的面积为50,∴bc+a2+(a-c)2=50,把a=代入化简求值得b+c=10, ∴a=5, ∴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5,∴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25,42.A解:∵▱ABCD的周长为36,∴2(BC+CD)=36,则BC+CD=18.∵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D=12,∴OD=OB=BD=6.又∵点E是CD的中点,DE=CD,∴OE是△BCD的中位线,∴OE=BC,∴△DOE的周长=OD+OE+DE=BD+(BC+CD)=6+9=15,即△DOE的周长为15.43.C解:∵△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1C1,∴∠BAC1=∠BAC+∠CAC1=30°+60°=90°,AC1=AC=6,在RtBAC1中,∠BAC=90°,AB=8,AC1=6,∴,44.由题意可知:△=4m2−2(1−4m)=4m2+8m−2=0,∴m2+2m=,∴(m−2)2−2m(m−1)=−m2−2m+4=−+=,45.②解:当BA=BC时,四边形ADCE是菱形.理由:∵AE∥CD,CE∥AD,∴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BA=BC,∴∠BAC=∠BCA,∵AD,CD分别平分∠BAC和∠ACB,∴∠DAC=∠DCA,∴DA=DC,∴四边形ADCE是菱形.46.130∵∠AOB=40°,OP平分∠AOB,∴∠AOC=∠BOC=20°,又∵CD⊥OA于点D,CE∥OB,∴∠DCP=90°+20°=110°,∠PCE=∠POB=20°,∴∠DCE=∠DCP+∠PCE=110°+20°=130°.47.【详解】连接OD,AD,∵BC=CD,BO=DO,∴∠1=∠2,∠3=∠DBO,∴∠1+∠3=∠2+∠DBO,∴∠CDO=∠CBO,∵OC=OB=OD,∴∠BCO=∠DCO,∴CO为等腰△BCD的角平分线,∴CO⊥BD,∵AB为直径,∴∠ADB=90°,∴∠3+∠5=∠3+∠4=90°,∴∠4=∠5,∴AD//CO,∵AE=AO=2,∴AD=CO=1,在Rt△ABD中,BD=.【点睛】48.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3,5),(6,1),∴C的坐标为(4,2.5),则直线l经过点C.设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为y=kx,依题意有 2.5=4k,解得k=.故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为y=x.故答案为:y=x.49.2或2.5解:如图∵AB=2,AD=7,∴BD=BC+CD=AD-AB=5,∵AB,BC,CD可构成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BC=AB或BC=CD,∴BC=2或BC=2.5,50.3解:原式=,∵m+n=3mn,∴原式==3.51.∵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OB=OD=BD=3,OA=OC=AC=4,在Rt△OAD中,∵OD=3,OA=4,∴AD==5,∵OE⊥AD,∴OE•AD=OA•OD,∴OE==.∴EF=2OE=.52.k<0解:∵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k<0,故答案为:k<0.53.π∵∠B=90°,∠C=30°,∴∠A=60°,∵OA=OF,∴△AOF是等边三角形,∴∠COF=120°,∵OA=2,∴扇形OGF的面积为:=∵OA为半径的圆与CB相切于点E,∴∠OEC=90°,∴OC=2OE=4,∴AC=OC+OA=6,∴AB=AC=3,∴由勾股定理可知:BC=3∴△ABC的面积为:×3×3=∵△OAF的面积为:×2×=,∴阴影部分面积为:﹣﹣π=﹣π54.甲工厂5月份用水量为x吨,乙工厂5月份用水量为y吨,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55.22﹣1×+2cos30°==+=2,56.∵第一个图形有2+1×2=4个,第二个图形有2+2×3=8个,第三个图形有2+3×4=14个,第四个图形有2+4×5=22个,…∴第n个图形共有:2+n×(n+1)=n2+n+2.故答案为:n2+n+2.57.2∵▱ABCD的面积为16cm2,∴S△PBC S▱ABCD=8.∵E、F分别是PB、PC的中点,∴EF∥BC,且EF BC,∴△PEF∽△PBC,∴)2,即,∴S△PEF=2.58.,由图象,得:y=﹣x+b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相交于点P(1,2),把P点坐标带入函数解析式,得:﹣1+b=2,k=1×2=2,解得:b=3,k=2.关于x的方程﹣x+b,即﹣x+3,解得:x1=1,x2=2.59.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半径为10cm的半圆围成一个圆锥,∴圆锥的母线l=10cm,∴,解得:r=5(cm),∴圆锥的高h(cm).故答案为:5.60.3∵一组数据:﹣1,3,2,x,5,它有唯一的众数是3,∴x=3,∴此组数据为﹣1,2,3,3,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故答案为:3.61.解:∵AD、BE为AC,BC边上的中线,∴BD=BC=2,AE=AC=,点O为△ABC的重心,∴AO=2OD,OB=2OE,∵BE⊥AD,∴BO2+OD2=BD2=4,OE2+AO2=AE2=,∴BO2+AO2=4,BO2+AO2=,∴BO2+AO2=,∴BO2+AO2=5,∴AB==.62.y(x++2y)(x-2y)原式.故答案是:y(x+2y)(x-2y).63.(,0)解: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A'B,则A'B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抛物线y=ax2-4x+c(a0)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B,且B点的横坐标为3,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 (0,6),∴点B(3,3),∴解得,∴y=x2-4x+6=(x-2)2+2 ∴点A的坐标为(2,2),∴点A'的坐标为(2,-2),设过点A'(2,-2)和点B(3,3)的直线解析式为y=mx+n∴∴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5x-12,令y=0,则0=5x-12得x=,64.(2,6)∵四边形OCDB是平行四边形,点B的坐标为(16,0),CD∥OA,CD=OB=16,过点M作MF⊥CD于F,则过C作CE⊥OA于E,∵A(20,0),∴OA=20,OM=10,∴OE=OM−ME=OM−CF=10−8=2,连接MC,∴在Rt△CMF中,∴点C的坐标为(2,6).65.﹣4≤m≤4解:∵点M在直线y=﹣x上,∴M(m,﹣m),∵MN⊥x轴,且点N在直线y=x上,∴N(m,m),∴MN=|﹣m﹣m|=|2m|,∵MN≤8,∴|2m|≤8,∴﹣4≤m≤4,66.(1)证明见解析;(2);(3)【详解】(1)证明:如图1,由旋转得:,,四边形是正方形,,,,即,,在和中,,,;(2)解:如图2,过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是的中点,且,,,三点共线,,由勾股定理得:,,,由(1)知:,,,,,,,,,设,则,由勾股定理得:,或(舍,,,由勾股定理得:,(3)解:如图3,由于,所以点可以看作是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半圆上运动,延长到点,使得,连接,,,,,当最小时,为、、三点共线,,,的最小值是.【点睛】67.(1);(2)k>1;(3)1或3.解:(1)把点代入抛物线,得解得(2)把点代入抛物线,得把点代入抛物线,得解得(3)抛物线解析式配方得将抛物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新解析式为当时,对应的抛物线部分位于对称轴右侧,随的增大而增大,时,,,解得,都不合题意,舍去;当时,,解得;当时,对应的抛物线部分位于对称轴左侧,随的增大而减小,时,,解得,(舍去)综上,或3.68.(1)A种商品的单价为20元,B种商品的单价为15元;(2) 当a=8时所花钱数最少,即购买A商品8件,B商品4件.解:(1)设种商品的单价为元,种商品的单价为元,根据题意可得:,解得:,答:种商品的单价为20元,种商品的单价为15元;(2)设第三次购买商品种件,则购买种商品件,根据题意可得:,得:,当时所花钱数最少,即购买商品8件,商品4件.69.(1)证明见解析;(2)10.(1)证明:,,,,,,;(2)为的直径,,,四边形是矩形,,,,,,,设的为,,,即,解得,,,70.(1)-8;(2)解:(1)原式;(2)原式.71.(1);(2)△BCD为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当△AMN为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1或4.(1)将、代入,得:,解得:,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顶点的坐标为.当时,,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为直角三角形.(3)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代入,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将直线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的直线的解析式为.联立新直线与抛物线的解析式成方程组,得:,解得:,,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为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考虑:①当时,有,即,整理,得:,解得:,(不合题意,舍去);②当时,有,即,整理,得:,解得:,(不合题意,舍去);③当时,有,即,整理,得:.,该方程无解(或解均为增解).综上所述:当为直角三角形时,的值为1或4.72.(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BD=1.(1)证明:如图1中,,,,,,,,.(2)解:结论:.理由:如图2中,在上取一点,使得,连接..,.,,,,,,,,.(3)如图3中,过点作交于点.,,,设,则,,,.,在中,,解得或(舍弃)73.(1)见解析;(2)AC=2.(1)是的直径;,,,,,点在上,是的切线(2),,,,,,,,,.74.(1)y=x+2;(2)6.(1)反比例函数y=,x=2,则y=4,∴点A的坐标为(2,4);反比例函数y=中y=-2,则-2=,解得:x=-4,∴点B的坐标为(-4,-2).∵一次函数过A、B两点,∴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令y=x+2中x=0,则y=2∴点C的坐标为(0,2),∴S△AOB=OC•(x A-x B)=×2×[2-(-4)]=6.75.(1)50,18;(2)选择的市民均来自甲区的概率为.(1)解:(1)∵满意的有20人,占40%,∴此次调查中接受调查的人数为:20÷40%=50(人);此次调查中结果为非常满意的人数为:50×36%=18(人);(2)画树状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选择的市民均来自甲区的有2种情况,选择的市民均来自甲区的概率为:=.76.m<1.解:∵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2-4×1×m=4-4m>0,解得:m<1.77.(1)AP= 10﹣2t;(2)S=t2﹣12t+78;(3)当t=s时,PQ⊥BD;(4)存在.当t=s时,点E在∠ABD的平分线.理由见解析.【详解】(1)如图作DH⊥AB于H,则四边形DHBC是矩形,∴CD=BH=8,DH=BC=6,∴AH=AB﹣BH=8,AD==10,BD==10,由题意AP=AD﹣DP=10﹣2t.(2)作PN⊥AB于N.连接PB.在Rt△APN中,PA=10﹣2t,∴PN=PA•sin∠DAH=(10﹣2t),AN=PA•cos∠DAH=(10﹣2t),∴BN=16﹣AN=16﹣(10﹣2t),S=S△PQB+S△BCP=•(16﹣2t)•(10﹣2t)+×6×[16﹣(10﹣2t)]=t2﹣12t+78(3)当PQ⊥BD时,∠PQN+∠DBA=90°,∵∠QPN+∠PQN=90∴∠QPN=∠DBA,∴tan∠QPN==,∴=,解得t=,经检验:t=是分式方程的解,∴当t=s时,PQ⊥BD.(4)存在.理由:连接BE交DH于K,作KM⊥BD于M.当BE平分∠ABD时,△KBH≌△KBM,∴KH=KM,BH=BM=8,设KH=KM=x,在Rt△DKM中,(6﹣x)2=22+x2,解得x=,作EF⊥AB于F,则△AEF≌△QPN,∴EF=PN=(10﹣2t),AF=QN=(10﹣2t)﹣2t,∴BF=16﹣[(10﹣2t)﹣2t],∵KH∥EF,∴=,∴=,解得:t=,经检验:t=是分式方程的解,∴当t=s时,点E在∠ABD的平分线.本78.(1)W1=﹣x2+32x﹣236;(2)该产品第一年的售价是16元;(3)该公司第二年的利润W2至少为18万元.(1)W1=(x﹣6)(﹣x+26)﹣80=﹣x2+32x﹣236.(2)由题意:20=﹣x2+32x﹣236.解得:x=16,答:该产品第一年的售价是16元.(3)由题意:7≤x≤16,W2=(x﹣5)(﹣x+26)﹣20=﹣x2+31x﹣150,∵7≤x≤16,∴x=7时,W2有最小值,最小值=18(万元),答:该公司第二年的利润W2至少为18万元.79.(1)证明见解析;(2)结论:四边形ACDF是矩形.理由见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E∥CD,AB=CD,∴∠AFC=∠DCG,∵GA=GD,∠AGF=∠CGD,∴△AGF≌△DGC,∴AF=CD,∴AB=CF.(2)解:结论:四边形ACDF是矩形.理由:∵AF=CD,AF∥CD,∴四边形ACD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BCD=120°,∴∠FAG=60°,∵AB=AG=AF,∴△AFG是等边三角形,∴AG=GF,∵△AGF≌△DGC,∴FG=CG,∵AG=GD,∴AD=CF,∴四边形ACDF是矩形.80.(1)m=1;(2)点P坐标为(﹣2m,0)或(6m,0).(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4,﹣3),∴k=﹣4×(﹣3)=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2m,y1),C(6m,y2),∴y1==,y2==,∵y1﹣y2=4,∴﹣=4,∴m=1;(2)设BD与x轴交于点E.∵点B(2m,),C(6m,),过点B、C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点D,∴D(2m,),BD=﹣=.∵三角形PBD的面积是8,∴BD•PE=8,∴••PE=8,∴PE=4m,∵E(2m,0),点P在x轴上,∴点P坐标为(﹣2m,0)或(6m,0).81.(1)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100人;(2)补全图形见解析;(3)估计该校学生一个月阅读2本课外书的人数约为570人.(1)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8+2)÷10%=100人,(2)读4本的女生人数为100×15%﹣10=5人,读2本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00%=38%,补全图形如下:(3)估计该校学生一个月阅读2本课外书的人数约为1500×38%=570人.82.(1)﹣1<x<5;(2).(1)解不等式<1,得:x<5,解不等式2x+16>14,得:x>﹣1,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5;(2)原式=(﹣)•=•=.83.(1)2;(2)DM=DN;(3)(1)如图1.在Rt△ABC中,∵BC=2,∠B=60°,∴AC=BC•tan60°=6,AB=2BC=4.∵D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D=BD=2.在Rt△ADG中,AG4,∴CG=AC=AG=6﹣4=2.(2)如图2中,结论:DM=DN.理由:∵△ABC为直角三角形,D为斜边AB的中点,∴CD=BD=AD.又∠B=60°,∴△BDC为等边三角形,∴∠CDB=60°.又∠EDF=90°,∴∠HDA=30°.∵∠A=90°﹣∠B=30°,∴AH=HD,又HM⊥AD,∴MD=AM.在等边三角形BCD中,CN⊥BD,∴ND=NB.又AD=BD,∴MD=ND.(3)如图3中,作GK∥DE交AB由K.在△AGK中,AG=GK=4,∠A=∠GKD=30°,作GH⊥AB于H.则AH=AG•cos30°=2,可得AK=2AH=4,此时K与B重合,∴DD′=DB=2.84.(1);(2)△ABC是直角三角形;(3)存在,、、.(1)将该抛物线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y x2x+2.故答案为:y x2x+2;(2)当y=0时,x2x+2=0,解得:x1=﹣4,x2=1,即B(﹣4,0),A(1,0).当x=0时,y=2,即C(0,2).AB=1﹣(﹣4)=5,AB2=25,AC2=(1﹣0)2+(0﹣2)2=5,BC2=(﹣4﹣0)2+(0﹣2)2=20.∵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3)y x2x+2的对称轴是x,设P(,n),AP2=(1)2+n2n2,CP2(2﹣n)2,AC2=12+22=5.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P=AC时,AP2=AC2,n2=5,方程无解;②当AP=CP时,AP2=CP2,n2(2﹣n)2,解得:n=0,即P1(,0);③当AC=CP时,AC2=CP2,(2﹣n)2=5,解得:n1=2,n2=2,P2(,2),P3(,2).综上所述:在抛物线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以A、C、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点P的坐标(,0),(,2),(,2).85.(1)证明见解析(2)(1)连接OD.∵OA=OD,∴∠OAD=∠ODA.∵∠OAD=∠DAC,∴∠ODA=∠DAC,∴OD∥AC,∴∠ODB=∠C=90°,∴OD⊥BC,∴BC是⊙O的切线.(2)连接OE,OE交AD于K.∵,∴OE⊥AD.∵∠OAK=∠EAK,AK=AK,∠AKO=∠AKE=90°,∴△AKO≌△AKE,∴AO=AE=OE,∴△AOE是等边三角形,∴∠AOE=60°,∴S阴=S扇形OAE﹣S△AOE22.86.(1)三(2)A:30元/件,B:40元/件(3)6 (4)7件(1)观察表格数据,可知:第三次购买的A、B两种商品均比头两次多,总价反而少,∴第三次购买有折扣.故答案为:三.(2)设A商品的原价为x元/件,B商品的原价为y元/件,根据题意得:解得:.答:A商品的原价为30元/件,B商品的原价为40元/件.(3)设折扣数为z,根据题意得:5×307×40258 解得:z=6.(4)设购买A商品m件,则购买B商品(10﹣m)件,根据题意得:30m+40(10﹣m)≤200 解得:m.∵m为整数,∴m的最小值为7.87.(1)答案见解析(2)95% (3)(1)∵被调查的总户数为60÷60%=100,∴C类别户数为100﹣(60+20+5)=15,补全图形如下:(2)贫困户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A、B、C类视为满意)是100%=95%.故答案为:95%;(3)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共有20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这两户贫困户恰好都是同一乡镇的有8种结果,所以这两户贫困户恰好都是同一乡镇的概率为.88.(1);(2)P点坐标为(4,6)或(,- );(3)Q点坐标(3,0)或(-2,15)(1)把,和点,代入抛物线得:,解得:,,则抛物线解析式为;(2)当在直线上方时,设坐标为,则有,,当时,,即,整理得:,即,解得:,即或(舍去),此时,;当时,,即,整理得:,即,解得:,即或(舍去),此时,;当点时,也满足;当在直线下方时,同理可得:的坐标为,,综上,的坐标为,或,或,或;(3)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边上的高为,过作,截取,过作,交轴于点,如图所示:在中,,即,过作轴,在中,,,即,,设直线解析式为,把坐标代入得:,即,即,联立得:,解得:或,即,或,,则抛物线上存在点,使得,此时点的坐标为,或,.89.(1)证明见解析;(2)sin∠ACO=.(1)证明:连接,如图,、为的切线,,,,,,,,,,;(2)解:作于,如图,设的半径为,,,四边形为矩形,而,四边形为正方形,,易得和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在中,,即的值为.【90.(1)y=;(2)最小值即为,P(0,).(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面积为1,,,,故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作点关于轴的对称点,连接,交轴于点,则最小.由,解得,或,,,,最小值.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时,,点坐标为.91.(1),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8,0);(2)存在点P,使△PBC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6,理由见解析;(3)点M的坐标为(4-2,)、(2,6)、(6,4)或(4+2,-).(1)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当时,,解得:,,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2)当时,,点的坐标为.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代入,,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假设存在,设点的坐标为,过点作轴,交直线于点,则点的坐标为,如图所示.,.,当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 16 .,存在点,使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 16 .(3)设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又,.当时,有,解得:,,点的坐标为或;当或时,有,解得:,,点的坐标为,或,.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92.(1)全班学生总人数为40人;(2)补全图形见解析;(3)全是B类学生的概率为.(1)全班学生总人数为(人;(2)类人数为,类所占百分比为,类百分比为,补全图形如下:(3)列表如下:A B B CA AB AB ACB BA BB BCB BA BB BCC CA CB CB由表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全是类的有2种情况,所以全是类学生的概率为.93.(1)见解析;(2)CM=2.(1)中,点是半圆的中点,,,又,,,即;(2)连接、,是的切线,,又,设的半径为,,,解得:,又是直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即,则,.94.(1);(2)当点E(0,8)或(0,5)或(0,-5)或(0,)时,△AOE是等腰三角形.(1)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与,且轴,,在中,,,,即,根据勾股定理得:,,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即,把坐标代入得:,即,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解得:,即;(2)当,即,;当时,得到,即;当时,由,,得到直线解析式为,中点坐标为,垂直平分线方程为,令,得到,即,综上,当点或或或时,是等腰三角形.95.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解得:,由韦达定理可得,,,,解得:,.96.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是菱形.97.-3.当,时,原式98.(1)y=﹣x2+2x+3;(2)①S四边形ACFD= 4;②Q点坐标为(1,4)或(,)或(,).(1)由题意可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①∵y=﹣x2+2x+3=﹣(x﹣1)2+4,∴F(1,4),∵C(0,3),D(2,3),∴CD=2,且CD∥x轴,∵A(﹣1,0),∴S四边形ACFD=S△ACD+S△FCD=×2×3+×2×(4﹣3)=4;②∵点P在线段AB上,∴∠DAQ不可能为直角,∴当△AQD为直角三角形时,有∠ADQ=90°或∠AQD=90°,i.当∠ADQ=90°时,则DQ⊥AD,∵A(﹣1,0),D(2,3),∴直线AD解析式为y=x+1,∴可设直线DQ解析式为y=﹣x+b′,把D(2,3)代入可求得b′=5,∴直线DQ解析式为y=﹣x+5,联立直线DQ和抛物线解析式可得,解得或,∴Q(1,4);ii.当∠AQD=90°时,设Q(t,﹣t2+2t+3),设直线AQ的解析式为y=k1x+b1,把A、Q坐标代入可得,解得k1=﹣(t﹣3),设直线DQ解析式为y=k2x+b2,同理可求得k2=﹣t,∵AQ⊥DQ,∴k1k2=﹣1,即t(t﹣3)=﹣1,解得t=,当t=时,﹣t2+2t+3=,当t=时,﹣t2+2t+3=,∴Q点坐标为(,)或(,);综上可知Q点坐标为(1,4)或(,)或(,).99.(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n=4.(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E=∠BFE,∠A=∠FBE,在△ADE和△BFE中,,∴△ADE≌△BFE;(2)如图2,作BN∥HC交EF于N,∵△ADE≌△BFE,∴BF=AD=BC,∴BN=HC,由(1)的方法可知,△AEK≌△BEN,∴AK=BN,∴HC=2AK;(3)如图3,作GM∥DF交HC于M,∵点G是边BC中点,∴CG=CF,∵GM∥DF,∴△CMG∽△CHF,∴==,∵AD∥FC,∴△AHD∽△GHF,∴===,∴=,∵AK∥HC,GM∥DF,∴△AHK∽△HGM,∴==,∴=,即HD=4HK,100.(1)地(市)属项目投资额为830亿元;补全图形见解析;(2)m=18,对应的圆心角为65°. (1)地(市)属项目投资额为3730﹣(200+530+670+1500)=830(亿元),补全图形如下:(2)县(市)属项目部分所占百分比为m%=×100%≈18%,即m=18,对应的圆心角为β=360°×≈65°.答案第41页,总41页。
【精选试卷】(必考题)中考数学专项练习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ky x=(0k >,0x >)的图象上,横坐标分别为1,4,对角线BD x ∥轴.若菱形ABCD 的面积为452,则k 的值为( )A .54B .154C .4D .52.下列二次根式中,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18B .13C .24D .0.3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606030(125%)x x-=+ B .606030(125%)x x-=+C .60(125%)6030x x ⨯+-=D .6060(125%)30x x⨯+-= 4.如图,直线//AB CD ,AG 平分BAE ∠,40EFC ∠=,则GAF ∠的度数为( )A .110B .115C .125D .1305.某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V(m 3)一定的长方体污水处理池,池的底面积S(m 2)与其深度h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0S Vh h=≠,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6.已知直线y =kx ﹣2经过点(3,1),则这条直线还经过下面哪个点( ) A .(2,0)B .(0,2)C .(1,3)D .(3,﹣1)7.如果√(2a −1)2=1−2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2 B .a ≤12 C .a >12 D .a ≥128.甲种蔬菜保鲜适宜的温度是1℃~5℃,乙种蔬菜保鲜适宜的温度是3℃~8℃,将这两种蔬菜放在一起同时保鲜,适宜的温度是( ) A .1℃~3℃B .3℃~5℃C .5℃~8℃D .1℃~8℃9.将一个矩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若∠1=40°,则∠2的度数是( )A .40°B .50°C .60°D .70°10.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ABC =30°,A 、B 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 、n 上,∠1=20°,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使直线m ∥n( )A .∠2=20°B .∠2=30°C .∠2=45°D .∠2=50°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3,M 是CD 上的一点,将△ADM 沿直线AM 对折得到△ANM ,若AN 平分∠MAB ,则折痕AM 的长为( )A.3 B.23C.32D.612.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16m,宽9m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同样宽的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如果使草坪部分的总面积为112m2,设小路的宽为x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A.2x2-25x+16=0B.x2-25x+32=0C.x2-17x+16=0D.x2-17x-16=0 13.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做8个,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1201508x x=-B.1201508x x=+C.1201508x x=-D.1201508x x=+14.如图,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立体图形,它的左视图是()A.B.C.D.15.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B′处,若∠1=∠2=44°,则∠B为()A.66°B.104°C.114°D.124°16.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7×10﹣3B.7×10﹣3C.7×10﹣4D.7×10﹣5 1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2 B.15 C.12或15 D.1818.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19.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分式化简,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化简.过程如图所示: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A.只有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20.如图,⊙O的半径为5,AB为弦,点C为AB的中点,若∠ABC=30°,则弦AB的长为()A.12B.5C.532D.5321.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A.15°B.22.5°C.30°D.45°22.如图所示,已知A(12,y1),B(2,y2)为反比例函数1yx图像上的两点,动点P(x,0)在x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时,点P的坐标是()A.(12,0)B.(1,0)C.(32,0)D.(52,0)23.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是1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9B.8C.7D.624.下列四个实数中,比1-小的数是( ) A .2-B .0C .1D .225.若直线1l 经过点()0,4,直线2l 经过点()3,2,且1l 与2l 关于x 轴对称,则1l 与2l 的交点坐标为( ) A .()6,0- B .()6,0 C .()2,0- D .()2,026.在数轴上,与表示6的点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 ) A .1B .2C .3D .427.如图是由5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 )A .B .C .D .28.下列几何体中,其侧面展开图为扇形的是( )A .B .C .D .2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边OA 在x 轴上, OC 在y 轴上,如果矩形OA′B′C′与矩形OABC 关于点O 位似,且矩形OA′B′C′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 面积的14,那么点B′的坐标是( )A .(-2,3)B .(2,-3)C .(3,-2)或(-2,3)D .(-2,3)或(2,-3)30.如图,⊙C 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点A 的坐标为(0,3),M 是第三象限内OB 上一点,∠BMO=120°,则⊙C 的半径长为( )A.6 B.5 C.3 D.32【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D2.B3.C4.A5.C6.A7.B8.B9.D10.D11.B12.C13.D14.B15.C16.C17.B18.C19.D20.D21.A22.D23.A24.A25.D26.B27.B28.C29.D30.C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设A(1,m),B(4,n),连接AC交BD于点M,BM=4-1=3,AM=m-n,由菱形的面积可推得m-n=154,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的特性可知m=4n,从而可求出n的值,即可得到k的值.【详解】设A(1,m),B(4,n),连接AC交BD于点M,则有BM=4-1=3,AM=m-n,∴S菱形ABCD=4×12 BM•AM,∵S菱形ABCD=452,∴4×12×3(m-n)=452,∴m-n=154,又∵点A,B在反比例函数kyx ,∴k=m=4n,∴n=54,∴k=4n=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等,熟记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BC =D 故选B .3.C解析:C 【解析】分析: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提前 30 天完成任务,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详解: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则原来每天绿化的面积为125%x+万平方米,依题意得:606030125%x x-=+,即()60125%6030x x⨯+-=. 故选C .点睛: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A解析:A 【解析】 【分析】依据AB//CD ,EFC 40∠=,即可得到BAF 40∠=,BAE 140∠=,再根据AG 平分BAF ∠,可得BAG 70∠=,进而得出GAF 7040110∠=+=. 【详解】 解:AB//CD ,EFC 40∠=,BAF 40∠∴=, BAE 140∠∴=,又AG 平分BAF ∠,BAG 70∠∴=,GAF 7040110∠∴=+=,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理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00v h >>, , ∴ (0)v s h h=≠中,当v 的值一定时,s 是h 的反比例函数, ∴函数 (0)v s h h=≠的图象当00v h >>,时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分支. 故选C.6.A解析:A 【解析】 【分析】把点(3,1)代入直线y =kx ﹣2,得出k 值,然后逐个点代入,找出满足条件的答案. 【详解】把点(3,1)代入直线y =kx ﹣2,得1=3k ﹣2, 解得k =1, ∴y =x ﹣2,把(2,0),(0,2),(1,3),(3,﹣1)代入y =x ﹣2中,只有(2,0)满足条件.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悉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点是解此题的关键.7.B解析: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1可知:√(2a −1)2=|2a −1|=1−2a ,即2a −1≤0故答案为B.a ≤12.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8.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1℃~5℃”,“3℃~8℃”组成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解.【详解】解:设温度为x ℃,根据题意可知1538x x x x ≥⎧⎪≤⎪⎨≥⎪⎪≤⎩ 解得35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思想联系起来,读懂题列出不等式关系式即可求解.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知识和直线平行判定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可知折叠后的图案∠ABC=∠EBC ,又因为矩形对边平行,根据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2=∠DBC ,又因为∠2+∠ABC=180°,所以∠EBC+∠2=180°,即∠DBC+∠2=2∠2=180°-∠1=140°.可求出∠2=70°.【点睛】掌握折叠图形的过程中有些角度是对称相等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2=∠ABC+∠1,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直线EF ∥GH ,∴∠2=∠ABC+∠1=30°+20°=5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MAN=∠DAM,再由AN平分∠MAB,得出∠DAM=∠MAN=∠NAB,最后利用三角函数解答即可.【详解】由折叠性质得:△ANM≌△ADM,∴∠MAN=∠DAM,∵AN平分∠MAB,∠MAN=∠NAB,∴∠DAM=∠MAN=∠NAB,∵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DAM=3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得∠MAN=∠DAM, 12.C解析:C【解析】解:设小路的宽度为xm,那么草坪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应该为(16-2x)m,(9-x)m;根据题意即可得出方程为:(16-2x)(9-x)=112,整理得:x2-17x+16=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弄清“草坪的总长度和总宽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D解析:D【解析】【分析】首先用x表示甲和乙每小时做的零件个数,再根据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即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详解】解:∵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乙每小时做(x+8)个零件,∵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1201508x x=+,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4.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从左面看易得第一层有2个正方形,第二层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故选B.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和折叠性质得∠BAC=∠ACD=∠B′AC=12∠1,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CD=∠BAC,由折叠的性质得:∠BAC=∠B′AC,∴∠BAC=∠ACD=∠B′AC=12∠1=22°∴∠B=180°-∠2-∠BAC=180°-44°-22°=11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BAC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6.C解析:C【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7=7×10﹣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计数法,难度不大.17.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要分情况讨论:①、3是腰;②、3是底.必须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①若3是腰,则另一腰也是3,底是6,但是3+3=6,∴不构成三角形,舍去.②若3是底,则腰是6,6.3+6>6,符合条件.成立.∴C=3+6+6=15.故选B.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8.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对图中的图形进行判断.解:图(1)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2)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符合题意;图(3)有二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3)有五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3)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轴对称图形有4个.故选C.考点:轴对称图形.1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乘除运算步骤和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即可判断.【详解】∵22211x x x x x -÷--=2221·1x x x x x ---=() 2212·1xx xx x----=()()221·1x x xx x----=()2xx --=2xx-,∴出现错误是在乙和丁,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熟练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0.D解析:D【解析】【分析】连接OC、OA,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出∠AOC=60°,再利用垂径定理得出AB即可.【详解】连接OC、OA,∵∠ABC=30°,∴∠AOC=60°,∵AB为弦,点C为AB的中点,∴OC⊥AB,在Rt△OAE中,53∴AB=53,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关键是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出∠AOC=60°.21.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过A点作AB∥a,∴∠1=∠2,∵a∥b,∴AB∥b,∴∠3=∠4=30°,而∠2+∠3=45°,∴∠2=15°,∴∠1=15°.故选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22.D解析:D【解析】【分析】求出AB 的坐标,设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kx+b ,把A 、B 的坐标代入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出在△ABP 中,|AP-BP|<AB ,延长AB 交x 轴于P′,当P 在P′点时,PA-PB=AB ,此时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达到最大,求出直线AB 于x 轴的交点坐标即可.【详解】∵把A (12,y 1),B (2,y 2)代入反比例函数y=1x 得:y 1=2,y 2=12, ∴A (12,2),B (2,12), ∵在△ABP 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AP-BP|<AB ,∴延长AB 交x 轴于P′,当P 在P′点时,PA-PB=AB ,即此时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达到最大,设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kx+b ,把A 、B 的坐标代入得:122122k b k b ⎧+⎪⎪⎨⎪+⎪⎩==, 解得:k=-1,b=52, ∴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x+52, 当y=0时,x=52,即P(5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和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P点的位置,题目比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2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详解:.答: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9.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A.﹣2<﹣1,故正确;B.0>﹣1,故本选项错误;C.1>﹣1,故本选项错误;D.2>﹣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2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1l与2l关于x轴对称,可知2l必经过(0,-4),1l必经过点(3,-2),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1l、2l的解析式后,再联立解方程组即可求得1l与2l的交点坐标.【详解】∵直线1l经过点(0,4),2l经过点(3,2),且1l与2l关于x轴对称,∴直线1l经过点(3,﹣2),2l经过点(0,﹣4),设直线1l的解析式y=kx+b,把(0,4)和(3,﹣2)代入直线1l的解析式y=kx+b,则4342 bk=⎧⎨+=-⎩,解得:24kb=-⎧⎨=⎩,故直线1l的解析式为:y=﹣2x+4,设l2的解析式为y=mx+n,把(0,﹣4)和(3,2)代入直线2l的解析式y=mx+n,则324m nn+=⎧⎨=-⎩,解得m2n4=⎧⎨=-⎩,∴直线2l的解析式为:y=2x﹣4,联立2424y xy x=-+⎧⎨=-⎩,解得:2xy=⎧⎨=⎩即1l与2l的交点坐标为(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两直线的交点坐标问题,熟练应用相关知识解题是关键.26.B解析:B【解析】【分析】的大小,即可得到结果.【详解】46 6.25<<,2 2.5∴<<,的点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2,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以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详解】从上边看第一列是一个小正方形,第二列是一个小正方形,第三列是两个小正方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从上边看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2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特殊几何体的展开图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A、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故A错误;B、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故B错误;C、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故C正确;D、三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三个三角形拼成的图形,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熟记特殊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是解题关键.29.D解析:D【解析】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6分) 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为每件50元,每个月可卖出210件;如果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1元,则每个月少卖10件(每件售价不能高于65元).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上涨 x 元(x 为正整数),每个月的销售利润为 y 元. (1)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
(3)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的利润恰为2200元根据以上结论,请你直接写出售价在什么范围时,每个月的利润不低于2200元
23.(本小题满分12分)某电厂规定,该厂家属区每户居民如果一个月的用电量不超过a 千
瓦·时,那么这户居民这个月只需交10元电费;如果超过a 千瓦·时,则这个月除了仍要交10元的用电费以外,超过的部分还要按每千瓦·时
100
a
元交费. (1)该厂某户居民2月份用电90千瓦·时,超过了规定的a 千瓦·时,则超过的部分应交电费___*___元.(用含a 代数式表示)
(2)下表是这户居民3月、4月用电情况和交费情况:
23、(12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
4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如果
k
是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且一元二次方程
240
x x k -+=与
210x mx +-=有一个相同的根,求此时m 的值.
22、(12分)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南沙区近几年来,通过拆迁旧房,植草,栽树,修建公园等措施,使城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011年的绿化面积为 公顷,比2010年增加了 公顷。
(2)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计划到2013年使城区绿化地总面积达到公顷,试求这两年(2011~2013)绿地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
_
_ 60
_ 56_ 51_ 48
_
_ 2011 _ 2010 _ 2009
_ 2008
19.(12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kx +-=。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1x 和2x ,且满足1212x x x x +=⋅,求k 的值。
23.(14分)如图,有一农户用24m 长的篱笆围成一面靠墙(墙长12m ),大小相等且彼此相连的三个矩形鸡舍。
(1)鸡场的面积能够达到322m 吗若能,给出你的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鸡场的面积能够达到802m 吗若能,给出你的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5.(14分)如图,⊙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B=AD ,∠BAD=30°,AC=4, (1)求∠BCD 的度数; (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0.(12分)已知:如图,点A 、B 、C 、D 是⊙O 上四点,且 »AB
=»CD , (1)写出图中相等的圆周角; (2)求证△ABC ≌△DCB
21. (本题8分)如图,直线=+3y x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经过A 、B 、C (1,0)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 的坐标为(-1,0),在直线=+3y x -上有一点P , 使△ABO 与△ADP 相似,求出点P 的坐标
y
x
O
D C
B
A
22. (本题10分)某电脑公司经销甲种型号电脑,今年三月份的电脑售价比去年同期每台降价1000元,如果卖出相同数量的电脑,去年销售额为10万元,今年销售额只有8万元.
(1)今年三月份甲种电脑每台售价多少元
(2)为了增加收入,电脑公司决定再经销乙种型号电脑.已知甲种电脑每台进价为3500元,乙种电脑每台进价为3000元,公司预计用不多于5万元且不少于万元的资金购进这两种电脑共15台,有几种进货方案
(3)如果乙种电脑每台售价为3800元,为打开乙种电脑的销路,公司决定每售出一台乙种电脑,返还顾客现金a元,要使(2)中所有方案获利相同,a值应是多少
20.(本题7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延长AB至点E,使BE=AB,连结CE.(1)求证:BD=EC;(2)若∠E=50°,求∠BAO的度数.
O C
D
25.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
(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当x12-x22=0时,求m的值.(8分)
27. 如图AB是⊙O的直径,PA切⊙O于A,OP交⊙O于C,连接BC,若∠P=30度,求∠B的度数.(6分)
28、某水果批发商场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10元,每天可售出500千克,经市场调查发现,在进货价不变的情况下,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现该商场要保证每天盈利6000元,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实惠,那么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
23.计算与解方程(12分)
(1)=-222425 (2)
(3)解方程
)4(5)4(2
+=+x x (4)解方程2x 2+3=7x
24.(14分)如图所示,E 是边长为12的正方形ABCD 中CD 上任意一点,以点A 为中心,将△ADE 顺时针旋转90°至△ABF 的位置,设DE=, (1)用含的代数式分别表示:
①△ABF 的面积,记为S ;②△CEF 的面积,记为S ;③ △AEF 的面积,记为S ; (2)求证:① S >S , ② S ≥2 S ;
(3)若CE 、DE 的长度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求AF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