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影像表现
合集下载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c r mo y o n c ii a ma i g a d p t oo i a d t e e a ay e er p ci ey Amo g t e ,MR h o c t ma i l c l i g n n a h lg c l aa w r n lz d rto e t l . n v n h m a d C e e e a n d i n a e e p ci ey C n n T w r x mi e n 9 a d 6 c s s r s e t l . T a d MR we e e a n d i a e t t e v r x mi e n 4 c s s a h s me t . Re u t I h 1 c s s o h o h o c t ma 8 c s s w r e i n a d 3 c s s we e a i me sl s n t e a e fp e c r mo y o , a e e e b n g n a e r 1 ma in n c a g . Cor c d a n s s f C a d l a t h n e g r t ig o e o T n MR e e c s s e w r 7 a e . CT l i s a f d n w s p an c n i i g a n e u v l n e st rsih l — ih d n i s .En a cn c n s o d a h mo e e u n e sf ai n q iae td n i o l t h g e st ma s y g y y h n ig s a h we e g n o s i tn i c t . i o
p e c rmo yo n C n h o ho c tma i T a d MR. M eh d F o a u r 0 0 t u e2 0 1 ae t h o to s rm J n ay 2 0 o J n 0 7, c sswi p e — 1 h
p e c rmo yo n C n h o ho c tma i T a d MR. M eh d F o a u r 0 0 t u e2 0 1 ae t h o to s rm J n ay 2 0 o J n 0 7, c sswi p e — 1 h
%ba嗜铬细胞瘤及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MRI表现

( ’ D e a r t m e n t o a d i o l o C h a n a nH o s i t a l, X i a n 7 1 0 0 8 6, C h i n a) p fR g y, g’ p
: b s t r a c t O b e c t i v e os t u d Ta n d MR I f i n d i n so fa d r e n a lp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a n de c t o i cp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 . M e t h o d s A T yC g y p y j C Ta n d MR I f i n d i n so f 2 6c a s e so f a d r e n a l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 a n de c t o i cp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 c o n f i r m e db e r a t i o na n dp a t h o l o g p y p y yo p g y , R e s u l t s o n 6c a s e s t h e r ew e r e 1 5c a s e so f a d r e n a l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 1 1c a s e so f e c t o i cp h e o w e r er e t r o s e c t i v e l n a l z e d . Am g2 p y p p ya y , c h r o m o c t o m a . C Tw a sp e r f o r m e d i n2 6c a s e s . Am o n 6c a s e s, 2 5c a s e ss h o w e da b n o r m a l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na r t e r h a s e i nw h i c h y g2 yp , , i n h o m o e n e o u se n h a n c e m e n t d o t t a l c i f i c a t i o na n dn oo b v i o u se n h a n c e m e n tw e r eo b s e r v e d i n3 2 3, 5 h o m o e n e o u se n h a n c e m e n t, g yc g , , , a n d1c a s e r e s e c t i v e l . MR w a sp e r f o r m e d i n9c a s e s .O nT I, 7c a s e ss h o w e de u a l a n dl o ws i n a l s a n d2c a s e ss h o w e dh i h 1W p y q g g , e u a l a n d l o ws i n a l s.O nT I, h i ha n de u a l s i n a l sw e r ed e t e c t e d i n9c a s e s . O n MR I e n h a n c e ds c a n 5c a s e sr e v e a l e do b v i o u s 2W q g g q g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na r t e r h a s ea n d2c a s e s r e v e a l e dg r a d u a l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nd e l a e dp h a s e . C o n c l u s i o n Ta n d MR I f i n d i n so f h e o C yp y g p , c h r o m o c t o m aa r eo f c e r t a 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ar e l i a b l ed i a n o s i sc a nb em a d eb o m b i n i n l i n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y g yc gc : ; ; ; K e o r d s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 a d r e n a l l a n d e c t o i a c o m u t e dt o m o r a h a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m a i n p y g p p g p y ;m g g g yw
: b s t r a c t O b e c t i v e os t u d Ta n d MR I f i n d i n so fa d r e n a lp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a n de c t o i cp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 . M e t h o d s A T yC g y p y j C Ta n d MR I f i n d i n so f 2 6c a s e so f a d r e n a l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 a n de c t o i cp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 c o n f i r m e db e r a t i o na n dp a t h o l o g p y p y yo p g y , R e s u l t s o n 6c a s e s t h e r ew e r e 1 5c a s e so f a d r e n a l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 1 1c a s e so f e c t o i cp h e o w e r er e t r o s e c t i v e l n a l z e d . Am g2 p y p p ya y , c h r o m o c t o m a . C Tw a sp e r f o r m e d i n2 6c a s e s . Am o n 6c a s e s, 2 5c a s e ss h o w e da b n o r m a l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na r t e r h a s e i nw h i c h y g2 yp , , i n h o m o e n e o u se n h a n c e m e n t d o t t a l c i f i c a t i o na n dn oo b v i o u se n h a n c e m e n tw e r eo b s e r v e d i n3 2 3, 5 h o m o e n e o u se n h a n c e m e n t, g yc g , , , a n d1c a s e r e s e c t i v e l . MR w a sp e r f o r m e d i n9c a s e s .O nT I, 7c a s e ss h o w e de u a l a n dl o ws i n a l s a n d2c a s e ss h o w e dh i h 1W p y q g g , e u a l a n d l o ws i n a l s.O nT I, h i ha n de u a l s i n a l sw e r ed e t e c t e d i n9c a s e s . O n MR I e n h a n c e ds c a n 5c a s e sr e v e a l e do b v i o u s 2W q g g q g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na r t e r h a s ea n d2c a s e s r e v e a l e dg r a d u a l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nd e l a e dp h a s e . C o n c l u s i o n Ta n d MR I f i n d i n so f h e o C yp y g p , c h r o m o c t o m aa r eo f c e r t a 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ar e l i a b l ed i a n o s i sc a nb em a d eb o m b i n i n l i n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y g yc gc : ; ; ; K e o r d s h e o c h r o m o c t o m a a d r e n a l l a n d e c t o i a c o m u t e dt o m o r a h a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m a i n p y g p p g p y ;m g g g yw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

述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 院 自2 0 1 1 . 1 2 - 2 0 1 2 . 1 2收治 的 6 3例经病理诊断 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 的临床 资料 ,6 3例患者均行 。 肾上腺 区c T平扫及增强检查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3 3 — 6 7岁,平 均年龄 ( 4 2 . 3 ±6 . 9岁 ) ;高血压病程 4个月一 3 表: 表 1 6 3例嗜铬细胞瘤体积统计
3讨论 嗜 铬 细 胞 瘤 的发 病 年 龄 一 般 为 4 O 一 6 O 岁 ,多 为 单 侧 发 病 ,儿童少见,多恶性且有 明显家族遗传性 。嗜铬细胞瘤 患者 以阵发性 高血 压或持续 性高血压 阵发性加重 为典型表 现 ,可 有 心 悸 、头 痛 及 大 汗 三 联 症 。
现阶段 ,肾上腺肿瘤 的初步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 c T 具有较强的空 间分辨力 , 对 于肾上腺微 小病变也有相 当高 的 诊断价值 ,尤其是对 小于 l c m的肿瘤 ,超声及 M R I 在诊断 上均不及 c T 。另外 ,肾上腺位于 G e r o t a筋膜 囊 内,是腹膜 后脏器 ,周 围脂肪 组织衬 托,c T可清晰显示肾上腺的形态。 从本次收集 的 c T图像 分析,嗜铬细胞瘤 多发 生于单侧 肾上 腺 ( 1 0 0 % ) , 良性多见 ( 1 0 0 % ) ,直径在 3 . 0 c m以上者 5 5例 ( 8 7 . 3 % ) ,良性者多类 圆形边界清晰 ,瘤体密度不均,部分 患者瘤体 内可见坏死及囊变影 , 增 强扫描后囊壁及实质均呈 现 持 续 明显 强化 ;恶 性 者 边 界 呈分 叶状 ,与 周 围 大血 管及 器 官分 界不 清 。 嗜铬 细胞瘤 的鉴别 多与 。 肾上腺其他 病理类型 的肿瘤相 鉴 别:① 肾上腺腺瘤,该类肿瘤体积较小 ( 长径<2 . 0 c m ) 且密度低 , 且多有内分泌紊 乱表现 ; ② 皮质腺癌: 临床少见, 恶 性程度 高,一般瘤体直径 2 - 6 c m ,肿块形态不规则 ,边缘 模糊 ,密度不均 , 增 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③转移瘤 :5 0 % 以上的肾上 腺转移瘤 为双侧发病 , 肿块体积一般较小 , 密度 稍低 ,增强扫描 强化不明显或呈不规则环状 强化 ; ④髓 质脂
1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 院 自2 0 1 1 . 1 2 - 2 0 1 2 . 1 2收治 的 6 3例经病理诊断 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 的临床 资料 ,6 3例患者均行 。 肾上腺 区c T平扫及增强检查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3 3 — 6 7岁,平 均年龄 ( 4 2 . 3 ±6 . 9岁 ) ;高血压病程 4个月一 3 表: 表 1 6 3例嗜铬细胞瘤体积统计
3讨论 嗜 铬 细 胞 瘤 的发 病 年 龄 一 般 为 4 O 一 6 O 岁 ,多 为 单 侧 发 病 ,儿童少见,多恶性且有 明显家族遗传性 。嗜铬细胞瘤 患者 以阵发性 高血 压或持续 性高血压 阵发性加重 为典型表 现 ,可 有 心 悸 、头 痛 及 大 汗 三 联 症 。
现阶段 ,肾上腺肿瘤 的初步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 c T 具有较强的空 间分辨力 , 对 于肾上腺微 小病变也有相 当高 的 诊断价值 ,尤其是对 小于 l c m的肿瘤 ,超声及 M R I 在诊断 上均不及 c T 。另外 ,肾上腺位于 G e r o t a筋膜 囊 内,是腹膜 后脏器 ,周 围脂肪 组织衬 托,c T可清晰显示肾上腺的形态。 从本次收集 的 c T图像 分析,嗜铬细胞瘤 多发 生于单侧 肾上 腺 ( 1 0 0 % ) , 良性多见 ( 1 0 0 % ) ,直径在 3 . 0 c m以上者 5 5例 ( 8 7 . 3 % ) ,良性者多类 圆形边界清晰 ,瘤体密度不均,部分 患者瘤体 内可见坏死及囊变影 , 增 强扫描后囊壁及实质均呈 现 持 续 明显 强化 ;恶 性 者 边 界 呈分 叶状 ,与 周 围 大血 管及 器 官分 界不 清 。 嗜铬 细胞瘤 的鉴别 多与 。 肾上腺其他 病理类型 的肿瘤相 鉴 别:① 肾上腺腺瘤,该类肿瘤体积较小 ( 长径<2 . 0 c m ) 且密度低 , 且多有内分泌紊 乱表现 ; ② 皮质腺癌: 临床少见, 恶 性程度 高,一般瘤体直径 2 - 6 c m ,肿块形态不规则 ,边缘 模糊 ,密度不均 , 增 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③转移瘤 :5 0 % 以上的肾上 腺转移瘤 为双侧发病 , 肿块体积一般较小 , 密度 稍低 ,增强扫描 强化不明显或呈不规则环状 强化 ; ④髓 质脂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铬 细胞 瘤 [ 3 1 o
病变: 边缘光滑 , 顺间隙生长 , 低密度 区多位于周边 , 实质部分
呈 中等度均匀强化; ⑤巨淋巴结增生症 : 腹膜后好发, 体积相
对较小 , 表现 为均匀一致密度 , 多 增强后显 著均匀强化 , 中心 可出现低密度 区, 范围较小 ; 淋巴瘤 : 但 ⑥ 一般多发 , 伴有其余
3 6 3 8 6 .6 .
病 变体积较小 时也表 现为中心低 密度不 均匀御 低密度 区多 , 位 于中心 , 与病理上易 出现 液化 、 坏死相关 ; 实质部 分强化显 著 , 嗜铬细胞血供 丰富有关 ; 与 动态增强模 式呈持续性 , 强化 程 度与降主动脉接近 ; 变越 大 , 病 坏死 面积越多越大 , 实性部 分 强化程度 略减低 ; 文献【】 6报道 c T增强 扫描可诱发高 血压
性[ 7 1 。部分学者对恶性 嗜铬细胞瘤进行正 电子发射 型断层成
像 ( E /T C P T) 、T和单光 子发 射型 断层 成像 (P C 检查 比 C S E T) 较, 发现 P TC E /T对恶性 嗜铬细胞瘤分级诊 断效能最高 , 由 但 于检查 昂贵 , 不宜广泛推行 。 34 鉴 别诊断 : 肾上腺腺瘤 :T表现为低 密度病变 , . ① C 强化
【 罗小平 , 4 】 赵余祥 , 陈奕奕 . 嗜铬细胞瘤的 M C 诊 断及鉴别诊 ST
断. 放射学实践 , 0 0 2 ( ) 5 759 2 1 , 55 : 3 .3 .
【] Sgw r ,HahmooT, w d , t . T f trs f al 5 u a aaT si t O a aM e C aue r 1 a e oe y
医蕉盘查 2 1 至 鱼 Q2 旦箜 ! 鲞箜 塑 』 婴 Q
病变: 边缘光滑 , 顺间隙生长 , 低密度 区多位于周边 , 实质部分
呈 中等度均匀强化; ⑤巨淋巴结增生症 : 腹膜后好发, 体积相
对较小 , 表现 为均匀一致密度 , 多 增强后显 著均匀强化 , 中心 可出现低密度 区, 范围较小 ; 淋巴瘤 : 但 ⑥ 一般多发 , 伴有其余
3 6 3 8 6 .6 .
病 变体积较小 时也表 现为中心低 密度不 均匀御 低密度 区多 , 位 于中心 , 与病理上易 出现 液化 、 坏死相关 ; 实质部 分强化显 著 , 嗜铬细胞血供 丰富有关 ; 与 动态增强模 式呈持续性 , 强化 程 度与降主动脉接近 ; 变越 大 , 病 坏死 面积越多越大 , 实性部 分 强化程度 略减低 ; 文献【】 6报道 c T增强 扫描可诱发高 血压
性[ 7 1 。部分学者对恶性 嗜铬细胞瘤进行正 电子发射 型断层成
像 ( E /T C P T) 、T和单光 子发 射型 断层 成像 (P C 检查 比 C S E T) 较, 发现 P TC E /T对恶性 嗜铬细胞瘤分级诊 断效能最高 , 由 但 于检查 昂贵 , 不宜广泛推行 。 34 鉴 别诊断 : 肾上腺腺瘤 :T表现为低 密度病变 , . ① C 强化
【 罗小平 , 4 】 赵余祥 , 陈奕奕 . 嗜铬细胞瘤的 M C 诊 断及鉴别诊 ST
断. 放射学实践 , 0 0 2 ( ) 5 759 2 1 , 55 : 3 .3 .
【] Sgw r ,HahmooT, w d , t . T f trs f al 5 u a aaT si t O a aM e C aue r 1 a e oe y
医蕉盘查 2 1 至 鱼 Q2 旦箜 ! 鲞箜 塑 』 婴 Q
嗜铬细胞瘤影像诊断鉴别PPT课件

多巴胺
心悸 头痛 三联症 出汗 高血压 高代谢 三高症 高血糖 其他一系列症状
无症状: 部分嗜铬细胞瘤为无功能或潜在功能性 多巴/多巴胺 ,与儿茶酚胺作用相抵消
检查手段
➢ X线平片
➢ 静脉肾盂造影
➢ 膀胱镜逆行肾盂造影
较大肿瘤
➢ 肾周围充气造影
➢ 断层片
➢ CT
86-100%
➢ MRI
100%
➢ B超
➢ 发病部位: 70~90%肾上腺 10%肾上腺外,
称为异位嗜铬细胞瘤
➢ 良恶性分类: 90%良性
10%恶性
➢ 单发/多发: 90%单发
10%多发
➢ 单侧/双侧: 90%单侧
10%双侧
➢ 嗜铬/非嗜铬: 98%嗜铬
2%非嗜铬
➢ 其他少见类型:①MEN Ⅱ A型合并嗜铬细胞瘤,亦称
Sipple综合征50%;② MEN Ⅱ B型合并嗜铬细胞瘤(90% )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嗜铬细胞瘤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概念
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副交 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的肿瘤。
细胞成堆或成束包绕在血管周围,由于所含颗 粒可被铬酸染成棕色,故称嗜铬细胞。
临床
➢ 男>女
➢ 年龄:20~40多见
影像学表现
异位嗜铬细胞瘤:多位于肾门和腹主动脉旁 亦可位于交感神经链的各个部位
恶性嗜铬细胞瘤: 生长速度快 瘤体多不规则 密度不均匀,坏死出血及囊变几率更高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常可同时出现转移性改变
平扫不均质嗜铬细胞瘤
增强扫描呈厚壁 囊肿样嗜铬细胞瘤
平扫囊实性嗜铬细胞瘤
心悸 头痛 三联症 出汗 高血压 高代谢 三高症 高血糖 其他一系列症状
无症状: 部分嗜铬细胞瘤为无功能或潜在功能性 多巴/多巴胺 ,与儿茶酚胺作用相抵消
检查手段
➢ X线平片
➢ 静脉肾盂造影
➢ 膀胱镜逆行肾盂造影
较大肿瘤
➢ 肾周围充气造影
➢ 断层片
➢ CT
86-100%
➢ MRI
100%
➢ B超
➢ 发病部位: 70~90%肾上腺 10%肾上腺外,
称为异位嗜铬细胞瘤
➢ 良恶性分类: 90%良性
10%恶性
➢ 单发/多发: 90%单发
10%多发
➢ 单侧/双侧: 90%单侧
10%双侧
➢ 嗜铬/非嗜铬: 98%嗜铬
2%非嗜铬
➢ 其他少见类型:①MEN Ⅱ A型合并嗜铬细胞瘤,亦称
Sipple综合征50%;② MEN Ⅱ B型合并嗜铬细胞瘤(90% )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嗜铬细胞瘤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概念
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副交 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的肿瘤。
细胞成堆或成束包绕在血管周围,由于所含颗 粒可被铬酸染成棕色,故称嗜铬细胞。
临床
➢ 男>女
➢ 年龄:20~40多见
影像学表现
异位嗜铬细胞瘤:多位于肾门和腹主动脉旁 亦可位于交感神经链的各个部位
恶性嗜铬细胞瘤: 生长速度快 瘤体多不规则 密度不均匀,坏死出血及囊变几率更高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常可同时出现转移性改变
平扫不均质嗜铬细胞瘤
增强扫描呈厚壁 囊肿样嗜铬细胞瘤
平扫囊实性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本组 8例 中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均在 22—4o岁 , 平 均年龄 28岁 。临床症 状明显 ,持续性 或发作性头痛 ,头晕 , 心慌 ,气短 ,一例出现 四次手足振颤 ,每 次发 作 1小时之 久。6 例血压在 2O一23.7/13.5—24KPa。检查方法 及诊断依据 :选 择性 肾上腺 动脉造影 ,B超 ,CT扫描 ,磁 共振成像 。手术及病 理证 实 ,良性 7例 ,恶性 1例。 肾上腺 内 7例 ,肾上腺外 1 例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 影像学诊断 嗜铬 细胞瘤 多发生 在肾上腺髓质 ,也可来 自肾上腺任何
认识到,胡逸 民认为 ,由均匀体模测得8 并计算 出的物理剂量参
8 2 4 0
部位 。我 院总结了 8例 嗜铬细胞瘤病例 ,原发于 肾上腙 7例 ,
数应用于人体时需作校正工作 ,因为9: ①5体 模 的形 5 5 状 、大小和 肾上腺外 1例 ,并经手术及病理症实 。
讨 论 一 、 本病的分型 。发生与好发部位 临床一般分三型 :1.功能性嗜铬 细胞瘤 ,2.隐匿功能性 嗜铬 细胞瘤 ,3.无功 能性 嗜铬细胞瘤。 这种病常有家族史 。本病除去肾上腺髓质发生外 ,亦可 以交感神经系统其它部位发生 。如颈动脉体 旁的交感神经节, 嗜铬体等组织 内发生。亦偶在膀胱壁 ,脾 。卵巢 ,睾丸中发现 。 本病肿瘤大多为单侧 ,右侧较左侧多 ‘”。常被称为 ‘三个 10%
不校 正的平均剂量差 值相对百 分 比小于 3% ,在欧洲癌 症研 血 2例。7.腹部包块 3例 。我们认为有临床表现 的 2和 3者 ,
究和治疗 组织要求 的范围 内 (<5% ,最好 ≤3% ),可不进行 一 般来说 ,本病 的临床诊断是可 以确 立的 x线及 CT影像表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段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陈德华
2014.09.05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起 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它部位嗜 铬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具有合成、储存、 代谢儿茶酚胺的功能,部分肿瘤可以释放儿 茶酚胺而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 紊乱症候群。
嗜铬细胞瘤
10%肿瘤:10%为双侧、10%为恶性、10% 有家族性、10%发生于肾上腺外;异位的嗜铬 细胞瘤(也称副神经节瘤)主要沿腹主动脉及 其分支 (交感神经系统)分布,也可分布于后纵 隔、颈总动脉走行区、膀胱壁等。
嗜铬细胞瘤
临床症状:头痛、心悸、多汗的三联征和高 血压,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升高。24小时尿中 的香草基扁桃酸(VMA)增高。
甲癌术后2年多
异位嗜铬细胞瘤
异位的嗜铬细胞瘤(也称副神经节瘤)主要沿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交感神经系统)分布,也可 分布于后纵隔、颈总动脉走行区、膀胱壁等。 CT表现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一致。
异位嗜铬细胞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
金标准:在没有嗜铬细胞的区域出现转移灶。 有以下征象时恶性的概率提高: 1、高度复发性, 即肿瘤切除后复发; 2、肿瘤直径大于5 cm, 分叶状, 密 度不均,有液化坏死; 3、异位或多发嗜铬细胞瘤;
左肾上腺皮质腺癌
肾上腺皮质癌伴广泛坏死
3、肾上腺转移瘤
CT诊断要点: 有原发癌的病史;50%以上转移癌为双侧性。 小的转移癌可为圆形,密度匀匀;大者形状不规则, 可有囊变坏死,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肿块呈边缘强化而中心强化不明显
4、肾上腺淋巴瘤
CT表现: 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是全身性淋巴瘤的一部 分,除肾上腺病变外其他地方的淋巴结也肿 大,诊断较易。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CT表现无特异性,多 表现为双侧发病,密度及强化较均匀,呈轻 中度强化。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陈德华
2014.09.05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起 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它部位嗜 铬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具有合成、储存、 代谢儿茶酚胺的功能,部分肿瘤可以释放儿 茶酚胺而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 紊乱症候群。
嗜铬细胞瘤
10%肿瘤:10%为双侧、10%为恶性、10% 有家族性、10%发生于肾上腺外;异位的嗜铬 细胞瘤(也称副神经节瘤)主要沿腹主动脉及 其分支 (交感神经系统)分布,也可分布于后纵 隔、颈总动脉走行区、膀胱壁等。
嗜铬细胞瘤
临床症状:头痛、心悸、多汗的三联征和高 血压,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升高。24小时尿中 的香草基扁桃酸(VMA)增高。
甲癌术后2年多
异位嗜铬细胞瘤
异位的嗜铬细胞瘤(也称副神经节瘤)主要沿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交感神经系统)分布,也可 分布于后纵隔、颈总动脉走行区、膀胱壁等。 CT表现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一致。
异位嗜铬细胞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
金标准:在没有嗜铬细胞的区域出现转移灶。 有以下征象时恶性的概率提高: 1、高度复发性, 即肿瘤切除后复发; 2、肿瘤直径大于5 cm, 分叶状, 密 度不均,有液化坏死; 3、异位或多发嗜铬细胞瘤;
左肾上腺皮质腺癌
肾上腺皮质癌伴广泛坏死
3、肾上腺转移瘤
CT诊断要点: 有原发癌的病史;50%以上转移癌为双侧性。 小的转移癌可为圆形,密度匀匀;大者形状不规则, 可有囊变坏死,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肿块呈边缘强化而中心强化不明显
4、肾上腺淋巴瘤
CT表现: 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是全身性淋巴瘤的一部 分,除肾上腺病变外其他地方的淋巴结也肿 大,诊断较易。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CT表现无特异性,多 表现为双侧发病,密度及强化较均匀,呈轻 中度强化。
嗜铬细胞瘤CT及MR诊断

增生
神经源性肿瘤:一般体积较大,边缘分叶状,边界清晰,密 度均匀,密度较低,轻度强化,强化可不均匀,不规则, 常跨越中线,内有坏死、囊变、出血,80% 可见不规则钙化。肿瘤长包埋、侵犯血管。 婴幼儿常见,80%在3岁以下
鉴别诊断
当肿瘤较小而坏死不明显时,需与不典型富血供的腺瘤鉴别。 肿瘤较小而强化不明显时需与神经鞘瘤鉴别。
T2WI高信号
明显持续强化+裂隙状坏死 =嗜铬细胞瘤
明显持续强化+囊状或裂隙状坏死 =嗜铬细胞瘤
双侧发病,右侧囊变,液平,含铁血黄 素沉积
富血供,明显强 化。囊状或裂隙 状坏死。
富血供,明显强 化。囊状或裂隙 状坏死。
富血供,明显强 化。囊状或裂隙 状坏死。
典型影像表现
T2WI高信号 增强扫描:明显持续强化 肿块较大时易出血、坏死、囊变 囊状或裂隙状坏死、破网状坏死 肿块及内部坏死的边界清楚
10%肿瘤:钙化、家族性、恶性、双侧、肾上腺外、儿童、术后复发、 无功能。
形态: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有完整包膜,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3-5cm多见;大于3cm时,75%出血、坏死囊变;较小者密度均匀;少
数可钙化。 T1WI同肌肉相仿,T2WI显著高信号,灯泡征,实性部分显著持续强化。
肾上腺正常解剖
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 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分部:头部、分歧部、内侧肢、外侧肢。 大小:分歧部<8mm,其余<6mm,横断面>10mm为异常。 信号与肝脏相近。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外的其 他嗜铬组织的肿瘤。
T2WI高信号,富血供,弥散受限 肿瘤较大坏死时需与转移瘤、肾上腺皮质癌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平扫均匀/不均匀,多不均匀
等、低密度为主
CT value:15~55HU
较大者出现出血、坏死、囊变
少数伴出血或钙化者密度可增高
增强扫描血供丰富实质明显增强,边缘为著
厚壁内腔不规则囊肿样改变可呈多房性改变
MR:平扫T1低信号,T2高信号多数
T2低信号部分
增强T1加权像肿块明显增强
脂肪抑制像:一般呈高信号
注意:1 MRI对腺瘤的诊断依赖于肿瘤细胞内脂肪含量,所以CT 诊断的嗜铬细胞瘤可被MRI误诊为肾上腺腺瘤
2 MR可对约65%的嗜铬细胞瘤定性
因部分嗜铬细胞瘤T2低信号,35%误诊为恶性病变或腺瘤
核医学:
131I或123I-MIBG
临床常用于嗜铬细胞瘤的定位
其特异性接近100%,但敏感性相对较低
PET CT
FDG最常用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表现为放射
性浓聚
但同时肾上腺转移瘤与其表现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