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6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学习目标1注:发展:⑴1901~1911年;⑵原因:清政府新政奖励实业;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⑶表现:资本总额是以前30年的两倍。

⑷影响:为民主思想传播和辛亥革命爆发奠定经济基础。

2注:过渡时期:⑴原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革命有贡献。

⑵表现及作用:①恢复:1950年,合理调整工商业;→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重要作用。

②改造:1953年,采取赎买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民族资产阶级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

教材分析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⑴外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①原因:根本: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直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方式:资本输出:争做债主,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开矿设厂;同时,商品输出仍在扩大。

⑵内因: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于是,民间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

2.表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⑴时间:19世纪末(甲午战后),1895~1898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

⑵特征:①数量: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②地域: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③部门: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④处境: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P32【学思之窗】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⑴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⑵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

⑶实业救国:倡导“振兴实业”,“实业救国”。

→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初步发展(第一个发展高潮)
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前
a.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直接)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资本额增加
企业数量增多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短暂春天
(“黄金时代”)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a.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
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a.全国的形式上基本统一。
b.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蓬勃发展。
棉纺织业、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发展快;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一定程度上抵制列强经济侵略;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沉重打击
抗战期间
(1937—1945)
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统制经济。
沦陷区:民族企业被毁或吞并
国统区:民族资本萎缩
陷入困境(萎缩)
抗战胜利后(1945—1949)
a.美国的经济掠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繁重的苛捐杂税。
国统区的工商业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Hale Waihona Puke 新的春天建国后(1949—1956)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国家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

以下是关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描述:
1. 崛起的工业经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于欧洲的一系列工业革命。

这些革命催生了新的工厂和工业企业,为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蒸汽机、纺织机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国家干预的出现:为了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开始采取干预措施,以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包括关税保护、补贴、控制货币政策等。

国家干预的出现,使得本国工业能够更好地与国际市场竞争。

3. 资本主义扩张: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扩张也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扩张和对外贸易的拓展,为本国工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材料。

这使得许多国家能够依靠贸易和资源的开采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

4. 企业家的崛起: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批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通过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和改进管理方式等方式,推动了本国工业的发展。

5. 社会变革: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伴随的是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劳动力市场的变革、社会阶层的流动以及新的社会价值
观念的出现,都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总的来说,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现代经济的基础,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中国在近代以来,从封建社会和封建经济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发生的资本主义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有:
一是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从清末至今,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一系列市场机制和规则逐步形成,市场经济从一种萌芽状态发展到现在的成熟状态,资本市场有了较大的规模和活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二是企业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

从清末至今,中国的企业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有了较大的变革,企业制度从封建社会中的个体经济向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经济转变,经济管理体制也从封建社会中的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企业法人制度得到了重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三是资本家阶层的出现和发展。

资本家阶层的出现,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的资本家阶层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通过财产积累和资本投资,控制和发展社会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导力量,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科技进步的加快。

从清末到现在,中国的科技进步有了很大的
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进步又有了新的加快,从一种封闭的状态向一种开放的状态转变,科技的发展受到了更多的支持,科技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总之,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企业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资本家阶层的出现和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加快。

这些特点的共同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和经济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结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生产方式: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阶级:产生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新的阶级;
教育:出现了新式学堂
科技: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下图五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年—1956年 哪五种经济形式的发展情况
(A 自然经济、 B 洋务经济、 C外国资本 D民族资本、 E官僚资本 、)
资料:继昌隆在开工后,“期年(一年)而获重利”。 两年间仿照陈启源设立丝厂的便有四家。陈启源在晚 年追述他在创办丝厂后所产生的影响是:“三年间踵 其后而学者约千余人”。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a.经济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便于引进
机器 d.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知识结构
民族资本主义
原因 表现
影响
产生
3点
19C六七十
初步发展
3点
19C末
短暂春天\进一步发展 3点 (1912-1919 \一战期间\民国初年)
抗战前期--短暂发展 3点 1927-1937
主要企业、特 点 P31 P32,实业家
两大行业、特 点 实业家 P34
发展较快
产生新的经济因素 和新的阶级
4、表现:
①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 机器厂。(最早) ②1873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 隆缫丝厂,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 ③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 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即 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 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 业、火柴业、造纸与印刷业、船舶修造业、机器 制造业以及采矿业等几个部门。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中国的经济领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其中包括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式和理论,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本文将从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出发,探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近代中国社会背景近代中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晚清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束缚下,国内经济衰落,社会动荡不安。

中国的传统经济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中国开始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经济体系,寻找发展的出路。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随着对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学习,中国开始尝试引入资本主义经济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实业家和商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轻工业的发展:中国的实业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积极投资于轻工业领域,如纺织、造纸、制糖等。

他们采取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方式,逐渐建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

这些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外贸易,为中国提供了外汇收入。

2. 重工业的兴起: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和对外贸易的扩大,中国的实业家开始将目光投向重工业领域,如钢铁、煤炭、机械等。

他们大规模引进西方的工业设备和技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并与外国资本合作,建立了一批大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这些企业成为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 金融业的发展:为了支持实业的发展,中国的实业家开始积极探索金融领域,建立了一些民族资本主义的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提供了融资、信贷和资金储备等服务,为实业的扩张提供了支持,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与国家利益的结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利益的结合紧密相连。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一、产生: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分布地区:东南沿海地区;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4、原因:(1)列强入侵瓦解了自然经济;(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5、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

二、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2、原因:(1)19世纪末,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3、代表人物及其企业张謇、荣氏兄弟:(行业特点:轻工业;区位特点:沿海地区)4、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经济基础)三、短暂春天:1、时间:(1912-1919)民国初期;2、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3)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发展的特点:总的来说仍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1)偏:地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轻:行业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纺织业、面粉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4)小:传统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5)短:发展时间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4、影响:(1)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要求进一步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在思想上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准备了阶级基础。

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①形成双重分支格局:此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表现为两个阶段,即农
业资本主义和工商业资本主义。

这两个阶段在投资结构的不同方面表
现出不同的特征。

②经济地区差异明显: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农业
资本主义存在明显的区域化趋势,并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发展较快,而
现代工商业资本主义则以华北地区为代表,表现出明显的沿海集中发
展的趋势。

③跨国资本到来:跨国资本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特征。

许多国家的跨国资本主要流向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地。

④竞争性市场形成: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垄断市场或扩大其
尺度时,必然伴随竞争性市场的形成。

这些竞争性市场具有较强的市
场化运行特征,可以降低价格和证券的汇率风险而鼓励投资,最终成
为发展经济有利的经济环境。

⑤改革开放冲击:1978年改革开放的政策革新对完成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形成了重要冲击。

改革开放政策不仅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新的经济环境,还引入了许多国外经济管理理念,实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多样性。

⑥融合推动发展:外国投资者和国内投资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有效合作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帮助推动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国内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通过外资技术和管理等融合进而加快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毛泽东
江苏无锡人。创办申新、 荣毅仁:原国家副主席,
福新等公司。主营面粉 荣氏家族第二代掌门人,中
和纺织。享有“面粉大 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
王”、“纺织大王”美 长 。
誉。编辑ppt荣智健政协委员,荣氏家族第三代掌门人,
2005年《福布斯》中国
富豪榜榜首。
(2)商办企业数量和规模扩大 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
(3)从沿海发展到内地
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
新面粉厂。
3.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 思考:荣氏兄弟这时创办
舞台。
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
编辑ppt
9
3、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1912年-1919年)
1.原因
(1)辛亥革命扫除障碍、 临时政府措施的激励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出现大量自由劳动力
(三)、洋务企业
编辑ppt
4
农民和手工
的外 入国 侵资
本 主 义
中国 自然 经济 的逐 步解 体
业者破产, 形成劳动力 市场
自然经济破 坏,提供了 商品市场
外商企业的刺激
民族工业 兴起的有 利条件
和洋务运动的诱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投资兴办近代
企业,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兴办编企辑p业pt ,为什么?
5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状况
1、兴起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途径:洋务派的官办企业
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 办商人华侨投资
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 近代企业
a.经济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便于引进
机器 d.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材料二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
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每天
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
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
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
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
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
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
“交刑部治罪”。李福明的机器
面粉厂被迫关闭。
编辑ppt
7
荣家是中国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
(2)抵制日货、提倡国 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实业救国思想推动
(3)欧洲列强暂时放 松对华经济侵略 (主要原因)
材材商发材材面全生品料料料粉国料了输三系面:一二怎出:统粉1:9样量:英“发总1清的4法1展产奖-9变1德华1为量98励化等2年大的12和2?国年同2个学9保说对81厂%年9明华学1护,,间3了资年工生荣占,什本相商氏当荣抵么和比企时氏业?,
编辑ppt
12
4、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27年-1949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 十年 (发展较快)
(1)全国基本统一
(2)国民政推行 有利的经济政策
材料: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 下的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 民族资本面粉厂、纺织的比 重,分别占30.7%,29.4%, “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同时 落在兄弟俩的头上。
8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
(1)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 (2)清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表现
材料: 1896年,荣氏兄弟筹办面 粉厂……两江总督刘坤一,要求地 方官支持实业…… 1900年10月,荣 氏兄弟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 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
(1)投资资本、规模剧增 1905年荣氏兄弟又开设振新纱
张謇
烟 草
周学12熙
60111 .9
3、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1912年-1919年)
1.原因
2.表现
3.结局
4.影响
(1)为民主革命的 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2)无产阶级队伍的 壮大
材料五: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 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 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
材料六: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条 件。
编辑ppt
1
阅读教材30页图片及下图:
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经济结构在何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编辑ppt
2
材料1 上海英商耶松船厂
材料3 鸦片战争后 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材料2: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 积于厦口”。洋 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 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材料4:江阴县,“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
西人始至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
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已编”辑ppt
——《近代中国手工业史料》 3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背景条 件) (一)、外商企业的出现
(二)、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标志)
代表:
陈启源 南海县继编昌辑隆pp缫t 丝厂
方举赞、孙英德
发昌机器厂
6
阅读以下材料,思考:你所创办的企业在发展过 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阻力?
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
火轮船时虽 “俱用华 人”,但自身的技术 力量还很薄弱,“发 动机系英国造”。到 80年代,受外商企业 的排挤,发昌机器厂 日趋衰落。后来,被 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 松船厂吞并。
3.结果
一战后迅速萧条
材料四:一些主要行业中,1912年至1919 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 分别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行业
厂 投资额 行 数 (万元) 业
投资额 厂数 (万元)
荣宗敬
纺织 27
2998. 4
面 粉
荣91德生14159.
染织
47
564.8
火 柴
50
342.5
缫丝编辑pp9t 6 798.5
制鼓业并励已稳人烧操民毁“兴日面办粉货实大业王”,鼓﹑励“棉华纱侨
1913 100
在除1大1创789090000清国王伤22”后年朝内的,,的投桂带西苛资冠着方捐,。他列设杂可们强立税是的在,商医。实好品治业景和好部不资战,长本争废。 年
卷60 土重来。荣氏企业的产销在下 降50 ,—从—盈摘余自南转京为临亏时损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40
的 指
思迅123速考000 发:展20的世原纪因初有的哪20些年?间2荣0年氏代企后业,数为
荣氏0编企辑p英业pt国怎么会法国走下坡德国路呢1?918年 10
3、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1912年-1919年)
1.原因 2.表现
(1)开办工厂和投 资数额增长迅速. (2)投资地区由 东南沿海向内地 扩展。 (3)涌现出一批著 名实业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