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开发概况
中国海洋石油的海上油田开发技术现状和展望

中海油在海上油田开发中的钻完井技术现状和展望姜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摘要:本文总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海上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中,结合海上油田开发的需要和特点,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的掌握了在中国近海开发油田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
同时根据目前国外的开发技术发展现状,结合中海油自身的特点,针对海上油田开发的具体不同的需求。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不断努力,中海油已经掌握并形成了一整套的海上油气田开发的钻完井工程技术。
并且形成了以海上油田开发为目标的优快钻完井技术体系;大位移钻井技术体系;稠油开发钻完井技术体系;海上丛式井和加密井网钻完井技术体系;海上疏松砂岩油田开发储层保护技术体系;海上平台模块钻机装备技术体系等八大技术特色和体系;在海上油田的开发和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在为海洋石油未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海洋石油海上油气开发技术挑战钻完井工程关键技术体系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进入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发,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28年来,海洋石油工业在对外合作开发海上油气资源的过程中,遵循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并且成功的实现了由浅水向深水、上游向下游、单一的勘探开发向综合能源公司发展的三个跨越。
并且逐步形成和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
1.中国海上油气开发的概况和挑战在中国近海开发油气资源,在技术、资金、自然环境等方面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于钻完井工程而言,我们主要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是海洋环境的挑战,在海上钻井,除了我们通常的地下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以外,海洋自然环境条件大大的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难度。
北冰南风是我们要面临的海洋开发的自然环境条件中的最大难题和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海上油田开发,钻完井工程投资高、风险大,昂贵的海上开发费用和海上钻完井作业成本与经济有效的开发海上油田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以渤海稠油开发、南海西部高温高压地层的钻探、南海东部深水生产装置周边油田的经济开发为代表的海洋钻完井技术的和安全风险控制的挑战。
2023年海洋石油开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海洋石油开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海洋石油开采行业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开采石油的产业,它是一个重要的能源行业。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海洋石油开采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海洋石油开采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1.国内政策环境国家一直重视发展油气资源,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海洋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比如《能源法》、《海洋法》等,这些政策为海洋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国际市场环境全球主要石油消费国家集中在工业化国家,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为了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各国都在寻找新的石油资源,海洋石油开采行业是其中一个可行的选项。
近年来,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涉足海洋石油开采行业,市场竞争加剧。
3.技术环境海洋石油开采行业需要高科技的支持,技术创新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尤其是深海油气的开采,需要超深水井设备和技术等高端科技,目前国内外都在加强技术创新。
二、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国内海洋石油开采行业竞争格局主要为中国石油、中海油、天然气等三大国有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组成。
其中,中国石油、中海油是国内海洋石油开采行业的领军企业,两个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较大,技术实力卓越。
其他企业则更多侧重于开发较小的油气田和海洋油气勘探,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三、发展趋势分析1.深海油气开采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陆地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深海油气被认为是石油产业未来的希望。
深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开采难度大、投入大、风险高、技术水平要求高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深海油气开采成为海洋石油开采行业的重要方向。
2.技术创新将加速深海油气开采进程如何提高深海油气开采效率以及如何降低开采成本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创新将加速深海油气开采进程,例如,采用自主可控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深海钻井作业,提高深海石油勘探和开发的效率和水平。
3.石油勘探市场细分化趋势明显对于较小的石油油气田,开发多在深海和海底等领域,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海洋石油工业简介【百度文库发布】

7、油气田寿命周期短
海洋环境对钢材有严重的腐蚀作用,水中生存的大量生物和微生 物,通过侵蚀或附着作用,会对钢结构平台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一 般情况下,平台的安全寿命在20年左右,因此与陆地油气田不同的是 要在平台寿命周期内尽可能多地将油气开采出来,必须在有限开采期 内获得最高的采收率。
目录
1、自然环境恶劣
2、平台工作空间有限
钻井和采油的活动空间狭小,一切设备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平台上, 每个平台一般有2-3层甲板,每层甲板面积最大不过30米×67.5米。在 如此有限空间内开发面积约数十平方千米的油气田,无论是开发方案还是 工程设计都与陆上不同。 生产井口高度集中,井口距离最大2.5米×2.5米,最小的达到1.5米 ×1.8米,全部只能为定向井和水平井;开发过程中的调整井数受预留井 槽限制;油井作业非常困难;工程设施小而全,除了与陆上油气田开发生 产需要的设施外,还增加了生活,自救设施,因此给方案设计增加了难度 ,海上钻采绝不能走扩大空间的路子,只能大力精减队伍,加大装备技术 含量,尽量缩减其体积和质量,以适应海上空间狭小的客观环境。空间的 变化,给钻采作业带来了人员结构、装备、技术的深刻变化。由于空间狭 小,设备布臵紧凑,作业风险大,有时会因一些很小的事故而带来严重的 后果。
移动式钻井平台
海洋石油工业简介
目录
☞一、世界海洋石油工业概况 二、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概况 三、海洋石油装备概述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概况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 资源总量的34%,探明率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 据《油气杂志》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 1757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173万亿立方米。 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约1350亿吨,探明约380亿吨。 海洋天然气资源约140万亿立方米,探明约40万亿立方 米。
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其未来

( )中国南沙群岛周围的油气资源因缺乏系统的研究评价,油气资源数据没有可比性, # ’ ,目前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正在大规模勘探开发,据不 石油资源量约( )& ! " " " % " " ! " (
. 以上,年产气 ’ %。我国在这个区域只做 完全统计,这个区域每年产油# " " " &! " ( ! $ "&! " ,
( )下游发展目标:在坚持效益第一原则下,有选择大力度发展下游及其它相关能源产 # 业,完善总公司产业链,提高对油价的抗风险能力,弥补国内市场短缺。同时高起点、高标 准、高效率建设化肥、石化和 / 1 2 三大项目。
" 海洋石油工业# $ % "年远景规划
# 油当量目 + & % ,年的战略目标:上游要持续加快发展,增加油气产量,实现 , & & &$% & ( 标,减少国家石油进口压力,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作出贡献。尤其是要加快实施
龚再升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北京 ! ) " " " # $
!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潜力
( )中国近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按全国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近海陆架十个盆地 ! ’ ,占全国石油资源量的 ’。 共有石油资源量# % $ & ! " ( % " ),预计可采石油资源量为 ! *&! " (
! # %,占我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 ! # 天然气资源量为! + & ! " , % * ),估算可采资源量为 # + & ! " %。到 ’ ,占总资源量的 , # " " "年底累计发现石油地质储量% + & ! " ( ! + ),其中探明储量! + & ’ 。累计发现天然气地质储量 ’ %,占天然气资源量的 ! "( * + " " & ! ", . % )。
2024年海洋石油开采市场分析现状

海洋石油开采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海洋石油开采是指在海洋中开采和生产石油资源的过程。
随着传统陆上石油资源逐渐枯竭,海洋石油开采成为了全球范围内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分析当前海洋石油开采市场的现状,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海洋石油开采市场的规模庞大,并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海洋石油开采市场的总产量在过去十年中逐年增加。
开采工艺技术的进步以及深海勘探的成功,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主要参与者海洋石油开采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国际石油公司:如壳牌、埃克森美孚等跨国石油巨头是海洋石油开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他们具备先进的开采技术与资金实力,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备。
2.国内石油公司:许多国家拥有自己的国内石油公司,通过海洋石油开采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
这些公司通常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或引进先进技术,以提高开采效率和质量。
3.服务供应商:包括提供海洋石油开采设备、技术和服务的公司。
这些供应商可以根据需求提供钻井平台、海洋工程技术以及安全培训等服务。
4.政府和监管机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规章和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海洋石油开采活动的政府和监管机构也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市场竞争格局海洋石油开采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集中。
国际石油公司拥有先进技术和全球资源储备的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国内石油公司在满足国内需求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开展海洋石油开采项目。
服务供应商市场竞争激烈,各家公司通过提供特色产品和优质服务来争取合作机会。
政府和监管机构在市场中发挥着引导和监督作用。
市场机遇与挑战海洋石油开采市场存在着一些机遇与挑战。
机遇:1.全球海洋石油资源丰富,有待开发。
海洋石油开采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2.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
开发深海石油资源的技术不断突破,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石油价格上涨带来了更高的回报率,吸引了更多投资者进入市场。
海洋石油资源开发技术

中国海洋石油资源丰富
中国海域的油气资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近海大陆 架上的油气资源,另一部分是深海区的油气资源。
在我国海域已发现了19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总面积约1 3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大陆架上已发现含油气沉积盆 地10处,开采海区含油气沉积盆地9处。我国海域石油资 源量50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22.3万亿立方米。
经综合评价计算,目前中国海域共有油气资源量351亿 -404亿吨石油当量,足以保证今后10年海洋油气产 量以20%的速度递增。
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口岸之一——天津口岸的统计显示, 今年前5月份,从这里通关进口的海上石油开采用发电机 组39台,价值440.7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44.4%和1.1倍。另外,该口岸还进口了价值 1.2亿美元的其他勘探、开发海上石油所用的设备。未 来5年内,中海油的国内产量将达到5500万吨,国外 产量将超过2000万吨。
二、海洋石油开发技术特点 一)技术密集: 二)资金密集: 1、创造海上调查、勘探或开发的装备条件投资巨大。 2、更大的开支还是在海上的实施和维持上。 三)风险大 1、判断失误率比较高 2、海洋石油开发从发现到建设正式投入生产的时间过程长34;全世界看储量和产量"一文指出,截止 到2006年1月1日,全球的石油总储量已达到12925亿桶。其中,沙特阿 拉伯的石油储量达到了2643亿桶,位居世界第一。排名世界第二至第 十的国家及其拥有的石油储量分别为加拿大(1788亿桶)、伊朗 (1325亿桶)、伊拉克(1150亿桶)、科威特(1015亿桶)、阿拉伯 联合酋长国(978亿桶)、委内瑞拉(797亿桶)、俄罗斯(600亿桶)、 利比亚(391亿桶)和尼日利亚(359亿桶)。位于尼日利亚之后的10 个国家的排名依次是美国、中国、卡塔尔、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巴 西、哈萨克斯坦、挪威、阿塞拜疆和印度,这10个国家拥有的石油储 量分别为210亿桶、183亿桶、152亿桶、129亿桶、114亿桶、112亿桶、 90亿桶、77亿桶、70亿桶、58亿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681亿桶 的石油储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这份排名表和BP统计的截至2004 年年底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变化最大的就是加拿大的探明石油 储量从近170亿桶上升到了1700多亿桶,一举从第13位跃居到第2位, 这很可能是纳入了加拿大油砂资源储量的结果,也预示着在沙特之外
海油发展 纪要 -回复

海油发展纪要-回复海油发展,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其在海洋油气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备受瞩目,为进一步推动海洋油气产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本文将以海油发展为主题,从公司概况、勘探开发技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全面了解海油发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一、公司概况海油发展成立于1993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海洋石油企业之一。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多个沿海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海油发展成为国内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负责海上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生产任务,致力于实现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勘探开发技术海油发展在勘探开发技术方面一直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研发了多项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和设备。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海油发展实现了多个沉积盆地的高效油气勘探开发,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海油发展还注重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创新能力。
三、环境保护作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企业,海油发展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公司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规要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勘探和开发过程中,海油发展坚持低碳、环保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为维护海洋环境做出了积极努力。
四、可持续发展海油发展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努力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取得平衡。
公司积极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致力于实现石油与石油替代品的协调发展。
同时,海油发展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关注社会责任,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结起来,海油发展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油气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公司在勘探开发技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利用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油气资源分布、储量及开发

世界及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分布、储量及开发现状据预测,全球陆上的油气可采年限约为30-80年。
随着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进入21世纪,世界随之步入了石油匮乏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后石油时代”。
业内专家表示,海洋油气的储量占全球总资源量的34%,目前探明率为30%,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
丰富的资源现状让全世界再次将目光瞄准了海洋这座石油宝库。
据统计,2009年海洋石油产量已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3%,预计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会提高到35%。
2009年海洋天然气产量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31%,预计2020年,这个比例会提高到41%。
目前,深水和超深水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经成为世界油气开采的重点领域。
TSC海洋集团董事长蒋秉华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海洋石油方面,过去十几年世界上新增的石油后备储量、新发现的大型油田,有60%多来自海上,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深海。
”中国的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储量,据预测,中国海洋油气的资源量达数百亿吨。
作为全球石油消费第二大国,2009年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因此,加快中国海洋石油工程业务的发展已势在必行。
一、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分布及储量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评估,世界(不含美国)海洋待发现石油资源量(含凝析油)548亿吨,待发现天然气资源量78.5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待发现油气资源量的47%和46%。
因此,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测前景良好。
世界海洋油气与陆上油气资源一样,分布极不均衡。
在四大洋及数十处近海海域中油气含量最丰富的数波斯湾海域,约占总储量的一半左右;其余依次为: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海域、北海海域、墨西哥湾海域、中国南海以及西非等海域。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占30%。
两极大陆架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俄罗斯海洋油气资源的80%以上聚集在其北极海区域,为1000亿–1200亿吨油当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冰对海上设施的影响
海冰对海上设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冰增加了设施所需要 承受的荷载,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在风及潮流的作用下,大面积冰层移动对钻采 装置产生挤压力;
二流冰期间,大小冰块撞击钻采装置的冲击力,冰 覆盖层对钻采装置的磨损作用;
海洋石油开发特点
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海上油气田开发与陆 上油气田开发有相当大的差异,对专业技术的要求有很大的 不同,这主要是由客观环境的截然不同所决定的。主要有以 下十个显著的特点:
六、人员素质要求高; 七、油气田寿命周期短; 八、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与陆地完全不同; 九、陆地基地的支持保障及海上应急救助的特殊需求; 十、海上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比陆上要求高。
陆丰22-1 流花11-1
东方1-1
西江30-2 崖城13-1
惠州26-1 惠州32-2/3
海洋石油开发概述 海洋石油开发特点 海上钻井 海洋油田开发建设 海上作业安全环保
海洋石油开发特点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大约比世界 海洋石油的发展晚了70多年。
20世纪60年代正式决定“下海”的时候,沿袭的是陆地 找油的思路。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大海找油就是“陆地加水”, 想的是如何将陆地的钻探经验和办法往海上搬,名之曰“以陆 推海”。
全球石油资源可采储量为3000亿吨。 海洋石油储量占45%,可采储量为1350亿吨。
为什么海洋石油资源 大部分在大陆架上?
根据石油海生理论, 大河出口具有大量的海 生物,容易形成石油原 生物,而大陆架往往是 大河出口的主要沉积区 域。
英国、挪威 之间的北海
西伯利亚
中国 近海
美国、墨西 哥之间的墨
袭击翻沉,两次事故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惨痛结果。经过多年实 践的经验积累,人们认识到海上飓风至今还无法抗拒,只能要求加 强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做好防范工作。
被飓风吹倒的平台
海上飓风
台风云图
特点
海况介绍
由于海洋自然环境与陆地完全不同,所以掌握海况条 件对海洋石油开发尤其重要,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类方式我 们一般将海况划分为:海冰、海浪、潮汐、海流、热带气 旋这几个海洋特殊环境状况,这几个都是可能导致海洋石 油开发失败或不安全事故发生的自然主导因素,比如:
十一、海洋知识
海洋石油开发概 况
海洋石油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的行业,决策 和操作的失误可造成巨大经济和社会损失,同世界石油工业 一样,中国海洋油气工业面临着油气田开发难度、投资额度 和风险程度日益增加,油气储量增长缓慢,环境保护费用递 增,国际油价波动性起伏很大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 需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优化作业进程;有效地利用 各种人力、技术和财力资源;促进地质油藏、钻完井、工程 建设和经济评价等各专业的充分协同配合;进行观念创新, 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最小的投资成本和作业 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海洋石油开发简史
1887年,美国人以栈桥连陆方式在加利福尼亚距海岸200多 米处打出了第一口海上油井
标志着海上石油工业的诞生。 20世纪40年代建造成功第一台专门设计用于海上石油钻井平 台。
标志着海洋石油工业与陆地石油工业相同,开始了明确的 分工,即海上油公司与专业服务公司的分野。 50年代以后,研制成功移动式钻井平台
西哥湾
西非地区
中东地 区的波 斯湾
南沙群岛 海底
目前全球作业的海上石油平台共计4万多个,仅美国墨西哥湾7000多个
我国油气资源
我 国 平 均 探 明 率 为 38.9 % , 海 洋 仅 为 12.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探明率73%和美 国的探明率75%。我国天然气的平均探明率 为23%,海洋为10.9%,而世界平均探明率 在60.5%左右。因此我国油气资源的探明率 (尤其是海洋)很低,整体上处于勘探的早中 期阶段 。
1、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开始起步; 2、1967年到1979年,我国海洋石油十年的累计产油量也才
63万余吨; 3、70年代末期,中国海洋石油首先开始对外开放; 4、2000年底时,对外合作累计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8.5亿
吨,自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7亿吨,年产原油近2000 万吨,天然气近43亿立方米。S
特点
海浪
海洋波浪主要由风引起的,热带气旋、台风、海啸可掀 起巨大的海浪;海浪的高低与风速和风持续的时间等因素有 密切的关系;其能量与波高的平方成正比;在海浪作用的强 烈部位,会加速金属腐蚀 。
从设计的角度,海浪的影响还要考虑其往复作用力加剧
了构建物的疲劳,影响了构建物的使用寿命。
三潮汐涨落时,如果超过平台底层甲板高度,将 会产生上拔力;
四冰覆盖层形成时和冬季气温剧烈变化使冰层膨 胀引起的静压力。
海冰对海上设施的影响
直观上看就是冰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动能的固体与设施发生 强大力的作用,渤海历史上由于海水结冰而造成灾难性事故是 发生过的,其中最典型的是海2井和海4井烽火台于1969年和 1977年分别被海冰推倒,造成两起重大的海洋结构物破坏事故。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海2井倒塌重大事故的相关情况。
生产井口高度集中,井口距离最大2.5m×2.5m,最小的达到 1.5m×1.8m,全部只能为定向井和水平井;开发过程中的调整井 数受预留井槽限制;油井作业非常困难;工程设施小而全,除了 与陆上油气田开发生产需要的设施外,还增加了生活,自救设施, 因此给方案设计增加了难度,海上钻采绝不能走扩大空间的路子, 只能大力精减队伍,加大装备技术含量,尽量缩减其体积和质量, 以适应海上空间狭小的客观环境。空间的变化,给钻采作业带来 了人员结构、装备、技术的深刻变化。由于空间狭小,设备布置 紧凑,作业风险大,有时会因一些很小的事故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海轮顺海流运动
海流作用于海冰
逆海流收集海上溢油
特点
热带气旋/台风
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强烈风暴;热带
气旋/台风对我国南部海域海洋石油开发的影响很大,是影
响海上各类石油作业的一种主要灾害性气候。虽然我们渤海
海域台风与热带气旋较少,但今年的麦莎就对我们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还有就是比如黄骅海域的土台风曾经就造成人工
特点
上部生产设施简介
生活楼 组块
钻井/修井机 组块
生产组块
导管架
典型的生产、生活、动力平台
特点
三、工具装备复杂且科技含量高
由于海上作业要降低作业周期和成本,提高油气田的经 济效益,因此,必须采用一些与陆地不同的高科技装备和工 具,如使用钻井船(自升式或悬臂式)钻井,水下采油树、 浮式生产储油轮、特大型浮吊,采用铺管船铺设海底管线进 行油气水输送、采用大型吊车进行海上安装等。
由于海上油气田设备集中,地面和水下装备、工具、井 下设施必须考虑防风浪、防雷电、防火、防爆、防腐蚀、防 冰、防撞击等。
逃生缆梯
工艺区救生设施
高级别防爆风冷器 集成电子控制系统
特点
四、投资大、管理难度高
海上石油工程项目大都属于大型作业,计划性非常强, 方案需要预见性,但常常受多方面的影响,不确定性大; 海洋气候的影响也很大,常常需要选择好的气候窗进行作 业,工程管理难度大。因此,如果管理、协调不好,将会 使项目各工序衔接出问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例如有的 项目需要从欧洲动复员大型浮吊,其日费用高达18万美元, 加上其他费用,每天项目需要支付20多万美元,如果由于 衔接和计划出现问题,大型浮吊到达地点后不能开始工作, 出现闲置,并错过好气候窗,那么等待的时间可能很长。 由于大型浮吊常常需要服务于多个项目,在一个项目造成 耽搁,必然会影响另一个项目。另外,由于动复员的费用 很高,也不可能先干别的项目,再来干这个项目。因此造 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特点
一、自然环境恶劣
除了与陆地一样承受天气的影响外,还要承受海洋这一特殊 环境的影响。海浪、海冰与台风、季风的综合作用对油气田生产设 施将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以致影响海上正常作业和油气井的正常生 产。海上飓风被称为海上气象恶魔,严重威胁着海上平台的安全。 1979年11月25日“渤海2号”钻井平台在井位迁移时倾覆,1983年 12月25日美国阿科公司租用的“爪哇海”号钻井船在南海受台风
通过详细的事故原因分析, 主要有以下5条因素:
一 设计时没有考虑冰载荷,仅以波浪 为设计控制载荷;
二 平台整体结构设计不合理桩长壁薄, 整体稳定性差、平台震动严重、产 W 生自激振动;
三 平台整体布局不合理,以面积最大 迎接来冰;
四 施工粗糙、焊接质量不高; 五 只用材料力学进行静强度计算。
N
20度
特点
海2井事故
海2井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海洋石油钻 采平台,是一座钢质桩基固定平台;1969年立春后形成 渤海历史上罕有的大冰封,海冰在平台导管架下和平台 周围堆积,部分构件因强度不够而被冰挤破开裂,从预 报到第一个桩腿破坏到平台倒塌仅十几个小时。
海面冰情
破冰船
尼罗河冰形
特点
事故原因分析
讲座内容
海洋石油开发概述 海洋石油开发特点 海上钻井 海洋油田开发建设 海上作业安全环保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
海洋石油的绝大部分存在于大陆架上,海底蕴 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据1995年的估计 世界近海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储量为379亿吨,天然 气的储量为39万亿立方米。据不完全统计,海底蕴 藏的油气资源储量约占全球油气储量的1/3。目前, 海底油气开发已从浅海大陆架延伸到千米水深的海 区。
海洋石油开发特点
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海上油气田开发与陆 上油气田开发有相当大的差异,对专业技术的要求有很大的 不同,这主要是由客观环境的截然不同所决定的。主要有以 下十个显著的特点:
一、自然环境恶劣; 二、平台工作空间有限; 三、油气田建设装备工具复杂、科技含量高; 四、投资大、牵涉面广、管理难度大及未知领域多; 五、采用低成本和技术创新的策略带来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