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教你向老天要阳气,把“阳气”养回来!
中医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调理身体

中医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调理身体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调理身体的理念和方法源远流长。
其中,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观念来维护健康、治疗疾病,是中医独特而智慧的体现。
天时,指的是四季的变化、昼夜的交替以及节气的轮转。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不同的季节和时辰,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气血运行会有所不同。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
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加快,肝脏的功能相对活跃。
中医主张在春季要注意养肝,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恼怒和抑郁。
饮食上,宜多吃一些具有生发之性的食物,如豆芽、春笋等,以助阳气的升发。
同时,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舒展肢体,使气血通畅。
夏季,气候炎热,阳气旺盛。
人体的阳气也浮于体表,毛孔张开,出汗较多。
这个时候要注意养心,避免过度劳累和高温环境对心脏的伤害。
饮食宜清淡,多吃西瓜、绿豆等清热解暑的食物。
还要注意补充水分,以防中暑和脱水。
但也不能贪凉,过度食用冷饮或长时间吹空调,以免损伤阳气。
秋季,天气渐凉,气候干燥。
肺脏在秋季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要注意养肺润燥。
可以多吃梨、百合等润肺的食物。
同时,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潜藏。
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肾脏的功能更为重要。
冬季适宜养肾,可多吃一些温热补肾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
要注意保暖,早睡晚起,以保护阳气。
除了四季的变化,昼夜的交替也对人体有影响。
中医认为,白天阳气盛,适合进行各种活动;夜晚阴气盛,应当休息睡眠,以养精蓄锐。
如果长期熬夜,就会打乱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地利,主要是指生活的环境和地域差异。
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气候、水土、物产等,会对人体的体质和健康产生影响。
在潮湿的地区,人们容易受到湿气的侵袭,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肢体沉重等症状。
此时,可以通过食用一些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等,或者采用艾灸、拔罐等中医方法来排除湿气。
在干燥的地区,人们则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等问题,需要注意滋阴润燥。
补阳固阳的方法

补阳固阳的方法
补阳固阳的方法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调养方法,它可以帮助人
们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力、延缓衰老等。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
种补阳固阳的方法。
一、食疗法
1.食物温热: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艾叶、桂圆、羊肉、狗肉、韭菜等,可以缓解寒凉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2.多食肉类:肉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营养素和蛋白质,可以提高机
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平时可以多食猪肉、牛肉、鸡肉等。
3.适量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E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寒性,建议多
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坚果、蔬菜、动物肝脏等。
二、运动法
1.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项集内功、外功为一体的运动,练习时可
增强体内阳气,提高抵抗力。
2.深呼吸:经常进行深呼吸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氧气
的吸收,对于补阳固阳有很好的帮助。
3.步行:适量的步行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内阳气;
步行时间建议在每次30分钟以上。
三、生活习惯
1.保持情绪舒畅: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身体的体内机制,导致人体
阴阳平衡失调,因此平时应该保持愉悦的心情,远离抑郁和负面情绪。
2.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促进身体的排毒,
促进血液的循环,对于补阳固阳非常有帮助。
3.避免过度劳累:过度的劳累是导致身体阳气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保护身体。
以上是补阳固阳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适合
自己的方法进行练习,坚持一段时间后,可以达到饮食调养、运动锻炼和生活习惯修养的目的。
李可老中医:生死关头救阳为急,阳气是最根本的东西

李可老中医:生死关头救阳为急,阳气是最根本的东西李先生的简历:汉族,山西灵石人,生于1930,毕业于西北医专文学部,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曾任灵石县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医药报医学顾问,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邀研究员,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熔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自创方剂二十八首,对各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救治经验,是山西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专家之一。
欢迎您李先生。
听说李老师这两天的身体不是很舒服,但坚持给我们讲座,非常感谢您。
看您的简历里面,一开始是学文学的,后来怎么转到学中医上了?您当时是怎么去从事中医的呢?李可:中医我是自学的。
当时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环境,也有这么一个机遇。
主持人:听说您是对重症的,我网上看资料说一般讲中医都是慢郎中么,中医是慢慢调理,但是您对这种疑难杂症的治疗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用的药剂也非常重,是吗?李可:其实中医在古代一直是擅长治重疑急症的,说中医是慢郎中是一种误解。
主持人:是误解啊。
那接下来有请热烈的掌声欢迎李先生讲今天的主题“中医的养生”。
(掌声……)李可:我是在2000年的时候开始来南方,第一次是参加仲景学说研讨会,打那以后每年都来三、四次。
其中包括广州、广西的南宁还有好些其他地方。
到现在基本上就是七年,基本上每年都来南方。
但是我来南方以后,看过的病人大概有一千多人。
这个里头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如果从中医的六淫来分类就是风、寒、暑、湿、燥、火,那么我所看的病人阳虚寒湿证的十之有八九,而阴虚火热证的百不见一二,一例都没有遇到过。
南方气候特别热,一般人讲,有夏无冬,这么酷热的气候,人们在这样的一个气候竟然没有一个得火证、热斑点,或者阴虚证,这个事情让我非常惊诧,不理解。
所以从2000年开始,我就注意观察南方朋友们的生活习惯。
就开始寻找(这些病证)根源,在我的观察当中发现:第一个问题就是普遍大家都使用空调,空调是一个现代科学的一个发明,若说它的利和弊,我看弊多于利。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
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
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
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
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
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120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6克左右,碾成粉。
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6 人身上的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的小包。
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的小包。
到夏天的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的过程,体内积存的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
这是一个问题。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夏天能不能用西洋参来代替人参,完全不能。
你在任何时候不要吃西洋参,有害无益。
7 现在治肝炎,开始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各项指标都达到正常,过后又会反弹。
因为寒凉伤了病人阳气,将来康复起来更困难。
73岁扶阳派老中医:凡病必阳气虚弱,调理脾胃重视后天之本为关键

73岁扶阳派老中医:凡病必阳气虚弱,调理脾胃重视后天之本为关键日常诊疗中有不少患者会问到,平时吃饭很注意,顿顿家常便饭,很少喝酒应酬,但就是脾胃不好,爱生病。
仔细看舌头,舌苔薄白有齿痕,这是体内有湿气吗?应该怎么调理?不少患者都有这样的问题。
点击加载图片我看病时,看舌把脉,观病人气色,出发点即在于人体五脏六腑的阳气盛衰。
这个道理也就是重视阳气的作用。
这是我的主要学术观点,临床上以此理看病,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人身的气化,全在阴阳二字。
一切阴,皆是静止的,古人谓之死阴。
唯独阳气才是灵动活泼,有一丝阳气便有一片生机。
阳为统帅,阴生于阳而统于阳。
阳气和健康乃至寿命都息息相关,下焦一点命门真火发动,十二经循行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
此火一衰,诸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结。
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本原,所凭者,此火;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凭者也是这个下焦真火。
点击加载图片养生若损此火则折寿,治病若损此火则陨命。
因此,阴为死阴,阳才是活阳。
离开了活阳,要死阴何用?可惜,目前临床上一派滋阴用事,阳药不用,何以救危扶厄?为了说明什么是阳气,举个重用扶阳法治疗红斑狼疮大出血的病案。
从此案可见,阳气的虚衰会影响到病人的生死。
且病人生死攸关的时刻,重用扶阳就是救命。
一位36岁的女患者,患有红斑狼疮多年,一直在当地医院治疗不见改善,后来找到我,当时这位患者是红斑狼疮引起的经期大出血,也就是所说的血崩,她的母亲曾经在我这看过病,看到女儿受此折磨,通过视频连线我,我观其舌苔面色,又详细询问了病情病症,总结出造成大出血的原因。
一个是该女子本身阳气就虚弱,器官功能差,因此不能及时止血。
另一个原因是之前医生大多采用寒凉用药,浑身阳气不能舒展,使病情加重。
我给她开了处方,利用李可老中医的破格救心汤,重用扶阳用药附子,每副药250克,患者服用完1副药,大出血就止住了。
后来患者康复后回到辽宁老家,给我邮寄一面锦旗,感谢患者以及家属对我的支持与信任。
人体阳气的运行规律

人体阳气的运行规律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在阴阳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的。
其中,阳气是人体内部的活力之源,它的运行规律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本文将从阳气的概念、阳气的运行规律和调节阳气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阳气的概念阳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力和能量,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阳气的存在和运行可以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如果阳气不足或者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阳气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天地之气,二是人体内部的营养物质。
天地之气可以通过呼吸、饮食等途径进入人体,而人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则是通过消化吸收的过程产生的。
阳气的产生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呼吸和饮食是维持阳气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二、阳气的运行规律阳气的运行规律可以分为日、月、年三个层次。
1. 日循环阳气在一天中的运行规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
早晨阳气最旺盛,此时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处于高峰状态,适合进行体育锻炼和大量的思考工作。
上午阳气逐渐衰退,此时适合进行轻度的体育锻炼和思考工作。
下午阳气开始回升,此时适合进行一些需要动脑的工作。
晚上阳气逐渐消退,此时适合进行放松和休息。
2. 月循环阳气在一个月中的运行规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一至初七、初八至十四、十五至二十一、二十二至三十。
初一至初七是阳气逐渐升起的时期,适合进行身体锻炼和思考工作。
初八至十四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适合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和思考工作。
十五至二十一是阳气开始衰退的时期,适合进行轻度的体育锻炼和思考工作。
二十二至三十是阳气最弱的时期,适合进行放松和休息。
3. 年循环阳气在一年中的运行规律可以分为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春季是阳气逐渐升起的时期,适合进行身体锻炼和思考工作。
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适合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和思考工作。
秋季是阳气开始衰退的时期,适合进行轻度的体育锻炼和思考工作。
冬季是阳气最弱的时期,适合进行放松和休息。
天气越热,越要养阳气!中医教您养阳五步走

天气越热,越要养阳气!中医教您养阳五步走夏季养生重养阳壹、阳气的重要性对于人体小宇宙而言,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
阳气不到之处,就好比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万物难以生长,自然也就容易患病。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句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意思是,阳气就像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运作失调就会影响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阴阳调和,身体机能就可正常运转,养生其实就是养阳。
阳气是人体生命之主宰,它的“温煦”作用可以使身体保持温暖,“气化”作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卫外”作用可以防御外邪侵袭。
当阳气不足或者运行不畅时,人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容易患病,减损寿命。
阳气常在两方面出问题,“虚”和“郁”:①阳气郁结,就是阳气运行不畅,常见于外感风寒、消化不良、情绪郁结等原因导致的咽喉肿痛、腹胀、口干口臭、焦虑失眠、月经失调等。
②阳气虚弱,是指阳气本身能量不足,生发不起来,通常表现为倦怠乏力、嗜睡、畏寒怕冷等,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易感体质。
贰、阳气不足的表现畏寒、面色苍白、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腰膝酸软、性欲减退;更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咽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从脏腑来看,阳气不足分为心阳虚、脾阳虚、肺阳虚、肝阳虚、肾阳虚五种,每种的表现又各不相同。
心阳虚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胸痛等。
肝阳虚会出现情绪抑郁低迷的情况。
脾阳虚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等。
肺阳虚表现为咳嗽气短、呼吸无力、痰如白沫等症状。
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数等症状。
叁、哪些人的阳气易出问题?经常熬夜的人白天活动消耗阳气,夜间睡眠则能使阳气得到充分休息和补养。
若在子时(23点至1点)阳气升发之时还未入睡,会打乱体内阴阳气血平衡。
穿衣露脚踝、肚脐的人“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循环慢,且足踝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差,如果不注意踝关节的保暖,会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
回升阳气的方法

回升阳气的方法阳气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了人体的生命力和活力。
阳气充沛可以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而阳气不足则容易导致身体虚弱、易感冒等问题。
那么,如何回升阳气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
1. 饮食调理饮食对于回升阳气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温热性食物,如姜、辣椒、葱、蒜等,这些食物有温阳的作用。
此外,适量摄入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类等,有助于补充体内的阳气。
2. 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内的阳气。
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让身体温暖起来,促进阳气的回升。
3. 足浴足浴是一种非常好的回升阳气的方法。
可以用热水泡脚,每天泡脚20-30分钟。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内的阳气,同时还可以缓解疲劳和改善睡眠质量。
4. 睡眠调节充足的睡眠对于回升阳气至关重要。
每天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固定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阳气。
晚上睡觉时可以选择一些温暖的被子和衣物,保持体温,有助于阳气的回升。
5. 心情调理情绪对于身体的阳气有很大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心情可以促进阳气的回升。
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学中常用的回升阳气的方法之一。
可以选择一些温补药材,如人参、黄芪、肉桂等,与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有助于补充体内的阳气。
7. 避免寒冷寒冷的天气会让人体的阳气流失。
在寒冷的季节里,要注意保暖,穿上厚重的衣物,避免受凉。
可以选择喝些温热的水,也可以多喝一些姜汤、红糖水等,有助于驱寒回升阳气。
8. 调整生活习惯合理的生活习惯对于回升阳气也非常重要。
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
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寒凉食物,多摄入有助于补充阳气的食物。
回升阳气需要综合调理,包括饮食、运动、足浴、睡眠、心情、中药等方面。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体内的阳气水平,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享受着种类最丰富的食品、洁净的水源和充足的医疗卫生资源……但为什么近些年来,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时反而不如农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城市“偷”走了太阳,也“偷”走了真正的生活。
现在的城里人都“蜗居”“蚁居”着,为了能买个“厢房”而拼命,早出晚归,不见太阳。
一些房间的阳光被高楼大厦遮挡着;很多北漂族住在地下室和没有窗户的隔板房里……压力和疲劳已经是对自身阳气的损耗,再加上没有能力讲究居住环境,人们离太阳似乎越来越远了。
1、每天晒晒背,向天借“阳”气
现在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平时上班早出晚归,唯一能多接触一些阳光的时间,只有夏季上下班路上那么一小会儿;而经常开车的人,连这点儿晒太阳的时间也省略掉了,不但晒不到太阳,进了办公室,本来最需要有强大阳气来保护的后背,还得让冷飕飕的空调风吹着……
过这种生活的,大多是奋斗中的年轻人。
有句话说: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买命。
咱们还是把辛苦换来的钱,留到以后享受一些更自由的生活,不要拿来换命的好。
我有一个很简单的防病、养生的办法:
每过两个小时,就把缩在电脑前的背脊挺起,走到被阳光普照的窗前,转过身来,背对窗子站上10分钟。
背站的好处有二:
其一,太阳光不会刺激到眼睛;
其二,后背的督脉,就好比是人体的“发电厂”,太阳正好晒在后背的督脉上,给你的“发电厂”补充点儿能量。
每天刻意地坚持晒太阳,它的效果就会慢慢显现。
也许是一年,也许是十年,当同龄人都疲惫了、苍老了,而你却仍旧阳光、健康、神采奕奕。
你就知道这个向天“借”阳气的小方法,有多么神奇了!
2、疏通人体的“1号线”,就能走回健康!
北京地铁有一个1号线,我们身体里边也有条“1号线”,那就是被称为“阳气之海”的督脉。
沿着这条线,就能走回健康,因为它是人体之中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大道。
为什么要称督脉为1号线?首先,地铁1号线横贯长安街东西,长安街是北京的中轴线。
而我们的督脉是人体经络中最好找的一条经,是人体的“中轴线”,攸关性命。
督脉在哪呢?沿着“脊梁骨”,就能找到它的“主干线”,统领6条阳经的督脉,可以说生死大权在握。
当6条阳经对身体供应得很充足,自己也有很充足的阳气的时候,多余的阳气,就要“流入”督脉,被保管起来,并在身体又需要阳气的时候“反哺”。
在督脉上,有28个大穴,其中16个穴位,都在脊柱这条线上。
其中包括风府、哑门、大椎、命门、长强等性命攸关的穴位。
所以【督灸】,能治好那么多强脊炎的病人,等于我有16支力量强悍的部队,去驱散隐藏在体内的病邪。
当然,有的人会说,你在医院给病人做督灸当然好操作,可是我们自己平时想做也做不到。
怎么办呢?
不用艾条,就把艾绒在脊柱上铺一条。
拿带柄的小锅,装上热水,在铺艾绒的地方熨。
注意,在两边没有铺到艾绒的地方,就垫上毛巾,以免烫伤,艾绒毛也尽量厚一些。
这个方法穿透力肯定没有艾灸那么好,但作为日常的防病、保健足够了,隔几天做一次,把身体里的寒凉往外赶一赶,肯定就没那么容易感冒了,免疫力也得到提升。
3、激活后背瘀滞的阳气,对付颈椎病!
我们知道了是太阳在温暖我们的生命,保证我们的健康。
太阳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可是,人体的“发电厂”却可以控制。
这个“发电厂”的能力强大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一个工作时需要长期伏案的朋友,总觉得头晕,其实他就是颈椎出了问题。
这是现在办公室白领十个人中有八个要出现的问题。
我告诉他,回去以后,工作时,给手机定个闹钟,每隔一小时,就停下工作,身子往前挪一挪,大概坐在椅子三分之一的地方,然后,两只手放在身后,支撑身体。
这时候的状态,上半身微向上拱起,会感觉到后背很紧。
摆好这个姿势之后,两肩用力向后夹,让后背更紧张一些,会有点儿疼,坚持一会儿,然后放松。
结果,他回去坚持了一个礼拜,就上瘾了,他说夹完之后,特别的舒服,感觉整条脊梁骨刷地一下,跟过电似的,然后还有点儿发热。
现在他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连精神状态都特别好。
这个方法叫“夹脊法”,它就是对脊柱的一个刺激,说白了,是对督脉的一个刺激。
这种瞬间的紧张和放松,强行地激活了由于长年在椅子上窝着,后背瘀滞的阳气。
中医说:不通则痛。
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既然它不舒服,出现了疼痛、酸胀,我们把它理通了不就完了吗?
4、胖是因为寒湿内滞,激活阳气才好减肥!
人为什么会胖?其实大部分人胖的原因,是因为过多的废物积聚在体内,中医叫寒湿内滞。
俗话说“十个胖人九个虚”,越胖的人,越怕冷。
尤其是胖得松松软软,饿两顿又很容易瘦下来的人。
就像我们感觉到冷的时候要
穿棉袄一样,胖人因为阳气不足,寒湿之气过重,身体就自发地多穿“棉袄”,这些“棉袄”就是脂肪。
其实人真正需要的营养就是阳气。
这也是为什么,夏天的时候,越热,胃口越不好,不想吃东西;而越冷,食欲就越旺盛。
相同的道理,胖人寒湿过重,所以总想吃东西,要是她的阳气充足了,就会像身体里的太阳拨散开了阴霾,把寒湿化开。
我建议这样的人需要多运动,运动是对阳气的激活,不会让多余的水湿停留在体内,人就不会看上去软软的。
皮肤也会变得紧致,身材会更凹凸有致,这也是一个能延缓衰老的秘密。
另外,身体上很多穴位,对减肥、塑身都有间接效果,比方说督脉上大椎穴,调理脾胃的足三里穴,帮助增强消化能力的胃脘穴,对女性疾病也很有帮助的关元穴等。
还有就是勤敲带脉,也就是系腰带的这个位置,可以用手来敲,也可以用一些市面上卖的按摩锤。
敲这个位置,不但能强壮子宫,收腰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知道了这个减肥、塑身的秘密,那些减肥失败了很多次的人,就能顺利地瘦下来。
想保持身材的女孩子,也不用再辛苦地“绝食”了,正常吃饭,一样可以健康地瘦。
5、每天泡泡脚,等于封住了疾病的一个入口
千万不要小看泡脚,因为脚底有涌泉穴,温暖涌泉穴,既能帮助我们温补肾阳之气,等于封住了一个疾病的入口。
所谓穴,简单地说,就是身体的众多门户。
穴位就像房门一样,需要有开有关,才能让身体跟外界达成一个很好的呼应关系。
这就存在一问题,房门关上的时候自然又隔音又保暖,但是哪怕只开启一瞬间,也有风和凉进来。
所以不妨每天晚上用热水来泡脚。
如果是老年人,时间也比较充裕,加上捶打和按摩涌泉穴,效力就会加倍,真正能做到无病到天年了。
中医讲“晒太阳”的五大好处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
——《内经》
中医认为,晒太阳可以温煦体内的阳气,是养生必不可少的手段。
夏季阳光充足,正是享受日光浴的季节。
如果在晒太阳的时候结合中医经络,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养生保健功效;春季养阳,多晒晒太阳正好顺应天时。
1、晒头顶: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是百脉所会之处。
晒太阳时,一定要让阳光晒过头顶,最好能晒到正午的阳光,也就是11时到13时之间。
午饭后,不妨走到室外,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2、晒手心:释放压力,促进睡眠
晒太阳时,有一个地方可能很少顾及,那就是我们的手心。
手心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
劳
宫穴为心包经腧穴,五行属火,艾灸此穴位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们不妨把双手摊开,手心朝向太阳,让阳光照进劳宫穴,可以释放压力,舒缓疲劳,促进睡眠,还有强心益气的作用。
10时到15时太阳最好,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老年人在这段时间晒太阳还可增强抗病能力。
3、晒腿脚:祛除寒气,调理脾胃
俗话说:“寒从足下起”。
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到头腿脚都是冷冰冰的。
这种情况最应该晒晒腿脚。
阳光可以带走腿脚的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春夏时给腿脚晒足阳光,可以储存能量,到冬天帮助抵御寒冷,护卫正气。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保健穴,平时经常按揉或针灸可以强壮身体、调理脾胃。
让足三里穴接受阳光沐浴,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