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早上5点起来阳气补充最厉害!
阳气昼夜消长规律

阳气昼夜消长规律
阳气昼夜消长规律是指阳气在昼夜时间内的变化规律。
根据中医理论,阳气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充盈的能量,它与日光强度和时间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阳气的消长规律如下:
1. 夜晚逐渐增长:夜晚到达天黑后,阴气增长,阳气开始减少。
2. 清晨消退:黎明时刻,夜晚阴气达到顶峰,阳气最为微弱。
3. 上午阳气逐渐增强:从早上开始,日出后阳气逐渐增强,人体活力和精神逐渐恢复。
4. 中午阳气最旺盛:中午阳气达到最旺盛的状态,人体的阳气和精力也最为充沛。
5. 下午阳气开始减退:中午过后,阳气逐渐减弱,人体活力和精神也逐渐下降。
6. 傍晚阴气增长:傍晚时,阳气减弱至最低点,阴气开始增长。
总体来说,阳气在昼夜交替过程中呈现出逐渐增长、达到高峰再逐渐减退的趋势。
这也符合自然界昼夜变化的规律。
人们要根据这一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适应阳气消长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寅时凌晨3:00~5:00-五更时候醒来是怎么回事

寅时凌晨3:00~5:00-五更时候醒来是怎么回事展开全文寅时:肺朝百脉,深度睡眠有利肺脏助心行血寅时3:00~5:00--肺经最旺寅时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时辰。
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是靠北斗七星运转的,斗柄指寅时则天下皆春。
在十二时辰中,寅时还有一个叫法,即“平旦”,因为此时往往也是阳阴开始平衡之时。
与之相适应,人体各部分器官由静转动,气血开始重要进行分配。
按照子午流注的理论,寅时气血流注肺经。
肺为“相傅之官”,此刻便担负起均衡天下的重任,将丑时贮存在肝经的气血重新分配到全身。
为了配合肺的工作,此时人体应当进行深度睡眠当中。
如果你此刻还不睡,肺助心行血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常此以往就会产生肺病。
还有的人往往此刻会过早醒来,或是剧烈咳嗽,这是肺经向你提出警告了,需要好好调理才行。
1.寅时睡眠有利气血分配,寅时不眠可叩齿健肺肺为“相傅之官”,可以“朝百脉”,助心行血。
寅时为气血重新进行分配的时刻,肺便担当起“均衡天下”的大任。
这个过程只有在深度睡眠中才能完成。
但是对于经常熬夜加班的朋友而言,按时睡觉似乎不那么现实。
这时可试试叩齿法,将熬夜对肺脏的伤害降到最小。
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到5点,古人认为,老虎往往会趁这个时候活动,而且此时的老虎最凶猛,伤人也最多,所以寅时便与虎联系起来了。
寅时是很重要的,在中国文化中,天地间是靠北斗七星运转的。
当斗柄指寅时,则天下皆春,阳气开始上升。
在古代历法中,寅时又被称为“平旦”,因为此时阴阳开始平衡。
与之相适应的,人体的各部开始由静转动,气血开始重新进行分配。
我们上面说过,丑时气血流注肝经,为肝藏血的重要时刻。
肝脏作为一个“储备仓库”,是需要将贮藏的新鲜血液输出的,只有这样,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但哪个脏器需要多少气血,如何才能使气血得到充分的供应呢?这个工作就由肺来完成了。
肺在五脏中有“相傅”之称,除却君主心,就属它的地位最高了。
宰相的作用就是辅助君王,均衡天下,肺也有这样的功能。
中医男性进补优化健康的作息时间

中医男性进补优化健康的作息时间作息时间对于男性的健康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中医进补的角度来看。
合理的作息安排可以帮助男性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并有效预防和治疗一系列男性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医男性进补的优化作息时间。
一、早起早睡根据中医理论,男性应该充分利用太阳升起的早晨阳光来促进肾气的生发。
因此,男性进补的首要作息时间是早起早睡。
建议男性尽量在早晨6点前起床,晚上10点前入睡。
这样的作息时间可以调理人体的阳气,提高精力和免疫力。
二、午间休息根据中医理论,男性在午间时分阳气最旺盛,需要适时进行休息和调养。
午休的最佳时间是在12点至14点之间。
男性可以选择午餐后进行短暂的休息,以缓解身体和心理的疲劳,增强体力和精力。
三、午后活动中医认为午后时分阳气逐渐衰退,是人体阴阳的转换时期。
此时,男性可以选择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例如散步、瑜伽、太极等。
午后活动可以通过调节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四、进补时间中医认为进补最佳的时间是在早晨和傍晚。
早晨是人体阳气逐渐兴起的时间,此时进补可以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利用。
傍晚时分阳气渐衰,此时进补可以帮助滋养人体阴气,促进深度睡眠和抵抗疲劳。
因此,男性可以在早晨和傍晚选择合适的食材进行进补,如人参、枸杞、黑芝麻等。
五、晚间调理晚间是男性调理身体的重要时间段。
根据中医理论,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人体排毒和修复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内男性应保持安静,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饮食,为身体的修复提供良好的条件。
另外,睡前可以进行适度的舒缓活动,如冥想、放松瑜伽等,帮助男性放松身心,促进良好的睡眠。
六、饮食调理除了作息时间,中医进补还需要合理的饮食调理。
男性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食材和调理方式。
中医进补强调营养全面均衡,同时注重食材的药食同源性质。
例如,可以适量食用富含锌、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的食物,如燕窝、牛肉、核桃等,以帮助男性调理肾气、增强体质。
调理阳气的五个黄金时间段

调理阳气的五个黄金时间段阳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代表了人体内部的阳性能量。
调理阳气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和平衡。
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阳气的流动也会有所变化。
本文将介绍调理阳气的五个黄金时间段,帮助您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调理,提升身心健康。
第一时间段:清晨清晨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段。
根据中医的理论,清晨的阳气活跃,人体内的阳性能量也会随之增强。
因此,清晨是进行阳气调理的最佳时机。
在此时间段,可以进行一些适合清晨的活动,如早晨散步、晨练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激活身体的阳气,提升体内正能量的流动。
第二时间段:早上早上是人体阳气逐渐升高的时间段。
与清晨相比,早上的阳气活跃程度有所减弱,但仍处于一个相对旺盛的状态。
在这个时间段,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等,以促进身体的阳气循环。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呼吸调理法,如腹式呼吸、深呼吸等,有助于平衡体内的阴阳能量。
第三时间段:正午正午是阳气达到巅峰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阳气最旺盛,是进行阳气调理的黄金时刻。
可以选择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草地上晒太阳等,以吸收阳光的热量和能量。
此外,正午也是进食的一个好时间,阳气旺盛有助于加强消化功能,促进能量的吸收和利用。
第四时间段:下午下午是人体阳气逐渐减弱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瑜伽、静坐冥想等,以平衡体内的阴阳能量。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呼吸调理法,如闭目养神、深度放松呼吸等,有助于调整身心状态,为晚间的睡眠做好准备。
第五时间段:晚上晚上是人体进入阴性休息状态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阳气开始逐渐消退,人体进入休息养息的状态。
此时,可以选择一些放松活动,如泡澡、听音乐等,以舒缓身心。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调整晚餐时间,避免过度进食,有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
总结:调理阳气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
根据一天不同时间段阳气的变化,我们可以合理调整生活作息,选择适合的活动和调理方法来增强阳气,提升身心健康。
人体阳气的运行规律

人体阳气的运行规律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在阴阳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的。
其中,阳气是人体内部的活力之源,它的运行规律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本文将从阳气的概念、阳气的运行规律和调节阳气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阳气的概念阳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力和能量,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阳气的存在和运行可以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如果阳气不足或者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阳气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天地之气,二是人体内部的营养物质。
天地之气可以通过呼吸、饮食等途径进入人体,而人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则是通过消化吸收的过程产生的。
阳气的产生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呼吸和饮食是维持阳气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二、阳气的运行规律阳气的运行规律可以分为日、月、年三个层次。
1. 日循环阳气在一天中的运行规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
早晨阳气最旺盛,此时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处于高峰状态,适合进行体育锻炼和大量的思考工作。
上午阳气逐渐衰退,此时适合进行轻度的体育锻炼和思考工作。
下午阳气开始回升,此时适合进行一些需要动脑的工作。
晚上阳气逐渐消退,此时适合进行放松和休息。
2. 月循环阳气在一个月中的运行规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一至初七、初八至十四、十五至二十一、二十二至三十。
初一至初七是阳气逐渐升起的时期,适合进行身体锻炼和思考工作。
初八至十四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适合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和思考工作。
十五至二十一是阳气开始衰退的时期,适合进行轻度的体育锻炼和思考工作。
二十二至三十是阳气最弱的时期,适合进行放松和休息。
3. 年循环阳气在一年中的运行规律可以分为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春季是阳气逐渐升起的时期,适合进行身体锻炼和思考工作。
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适合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和思考工作。
秋季是阳气开始衰退的时期,适合进行轻度的体育锻炼和思考工作。
冬季是阳气最弱的时期,适合进行放松和休息。
中医养生的黄金时刻为何早晨是最佳养生时间

中医养生的黄金时刻为何早晨是最佳养生时间早晨是中医养生的黄金时刻的原因早晨是一天开始的时刻,而中医学认为早晨是最佳的养生时间。
在早晨,人体的气血运行最为旺盛,阳气开始升起,这是人体最为阳气充盈的时候。
因此,通过在早晨进行适当的养生活动,可以调养人体,增强人体的健康。
1. 早晨人体的生理特点在早晨,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开始逐渐恢复,气血运行开始活跃起来。
据中医理论,早晨的大肠、胃经、脾经、肺经、心经等主要经脉都处于相对旺盛的状态。
人体的肾气也在早晨充盈,这对于健康非常重要。
因此,早晨是调养身体、提升免疫力的最佳时间。
2. 早晨起床后的养生活动早晨起床后,应该尽量避免突然起床,可以适当躺在床上活动活动,做一些轻柔的伸展运动,如扭动腰部、摇摆手臂等。
这可以帮助促进气血的流通,激活经络,为一天的活动做好准备。
3. 早晨饮食养生早晨的早餐非常重要,要保证早餐的营养丰富,并且早餐要吃得温热。
中医养生经典《黄帝内经》提到:“胃气下降,大肠储泄”。
早晨胃肠功能较弱,此时吃得过冷或过热都会对胃肠造成刺激,不利于消化吸收。
因此,早晨宜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粥、馒头、豆浆等,以保护胃肠功能。
4. 早晨运动养生早晨是进行运动的好时机。
早晨的空气相对新鲜,阳光也比较温暖,适合户外活动。
可以选择晨跑、散步、太极拳等轻度的运动方式,有助于激活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并提升免疫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早晨的运动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度运动,以免适得其反。
5. 充足的睡眠早晨是从一夜的休息中醒来,因此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的养生非常重要。
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所以,为了保持早晨黄金时刻的养生效果,晚上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总结:早晨是中医养生的黄金时刻,因为此时人体的气血运行活跃,充满阳气,各种经脉都处于旺盛的状态。
通过早晨的适当养生活动,如起床后的伸展运动、温热的早餐、适量的运动等,可以调养身体,提升免疫力,增强健康。
熬夜之后有什么方法可以补救呢?

熬夜之后有什么方法可以补救呢?现代人因为工作节奏、生活习惯、心理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尤其对于夜班族而言,早睡更是一种奢望。
那么,既然熬夜无可避免,有什么方法可以补救呢?熬夜之后有什么方法可以补救呢?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补!充!阳!气!一为什么5点起床补充阳气效果好?古人将一天的时间按照春夏秋冬来划分,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早晨5点相当于“惊蛰”,人体阳气开始涌动,此时起床少阳(指初生的太阳)得以生发,是调动阳气的最佳时机。
所谓“晚上不睡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封杀阳气”,“熬夜”与“早起”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打个比方,晚上不睡就好比冬天扔掉家里的储备粮,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到春耕时辛勤劳作,期待秋天有个好收成,冬天有足够的储备粮。
公众号神奇的穴位提醒,早起就相当于春耕,即便睡晚了,还是要5点起床,最好不要超过6点,否则阳气无法生发。
(注:如果实在困倦,可以5点起床,活动10-30分钟后,再躺下睡回笼觉。
此时体内阳气已生发,睡觉不受影响。
)二为什么早上艾灸补充阳气效果好?《黄帝内经》记载: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意思就是: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都应该顺从自然,顺应天时。
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是从早晨开始生发,此时人体的精气神最旺,抵御病邪的能力最强。
因此,一天中艾灸的最佳时间是早晨七八点,或脾经当令(9点-11点)的时候。
这段时间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在逐渐转旺,并在正午的时候达到顶点,此时艾灸可以事半功倍。
艾灸补阳穴位1大椎穴大椎穴为“诸阳之会”,位于背部的最高点,背部属阳,而大椎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所以被称为“阳中之阳”,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2神阙穴神阙穴为任脉上的阳穴,常灸此穴能益气补阳、温肾健脾、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3命门穴命门穴为督脉上的阳穴,与神阙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
常灸此穴能培元补肾、强健腰脊、补阳通络、防治百病。
十二时辰养生法的规律

十二时辰养生法是基于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提出相应的养生方法。
具体如下:
1.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这个时段一定要有好
的睡眠,否则会影响肝脏排毒。
丑时过后,阳气生发,此时应逐渐转入深度睡眠,以养肝血。
2.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这个时段是人体从静
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需要深度睡眠。
对于有呼吸系统疾患、心脏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时段的睡眠质量。
3.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这个时段应正常排
便,起床活动。
4.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这个时段应该吃早
餐,补充营养。
5.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这个时段应适度活
动,促进消化。
6.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这个时段应小睡片
刻,以养心气。
7.未时(下午13点到15点):小肠经当令,这个时段应多喝
水,以养小肠。
8.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膀胱经当令,这个时段应多喝
水,以促进排尿。
9.酉时(下午17点到19点):肾经当令,这个时段应避免过
度劳累,以养肾气。
10.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经当令,这个时段应保持
心情舒畅,以养心包。
11.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经当令,这个时段应逐渐
安静下来,以养三焦。
以上是根据一天中的十二时辰对应的养生方法。
总的来说,要注意阴阳平衡、气血流畅、脏腑协调、经络畅通,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人早上5点起来阳气补充最厉害!?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理各占百分之十,我们就可以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我们白天是放电,晚上睡觉是充电,晚上只冲了50%的电,白天还要释放100%,那50%哪来的,就是从五脏借。
五脏在古书中为五藏,是藏的意思,藏的就是人体的精华,你总是借,总是借,一般人借15年身体就垮了。
所以我们说年轻的时候什么感觉都没有,一到四五十岁了,病就全来了,其实这是有很长一段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时间的。
月球的引力能引起潮汐现象,能使宽广无垠的海平面产生巨大的变化,太阳的质量是月亮的两千多万倍,体积是月亮的六千多万倍,那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可以想象。
一、人得病以及康复的根本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轨道的位置,是万年不变的,这是天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是按照客观规律去运行,现在转到了冬至的角度。
人在地球上,和地球是一体的,也就是说,整个的气候变化比较快,大的环境已经到了冬至了,但人体内还没没有到,跟不上,依然还是脸红,一阵一阵燥热。
人道循环跟不上天道循环,就会发生问题。
百病就是来自于人道循环和天道循环的差异,同样,百病的康复,也是来自于人道循环和天道循环的和谐。
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最重要我们要逐渐地培养符合自然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车还需要定期的养护,更何况是人呢,如果根本没有养护生命的的意识,只是得病后考虑该如何去治病,这可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我们做每件事情都有意识的考虑符不符合养生之道,渐渐的这种意识会形成习惯,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乃至事业工作都会很大的裨益。
比如我们要牢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年分四季,一天也是一年的浓缩,凌晨3点到上午9点为日春,9点到15点为日夏,15点到21点为日秋,21点到凌晨3点为日冬。
日春时,阳气从肝出生,就像春天播种下庄稼的种子;日夏时,阳气在心里长,庄稼在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日秋时,阳气渐渐的往肺里收,庄稼成熟了,要秋收割麦子;到了日冬,阳气要完全藏进肾里面去,收获的庄稼装袋入库,来年也就是第二天再播种,这是阳气一天的生长收藏的过程,如环无端,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会有好收成。
从理论上我们明白了,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收成不好,身体经常不适的原因,看看我们到底是在那个环节出现了偏颇。
1、惊蛰起床一年有24个节气,一天就是一年的缩影,也是有24节气的。
3点立春,4点雨水,5点惊蛰。
惊蛰,“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蛰为冬眠的动物,惊蛰即意味着蛰伏的动物在这个节气惊醒,包括狗熊、蛇、青蛙,虫子等等,不是有人挨家挨户的去叫它们起床,动物能感觉到天地之间阳气的变化,所以它们都醒了,人也是高级动物,但是人们过多的自我削弱了对客观自然的感知度,敏感的人早5点左右会醒来,不醒也睡的不那么沉了,不敏感的人,还是呼呼大睡。
人体内蛰伏的是什么呢?就是冬眠了一晚上的阳气,也就是说在5点惊蛰时分,人体的阳气要生起来,就像完成春天的播种一样。
如何生起来?只有一个途径,就是“春主醒、主动”,到5点的时候,你必须醒了,而且醒了以后必须起来活动,一动人的阳气就生起来了,可能前一分钟还躺在床上感觉特别困,在为起或不起做思想斗争,当一分钟以后,你真正穿衣服起来一活动的时候,就感觉突然不困了,为什么,阳气生起来了。
活动半个小时,一会困了可以睡回笼觉。
2、什么叫多?什么叫少?一回事上面是从24节气的角度告诉大家早起的重要性,下面我们讨论一下什么叫多少?什么叫多?什么叫少?多和少,是一件事情,两个不同的名字而已,老子讲“同出而异名”,就是这个意思,关键是你从那个角度去看它。
一根筷子,顺着看,是一个点;横着看,是一条线段。
到底点是这根筷子,还是线段是?都是。
那么5点不起床,你是多了还是少了?从时间上讲,是多了,从阳气生长收藏的角度上讲,是少了。
举个例子,一个农民,经过了冬天的休息后,到了春天,别人都下地种田去了,他不去,想再休息三个月。
他是多了,还是少了?从休息的方面,他是多了,但没有春天的播种,哪有秋天的收获啊?从这方面看,他同时又少了。
所以多少、得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它们同时存在,关键是你希望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而已。
那么没有早起,一方面是春天没有播种,一年也就是一天没有收成,另一方面,能量是守恒的,体内的阳气没有转化为清气生出去,它就会憋死在体内,进而转化为火气和浊酸。
不早起的人是没劲的,不是起的越晚越精神,反而是越累,不信你一觉睡到中午12点试试,不早起,阳气没有生起来,人就乏力,但乏力的同时人还爱发脾气,因为阳气憋死为火气,所以人就脾气大,体内的邪火太大了。
浊酸腐蚀肾,全国肾病的人大概超过1亿,根源就是起晚了,肝气没有生发出去,憋在了体内,肝主酸,这种酸性的物质,在腐蚀着肾,架不住天天腐蚀啊,这是很可怕的,所以就是早起早睡。
3、睡不着解决的方法就是早起很多人想早睡,就是睡不着,其中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早起,早睡不由你决定,但早起可以自己做主,当你早起的时候,中午休息半个小时,下午很精神,晚上会早早就困了,当你晚上不困,早上不起,这一直处于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怎么打破这个怪圈呢,就是早起。
我们一直建议孩子早起,但同时我们要注意一点,孩子4、5点起来学习,在上学前半个小时,最好睡个回笼觉,比如4点起来学习,7点上学去,那么学到6点半,就上床躺一会,这样一上午是不困的,而且中午必须休息一会,养成睡午觉的习惯,不用多,每天中午10~30分钟就可以,没条件睡,闭目养神也可以。
很多家长反馈孩子学到11点多才睡觉,看上去很刻苦,但仔细询问,孩子放学回到家并不是抓紧时间做作业,而是先放松,看电视,吃东西等等,非要等到7点了,才开始学习。
这就错了,回到家做作业要向打仗一样紧张,这样可以节省出一个小时,那么你就可以早睡一个小时,要记住,睡眠不是时间问题,它是一个时间段的问题,晚上9点到凌晨3点为天地在给人补充能量的一个时间段,你睡觉了就赶上了,晚睡了就补充了一点,没睡觉就没赶上。
说我没赶上怎么办呢?没赶上就没赶上,没有别的办法,不睡觉是你的事情,自然规律不会因你而改变。
现在的孩子,越上学越感到抑郁。
所以有一些高考的孩子,一天就睡6个小时,晚上12点才睡觉,早上6点去上学,你说早点睡吧,他说不行,作业写不完。
一天只能睡6个小时,最后把孩子弄得跟神经病似的,抑郁,现在年轻人抑郁症的太多了,浑身是病,脑袋也记不住。
后来告诉这些孩子,你睡6个小时,你往前移啊,你晚上9点睡,凌晨3点起。
反正晚上9点立冬,凌晨3点立春,正好一天的冬天,这6个小时你在“猫冬”。
所以我们叫中医时令养生,专门是讲时间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医根本的问题是时间医学。
就是人的行为,和自然的节律能呼应起来,也就是说你要想搭上这班车,你得按照火车的列车表走,所以你要能搭上自然这班车,你就按照人家的表走就没事了。
4、睡晚了唯一的补救措施是早起睡晚了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早起,这个看起来好像很矛盾,夜里1点才睡觉,补救方法就是5点起床?是的。
起来以后活动一会,可以再睡回笼觉,但不能一觉闷到7、8点钟。
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
简单讲,晚上不睡,就像冬天的时候,把家里的粮食都扔掉了,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到春耕的时候,辛勤的劳作,再播种下种子,以期待秋天有个好的收成,就是早起。
看似矛盾的事情,其实是不矛盾的。
5、早起就是一分钟的事这个很多人一听觉得不可能,其实很简单,你可以试验一下,你5点起床,只是在起床的那几分钟有心理矛盾,起还是不起?起吧,实在太困了!不起,对健康又不好!矛盾!但当你真起来了,稍微一活动,或走,或跳,或舒展身体后,你就会感觉不像1分钟前躺在床上那么困了,而且感觉很轻松,很舒服。
我们一再强调早起升肝气,很多顾客不理解,你亲自早起一次就理解了。
早5点你还在床上躺着睡觉,或即便醒了不起也是懒的,困的,这就是肝气没升起来的表现,或者说阳气没升起来的表现;你5点起床稍微活动,人马上就不困了,为什么呢,你体内的阳气随着你的活动升起来了。
春主动,主醒啊。
你5点起床活动,就是在体内升起了春天,《黄帝内经》讲:无春就无夏。
没有春天哪里有夏天啊,更谈不上秋冬了。
一天之中也有四季,所以你5点起床,人体是与自然同步的,在一天内会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恰恰这四个季节是环环相扣,紧密相关的,没有春生,哪有夏长,更不会有秋收,冬天自然无所藏,到第二年春天没有耕耘的种子,又没办法生,如此反复,恶性循环,如环无端。
所以我们强调一定要在5点,最晚不要超过6点前起床,起来后活动活动,看书写字都是头脑清醒的。
而且5点起,少阳得以升发,少阳就是初生的太阳。
人在5点前一天不起,就是一天体内没有太阳,一年不起,就是一年体内没有太阳。
人体内没有太阳,就是缺少阳气,生病或早亡也就不足为奇。
那么为什么5点还特困呢?因为你不起。
5点为惊蛰,惊蛰意味着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同样在人体,就是阳气开始涌动。
你早起,阳气就能升发出来,人就不困了;因为你5点不起,人躺着不动,肝气升不起来,所以你困。
那么实在特困怎么办呢,你可以5点起床,活动10-30分钟,然后再躺下睡回笼觉,这时阳气已经升起,再睡不会压着阳气,这样你再起床后是轻松愉悦的,工作学习精力十足,否则你白天是疲倦的,除了打哈欠就是打瞌睡,干什么都精力不够。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习惯了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自认为没关系,你看我身体不是很好么?你可以向你身边的体弱多病的老人家询问,他们青年时是不是也有你此时同样的想法。
他们都是从那个年龄段过来的,等到相信人不能和自然对抗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
早上5点起的人,中午最好要午休一会,一是养心,二是下午精力充沛。
6、睡眠是时间段的事情那么在这里,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困了就得睡,睡到自然醒,就是睡了一个饱觉,精气神就足,身体就健康。
这是不完全正确的。
我们几年来一直在给大家讲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睡眠不是时间问题,不是我今天睡够了8、9个小时,身体就健康了,睡眠是一个时间段的问题,晚9点到凌晨3点为日冬,冬主避藏,阳气要进入冬眠期,是金不换的睡眠时间,人在这个时间段里睡觉,就等于把自己送上了天地运行的这部车,搭上这部车,人就会健康,就会天长地久;错过这部车,你晚睡一个小时,那么你第二天多睡三个小时也补不回来,就像十年寒窗,就是为了高考的那几个小时,如果你在考试的那段时间迷糊,你其他时间再清醒也是没有用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从晚上睡着到早上醒来,感觉时间很短,而如果是白天睡觉的话,即便是很困了,感觉睡的时间很长了,一觉醒来才发现,不过才短短的二、三个小时。
这就是因为晚上睡觉的时候,太阳在地球的下面(相对中国为上,美国为下),上为阳,下为阴,升浮为阳,沉降为阴,巨大的引力是向下属阴的,人的阳气是沉降属阴的,所以人睡眠充电敛阴的时间就长,人睡的就熟、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