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12分式方程中的参数问题

合集下载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分式和分式方程12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分式和分式方程12
5
10
= -1的解为x=4.
+1 +1
(1)⑤
6
12
⑥+1=+1-1的解为x=5.

2
(2)第n个方程:+1=+1-1的解为x=n-1.
验证:方程两边同乘x+1,得n=2n-(x+1),
解得x=n-1.
经检验,x=n-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一题练透
分式方程的解与字母参数
−3
1
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2 +1=2−.
答案
4.a≥1且a≠2
方程两边同乘x-1,得a-2=x-1,解得x=a-1,由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得a-1≥0,
解得a≥1,因为x≠1,所以a-1≠1,所以a≠2,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a≥1且a≠2.
2−
−2+
5. [2021达州中考]若分式方程 −1 -4= +1 的解为整数,则整数a=
−2 16
依题意,令+2- 2 −4=1,
方程两边同乘(x+2)(x-2),
得(x-2)2-16=(x+2)(x-2),
解得x=-2.
检验:当x=-2时,(x+2)(x-2)=0.
所以x=-2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
−2 16
所以不存在数x,使得式子+2- 2 −4的值等于1.
答案
7.解:(1)方程两边同乘(x+2)(x+1),
得x(x+1)-(x+2)=(x+2)(x+1),
化简,得x2-2=x2+3x+2,
4
解得x=-3.

初中数学分式方程的增根、无解问题解答题基础训练(附答案详解)

初中数学分式方程的增根、无解问题解答题基础训练(附答案详解)
16.m是什么数时,分式方程 有根.
17.若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求k值.
18.当k为何值时,分式方程 有增根?
19.已知关于x的方程 的根是x=1,求 的值.
参考答案
1.m<5且m≠2
【解析】
【分析】
先解分式方程,然后根据分式方程解的取值范围和增根的定义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
解得:
∵关于x的分式方程 的解为正数,


解得:m<5且m≠2.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分式方程解的情况,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增根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1) ;(2) ,数轴上表示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将y=-1代入原方程解出a即可.
(2)根据不等式的解法解出解集即可.
【详解】
(2)将新方程的x表示出来,令方程小于零,解出即可.
【详解】
由上得:2x=(m-2)x-6,整理得:(4-m)x=-6.
(1)①当4-m=0即m=4时,原方程无解;
②当分母x+3=0即x=-3时,方程无解;
故2×(-3)=(m-2)×(-3)-6,
解得m=2,
综上所述,m=4或m=2.
(2)
当m≠4时, ,
∵方程的解是负数,
∴a-4<0,
∴a<4,
又∵x+2≠0,
∴x≠-2,
∴a≠2
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4且a≠2.
【点睛】
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方程的求解,注意x+2≠0.
9. 且
【解析】
【分析】
先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正数”建立不等式求a的取值范围.

参数问题

参数问题

2012中考数学专题复习12参数问题 一、知识要点参数,也叫参变量,是一个变量。

我们在研究当前问题的时候,关心某几个变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有一个或一些叫自变量,另一个或另一些叫因变量。

如果我们引入一个或一些另外的变量来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引入的变量本来并不是当前问题必须研究的变量,我们把这样的变量叫做参变量或参数。

二、例题精选例1、两个不相等的正数满足a+b=2,ab=t-1,设S=(a-b)2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像是( )A .射线(不含端点) B.线段(不含端点)C.直线 D. 抛物线的一部分 例2、若抛物线23y ax bx =++与232y x x =-++的两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分别为 .例3、如果a ,b ,c 是三个任意的整数,那么在2b a +,2c b +,2a c +这三个数中至少会有几个整数?请利用整数的奇偶性简单说明理由 .例4、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32,(1)若1==b a ,1-=c ,求该抛物线与x 轴公共点的坐标;(2)若1==b a ,且当11<<-x 时,抛物线与x 轴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c 的取值范围;(3)若0=++c b a ,且01=x 时,对应的01>y ;12=x 时,对应的02>y ,试判断当10<<x 时,抛物线与x 轴是否有公共点?若有,请证明你的结论;若没有,阐述理由.例5、设函数1)12(2+++=x k kx y (k 为实数)(1)写出其中的两个特殊函数,使它们的图像不全是抛物线,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这两个特殊函数的图像;(2)根据所画图像,猜想出:对任意实数k ,函数的图像都具有的特征,并给予证明;(3)对任意负.实数k ,当m x <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试求出m 的一个值三、能力训练1、若n (0n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mx n ++=的根,则m +n 的值为( )A.1B.2C.-1D.-22、已知(19x -31)(13x -17)-(13x -17)(11x -23)可因式分解成(ax +b )(8x +c ),其中a 、b 、c 均为整数,则a +b +c =( )A .-12B .-32C .38D .72 。

方程应用--分式方程(解析版)-中考数学重难点题型专题汇总

方程应用--分式方程(解析版)-中考数学重难点题型专题汇总

方程应用-中考数学重难点题型专题汇总分式方程(专题训练)1.(2022·云南)某地开展建设绿色家园活动,活动期间,计划每天种植相同数量的树木,该活动开始后、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植树50棵,实际植树400棵所需时间与原计划植树300棵所需时间相同.设实际每天植树x棵.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40030050x x=-B.30040050x x=-C.40030050x x=+D.30040050x x=+【答案】B【分析】设实际平均每天植树x棵,则原计划每天植树(x-50)棵,根据:实际植树400棵所需时间=原计划植树300棵所需时间,这一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即可.【详解】解:设现在平均每天植树x棵,则原计划每天植树(x-50)棵,根据题意,可列方程:30040050x x=-,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关键在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2.(2022·山东泰安)某工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甲工程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如果乙工程队单独做,则多用3天,现在甲、乙两队合做2天,剩下的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求规定时间.如果设规定日期为x天,下面所列方程中错误的是()A.2x1x x3+=+B.23x x3=+C.11x221x x3x3-⎛⎫+⨯+=⎪++⎝⎭D.1x1x x3+=+【答案】D【分析】设总工程量为1,因为甲工程队单独去做,恰好能如期完成,所以甲的工作效率为1x;因为乙工程队单独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所以乙的工作效率为1x3+,根据甲、乙两队合做2天,剩下的由乙队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列方程即可.【详解】解:设规定日期为x天,由题意可得,11x221 x x3x3-⎛⎫+⨯+=++⎝⎭,整理得2x1x x3+=+,或2x1x x3=-+或23x x3=+.则ABC选项均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3.(2022·浙江丽水)某校购买了一批篮球和足球.已知购买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2倍,购买足球用了5000元,购买篮球用了4000元,篮球单价比足球贵30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50004000302x x=-,则方程中x 表示()A .足球的单价B .篮球的单价C .足球的数量D .篮球的数量【答案】D 【分析】由50004000302x x=-的含义表示的是篮球单价比足球贵30元,从而可以确定x 的含义.【详解】解:由50004000302x x=-可得:由50002x 表示的是足球的单价,而4000x表示的是篮球的单价,x \表示的是购买篮球的数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理解方程中代数式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4.(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真题)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鄂尔多斯市某电信公司为了满足全体员工的需要,花1万元购买了一批口罩,随着2021年疫情的缓解,以及各种抗疫物资充足的供应,每包口罩下降10元,电信公司又花6000元购买了一批口罩,购买的数量比2020年购买的数量还多100包,设2020年每包口罩为x 元,可列方程为()A .1600010010x x +=-B .10000600010010x x -=+C .10000600010010x x =--D .10000600010010x x -=-【答案】C 【分析】根据题中等量关系“2021年购买的口罩数量比2020年购买的口罩数量多100包”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解:设2020年每包口罩x 元,则2021年每包口罩(x -10)元.根据题意,得,60001000010010x x-=-.即:100006000=10010x x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的知识点,寻找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是列出方程的关键.5.(山东省淄博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甲、乙两人沿着总长度为10km的“健身步道”健步走,甲的速度是乙的1.2倍,甲比乙提前12分钟走完全程.设乙的速度为km/hx,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1010121.2x x-=B.10100.21.2x x-=C.1010121.2x x-=D.10100.21.2x x-=【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10100.21.2x x-=;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6.(2020•长沙)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市场对5G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市场需求,某大型5G产品生产厂家更新技术后,加快了生产速度,现在平均每天比更新技术前多生产30万件产品,现在生产500400万件产品所需时间相同.设更新技术前每天生产x万件产品,依题意得()A.400K30=500B.400=500r30C.400=500K30D.400r30=500【分析】设更新技术前每天生产x万件产品,则更新技术后每天生产(x+30)万件产品,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现在生产500万件产品所需时间与更新技术前生产400万件产品所需时间相同,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此题得解.【解析】设更新技术前每天生产x万件产品,则更新技术后每天生产(x+30)万件产品,依题意,得:400=500r30.故选:B.7.(2020•福建)我国古代著作《四元玉鉴》记载“买椽多少”问题:“六贯二百一十钱,倩人去买几株椽.每株脚钱三文足,无钱准与一株椽.”其大意为:现请人代买一批椽,这批椽的价钱为6210文.如果每株椽的运费是3文,那么少拿一株椽后,剩下的椽的运费恰好等于一株椽的价钱,试问6210文能买多少株椽?设这批椽的数量为x株,则符合题意的方程是()A.3(x﹣1)=6210B.6210K1=3C.3x﹣1=6210D.6210=3【分析】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结合少拿一株椽后剩下的椽的运费恰好等于一株椽的价钱,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此题得解.【解析】依题意,得:3(x﹣1)=6210.故选:A.8.(2020•辽阳)随着快递业务的增加,某快递公司为快递员更换了快捷的交通工具,公司投递快件的能力由每周3000件提高到4200件,平均每人每周比原来多投递80件,若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人数不变,求原来平均每人每周投递快件多少件?设原来平均每人每周投递快件x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3000=4200K80B.3000+80=4200 C.4200=3000−80D.3000=4200r80x件,则现在平均每人每周投递快件(x+80)件,根据人数=投递快递总数量÷人均投递数量结合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人数不变,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此题得解.【解析】设原来平均每人每周投递快件x件,则现在平均每人每周投递快件(x+80)件,依题意,得:3000=4200r80.故选:D.9.(2020•自贡)某工程队承接了8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35%,结果提前4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80(1+35%)−80=40B.80(1+35%)−80=40 C.80−80(1+35%)=40D.80−80(1+35%)=40【分析】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则原计划每天绿化的面积为1+35%万平方米,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实际比原计划提前4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此题得解.【解析】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则原计划每天绿化的面积为1+35%万平方米,依题意,得:801+35%−80=40,即80(1+35%)−80=40.故选:A .10.(2020•襄阳)在襄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市政部门绿化队改进了对某块绿地的灌浇方式.改进后,现在每天用水量是原来每天用水量的45,这样120吨水可多用3天,求现在每天用水量是多少吨?【分析】设原来每天用水量是x 吨,则现在每天用水量是45吨,根据现在120吨水比以前可多用3天,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解析】设原来每天用水量是x 吨,则现在每天用水量是45x 吨,依题意,得:12045−120=3,解得:x =10,经检验,x =10∴45x =8.答:现在每天用水量是8吨.11.(2021·山东东营市·中考真题)某地积极响应“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用绿色杠杆撬动经济转型”发展理念,开展荒山绿化,打造美好家园,促进旅游发展.某工程队承接了9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任务.设原计划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则所列方程为________.【答案】()909030125%x x-=+【分析】原计划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则实际每天绿化的面积为()125%x +万平方米,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实际比原计划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即可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详解】设原计划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则实际每天绿化的面积为()125%x +万平方米,依据题意:()909030125%x x-=+故答案为:()909030125%x x-=+【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2021·辽宁本溪市·中考真题)为了弘扬我国书法艺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能力,某校举办了书法比赛,学校准备为获奖同学颁奖.在购买奖品时发现,A 种奖品的单价比B 种奖品的单价多10元,用300元购买A 种奖品的数量与用240元购买B 种奖品的数量相同.设B 种奖品的单价是x 元,则可列分式方程为________.【答案】30024010x x=+【分析】设B 种奖品的单价为x 元,则A 种奖品的单价为(x+10)元,利用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300元购买A 种奖品的件数与用240元购买B 种奖品的件数相同,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详解】解:设B 种奖品的单价为x 元,则A 种奖品的单价为(x+10)元,依题意得:30024010x x =+,故答案为:30024010x x=+【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13.(2022·江西)甲、乙两人在社区进行核酸采样,甲每小时比乙每小时多采样10人,甲采样160人所用时间与乙采样140人所用时间相等,甲、乙两人每小时分别采样多少人?设甲每小时采样x人,则可列分式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16014010 x x=-【分析】先表示乙每小时采样(x-10)人,进而得出甲采样160人和乙采样140人所用的时间,再根据时间相等列出方程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乙每小时采样(x-10)人,根据题意,得16014010x x=-.故答案为:16014010x 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分式方程,确定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14.(2022·四川乐山)第十四届四川省运动会定于2022年8月8日在乐山市举办,为保证省运会期间各场馆用电设施的正常运行,市供电局为此进行了电力抢修演练.现抽调区县电力维修工人到20千米远的市体育馆进行电力抢修.维修工人骑摩托车先行出发,10分钟后,抢修车装载完所需材料再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体育馆,已知抢修车是摩托车速度的1.5倍,求摩托车的速度.【答案】摩托车的速度为40千米/时【分析】设摩托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抢修车的速度为1.5x千米/时,根据抢修车比摩托车少用10分钟,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摩托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抢修车的速度为1.5x千米/时,依题意,得:2020101.560x x-=,解得:x=40,经检验,x=40是所列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答:摩托车的速度为40千米/时.【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5.(2022·重庆)在全民健身运动中,骑行运动颇受市民青睐,甲、乙两骑行爱好者约定从A 地沿相同路线骑行去距A地30千米的B地,已知甲骑行的速度是乙的1.2倍.(1)若乙先骑行2千米,甲才开始从A地出发,则甲出发半小时恰好追上乙,求甲骑行的速度;(2)若乙先骑行20分钟,甲才开始从A地出发,则甲、乙恰好同时到达B地,求甲骑行的速度.【答案】(1)24/千米时(2)18千米/时【分析】(1)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的速度为1.2x千米/时,根据甲出发半小时恰好追上乙列方程求解即可;(2)设乙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甲的速度为1.2x 千米/时,根据甲、乙恰好同时到达B 地列方程求解即可.(1)解:设乙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甲的速度为1.2x 千米/时,由题意得:0.5 1.20.52x x ⨯=+,解得:20x =,则1.224x =(千米/时),答:甲骑行的速度为24千米/时;(2)设乙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甲的速度为1.2x 千米/时,由题意得:301303 1.2x x-=,解得15x =,经检验15x =是分式方程的解,则1.218x =(千米/时),答:甲骑行的速度为18千米/时.【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6.(2022·四川自贡)学校师生去距学校45千米的吴玉章故居开展研学活动,骑行爱好者张老师骑自行车先行2小时后,其余师生乘汽车出发,结果同时到达;已知汽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求张老师骑车的速度.【答案】张老师骑车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分析】实际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根据问题设未知数,找到题中等量关系张老师先走2小时,结果同时达到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张老师骑车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则汽车速度是3x 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得:454523x x=+,解之得15x =,经检验15x =是分式方程的解,答:张老师骑车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解实际应用题,根据问题设未知数,读懂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2022·江苏扬州)某中学为准备十四岁青春仪式,原计划由八年级(1)班的4个小组制作360面彩旗,后因1个小组另有任务,其余3个小组的每名学生要比原计划多做3面彩旗才能完成任务.如果这4个小组的人数相等,那么每个小组有学生多少名?【答案】每个小组有学生10名.【分析】设每个小组有学生x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设每个小组有学生x名,根据题意,得3603603 34-=x x,解这个方程,得x=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根,∴每个小组有学生10名.【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18.(2021·辽宁丹东市·中考真题)为落实“乡村振兴计划”的工作要求,某区政府计划对乡镇道路进行改造,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乙队比甲队每天少改造20米,甲队改造400米的道路与乙队改造300米的道路所用时间相同,求甲、乙两个工程队每天改造的道路长度分别是多少米?【答案】甲工程队每天改造的道路长度是80米,乙工程队每天改造的道路长度是60米.【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甲工程队每天改造的道路长度是x米,列方程得:40030020 x x=-,解得:x=80.80-20=60.答:甲工程队每天改造的道路长度是80米,乙工程队每天改造的道路长度是60米.【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应用题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19.(2021·江苏徐州市·中考真题)某网店开展促销活动,其商品一律按8折销售,促销期间用400元在该网店购得某商品的数量较打折前多出2件.问:该商品打折前每件多少元?【答案】50【分析】该商品打折卖出x件,找到等量关系即可.【详解】解:该商品打折卖出x件4008400102x x ⋅=+解得x =8经检验:8x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商品打折前每件400=508元答:该商品打折前每件50元.【点睛】此题考查分式方程实际问题中的销售问题,找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0.(2021·江苏常州市·中考真题)为落实节约用水的政策,某旅游景点进行设施改造,将手拧水龙头全部更换成感应水龙头.已知该景点在设施改造后,平均每天用水量是原来的一半,20吨水可以比原来多用5天,该景点在设施改造后平均每天用水多少吨?【答案】该景点在设施改造后平均每天用水2吨.【分析】设该景点在设施改造后平均每天用水x 吨,则原来平均每天用水2x 吨,列出分式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该景点在设施改造后平均每天用水x 吨,则原来平均每天用水2x 吨,由题意得:202052x x-=,解得:x =2,经检验:x =2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该景点在设施改造后平均每天用水2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1.(2021·吉林长春市·中考真题)为助力乡村发展,某购物平台推出有机大米促销活动,其中每千克有机大米的售价仅比普通大米多2元,用420元购买的有机大米与用300元购买的普通大米的重量相同,求每千克有机大米的售价为多少元?【答案】每千克有机大米的售价为7元.【分析】设每千克有机大米的售价为x 元,则每千克普通大米的售价为(x -2)元,根据“用420元购买的有机大米与用300元购买的普通大米的重量相同”,列出分式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每千克有机大米的售价为x元,则每千克普通大米的售价为(x-2)元,根据题意得:4203002x x=-,解得:x=7,经检验:x=7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每千克有机大米的售价为7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找准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2.(2021·辽宁营口市·中考真题)为增加学生阅读量,某校购买了“科普类”和“文学类”两种书籍,购买“科普类”图书花费了3600元,购买“文学类”图书花费了2700元,其中“科普类”图书的单价比“文学类”图书的单价多20%,购买“科普类”图书的数量比“文学类”图书的数量多20本.(1)求这两种图书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学校决定再次购买这两种图书共100本,且总费用不超过1600元,求最多能购买“科普类”图书多少本?【答案】(1)“文学类”图书的单价为15元,则“科普类”图书的单价为18元;(2)最多能购买“科普类”图书33本.【分析】(1)设“文学类”图书的单价为x元,则“科普类”图书的单价为1.2x元,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购买“科普类”“文学类”图书的数量多20本,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能购买“科普类”图书m本,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解:(1)设“文学类”图书的单价为x元,则“科普类”图书的单价为1.2x元,依题意,得:3600270020 1.2x x-=,解得:x=15,经检验,x=15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2x=18.答:“文学类”图书的单价为15元,则“科普类”图书的单价为18元;(2)设能购买“科普类”图书m本,根据题意得:18m+15(100-m)≤1600,解得:1003m≤,∵m为整数,∴最多能购买“科普类”图书33本.【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以及不等式的应用,找准数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3.(2021·山东济宁市·中考真题)某商场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100箱,全部售完后,甲商品共盈利900元,乙商品共盈利400元,甲商品比乙商品每箱多盈利5元.(1)求甲、乙两种商品每箱各盈利多少元?(2)甲、乙两种商品全部售完后,该商场又购进一批甲商品,在原每箱盈利不变的前提下,平均每天可卖出100箱.如调整价格,每降价1元,平均每天可以多卖出20箱,那么当降价多少元时,该商场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甲种商品每箱盈利15元,则乙种商品每箱盈利10元;(2)当降价5元时,该商场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2000元.【分析】(1)设甲种商品每箱盈利x元,则乙种商品每箱盈利(x-5)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2)设甲种商品降价a20a箱,利润为w元,根据题意列出函数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函数的最值.【详解】解:(1)设甲种商品每箱盈利x元,则乙种商品每箱盈利(x-5)元,根据题意得:9004001005x x+=-,整理得:x2-18x+45=0,解得:x=15或x=3(舍去),经检验,x=1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符合实际,∴x-5=15-5=10(元),答:甲种商品每箱盈利15元,则乙种商品每箱盈利10元;(2)设甲种商品降价a元,则每天可多卖出20a箱,利润为w元,由题意得:w=(15-a)(100+20a)=-20a2+200a+1500=-20(a-5)2+2000,∵a=-20,当a=5时,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是2000元,答:当降价5元时,该商场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2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及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准确列出分式方程及函数关系式.24.(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小刚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800米.某天早上,小刚到学校后发现作业本忘在家中,此时离上课还有20分钟,于是他立即按原路跑步回家,拿到作业本后骑自行车按原路返回学校.已知小刚骑自行车时间比跑步时间少用了4.5分钟,且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跑步的平均速度的1.6倍.(1)求小刚跑步的平均速度;(2)如果小刚在家取作业本和取自行车共用了3分钟,他能否在上课前赶回学校?请说明理由.【答案】(1)小刚跑步的平均速度为150米/分;(2)小刚不能在上课前赶回学校,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即可求得小刚的跑步平均速度;(2)先求出小刚跑步和骑自行车的时间,加上取作业本和取自行车的时间,与上课时间20分钟作比较即可.【详解】解:(1)设小刚跑步的平均速度为x米/分,则小刚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1.6x米/分,根据题意,得180018004.51.6x x+=,解这个方程,得150x=,经检验,150x=是所列方程的根,所以小刚跑步的平均速度为150米/分.(2)由(1)得小刚跑步的平均速度为150米/分,则小刚跑步所用时间为180012150=(分),骑自行车所用时间为12 4.57.5-=(分),在家取作业本和取自行车共用了3分,++=(分).所以小刚从开始跑步回家到赶回学校需要127.5322.5>,因为22.520所以小刚不能在上课前赶回学校.【点睛】本题考查路程问题的分式方程,解题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求解.25.(2020•广东)某社区拟建A,B两类摊位以搞活“地摊经济”,每个A类摊位的占地面积比每个B类摊位的占地面积多2平方米.建A类摊位每平方米的费用为40元,建B类摊位每平方米的费用为30元.用60平方米建A类摊位的个数恰好是用同样面积建B类摊位个数的35.(1)求每个A,B类摊位占地面积各为多少平方米?(2)该社区拟建A,B两类摊位共90个,且B类摊位的数量不少于A类摊位数量的3倍.求建造这90个摊位的最大费用.【分析】(1)设每个B类摊位的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则每个A类摊位占地面积为(x+2)平方米,根据用60平方米建A类摊位的个数恰好是用同样面积建B类摊位个数的35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2)设建A摊位a个,则建B90﹣a)个,结合“B类摊位的数量不少于A类摊位数量的3倍”列出不等式并解答.【解析】(1)设每个B类摊位的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则每个A类摊位占地面积为(x+2)平方米,根据题意得:60r2=60⋅35,解得:x=3,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解,所以3+2=5,答:每个A类摊位占地面积为5平方米,每个B类摊位的占地面积为3平方米;(2)设建A摊位a个,则建B摊位(90﹣a)个,由题意得:90﹣a≥3a,解得a≤22.5,∵建A类摊位每平方米的费用为40元,建B类摊位每平方米的费用为30元,∴要想使建造这90个摊位有最大费用,所以要多建造A类摊位,即a取最大值22时,费用最大,此时最大费用为:22×40×5+30×(90﹣22)×3=10520,答:建造这90个摊位的最大费用是10520元.26.(2020•牡丹江)某商场准备购进A,B两种书包,每个A种书包比B种书包的进价少20元,用700元购进A种书包的个数是用450元购进B种书包个数的2倍,A种书包每个标价是90元,B种书包每个标价是130元.请解答下列问题:(1)A,B两种书包每个进价各是多少元?(2)若该商场购进B种书包的个数比A种书包的2倍还多5个,且A种书包不少于18个,购进A,B两种书包的总费用不超过5450元,则该商场有哪几种进货方案?(3)该商场按(2)中获利最大的方案购进书包,在销售前,拿出5个书包赠送给某希望小学,剩余的书包全部售出,其中两种书包共有4个样品,每种样品都打五折,商场仍获利1370元.请直接写出赠送的书包和样品中,B种书包各有几个?【分析】(1)设每个A种书包的进价为x元,则每个B种书包的进价为(x+20)元,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700元购进A种书包的个数是用450元购进B种书包个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该商场购进m个A种书包,则购进(2m+5)个B种书包,根据购进A,B两种书包的总费用不超过5450元且A种书包不少于18个,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再结合m为正整数即可得出各进货方案;(3)设销售利润为w元,根据总利润=销售每个书包的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得出w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获得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设赠送的书包中B 种书包有a个,样品中B种书包有b个,则赠送的书包中A种书包有(5﹣a)个,样品中A 种书包有(4﹣b)个,根据利润=销售收入﹣成本,即可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a,b,(5﹣a),(4﹣b)均为正整数,即可求出结论.【解析】(1)设每个A种书包的进价为x元,则每个B种书包的进价为(x+20)元,依题意,得:700=2×450r20,。

中考:参数问题专题训练

中考:参数问题专题训练

中考专题:参数问题一、参数问题:参数,也叫参变量,是一个变量,我们在研究此问题的时候,关心某几个变量的变化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量叫做自变量,另一个或另一些叫因变量,我们引入一个或另外的一些量来描述自变量或因变量的变化,引入的变量本来问题必须研究的变量,我们把这样的变量叫做参变量或参数。

二、例题解析:例题1、两个不相等的正数满足2=+b a ,1-=t ab ,,设2)(b a S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是( )A.射线(不含端点)B.线段(不含端点)C.直线D.抛物线的一部分例题2、抛物线32++=bx ax y 与232++-=x x y 的两个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a= , b= . 例题3、如果a ,b ,c 是三个任意的整数,那么在2,2,2ac c b b a +++这三个数中,至少会有几个整数?请利用整数的奇偶性简单说明理由。

例题4、已知函数223y x x =-+)0(m x ≤≤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例题5、抛物线|32|2--=x x y 与直线k y =有四个交点,求K 的取值范围。

例题6、若关于x 的方程01)5(2=-+-+m x m x ,一个根小于0,一个根大于3,求m 的取值范围。

例题7、已知:抛物线2(1)y x b x c =+-+经过点(12)P b --,. (1)求b c +的值;(2)若3b =,求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3)若3b >,过点P 作直线PA y ⊥轴,交y 轴于点A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 ,且2BP PA =,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提示:请画示意图思考)例题8、设函数1)12(2+++=x k kx y (k 为实数)(1)写出其中的两个特殊函数,使它们的图像不全是抛物线,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这两个特殊函数的图像;(2)根据所画图像,猜想出:对任意实数k ,函数的图像都具有的特征,并给予证明; (3)对任意负.实数k ,当m x <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试求出m 的一个值.三、能力训练1、已知方程20x bx a ++=有一个根是(0)a a -≠,则下列代数式的值恒为常数的是( ) A .ab B .a bC .a b +D .a b -2、已知(19x-31)(13x-17)-(13x-17)(11x-23)可因式分解成(ax+b )(8x+c ),其中a ,b ,c 均为整数,则a+b+c=( )A .-12B .-32C .38D .722.如图1,把一个长为m 、宽为n 的长方形(m >n )沿虚线剪开,拼接成图2,成为在一角去掉一个小正方形后的一个大正方形,则去掉的小正方形的边长(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为 .3、已知整数x 满足-5≤x ≤5,y 1=x+1,y 2=-2x+4对任意一个x ,m 都取y 1,y 2中的较小值,则m 的最大值是( ) A.1 B.2 C.24 D.-94、已知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 0>abc ;② c a b +<;③024>++c b a ;④ b c 32<;⑤ )(b am m b a +>+,(1≠m 的实数)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若二次函数2()1y x m =--.当x ≤l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l B .m >l C .m ≥l D .m ≤l6、已知关于x 的方程322=-+x m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7、a 为____________时,方程)2(423-+=-x x x a x 会产生增根?6、若关于的分式方程 无解,则为____________。

分式方程题型集锦

分式方程题型集锦

分式方程题型集锦一、增根产生的原因及去除方法(一):定义:增根是解分式方程时,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这一变形中,由于去分母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而产生的未知数的值.增根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一元方程的“解”也叫“根”),但它是去分母后所得的整式方程的根。

增根是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它不能作为方程的根,是需要排除掉的根。

(二)去除增根方法:要去除因为化解分式方程产生的增根,办法是可以把解方程的结果(即x等于什么具体数),一一代入最简公分母检验,如果使最简公分母为零,那么这个根就是原要去掉的原来方程的增根。

二、有增根与无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式方程的增根与无解是分式方程中常见的两个不同概念,学习分式方程时,常常容易会对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

(一)、分式方程有增根,是指解分式方程时,在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变形过程中,方程的两边都乘了一个可能使分母为零的整式,从而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因而得出的根只符合新的整式方程,而并不符合原来的分式方程。

(二)、分式方程无解,是指不论未知数取何值,使分式、整式方程两边的值都不相等。

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若整式方程无解,则分式方程一定无解;若整式方程有解,但要使分式方程无解,则该解必必须是能使最简公分母为0时对应的未知数的数值,此时相应的参数(字母系数值)使分式方程无解。

分式方程无解包含两种情形:1、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若整式方程无解,则分式方程一定无解(方程得出的解若能使新的化简式无解,自然代入原分式方程也会无解)。

2、若整式方程有解,但要使分式方程无解,则该解必为是能使最简公分母为0时对应的未知数的数值,此时相应的参数(字母系数)使分式方程无解。

(方程得出的解若能使新的化简式有解,但却要想使原分式方程无解,那就要取出增根。

“增根代入化简式,直接求系数”)。

方程无解的条件,关键是看转化后的整式方程解的情况.既要考虑整式方程无解的条件,又要考虑整式方程有解,但它是分式方程增根的可能性.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

含参数分式方程问题详解

含参数分式方程问题详解

分式方程参数问题求分式方程中参数(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的问题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题目,在各类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和解分式方程的题目相比,它更能考差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敏捷程度。

在此类题目中往往首先给出分式方程解的情况,让解题者作出逆向判断,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由于分式方程是先化成整式方程求解的,并且在去分母化简的过程中容易扩大未知数的范围,所以求出的参数的取值范围也就不准确了。

例1. 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32323-=--+--xmxx x 无解,求m 的值。

正解:将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得:()21-=-x m , 因为原分式方程无解,所以()01=-m 或312=--m所以m=1或 m=35.辨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只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无解”,认为“无解”就单单是解不出数来。

实际上,导致分式方程无解的原因有两个:①解不出数来,也就是整式方程无解;②解出的数不符合原方程,也就是整式方程虽然有解,但这个解能使最简公分母为零. 例2. 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323-=--x mx x 有一个正解,求m 的取值范围。

正解:将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得:()m x x =--32∴m x -=6,∵原方程有解且是一个正解 ∴06>-m 且36≠-m ∴m 的取值范围是:m <6且m ≠3辨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忽视了分式方程的解必须满足的条件: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

误认为分式方程有一个正解就是整式方程有一个正解,从而简单处理了事。

实际上,题目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条件:x ≠3, 有一个正解并不表示所有的正数都是它的解,而表示它有一个解并且这个解是一个正数两层含义。

例3: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42212-=-+x m x x 的解也是不等式组()⎪⎩⎪⎨⎧-≤-->-832221x x x x的一个解,求m 的取值范围。

正解:解不等式组()⎪⎩⎪⎨⎧-≤-->-832221x x x x得:x ≤-2 将分式方程42212-=-+x m x x 化为整式方程,得:m x x x 2)2(42=+--解这个整式方程得:2--=m x ∴分式方程42212-=-+x mx x 的解为:2--=m x (其中m ≠0和-4) 由题意得:22-≤--m ,解得:0≥m ∴m 的取值范围是:m >0.辨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忽视了分式方程的解必须满足的条件: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

分式方程中的参数大揭秘

分式方程中的参数大揭秘

x
ax +
1
=
3
-
x
3 +
1 只有一解?
解 原方程可化为整式方程
( a + 3)x2 - 2x - 2 = 0.
¹
( 1 ) 当 a + 3 = 0, 即 a = - 3时,
- 2x - 2 = 0, x = - 1, 这使原方程分母为 0,
_ a X - 3.
( 2 ) 当 a + 3 X 0, 即 a X - 3时, 方程 ¹ 为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 原方程去分母整理得
2x2 = m + 1.
¹
因为原方程的增根可能是 x = 0或 x = 1,
把 x = 0 代入方程 ¹ 得 m = - 1,
# 27#
初中数学教与学
把 x = 1代入方程 ¹ 中得 m = 1, 所以 m = ? 1.
三、参数使方程只有一解
例 4 a 为 何 值 时, 关 于 x 的 方 程 2 x
x=
1 2
,
这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_ k = 0符合题意;
( 2 ) 当 k X 0时, 方程 ¹ 为关于 x 的一元
二次方程.
( i) 如果方程 ¹ 没有实数根, 也就不会使
原 方程产生增根, 由 $ = ( 3k - 2) 2 + 4k < 0得
k无实数值.
( ii) 如果方程 ¹ 有实数 根, 就 得舍去 使
¹ 得 a = - 1, 这满足 ¾. 再把 a = - 1代入方
程 ¹ 中得 x = - 1 或 x = - 2.
这时 x = - 1为原方程增根; x = - 2为原
方程的解, 且在 - 3与 3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