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下注释练习

合集下载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附译文)(一)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②,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

②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好.鸟相鸣.B、丞相自若也/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丞相熟视久之/ 但手熟.尔.D、索笔疾书/ 不以疾.也.2、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 分)二)管仲不谢私恩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 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道而饥渴/ 独行其道..B、如子之言/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C、甚敬/ 急湍甚.箭.D、将何以报我/ 何.苦而不平.2、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3、从文中可以看出管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 分)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

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

”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

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乃.命羿曰/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B、发.无不中/舜发.于畎亩之中C、若羿也/ 若.儿戏耳D、人能遗.其喜惧/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2、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题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题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文言文阅读【甲】《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īdié)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敛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zhōu)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①缞绖:丧服。

②赗:用财物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③椁:套在棺材外的大棺材。

④怃:失意。

⑤彻:通“撤”。

⑥赒:通“周”,救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____________________ (3)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___________ (4)乃寓居士人卒于邠__________2.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课下注释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课下注释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下注释目录:一、《三峡》二、《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三、《与朱元思书》《孟子二章》五、《愚公移山》六、《周亚夫军细柳》课下注释:一、《三峡》1、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2、【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4、【自非】如果不是。

5、【亭午】正午。

【亭】,正。

6、【夜分】半夜。

7、【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8、【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9、【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10、【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11、【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12、【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3、【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4、【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15、【回清】回旋的清波。

16、【绝^】极高的山峰。

17、【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9、【良】甚,很。

20、【晴初】天刚放睛。

21、【霜旦】下霜的早晨。

22、【肃】肃杀,凄寒。

23、【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24、【妻异】凄惨悲凉。

25、【响】回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不见太阳和月亮)(2)沿溯阻绝(顺着江水往上游行,道路阻碍)(3)乘奔御风(乘着快速的风)(4)属引凄异(猿鸣引人凄凉、奇异的感觉)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澈的急流和绿色的潭水形成了相互倒映的美丽景象)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思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春冬之时A。

渔人甚异之 B。

无丝竹之乱耳C。

水陆草木之花 D。

石青糁之(都是表示所属关系)4.文章从山、水两个方面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文章描绘秋天的三峡时,重点描写了猿鸣,表达了秋天的寂静和凄凉,增添了文学情趣。

二)答谢中书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四季都有)(2)夕日欲颓(夕阳快落)(3)晓雾将歇(晨雾即将消散)(4)古来共谈(历来都谈论)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XXX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康乐以来,没有任何地方能与它相比的了)3.全文抓住“山川之美”去写,描写了山高水清、石壁五彩、林木翠竹等景物,这些景物都具有绝美的特点。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的景色之美的赞叹和对自己与友人能够欣赏到这样美景的庆幸之情。

三)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XXX为乐者(想没有人一起享受美景)(2)遂至承天寺(于是到了承天寺)(3)怀民亦未寝(XXX也没有睡)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像我们这样的闲人少之又少)3.XXX认为自己和XXX都是闲人,因为他们在夜晚还能够闲逛赏景,没有被繁琐的事物所束缚。

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四)与XXX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XXX清新,烟雾稀薄,天山的颜色与周围的风景相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各课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各课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各课同步练习(含答案)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孟子》二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公孙衍()丈夫之冠()..妾妇().畎亩().傅说().曾益().富贵不能淫().胶鬲().百里奚().法家拂士().()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岂不诚大丈夫.(2)天下熄.(4)父命之.(5)戒之.(6)女家.()(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7)以顺为正者.(8)与民由之.(9)发于畎亩.(10)空乏其身..(12)曾益.(13)衡于虑.()()()()(11)行拂乱其所为()..()()()(14)出则无敌国外患.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7月7日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已连续6天不断出现高温(35℃以上)天气。

(删去“不断”)B.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贾利民就投身于中国高铁的科研创新工作,见证了中国高铁发展及孕育的全过程。

(将“发展”和“孕育”对调) C.宋金时期,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三国人物和故事也是戏曲中普遍受到欢迎的题材之一。

(将“也”改为“都”)D.升学压力透过高中、初中、小学直抵幼儿园,一些上海的地区,小朋友为了升入理想中的小学,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进行应试训练。

(“应试”改为“考试”) 4.根据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人活于世上总要有些信仰,为了心中的道义,有人像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这两篇短文选自《___________》,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战国时期___________家。

课内精读二、课内阅读(一)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1.翻译下列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含答案和解析)
(5)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二、阅读题
2.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 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 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我们也可以用
【甲】文原句②“
”这一重要论断揭示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
第3页 共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翻译题 1. 见解答过程 二、阅读题 2. 见解答过程 3. 见解答过程
语文参考答案
语文参考解析
一、翻译题
1. 见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 (1)重点词有:天时,有利的天气时令。句意:有利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 人的齐心协力。 (2)重点词有:以,凭借。句意: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 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3)重点词有:寡,少。句意: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4)重点词有:之,到;畔,同“叛”,背叛。句意: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 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5)重点词有: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句意: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 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答案: (1)有利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2)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 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3)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4)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5)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课后复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课后复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课后复习题(附答案)《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1 桃花源记1陶渊明晋太元2中,武陵3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4缤纷5。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6,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7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8。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9。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1。

阡陌交通12,鸡犬相闻13。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14。

黄发垂髫15,并怡然自乐。

《记承天寺夜游》注释、翻译、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

《记承天寺夜游》注释、翻译、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

《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念】2、【相与】3、【中庭】4、【空明】5、【盖】6、【但】7、【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翻译: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财轻信》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

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③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④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⑤,舟迫⑥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郁离子曰:“或称贾人重财而轻命,始吾不信,而今知有之矣。

孟子曰:‘故术不可不慎也。

’信哉!”【注释】①贾人:商人②浮苴:水中浮草③无乃:莫非,岂不是,难道不是。

④情绪低落的样子。

⑤浮吕梁而下:乘船沿吕梁山顺流而下。

⑥迫:迫近,这里是冲撞、触击。

1、下列同例句“渡河而亡.其舟”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暮而果大亡其财B、马无故亡而入胡C、广故说言欲亡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下列“而”的用法和意义同例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中“而”相同的一项是:()A、渔者载而升诸陆B、黯然而退C、立而观之D、是许金而不酬者也3、下列同例句“若渔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C、马之千里者《马说》D、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说:“所以选择职业不可以不谨慎”相信了啊!”B.”济阴之贾人”的做法从正面告诉了我们诚信对人的重要性.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一、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水经注疏》,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地理学家,撰《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字词解释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_________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无,________ 阙,__________3、自非_________ 4.亭午:_________5、夜分:____________6、曦月:_________ 曦:7、襄:______8、沿溯阻绝:沿:________ 溯:_________9、奔:______________ 10、疾:_______11、素湍:________________ 12、回清:________________ 13、绝巘: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飞漱:____________________ 15、清荣峻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晴初:____________17、霜旦:__________ 18.良:18、属引:__________ 属,动词,________ 引,____________19.凄异: 20.响:21.哀转:三、翻译句子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一、文学常识1.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

二、解释1、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_ 交辉,_________2、四时:______3、歇:__________4、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颓,________5、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鳞,_________________6、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____7、康乐:______________8、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一、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苏轼(1037-1101),字_________,号________,眉山(今属四川)人,_____代文学家。

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二、解释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念,____________2、相与:_______________3、中庭:___________4、空明:________________5、但少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 闲人,_________________6.耳:三、翻译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与朱元思书》一、文学常识1.、选自《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吴均(469-520),字_________,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_________文学家。

1、共色:__________________2、从流飘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3、缥碧:_________ 4.许__________5、甚箭:________甚:6、奔:____________7、寒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轩,____邈,_______10、直指:_____________________11、千百成峰:__________________12.激:_________13.泠泠:_________________14、嘤嘤成韵:____________________嘤嘤,________15、千转:_______________千_______,转,________________16、鸢飞戾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戾,____17、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经纶世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纶,______________19、反:____20、横柯:________________柯,____________21.交映:__________________三、翻译句子1.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富贵不能淫》一、文学常识与内容理解填空:1、《富贵不能淫》选自于《孟子译注》,孟子,名,邹人,时期家,继之后,又一位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

《孟子》是记录的书,共篇,一般认为是等人共同编著的。

本课所选两章分别出自《》和《》。

2、在景春心目中,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当权者。

孟子针对景春的论述,先用‚ ‛‚ ‛两个反问句严厉地指出景春观点错误;接着以辛辣地讽刺了公孙衍、张仪之类人,暗指他们只是如‚妾妇‛一般,在权利面前无原则,顺从秦王。

进而旗帜鲜明地阐释‚大丈夫之道‛。

以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和‚ ,;不得志,独行其道。

‛正反对比着讲道理;再列举出大丈夫‚ ‛‚ ‛三种表现,揭示真正的大丈夫对内心‚仁‛‚义‛‚礼‛地坚守,最后得出结论‚此之谓‘大丈夫’‛。

二、解释1.【诚】6、【大丈夫】7、【天下熄】8、【焉】9、【丈夫之冠】【冠】10、【父命之】11、【戒】12、【女家】【女】13、【夫子】这里指丈夫。

14、【正】1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

16、【与民由之】【由】17、【独行其道】《孟子·尽心上》:“,。

”18、【淫】19、【移】20、【屈】三、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往之女家: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和加线的词语: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亩】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

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4、【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字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

【士】【举于士】5、【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6、【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

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

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市】7、【饿其体肤】8、【空乏其身】【空乏】9、【行拂乱其所为】【拂】【乱】10、【动心忍性】11、【曾益〕【曾】12、【恒过】13、【衡于虑】【衡】34、【作】3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发】【喻】36、【入】37、【法家拂士】法家: 拂士: 【拂】38、【出】39、【敌国】【敌】4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于:三、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1、选自《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

2、【太行、王屋】山名。

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

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后面加上表示________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___________。

4、【冀州】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5、【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

6、【且】7、【惩】8、【塞】9、【迂】10、【聚室而谋】【室】11、【汝】12、【毕力平险】【毕】13、【指通豫南】【指】14、【汉阴〕【阴】15、【杂然相许】【杂然】【许】16、【献疑】1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18、【如太行、王屋何】【如……何】19、【且需置土石】【且】【焉】【置】20、【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21、【荷担者三夫】【荷】22、【叩石垦壤】【叩】23、【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24、【京城】复姓。

25、【霜妻】26、【遗男】27、【始龀】【始】【龀】28、【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节】【反】【焉】29、【叟】30、【甚矣,汝之不惠】【甚】【惠】31、【残年余力】32、【毛】33、【其】34、【长息】3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36、【不若】37、【弱】38、【虽】39、【穷匮】40、【苦】41、【亡以应】42、【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抓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

43、【惧其不已】【已】44、【帝】45、【感其诚】46、【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

47、【一厝朔东】【厝】48、【雍】雍州,今陕西、甘肃一带。

49、【陇断】【陇】【断】六、《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学常识1、节选自《史记·绛候周勃世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周亚夫(?一前143),________名将,绛候周勃之子,封条候。

军___________。

2.作者________,________时期,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包括五部分:______ __ 。

共_______篇。

二、解释1【入边】2军霸上3上自劳军劳4至霸上及棘门军军5已而之细柳军已而之6军士吏被甲被7锐兵刃9彀弓弩彀弩10持满11天子先驱至先驱12天子且至且13诏14居无何居无何15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使持节16壁门士吏壁17介胄之士不拜介胄士18天子为动为动19改容式车式20称谢21.曩22其将固可袭而掳也固三、通假字:军士吏被甲改容式车可得而犯邪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准你真正的位置。

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用心工作,快乐生活!(工作好,才有好的生活!)此文档可编辑,欢迎使用!~~~专业文档,VIP专享。

更多精彩文档,尽在Baidu文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