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二物理第二讲简单运动逐字稿修正版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 第2讲 运动的描述]讲义教师版

[初二物理 第2讲 运动的描述]讲义教师版

第2讲运动的描述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运动是宇宙中华的普遍现象,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参照物的选取。

2.速度的计算。

机械运动、参照物一、机械运动1、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2、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3、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通常简称为运动。

4、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

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及其选择 1、参照物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参照物机械运动辨析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应用运动的快慢比较运动快慢的方式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的基本计算速度比例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

注意:不要把地面当地球:以地球为参照物,实际上是以地心为参照物,以地心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心足不动的,也可以想象观察者是在地心处。

以地面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球表面的某一点(不是整个地球表面)是静止不动的,也可以认为观察地点是地球表面的那一点。

八年级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运动的描述。

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觉得,运动这玩意儿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品,少了它可真没滋味。

那我们就来一探究竟,看看运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吧!1. 什么是运动?运动,说白了就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东西从这儿跑到那儿。

就好像你从家里跑到学校,或者从沙发上爬到床上,这都是运动。

听起来简单吧?但其实,它的描述可是大有学问的呢!1.1 运动的基本概念首先,运动的基本概念就是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

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车上坐着,车子在跑,窗外的景物快速后退,那就是你在运动。

而你坐在车里,车里的一切(比如你自己的手臂)看起来是不动的,这也是运动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1.2 运动的种类运动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周期运动等等。

直线运动就像你在滑滑梯一样,一路向下。

曲线运动呢,比如你在玩蹦床,身体跳得又高又远。

周期运动则像是钟表的摆锤,一下子往这边摆一下子往那边摆,不停地重复。

2. 速度的描述了解了运动的基本概念,那速度就是运动的“快慢”了。

我们平时说的速度就是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距离。

打个比方,你跑步时,如果每秒钟跑10米,那你的速度就是10米每秒。

这就像开车时,车速表上的数字,越大表示跑得越快。

2.1 速度的计算速度计算起来也很简单,记住这个公式:速度 = 距离÷ 时间。

比如你从家到学校一共跑了400米,花了10分钟,那你的速度就是40米每分钟。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其实,速度就是这么个简单的玩意儿。

2.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说到速度,我们还得聊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就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计算出的速度,就像你整个跑步的时间和距离综合得出的速度。

而瞬时速度呢,就是在某一瞬间的速度,比如你跑到学校门口时的速度,可能就比你在中间跑的时候快点儿,或者慢点儿。

3. 加速度的描述加速度嘛,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逐字稿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逐字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物理组X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运动的快慢,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先来看PPT上展示的这一段视频,谁来描述一下刘翔的运动情况?这位同学,很好请坐。

在奥运会上刘翔开始不是跑的最快的,后来奋起直追跑得最快夺得了冠军。

同学们是不是很自豪啊?运动有快慢之分,我们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结合刚刚的视频同学们思考课本想想议议这几个问题,小组讨论交流三分钟。

(第3节运动的快慢)好,第一个情景,在校运动会上,作为观众的你观看百米赛跑,是如何比较谁快谁慢的?边上靠窗的这位同学,很好,请坐。

运动员们同时起跑,坐在观众席上观察谁跑在前面谁就快,也就是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这是一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一、比较方法 t同比s)裁判员是如何比较谁快谁慢的呢?中间戴眼镜的同学,思维很敏捷,请坐。

裁判员手里拿着停表,记录到达终点的时间,用时少的运动的快,也就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s同比t)因此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哪两种?一起说,一是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二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比较运动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同学们再来第三个情景,小聪同学100米成绩为17秒,小明同学跑了50米,成绩是8秒,谁跑的快?哎他们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那应该怎么比较运动快慢?给大家三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开始讨论。

(副板书)声音渐渐小了,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比较方法?一组代表,好请坐。

可以采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也就是用时间与路程之比,还有其他比较方法吗?三组代表,很好,请坐。

可以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而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采用时间相同比路程,这样,在比较时,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进行比较,那么这个比值越大,运动的就越快。

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小聪和小明的路程与时间之比,这位同学你来说说计算的结果?同学们跟他计算的相同吗?看来大家都计算正确了,(副板书)谁运动的快?小明同学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更多所以他跑得快。

八年级物理简单的运动(二)人教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简单的运动(二)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简单的运动(二)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简单的运动(二)二. 重点、难点: 1. 速度公式tSv =的变形和应用。

2.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解决好实际问题。

【典型例题分析】 (一)公式变形: 1. 速度:t S v = 2. 路程:t v S ⋅= 3. 时间:vSt =(二)运动学题目类型: 1. 知二求一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v 、S 、t 三个物理量中知任意两个求第三个物理量。

[例1] 地球在不停自转,现知地球半径为m 6104.6⨯,请计算出赤道上一点的自转速度?分析:本题中的路程S 和时间t 均没有直接给出,但可由常识得到。

由于地球近似为一球形,所以赤道上一点绕地轴自转一周的路程应用圆周长公式r S π2=算得,时间即为地球的自转周期1天=24h 。

解答:已知:km m r 36104.6104.6⨯=⨯= h t 24= 求:v解:)/(1067.124104.614.32233h km hkmt r t S v ⨯=⨯⨯⨯===π答:地球赤道上一点的自转速度为)/(1067.13h km ⨯ 说明:(1)由于不同纬度地球的自转速度有差别,所以在答话中必须重复题目问题。

(2)由于地球半径单位(m )与时间单位(h )不属于一个单位系统,所以在“已知”中必须进行单位统一。

2. 比例运算若已知v 、S 、t 中任意两组对应比值,可求第三组物理量之比。

(1)2121221121:::t t S S t S t S v v == (2)乙甲乙甲乙乙甲甲乙甲v v S S v S v S t t :::== (3)ABB A B B A A B A t t v v t v t v S S :)(:)(:=⋅⋅= 只需记住原始公式,在题目给出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公式变换。

[例2] 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乙车行驶时间与甲车行驶时间之比是1:5,则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是多少?分析:做这类题时切记认真审题,看清比例关系后再列式计算。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2运动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2运动的描述

知2-练
知2-练
解题秘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 选的标准,即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 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 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知2-练
解析:地球与同步卫星同步,以地球为参照物,同 步卫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同步卫星 是静止的;地球与同步卫星一同绕太阳公转,同步 卫星相对太阳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照物, 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3. 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知1-讲
选取
说明
具体性
参照物必须是具体的物体,而不是抽象 的事物
假定性
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 是静止的
任意性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 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知1-讲
选取
说明
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自身,若以研究对 排己性 象自身为参照物,研究对象的位置是不可能
知3-练
解题秘方:对比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个方法解题。
教你一招:在运动时间和运动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 下,则应通过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比较运动的 快慢。
温馨提示 “跑在最前面”说明通过的路程最大,“用时最少”
则直接说明了裁判比的是时间。
知识点 4 速度
知4-讲
1. 定义 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 运动的 速度。
知识链接 速度是利用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
这种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给第三个物理量下定义的方法 叫比值定义法。
▲▲▲▲▲
2.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在某一过程中运动的快慢。 3.公式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1) 定义式:速度= 路时程间,即v=st。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逐字稿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逐字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物理组X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运动的描述,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先来看PPT上的这段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大家都很熟悉,这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奥运会上夺冠的视频,同学们是不是很自豪啊?他在运动吗?在运动,再来看下面几段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有夜空中的彗星,有一头飞奔的猎豹,还有一只缓慢爬行的蜗牛,他们在运动吗?也在运动,你是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呢?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第2节运动的描述)刚才那些运动的物体都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位同学,很好请坐。

它们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一、机械运动)刚刚说到的彗星、猎豹、蜗牛等都在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你还能举出哪些机械运动的例子?这位同学,很好请坐。

例如人的走动,这位同学,很好请坐。

大自然中江河的奔流、浩瀚太空中天体的运动等。

来看PPT这幅图片,这是什么?都很熟悉是珠穆朗玛峰。

那他在运动吗?大多数同学说它是静止的,这位同学有不同想法,你来说,知识面很广请坐。

在2020年我们国家科考队测量的珠穆朗玛峰最新高度是8848.86米,比之前长高了,这是为什么呢?哎是由于地壳也在运动。

再来看这幅图片,这是什么?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请坐。

这是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在缩短也是由于板块运动。

看来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除了机械运动,运动还有多种形式,来看PPT上的这幅图片,这是什么?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这幅图片呢?这位同学你来说说,描述得很好请坐。

这是人们的生长、繁殖、代谢,这也是一种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

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

这一章我们将学习机械运动,其他的我们将在后面陆续学到。

同学们找出这间教室里运动和静止的物体,这位同学,很好请坐。

老师走路讲课时是运动的,讲台黑板等是静止的,你们是怎么判断老师在运动?老师位置在改变,是相对于谁的位置在改变?地面的,那静止的讲台和黑板是绝对不动的吗?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请坐。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示例文章篇一:《运动的描述:生活中的奇妙物理现象》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八年级上册物理里超有趣的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这可真是个超级奇妙的东西,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呢!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在操场上玩。

操场上可热闹啦,有跑步的大哥哥,有跳绳的小姐姐,还有在踢球的一群小伙伴。

我就站在那里看着大家,突然我就觉得,哇,这世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舞台,每个人都在做着不同的运动。

这时候,小明跑过来对我说:“你看,那些人跑来跑去的,到底怎么知道谁在动啊?”我挠挠头,一下子还真有点懵呢。

其实啊,这就和运动的描述有关啦。

咱们在看那些在操场上活动的人时,好像很容易就知道谁在动谁没动。

比如说,那个跑步的大哥哥,他相对于地面来说,那肯定是在运动的呀。

就像我们坐在汽车里,看着路边的树往后跑一样,树相对于汽车是在运动的。

这时候我就对小明说:“你看那个大哥哥,他的位置相对于操场的跑道一直在改变,那他就是在运动的。

这就好像我们如果把操场跑道看成是一个大大的参考物,就像我们画画的画纸一样,大哥哥在这张画纸上的位置一直在变呢。

”小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再看看那些跳绳的小姐姐们。

她们一会儿跳起来,一会儿落下去,相对于旁边的篮球架来说,她们也是在运动的呀。

我就想啊,这运动的描述可真像是一场捉迷藏的游戏。

参考物就像是那个躲起来的小伙伴,我们要根据这个躲起来的小伙伴的位置,去判断其他小伙伴是不是在动。

如果没有这个参考物,就像捉迷藏没有了躲藏的地方一样,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玩啦。

那要是有两个东西都在动呢?比如说,操场上有两个跑步速度不一样的人。

这时候就更有趣了。

我就和小明说:“你看那两个人,要是我们把跑得慢的那个人当成参考物,那跑得快的那个人相对于他来说,就好像是跑得更快了呢。

这就好比我们在河里划船,一条船划得慢,一条船划得快,如果我们在慢船上看快船,就觉得快船跑得飞快。

”小明眼睛一亮,说:“哦,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一 人教版.doc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一 人教版.doc

初二物理第二章简单的运动(一)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1.教学内容:第二章简单的运动(一)%1.重、难点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取。

2.速度、平均速度的概念和速度的公式运算。

%1.知识点分析(%1)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4.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被研究其运动状态的物体)。

(2)根据题意确定参照物,并假定参照物不动。

(3)分析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有无位置的变化。

(%1)速度和平均速度1.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1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也是理想化的运动模式。

例如: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运动着的汽车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速度的公式:速度=芸兰v =-时间tA,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与路程,时I]无关。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关系B,多个物体分别以不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通过路程一定时:讶度与时间成反比[当运动时间一定时:愈与路程成正比(3)单位:国际单位:mis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km/h读作:千米每时1mls = 3.6kmlh2.变速运动(1)概念: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1. 2. 3. 4. S = 72km= 7.2x 104 m t = 6 min =6x60s = 3.6xl025求:v 解:v = U(2)平均速度:表示物体作变速运动时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 定义: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初二物理第二讲简单运动逐字稿
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新初二物理第二讲简单运动。

同学们想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运动的例子,你比如说你早上坐车来上课,,路上奔跑的车辆是不是在运动?再比如你到了我们楼下然后坐电梯上到24楼,电梯是不是也在运动?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运动的例子,那么这些例子和我们马上要学习的机械运动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说只要是运动就都是机械运动呢?带着这两个疑问,我们一起接着往下学!
同学们,看我现在是站在这个讲台的左侧,距离大概一米左右,然后呢,我向后慢慢地退了一步,同学们说我和讲台的位置有没有发生改变呢?我虽然还是站在讲台的左侧,但是什么改变了?我刚才在那,现在到这来了,我和讲台的距离改变了是吧?好,同学们接着看,我现在还是站在讲台左侧,离讲台1m左右,但是我从讲台左侧转到了讲台的后面,距离也还是1m,同学们想想我从那到这这个过程中我和讲台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了是吧,虽然距离没变,但是方位改变了对吧?同学们再跟着我一起回想一下,我刚才从那个位置往后退,距离改变了,位置就改变了,然后我从那到这,方位改变了,位置也改变了;我们就把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呢就称为机械运动。

大家注意,这里相对位置的变化我用黄色字体标出来了,你们在你们的讲义上也划一下,然后想想我刚才演示的距离的变化和方位的变化就是位置的变化,明白了吗?
那同学们,我们刚开始上课的额那个疑问:是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现在有答案了吗?哦你会发现只有物体位置的变化才是机械运动,那冰融化成水是机械运动吗?不是是吧,冰变成水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位置的变化;现在明白了吗?
我们现在来做几个判断题,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掌握了什么是机械运动啊!首先我们来看河水流动是不是机械运动?。

同学们做完这些练习,你会发现什么?是不是好多东西都在机械运动?小到雨滴下落,大到地球绕着太阳转,可以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在做机械运动,没有什么物体是静止的,你能不能举出什么东西是静止的来反驳老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个教室有没有什么是静止的?哦,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老师黑板是静止的,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教室的灯管是静止不动的?但是他们真的是静止不动的嘛?同学们好好想想我们刚才说的地球是在绕着太阳运动的,而且地球还是在自转的,所以我们这些在地球上的物体是不是跟着地球在运动啊?你是不是恍然大悟?
但是同学们,你们刚才为什么认为教室里的黑板和灯管是静止不动的?怎么没有一个人说
老师你是静止不动的?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你们都觉得我在讲台前面一直在动对吧?那么你们
凭什么说老师我在运动呢?我就偏说我自己没有运动!哪位同学能给个解释说服我老师确实是在
动的?哦,有的同学说老师你就是动的呀,因为你离那个讲台越来越近,哦,还有的同学的说老
师你从黑板的左边走到了讲台的右边,还有的同学说,老师你从我的左前方到了我的右前方。


位同学都回答的非常好。

各位同学你们发现没有,老师在说我自己没有动的时候,你们很机智的
选了一个大家都能看的东西做对比,一对比就发现老师我是动的,这里你们选的那个东西就是你
们的一个标准,你们用你们的标准来衡量老师是不是动的,你们选的这个标准啊在我们物理里面
有个专业的名词:参照物,很好理解就是用来作参照的物体对吧。

同学们你们刚才有的人说老师
离讲台越来越近,有的人说老师从黑板左侧运动到黑板右侧,你们发现什么,不同的同学可能在
选择这个判断的参照物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个人选的东西呢都能很好的描述出来老师我在动这个
事实,我突然想问同学们,刚才有没有人选了老师我的手表作为参照物的?有没有这样的同学,
大胆地举起你的双手!很好,没有这样的同学啊,你想要是选了我手腕上的手表作为参照物,那
老师是不是一直是静止的呀,我和手表一直在一起嘛!那样不管老师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选
的这个参照物和老师一对比发现老师都是静止的,这样你这个参照物选的有什么用呢?并不能说
明老师我的真实情况啊!所以啊我们以后在选择参照物的时候一定一定不要选择被研究的那个物
体本身,这里很多同学经常犯错,你们把这句话写在参照物旁边,然后默读一遍。

好了吗同学们,请同学们在仔细回想一下,刚才你们在观察我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你们虽然每个人都选了东西
比如说黑板比如说讲台作为对比,但是你们选了这个对比的物体之后,你们还关心它吗,你们是
不是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我身上,你们这个时候不关心你们选的那个东西有没有动,你们只
关心我会不会动,怎么动!你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你为什么选了那个讲台之后你们就不关心讲
台就放心大胆地观察我了呢?你们不怕讲台会动吗?在这里你们选择了讲台或者黑板之后你就假
设了这些东西是不动的对吧,你们得假设他不动才好研究我是怎么运动的,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么
回事?这一点比较难理解,我们在选择参照物了之后为什么要假定它是静止的。

同学们我们这么
理解啊,同学们我们在看待别的东西是怎么动的时候都很本能的会觉得这个东西是向我左边还是
右边运动了,这是我们的本能,我们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我们看其他物体的时候我们
都会觉得自己是不动的对吧,都是别人在相对我这个中心在动,我们以自我为中心,这也不是什
么坏事,这是我们的本能,是每个人认识世界的一个角度。

那我们选择了一个参照物之后其实我
们是不是站在那个参照物的角度去看待要研究的对象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会把自己代入那
个物体去想问题,所以我们也会本能地把我们选的那个东西当做不动的,你明白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