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_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_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导学案

第2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课题: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二、探究新知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汇报: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四、思维训练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五、板书设计反思:【素材积累】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

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

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第2课时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第2课时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第二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课题: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
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二、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
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
汇报:
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五、板书设计
反思:
1。

人教版数学三下8.1《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8.1《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8.1《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排列的基本概念,能够计算简单的排列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理解排列的基本概念。

2.掌握计算简单排列数的方法。

难点:
1.理解排列的概念与组合的区别。

2.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排列的知识。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三下》课本。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学具:学生练习册、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老师可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排列”的基本概念,比如:三只动物按不同顺序排队的方法有几种?
2. 学习新知
讲解排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排列的意义并进行简单计算练习。

3. 拓展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如解决实际问题或思考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

4. 巩固提升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排列问题。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部分。

五、课堂延伸
老师可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也可提供更多排列问题进行拓展练习。

六、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启示。

以上即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排列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 级下册《数学广角》单元的课时内容《简单事物的组合 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 用不同的方法有顺序地来计算组合数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2、早餐安排 衣服搭配好了,还得考虑早餐的问题。妈妈为文文准备了今天的早餐食 品。教师课件展示,提问:看到这些食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个理念。重点引导学生探究: 每次选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可以搭配出几种不同的早餐?通过安排食 谱,孩子们再次经历了有序思考的体验。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单元的课 时内容。新课标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三 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 孩子们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第一 课时重点研究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 拍照留念 看到小朋友们玩得这么开心,聪聪和明明也来了。他们还带来了照相机, 在这美好的时刻,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四个小朋友每人都要和聪聪、 明明单独各合一张影,一共要照多少张照片呢?孩子们可以在小组内扮 演角色,记录不同的方法,还让学生当小摄影师,其余同学来评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导学案

第2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东进学校陈思思课题: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二、探究新知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汇报: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四、思维训练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五、板书设计反思:【素材积累】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这时,这山好似一位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

人教版数学三下8.2《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下8.2《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下8.2《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下8.2《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和理解组合数的概念。

教材还配备了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和简单的几何图形。

他们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可能还没有接触过组合数的概念。

因此,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理解和接受组合数的概念。

同时,学生可能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例子来加深对组合数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组合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组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组合数。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组合数的概念。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和巩固组合数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和实例,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

2.准备一些实物的模型和图形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操作。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组合数的概念。

故事中,主人公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通过组合不同的物品来解决。

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物品来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物的模型和图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组合数。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物品或图形来得到不同的组合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组合不同的物品或图形,得到不同的组合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组合数的概念,能够通过具体实例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组合数的概念2. 简单事物的组合数3. 组合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组合数的概念。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实物,如水果、颜色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这些实物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吗?”从而引入组合数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让学生尝试说出实物的组合方式。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组合数的计算方法。

3. 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组合数的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四、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组合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组合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提升等环节,让学生初步理解组合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具体实例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这一环节,因为它涉及到组合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2课时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2课时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导学案

第二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课题: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
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二、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
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
汇报:
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五、板书设计
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信区第八小学
第2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课题: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
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二、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
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
汇报:
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五、板书设计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