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六章 资本主义流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六章 资本主义流通
•虚拟经济成为扰乱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因素。如2007年美国爆发 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思考题
解释下列概念: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 本、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
资本的循环时间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又包含 哪些组成部分?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加速资本周转有什么意义?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资本主义流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二、资本周转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周转时间缩短,流通 费用相对减少。 •企业原材料储备量和储备时间大大减少,甚至实现无储备。 •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运输体系建设,缩短了购买和销售时间,加
快了资本周转速度。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崛起,极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新变化
值在报废以前是基本完整的,价值按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转移到新产品中 去。
流动资本:以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以及劳动力形式 存在的生产资本。体现为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形式的流动资本,使用价 值在生产中全部消费掉,价值也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体现为劳动力的流 动资本,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其价值由活劳动再生产出来。
产品分工转向要素分工,发达国家占据价值链高端,发展中国家 成为发达国家的“加工厂”和“车间”。
销售阶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有利 场所,能够更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随着信息化和网 络技术的发展,商品流通具有了新模式,如电子商务出现,销 售规模和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商品价值实现随之加快。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预付资本的数量。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 高低。 用公式表示: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第五节国民收入和阶级结构本章重点: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本章难点: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五、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要意义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7><1、生产成本的概念: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用K表示生产成本,公式:K=C+V2、生产成本是如何掩盖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的?第一、生产成本这一范畴掩盖了不便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本区别,掩盖了他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第二、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可变资本,但是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被归结为生产成本这一范畴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消失了,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在生产成本以上的增值额,即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产物。

第三、因此,商品价值转化为 W=K+m,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区别被掩盖3、利润利润的概念: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后的余额符号P因为:<1、资本家投入的资本虽然没有全部进入生产成本(鱼腹资本中未被消耗的不便资本不能构成成本),但是作为物质要素全部参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样剩余价值也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2、所以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不仅要耗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且全部预付资本都加入生产过程,这样剩余价值也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把剩余价值在观念上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形态,即剩余价值转化成了利润。

W=k+m转化为W=k+p。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区别:剩余价值是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产物。

联系:利润量和剩余价值量是相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1、利润率概念: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第六章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第一节个别资本再生产1. 再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任何一种社会的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 简单再生产——企业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能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消费)3. 扩大再生产——企业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生产+消费)4. 资本存量——一定时期内已投入企业运营的资本。

5. 资本保值——投入资本在营运过程中,通过对其耗费的部分及时足额补偿.......的不断进行。

............,来维持简单再生产6. 资本增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不断增加新的积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8. 外延扩大再生产——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领先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9. 内涵扩大再生产——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10.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其大小取决于积累率和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11.12. ★资本积累的内涵和必要性(为什么要进行资本积累?)这主要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决定的。

第一,资本具有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必须扩大资本总额,进行资本积累。

第二,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投资者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才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生产、销售方面占有优势,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否则,企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四节 社初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 一、社初阶段收入分配制度
1、社初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 不劳动者不得食——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才能参与分配; 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而不包括生产资料,而且是经过必 要扣除后的个人消费品; 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必须有质和量上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实行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保障事业社会化 • 保障对象普遍化 • 保障资金基金化 • 资金来源多元化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P16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我国发展生产力重要意义:
–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
了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社会差别和重 大的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解决,都有赖于生产力的发 展。 –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同样 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 第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经济上保证国 家的独立自主。 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关 键是发展经济。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
经济制度篇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本章主要内容
6.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6.2 社会主义的本质
6.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4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过程:新民主主义社会
途径:三大改造 •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
没收 和平赎买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
全民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
• •
4、防止收入差距过的基本方针: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第二节 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第二节  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

部门内 部的竞

指生产同种商品的企业之间为获得有利的产、销条 件和超额利润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一般通过提 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 导致社会价值(即市场价值)或市场价格的形成。
部门之 间的竞

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和争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 一般通过资本转移来实现。 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托.约.登宁
提高利润率是经营者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重要途径。
4、影响和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剩余价值率高低:在预付资本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 与剩余价值率通常成正比例变化。 m’=m/v ,m ,p’=m/(c+v)
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 的条件下,部门的利润率与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一般 呈反方向变化。 c/v ,v ,m , p’=m/(c+v)
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商品价值的转化形
式,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
2、区别:与商品价值相比
质:同资本有联系,同活劳动没 有直接联系。
量:生产价格和商品价值经常不 一致。
W= c+v+m = k+m = k+p k+p =生产价格
3、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规律 起作用。
纯粹同商品买卖行 为相联系的费用 (与价值相关)
生产性 流通费用
包装、保管和运 输工人的劳动
商品 价值量
纯粹流通费用
广告费、办公费、 商业店员工资
m
价商成值品本量
商业资本增加投入50纯粹流通费用,这时可分配的 剩余价值为:180-50(纯粹流通费用补偿)=130
P`=(180-50) /(900+100+50)=12·38%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二、社会资本运行(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五、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六、马克思的资本运动理论的现实意义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1.个别资本的涵义及其影响•个别资本是以一定产权形式存在并分属于不同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资本。

•存在方式:以一定产权形式独资或联合形成完整的企业资产。

•行为方式及其影响:•①个别资本的投资、生产、运行及管理在市场上是由其经营者独立决策,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动和行为。

•②任何个别资本的运行都会与其他个别资本发生联系,因为整个生产和交易的市场都是在分工条件下由千百万个个别资本相互的联系构成的有机体。

个别资本的行为方式是理性的、自主地、自觉的。

2.社会资本的涵义(1)社会资本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或者叫社会总资本。

(2)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的不同:虽然个别资本运行行为是理性的、自主的、有计划;但由此构成社会资本的运行则是自发的、自然的、无计划的。

二、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因为社会总产品既包括各种能够作为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进入资本流通的生产资料;又包括各种能够进入一般商品流通,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 1.社会总产品: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 2.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或补偿)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用于补偿再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取得剩余价值,即实现价值补偿。

•(2)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取得所需要的商品,即实现物质补偿。

不变资本部分是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可变资本部分和剩余价值部分如何取得个人生活消费。

3.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必须研究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部门。

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第四节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节 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二、社会总产品及其构成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A 价值:c+v+m B 实物: Ⅰ生产资料和Ⅱ生活资料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第四节 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经济危机
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 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第四节 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现象。这种 过剩指的是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 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的。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假定图示
1、Ⅰ:(m-m/x)`=50% c:v=4:1 假 定 2、Ⅱ:根据Ⅰ确定c, c:v不变 3、m`=100%
图 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 750v+7 50m =3000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大一政治经济学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大一政治经济学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4
2.生产阶段 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阶段。
A
W
… P … W’ (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Pm
生产资本的职能:
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包 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5
3.售卖阶段 通过商品的出售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
阶段。
W—G’ (商品资本→货币资本)
商品资本的职能: 通过销售,把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转化
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表现为: 循环的起点和终点 的商品都是包含着剩余价值的资本价值,因此商 品资本的循环不仅包括资本价值的循环,而且包 括剩余价值的循环;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 过程,要以商品全部被消费(生产消费和个人消 费)为前提,所以商品资本的循环表现出剩余价 值实现条件的重要性,表明了生产与消费内在联 系。商品资本的循环容易掩盖资本主义生产的真 实目的,好象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
所占的比重。
25
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年 流动资本年
预付资本的 周转价值总额 周+ 转价值总额
年周转次数 =
预付资本总额
26
(2)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可缩短资本的回收 期。
(3)提高资本周转速度,有利于提高年剩 余价值率和企业的盈利水平。年剩余价值率是 一年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 率。
为货币,实现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6
(四)产业资本循环式三个循环的统一
资本循环公式:
G—W
A … P … W’—G’
Pm
7
1. 货币资本的循环
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表现为: 循环的起 点和终点都为货币,不同的是起点的预付 资本变成了终点增大了的资本,它最明显 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取得剩余 价值。由于生产阶段作为流通过程的媒介 和中间环节位于两个流通阶段之间,容易 造成剩余价值仿佛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假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2000c + 500v+ 500m =3000
2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交换关系和交换过程,社会总产品的
各部分不仅在价值上得到了实现和补偿,而且在实物上也得 到了替换,这样,简单再生产就可以继续进行了。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20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 基本实现条件:Ⅰ(v+m)=Ⅱc 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11
2.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价值 c+v+m
实物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部类 ⅠⅡ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12
3.社会总产品实现: 价值补偿 实物补偿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13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 1.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前提 2.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保障 (三)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即必须弄清社会生产的什么商品?社会 需 要什么商品?谁需要?需要多少的问题。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5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二、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三、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 前提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6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26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 750v+ 750m =3000 假定: Ⅰ(m-m/x)`=50% , 投资者把m中的一半用于积累:500(m-m/x), 另一半用于个人消费:500(m/x) , 资本按照 c:v=4:1 追加
Ⅱ1500c+ 750v + 750m =3000
重新组合:有机构成增加: Ⅰ9:1 Ⅱ5:1 Ⅰ积累率:50%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33
重新组合:有机构成增加: Ⅰ9:1 Ⅱ5:1 Ⅰ4000c+450 △c+1000v+50 △v+500m =6000 Ⅱ1500c+50 △c+ 750v+10 △v + 690m =3000
这些追加因素都要来自社会剩余产品。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24
前提条件1.
公式: 1. Ⅰ (c+v+m)> Ⅰc + Ⅱc
简化后: Ⅰ (v+m) > Ⅱc
公式表明:第I部类生产的物质产品中除
用于更新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 须有个剩余,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 有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
(一)个别资本:又称单个资本 概念:个别资本是通过自己独立的循环运
动进行增殖活动的资本。
“每一单个资本只是社会总资本中一个独
立的、可以说赋有个体生命的部分。”
马克思《资本论》Ⅱ第390页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7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二)社会总资本
概念:社会总资本是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 别资本运动的总和。个别资本是独立发挥资本 职能的资本。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31
总结: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表明,要想 使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满足 生产等于需求这个条件。而要得到这个条 件,就必须使两大部类保持一定的比例,协 调发展。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32
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前提: 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图式:Ⅰ4000c+1000v+1000m =6000
15
(二)六点假设: 两个阶级 不变资本周转时间为一年 供求平衡 没有对外贸易 没有技术进步
m`=100%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16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三、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2020/5/11
3
通过对单个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我
们发现,要想使资本正常流通,就必须即 能够买到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 够卖出所生产的全部商品,实现商品的价 值。那么,每个资本从哪里买到所需的生 产要素,又将所生产的产品卖给谁呢?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4
要解决向谁买,卖给谁的问题,就必须 从 单个资本实现正常循环运动的外部条件谈 起。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35
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10
二、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总产品是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1.社会总产品的概念: 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1年)
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实
现是关键环节。如果社会总产品得不到实现,那 么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就将受到破坏,社会资 本运动就将中断。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28
2.社会资本三大交换过程
第一部类内部交换:
Ⅰ4400c(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
第二部类内部交换:
Ⅱ 800v+ 600m/x(生活资料)Ⅱ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 本家之间的交换。
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Ⅰ1100v+500m/x与Ⅱ1600c两大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
难点:再生产的交换 重点: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2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 第三节 经济增长及其模型 第四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投入与产出
阅读书目: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表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 2.派生实现条件:
Ⅰ(c+v+m)= Ⅰ c+△c+Ⅱc+△c
表明:Ⅰ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Ⅱ(c+v+m)= Ⅰ(v+△v+m/x) +Ⅱ(v+ △v+m/x)
表明: 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 2. 派生实现条件 :Ⅰ(c+v+m)= Ⅰ c+Ⅱc
表明:Ⅰ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 求必须保持平衡。
Ⅱ (c+v+m)= Ⅰ(v+m) +Ⅱ(v+m)
表明: 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 求必须保持平衡。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主要内容
导论 政治经济学述要 CH1 商品 CH2 货币 CH3 资本和剩余价值 CH4 资本积累 CH5 资本循环和周转 CH6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CH7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CH8 生息资本和利息 CH9 垄断资本和垄断利润 CH10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29
年底图式:m’=100 Ⅰ4400c+1100v+1100m =6600 Ⅱ1600c+ 800v+ 800m =3200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30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Ⅰ(v+ △ v+m/x)=Ⅱc+ △c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25
前提条件2.
根据Ⅱ(c+v+m) >Ⅰ(v+m/x)+Ⅱ(v+m/x) 则:Ⅱ (c+m-m/x) > Ⅰ(v+m/x)
(m/x:个人消费; m-m/x:积累)
公式表明:第II部类生产的物质产品中
除用于更新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以外,还 必须有个剩余,以满足第I部类扩大再生 产有可供追加的消费资料。
年底:
Ⅰ4450c+1050v+1050m =6550 增长9·15% Ⅱ1550c+ 760v+760m =3070 增长2·33%
Ⅰ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受Ⅱ 生活资料增长的 制约。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34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原有
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 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 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 越小。也就是不变资本的增长,必然快于 可变资本的增长。因而社会对生产资料需 求的增长,必须快于对用以保证劳动力再 生产的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
特点: 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 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商品、剩余价值流通 既考察价值补偿,又考察实物补偿
2020/5/11
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系
8
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 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 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 资本,并且还要取得剩余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