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摘要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难题。
为缓解并最终解决能源的供需矛盾,改善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世界各国和地区正在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
对于这种高消耗能源和高污染的现代工具来讲,实现生态能源汽车的研发与使用具有重大意义。
汽车新能源技术繁多,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如何。
本课题以此为出发点,着重分析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得出电动汽车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然后探讨电动汽车充电站整车充电、更换电池两种运营模式,最终得出未来充电站将以更换电池为主,整车充电为辅的主流模式。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发展趋势,充电站AUTOMOTIV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ENERGY TECHNOLOGIESABSTRACTEnergy crisis and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re 21th centurie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aces of two greatest hard nut to crack. For alleviate to combine end solution energy of supply and demand antinomy, improve rigorous environment condit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region be actively developing day by day ca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Speak for the modern tool of this kind of high depletion energy and high pollution, carry out development and use of ecosystem energy car to have great significance.Automobile new energy technology is various and what is the direc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on the basis of what is mentioned above as a starting point,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in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ie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m to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electric vehicles will be a tren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en explores the two operating modes of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that is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and battery replaced charging station, and ultimately comes to conclusion that the future will be based on the battery replaced charging station, supplemented by the mainstream model of vehicle charging.KEYWORDS: new energy vehicles,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s,charging station目录第1章研究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1)§1.2研究意义 (1)第2章国内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研究现状 (2)§2.1国外的相关研究 (2)§2.1.1政府高度重视汽车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2)§2.1.2政府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推广 (2)§2.2国内的相关研究 (3)§2.2.1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3)§2.2.2国内新能源汽车取得重大发展 (3)第3章汽车新能源的类型 (5)§3.1纯电动汽车 (5)§3.1.1纯电动汽车的类型 (5)§3.1.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6)§3.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6)§3.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类型 (6)§3.2.2不同类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比较 (8)§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9)§3.3.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 (9)§3.3.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10)§3.4气体燃料汽车 (11)§3.4.1天然气汽车 (11)§3.4.2液化石油气汽车 (11)§3.5生物燃料汽车 (12)§3.5.1甲醇燃料汽车 (12)§3.5.2乙醇燃料汽车 (12)§3.5.3二甲醚燃料汽车 (12)§3.6氢燃料汽车 (12)§3.7太阳能汽车 (13)第4章汽车新能源的主要比较与发展 (14)§4.1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分析与展望 (14)§4.1.1 纯电动汽车 (14)§4.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4)§4.1.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5)§4.1.4气体燃料汽车 (15)§4.1.5生物燃料汽车 (16)§4.1.6氢燃料汽车 (16)§4.1.7太阳能汽车 (16)§4.2能量转换效率的比较 (17)§4.3减少耗油量的比较 (17)§4.4减少碳排放的比较 (18)§4.5各种能源方案优缺点中和分析 (18)§4.6电动汽车的应用缺陷和瓶颈 (19)第5章电动汽车应用的解决方式 (20)§5.1整车充电模式 (20)§5.1.1常规充电 (20)§5.1.2快速充电 (20)§5.2更换电池模式 (21)§5.2.1电池租赁 (21)§5.2.2电池的快速更换 (21)§5.2.3电池的维护 (21)第6章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23)§6.1整车充电中的慢速充电方式可以充分利用 (23)§6.2换电池模式属于能源新物流模式 (23)§6.3无线快速充电将成为最理想充电方式 (23)§6.4快速充电大量发展将带来电网谐波污染 (23)结论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7)前言石油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是全球汽车产业面对的共同挑战,各国政府及产业界纷纷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以保持其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汽车新能源技术论文

新能源动力汽车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冯海欣(广西大学中加国际学院英语1101班 1126210107)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能源资源日益枯竭与地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给传统动力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但是随着各大汽车厂家相继开始研发和投产新能源动力汽车,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发展及普及情况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同时包括混合动力车型、纯电动车型、燃料电池车型、氢内燃机车型以及其它新能源车型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对整个汽车产业乃至整个人类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混合动力;纯电动自从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至今,汽车这一有着发动机、底盘、车身架构和电气设备的“会移动的盒子”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一般汽车的概念是“以可燃气体作动力的运输车辆”,所谓可燃气体,即指能够与空气(或氧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的,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能量的气体。
而目前一般车辆使用的动力能源一般为柴油或石油。
然而,由于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汽车一直在以飞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开来,汽车使用大国中除了美国现在又增添了中国这位经济发展新贵。
但是由于资源的有限度与需求的无限度之间的矛盾,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已日趋白热化,同时由于汽车排放和石油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早已成为不变的热议话题,各国也纷纷采取措施来应对环境与污染的问题。
各大汽车品牌都已注意到如若不及早研发汽车新能源技术以降低汽车对石油的依赖并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将来的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将会非常被动并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发展汽车新能源技术便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的一大任务。
而新能源技术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车型、纯电动车型、燃料电池车型、氢内燃机车型以及其它新能源车型。
而目前较广泛发展和应用的新能源车型主要为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型,许多大型汽车厂商已经将这两项新能源技术应用到了量产车上并经过了消费者的使用。
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概论论文

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概论论文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及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汽车能源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了。
小编整理了汽车新能源技术论文,欢迎阅读!汽车新能源技术论文篇一:《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摘要】当前,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污车耗能和废气排放是造成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健康,研究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就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节能环保;汽车新能源;节能技术;应用研究0.引言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正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节能与环保正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
汽车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已经成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诱因,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在汽车工业中应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研究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汔车动力正从汽油向清洁柴油、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方向过渡。
本文就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汽车节能技术1.1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是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技术。
在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丰田作为先行者凭借混合动力的环保理念取得了极好的成级。
目前所采用的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有汽油机与电动机混合、柴油机与电动机混合两种。
实际上,混合动力技术主要是应用电动机和发动机相配合,以获得加速成和爬坡等工况下所需要的爆发力,而在汽车高速巡航状态时,则减少发动机出力,从而减少发动机的油耗。
此外,混合动力技术还有能量回收技术的应用,在汽车制动情况下,可以将制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转变,提供给电动机作为能量。
通常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可以选择单独使用电动机驱动。
从电机输出功率在整个混合动力系统功率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可分为混合动力系统、轻混合动力系统、中混合动力系统、完全混合动力系统。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毕业论文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毕业论文
新能源汽车是当今社会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要产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在汽车行业逐渐实现电动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备受瞩目。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技术等方面。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注重提升续航能力、减少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人性化。
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智能化,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远程控制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
同时,新能源汽车还将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车辆定制服务。
最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还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减少传统燃油车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注重绿色生产、绿色出行,推动汽车产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随着社会对绿色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势必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新能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新能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摘要: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彰显了技术创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激增,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7.6%,市场渗透率突破5%。
但2019年后,国家补贴政策呈现渐进式退坡,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变为产品驱动,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产品革新,掌握核心科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高增长的重要途经。
关键词:新能源技术;汽车领域;应用引言各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部分国家的能源储备已经无法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许多国家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只能采取开放新能源的方式来弥补自身对能源的需求,所以开发新能源必将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绝佳和必须选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许多家庭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石油的消耗量也在不断的增多,而国内石油的产量已经出现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出行,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影响。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传统能源型汽车的整体发展也将受到油价上涨等因素的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以上这些问题,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他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能源消耗量过大的问题,从而推动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与发展,这对降低全球能源消耗有着重要作用。
1汽车领域中的问题(1)技术有待完善。
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电池储存和释放电能,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的加油时间性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仍较长,且电池在多次使用后效能会大幅降低。
因此,当代的新能源汽车亟待在优化电池能量密度和扩大电池容量方面实现更多的突破。
(2)安全性不足。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是用户重点关注的问题。
电池的安全性、高压部件的安全性等方面都需要更加严格的设计和测试,以确保车辆在各种情况下的安全可靠,但目前一些新能源汽车还缺乏足够的安全标准和监督测试。
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毕业设计

滨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汽车新能源技术系(院):机电工程系年级:2013级专业:车辆工程班级:一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职称:助教滨州学院教务处二零一四年五月汽车新能源技术摘要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难题。
为缓解并最终解决能源的供需矛盾,改善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世界各国和地区正在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
对于这种高消耗能源和高污染的现代工具来讲,实现生态能源汽车的研发与使用具有重大意义。
汽车新能源技术繁多,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如何。
本课题以此为出发点,着重分析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得出电动汽车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然后探讨电动汽车充电站整车充电、更换电池两种运营模式,最终得出未来充电站将以更换电池为主,整车充电为辅的主流模式。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难题。
为缓解并最终解决能源的供需矛盾,改善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世界各国和地区正在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
对于这种高消耗能源和高污染的现代工具来讲,实现生态能源汽车的研发与使用具有重大意义。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
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利润空间。
在“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被描述成“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同时,市场期待已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发布。
在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蓄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泉。
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动力蓄电池不理想。
电动汽车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比能量、比功率和使用寿命等。
要使电动汽车能与内燃机汽车相竞争,关键是开发出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蓄电池。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普及仍需要克服很大困难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发展趋势,充电站ABSTRACTSources of cris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he 21st century's two major challenges facing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o alleviate and ultimately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of energy, and improve the worsening environment situation, all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are actively engaged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This high energy-consuming and highly polluting modern tools to implement eco-automotiv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se of energ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Numerous new energy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To serve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is paper,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jor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echnologies and concluded that electric vehicles will be a future trend. And then charging stations for electric vehicles vehicle charging, battery replacement two operating modes in order to work out the future charging station to replace the battery, vehicle charging, supplemented by the mainstream.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two major problems facing the 21st centur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o alleviate and ultimately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of energy, and improve the worsening environment situation, all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are actively engaged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This high energy-consuming and highly polluting modern tools to implement eco-automotiv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se of energy is of great importance.New energy vehicles refers to all other energy sources besides gasoline and diesel engines motor. Including fuel cell vehicles, hybrid vehicles, hydrogen powered cars and solar cars. Its low emissions.Has a very good development space and huge profit margins. In the "Twelve-Five" pl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s described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hile the market awaited the energy-saving and new-energy auto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 2011-2020) will be officially released in the near future. Government encourag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fuelled by policies,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is entering a new energy development fast-track. Powerhouses of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At present, the key factors of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is battery is not ideal. The main performance indicator is the energy density of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power and life. To make electric cars can compete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ars, the key is to develop a high energy density, high power, long life, low cost of batteries.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s will still need to overcome great difficulties目录第1章研究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1)§1.2研究意义 (1)第2章国内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研究现状 (2)§2.1国外的相关研究 (2)§2.1.1政府高度重视汽车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2)§2.1.2政府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推广 (2)§2.2国内的相关研究 (3)§2.2.1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3)§2.2.2国内新能源汽车取得重大发展 (3)第3章汽车新能源的类型 (5)§3.1纯电动汽车 (5)§3.1.1纯电动汽车的类型 (5)§3.1.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5)§3.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6)§3.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类型 (6)§3.2.2不同类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比较 (8)§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0)§3.3.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 (10)§3.3.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11)§3.4气体燃料汽车 (11)§3.4.1天然气汽车 (11)§3.4.2液化石油气汽车 (12)§3.5生物燃料汽车 (12)§3.5.1甲醇燃料汽车 (12)§3.5.2乙醇燃料汽车 (12)§3.5.3二甲醚燃料汽车 (12)§3.6氢燃料汽车 (13)§3.7太阳能汽车 (13)第4章汽车新能源的主要比较与发展 (14)§4.1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分析与展望 (14)§4.1.1纯电动汽车 (14)§4.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4)§4.1.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5)§4.1.4气体燃料汽车 (15)§4.1.5生物燃料汽车 (16)§4.1.6氢燃料汽车 (16)§4.1.7太阳能汽车 (16)§4.2能量转换效率的比较 (17)§4.3减少耗油量的比较 (17)§4.4减少碳排放的比较 (18)§4.5各种能源方案优缺点中和分析 (18)§4.6电动汽车的应用缺陷和瓶颈 (19)第5章电动汽车应用的解决方式 (20)§5.1整车充电模式 (20)§5.1.1常规充电 (20)§5.1.2快速充电 (20)§5.2更换电池模式 (21)§5.2.1电池租赁 (21)§5.2.2电池的快速更换 (21)§5.2.3电池的维护 (21)第6章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23)§6.1整车充电中的慢速充电方式可以充分利用 (23)§6.2换电池模式属于能源新物流模式 (23)§6.3无线快速充电将成为最理想充电方式 (23)§6.4快速充电大量发展将带来电网谐波污染 (23)结论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前言石油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是全球汽车产业面对的共同挑战,各国政府及产业界纷纷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以保持其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

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标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前景摘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正逐渐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本篇论文将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发展现状、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并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环保;可持续发展;前景一、引言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能源代替传统燃料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与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可根据所使用的能源种类进行分类,目前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纯电动汽车采用电池储存能量驱动电动机运行,具有零排放、无噪音等优点。
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既可以使用油耗更低的电动机行驶,也可以通过发动机发电延长续航里程。
燃料电池汽车则以燃料电池为能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行驶。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推广。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同时,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研发投入。
三、新能源汽车的优势1. 环保:新能源汽车采用清洁能源,不产生尾气和废气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
2. 节能:新能源汽车能够高效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相比传统燃油汽车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
3. 未来发展潜力大: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成本逐渐降低,有望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主导。
四、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挑战1. 技术瓶颈:新能源汽车目前还存在续航里程较短、充电时间较长、充电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解决相关技术难题。
2. 成本高昂: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相比传统燃油汽车较高,成本仍然是制约其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
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

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能源作为动力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凭借其环保、低能耗、不产生排放物等优点,逐渐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不产生尾气排放,有效减少了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改善环境质量和减缓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能够有效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新能源汽车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运营成本。
新能源汽车采用电能作为动力来源,能够将能量转化为动力的效率更高,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更加节能。
同时,新能源汽车在运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汽油或柴油,只需充电即可使用,充电成本相对较低,节省了燃料费用,对车主来说更加经济实惠。
然而,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有限。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有限,续航里程相对较短,无法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建设不完善。
目前,充电桩的建设还没有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充电设施不足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造成了充电不便的问题。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相对较高,使得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够强。
面对这些挑战,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推动电池技术的突破和成本降低。
同时,加大对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便利性和智能化。
此外,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如减免购车税、提供补贴等,激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节能、低成本等优势,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相信新能源汽车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研究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1)§1.2研究意义 (1)第2章国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研究现状 (2)§2.1国外的相关研究 (2)§2.1.1政府高度重视汽车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2)§2.1.2政府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推广 (2)§2.2国的相关研究 (3)§2.2.1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3)§2.2.2国新能源汽车取得重大发展 (3)第3章汽车新能源的类型 (5)§3.1纯电动汽车 (5)§3.1.1纯电动汽车的类型 (5)§3.1.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6)§3.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6)§3.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类型 (6)§3.2.2不同类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比较 (8)§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9)§3.3.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 (9)§3.3.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10)§3.4气体燃料汽车 (11)§3.4.1天然气汽车 (11)§3.4.2液化石油气汽车 (11)§3.5生物燃料汽车 (12)§3.5.1甲醇燃料汽车 (12)§3.5.2乙醇燃料汽车 (12)§3.5.3二甲醚燃料汽车 (12)§3.6氢燃料汽车 (12)§3.7太阳能汽车 (13)第4章汽车新能源的主要比较与发展 (14)§4.1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分析与展望 (14)§4.1.1纯电动汽车 (14)§4.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4)§4.1.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5)§4.1.4 气体燃料汽车 (15)§4.1.5生物燃料汽车 (16)§4.1.6氢燃料汽车 (16)§4.1.7太阳能汽车 (16)§4.2能量转换效率的比较 (17)§4.3减少耗油量的比较 (17)§4.4减少碳排放的比较 (18)§4.5各种能源方案优缺点中和分析 (18)§4.6电动汽车的应用缺陷和瓶颈 (19)第5章电动汽车应用的解决方式 (20)§5.1整车充电模式 (20)§5.1.1常规充电 (20)§5.1.2快速充电 (20)§5.2更换电池模式 (21)§5.2.1电池租赁 (21)§5.2.2电池的快速更换 (21)§5.2.3电池的维护 (21)第6章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23)§6.1整车充电中的慢速充电方式可以充分利用 (23)§6.2换电池模式属于能源新物流模式 (23)§6.3无线快速充电将成为最理想充电方式 (23)§6.4快速充电大量发展将带来电网谐波污染 (23)结论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前言石油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是全球汽车产业面对的共同挑战,各国政府及产业界纷纷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以保持其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21世纪汽车工业的发展热点。
据统计,一辆汽车年平均消耗石油约5吨。
截止到2008年,世界汽车保有量已突破9亿辆,其中中国约为6467万辆,除此之外中国的摩托车保有量已达到8954万辆,挂车101万辆,上路行驶的拖拉机1464万辆。
并且世界汽车保有量正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其中中国将达到1.3~1.5亿辆),届时汽车所消耗的石油每年55亿吨,交通用油将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
可见汽车是消耗石油的大户[1]。
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目前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但在不同时期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是不同的。
总的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可归纳为:能源逐渐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能源形式过渡是基本趋势,电能、生物燃料和氢能将是汽车能源的最终解决方案。
但在电能、生物燃料和氢能最终替代化石燃料前,汽车能源呈现多元化局面。
新能源汽车技术将出现多种技术共存的局面,先进汽油车、先进柴油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都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是由于目前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繁多,每个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本课题以此为出发点,着重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优缺点,并最终得出电动汽车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然而,电动汽车由于目前在蓄电池技术上存在着续航能力不足,充电时间过长等问题。
通过分析本课题最终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案就是加快充电站的建设,并且充电站建设将是以更换电池为主,整车充电为辅的运营模式。
第1章研究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目的与意义1.1 研究的目的依据我国资源条件和产业技术状况,通过制定国家交通能源发展战略、组织开展国家重大科技开发计划、实施鼓励性政策等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而友好的替代或部分替代以石油为燃料的汽车。
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缓解气候变暖压力,以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现阶段国家汽车节能技术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但在长期发展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总体趋势上基本相同。
1.2 研究意义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国际社会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在交通领域采取的共同措施。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业跨越发展难得的机遇;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空前的关注,包括我国在的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加大了新能源的研发力度,以提高自身产业的竞争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得以迎战能源和环境的巨大挑战;进而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所以,研究汽车新能源技术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第2章国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研究现状2.1 国外的相关研究2.1.1 政府高度重视汽车新能源的开发利用2007年1月24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表国文咨文,宣布了替代能源和节能政策,提出美国努力在未来10年之将汽油使用量降低20%。
奥巴马2009年4月曾表示,联邦政府将购买又美国3大汽车厂商制造的1.76万辆包括新能源汽车在的节能汽车。
尽管这一措施并不能改变美国汽车业衰退的现状,但他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也是奥巴马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具体表现[2]。
日本政府在2009年6月启动了“新一代汽车”计划,该计划力争在2050年,是环保汽车占据汽车市场的一半左右,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日本政府通过援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减税和发放补贴等促进环保汽车发展。
近年来,日本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新能源利用等特别措施法》、《有关电力企业利用新能源的特别措施法》、《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明确了日本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各方责任。
德国政府表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全部能源消耗的47%,因此,2020年德国境的新能源汽车要超过100万辆。
法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电动汽车和天然汽车。
1999年,政府要求所有市政部门的电动汽车及天然气汽车比例必须占市政部门拥有车辆总数的20%以上,以此带动整个社会选择环保车型。
2.1.2 政府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推广2009年,美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各方面发起成立了美国电动汽车联盟,美国电动汽车联盟主要致力于从政策和行动上推动大规模实施电动汽车计划,最终改变美国经济、环境和化石能源严重以来的现状,实现美国电动汽车运输的革命性变化。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在2015年以前推广100万辆环保汽车,为鼓励美国消费者购买,他还宣布将给予购买插电式电动汽车的人每辆车7500美元抵税额。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及环保汽车的发展,日本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绿色税制”,日本实行“绿色税制”可使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税减免2万日元,和车辆购置税减免4万日元。
在日本政府的积极扶持下,日本主要汽车生产厂家无一例外的提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战略。
丰田公司宣布在未来几年里,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型增加到10种;日产公司于2012年批量生产纯电动汽车,投放日本和欧洲市场。
在2009年年初德国政府通过的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很大一部分用于电动汽车研发,汽车从电站网络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研发。
法国政府从1995年7月1日开始,给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提供5000法郎补贴,法国电力公司从自身利益考虑,想电动汽车制厂生产的电动汽车每辆提供10000法郎补助。
这些措施给电动汽车在法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2 国的相关研究2.2.1 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
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36”重大科技问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
“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3]。
2010年8月1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在召开中央企业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成立大会。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有关中央企业成立“中央企业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旨在有效发挥中央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的带头和领导作用,形成合力加快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以联盟的方式,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快速、有效地突破电动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尽快形成规模化发展姿态。
中国汽车业“十二五”规划初稿已定,新能源汽车被列为中国汽车行业今后五年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汽车业“十二五”规划中,将提出到2015年,中国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售量达到百万辆的目标。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将以汽车电动化和动力混合化两大技术结合为标志,进行换代与产业升级[4]。
2.2.2 国新能源汽车取得重大发展2006-2007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相继问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示;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已成全面出击之势。
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哈飞等汽车生产企业,纷纷在各大国际车展上频频亮相,展出了自行研发的燃料电池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从而在这场新能源的竞技中,取得了首发权。
国产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纷纷崭露头角,如长安的CV9、杰勋混合动力版,奇瑞的A5、东方之子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海马的H12电动汽车、华普海域甲醇动力轿车和海尚油电动力混合汽车,力帆520混合动力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