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19-2020学年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

合集下载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面各句的朗读节奏(用“/”标示)和重音处理(文字下面用“.”标示)都正确的一项是()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B.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C.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驰向/另一个港湾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2 . 下列各句中不是比拟句的一项是()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入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 . 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女儿)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B.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遂用猖蹶(失败)C.马无故亡而入胡(死亡)卷卷有爷名(父亲)D.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若为佣耕(如果)4 . 下面加点字注释错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市:买B.赏赐百千强强:强盛C.双兔傍地走走:跑D.出郭相扶将郭:外城二、对比阅读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①,近学堂。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I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I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阿姊(jiě)策勋(xūn)啾啾(qiū)暮宿(sù)B . 可汗(kě)辔头(qèi)霍霍(huò)唧(jì)C . 戎机(jiè)机杼(zù)胡骑(qí)军帖(tiě)D . 鞍鞯(ān)(jiān)金柝(tuò)雄雌(cí)2. (2分) (2017八下·邹平期中) 指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 政通人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峰回路转B . 觥筹交错脱笼之鹄横无际涯浩浩汤汤C . 与民同乐朝辉夕阴忧馋畏讥气象万千D . 长烟一空伛偻提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 (2分) (2017七下·邹平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

粉丝,是为成名__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__。

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__,敢畅言所见。

A .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慧眼独具胆识过人B .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慧眼独具胆识过人C .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胆识过人慧眼独具D .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胆识过人慧眼独具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 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B . 期年之后陈太丘与友期行C . 朝服衣冠有时朝发白帝D . 时时而间进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 (2分)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A .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B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C .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D .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6. (2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汶川地震,举世同悲;________,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国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________的民族魂。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阿姊(jiě)策勋(xūn)啾啾(qiū)暮宿(sù)B . 可汗(kě)辔头(qèi)霍霍(huò)唧(jì)C . 戎机(jiè)机杼(zù)胡骑(qí)军帖(tiě)D . 鞍鞯(ān)(jiān)金柝(tuò)雄雌(cí)2. (2分)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阔绰(chuò)凝níng望颤chàn动断章取意B . 汲(xī)取栈(zhàn)桥旁鹜(wù)妄自菲薄C . 灵柩(jiù)骈(pián)进狡黠(xiá)登峰造极D . 拮据(jù )抽噎(yē)恣睢(zì)涕泗横流3. (2分)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 时代的发展异常迅猛,我们要做有志而勤奋的新一代少年,就必须做驾驭时间的主人。

古人在生产和战争中总结出了驾驭车马的多种方法,把它归纳为“十八式”。

B . 要想遏制“诈弹”事件频繁发生,就必须强化法律的严肃性与威慑力。

法院应当化被动为主动,及时公布权威信息,遏制网络谣言漫延。

C . 在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上,东城职校同其它职校明显不一样,他们就分道扬镰,各显特色。

两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终因志趣不同而分道扬镳,令人唏嘘感慨。

D . 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解释“海市蜃楼”、“沙漠魔鬼”这些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

要想不受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生活的诱惑,就必须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

4. (2分)下面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欣然规往(打算,计划)B . 日光下澈(穿透)崔氏二小生(年轻人)C . 尝贻余核舟一(赠)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D . 左右流之(捞取)道阻且跻(弯曲)5. (2分)下列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 .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 .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C .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D .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6.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她对未来一番美好的畅想,使我原本平静无波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木兰诗》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机杼(shū)军帖(tiě)戎机(róng)可汗(hán)B.辔头(pèi)朔气(shuò)雌兔(cí)阿姊(zǐ)C.云鬓(bìn)赏赐(sì)骏马(jùn)策勋(xūn)D.燕山(yān)鞍鞯(jiān)金柝(chāi)傍地(bàng)2.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嗽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下面句中画线词的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赏赐百千强B.军书十二卷C.女亦无所思D.双兔傍地走4.下面句中画线词语属于词类活用的二项是()A.旦辞爷娘去B.策勋十二转C.朔气传金柝D.赏赐百千强5.【2017·福建改编】下列对《木兰诗》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了木兰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军书十二卷”中的数字“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二、填空题1.解释下列画线词。

(1)愿为市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旦辞爷娘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燕.山朔.气可汗..金柝.胡骑.傍.地走鞍鞯.理云bìn pèi头雄cí阿zǐ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旦.辞爷娘去(2)惟.闻女叹息(3)出郭.相扶将尚书郎(4)木兰不用..(5)朔.气传金柝十二转(6)策勋..(7)军书十二卷...(8)赏赐百千强.3.分别写出下列加点词正确的意义。

(1)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2)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4.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紧张气氛,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 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对偶,突出战事紧急)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7.同格中学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方案】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

(2)【拟写对联】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下联,围绕“爱国”主题,对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立大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阿姊(jiě)策勋(xūn)啾啾(qiū)暮宿(sù)B . 可汗(kě)辔头(qèi)霍霍(huò)唧(jì)C . 戎机(jiè)机杼(zù)胡骑(qí)军帖(tiě)D . 鞍鞯(ān)(jiān)金柝(tuò)雄雌(cí)2. (2分)(2016·秦淮模拟) 下列字词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狼藉迁徙张皇失错莫衷一是B . 蓬篙分泌更胜一筹五彩斑斓C . 旁骛真谛冥思遐想因地治宜D . 蜷伏濒临销声匿迹巧妙绝伦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 . 运动会上,李涛以破校运会记录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第一名,在校短跑队里,他是手屈一指的主力队员。

B . 当代雷锋郭明义几十年来奉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宗旨,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他头脑中根深地固。

C . 暴雨过后,山洪暴发,惊涛骇浪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D . 演唱会上,面对艺术家精湛的技艺,观众们用掌声和欢呼声把现场的气氛哄托得十分热烈。

4. (2分) (2016九上·江阴期中) 下面文段中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A . 乃:于是B . 要:同“邀”,邀请C .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D . 焉:于之,从这里5. (2分)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B .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C .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D .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6.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阿姊(jiě)策勋(xūn)啾啾(qiū)暮宿(sù)B . 可汗(kě)辔头(qèi)霍霍(huò)唧(jì)C . 戎机(jiè)机杼(zù)胡骑(qí)军帖(tiě)D . 鞍鞯(ān)(jiān)金柝(tuò)雄雌(cí)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言行相顾断章取义强聒不舍心无旁骛B . 神情恍惚荡然无存花团锦簇菱角分明C . 铬尽职守自知之明恼羞成怒重蹈覆辙D . 一抔黄土涕泗横流怒不可遏歇斯底理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去年10月12日至17日,历经5天5夜115小时,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

B .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在对比中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C . 美国总统布什和到访的英国首相布莱尔5月25日在华盛顿公开承认,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犯有无可非议的错误。

D .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对课文条分缕析,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也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4. (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猿则百叫无绝(不绝)经纶世务者(筹划)B . 亦不详其姓字(不知道)亲旧知其如此(好的,坏的)C . 赞曰(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衔觞赋诗(酒杯)D . 执策而临之(面对)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5. (2分)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A . 天上的风雨/来了B .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C . 心中的风雨/来了D .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6.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战士们怀着心情,肃立在纪念碑前,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为他们默默致哀。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45分)1. (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在广阔无垠的原野上,唱一支yōu ________远的歌,像一阵迅疾的凤掠过斑b6 ________杂乱的苇草,抵达千年之前那抹最初的晨光。

在安静的江面之上,掬起一汪澄chè ________的水,滴滴晶莹地洒在江pàn ________的绿草上,每一滴水珠承载着一个遥远的传说,叮当作响。

2. (8分)解释下列多义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 蹴尔而与之________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 万种于我何加焉________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 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呼尔而与之________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________3. (6分) (2018七下·衢州月考)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③朔气传金柝________④赏赐百千强________⑤双兔傍地走________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________4. (2分)选择正确的翻译忠之属也,可以一战()A . (这是)忠于君主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B .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打一仗。

C .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5. (2分)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的景象。

B .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理解: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天气非常炎热的特点。

C . 田野间传来各种虫鸣,有的若大提琴,有的像竖琴,有的似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2019-2020学年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组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B.《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是丹麦童话大师、作家。

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2 .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 . 对下面语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是()①天空在草面前是屏息低眉的。

②草原上天有多大,草就有多广。

③天空像是草原的一件总不合体的蓝绸衣。

草在长大在与天空赛跑,天空总是输。

绸衣接了又接,还是捉襟见肘。

④草愿意风和日丽,天就晴;草愿意雨雪风霜,天就阴;草什么也不愿意,天就只好走开,那是夜里。

反正得由着草的性子来,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草才不把天看在眼里,它们讨好的是牛羊。

A.①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天空的渺小,赋予小草人的灵性。

B.②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草的旺盛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草的赞美之情。

C.③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草原的辽阔,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D.④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无拘无束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窥谷忘反。

二、句子默写5 . 古诗文默写。

(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三、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鱗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丨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②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

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①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②顾:表轻微的转折,只是。

③望:奢望。

④厚:丰厚。

6 .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春和景明(日光)B.宠辱偕忘(一起)C.大臣责之曰(代词,代王质)D.不以物喜(认为)7 . 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沙鸥翔集,锦鱗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B.乙文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仲淹避之唯恐不及时,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质问他时,他却能以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甲文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乙文则通过侧面描写突出范文正公的形象。

8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9 . 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天关。

对此,你怎么看?四、课内阅读10 . 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东临碣石(______)(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3)下车引之(______)(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5)人不堪其忧(______)(6)应傍战场开(______)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 . 本文选自《____》,它是由南朝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12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2)太丘舍去(______)(3)下车引之(______)(4)元方入门不顾(______)13 . 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14 . “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15 . 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速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闲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7 . 根据下面的句子探究问题:木兰从军到底多少年?句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句二: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8 . 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9 . 本文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成功塑造了木兰这一女英雄的形象。

请认真阅读全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正面刻画是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

本诗在塑造人物形象吋,釆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描写方法。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分析。

语言描写:如“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生动形象地把一位性格深沉的女子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侧面烘托也是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在叙事中透用坏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如“旦辞爷娘去......,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借征途中的景物,表达了木兰对亲人和家乡的____________之情,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20 . “万里赴戎机,美山度若飞”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概括地写出了木兰的矫健身姿。

请你展开联想,用简洁的文字具体描写出木兰的动作、神态等。

80字左右。

五、综合性学习21 . 帝乡枣阳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等,都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现在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完善活动)“枣阳琚湾酸浆面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被公布为枣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遗产,2012年又入选“湖北省首届食文化名食”,目前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学们以“琚湾酸浆面”作为非遗考察对象开展活动,现在请把活动步骤进一步完善。

①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考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考案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讨论、分析该文化产与评定林准的持合情(材料探究)请从下面这则材料中,概括“琚湾酸浆面”的主要特点。

吃面,主要在于吃味,酸浆面的风味就是酸、香、,油而不膩、面白味美、酸鲜可口,特别是在夏食后具有消暑开胃之功效,成为夏季最佳美食。

你看,桌前摆放的那只精美的大瓷碗,碗中隆起一个“小丘”,底部垫有一撮淡黄淡黄的酸菜,中间堆着细长细长的面条,面条上则是色泽鮮亮的臊子,碗里的面汤(含有浆水)汪汪漾漾,并且飘动着微微青烟。

尝一口,齿间柔韧细滑,舌端酸香醇厚,喉头津液涌流。

一旦吃到兴头之上,使会情不自地叫着“得劲!过瘾!真好!”一选自《襄阳晚报》2017.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劝说)今年“湾酸浆面美食节”期间,一位外地中年男子把驾驶的汽车停放在人行道上。

作为美食节活动志愿者,你将怎样劝阻这种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传承)请从下面备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作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

应选?上句:保护文化遗产下句: ___________备选项:A、文化成就未来、B.遗产不再遗憾 C.珍藏历史精华 D.记住美丽芬芳22 .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1)从古人读书看读书古代匡衡,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亮,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这就是“凿壁偷光”“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的由来。

请写出另外两个与勤奋好学、刻苦读书相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如何倡导今人读书,请拟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就读的书塾“三味书屋”,所谓“三味”,是指读古代典籍带给人的感受,“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zhuàn美味佳肴),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鱼肉酱)”,你读过的书,带给你怎样的味道呢? 请以一类书或一本书为例,写下你的读书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