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案例分析:老师,我不睡觉

合集下载

4、卢卢不再说——老师,我睡不着

4、卢卢不再说——老师,我睡不着

案例卢卢不再说——老师,我睡不着一、背景:《新纲要》中十分强调: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我们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以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我班有个叫卢卢的七岁小男孩,我们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孩子上幼儿园最担心的事就是午睡。

不过与孩子接触后,我们发现他很有主见,爱动脑筋,喜欢探索、研究,语言发展十分好,常常动手动脚,静下来的自控力很差,他不想睡午觉。

二、案例描述、沟通、思考与策略:案例描述:第一周:第一天午睡,小朋友们小便后陆续上床睡觉了,卢卢慢腾腾地也上床了。

我在巡视中发现,卢卢睁着小眼睛,不停地动着小手和小脚,当我走近他时他用力地闭着小眼睛,我轻轻地说:“卢卢,闭眼睛时不用太用力,”卢卢说:“老师,我睡不着,”“你就闭眼休息吧。

”在我的巡视中,其他小朋友都睡着了,卢卢还是睁着小眼睛,不停地动着小手和小脚。

当我走近他时,他就用力地闭着眼睛,我就一边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额头、小手,一边轻轻地说“眼睛放松、小手不动”,卢卢的眼睛慢慢地放松了,小手渐渐地不动了,卢卢也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第一周只有三天,每天的午睡都是这么渡过的。

沟通:“戴老师,今天卢卢午睡睡着了吗?”这个星期里,卢卢妈妈每天都要问同样的问题。

原因是,孩子在以前的幼儿园、在家从来不睡午觉,妈妈很是担心孩子每天在幼儿园里的这段时间是怎样渡过的。

我们如实地将孩子午睡的经过说给卢卢妈妈听,卢卢妈妈笑着连连说:“还好,还好,能睡着了就好,因为孩子每天说——害怕午睡,我们跟他讲午睡的重要性没用。

”看到卢卢妈妈如此得满足,我们欲言又止。

思考与策略:每天的午睡如此这般,而家长又如此的满足,我们觉得很是头疼。

我们俩老师商量后,决定在第二周改变策略,采用强化物——小五星,每天让小五星陪孩子午睡,告诉孩子:“假如每天不用老师摸摸额头、摸摸小手,听“小五星说‘卢卢躺在小床上,闭上小眼睛,小手小脚藏被窝,小手小脚要休息,卢卢是个天天午睡的好孩子’”,我们只用轻轻的话语提醒孩子,孩子就能入睡。

案例一老师,我不睡觉

案例一老师,我不睡觉

案例一:老师,我不睡觉案例背景:浩然是本班的一名很规矩的男孩子,由于妈妈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的原因,孩子基本上白天都跟着外婆,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浩然独特的性格。

案例描述:哎,浩然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每天来到幼儿园,浩然表现的中规中矩没哭也没闹,但一到午睡时,他就紧皱眉头,老师问他原因,他就嚎啕大哭,哭声如雷声,惊天动地,又手舞足蹈、拳打脚踢。

搞得老师手足无措,只能看着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睁着眼睛,他总是看着老师微笑了。

我总会提醒他好多次,试图让他能够睡着,避免午后疲劳,可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

和家长也反映过,可是家长的态度是(可能就是孩子的想法,他不想睡就不要勉强他睡,只要不影响其他的幼儿。

)第二天,我想也许可以照着家长的意思试试,于是,今天我走到浩然小朋友的身边,对他说:“宝贝,今天你可以不睡,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不能影响别人,可以吗?”他兴奋的告诉我:“可以,老师你真好。

”他送给了我灿烂的微笑,我同样也回应了他微笑。

以后的几天,殷浩然小朋友都会主动的告诉我:“老师,我不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

”案例分析: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所谓“打盹儿”,就是短时间的睡眠,多指午睡。

无疑,午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然而,很显然,午睡对于我们班上的这位宝宝来说是“不来电”的,我也曾想不顾孩子的想法,逼迫他入睡,但这样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幼儿。

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浩然存在午睡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

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体生活。

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

案例措施:为使幼儿克服午睡障碍,除了家园结合,消除幼儿生理疾病外,针对儿童的心理,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

幼儿园老师观察记录《老师我睡不着》

幼儿园老师观察记录《老师我睡不着》

小班刚刚入学,作为一名老师,最最头疼的一件事之一就是看午睡。

小朋友之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的宝贝,在家都是哄着睡的,所以,一进午睡室,小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了。

费浩然就完全沸腾了,他的反应和其他小朋友是不一样的,他很兴奋,他一会儿爬到自己的小床上,觉得挺好玩的,又和旁边的小朋友打招呼,一会会又借故上厕所,出去溜达了一圈,等我安顿好其他小朋友的时候,他在哪儿呢?他呀,跑到其他小朋友的床上去安慰别人,“不要在哭了!”他是
这么说的,我请他回到自己的小床上,可是只要我一离开,他就爬起来,简直是一刻都不能停下来。

于是,我只能陪在他的旁边,轻轻地拍着他睡觉。

他可是个精灵,从睡午觉我就看出来了,我在的时候,他呀小手小脚放的平平的,一动不动,眼睛也不动,我以为他已经睡着了,就轻轻地离开了,谁知他马上有所行动,拍醒了旁边的小朋友,两个人玩的不亦乐乎。

我只好又跑过去,“老师,我睡不着。

”“那怎
么办?”我只好继续留着陪他睡时候,睡着睡着,他轻轻的拉过了我的手,把手放在
了他的脸的旁边,眼睛闭起来,乖乖的。

我的心里其实有一点小小的触动,我想小朋友确实是第一次自己独立的睡觉,可能他对新环境的适应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之前所有熟悉的东西都不在了,他拉起了我的手,我想,我现在就是他在依靠的人。

亲爱的宝贝,请你好好睡吧,我会陪着你的。

幼儿园不睡午觉案例的深入分析

幼儿园不睡午觉案例的深入分析

幼儿园不睡午觉案例的深入分析幼儿园不睡午觉案例的深入分析序号一:案例背景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出现了幼儿不愿意午睡的现象。

这给教师和家长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为午睡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是帮助孩子们恢复体力和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有些幼儿却拒绝睡觉,导致校园安静时间无法得到充实利用,孩子们下午容易疲倦,学习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序号二:可能原因探讨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孩子们不愿意午睡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 生理需求不同:每个孩子的睡眠需求可能有所不同。

有些孩子确实不需要那么长的午睡时间,而有些孩子可能有不同的睡眠习惯,例如在晚上很晚入睡,早上也很晚起床,所以对于午睡并没有太强的需求。

2. 家庭环境影响:幼儿的睡眠习惯往往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习惯了不午睡或者午睡时间较晚,那么在幼儿园中就很难适应午睡的规定。

另外,一些家庭的生活作息规律不规律,也可能导致孩子在幼儿园中无法适应固定的午睡时间。

3. 环境不适应:有些幼儿可能对幼儿园的环境不适应,包括陌生的环境、床位和气氛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孩子们难以放松并进入睡眠状态。

4. 孩子个性特点:有些孩子天性活泼好动,难以安静下来。

这意味着他们不适应静坐在床上并入睡的要求。

他们可能更愿意进行其他活动,如玩耍、看书等。

序号三:解决方法分析既然我们了解了一些潜在的原因,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1. 了解孩子的睡眠需求:教师和家长可以观察孩子们的生理表现,以确定他们的睡眠需求。

如果孩子们在校期间表现出活跃和精力充沛的状态,那么他们可能不需要长时间的午睡。

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考虑缩短午睡时间或改为安排其他休息活动。

2. 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午睡问题。

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睡眠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

家长也应该配合幼儿园的规定,积极引导孩子在幼儿园中接受午睡。

小班教案:老师,我不睡觉

小班教案:老师,我不睡觉

小班教案:老师,我不睡觉简介睡眠对于小孩的身体和智力发展非常重要,但有时小孩会表现出不愿意睡觉的情况,这对老师和家长都是很困扰的。

本文将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小班老师处理这种情况。

问题小孩不愿意睡觉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害怕黑暗、需要安全感、太兴奋或太紧张等等。

不管什么原因,都需要老师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小孩进入睡眠状态。

方法安全感小孩在睡觉时需要感觉到安全和放心,如果下意识地觉得不安全,就难以入睡。

因此,老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案:1.给小班加设一些小夜灯,可以让孩子看到安全的环境。

2.可以让小朋友自己选择一件他/她最喜欢的玩具或者枕头,陪他/她入睡。

3.讲一些简洁、温馨的故事或者唱一些催眠歌曲,帮助孩子心情转换,缓解紧张情绪。

规律性一个健康的睡眠习惯需要良好的规律性,即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入睡和起床,这可以帮助孩子的身体自然地进入睡眠状态,从而更容易入睡。

1.需要尽量避免在睡前长时间玩耍电子设备,避免破坏规律性,影响健康的睡眠习惯。

2.在确定每天的入眠、起床时间后,可以制定一些固定的睡前活动,例如念一篇短小精悍睡前故事、准备喝口温水等等。

舒适的睡眠环境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是孩子健康睡眠的必要条件之一。

1.老师可以检查一下室内温度、床铺整洁度、床上是否有干净的被褥等等。

2.可以在床边放一杯温水、安静宽敞的房间,给予孩子有宽松的空间,从容进入睡眠状态。

养成正确的日常生活习惯坚持良好且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也对孩子的睡眠有很大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老师遵照以下原则:1.最好不要让小孩在夜间摄取过多的缺氧性食物或者提供太过刺激的饮品(如可乐、茶等等)2.还可以制定一些日常习惯,例如适当的午睡、早晚食物的调整等,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论帮助小班学生建立规律、安全、温馨和简洁的睡眠环境,同时养成正确的日常生活习惯,可以改善小孩不愿意睡觉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小班学生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幼儿园案例反思:“老师,我睡不着”

幼儿园案例反思:“老师,我睡不着”

幼儿园案例反思:“老师,我睡不着……”案例: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翻来覆去睡不着、有的趴在床上四处张望、有的在咬被子、玩手指,还有的到了该睡的时候不睡,该起床的时候又不肯起来……李俊豪小朋友平日里特别顽皮,中午几乎不睡觉,每次睡下不到十分钟,他就开始叫:"老师,我要小便。

"小便不到五分钟,他又叫:"老师,我要小便,"如此反复不断,一中午是便中来回中度过。

如果制止他此种行为,在被子里辗转反侧,既不安静睡觉,也不让旁的小朋友睡的安稳,为此,针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头疼不已。

李俊豪小朋友不睡觉,用各种方法引起你的注意力。

于是我对在俊豪妈妈接送的时间于俊豪妈妈了解到,发现俊豪在家中一般没有午休习惯,以至于没有午睡的习惯,家庭环境因素造成了直接性的原因。

而李俊豪小朋友是个好动的孩子,在幼儿园尚且如此顽皮好动在家要同时两个家长看护。

通常没有固定的睡眠时间,累了就睡。

听他妈妈说,每到晚上俊豪就不想睡觉,都要很晚,早上又不愿意起床,也难怪中午睡不着了。

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我反思,首先,要做好家长工作,要求家园同步。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其次,老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稳定幼儿情绪。

每天午睡的时候,我都会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亦或者讲一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让孩子边听边入睡。

对于有不良习惯的幼儿或难入睡的幼儿,我会把他们安排在容易关注的位置,我还会跟他们说悄悄话,轻轻地抚摩他们的小脑袋或小手,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好让他们轻松入睡。

对于个别睡姿不正确的幼儿我会及时提醒和纠正,经过我的悉心照顾和耐心教育,孩子们逐渐克服了不良的习惯,都能安静、愉快地入睡了。

最后,老师还要认真观察,如果他今天睡了,我们该及时表扬,奖励。

因为表扬是对幼儿好的思想和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其目的是使受表扬的幼儿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它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是调动幼儿积极因素的重要手段。

教育笔记:老师,我不想睡

教育笔记:老师,我不想睡

教育笔记:老师,我不想睡教育笔记:老师,我不想睡背景思思小朋友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很少有时间陪陪他。

思思基本上白天都跟着奶奶一起,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思思独特的性格。

事件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陆陆续续走进午睡室准备开始午睡了。

可思思总是那个睡不着的孩子,总需要老师不断提醒。

大部分孩子听着故事都安静入睡了,但还是听到有谁在小声哼唱:“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这是谁呢?循着声音走过去,原来发现思思还没有睡着,在唱歌呢。

这时我问:“思思,你怎么还不睡觉呢,现在唱歌会打扰其他小朋友休息的,这是没有礼貌的。

”他笑眯眯地说:“老师,我睡不着,我家里重来都不睡午觉的。

那我不发出声音就好了。

”没过多久,突然听到小雨从睡梦中哭醒,接着就听到:“老师,思思拉我头发的,好痛的。

”原来,又是思思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

“老师,我就是不想睡觉。

奶奶在家都不让睡的,为什么幼儿园一定要睡午觉,我睡不着,没事情做。

”思思理直气壮地说。

分析思思从小就没有午睡的习惯,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也反映在家重来不午睡的。

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也很少有时间在家陪陪孩子,更不说哄他睡觉了,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爱睡午觉的习惯。

反思1.用愉快的情感来感染幼儿。

放优美、平和的音乐,用音乐舒缓和旋律来感染幼儿,潜移默化地稳定幼儿的情绪。

2.用移情的方法来消除幼儿午睡的焦虑。

3.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4.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他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他旁边,有时拍拍他,有时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帮助她睡眠,慢慢地他能睡一会儿了。

但不一会儿就会醒过来,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让他起来做一些安静的游戏,不让他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

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思思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

小班不想睡觉共情案例

小班不想睡觉共情案例

小班不想睡觉共情案例
在小班午睡的时候呀,有个小宝贝叫豆豆,他可就是不想睡觉呢。

我走到豆豆的小床边,看到他眼睛睁得大大的,小脚丫还在床上来回晃悠。

我就轻轻坐在他床边,小声地说:“豆豆呀,你怎么还不睡呀?是不是小床不舒服呀?”豆豆摇了摇头,奶声奶气地说:“老师,我不困,我还想玩。


我笑着说:“豆豆,老师知道玩可有意思了。

可是你看,现在其他的小伙伴都睡觉了,就像小花朵在休息一样。

要是你不睡觉,等会儿小伙伴们都精神饱满地起来玩新游戏了,你却没精神,那可就不好玩咯。

”豆豆听了,有点犹豫,但还是没有躺下的意思。

我接着说:“老师给你讲个秘密哦。

你知道吗?你的身体里呀,有个小小的‘睡眠精灵’。

当你闭上眼睛睡觉的时候,这个小精灵就会在你身体里跑来跑去,把你身体里的能量都补充满,这样你就能长得高高的,还能跑得快快的呢。

可是现在呀,这个小精灵在你身体里都快无聊死了,因为你一直不闭上眼睛让它工作。


豆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好奇地问:“真的吗,老师?”我赶紧点头说:“当然是真的啦。

老师小时候也和你一样,有时候不想睡觉,可是后来发现睡觉了以后就像超级英雄充了电一样,可厉害了。


我又摸了摸他的头说:“而且呀,你要是现在睡觉,老师在你睡着的时候会悄悄在你耳边说一个魔法咒语,这个咒语会让你做个超级美梦呢,梦里可能会有你最喜欢的小恐龙或者大城堡哦。


豆豆终于慢慢躺了下来,我给他盖好被子,轻轻拍着他说:“睡吧,小宝贝,让睡眠精灵开始工作啦。

”不一会儿,豆豆就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案例分析:老师,我不睡觉
案例背景:
圆圆是幼儿园小班的新生。

由于妈妈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的原因,圆圆基本上白天都跟着外婆,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圆圆独特的性格。

案例描述:
哎,圆圆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每天来到幼儿园,圆圆表现的中规中矩没哭也没闹,但一到午睡时,他就紧皱眉头,老师问他原因,他就嚎啕大哭,哭声如雷声,惊天动地,又手舞足蹈、拳打脚踢。

搞得老师手足无措,只能带他到教室外散步,他总是马上安然无恙微笑了。

我总会提醒他好多次,试图让他能够睡着,避免午后疲劳,可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

和家长也反映过,可是家长的态度是(可能就是孩子的想法):他不想睡就不要勉强他睡,只要不影响其他的幼儿。

第二天,我想也许可以照着家长的意思试试,于是,今天我走到圆圆小朋友的身边,对她说:“宝贝,今天你可以不睡,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不能影响别人,可以吗?”他兴奋的告诉我:“可以,老师你真好。

”他送给了我灿烂的微笑,我同样也回应了他微笑。

以后的几天,圆圆小朋友都会主动的告诉我:“老师,我不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


案例分析: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所谓“打盹儿”,就是短时间的睡眠,多指午睡。

无疑,午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然而,很显然,午睡对于我们班上的这位宝宝来说是“不来电”的,我也曾想不顾孩子的想
法,逼迫他入睡,但这样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幼儿。

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圆圆存在午睡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理原因。

二是心理原因。

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体生活。

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

案例措施:
为使幼儿克服午睡障碍,除了家园结合,消除幼儿生理疾病外,针对儿童的心理,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

一、开展快乐的游戏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熟悉老师、小朋友、班集体和幼儿园
(一)"我坐上了小火车"活动。

活动目标是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减轻其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具体做法是:教师亲切接待幼儿的家长,欢迎小朋友来乘坐班里的一列小火车。

当幼儿选择一节喜欢的空车厢并插上车票后(车票是幼儿自选的,贴有小动物的卡片),表示幼儿已经上车了。

司机(老师扮演)可以带他去玩,发给他一个有趣的玩具,送他到喜欢的活动区玩。

离园时教师告诉幼儿,欢迎他明天再来乘坐小火车。

(二)"我的一块小天地"活动。

活动目标是使幼儿感到他是幼儿园的小主人,减轻不安感。

具体做法是:教师亲切地告诉幼儿,幼儿园和家里一样,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水杯,毛巾和座位。

然后,教师发给
幼儿一套和车票上图案一样的卡片,贴在幼儿选中的水杯格、毛巾架和桌子旁,贴好后把幼儿的日常用品放在那里。

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他的小天地,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标记,不要拿错东西或放错地方。

(三)"认识老师"活动。

活动目标是消除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和戒备心,使幼儿喜欢、亲近教师。

具体做法是:请幼儿看三位老师表演的木偶戏,然后,玩游戏"猜猜我是谁",猜戴××面具和是×老师。

猜对后,老师和小朋友握握手,摸摸头或拍拍肩。

(四)"生日快乐"活动。

活动目标是促使幼儿相互认识,培养幼儿共同游戏、友好相处的情感。

具体做法是:请幼儿欣赏布置好的生日快乐的墙面,介绍代表×月份的花和图片,然后做"过生日"游戏。

老师出示代表某月份的花,那个月出生的小朋友便扮演寿星吹蜡烛,其他小朋友为他唱《祝你生日快乐》歌。

最后,寿星向每个小朋友道谢,小朋友们依次说:"祝××生日快乐。

二、为幼儿创设和谐、愉快的午睡环境,克服幼儿睡前的焦虑心理
(一)为幼儿解决睡前准备工作的困难。

两岁半左右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有限,我便及时地给予帮助,提醒或帮助幼儿睡前小便,解决脱衣、铺被等困难。

(二)用愉快的情感来感染幼儿。

放优美、平和的音乐,用音乐舒缓和旋律来感染幼儿,潜移默化地稳定幼儿的情绪。

(三)满足幼儿有的需要。

幼儿渴望大人搂抱,即使长大了,也喜欢靠着成人。

幼儿午睡时我常常扮演幼儿家长的角色,轻轻拍着爱哭
的幼儿入睡,使他们深深地感到,老师喜欢我,老师和妈妈一样好,从而信任、喜欢和亲近老师,产生愉快和情感,哭闹也就随即停止。

(四)用移情的方法来消除幼儿午睡的焦虑。

幼儿的情感纯洁而真挚,对可爱的小狗、小猫和小兔等动物很喜爱而且乐于模仿。

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在幼儿的床上贴上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图片,告诉他们这是××小动物的家,请他们扮演小动物在家中睡觉。

孩子们觉得有趣、好玩,便学着乖巧的小动物睡着了。

案例反思:
通过近一个多星期努力,我终于使幼儿克服了午睡障碍,哭闹现象没有了,午睡室成了幼儿健康成长的温馨摇篮。

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我想我应该努力倾听孩子的心声,于是我得到了孩子灿烂的微笑与信任。

虽然幼儿每天生理睡眠的时间较长,我们也提倡午睡,这样对幼儿的发育成长是很有益的。

但是幼儿的健康状态应该从个体的生理角度来评判,不能一概而论。

只要孩子身体健康,睡不睡午觉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应该顺其自然。

强迫午睡反而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问题,对其成长不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