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管理.

合集下载

母婴分离母乳喂养护理措施

母婴分离母乳喂养护理措施

母婴分离母乳喂养护理措施母婴分离的情况下进行母乳喂养是一件比较特殊但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相关的护理措施。

一、心理支持方面的措施1. 原因- 对于妈妈来说,母婴分离本就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情,再加上要坚持母乳喂养,心理压力会很大。

如果妈妈心理状态不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对于宝宝来说,虽然小,但也能感知到和妈妈的分离,如果妈妈情绪不好,宝宝在后续的喂养过程中可能也会出现不适应等情况。

2. 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医护人员要多和妈妈沟通。

从妈妈刚经历母婴分离开始,医护人员就要以温和、耐心的态度向妈妈解释母婴分离的必要性,比如宝宝可能因为早产或者其他健康问题需要特殊护理等。

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和妈妈聊天,询问妈妈的感受。

- 分享成功案例。

可以给妈妈讲一些之前有过类似情况的妈妈,是如何坚持母乳喂养并且宝宝健康成长的故事。

例如,“之前有个妈妈和您情况差不多,她一开始也很担心,但是按照我们的方法坚持下来,宝宝出院的时候白白胖胖的呢。

”- 鼓励家人陪伴。

医护人员要提醒家人,尤其是丈夫,要多在妈妈身边陪伴。

丈夫可以给妈妈讲一些轻松的事情,像今天家里的宠物又做了什么搞笑的动作之类的。

家人的陪伴能让妈妈感觉到温暖和支持。

3. 预期效果- 妈妈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焦虑和不安。

这样妈妈的乳汁分泌量能够保持稳定或者有所增加,而且在后续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也能更顺利地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

二、乳汁收集和储存方面的措施1. 原因- 母婴分离时,宝宝不能直接吸吮母乳,所以需要把母乳收集起来储存好,以便后续喂给宝宝。

正确的收集和储存可以保证母乳的质量,避免细菌污染等问题。

2. 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清洁准备。

妈妈在收集乳汁之前,要先洗手,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乳房。

可以准备专门的吸奶器,吸奶器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如果是手动吸奶器,要注意部件的组装正确;如果是电动吸奶器,要检查电量或者充电情况。

- 吸奶过程。

一般每2 - 3个小时就需要吸一次奶,就像宝宝正常吃奶的频率一样。

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护理干预

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护理干预
能 力(~。 2
2 脓腔深度治疗 . 4 加强 深部脓腔引 流 , 采用少 量多次清创 , 物灌 注后 , 药 协
【 陈维英. 础护理 学【 】 1 】 基 M. 江苏科学技术 出版社 ,9 7 6 19 年 月第三版. 【 蔡亮容 . 2 】 应用血竭 胶囊加氧 疗治疗 m~ Ⅳ期压疮 疗效观 察[ . 阳 J贵 】
21 彻底 清创 、 . 扩创。 将原切 口扩 大 3 5m, 无菌显 微小 剪 , 量分 次清 除  ̄e 用 少
坏死 组织 及脓 性分泌物 , 用双氧水 清洗脓腔— . 9 %生理盐水
换, 敷料与创面粘连 时 , 避免拽 、 、 撕 强行 揭开 , 尽可 能减少愈
合 中细嫩 肉芽 的损伤。 26 被动性患肢锻炼 . 患者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 , 抬高下肢 6- 0 。护士 帮助  ̄2 。
参考文献 :
以 6 8个流 ̄/ n 对创面 吹 3mi, 日一 次。用 1 — 4号 ~ mi, 0 n每 01 无菌导尿管插入脓腔深部 , 使创面充分接触氧气 。 高流量 (— 6 8 流量 ) 面吹氧 , 氧气可以深透到创 面, 个 创 使 脓腔深 部周 围 肌 肉组织 , 增加局部 的有效通气量 , 利用 0 于 C O 交换改 变 局部病理生理所致 的阻塞性通气 障碍 。高流量 吹氧 , 使其形 成一 层高浓度 氧化膜 , 防止厌 氧菌的感染 , 加肌体抗感染 增
环 的作用 。
每 日常规 消毒皮肤 , 清除脓腔 及创面 的坏死组 织 , 性 脓 分泌物, 药物灌注级红外线照射后 , 7 %的酒精湿化氧气 , 用 5
28 合理营养促进康复 . 给予高碳水 化合 物高维生素 , 高蛋白饮食 , 同时保持大便 通常 。给予补液 , 抗炎凋整水 电解质平衡 。加强生 活护理 , 保 持床面干燥 、 洁净 , 时翻身 防止褥疮 的发生 。 定 经过 1 — 6 5 3 d彻底 清创 引流 ,抗炎治疗 ,科 学 的心理 护 理, 精心 的生 活护理 , 优质 的医疗护 理 , 败血病 发生 , 元 元死 亡病 例 ,6 1 例患者均治愈 出院 。

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干预

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干预

母 婴分 离 产妇都 表 达 了急切 需要 从 医护 人 员那 里获
取 信息 支 持 的 愿 望 _ 4 j 。 针 对 母 婴 分 离 产 妇 的 特 殊 需 求 ,护 理人 员在 工作 中应 观 察 产 妇 的心 理 状 态 , 对 态度 积极 的产 妇 , 给予传 授新 生儿 护 理 和母 乳 喂
1 临床 资料
将2 0 1 3年 6~1 2月 在 我 院住 院分娩 并 由 于各 种原 因造 成 母 婴 分2 3~ 3 6周岁 ,平 均年 龄 ( 2 9 . 6±4 . 9 ) 周 岁 。2 1 6例 产 妇 均为剖 宫产 ,无 精神 性疾 病 和其他 并发 症 。患者 的年 龄 、术 中术后 出血 量 、产次 等 因素患 者无 显著
练掌 握 ,但不 能 忽视 经 皮 肾穿 刺 活检 术 的禁 忌 症 , 具体 包 括 : ( 1 ) 明 显 出 血 倾 向 ,重 度 高 血 压 。 ( 2 )精 神病 或不 配合 手 术 操 作 。 ( 3 ) 孤 立 肾 ,小
肾。 ( 4) 活 动性 肾 盂 肾炎 、肾 结 核 、肾盂 积 水 或 积脓 、肾脓肿 或者 肾周 围脓 肿 。 ( 5 ) 肾肿 瘤 或 肾
母 婴 5 - >离 产 妇 的 护 理 干 预
季 晔 ( 南京 医科大 学附 属 医院无锡 市人 民医院 产科 ,江 苏无锡 2 1 4 0 2 3 )
[ 中图分类号 ]1 1 4 7 3 . 7 1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3 7 6( 2 0 1 4 )1 0 - 0 1 1 6一 O 2
2 . 2 . 4 合 理 应 用 抗 生 素 。如 术 后 患 者 体 温 升 高 、 异 常或存 在 感染 ,及 时按 医 嘱应 用抗 生 素 。

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存在的问题和护理干预

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存在的问题和护理干预

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存在的问题和护理干预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在母婴保健中务必坚持使用产后母婴同室的模式,以此建立母婴之间的亲密关系,帮助母亲产后恢复的同时,对促进新生儿的身心健康亦有积极作用。

然而早产儿在出生后均会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导致母婴分离,使得早产儿产妇的生理、心理均遭受相应刺激,有可能引发不利后果。

对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的身心安全。

本文将针对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问题;护理干预统计调查提示:我国范围内早产儿发生率在10%左右[1]。

早产儿已经成为我国新生儿母婴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类型。

基于早产儿出生后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护理的原因,母婴分离问题突出。

而母婴分离对产妇的生理、心理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产妇负面心理情绪的同时,亦会对产妇的生理恢复造成不良影响[2]。

在当前医疗模式愈发注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健康护理目标的背景下,当前临床对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干预研究数量亦不断增长。

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1.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存在的问题1.1.焦虑抑郁问题女性妊娠阶段其生命角色相较以往发生了变化,由少女转变为母亲时会出现生理、心理等一系列的变化。

在产妇生产结束后,让产妇与新生儿进行一次亲密接触是当前临床广泛推行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保证产妇在生产结束后能够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孩子,以此帮助产妇确认自身的社会角色。

然而早产儿在出生后会立即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因此形成母婴分离状态,产妇的社会角色无法确认。

且产妇基于此前妊娠阶段以及生产阶段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显著变化,心理波动严重,再加上早产儿病情导致的产妇担心、紧张等情绪,很容易导致早产儿母婴分离后产妇出现焦虑抑郁问题。

统计证实:母婴分离已经成为产妇产后抑郁症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3]。

母婴分离状态下产妇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母婴分离状态下产妇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母婴分离状态下产妇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于长莉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母婴分离状态下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住院分娩的60例母婴分离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基本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进行心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泌乳及乳房硬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泌乳量、乳房硬度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母婴分离状态下,有针对性、系统性与持续性地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提高护理质量.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于长莉
【作者单位】214015,无锡,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妇产科产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1
【相关文献】
1.产妇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干预 [J], 关黎枫
2.产妇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干预 [J], 关黎枫
3.超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对于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影响的分析 [J], 黎秀梅; 朱海静; 徐
少云
4.母婴分离产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干预研究 [J], 刘秀春;许昀;梁莎;刘莉;杨奕娜;张英;沈淑和
5.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影响的质性研究 [J], 王丽;詹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重塑母亲角色效果分析

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重塑母亲角色效果分析

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重塑母亲角色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分析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重塑母亲角色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9月110例母婴分离的住院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住院期间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产后30d进行相关信息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在术后第6d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熟练掌握婴儿护理知识、对婴儿康复有信心及纯母乳喂养的人数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因母婴分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利于其母亲角色的重塑。

标签:母婴分离产妇;心理护理干预;重塑母亲角色近年来产后母婴同室得到广泛提倡,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新生早产儿或疾病需转入新生儿科接受治疗,使得住院产妇与婴儿分离,造成母亲角色缺失,产生程度不同的紧张焦虑或抑郁情绪[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大大提高,人性化和个性化[2]的产后优质护理服务成为产科医学模式发展的需求。

本次研究探讨了产后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塑母亲角色的影响,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110例母婴分离的住院产妇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55例与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5例,所有产妇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无母乳喂养的禁忌证。

观察组中产妇年龄为22~34岁,平均年龄(26.5±1.3)岁,初产妇46 例,经产妇9 例,平均孕周为(36.7±1.2)w;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为21~36岁,平均年龄(27.4±1.4)岁,初产妇44 例,经产妇11 例,平均孕周为(37.5±1.1)w。

两组产妇在年龄、产次及孕周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母婴分离哺乳期患者的护理干预

母婴分离哺乳期患者的护理干预
湖 j 【 科 衅报 ( 医 学 版 ) 2 o l 3 锑2 7 黼|  ̄ ( J o u r n a l o f I - I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
后电话 回访无 1 例因住院因素 中断母乳喂养 。
2 护 理
2 . 1 心理 干预 护理
由于母婴分离 , 且婴儿正处于母乳喂养期 , 使 患者思念并担 心婴儿的健康 , 使其进入母亲 的角 色受 阻, 致 使其心理需求 得不 到满 足 , 易产生郁 闷、 焦虑等负面情绪 , 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及 内分 泌腺体的调节发生紊乱 , 致使泌乳减少 、 产后 出血 等。因此给予有效 的心理护理 , 使产妇保持 良好
2 . 2 健康 宣教
特殊群体 , 我 院对 哺乳期患者 在住 院后实施一 系列护理干预 , 使母婴喂养成功率保持在 1 0 0 %,

现报 告 如下 。 l 临床 资料
针对不 同 的原 发 病 进 行 健 康 宣 教 , 同 时 对 患 者普及母乳 喂养 的科学知识 , 宣传母乳 喂养 的优
的心 态 , 有 利 于患 者母 亲角 色 的重 塑 , 增 强母 乳 喂
护理人员洗净双手 , 柔和地用手掌侧面轻按乳房 壁, 露 出乳头 , 并 围绕乳头均匀按摩 , 这样有利于
刺激排乳 , 使乳房组织变软 , 乳腺管通畅。对乳胀 者, 进行有效 的按摩加热敷 , 具体方法 : 先用热水 ( 水温以不烫手为准 ) 湿敷乳房 5 一l O m i n , 随后双 手柔和的拍打 、 抖动乳房 , 用 双手大 、 小鱼际按摩 乳腺组织 , 力 量应先轻后重 , 逐渐加压对乳房有” 硬块” 的乳腺组织可 以用指腹加压 、 局部按摩 。② 选择合适胸罩 。哺乳期间宜选择大小合适舒服的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的作用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的作用
义。

4 . 护理干 预对母婴分离高危 妊娠产妇乳胀 、母乳 喂养情况 的干预效果评价: ① 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 3 天乳胀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②干预组与对照组 术后 6周母 乳喂养率 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说明该干预方法可以减轻乳胀, 提高 母 乳喂养率。 5 . 护理干预效果 的相关 因素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进一步确定 , 文化程度 、 新 生儿出生孕周是母 婴分离高危妊娠产 妇住院期间心理 应激干预效果 的独立 影 响因素。

婴儿在 出生后转入 N l c u治疗对 母亲来说是一件意外 的精神创 伤性 事件 , 阻 碍 了母 亲和孩子 之间的正 常接触 和情感 的沟通。 有文献报道母婴分离 的产妇存在 较高 急性应激 障碍 ( A c u t e s t r e s s d i s o u l e r , A S D ) 的危 险, A S D 被认为是创伤后精神 紧张 性 障碍 的前驱症状 。 母亲不 良应激水平 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与她们婴儿 的情况相关 有关 资料显示 , 产后妇女第一位 的心理需要是看见 自己的孩子 , 在心理上得到安 慰, 而对 自身疾病 的关 心程度则有所降低 。如果分娩后 母亲迫切见到 自己孩子 的 心理需要得不 到满足, 就易产生焦虑 、抑郁情绪 。高危 妊娠产妇 由于母婴分离所 造成 的精神创伤与压力 以及产后乳房未得 到及 时、有效 的吸吮, 乳房胀痛加重, 妊 娠合并症 、并发症在妊娠终止 后未有明显好转, 而 出现产后 焦虑 、抑郁 。另外 , 研究证实川婴儿健康状况是产后抑郁的一个预测 因子 。 母亲产后抑郁不仅影响哺 乳而且对婴儿 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育都会产生不 良影响 。 本研究显示 母婴分离作 为应 激源使高危妊娠产妇 产生一系列 的心理应激反 应, 新生儿 的出生孕周 、产妇 的人格特征以及是否有妊娠合并症 或并发症是影响 其心理应激反应 的重要因素。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 实施护理干预, 可有效减 轻产妇心理应激反应 、 降低乳胀的发生率 、 提高母乳喂养率 。 对母婴分离高危妊 娠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时, 要特别关注文化程度低的产妇和早产儿母亲 。 参 考 文 献 [ 1 ] 郭永 松, 李丽萍, 阮芝芳. 非母婴同室产妇焦虑与抑郁状况 的调 查与分析[ J ] . 健 康心理 学杂志, 1 9 9 8 , 6 ( 3 ) : 3 5 9 - 3 6 0 . [ 2 】 方进 博, 李艳华, 张莉等. 新 生儿重症监护 病房 患儿父母的焦虑 抑郁状况及影 响 因索研 究[ J ] 华西医学, 2 0 0 2 , 1 7 ( 1 ) : 4 2 - 4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管理
摘要:目的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管理。

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从市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抽取60例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不实施护理干预的管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的管理,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母婴分离产妇开始泌乳的时间、泌乳量的充足时间及前四天的泌乳量。

结果实验组的母婴分离产妇开始泌乳时间缩短的比例增加、泌乳量充足时间变长的比例增加、泌乳量的增多等,护理干预的结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进行有效的干预管理,增加了泌乳量,同时也提高了母乳喂养的几率,有助于产后孕妇的身体恢复。

关键词:母婴分离产妇;干预管理;泌乳
临床中,由于母婴分离后,产妇普遍会出现心情焦虑、压力大、忧虑新生儿健康的情况[1],这会影响到产妇的食欲,降低产妇的抵抗力,甚至有些产妇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到她的丘脑和垂体功能,减少泌乳量,致母乳喂养不能顺利地进行,严重者形成乳痈[2]。

因此加强对母婴分离产妇的干预管理,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乳房护理及饮食调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产妇的压力,提高母婴分离产妇的生活质量[3]。

为此,本次研究针对母婴分离产妇的身心变化做干预管理分析,从市医院妇产科共抽取60例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从市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抽取60例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共30例,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7.41±3.87)岁,对照组的母婴分离产妇不实施干预管理措施;实验组共30例,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8.09±3.54)岁,对实验组的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乳房护理及饮食
调护等干预管理措施。

60例母婴分离产妇均为剖宫产,年龄23到34岁,没有内科并发症,不存在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另外由于特殊原因,3天内就恢复母婴同室的或需要退乳的母婴分离产妇排除在外。

参与研究的母婴分离产妇,其年龄、孕次、孕周、手术后的出血量、职业构成、文化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管理的主要方法
(1)健康教育
对产妇尤其是初次生产的孕妇进行母婴分离后的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

研究过程中,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对实验组的母婴分离产妇进行健康教育。

首先,关于产妇的自我护理知识的教育工作,包括身体上的保暖、心情状态的自我调节以及对产后并发症做好预防的教育工作。

其次,关于新生儿常见的疾病预防和新生儿护理的教育工作,由于母婴分离后,产妇与婴儿被分隔开,向产妇进行新生儿疾病和护理的健康教育时应该由责任护士在产妇住院期间用模型进行演示,包括新生儿溢奶时应做好的体位、新生儿沐浴时应注意的手法和抚摸方法等以增加产妇的信心[4]。

再次,关于新生儿喂养的教育工作,包括哺乳时婴儿的体位、奶瓶喂奶时的姿势方法。

最后,关于看护相关知识的教育工作,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时,可以用画报、录像等手段,或者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方式,让责任护士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2)心理护理
临床中,母婴分离后的产妇普遍存在产后的抑郁和焦虑心理,这会影响丘脑和垂体的功能,减少泌乳量,致母乳喂养不能顺利地进行,因此进行早期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

首先,应该做好信息支持的工作,在产妇出现应激的情况下进行个体指导和建议的信息咨询,母婴分离后的产妇需要得到医护人员密切的、持续的信息支持,让她们对医护人员增加信任度,减轻自身的焦虑情绪、消除无助感,为自己增加自信[5]。

其次,在产妇住院期间,对产妇实施动作疗法,避免母婴分离产妇和婴儿发生危险的情况。

再次,进行袋鼠式的护理,把新生儿从保温箱里带到产妇的身边,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

最后,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对母婴分离产妇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包括丈夫的爱护和家人的关心。

(3)饮食调护
母婴分离后的产妇需要对身体消耗的能量进行食补,所以产妇的饮食非常重要,不仅营养要均衡,还需要一些催乳的汤类食物,建议多食高蛋白、清淡的食物,切记辛辣刺激的食物,此外还要注意补充水分、铁和维生素[6]。

(4)乳房护理
进行乳房的干预护理可以将乳汁分泌的时间提前,增加泌乳量,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也对乳房的弹性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减轻乳房的胀痛感,增强母婴分离产妇的信心。

主要的措施有:①对乳房进行按摩,促进催乳素分泌;②对母婴分离产妇的乳房进行湿敷,可以有效地防止乳房的肿胀,有利于防止乳痈;③对乳房进行挤压,促进泌乳和乳房组织的血液循环。

1.3评价指标
观察母婴分离后的产妇产妇产后开始泌乳的时间,泌乳量的充足时间及前四天的泌乳量比较,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母乳喂养。

1.4数据处理
x )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使本次研究用SPSS软件做数据统计,用(s
用t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用%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方法使用χ2检验,有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的母婴分离产妇其开始泌乳的时间小于48小时的人数比例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母婴分离后产妇开始泌乳时间的长短比较(%)组别例数(n)小于24(h)24—48(h)48—72(h)大于72(h)对照组30 4(13.33)6(20.00)15(50.00)5(16.67)实验组30 17(56.67)10(33.33)2(6.67)1(3.33)
2.2实验组的母婴分离产妇其泌乳量充足的时间大于48小时的人数比例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母婴分离后产妇的泌乳量充足时间的长短比较(%)
组别例数(n)小于24(h)24—48(h)48—72(h)大于72(h)对照组30 9(30.00)10(33.33)7(23.33)4(13.33)实验组30 0 3(10.00)12(40.00)15(50.00)
3.3实验组的母婴分离产妇产后前四天的泌乳量明显要多于对照组的母婴分离产妇的泌乳量,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情况如表3 所示:
表3 母婴分离后产妇前四天的泌乳量比较
组别例数
(n)
第一天
(ml/d)
第二天
(ml/d)
第三天
(ml/d)
第四天
(ml/d)
对照组30 17.42±1.73 31.17±4.23 50.12±3.24 60.35±3.02 实验组30 19.70±4.19 50.03±5.10 71.67±5.98 77.78±7.89
3.讨论
本研究表明,母婴分离产妇不仅开始泌乳的时间缩短,泌乳量的充足时间变长,而且泌乳量也得到了增加,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母婴分离产妇。

经过护理干预,产妇的乳房得到了有效的湿敷、按摩和挤奶,促进了催乳素的分泌,使产妇的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的充足时间增久,也使得产妇的泌乳量得到增加;加上心理的护理、饮食调护及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护理方式,产妇的哺乳信心倍增[6]。

科学的、合理的产后护理干预增加了产妇与医护人员的互动,让母婴分离产妇从中学到了乳房护理方法、新生儿护理方面的常识,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和抑郁心理,提升了母婴分离后产妇的生活质量。

分娩是女人蜕变成母亲的一个重要关口,只有经历了分娩才能使女人成为一名真正的母亲。

对母婴分离后的产妇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初为人母的产妇一起度过母婴分离这个特殊的时期,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罗琳雪,韦桂源,黄凤形等.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97-499.
[2]李文芳.护理干预在产后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9):67-68.
[3]高超,莫丽霞.母婴分离产妇早期护理干预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42-43.
[4]李茹,杨学芬.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重塑母亲角色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28):306-306.
[5]吴文梅.人性化关爱护理在产科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85-86.
[6]程春梅.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早期干预的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4):46-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