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肌肉群及主要肌肉概述

合集下载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

下面简要介绍人体浅层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

一、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

二、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

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

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

三、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

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移动,如臂上举动作。

远固定时:一例收缩,使头向同侧屈;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采用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斜方肌充分发展时,肌肉变短,向后拉收双肩,使肩更加宽阔,保持背部正直,头部后仰,可矫正驼背、双肩内扣、头前伸等缺陷,赋予正确的直立姿势。

斜方肌发达是一种健、力、美的标志,是业余健美运动员参加健美竞赛的有利条件。

四、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

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

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

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

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如臂侧举动作;采用负重直臂平举和侧平举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宽阔、有力、浑圆发达的双肩,是优秀健美运动员的标志。

五、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

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等动作。

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

采用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力器、俯立划船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人体肌肉群分布及名称

人体肌肉群分布及名称

人体肌肉群分布及名称人体有大量的肌肉组织,它们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具有维持人体姿势、完成日常运动等作用。

其中,大部分肌肉都可以分为若干个肌肉群,每个肌肉群由多根肌肉束组成,而每根肌肉又由多个肌肉纤维构成,这一结构可以将力量有效的传递给全身的各部分。

本文将介绍各个肌肉群的分布及其名称。

首先介绍的是头部、颈部及腹部肌肉群。

头部的肌肉群包括了颞颌肌(temporalis)、下颌肌(masseter)、斜角肌(buccinator)等,它们主要负责口部的活动。

此外,颈部也有部分肌肉群,其中最大的肌肉群是锁骨下肌(sternocleidomastoid),它主要负责转动头部的作用。

腹部的肌肉群主要由前面腹肌(rectus abdominis)和后腹肌(obliques)组成,它们的作用是支撑腹部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帮助人体完成许多健身动作。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上肢肌肉群。

上肢的肌肉群主要分布在肩膀、上臂、前臂及手掌等部位。

其中,肩部的肌肉群有肱三头肌(triceps)、肩胛肌(deltoid)、肱二头肌(biceps)等,它们主要负责支撑肩膀并协助抬起上肢。

上臂处有桡骨假肌(brachialis)及手屈肌(brachioradialis)等肌肉,它们的功能是协助伸展上臂。

前臂处的肌肉群主要有腕屈伸肌(pronator teres)、腕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以及腕掌侧屈肌(flexor carpi radialis)。

它们的功能是帮助腕部完成伸展及侧屈等动作。

最后,手掌处的肌肉群主要包括了拇指收缩肌(abductor pollicis brevis)及拇指延伸肌(extensorpollicis brevis)等,它们的功能是帮助拇指收缩及伸展。

最后要介绍的是下肢肌肉群。

下肢的肌肉群主要分布在臀部、大腿、小腿、脚趾及脚趾等部位,具有支撑身体重量和协助活动等功能。

臀部处的肌肉群主要是臀大肌(gluteus maximus)、股四头肌(quadriceps)及绳肌(hamstrings)等,它们主要负责抬起及稳定腿部及抬高腰部的作用。

(完整版)最全运动肌肉解剖

(完整版)最全运动肌肉解剖

人体的主要肌肉(2009-04-08 21:28:17)转载标签:分类:考试辅导人体肌肉名称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

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

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

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

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

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

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

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

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

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

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

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

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

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

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

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

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

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

人体肌肉分布及名称

人体肌肉分布及名称

人体肌肉分布及名称在人体内,肌肉是一组高度有组织的组织,它们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力量和运动。

肌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本文将探讨人体骨骼肌的分布和名称。

I. 大型肌肉群和名称1. 上肢肌肉A. 肩部肌肉- 斜方肌:位于背部,从颈部到肩胛骨,帮助旋转上臂和提高手臂。

- 肩胛提肌:位于背部的上部,帮助上举和外展手臂。

B. 上臂肌肉- 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有两个肌头,可以弯曲肘关节和使前臂旋转。

- 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有三个肌头,可以伸直肘关节。

C. 前臂肌肉- 腕屈肌群:位于前臂的前侧,可以弯曲手腕。

- 腕伸肌群:位于前臂的后侧,可以伸直手腕。

- 橈侧肌群:位于前臂的外侧,可以向外旋前臂。

- 尺侧肌群:位于前臂的内侧,可以向内旋前臂。

D. 手部肌肉- 长指屈肌:位于手掌侧面,可以屈曲手指。

- 拇指肌肉:位于手掌侧面,可以屈曲和伸展拇指。

2. 躯干肌肉A. 背部肌肉- 脊柱肌群:位于背部沿着脊柱,可以维持身体姿势。

- 腰方肌:位于背部的侧面,可以侧屈和旋转躯干。

- 斜角肌:位于背部的上部,可以提高和降低肩膀。

B. 腹部肌肉- 腹直肌:位于腹部前面,可以弯曲躯干。

- 腹外斜肌:位于腹部的侧面,可以侧屈和旋转躯干。

- 腹内斜肌:位于腹部的内侧,可以侧屈和旋转躯干。

C. 胸部肌肉- 胸大肌:位于胸部前面,可以收缩帮助呼吸和推动手臂。

- 锁骨下肌群:位于胸部的下部,可以将肩膀向前和向下移动。

II. 小肌肉群和名称1. 脖子和头部肌肉A. 颈部肌肉- 颈部后伸肌群:位于颈部背侧,可以使头后仰和转动。

- 颈部前屈肌群:位于颈部前面,可以将头前屈。

B. 脸部肌肉- 唇肌:位于嘴唇周围,可以收缩和放松唇部。

- 颊肌:位于颊部,可以使嘴巴闭合和咀嚼食物。

- 颞肌:位于太阳穴区域,可以使下颌关节运动。

2. 下肢肌肉A. 臀部肌肉- 臀大肌:位于臀部,可以伸直大腿。

- 臀中肌:位于臀部,可以向外旋大腿。

主要肌肉解剖常识

主要肌肉解剖常识

健美锻炼主要肌肉的生理解剖常识一、人体肌肉的名称在从事健美训练之前,首先要掌握有关人体肌肉群的一般常识。

知道和了解人体各部位肌肉群的名称与目的,是为了加强训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是为了弄明白每块肌肉在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做到正确地完成各种健美动作,促进各部位的肌肉的发展。

为更好地掌握健美运动的方法、更好地安排有针对性的健美训练打下基础。

全身的骨骼肌约有520多块,一般人大约占体重的35—40%。

有些运动员可占50%。

其中四肢肌肉占肌肉总量的80%(上肢占30%,下肢占50%)。

二、人体浅层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一)上肢肌1、肩带肌:1.1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呈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故得此名。

起点: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肌纤维分上、中、下三部分,止于肩胛冈、肩峰和锁骨外1/3处。

机能: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

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转动,如臂上举动作。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向侧回旋。

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辅助练习,可发展斜方肌的力量。

1.2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起点:第七胸椎至骶骨所有椎骨棘突、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骨表面。

止点:肌纤维向外上方斜行,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机能: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动作);由于背阔肌有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故是辅助吸气肌。

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拉力器等练习,可以发展此肌肉的力量。

1.3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层,为一对菱形的扁肌。

起点:下位两个颈椎和上位四个胸椎的棘突。

止点:肌纤维内上向外下斜行,止于肩胛骨内侧缘。

解剖学肌学的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肌学的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肌学的知识点总结一、肌肉结构1.肌肉类型:根据肌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骨骼系统中的肌肉,主要用于人体运动和保持姿势。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参与呼吸、消化、循环等功能。

心肌是心脏内的特殊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肌肉结构:肌肉由肌肉纤维构成,而肌肉纤维又由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内含有许多肌纤维,而肌纤维内又包含有肌小丝,肌小丝中则包含有肌原丝。

肌原丝由肌纤维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3.肌肉结构的层次:肌肉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肌肉纤维层次、肌束层次、肌肉(肌腱)层次和肌群层次。

肌肉纤维层次是最基本的层次,是组成肌肉的最小单位。

肌束层次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束状结构,而肌肉层次则是由肌束组成的肌肉组织。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是肌肉与骨骼之间的连接器。

肌群层次是由肌肉组成的肌肉群,参与人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功能。

二、肌肉功能1.运动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人体的运动。

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可以驱动骨骼系统实现各种运动,包括行走、跑步、举重等。

不同肌肉通过协调配合实现人体各种复杂的运动功能。

2.姿势维持功能:肌肉还可以维持人体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躺姿等。

通过肌肉的紧张和松弛,可以保持人体的平衡和姿势。

3.内脏功能:平滑肌和心肌参与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活动,包括呼吸、消化、循环等。

平滑肌可以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控制血液循环;心肌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驱动血液循环。

4.热能产生功能:肌肉通过代谢作用可以产生热量,维持人体的体温平衡。

当人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会产生热量,帮助人体维持稳定的体温。

三、肌肉运动原理1.肌肉收缩原理:肌肉收缩是肌肉基本功能之一,实现肌肉运动的基础。

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纤维中的肌原丝与肌球蛋白发生结合,导致肌肉纤维的缩短。

2.神经控制原理:肌肉收缩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实现的。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和神经传导物质,向肌肉发送信号,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下面简要介绍人体浅层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

一、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

二、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

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

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

三、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

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移动,如臂上举动作。

远固定时:一例收缩,使头向同侧屈;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采用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斜方肌充分发展时,肌肉变短,向后拉收双肩,使肩更加宽阔,保持背部正直,头部后仰,可矫正驼背、双肩内扣、头前伸等缺陷,赋予正确的直立姿势。

斜方肌发达是一种健、力、美的标志,是业余健美运动员参加健美竞赛的有利条件。

四、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

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

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

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

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如臂侧举动作;采用负重直臂平举和侧平举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宽阔、有力、浑圆发达的双肩,是优秀健美运动员的标志。

五、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

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等动作。

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

采用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力器、俯立划船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全身肌肉大全

全身肌肉大全

全身肌肉大全人体解剖全集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

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

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

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

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

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

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

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

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

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

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

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

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

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

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

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

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

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

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

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肌肉及主要肌肉群位置概述发布日期:2010-06-24一、肌肉概况人体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实现的。

运动系统由块骨和多块肌肉以及关节等构成。

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关节使各部位骨骼联系起来,而最终是由肌肉收缩放松来实现人体的各种运动。

全身肌肉的重量约占人体的40%(女性约为35%),人们的坐立行走、说话写字、喜怒哀乐的表情,乃至进行各种各样的工作、劳动、运动等等,无一不是肌肉活动的结果由于人体各部肌肉的功能不同,因此骨骼肌发达程度也不一样。

为了维持身体直立姿势,背部、臀部、大腿前面和小腿后面的肌群特别发达。

上、下肢分工不同,肌肉发达程度也有差异。

上肢为了便于抓握以进行精细的劳动,上肢肌数量多,细小灵活。

下肢起支撑和位移作用,因而下肢肌粗壮有力。

人类由于进行社会劳动和语言文艺工作,所以喉肌、舌肌和表情肌高度分化和发展。

二、骨骼肌的结构每块肌肉都可分为中部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两部分(如图1)。

1 .肌腹由肌纤维组成,有舒缩功能。

肌腹位于肌肉中间部,能收缩,主要由肌纤维构成。

人的肌纤维长度约0.001—30厘米。

长的肌肉是由几条短的肌纤维中间藉结缔组织相连而成的。

许多肌纤维(约100—150条)集合起来成为小肌束,若干个小肌束再集合成大肌束,若干个大肌束最后合并成一个肌腹。

在每条肌纤维、肌束和肌腹外都有结缔组织膜包裹。

包裹每条肌纤维的结缔组织膜称肌内膜,包裹在肌束外面的结缔组织膜称肌束膜,包裹在肌腹外面的结缔组织膜称肌外膜。

肌腹中的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向肌腹两端延伸于肌腱,并与之紧密愈合。

2.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无收缩功能位于肌腹两端,由胶原纤维束构成,没有收缩能力,但能抵抗很大的张力。

肌腱的纤维不是平行排列的,而是互互交织排列形成辫状。

所以在发生损伤时,通常是肌纤维断裂,或是肌腹与肌腱接头的地方断裂,或是肌腱附着处的骨膜被拉下,肌腱较少断裂。

三、骨骼肌的物理特性收缩性:收缩性是肌肉的重要特性,表现为长度的缩短和张力的变化。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可缩短到1/2。

有时肌肉收缩,但长度不变化,被称为等长收缩。

即使在静息状态,也有少量运动单位轮流收缩,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以维持某种姿势。

2.伸展性与弹性:骨骼肌具有伸展性和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被拉长,当外力去掉后又会恢复到原长度。

适当的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对肌肉工作很有利。

因此,加强肌肉柔韧性训练和力量训练都是十分重要的。

3.粘滞性:肌肉的粘滞性是由肌肉内部胶状物(原生质)所造成的,在肌肉收缩时产生一种阻力。

粘滞性与温度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温度越低粘滞性越大;温度越高,粘滞性就越小,越灵活。

因此准备活动也叫做热身运动,可提高肌肉温度,减少粘滞性,对提高成绩,减少损伤有重要意义。

冬季肌肉容易拉伤,应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

四、肌肉的分类人体肌肉数量很多,通常按照肌肉的形状、肌头的多少、肌纤维的排列方向和机能进行分类和命名。

1.按肌肉形状分类根据肌肉的轮廓外形可区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2.肌头数目分类按肌头的多少分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

3.按肌纤维排列方向分类根据肌纤维排列方向可分为直肌、斜肌和横肌。

4.按肌肉功能分类按肌肉功能命名,如屈肌、伸肌、展肌、收肌、旋外肌、旋内肌、上提肌和下降肌等。

5.其他分类方式肌肉有3种类型:一种是受人的意识支配的肌肉,叫随意肌;另一种是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肌肉,叫不随意肌:如运送食物入胃的肌肉;还有一种叫心肌,为心脏所特有。

按肌肉的位置,分有胸肌、腹肌、腰肌等;按功能,分有屈肌、伸肌等;按形状,分有长肌、短肌、阔肌等;按肌头数,分有二头肌、三头肌和股四头肌;按纤维排列方向,分有羽状肌。

羽状肌又分为羽状肌和半羽状肌以及多羽状肌五、肌肉工作术语任何肌肉收缩时,都会通过收缩产生的力而引起肌肉附着端产生一定的运动。

在分析肌肉收缩即肌肉工作的特征时,为了描述上的统一,常用下列术语来表述肌肉的工作条件:(如图2)1.起点和止点:任何一块肌肉都有其附着处,并且多以两端分别附着于不同骨的表面。

人们习惯于把肌肉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在肢体近端的附着处称为起点;将肌肉远离正中面或在肢体远端的附着处称为止点。

肌肉的起、止点是人为确定的、不变的。

起点:近身体正中线的肌肉附着点止点:远离身体正中线的肌肉附着点定点:运动时相对固定的的一端动点:运动时移动的一端2.近固定(近侧支撑)与远固定(远侧支撑)近固定:当肌肉收缩时,起点相对固定,则称为近固定,或近侧支撑。

此时,起点为定点,止点则为动点。

远固定:当肌肉收缩时,止点相对固定,则称为远固定,或远侧支撑。

此时,止点为定点、起点则为动点。

3.上固定(上支撑)与下固定(下支撑)主要是指分布在躯干腹侧和背侧的一层肌肉。

它们的肌纤维呈上、下行排列,肌肉的上端连于胸廓,下端连于骨盆,如腹直肌、竖脊肌等。

当胸廓相对固定,骨盆运动时,参与工作肌肉是作上固定工作。

或上支撑工作,例如“仰卧举腿”。

当骨盆相对固定,胸廓运动时,参与工作的肌肉,则为下固定工作。

或下支撑工作,例如“仰卧起坐”。

肌肉收缩时,两端的附着骨都运动,则称为无固定工作,例如挺身跳远的腾空动作。

六、肌肉的协作关系人们的动作有的很简单,但更多是复杂的动作。

一个简单的动作,往往不是一块肌肉所能完成的,而复杂的体育动作,则在数块或数群肌肉的协调工作下,使环节产生各种各样的运动,或使人体维持某种姿势。

根据肌肉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原动肌、主动肌、次动肌副动肌、对抗肌、固定肌及中和肌等.(如图3)1.原动肌、主动肌和次动肌直接完成某动作的肌肉叫做原动肌。

如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4块肌肉是屈肘关节的原动肌。

其中前两块在原动肌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叫主动肌;后两块起次要作用,故叫次动肌(或副动肌)2.对抗肌与原动肌功能相反的肌肉叫对抗肌。

如肱三头肌就是屈肘关节肌的对抗肌。

当肘关节做伸的动作时,则相反。

七、人体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1.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

2.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

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

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3.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

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移动,如臂上举动作。

远固定时:一例收缩,使头向同侧屈;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采用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斜方肌充分发展时,肌肉变短,向后拉收双肩,使肩更加宽阔,保持背部正直,头部后仰,可矫正驼背、双肩内扣、头前伸等缺陷,赋予正确的直立姿势。

斜方肌发达是一种健、力、美的标志,是业余健美运动员参加健美竞赛的有利条件4.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

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

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

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

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如臂侧举动作;采用负重直臂平举和侧平举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宽阔、有力、浑圆发达的双肩,是优秀健美运动员的标志。

5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

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等动作。

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

采用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力器、俯立划船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背阔肌有助于体形的改善。

当其高度发达时,显赫地映现出肩宽、腰细,将上体烘托的更加魁梧呈“V型。

6骶棘肌背部一细长的肌肉称为骶棘肌。

位于脊柱两侧,象两根大立柱从头部的枕骨到脊柱的最末端(骶骨),脊柱置于骶棘肌之间明显的凹形槽内,是一块强大的脊柱伸肌。

下方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及脊柱伸,抬头、挺胸、塌腰动作;一侧收缩时使躯干向同侧屈,如体侧屈运动。

7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锁骨、胸肋和腹三部。

近固定时,可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跳绳和爬杆等动作。

此外,该肌还能提肋,是吸气辅助肌。

胸肌发达时,胸脯高挺,呼吸更为充分和畅通。

采用双杠支撑摆动臂屈伸、卧推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8前锯肌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

近固定时,可使肩胛骨前伸,上回旋。

采用持哑铃侧上举、提拉杠铃耸肩和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9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

上固定时两侧收缩,可使骨盆后倾或保持较高水平位置,即收腹;下固定时使脊柱前屈。

采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直角坐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腹部肌肉比体内其它肌肉更易消退,缺乏运动时,因营养过剩,腹部脂肪大量堆积而下坠时,最易使腹肌松弛。

腹部下垂(或下坠)和身体发胖,是人体一般健康水平开始下降的标志。

而腹肌发达,呈“波浪形”肌块,则是自我健美训练者训练有素的标志。

10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浅层,为扁阔肌。

下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前屈;一侧收缩可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上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采用负重体侧屈和负重体侧转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11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层,与腹外斜肌形状相同,走向相反。

下固定时,两侧收缩与腹外斜肌作用相同;一侧收缩时除使脊柱向同侧屈外,还使脊柱向同侧转动,此作用与腹外斜肌相反。

所以,体侧转的运动实际上是同侧腹内斜肌与对侧腹外斜肌协同作用的结果。

采用负重体侧屈和负重体侧转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12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面皮下。

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

在屈肘时,前臂先旋外再屈,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动作。

采用负重弯举、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13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面皮下。

近固定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

有长头、外侧和内侧三个头。

采用倒立臂屈伸,负重臂屈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14腰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和骨盆内。

由腰大肌和髂(qia)肌两部分组成。

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旋外;远固定时,两侧肌肉同时缩,能使躯干前屈和骨盆前倾,如仰卧起坐动作。

采用悬垂举腿、高抬腿跑、仰卧“剪腿”和仰卧起坐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15臀大肌这块肌肉很发达,直接位于骨盆后外侧面,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近固定时,使大腿后伸和旋外,如后摆腿和后踢腿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