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和纸板水分测定方法(精)
纸和纸板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纸和纸板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87《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烘干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取样时测定纸和纸板中水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含有除水以外能挥发的任何物质的纸及纸板的水分。
2 引用标准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3 定义水分是指纸或纸板在规定的烘干温度下,烘至恒重时,所减少的质量与试样原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 仪器4.1 天平:感量0.001g。
4.2 试样容器:装试样及称重用,要求密封性好。
4.3 干燥器。
4.4 烘箱:温度可以控制在105+2 。
5 容器的准备取样前,将足数洁净、干燥的容器编上号,并在大气中平衡,然后将每个容器称重,并盖好备用。
6 取样应按照GB/T 450取样。
7 试样的选取、制备和称重7.1 当单位是令或包时7.1.1 测定一批的水分平均含量纸或纸板的定量小于或等于225 。
从每令或每包的中央至少连续取4张试样,将试样快速折叠或切开,装入容器中,容器内装的试样质量至少为50g,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
纸或纸板的定量大于225 。
从每包或每令的中部取一张或多张试样。
取宽度50-75mm,长度不小于150mm的样品条。
其总质量至少为50g,立即装入容器中,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
7.1.2 平板样品中部与边之间水分变化从每令或每包的中部,连续取若干张样品,将这些样品按下图切成50-75mm试样条,并切取距离原样品页边150mm以内的纸或纸板,切好后去掉顶层和底层试样条,将中间的两组合并成一种试样,从边上切取的两组试样组成另外两种试样,每种要有两份试样,每份试样质量至少为50g,立即将各份试样放入容器中,分别称量装有试样条的各容器,计算出每个试样的质量。
7.2 当单位是卷筒时7.2.1 测定一批样品水分的含量将卷筒外部的损坏层全部取下弃去,如果定量小于,至少再去三层未损坏层。
GBT18359-200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使用的各种教科书。
中小学生用教学辅助用书和其他类别的教科书可参照采用本标准。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50-1989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eqv ISO 186:1985)GB/T 451.1-1989 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法GB/T 451.2-1989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eqv ISO 536:1976)GB/T 451.3-1989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eqv ISO 438:1980)GB/T 453-1989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加荷法)(eqv ISO 1924-1:1983)GB/T 456-1989 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 eqv ISO 5627:1984)GB/T 457-1989 纸耐折度的测定法(eqv ISO 5626:1978)GB/T 460-1989 纸和纸板施胶度的测定法(墨水划线法)GB/T 462-1989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eqv ISO 287:1978)GB/T 1541-1989 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GB/T 1543-1988 纸不透明度测定法(neq ISO 2471:1977)GB/T 1545.1-1989 纸、纸板和纸浆水抽提液酸度或碱度的测定法GB/T 2679.15-1997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eqv ISO 3783:1980)GB/T 2679.16-1997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摆或弹簧加速法)(eqv ISO 3782:1980)GB/T 7974-1987 纸及纸板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neq ISO 2470:1977)GB/T 12914-1991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eqv ISO 1924-2:1985)GB/T 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GB/T 10739-1989 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与试验的标准大气(neq ISO 187:1984)GB/T 17934.2-1999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及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胶印(eqv ISO I2647-2:1996)GB/T 18358-2001 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标准CY/T 3-1999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CY/T 5-1999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13-1995 胶印印书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28-1999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CY/T 29-1999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骑马订装3、类别单色印刷的教科书。
进出口纸和纸板检验规程

进出口纸和纸板检验规程进出口纸和纸板检验规程 Rules for the inspection of paper and paperboard for import and export SN/T 0874—2000 代替ZBY32 033—1990 前言本标准是对原专业标准ZBY32 033—1990《出口纸和纸板检验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在格式上按照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写。
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增加了近年来出现的使用新型仪器的测试方法,调整了物理性能测试项目的试样尺寸,简化了试样操作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计算,使本标准更加科学、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更加适应我国进口纸和纸板检验的需要。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ZBY32 033—1990。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彪、石文、郑飞华。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纸和纸板的取样、样品处理、外观检验、物理性能检验方法和结果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纸和纸板的检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瓦楞纸板的检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541—1989 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ISO 1924/1—1983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第1部分:恒速加荷法IS01924/2—1985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第2部分:恒速拉伸法 ISO 2469—1977 纸、纸板和纸浆—漫反射因数的测定 ISO 3782—1980 纸和纸板—抗拉毛性的测定—IGT测定仪的加速法(摆式或弹簧式) ISO 3783—1980 纸和纸板—抗拉毛性的测定—IGT测定仪的加速法(电动式)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纸和纸板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纸和纸板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1.重量损失法
重量损失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样品在加热条件下,使水分蒸发并损失,通过样品的质量变化来测定水分含量。
操作步骤:
1)将样品称取一定质量,并记录初始质量m1
2)将样品置于特定温度下的烤箱或干燥器中加热,使其水分蒸发。
3)根据设定的时间和温度,使样品达到恒定质量。
4)取出样品冷却,重量称取质量m2
5)根据公式:水分含量(%)=(m1-m2)/m1×100%来计算水分含量。
2.干燥法
干燥法是一种通过连续加热和称重的方法,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并逐渐减少,直至质量恒定,从而测定水分含量。
操作步骤:
1)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并记录初始质量m1
2)将样品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干燥器中加热并不断称重,直到质量不再变化。
3)记录最终质量m2
4)按照公式:水分含量(%)=(m1-m2)/m1×100%来计算水分含量。
3.称量法
称量法是利用水分和干燥后的纸和纸板质量差异来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
操作步骤:
1)取一定质量的纸或纸板样品,并记录初始质量m1
2)将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待样品吸湿到达平衡状态。
3)取出样品,并立即进行称量,记录最终质量m2
4)计算水分含量:水分含量(%)=(m1-m2)/m1×100%。
需要注意的是,在称取和操作样品时,应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以避免样品与外界的湿度相互交换,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此外,以上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纸和纸板样品。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纸张的检验标准

纸张1.概述纸张是记载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之一,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纸张的用途不仅限于人们的文化生活范围,而且已成为工业、农业和建筑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纸张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品种已达500余种,仅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纸和纸板近100种。
但由于当前我国纸和纸板的产量、质量和花色品种还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每年还适当地进口一定数量的纸和纸板,以调剂国内市场的需要。
2.制造从纸浆制成纸或纸板一般需要经过打浆、加填、施胶、显白、净化、筛选等一系列加工工序,然后在造纸机上通过成形、脱水、压榨、干燥、压光、卷取,并抄成纸卷,(有的要经过涂料加工或超级压光处理),再经过分切,裁成一定规格的平板纸;或通过复卷、分卷为一定规格的卷筒纸,最后包装入库。
3.主要进口国家主要是从日本、加拿大、美国、巴西、芬兰、新西兰、瑞典、智利、挪威、奥地利、英国、新加坡、印尼、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口。
4.品种和用途按其产品的用途可分为文化用纸、工农业技术用纸、包装用纸及生活用纸4大类。
我国进口纸张主要是文化用纸(新闻纸、铜版纸、胶版纸、书写纸)和包装用纸(牛皮卡纸、白板纸、瓦楞原纸、白卡纸、玻璃纸等)。
(1)新闻纸(STANDARD NEWSPRINT PAPER):新闻纸俗称白报纸,除主要用于报纸印刷外,还用于印刷图画、儿童彩色图书、学生练习本、商业表格等,新闻纸的消费量很大,它约占世界纸及纸板总消费量的15%。
(2)铜版纸(REAL ART PRINTING PAPER):铜版纸属涂布加工类纸,它是由原纸经涂布白色涂料加工的印刷用纸,适用于网线铜版印刷,是一种高级美术印刷纸,供各种美术高级书刊的插图、封面、画报、人物像、精致的样本目录及商标等使用。
在国内的使用习惯上也常用于凸版和胶版印刷。
(3)白板纸(WHITE WOODFREE COVERED DUPLEX BOARD):白板纸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包装用纸,主要供印刷烟盒、化妆品、药品、食品以及文具用品等商品的商标和包装纸盒,要求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耐折强度。
有关国家白板纸的技术指标和检验方法

白板纸:白板纸一般要求质地紧密,表面光滑,厚薄一致,纸面不起毛,吸收性好而且伸缩率小,以适应多色套印的要求。
为了适合制盒的要求,白板纸应具有挺度大,耐折度强的特点。
有关国家的技术指标和检验方法:见表6—8—35。
国产单面白板纸主要技术指标有定量、紧度、施胶度、平滑度、白度、横向耐折度、横向挺度、尘埃度和水分。
具体检验方法按下列有关标准方法执行。
白板纸的试样采取及处理、定量、紧度、平滑度、白度、尘埃度的试验方法与《新闻纸》同,其他测试方法如下:
GB/T1540—89《纸和纸板吸水性测定法(可勃法)》
GB/T2679.5—95《纸与纸板耐折度的测定法》(MIT耐折度仪)
GB/T2679.3-96《纸板挺度的测定法》。
纸和纸板水分测定不确定度报告

纸和纸板水分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GB/T 462:2008&ISO 287:2009)**************批核人:王俊拔评定日期:2015-3-111. 概述1.1. 测试方法及控制条件本例是依据GB/T 462:2008&ISO 287:2009标准,在50±1%,23±1℃环境条件下进行水分测定。
1.2. 测试步骤:(1) 用天平称取试样,连续称量10次,记录数据; (2) 使用热风循环烘箱烘干试样至绝干;(3) 用天平称量绝干试样,连续称量10次,记录数据; (4) 计算结果。
2. 建立数学模型12121m m-1=m m -m =Y 其中Y ——纸样的水分m 1——纸样的质量m 2——绝干后纸样的质量3. 识别和分析不确定度来源 3.1不确定度来自四个部分:(1) m 1称量的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2) m 2称量的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3) 天平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4) 烘箱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4. 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4.1 A 类评定-测试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检测项目 单位 测试数据平均值 纸样质量(m 1) g 3.4307 3.4361 3.4325 3.4351 3.4267 3.4425 3.4354 3.4315 3.4427 3.4451 3.4358 绝干纸样质量(m 2) g3.2164 3.2141 3.2166 3.2175 3.2163 3.2095 3.2217 3.2151 3.2168 3.21723.2161 水分(Y )=1-(绝干质量/样品质量)/ /0.06394.1.2 样品质量(m 1)测试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1:u 1=()()112--∑=n n Xn i iX=0.001879自由度ν=n-1=94.1.3 样品绝干质量(m 2)测试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2: u 2=()()112--∑=n n Xn i iX=0.000966自由度ν=n-1=94.2 B 类评定 4.2.1 电子天平引入的不确定度:由检定报告得知电子天平的扩展不确定度U=0.001g ,包含因子2=K 。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GB/T 462-1989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87《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烘干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取样时测定纸和纸板中水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含有除水以外能挥发的任何物质的纸及纸板的水分。
2 引用标准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3 定义水分是指纸或纸板在规定的烘干温度下,烘至恒重时,所减少的质量与试样原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 仪器4.1 天平:感量0.001g。
4.2 试样容器:装试样及称重用,要求密封性好。
4.3 干燥器。
4.4 烘箱:温度可以控制在105+2 。
5 容器的准备取样前,将足数洁净、干燥的容器编上号,并在大气中平衡,然后将每个容器称重,并盖好备用。
6 取样应按照GB/T 450取样。
7 试样的选取、制备和称重7.1 当单位是令或包时7.1.1 测定一批的水分平均含量纸或纸板的定量小于或等于225 。
从每令或每包的中央至少连续取4张试样,将试样快速折叠或切开,装入容器中,容器内装的试样质量至少为50g,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
纸或纸板的定量大于225 。
从每包或每令的中部取一张或多张试样。
取宽度50-75mm,长度不小于150mm 的样品条。
其总质量至少为50g,立即装入容器中,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
7.1.2 平板样品中部与边之间水分变化从每令或每包的中部,连续取若干张样品,将这些样品按下图切成50-75mm试样条,并切取距离原样品页边150mm以内的纸或纸板,切好后去掉顶层和底层试样条,将中间的两组合并成一种试样,从边上切取的两组试样组成另外两种试样,每种要有两份试样,每份试样质量至少为50g,立即将各份试样放入容器中,分别称量装有试样条的各容器,计算出每个试样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和纸板水分测定方法
点击次数:925 发布时间:2010-7-22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GB/T 462-1989
ISO 287《纸和纸板 --水分的测定 (烘干法》。
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 。
GB/T 450取样。
g ,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
mm ,长度不小于 150mm 的样品条。
其总质量至少为 50g ,立即装入容器中,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
mm 试样条,并切取距离原样品页边 150mm 以内的纸或纸板, 切好后去掉顶层和底层试样条, 将中间的两组合并成一种试样, 从边上切取的两组试样组成另外两种试样,每种要有两份试样,每份试样质量至少为 50g ,立即将各份试样放入容器中,分别称量装有试样条的各容器,计算出每个试样的质量。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取样时测定纸和纸板中水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含有除水以外能挥发的任何物质的纸及纸板的水分。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水分是指纸或纸板在规定的烘干温度下, 烘至恒重时, 所减少的质量与试样原质量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
4 仪器
4.1 天平:感量 0.001
4.2 试样容器:装试样及称重用,要求密封性好。
4.3 干燥器。
4.4 烘箱:温度可以控制在 105+2 。
5 容器的准备
取样前,将足数洁净、干燥的容器编上号,并在大气中平衡,然后将每个容器称重,并盖好
备用。
6 取样
应按照
7 试样的选取、制备和称重
7.1 当单位是令或包时
7.1.1 测定一批的水分平均含量
纸或纸板的定量小于或等于 225 。
从每令或每包的中央至少连续取 4张试样, 将试样快速折叠或切开, 装入容器中, 容器内装的试样质量至少为 50
纸或纸板的定量大于 225 。
从每包或每令的中部取一张或多张试样。
取宽度 50-75
7.1.2 平板样品中部与边之间水分变化
从每令或每包的中部,连续取若干张样品,将这些样品按下图切成 50-75
7.2 当单位是卷筒时 mm 的样品层, 然后将样品层铺平, 按纵向切取宽 50-75mm 的试样组条, 从靠近卷筒两边上各切取一组试样条, 在两边之间的中部处切取另一组试样条, 或从卷筒上整幅切取。
试样切样时注意不要使一叠样品中的纸页或一组样品中的纸条分开。
g 的试样装入容器中。
若 50g 试样体积过大,可用较少量试样,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mm 的试样, 较大尺寸沿纸的纵向,对每个位置所取的试样进行试验,并分别报告其结果。
min 称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相差不大于原试样重的 0.1%时,即可认为达到恒重。
X(%按下式计算:--烘干前试样质量, --烘干后试样质量, a. 平均值 b. 最大最小值对所选取的全部试样 c. 标准偏差 d. 试验次数a. 平均值 b. 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按照 7.1.2或 7.2.2规定的方法选取的每种试样 c. 标准偏差 d. 试验次数 e. 取样位置
7.2.1 测定一批样品水分的含量
将卷筒外部的损坏层全部取下弃去,如果定量小于 ,至少再去三层未损坏层。
如果定量大于 ,至少再去一层未损坏层。
将卷筒按横向切取至少厚 5
弃去每组试样条的上层和底层纸页,将余下的试样条合并在一起组成试样,并将不少于 50 7.2.2 测定横向水分的变化
按照 7.1.2规定的方法,在卷筒横幅上至少在三个位置上选择试样,按横向切取宽50-75 8 试验步骤
将试样放入已烘干至恒重的容器中,打开容器的盖子,连盖一起放入 105+2 的烘箱中烘干, 试样也可以从容器内取出来摊开烘, 容器和盖也在同一烘箱中烘干。
当
烘干结束后, 应在烘箱内将容器盖好。
如摊开烘,应将纸条放回容器中盖好。
移入干燥器中,冷却 30
9 结果计算
水分
式中:
测试结果准确至 0.1%。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下述内容:
10.1 要求测定一批水分平均值时
10.2 要求测定平板或卷筒横幅水分的变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