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读后感
中国震撼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读后感理学院学生统计第一党支部 11统计1班何嘉敏由党课老师的推荐,使我有机会了解到张维为教授的作品《中国震撼》。
我认为全书中的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通过结合自己在一百多个国家游历的经历以及对我国直观现实的观察,提出了“文明型国家”这个概念。
全书讲述了中国的崛起的意义以及原因,为我们介绍了文明型国家和中国模式的内容和联系,以及通过对印度,东欧国家,东亚国家在经济等分析,向我们阐述了西方民主和价值观与东方价值观之间的区别。
毋庸置疑,中国确实崛起了,可能对于我们这种新生代所了解的崛起只是那些冰冷的GDP数据,但作者却从过去三十年的经历为我们描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崛起的伟大蓝图。
这让我感受很深。
或许现在很多人都一直在强调着中国的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房价高等等问题,以致国民经常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停滞不前,书中也没有刻意避免这个问题,书中提出这是发展中国家甚至部分发达国家还没有解决的普遍矛盾,而且我们国家也具有自己的优势,独特的文化,广阔的地域以及庞大的劳动力,这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其所未有的动力,使我们的高铁,新能源航空等技术得以蓬勃发展,我们应对我们的国家有强大的信心。
但其实整本书中令我最深刻莫过于慕尼黑的辩论。
作者通过与西方学者的辩论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所特有的民主政治。
曾经的我也跟很多人单纯的以为要是想发展得更快更好,觉得应该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政策,经济政策,就像日本一样。
但现在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很幼稚的。
就想书中提出的印度,它基本上照搬西方民主政策,没错,印度的软件产业,医药产业的确发展的挺快,但是印度存在的大量的贫民窟,那些种姓差别,政治制度软弱等等确实比中国差上好几倍的。
即使是繁荣的日本以及韩国,他们那些所谓的民主也只不过是政客斗争的工具,政客们将所有的精力用于如何赢得选举而不是怎样治理国家。
月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切的感受到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国家时刻充满信心,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许是来自国外的竞争,或许是能源的缺失,或许是天灾人祸,但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相信我的中国梦并不只是一个梦。
中国震撼读后感四篇.doc

中国震撼读后感四篇导语:“中国以西方不可认可的模式迅速崛起,给世界带来了相当的震撼。
”本书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同时阐述了“西方模式”的困境,观点深刻,表达了其对中国“崛起”的自信与乐观,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引发了读者对中国“崛起”的点滴思考。
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中国震撼读后感四篇,欢迎借鉴!篇一: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一个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0多年来,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令世界震惊!《中国震撼》,作者张维为教授,他以客观的眼光,写了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是如何的崛起。
一、合理利用国情,走自己的模式作者认为“中国模式”不是转型而是创新,要适当借鉴汲取别人之长,但不放弃自己的优势。
人口、地域、历史、文化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我们有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我们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我们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立的思想体系,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得到了最大发挥。
反之,中国这种“文明型国家”,如果采用西方政治模式,自己的优势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整个国家就会走向崩溃。
这个观点张维为教授在走访了100多个国家之后也在书中总结道:“非西方国家照搬西方模式,基本上是照搬一个,失败一个。
”总之,我们通过取长补短、兼容并蓄,沿着这种思路,推进各种改革和创新的成功概率就大。
所以,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
二、推崇和平,迅速崛起书中提到:“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
回顾世界历史,西方崛起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动荡与战争的历史。
”然而史实也确实如此,西方的崛起充斥着侵略、战争、屠杀、征服、奴役,中国也是受害者之一。
中国自古就是“百国之和”,以和为先,以和为贵。
因为有了“和”,中国才会有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才会让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迅速发展。
读《中国震撼之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有感

读《中国震撼之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有感读《中国震撼之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有感提要:同时,作者认为不能把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模式绝对化、封闭化、凝固化,要作为不断开放、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来看待更多精品:总结读《中国震撼之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有感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13亿人口、幅员辽阔、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振兴和崛起,无疑是一个时代前沿的大课题。
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的目光。
尽管在这当中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想法,尽管国内外抱有顽固偏见和别有用心的“唱衰中国”的声音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但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正如作者张维为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书,作者以确凿的事实来展示了一位学者探究中国崛起之谜的答案。
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其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也实现了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这个见解对于深入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破解我国发展的难题,思考我国长期发展的目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震撼》一书认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
作者把中国发展模式概括为八大特点,即“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
事实上,经过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多年的发展,尽管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分配差距拉大、资源环境约束、权钱交易腐败等种种问题,但是中国共产党及政府根据中国的国情,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积累和凝聚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创立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读后感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读书报告学院:理工学院姓名:常幸福班级:电信1101学号:1110720060崛起,东方巨龙——中国——读《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之路,世人见证了中国经济腾飞速度并为之惊叹。
万众瞩目下,中国经济总量赶英超德,直至把日本甩在身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地球村村民献上一席饕餮盛宴。
震撼,或许是最能描述各国民众对中国巨龙强势复苏的感受。
读罢张维为先生的的《中国震撼》,颇有感慨,作者认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其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也实现了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陈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
对此,我深以为然《中国震撼》一书,开篇之首,就是以翔实的资料和确凿的事实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客观实在。
尽管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分配差距拉大、资源环境约束、权钱交易腐败等种种问题,尽管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想法,尽管抱有偏见和别有用心的“唱衰中国”的声音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却是不争的事实。
第一,和平发展崛起的震撼。
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13亿人口、幅员辽阔、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振兴和崛起,无疑是一个时代前沿的大课题。
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用说是始于当代,但作者分析探究的眼光并不固着于当代的几十年、也不固着于近代以来的上百年,而是把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置放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因而有了“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个主题。
这个主题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有着没有中断的五千多年文明历史而又在现代发展崛起的国家,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中 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震撼>读后感》在阅读完《中国震撼》这本书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让我对中国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
作者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的真实面貌。
书中开篇就提出了“中国以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给世界带来的震撼”这一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过去,我们常常听到的是“中国威胁论”或者“中国崩溃论”,但作者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巨大潜力。
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中国政府的正确决策。
我们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快速转型,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教育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铁、5G 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发展让世界为之侧目。
中国的发展模式具有独特性。
与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没有盲目照搬西方的经验,而是根据自身的国情,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
在扶贫工作中,数以亿计的人口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书中还提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如“和而不同”的思想,让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倡导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没有抛弃传统文化,而是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时,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环境问题、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等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但正是因为敢于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才体现了中国政府的担当和决心。
中国震撼

读《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有感——对中国模式的理解作者在文章一开始便让读者印象深刻,他表达了国人应“不再误读自己”的基本立场,总结了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并鼓励了国人理应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而对于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如城乡差距、腐败、环境污染以及高居不下的房价等,作者也没有回避,而是通过与不同国家崛起过程的对比来告诉读者:这既是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还没有解决的普遍矛盾。
所以说,困难需要在发展中一步步解决,我们需要拥有坚持自己的话语权,需要树立新的大国意识,需要理性的国民心态。
中国崛起至今日,我们不仅应时刻追求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同时我们应该确立自己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文化自信。
这一切皆需要我们坚持所谓“中国模式”。
首先应把握“中国模式”的意义。
简单来看,“中国模式”是中国的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个概念。
不过相较于“中国模式”,我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无论是中国在发展道路中取得的成功还是面临的困难,都是其他国家已经经历过的,这些都能从其他国家身上找到影子,所以这样看来所谓“模式”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而独立自主、立足国情,选择合适的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更是我们日后需要做的。
不过既然我们国家在不断地取得成功、获取经验,将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称之为“中国模式”也不过分。
中国的经济模式是在改革“斯大林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从基本经济制度上看中国由单一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由过去分配方式单一、平均主义倾向严重的分配制度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扥分配制度;从经济体制上看,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早已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而代之,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同时,政府仍起到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的作用;从经济结构上看,轻重工业、农业比重逐步趋于合理化;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以粗放型为主,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转变为以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从经济发展战略上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对比中坚定信心——读《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收获新知 的一本好 书。他把 中国崛起认 为是一种政 治话语的崛起 , 一种政 治标 准体 系的崛起 , 是 对我们树 立 中国政治 制度 的信 心很有益 处: 信心之一来 自于 中国是 一个“ 文明型 国家” 的崛起 , 心之二来 自于中国崛起的政治制度 支撑 , 信 信 心之三来 自于与印度的比较 , 信心之四来 自于与东欧的比较 , 信心之五来 自于与 东亚的比较。 [ 关键词 ] 中国; 文明型 国家 ; 崛起
信心 之 二来 自于 中 国崛起 的政 治制 度 支撑 。 中
我国的政治制度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 的制度供 给, 是我 国经 济社 会快 速发 展进 步 的制度 支撑 。 信心之三来 自于与印度的比较。人们 总是喜欢 拿 印度 和 中国进 行比较 ,这 除 了 因为两 国 目前经 济 发展速度都 比较快外 ,两国国情相似则是其 中最主 要 的原 因 。 国际 社会 ” 遍认 为 印度是 “ 界最 大 的 “ 普 世 民主 国家 ”其 经 济起 飞是在 民主政体 的推 动 下实 现 ,
化、 国家领导人实行普选 、 媒体独立于政府等。西方
将这 种 民主模 式推 行 到广 大 的发展 中国家 ,但 事 实
证明,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能够通过模仿西方政治
[ 稿 日期 ] 2 1— 卜 2 收 02 0 8
[ 作者简 介] 戴小江(9 5 )女 , 1 6 一 , 重庆人 , 重庆交通大学思政教研 部教授 , 史学硕士 , 历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读后感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读后感近来在老师的推荐下拜读了《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感觉读来震耳发聩。
作者以新的视角审视中国,审视国人,给我们这些只知埋头苦读的学子推开了一扇新窗户,用一个新视角来观察中国,观察中国人。
作者走访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接触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再回过头冷眼观察自己的祖国、同胞,会有些什么感想,这让我很感兴趣。
书中,在“重新认识中国”一节中,作者劈头第一句就引人入胜:与西方相比,中华文明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传统。
西方的传统更多的却是“三人行,我必为师”。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永远是抬头看人,对待他人,也是一副谦恭的态度。
而西方人却是高高在上,胜气凌人,低头俯视他人,上天入地,唯我独尊,就算是到了今天,黑种人和黄种人仍然是他们歧视的对象。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差距,也体现在这些文化认同上。
例如,普通中国人为之奋斗一生的“房子”问题,在西方国家就没有这么看重。
中国人最看重房子,认为必须拥有自己的房子,才能算有一个“家”,而地球另一端的许多国家,对这却看得很淡。
中国人本就多,再加上这样的观念影响,买房竞争激烈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但事实上,中国人的住房自有率绝对比许多人羡慕的西方国家要高。
中国人过着的生活远比他们自己认为的要好。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短短几十年中,中国稳步发展,GDP 不断上升,事至今日中国的经济指标已经赶超日本,仅位居美国之下。
一个被欺凌百余年的大国,从贫穷走向强盛,其间的发展不可谓不快。
但在许多国人看来,中国似乎还是不堪一击,有着种种的不如意,存在这样那样的阴暗面。
所有总有一部分国人削尖脑袋,利用种种途径,想方设法跑去国外生活。
其中既有资金雄厚的投资移民,也流失了一部分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可否认,这些人的爱国意识不强,但在我看来,ZF也做得不够多,ZF应该想办法吸引人才,如创造宽松环境,提高福利待遇,将人才收为已用,而不是拱手送人。
我认为中国人是重视感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物质更重要,但是,这种关系正在慢慢变浅,人与人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冷漠,从以前赛家人的亲邻近睦,变成互不相见的陌生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读后感
近来在老师的推荐下拜读了《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感觉读来震耳发聩。
作者以新的视角审视中国,审视国人,给我们这些只知埋头苦读的学子推开了一扇新窗户,用一个新视角来观察中国,观察中国人。
作者走访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接触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再回过头冷眼观察自己的祖国、同胞,会有些什么感想,这让我很感兴趣。
书中,在“重新认识中国”一节中,作者劈头第一句就引人入胜:与西方相比,中华文明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传统。
西方的传统更多的却是“三人行,我必为师”。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永远是抬头看人,对待他人,也是一副谦恭的态度。
而西方人却是高高在上,胜气凌人,低头俯视他人,上天入地,唯我独尊,就算是到了今天,黑种人和黄种人仍然是他们歧视的对象。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差距,也体现在这些文化认同上。
例如,普通中国人为之奋斗一生的“房子”问题,在西方国家就没有这么看重。
中国人最看重房子,认为必须拥有自己的房子,才能算有一个“家”,而地球另一端的许多国家,对这却看得很淡。
中国人本就多,再加上这样的观念影响,买房竞争激烈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但事实上,中国人的
住房自有率绝对比许多人羡慕的西方国家要高。
中国人过着的生活远比他们自己认为的要好。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短短几十年中,中国稳步发展,GDP 不断上升,事至今日中国的经济指标已经赶超日本,仅位居美国之下。
一个被欺凌百余年的大国,从贫穷走向强盛,其间的发展不可谓不快。
但在许多国人看来,中国似乎还是不堪一击,有着种种的不如意,存在这样那样的阴暗面。
所有总有一部分国人削尖脑袋,利用种种途径,想方设法跑去国外生活。
其中既有资金雄厚的投资移民,也流失了一部分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可否认,这些人的爱国意识不强,但在我看来,ZF也做得不够多,ZF应该想办法吸引人才,如创造宽松环境,提高福利待遇,将人才收为已用,而不是拱手送人。
我认为中国人是重视感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物质更重要,但是,这种关系正在慢慢变浅,人与人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冷漠,从以前赛家人的亲邻近睦,变成互不相见的陌生人。
中国正一步步改变着自己原来的面貌。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有中华民族的文明持续了5000多年。
以各国文明的悠久历史来说,中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然而,历史不等于现实。
既往的历史再辉煌,但现阶段国家实力不够,也是无用。
就算我们有再多的文明积淀,也无法得到其他人的尊敬。
中国,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强大的综合实力,
只有凭借强大的经济作后盾,拥有完备的人才资源,别人才可能与你站在平等的角度上互相交流、探讨、对话。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还需要在我们身上继续传承下去。
中国在崛起,中国的关键是从国情出发的发展模式。
中国许多的先辈靠自己的才智为中国的发展建筑了一条发展大道,中国人的梦想,就在这条大路上飞驰。
在此过程中或许会有一些阻碍,或许会有一些困难,但中国人是吓不倒的。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荣誉和自豪感。
中国正在崛起,我们是祖国正在成长的未来、希望。
我们这一代的中国青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愿为中华的崛起而鼓掌呐喊!中国的尊严不容侵犯,中国人的地盘也不是谁都可以插一脚的!我们将以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的崛起,让世界各国都为之侧目。
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