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结构性能监测原始记录

结构性能监测原始记录

结构性能监测原始记录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记录结构性能监测的原始数据和观测结果。

结构性能监测是为了评估和监测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而进行的实时监测。

通过记录和分析监测数据,可以发现结构体系的缺陷、异常以及潜在风险,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和修复。

2. 监测项目和方法结构性能监测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结构位移、应力变形、温度变化等多个方面。

监测方法主要采用传感器技术,如应变计、位移传感器和温度计等。

具体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如下:2.1 结构位移监测为了获得结构体系的位移信息,我们使用了多种传感器,并利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以下为采用的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名称:- 位移传感器1:型号XXX,放置于结构柱上- 位移传感器2:型号XXX,放置于结构梁上- 数据采集系统:型号XXX,用于采集和记录传感器数据2.2 应力变形监测为了获得结构体系的应力和变形信息,我们使用了应变计等传感器,并借助数据采集系统来记录数据。

以下为采用的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名称:- 应变计1:型号XXX,安装于结构- 数据采集系统:型号XXX,用于采集和记录传感器数据2.3 温度变化监测为了监测结构体系的温度变化情况,我们使用了温度计等传感器,并利用数据采集系统来实时采集和记录数据。

以下为采用的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名称:- 温度计1:型号XXX,用于监测结构体系的温度变化- 数据采集系统:型号XXX,用于采集和记录传感器数据3. 观测记录根据以上监测项目和方法,我们进行了实时监测,并记录了观测数据。

以下为观测记录的部分示例:3.1 结构位移观测记录- 日期:2022年5月1日- 位移传感器1的测量值:10mm- 位移传感器2的测量值:15mm- 备注:结构位移较前一次观测略有增加3.2 应力变形观测记录- 日期:2022年5月1日- 应变计1的测量值:1000με- 备注:结构发生了轻微的应力变形3.3 温度变化观测记录- 日期:2022年5月1日- 温度计1的测量值:25℃- 备注:结构温度相较于前一次观测保持稳定4.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结构性能监测的观测记录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结构位移较前一次观测略有增加,需要进一步观测和分析位移变化趋势。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2
外观质量一般缺陷
第9.2.6条
/
3
预制构件尺寸的
允许偏差
mm
长度
楼板、梁、柱、 桁架
<12m
±5
/
≥12m且<18m
±10
/
≥18m
±20
/
墙板
±4
/
宽度、高(厚)度
楼板、梁、柱、桁架
±5
/
墙板
±4
/
表面平整度
楼板、梁、柱、墙板内表面
5
/
墙板外表面
3
/
侧向弯曲
楼板、梁、柱
L/750且20(L=mm)
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样本总数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1
预制构件质量检验
第9.2.1条
/
2
预制构件进场结构性能检验
第9.2.2条
/
3
外观质量的严重缺陷,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第9.2.3条
/
4
预埋件等材料质量、规格和数量,预留孔、洞的数量
第9.2.4条
/
一般项目
1
预制构件标识
第9.2.5条
/
墙板、桁架
L/1000且20(L=mm)
/
翘曲
楼板
L/750(L=mm)
/
墙板
L/1000(L=mm)
/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2010601
一般项目
验收项目
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样本总数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3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最新)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最新)

/
1 预制构件标识
第9.2.5条
/
2 外观质量一般缺陷
第9.2.6条
/
<12m
±5
/
楼板

梁、 长 柱、
≥12m且<18m
±10
/
度 衍架
≥18m
±20
/
墙板
±4
/


楼板、梁、柱
制 宽度、
、桁架
±5
/
构 高(厚)
件度
墙板
±4
/
项3的

楼板、梁、柱
许 表面 、墙板内表面
5
/
偏 平整度 差
墙板外表面
3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市政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主体结构混凝土结构
分项工程 名称
装配式结构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项目 负责人
施工依据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50666-2011) 验收依据
验收项目
设计要求及 样本 最小/实际 规范规定 总数 抽样数量
/

楼板、梁、柱 侧向L/750且≤20/弯曲 墙板、桁架
L/1000 且≤20
/
楼板
L/750
/
翘曲
墙板
L/1000
/
检验批容量
装配式结构预 检验批部位 制构件检验批
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检查记录
检查 结果
主 1 预制构件质量检验
第9.2.1条
/

2
预制构件进场结构性能检 验

预制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检测-原始记录报告

预制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检测-原始记录报告

及 (mm 度
裂 (mm
m2)
) m2) 力 )
规) 等







可编辑修改
加载简图、 仪表位置及编号
精品资料
裂缝情况及破坏特征:







图 2.3 均布加荷 1-构件; 2-荷重块垛;3-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4-支座;5-支架
抽样信息
抽样基数
抽样数量
抽样地点
抽样人 抽样时间
检测说明
校核:
主检:
可编辑修改
精品资料
预制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检测原始记录(二)
共 页第 页
构件名称
规格型号
委托编号
样品状态
检测日期
样品编号
检测依据
环境条件
荷载
各测点位移(mm)
挠 裂缝宽
加荷
()
1
2
3
4
度 度实测
试验
实值
现象
系 时 每 累 读 差 累 读 差 累 读 差 累 读 差 累 测 (mm
记录
数间级 计 数 值 计 数 值 计 数 值 计 数 值 计 值 )
检测数据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承载力
γ0[γu]max=
γu0=
单项评定
可编辑修改
精品资料
挠度(mm) 抗裂
[as]= [γcr]=
as0= γcr0=
裂缝宽度 (mm)
[Wmax]=
W0s,max=
1、检测结果仅对被测构件检测龄期是负检测技术责任;
检测说明
2、报告编号同委托编号; 3、本报告页数不全无效。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

第三章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1 总 则1.0.1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 》(GB50204—2002)》(DBJ14-026-20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1.0.2 为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的质量,正确评价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统一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的检测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1.0.3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检测。

1.0.4 在执行本规程时,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X 》(GB50009-2001)以与其它有关标准、规X 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X 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2.1.3 荷载效应由荷载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2.1.4 荷载效应组合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效应设计值规定的组合2.1.5 基本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2.1.6 标准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2.1.7 准永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2.2 符号0γ —— 结构重要性系数;0u γ ——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实测值;[]u γ ——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η ——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修正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按实配钢筋的承载力计算确定; 0s a —— 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下,构件跨中短期挠度实测值;[]s a —— 短期挠度允许值;[]fa ——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确定; k M —— 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q M —— 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θ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确定;c s a —— 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下,按实配钢筋确定的构件短期挠度计算值(mm ),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确定;0cr γ —— 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实测值,即试件的开裂荷载实测值与荷载标准值(均包括自重)的比值; []cr γ ——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允许值; pc σ —— 由预加力产生的构件抗拉边缘混凝土法向应力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确定; γ —— 混凝土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计算确定;tk f ——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ck σ —— 由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构件抗拉边缘混凝土法向应力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计算确定;0max ,s w —— 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下,受拉主筋处的最大裂缝宽度实测值[]max w —— 构件检验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按下表(3.2.6-1)取用0t a —— 全部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挠度实测值0qa ——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挠度实测值 o ga —— 构件自重和加荷设备产生的跨中挠度实测值 0b a —— 从外加试验荷载开始至构件出现裂缝的前一级荷载为止的外加荷载产生的跨中挠度实测值0m v ——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位移实测值0201,v v ——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左右端支座沉陷位移的实测值g M —— 构件自重和加荷设备重产生的跨中弯矩值b M —— 从外加试验荷载开始至构件出现裂缝的前一级荷载为止的外加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值;3 仪器设备3.1 量测仪表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用的量测仪表,应符合精度要求,并应定期进行校准。

预制混凝土构件检验原始记录表

预制混凝土构件检验原始记录表
中部
最大偏差
设计值
3
厚度(mm)
1点
2点
3点
4占■八、、
5点
6点
7点
8点
最大偏差
设计值
4
对角线(mm)
对角线1
对角线2
差值
5
表面平整度(mm)
内表面
外表面
6
侧向弯曲
7
扭翘
预埋(留)件位置偏差
序号
项目
检验结果
1
预埋部件
预埋钢板(mm)
中心线位置偏差
平面高差
预埋螺栓(mm)
中心线位置偏移
外露长度
预埋线盒、电盒(mm)
在构件平面的水平方向中心位置偏差
与构件表面混凝土局差
预埋套筒、螺母(mm)
中心线位置偏差
平面高差
2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偏移(mm心线位置偏移(mm)
洞口尺寸、深度(mm)
4
预留插筋
中心线位置偏移(mm)
外露长度(mm)
5
吊环、木砖
中心线位置偏移(mm)
留出高度(mm)
6
键槽
中心线位置偏移(mm)
预制混凝土构件检验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构件编号
混凝土强度等级
检验地点
工程名称
生产日期
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
检验项目
外观质量
序号
项目
检验结果
1
露筋
2
蜂窝
3
孔洞
4
夹渣
5
疏松
6
裂缝
7
连接部位缺陷
8
外形缺陷
9
外表缺陷
外形尺寸偏差

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NO:2-1-16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GB50204-2002 (Ⅰ)
020106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构件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主 控 项 目
预制构件应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 期和质量验收标志。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和预留孔洞的 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mm)
板、梁
+10,-5
1
长度
柱 墙板
+5,-10 ±5
薄腹梁、桁架
+15,-10
2
宽度、高 板、梁、柱、墙板、薄
(厚)度
腹梁、桁架
±5
3 一
侧向弯曲
梁、柱、板 墙板、薄腹梁、桁架
中心线位置
L/750且≤20 L/1000且≤20
10
般 4 预埋件
螺栓位置
5
项 5
预留孔
螺栓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施工单位检查
专业工长(施工员)
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监理工程师
验收结论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
注:本表与混凝土外观质量检验批质人量)验:收记录表配套使用。

施工班组长
年月日
年月日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
+10,-5 5
目 6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5
7
主筋保护层

厚度 梁、柱、墙板薄腹梁、

预制构件可靠性评估原始记录

预制构件可靠性评估原始记录

预制构件可靠性评估原始记录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某公司项目中所使用的预制构件进行可靠性评估。

通过评估预制构件的可靠性指标,可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提高项目质量和可持续性。

2. 评估目标本次评估的目标是对项目中所使用的预制构件进行可靠性评估,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预制构件的设计合理性- 预制构件的材料性能- 预制构件的制造工艺- 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3.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预制构件的可靠性,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首先,进行了文献调研,了解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要求。

- 然后,与预制构件供应商进行了沟通,了解了他们的设计理念、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

- 接着,对预制构件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了其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 最后,对现场已使用的预制构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质量抽样检查。

4. 评估结果根据对预制构件的评估,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结论:- 大部分预制构件的设计合理,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 预制构件所采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满足设计需求。

- 预制构件的制造工艺大致符合标准要求,但在某些环节还存在待改进之处。

- 部分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存在不足,需增强质量管理措施。

5. 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对预制构件的可靠性评估结果表明,在项目中使用的预制构件的整体可靠性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基于评估结果,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进一步加强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确保符合技术要求。

- 定期进行性能测试和质量抽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 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设计、材料和工艺选型。

6.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预制构件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 36(1): 127-132.2. 王五, 赵六. 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 建筑材料学报, 2018, 30(2): 154-1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页,共页
******检测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检测日期年月日设备编号检测环境℃
检测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检测时间
构件项目外形尺寸
(mm)
主筋
规格
数量
保护
层厚

(mm)
混凝
土强

(MPa)
构件自重
(kN/㎡)
标准载荷或
准永久载荷
(kN/㎡)
设计
荷载
(kN/㎡)
挠度
(mm)
最大裂
缝宽度
(mm)
抗裂检
验系数
承载力
检验系

设计
实测
加载模式:试验现象(裂缝情况、破坏特征等)
荷载Q(kN/㎡)或F(kN)
量测记录
挠度
(mm)最大裂缝宽度(mm)
试验现象记录
仪表编号
等级
时间
(min)
加载
(kN)
累计
(kN)
ⅠⅡⅢⅣ左侧右侧
1
2
3
4
5
6
7
8
9
10
检测结论
备注
复核: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