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物理化学》练习题5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习题和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1. 一隔板将一刚性决热容器分为左右两侧,左室气体的压力大于右室气体的压力。

现将隔板抽去左、右气体的压力达到平衡。

若以全部气体作为体系,则ΔU 、Q 、W 为正?为负?或为零?解:0===∆W Q U2. 试证明1mol 理想气体在衡压下升温1K 时,气体与环境交换的功等于摩尔气体常数R 。

证明:R T nR V V p W =∆=-=)(123. 已知冰和水的密度分别为:0.92×103kg·m -3,现有1mol 的水发生如下变化: (1) 在100o C ,101.325kPa 下蒸发为水蒸气,且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2) 在0 o C 、101.325kPa 下变为冰。

试求上述过程体系所作的体积功。

解:(1) )(m 1096.11092.010183633--⨯⨯⨯==冰V )(m 1096.1100.110183633--⨯⨯⨯==水V )(10101.3373314.81)(3J nRT V V p W e ⨯=⨯⨯===冰水- (2) )(16.0)108.11096.1(101325)(55J V V p W e =⨯-⨯⨯=-=--水冰4. 若一封闭体系从某一始态变化到某一终态。

(1) Q 、W 、Q -W 、ΔU 是否已经完全确定。

(2) 若在绝热条件下,使体系从某一始态变化到某一终态,则(1)中的各量是否已完全确定?为什么?解:(1) Q -W 与ΔU 完全确定。

(2) Q 、W 、Q -W 及ΔU 均确定。

5. 1mol 理想气体从100o C 、0.025m 3 经过下述四个过程变为100o C 、0.1m 3: (1) 恒温可逆膨胀; (2) 向真空膨胀;(3) 恒外压为终态压力下膨胀;(4) 恒温下先以恒外压等于气体体积为0.05m 3时的压力膨胀至0.05 m 3,再以恒外压等于终态压力下膨胀至0.1m 3。

物理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100︒C 、1.5p ∅ 的水蒸汽变为100︒C ,p ∅ 的液体水,则此过程的∆S _〈_ 0, ∆G _〈_ 0。

2、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体积由V 1变到V 2,其∆U _=_ 0,∆S _〉_ 0。

3. NiO(s)与Ni(s),H 2O(g), H 2(g), CO 2(g)及CO(g)呈平衡,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为__4__,自由度数为__3__。

4.在等温等压当W ′=0的变化过程可用 G 来判断过程的方向,在等温条件则用 F 或者S 来判断过程的方向。

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462分-1,其初始浓度为0.1mol ·dm -3,反应的半衰期为1.5min ,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 k 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

6.在等体积0.08mol ·dm -3KI 和0.1mol ·dm -3AgNO 3溶液生成的AgI 溶胶中,分别加入电解质NaCN,MgSO 4,CaCl 2其聚沉能力的顺序是MgSO 4 > CaCl 2 > NaCN 。

7.由 紧密层 和 扩散层 构成扩散双电层,ξ电势是 滑动面和本体溶液 之间的电势。

8.比表面能的定义式为 σ=( ,发生毛细管凝结时,液体在毛细管上的接触角必θ<90。

10、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压缩,∆U _=_0,∆H _=_0。

11. CO 2的三相点为216.15K , 5.1×p ∅ ,可见固体CO 2(干冰)升华的压力范围是p __<_5.1×p ∅ 。

二、是非题2、d H = C p d T 及d H m = C p ,m d T 的适用条件是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压过程及无化学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的焓值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压过程。

对3.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 和W 的值一般不同,(对)Q + W 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的溶质?A. 0.5 molB. 1 molC. 2 molD. 无法确定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D. 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3.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基本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熵增原理C. 热力学第三定律D. 牛顿第二定律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A. PV = nRTB. PV = P0V0C. P1V1/T1 = P2V2/T2D. P1V1 = P2V2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会向哪个方向移动?A. 正反应方向B. 逆反应方向C. 不变D. 无法确定6. 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遵循:A. 阿累尼乌斯方程B. 范特霍夫方程C.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D. 热力学第一定律7. 以下哪个是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A. 反应热B. 活化能C. 熵变D. 吉布斯自由能8. 电化学中,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酸碱中和反应D. 沉淀反应9.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一个反应在恒温恒压下自发进行的条件是: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010.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力的体现,它会导致液体表面:A. 收缩B. 膨胀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物质的量浓度C= _______ 。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 。

1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变量不包括 _______ 。

14. 阿累尼乌斯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 。

15. 电化学中,阴极发生的反应是 _______ 。

16.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 。

物化题练习题

物化题练习题

物化练习题(供参考)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 选择题1. 下面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由于U和H是状态函数,又有Q V=ΔU,Q p=ΔH,所以,Q V和Q p是状态函数(B) 热量总是倾向于从含热量较多的高温物体流向含热量较少的低温物体(C) 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形式,非热即功(D) 体系与环境间发生热量传递后,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的变化2. 在SI中,压力的单位是:( )(A) atm (B) kg/m2(C) Pa (D) mmHg3. 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的何组物理量确定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 p (B) V (C) T,U (D) T,p4.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D) 不能确定5. 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将冰箱门打开并接通电源使其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室内的平均气温将如何变化:(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一定6. 理想气体在pө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 J,此气体的ΔU为:( )(A) –284J (B) 842J(C) – 482J (D) 482J7.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8. 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作的功之后,其温度:( )(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一定不变(D) 不一定改变9. 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C) 不一定改变(D) 状态与内能无关10. 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A) 不变(B) 升高(C) 降低(D) 无法判定11. 有一真空绝热瓶子,通过阀门与大气隔离,当阀门打开时,大气(视为理想气体)进入瓶内,此时瓶内气体的温度将:(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判定12. 在一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通一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电,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

物理化学试卷A

物理化学试卷A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09 至2010 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A ) 命题教师: 任 旺适用班级: 材化、生工08级本科各专业,08级制药专业 考试 共 7 页1、 满分100分。

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 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 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特征是 ( ) (A) 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无体积(B) 各种分子间的作用相等,各种分子的体积大小相等 (C) 所有分子都可看作一个质点,并且它们具有相等的能量 (D) 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等温压缩,(2)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 1,H 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 ) (A) H 1> H 2 (B) H 1= H 2 (C) H 1< H 2 (D)H 1, H 2 无法比较描述 3.已知 FeO(s) + C(s) = CO(g) + Fe(s) 反应的 Δr H m Θ为正,Δr S m Θ为正(假定Δr H m Θ,Δr S m Θ不随温度而变化),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 (A) 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 (B) 高温下自发过程,低温下非自发过程 (C) 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D) 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4.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偏摩尔量的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B) 溶液中每一种广度性质都有偏摩尔量,而且都不等于其摩尔量(C) 除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外,其他偏摩尔量都不等于化学势(D) 溶液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符合吉布斯-杜亥姆关系式5.若在α、β两相中都含有A和B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 ) (A) μA(α) =μB(α) (B) μA(α) =μA(β) (C) μA(β) =μB(β) (D) μA(α) =μB(β)6.冬天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可以防滑,这是利用了稀溶液的哪个性质()(A) 溶剂饱和蒸汽压下降(B) 溶剂凝固点降低(C) 溶剂沸点升高(D) 稀溶液具有渗透压7.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 + B(g) =C(g)。

2011-2012物理化学试卷A及答案

2011-2012物理化学试卷A及答案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11 至2012 学年第2学期)物理化学试题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如图所示,Q A →B →C = a (J)、W A →B →C = b (J)、Q C→A = c (J) ,那么 W A→C等于多少( )A. a – b + cB. – (a + b + c)C. a + b – cD. a + b+ c2. 3mol 冰在273.15K ,101325Pa 下,可逆相变成水,已知冰的熔化焓fus m H θ∆=6024J/mol ,则过程的∆S 应为( )A. 66.16 J /KB. 0C. -66.16 J /KD.3.69J /K 3. 当以5 mol H 2气与4 mol Cl 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 气。

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则反应进度ξ应是( )H 2(g) + Cl 2(g) ----> 2HCl(g)A. 1molB. 2molC. 4molD. 5mol 4.下列哪个是化学势( )A.()j n ,p ,T i n U/∂∂B.()j n ,p ,T i n H/∂∂C.()j n ,p ,T i n A/∂∂D.()j n ,p ,T i n G/∂∂5. 已知反应 2NH 3= N 2+ 3H 2 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 ,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 2+(3/2) H 2=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A. 4B.0.5C.2D.16. 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

此方程使用时,对体系所处的温度要求( )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A. 大于临界温度B. 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C. 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 ;D. 小于沸点温度 。

7. 在温度为T 时,A(l) 与B(l)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30.0kPa 和35.0kPa ,A 与B 完全互溶且可形成最高恒沸混合物,则此二元液系常压下的T ~x 相图为 ( )8.科尔劳乌施定律(1)m m A c ∞Λ=Λ-适用于 ( ) A.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 C.无限稀释溶液 D.强电解质稀溶液9. 298K 时,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Fe 3+ + 3e -→ Fe E θ(Fe 3+/Fe)= -0.036V Fe 2+ + 2e -→ Fe E θ(Fe 2+/Fe)= -0.439V则反应Fe 3+ + e -→ Fe 2+ 的E θ(Pt/Fe 3+, Fe 2+)等于 ( )A.0.184VB.0.352VC. -0.184VD.0.770V 10. 在25℃,0.002mol·kg -1的CaCl 2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γ±)1,0.02mol·kg -1CaSO 4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2,那么 ( )A. (γ±)1 < (γ±)2B. (γ±)1 > (γ±)2C. (γ±)1 = (γ±)2D. 无法比较大小11.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8 mol ·dm -3·min -1,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2mol·dm -3,则反应的半衰期为( )A. 1.25minB. 2.50minC. 8.66minD. 62.5min12.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 ,当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 ,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A . 等于h B . 大于h C . 小于h D . 无法确定 。

2011-2012物理化学试卷B及答案

2011-2012物理化学试卷B及答案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11 至2012 学年第2学期)物理化学试题B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某体系经不可逆循环后,下列答案中不正确的是( )A. Q =0B. △U =0C. △H =0D. △C P =0 2. 当以5 mol H 2气与4 mol Cl 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 气。

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 则反应进度ξ应是( )H 2(g) + Cl 2(g) ----> 2HCl(g)A. 1molB. 2molC. 4molD. 5mol 3.TH S ∆=∆适合于下列过程中的哪一个?( )A. 恒压过程B. 绝热过程C. 恒温过程D.可逆相变过程4. 273 K ,10个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A. μ(l) > μ(s)B. μ(l) = μ(s)C. μ(l) < μ(s)D. 不能确定 5.对于理想液态混合物( )A. Δmix H =0,Δmix S =0B. Δmix H =0,Δmix G =0C. Δmix V =0,Δmix H =0D. Δmix V =0,Δmix S =0 6. 已知分解反应 NH 2COONH 4(s) = 2NH 3(g) + CO 2(g) 在 30℃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K θ= 0.000655, 则此时 NH 2COONH 4(s) 的分解压力为 ( )A. 16413 PaB. 594000 PaC. 5542 PaD.2928 Pa7. 单组分固-液两相平衡的p ~T 曲线如图所示,则 ( )A. V m (l) = V m (s) ;B.V m (l)>V m (s) ;C. V m (l)<V m (s) ;D.无法确定 。

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8. 工作于600K 和240K 的两个热源间的可逆热机,其效率大约是 ( )A. 40%B.20%C. 60%D.100%9. 在质量摩尔浓度为b 的MgSO 4中,MgSO 4的活度a 为 ( )A.22(/)b b θγ±B.222(/)b b θγ±C.334(/)b b θγ±D.448(/)b b θγ±10. 298K 时,KNO 3水溶液的浓度由1mol·dm -3增大到2 mol·dm -3,其摩尔电导率Λm 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 11. 25℃时,浓度为0.1M KCl 溶液中,K +离子迁移数为t(K +),Cl -离子迁移数为t(Cl -),这时t(K +) + t(Cl -) = 1,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 NaCl ,则t(K +) + t(Cl -)应为 ( )A. 小于1B. 大于1C. 等于1D. 等于1/212. 对反应2 N 2O 5 → 4 NO 2 + O 2而言,当25(N O )d dt-=0.25 mol ·L -1 · s -1时,2(NO )d dt 的数值为( )A. 0.06B. 0.13C. 0.50D. 0.25 13.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 ,水温升高,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 )A. 等于hB. 大于hC.小于hD. 无法确定14. 水的相图中s 、l 、g 分别表示固、液、气三态,a 、b 、c 、d 是四种不同的状态,则在下列选项中符合没有界面张力、只有一种界面张力、有两种以上界面张力的状态排序是( )A. b 、d 、cB. d 、a 、cC. a 、c 、bD. d 、a 、b15. 一定温度压力下,Δr G m 与Δr G m ө相等的条件是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A. 反应体系处于平衡B. 反应体系的压力为p өC. 反应可以进行到底D. 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U 0,△H 0 (选填>、<或=)。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物理化学期末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 )A. 大分子溶胶B. 胶体电解质C. 溶胶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 U=Q+W只适用)(A) 单纯状态变化(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D) 封闭物系的任何4.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 )(A)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C)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5.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W =0 ,Q <0 ,U <0(B). W>0,Q <0,U >0(C)W <0,Q <0,U >0(D). W <0,Q =0,U >06.对于化学平衡 ,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B)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C)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D)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7.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 )A 如果系统的 S sys>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C 仅从系统的 S sys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8. 固态的 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 ,1,1,2B. 1 ,1,3,0C. 3 ,1,2,1D. 3 ,2,2,2 9. 在定压下, NaCl 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 C 和条件自由度 f :( ) A C =3, f=1 B C =3 , f=2 CC =4, f=2DC =4 , f=3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 S=0 (B) ΔG=0 (C) Δ H=0 (D) ΔU=012. 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 , 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13.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14.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 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 m (HAc) 为( )2 -1 2 -1A. 0.3569S · m 2· mol -1B. 0.0003569S ·m 2·mol -12 -1 2 -1C. 356.9S · m 2· mol -1D. 0.01428S ·m 2· mol -115. 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7/8 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3/4 所需的时间的 1.5 倍,则反应的级数为( )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11. 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D. CuSO 4 水溶液如图,将 C uSO 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在一个密闭恒容的容器中有A、B、C三种理想气体,恒温下再注入一定量D 气体(理想气体),则A气体分压力( )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无法确定
2.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的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C)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3.某气体由状态A出发,先后经B、C二状态又返回到状态A。

已知:由A到B是绝热可逆过程,由B到C是绝热不可逆过程,由C到A是等温可逆过程。

则整个循环过程系统对环境所做的功( )
(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不能确定
4. 理想气体经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则( )
(A) △S(系)>0 (B) △S(环) >0 (C) △S (系) <0 (D) △S(环) <0
5.在恒温恒压下,可依据系统的哪个函数变化值判断过程的自发性?( )
A. ΔS
B. ΔH
C.ΔG
D. ΔU
6. 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偏摩尔量的数值只能为整数或为零
(B) 系统的强度性质无偏摩尔量
(C) 纯物质的偏摩尔量等于它的摩尔量
(D) 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其值与物质的数量无关
7. 298K、101.325kPa下,将50ml与100ml浓度均为1mol·dm-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B) μ = μ1 + 2μ2;(C) μ = μ1 = μ2;(D) μ= ⅓μ1+ ⅔μ2
8.以下定律中不属于稀溶液依数性的是( ) (A) 渗透压定律(B) 沸点升高定律(C) 凝固点下降定律(D) 亨利定律.
9.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PCl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A) 增加压力使体积缩小一倍
(B) 体积不变,通入N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C) 压力不变,通入N2气使体积增大一倍
(D) 体积不变,通入Cl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10. 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值的因素是( )
(A) 反应物的浓度(B) 催化剂
(C) 反应产物浓度(D) 温度
11. 氢气和石墨粉有催化剂存在时可以生成n 种碳氢化合物,平衡时组分数为
( )
(A) 2 (B) 4 (C) n+2 (D) n
12. 在下列各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 (Cl -)无关的是:( )
(A) Zn|ZnCl
2(aq)|Cl
2
(p),Pt (B) Zn|ZnCl
2
(aq)|KCl(aq)|AgCl,Pt
(C) Pt,H
2(p
1
)|HCl(aq)|Cl
2
(p
2
),Pt (D) Ag,AgCl|KCl(aq)|Cl
2
(p),Pt
13电池反应:
(1) H2(g)+1/2O2(g)= H2O (l),E1, K1
(2) 2H2(g)+O2(g) =2H2O(l), E2, K2
则E1、E2和平衡常数K1、K2的关系为:( )
(A) E1=E2,K1=K2(B) E1≠E2,K1=K2
(C) E1≠E2,K1≠K2(D) E1=E2,K1≠K2
14. 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
物初始浓度:( )
(A) 成反比(B) 成正比(C) 平方成反比(D) 无关
15. 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的联系与区别在于( )
(A) 产生的原因与方向相同,而大小不同
(B) 产生的原因相同,而方向不同
(C) 作用点相同,而方向和大小不同
(D) 作用点相同,而产生的原因不同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可逆热机效率最,若用其牵引汽车,则速率最(填快,慢,高,低)
2. 理想气体在定温条件下向真空膨胀,△H 0,△S 0(填>, =, <)
3. 在温度为T 时将NH4HS(s)置于抽空的容器中,当反应NH4HS(s)
NH3(g)+H2S(g)达到平衡,测得总压力为p,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K=。

4. 298K 时,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1增加到0.1 mol·kg -1时,
其电导率κ将_____________和摩尔电导率Λm_____________。

(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
5.Langmuir吸附等温式适用于_____________(单分子层,多分子层)吸附。

三. 计算、综合题(共60分)
1.(本题10分) 1 mol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0 ℃、101.3 kPa下恒温可逆膨胀
到0.224 m3, 试计算此过程Q, W, ΔU,ΔH, ΔS, ΔS(环)及ΔG。

2. (本题8分) 100℃时,纯CCl
4及纯SnCl
4
的蒸气压分别为1.933×105 Pa及
0.666×105 Pa。

这两种液体可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假定以某种配比混合成的这种液态混合物,在外压力为1.013×105 Pa的条件下,加热到100℃时开始沸腾。

计算:
(1)该液态混合物的组成;(4分)
(2)该液态混合物开始沸腾时的第一个气泡的组成。

(4分)
3.(本题10分) 已知各物质在298.15K时的热力学函数数据如下:
对下列反应:C2H5OH(g) = C2H4(g) + H2O(g)
(1) 求25℃时的∆r G mθ(298.15K) 及K θ(298.15K) (7分)
(2) 试估算400 K时的Kθ(400 K) (假定∆r H mθ为常数) (3分)
4.(本题8分) 蔗糖在稀酸溶液中按照下式水解
C12H22O11 + H2O → C6H12O6(葡萄糖) + C6H12O6(果糖);当温度与酸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与蔗糖的浓度成正比。

今有1 dm3溶液中含0.300 mol蔗糖及0.1 mol HCl,在48℃,20 min内有32%的蔗糖水解。

计算:(1) 反应速率常数;(4分) (2) 40 min后有多少蔗糖分解?(4分)
5.(本题12分) 对如下图式表示的电池:Ag |AgCl(s)|Cl -(a =1)||Cu 2+(a =0.01)|Cu ;
测得298.K 时的温度系数为141002.4)(--⋅⨯-=∂∂K V T
E
P ,
E θ(Cu 2+|Cu)=0.3402 V , E θ(Cl -|AgCl(s)| Ag=0.2223 V ,以电子得失数为z=2计, F= 96485 Cmol -1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3分)
(2) 计算该原电池在25℃时在题给条件下的电动势E , 原电池反应的 ∆r G m 、∆r S m 、∆r H m (6分)
(3) 25℃时平衡常数K θ为多少?( 3分) (重点题目)
6. (本题12分) 如图所示,在101.325 kPa 下,A,B 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固态完全不互溶,其低共熔混合物w B = 0.60试回答:
(1)写出图中数字所示的1-4相区的稳定相态。

(对固体物质名称的统一要求:若是纯物质,请在物质名称后加(s)表示,如用A(s)表示固体A 。

) (规范,4分)
(2)在右侧的坐标系上画出a,b,c三条虚线所示变化的冷却曲线。

(3分)
(3)今有180 g,w B= 0.40 的溶液,冷却时,首先析出何种物质?最多可得多少克该纯物质?(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