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科学管理信息练习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带答案

2020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带答案

2020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一、填空1.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成分以(氧)和(氮)为主。

2.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迅速发展,各种污染物大量进入地球大气中,这就是(大气污染)。

3.(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5.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大气层),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逃逸层)。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防治(大气污染)已经是全球性的共同责任。

7.(臭氧层)的破坏,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种灭绝,还会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加。

8.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

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一些气体会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严重侵蚀地面上的一些建筑物和植物,特别是森林。

9. 风雨雷电等等各种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层的(对流层)。

4.风扇扇出风是因为(空气的流动)。

6.在海滨,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7.风可以分为(自然风)和(人造风)。

8.自然界中由于各地气温的差异,从而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从而形成了风。

9.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

降落伞降落的快慢与(伞面材料)、(伞面大小)、(伞绳长短)、(悬吊物重量)等有关。

它主要是由(伞面)、(伞绳)、(悬吊物)三部分组成。

10.帆船是靠(风)的力量航行的,当船向北航行,刮南风时,帆面的方向应朝(南);刮西南风时,帆面的方向应朝(西南);刮东南风时,帆面方向应朝(东南)。

二、选择题1.( B )在大气层的最底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0至10千米。

A.平流层 B.对流层 C.暖层 D.逃逸层2.( A )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

A.臭氧层 B.热层 C.中间层 D.逃逸层3能吸收紫外线,防止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大气层中的成分应该是( C )。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3课 物联网控制与反馈 课堂练习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3课 物联网控制与反馈 课堂练习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3课·物联网控制与反馈课堂练习一、单选题1.(2022·模拟)以下哪个是自动控制的应用()A.进入教室后顺手关门B.火车站人脸识别进站C.使用智能家居APP关闭卧室的灯D.夏天天气炎热时使用遥控器打开空调2.(2021·秀洲)控制的形式可分为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以下不属于自动控制应用的是()。

A.声控灯B.红外感应门C.扫描二维码D.火车站人脸识别进站闸机3.(2022九上·上虞期末)智能扫地机是一种智能家用电器,它借助手机连接到设备,通过手机发送指令,实现智能扫地机自动在房间内完成清理工作。

手机对智能扫地机的控制形式为()A.自动控制B.手动控制C.半自动控制D.半手动控制二、填空题4.控制与反馈的工作过程:将感知到的信息传给、作用于、将输出信号反馈给传感器。

5.根据控制主体的不同,控制形式可分为和。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控制的应用【解析】【解答】人脸识别不需要人来控制,属于自动控制的应用。

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控制的应用。

自动控制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则,决定将要采取的控制行为。

2.【答案】C【知识点】控制的应用【解析】【解答】A:声控灯是一种自动控制应用,它通过识别声音指令来控制灯光的开关。

B:红外感应门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门口的人体热辐射,实现门的自动开关,属于自动控制应用。

C:扫描二维码是一种人工操作,需要用户通过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来获取相关信息,不属于自动控制应用。

D:火车站人脸识别进站闸机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进站的乘客进行身份认证,属于自动控制应用。

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自动控制的应用。

自动控制是指通过设定的规则、程序或传感器等自动完成对系统或设备的控制,而手动控制则需要人工干预。

自动控制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家居自动化、工业生产、交通管理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作业设计》第1——4课习题答案解析(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作业设计》第1——4课习题答案解析(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培优作业设计暨案例讲义厚川2022春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1.岩与土壤的故事一、填空题。

1.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海洋(底部)的。

2.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3.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4.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

5.地球的表面由上向下依次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和基岩石层。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关于岩石和土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用来建房、修路,没有别的用途B.土壤里可以生长植物C.岩石中有动植物化石,说明岩石里可以生长植物2.关于岩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岩石是由不同矿物构成的B.地质上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判断其形成年代C.岩石处在地球的最表层3.关于土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岩石粉碎后就变成了土壤B.土壤的形成是极其漫长的过程C.不同的土壤所含的成分不一样4.能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的证据是(C)。

A.岩石成分B.岩石颜色C.岩石中的海生物化石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大量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原料。

(√ )3.水晶是稀有矿物,是一种石英结晶体。

(√)4.土壤就是由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粉末。

(X)5.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在本地区存在过。

(√)四、简答题。

1.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答:岩石比较坚硬,结构无规则。

不同种类的岩石在形状、颜色、结构上都有差异。

土壤呈粉末状,质地疏松,成分复杂,有黏性,遇水可凝结为大小不同的块状。

第7课《信息的交流传播》(练习)-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第7课《信息的交流传播》(练习)-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信息的交流传播》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文字传播和视频传播在信息传递的效果上存在差异。

我们发现:方便查阅的信息传递方式是;理解起来有难度,比较抽象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2.信息从古至今发展的特点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传播的距离越来越(填“近”或“远”)。

二、判断题3.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4.书本比电脑传播信息的效果好。

()5.纸质的科学课本传播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文字和图像。

()6.亚运会期间,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的方式同步获取赛场情况。

()7.不同的信息传播工具会影响人们接受信息的效果。

()8.书籍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一种工具。

()9.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完全不用报纸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了。

()10.图文和视频对信息的传递效果是一样的。

()三、单选题11.下列传播信息的方式中,能让我们直观生动地获取信息的是()。

A.看视频B.阅读书本C.听广播12.下列技术发明,与信息的传播关系最紧密的是()A.人造卫星B.人类登月C.火量探测13.徐州的明明想教南京的君君制作电磁铁,有利于君君快速学会制作的方法方式是()。

A.语音B.纸质文稿C.微信视频14.在科学课堂上,科科观看了一个时间较长的实验操作视频,这种传播信息方式的优点是()①获取信息的速度很快②实验操作方法更加详细、具体③有声有色,更加形象生动A.①②③B.①②C.②③15.小明为了更直观生动地向同学们分享萝卜独轮车制作方法,准备了制作视频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时,使用的是以下()技术。

A.文字识别B.图像识别C.语音识别16.2023年9月29日,杭州亚运会田径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云南名将张俊夺得冠军,要将张俊夺冠的信息传送到昆明,以下方式最快的是()A.冲印照片邮寄B.印刷报纸递寄送C.电脑发送邮件D.飞鸽传书17.小美想通过书本和电脑查阅有关独轮车的信息,关于书本和电脑的传播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综合训练(含答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综合训练(含答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根据土壤()的多少,可以将它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A.含沙量B.含水量C.所含营养2.下列材料可用于光学仪器、石英钟等产品零件制造的是()。

A.火柴B.石英C.木炭3.下列物体能变成土壤中的腐殖质的是()。

A V1≡磷,C∙4.下列矿物中,硬度最软的是()。

A.金刚石B.石墨C.云母5.花岗岩的特点是()。

A.多呈黑色、深灰色等,光泽较暗,很硬B.花斑状,多为浅肉色、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等,很硬C.多呈白色或有花纹,较软6.常见的岩石中多呈黑色、深灰色、褐红色或灰绿色,光泽较暗,很硬的一类岩石是()o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7.在做土壤渗水实验时,()是一样的,并且要同时向漏斗里倒水,以便对比。

A.土壤种类和水量B,水量和土壤量 C.土壤种类和水的种类8.把土块放入水中,出现了大量气泡,证明土中含有()。

A.空气B.水分C.腐殖质9.()是花斑状,一般是黄色带肉红的,也有黑色、白色的,很硬。

A.砂岩B.花岗岩C.大理岩10.观察岩石的特征,需要在岩石的()上观察。

A.断面B.老断面C.新断面二、填空题11.有开采价值的、等称为矿产。

12.()、()、()、白云石等都是矿物。

13.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

14.我们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候要用加热。

15.土壤里有很多成分组成, ____ 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16.土壤中的()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17.含沙多的土壤是o18.矿产和人类的关系非常()o三、判断题19.土壤是地球上可有可无的资源。

()20.我国南方的红色土壤比较适合种植茶树等作物。

()21.用于鉴别岩石种类的稀盐酸具有腐蚀性,千万不要弄到皮肤和眼睛上。

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清洗干净。

()22.石英、长石、云母、白云石等都是矿物,不是岩石。

()23.西瓜适宜在沙质土中生长。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第三单元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观察池塘时,我们应该注意(安全)和(卫生)。

2、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3、动、植物之间具有(食物)关系。

4、食物链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5、食物链指:(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6、食物网指:(很多食物链彼此交错,成为网状,人们把自然界中这种复杂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网)7、周围的(温度)、(土壤)、(空气)、(水分)等与生物也有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

8、(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9、1906年,(美国)将一个森林公园化为(动物保护区),以便保护珍贵的黑尾鹿群,并开始猎杀黑尾鹿的天敌——(大灰狼)。

10、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层次,(个体)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最小单位。

向上依次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11、地球上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大到整个(海洋)、整个(陆地),小到一片(草地)、一个(池塘)。

12、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

13、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水藻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

14、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此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确认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15、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16、地球表面所有这些(较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了一个(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17、除了生物圈之外,地球上还有(小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圈层。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测试题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 我掌握的科学知识。

(33分)1、我会选。

(16分,4分/道)(1)消灭蚜虫最好的办法是( B )。

A.使用杀虫剂B.以虫治虫C.打死蚜虫(2)生活中处理废油的最好方法是( C )。

A.倒入河中B.到进土壤里C.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再利用(3)制作生态瓶时用不到的材料或工具是( D )。

A.透明广口瓶B.小鱼C.田螺D.土壤(4)利用生态瓶模拟生态系统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B )。

A.沙砾 B.阳光 C. 电源2、我会填。

(17分,1-3题,2分/空,4题3分,5题4分)(1)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_变化_(变化、不变)的。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的被称为生产者,不能自己制造食物,以植物为食的动物被称为消费者,能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尸体或腐烂物的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3)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4)制作生态瓶时,要先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这样做是为了__杀灭某些不需要的微生物或消毒_。

(5)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最底端的是水草、水藻等。

二.科学探究。

(50分)1、小池塘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哪些外界条件?(12分)答: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环境。

2、我们观察的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最多?为什么?(12分)答:植物最多。

因为植物是生产者,要为其他生物制造氧气和养料,满足其他生物生存的需要。

3、什么叫生态系统?(12分)答: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2、什么叫生态平衡?(14分)答:有些鸟类吃昆虫,大多数昆虫吃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并放出氧气,土壤里的细菌分解动植物的尸体。

周围的温度、土壤、空气、水分等与生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

三.走进生活。

(17)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答:第一点,因为生物圈是无法代替的,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第二点,我们人类也属于生物圈中的一份子,生物圈的每个环节都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生物圈的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人类的生存,所以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科学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科学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科学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A. 泰勒B. 法约尔C. 马斯洛D. 赫兹伯格答案:A2.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

A. 工作分析B. 人际关系C. 工作设计D. 工作动机答案:A3.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工作分析的步骤不包括()。

A. 选择最佳工人B. 制定科学工作方法C. 提供工作指导D. 进行员工培训答案:D4.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在于()。

A. 增加工作时间B. 减少工作时间C. 科学地选择工人D. 提高工资待遇答案:C5. 科学管理理论中,时间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工人的工资B. 确定工作的标准时间C. 确定工人的工作时间D. 确定工人的工作量答案:B6. 科学管理理论中,工作设计的主要目标是()。

A. 提高工人的工作满意度B. 提高工人的工作技能C. 提高工作效率D. 提高工人的工作兴趣答案:C7.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工人的工作效率受到()的影响。

A. 工作条件B. 工作环境C. 工作态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科学管理理论中,工作动机的主要来源是()。

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社会动机D. 经济动机答案:B9.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可以通过()。

A. 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B. 提供更多的工作指导C. 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D. 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答案:D10. 科学管理理论中,工作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A. 提高工人的工作满意度B. 提高工人的工作技能C. 提高工作效率D. 提高工人的工作兴趣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工作分析B. 工作设计C. 工作动机D. 工作条件E. 工作指导答案:A, B, C, E2. 科学管理理论中,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包括()。

A. 科学地选择工人B. 制定科学工作方法C. 提供工作指导D. 进行员工培训E. 提供激励措施答案:A, B, C, D, E3.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影响工人工作效率的因素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复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
1.同学们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把日记、学习计划等信息记录到纸质的本子上,属于用(A )信息资源。

A:手工管理 B:数据库管理 C:文件管理 D:以上都不是
2.在下图的目录结构中,音乐文件夹旁边的+表示(C )
A:代表此音乐文件夹没有子文件夹
B:代表此音乐文件夹是展开的且含有子文件夹
C:代表此音乐文件夹是折叠的且含有子文件夹
D:代表此音乐文件夹是展开的,但没有子文件夹
3.在网络教室里各小组在制作电子作品,需要每组的组内成员能够互相访问组内成员的共享资源文件夹,我们一般可以通过(B )来访问共享文件夹。

A:我的电脑 B:网上邻居 C:我的文档 D:控制面板
4.下列( D )属于信息资源管理。

①某同学为学校建立一个学生数据库来管理本校的学生信息。

②某同学使用某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为自己所在班建立一个班级学生考勤记录表。

③某同学使用随身携带的电话本记录同学的电话号码。

④某老师使用某文字处理软件来记录本班学生信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同学们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将自己喜欢的mp3、照片分门别类地存放在计算机中,属于用( C )信息资源。

A:手工管理 B:数据库管理 C:文件管理 D:以上都不是
6.学校需要管理大量的学生成绩数据,你认为学校应该采用(D )来管理这些数据。

A:数据表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用于学生成绩管理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7.小明在天津银行申请了一张银行卡,在天津市任何一家银行的自动柜员机上可以查询这张卡的余额,这体现了数据库系统具有(A )的优越性。

A:数据共享 B:数据大量存储 C:计算快捷 D:操作简单
8.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B )。

①信息资源管理方法主要分为: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②不同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各有所长。

③数据库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存储、管理及高效检索。

④手工管理和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的方法已经落后了,一般都采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

A: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某位同学在观看了天津女排的精彩比赛后,对排球运动产生了兴趣。

收集了很多排球运动员的信息,并想利用数据库管理这些信息。

对于运动员的“出生日期”这样的信息在数据库中应该选用(D )的数据类型。

A:文本型 B:货币型 C:数字型 D:日期/时间型
10.某位同学非常喜欢邮票,他利用数据库管理邮票信息,对于“邮票名称”这样的信息在数据库中应该选用(A )的数据类型。

A:文本型 B:备注型 C:数字型 D:日期/时间型
11.下列对数据库中数据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有(D )
①数据类型定义了数据在磁盘和内存中存储的方式。

②从用户的角度来讲,数据类型会影响对数据操作的结果。

③数据表中每一个字段都要确定一个数据类型。

④针对各种数据的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不同的数据类型。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④
12.下列不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是( A )
A:Microsoft Windows xp操作系统 B:学生学藉管理系统
C:电子图书借阅系统 D:课程管理系统
13.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进行书刊目录查询,实际上是在访问(C )A:电子表格文件 B:word文件 C:数据库 D:文本文件
14.某位同学非常喜欢邮票,他利用数据库管理邮票信息,如下表。

整张表、表中每一行、每一列运用数据库术语表示,分别称为(B )。

A:电子表格、行、列 B:数据表、记录、字段
C:数据表、字段、记录 D:电子表格、记录、字段
15.查询能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的操作是( D )
A.添加数据
B.删除数据
C.修改数据
D.以上都是
16.Access数据表中的一个字段对应着一个( C )
A.查询
B.实体
C.实体的属性
D.文件
17.关于数据表中的记录描述正确的是( C )
A.数据表中可以有若干记录完全相同
B.数据表中可以有两条记录完全相同
C.数据表中任意两条记录不能完全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8.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文件管理通常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
B.网状结构
C.数据表
D.字段
19.数据按升序排序时,遇到三个关键字会(B )
A.首先会按第三个关键字升序排序,然后按第二个关键字升序排序,最后按第一个关键字升序排序
B.首先会按第一个关键字升序排序,然后按第二个关键字升序排序,最后按第三个关键字升序排序
C.随机选择关键字排列顺序
D.无法执行多个关键字的排序
20.一个ACCESS数据库文件包含多种对象,如表、查询等等。

其中数据表中的一行称做(A ) A:一条记录 B:一个实体 C:一个字段 D:一个属性
21.Windows中同一文件夹中的文件,要靠( C )来区分
A.文件类型
B.打开方式
C.文件名
D.图标
22.下列不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是(C )
A.Google网站
B.药店的进销存系统
C.Excel数据表格软件
D.电话费缴纳系统23.ACCESS数据表中的一列,我们称做( A )
A.字段
B.属性
C.记录
D.特征
24.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的文件默认的扩展名是(c)
A.pdf
B.xls
C.mdb
D.doc
25. 以下能实现通讯录管理功能的是( D )
A. Excel电子表格
B.智能手机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以上方法都可以
26.下面建立数据库的基本工作过程中,正确的顺序是( C )
①确定需要管理的对象
②将需要管理的对象的各个属性特征数字化
③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数据表中。

A: 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②①
2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数据库来处理许多信息,各种数据库应用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的基础上的,请你从下列关于数据库的描述中,指出描述不正确的一种是(D )A:能够很好地实现大量数据的存储。

B: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技术,实现数据共享
C:查询准确、效率高、速度快
D: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但只能存储文本、数字、日期等信息,不能存储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
28.某位同学非常喜欢邮票,他利用数据库管理邮票信息,下图是一张邮票数据表的一部分。

如果在查询的设计视图中,使用“准则(条件)”,如输入“<1999-1-1”,则表示查询(B )A:1999-1-1以后的记录 B:1999-1-1以前的记录
C:1999-1-1这一天的记录 D:除了1999-1-1这一天的所有记录
29.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势不包括( A )
A.数据库操作方便,数据维护简单
B.数据库的数据便于多用户、多应用共享使用
C.数据库的数据便于检索和管理
D.数据库便于存储大量数据
30.数据库在计算机中是以( C )形式存在的
A:目录 B:文件夹 C:文件 D:记录
二、判断题
1.现在进行信息资源管理都不采用手工管理方式。

F
2.在资源管理器中如果某文件夹前面有+的标志,表示此文件夹没有子文件夹。

F
3.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

F
4.用户必须掌握数据库技术才能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

F
5.不管采用哪种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方便对资源的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T
6.在数据库中,如果序列:1、11、100、2、22、202是以数字型存储的,则此序列按升序排序结果是:1、2、11、22、100、202。

T
7.要建立一个数据库,需要对组成数据表的实体进行分析,提炼该实体的属性成为数据表的字段,然后确定每一个字段的数据类型、格式和有效范围。

T
8.我们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时,实际上是在访问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从互联网各个网站上提取的信息而建立的。

T
9.在数据库中,可以在查询结果表中添加计算字段,得出新的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

T
10. 对文件的管理通常使用资源管理器,它采用"树形目录结构"进行管理。

T
11.在Access中,利用选择查询可以改变数据表中的原始数据。

F
12.如果数据表中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这种数据的重复,我们称之为数据冗余。

T
13.火车售票系统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一个实例。

T
14. "共享软件"以"买前尝试"的方式存在于市场上,属于免费软件,没有版权。

F
15.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数据库应用系统。

F
16.在Access中,可以直接对数据表进行查找、筛选、排序等操作。

t
17.Access2002是数据库应用系统。

F
18.在数据库中,类似“出生日期”或“发行日期”这样的字段,只能设计成“日期/时间型”。

F
19.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合理选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

t
20. 在Access中,如果文本型数据字段大小为6,最多可以存储汉字个数为6个。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