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试题及答案
新闻写作练习试题有答案解析

新闻写作习题练习库(夏玲)新闻知识写作练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新闻真实性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是:新闻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守的原则。
2、故意失实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3、非故意失实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4、用事实说话指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或者说是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总之,是“事实”和“观点”的结合。
5、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时效性——指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越短,则时效性越强。
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的下去。
针对性——两层意思:一是指在写新闻时,你的心中要有对象感,二是要明确你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而发。
6、新闻角度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7、“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倒叙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把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叙述,后发生的放在后面叙述。
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8、“蒙太奇”结构把新闻事件的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利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再组合和连接而成写作表现方式。
9、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文字语言叫做新闻语言。
10、新闻白描新闻白描,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11、新闻背景宏观意义上的新闻背景,是指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黄远生2.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 )A.交流经验B.传播信息C.公共服务D.文化娱乐3.在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的,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材料是( )A.骨干材料B.概括性材料C.间接材料D.第一手材料4.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于:社会活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 )A.语言表述能力B.职业的敏感性C.人际交往能力D.多谋善断能力5.在采访中,记者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应当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有( )A.关心该事件的人B.事件当事人的亲属C.持有不同意见的人D.同一类型中的典型人物6.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发现自己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实际,那就应当( )A.按原定的计划行事,边走边看B.放弃原计划,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C.放弃原计划,采访到什么算什么D.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7.新闻记者积累资料,应当注意的是,一要坚持不懈,二要经常整理,三要( )A.准确全面B.积极主动C.熟悉消化D.兼顾文史哲8.新闻选择的最佳标准,应当是( )A.新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B.新闻的倾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C.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D.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统一9.在记者新闻生涯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新闻敏感是( )A.“天生”的B.性格决定的C.别人教出来的D.实践中培养训练的10.记者以下活动不.属于采访核实的是( )A.找物证材料B.稿件请当事人审阅C.请相关单位领导审查稿件D.找专家咨询了解有关知识11.采访对象不想谈的敏感问题,记者十分需要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A.闭合式提问B.直接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开放式提问12.某火车站的服务不好,旅客有意见,记者以旅客身份去该站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A.巡回采访B.隐性采访C.易地采访D.蹲点采访13.采访方式中所讲的抓问题是指( )A.写批评报道B.采访反面问题C.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14.采访中分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A.听取他人意见B.与采访对象讨论C.与其他记者讨论D.具体事物具体分析15.今年夏天,新华社的一个记者组在江南几个省采访夏收情况,这一采访方式叫( )A.交叉采访B.隐性采访C.巡回采访D.易地采访16.采访中开座谈会的好处是( )A.提高采访的针对性B.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了解情况深入细致D.能听各方意见,全面了解情况17.新闻写作中的所谓“新闻主题来自事实,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是指( )A.主题源于客观事实B.从事实到新闻事实C.主题来自“头脑风暴”D.主题与新闻题材一致18.新闻的开头,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
新闻写作试题及答案任文林

新闻写作试题及答案任文林1.女,52岁。
突然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而数。
针灸时选A.内关、水沟、太冲、合谷、十二井穴B.风池、太冲、百可以、心俞三阴交、委中C.风池、合谷、内关、水沟、太冲、三阴交D.关元、三阴交、丰隆、神阙、足三里、四神聪E.丰隆、合谷、地仓、颊车、水沟、三阴交答案:1.A2.男,43岁。
头晕目眩,泛泛欲吐,甚至昏眩欲仆,兼见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
针灸时选A.丰隆、中脘、内第一关、解溪、肝俞、足三里B.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太溪C.脾俞、足三里、太冲、丰隆、气海、百可以D.风池、脾俞、肝俞、阴陵泉、内关、足三里E.气海、百可以、肾俞、内第一关、四神聪答案:2.B3.女,存有偏头痛病史3年,头目昏重,神疲不振,面色门庭,劳累或用脑过度则提甚,脉粗大,舌质浓。
针灸时挑选A.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B.足少阴肾经、小儿少阳经穴居多C.足太阴脾经、手足少阳经穴为主D.小儿少阳经、肢太阳经膀胱经穴居多E.手足阳明经、足厥朝肝经穴为主答案:3.A4.男,27岁。
左侧面部板滞、麻木、口角向健侧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
针灸时选A.阳白、鱼腰、地仓、颊车、合谷、昆仑B.地仓、颊车、足三里、内庭、三阴交C.地仓、颊车、侠溪、合谷、足三里D.地仓、颊车、中渚、太冲、后溪E.地仓、合谷、颊车、内庭答案:4.A5.女,36岁。
膝关节疼痛,得鼻塞减至,供不应求则激化,舌苔黑,脉弦很紧。
针灸时挑选A.血海、犊鼻、梁丘、阳陵泉B.大椎、膝阳关、梁丘、犊鼻C.肾俞、关元、犊鼻、梁丘、阿是穴D.膈俞、犊鼻、梁丘、膝阳关E.曲池、犊鼻、梁丘、阳陵泉答案:5.C6.男,48岁。
腰部隐隐作痛已1年有余,伴有腰腿酸软乏力,神疲,伴有滑精,脉细。
针灸时选A.风府、腰阳关、委中B.肾俞、委中、志室、命门C.膈俞、委中、足临泣D.委中、足三里、太冲E.腰阳关、委中、足三里答案:6.B7.男,59岁。
新闻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 D )A.社会活动家的职责B.时代瞭望者的职责C.历史记录者的职责D.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2.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C )A.实事求是原则B.依靠领导原则C.无产阶级党性原则D.内外有别原则3.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B )A.流与源的关系B.源与流的关系C.并列关系D.等同关系4.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
当前,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 D )A.采写人情稿B.拿原则作交易C.见利忘义D.有偿新闻5.新闻采访的目的是( D )A.搜集创作素材B.采风问俗C.取得人证物证D.识别和获取新闻6.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 A )A.指明采访的去向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7.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又要"心入"。
"心入",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还要( D ) A.广泛地接触群众 B.多方面地挖掘材料C.细心地掂量各种材料的价值D.真心实意地和群众打成一片8.《人民日报》有位记者,曾采写了一篇令人振聋发聩的新闻述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 A )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B.记者的头脑灵活C.采访的机遇好D.记者的笔杆子硬9.采访中开好座谈会首先要求( C )A.认真做好记录B.注意同与会者展开讨论C.根据采访目的选好对象D.把握好座谈的气氛10.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 A )A.不受具体答案的限制B.思想更加开放C.有思想活动D.有细节与故事11.记者为了全面报道长江三峡建设的情况,较长时间住在三峡工地,这种采访方式是( A )A.蹲点采访B.隐性采访C.易地采访D.交叉采访12.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有(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13.采访中抓问题应当抓( C )A.必须登报批评的问题B.有历史背景的问题C.带有倾向性的问题D.领导未表过态的问题14.《人民日报》上海记者站记者被派到广东去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 D )A.巡回采访B.交叉采访C.蹲点采访D.易地采访15.采访中考虑写作的一些问题,作用是( B )A.为了突出其新闻性B.提高采访效率C.记者工作顺手D.可以给采访对象一个交待二、多项选择题1.记者通过间接手段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主要有( ABCDE )A.上级渠道B.社交渠道C.书面渠道D.会议渠道E.传播渠道2.记者应该具有的基本业务能力,通常表现在( ACDE )A.社会活动能力B.随机应变能力C.职业的敏感性D.逻辑思维能力E.文字功底和口才3.核实采访记录的内容应当采用的方法是( ACDE )A.技术检验B.与其他人的记录核对C.当面核实D.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E.寻找人证物证4.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 ABCDE )A.客观B.确切C.简练D.通俗E.朴实5.按照不同的写作形式和写作特点,我国新闻界通常把消息分为( ABCE )A.动态消息B.综合消息C.经验性消息D.人物消息E.述评性消息6.记者采访中适于开座谈会的情况是(ABCE )A.事件情况错综复杂B.某一问题矛盾众多C.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D.工作头绪多E.需要广泛调查研究7.隐性采访应当注意的问题有(ACD )A.不能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B.选择好采访对象C.不能涉及个人隐私D.与显性采访结合起来E.注意观察的使用8.现代新闻体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CDE )A.读者来信B.报告文学C.通讯D.消息E.新闻特写9.新闻语言的构成因素有(ACDE )A.事务语言B.说明语言C.群众语言D.文学语言E.评论语言10.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AC )A.法律原则B.道德原则C.伦理原则D.正当原则11.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 )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12.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8.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
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
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
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
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
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
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与答案

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8.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
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
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
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
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
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
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
因为细节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
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的富有新意。
10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新闻采访的性质,可以概括为()A. 是一种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B. 是调查研究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C. 是一种充满排他性的采集新闻事实的过程D. 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2.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在:社会活动能力,职业的敏感性,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A. 分析判断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随机应变能力D. 多谋善断能力3.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讲究辩证法,就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正确选择事实,以及()A. 全面地看待事物B. 运用“两点论”C. 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D. 防止片面性4. 记者和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A. 创造性思维活动B. 顿悟性思维活动C.思想认识的突破D. 思想认识的飞跃5.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A.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B. 埃德加·斯诺C.爱泼斯坦D.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6. 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 ,不可忽视;以及()A. 结合工作,重点攻关B. 点点滴滴,积少成多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D. 勤于动手,随时积累7. 在采访中,记者“有采访意图”与“带框框”的原则区别集中表现在()A. 是否服从报道需要 B. 是否尊重事实C.是否按计划行事D. 是否完成采访任务8. 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1A. 隐性采访B. 易地采访2310.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的访问C. 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 B. 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D. 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11.在采访方式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是( ) 焦点所在,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C.主题源于客观事实 D. 从事实到新闻事实C.巡回采访D.交叉采访 9.记者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 由发挥的余地。
新闻写作试题及答案

新闻写作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B. 何时、何地、谁、什么、如何C. 什么、谁、何时、何地、为什么D. 何时、什么、谁、何地、为什么2. 新闻写作中,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A. 时效性B. 重要性C. 娱乐性D. 接近性3. 新闻标题的主要作用是:A. 吸引读者注意B. 详细描述事件C. 表达作者观点D. 记录事件细节4.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A. 客观公正B. 事实准确C. 语言华丽D. 语言简洁5. 新闻导语应该包含哪些信息?A. 事件的背景和原因B. 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C. 事件的主要人物和结果D. 事件的详细过程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是指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2. 新闻报道可以包含作者的主观评论。
()3. 新闻采访时,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性报道事实。
()4. 新闻写作应该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便于读者理解。
()5. 新闻图片可以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新闻写作中“五个W”的重要性。
2. 描述新闻写作中“直接引语”的使用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新闻写作中“客观性”原则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2. 分析新闻报道中的“平衡报道”原则,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平衡。
五、写作题(共40分)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超过500字的新闻报道。
材料:2024年4月23日,某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
事故发生在市中心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原因是一辆货车失控撞上了路边的行人和车辆。
当地政府已经启动紧急预案,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
参考答案:一、1. C 2. C 3. A 4. C 5. B二、1. √ 2. × 3. × 4. √ 5. √三、1. “五个W”即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是新闻写作中确保报道全面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 D )
A.社会活动家的职责
B.时代瞭望者的职责
C.历史记录者的职责
D.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
2.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C )
A.实事求是原则
B.依靠领导原则
C.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D.内外有别原则
3.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B )
A.流与源的关系
B.源与流的关系
C.并列关系
D.等同关系
4.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
当前,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 D )
A.采写人情稿
B.拿原则作交易
C.见利忘义
D.有偿新闻
5.新闻采访的目的是( D )
A.搜集创作素材
B.采风问俗
C.取得人证物证
D.识别和获取新闻
6.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 A )
A.指明采访的去向
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
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
D.把采访引向深入
7.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又要"心入"。
"心入",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还要( D )
A.广泛地接触群众
B.多方面地挖掘材料
C.细心地掂量各种材料的价值
D.真心实意地和群众打成一片
8.《人民日报》有位记者,曾采写了一篇令人振聋发聩的新闻述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 A )
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B.记者的头脑灵活
C.采访的机遇好
D.记者的笔杆子硬
9.采访中开好座谈会首先要求( C )
A.认真做好记录
B.注意同与会者展开讨论
C.根据采访目的选好对象
D.把握好座谈的气氛
10.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 A )
A.不受具体答案的限制
B.思想更加开放
C.有思想活动
D.有细节与故事
11.记者为了全面报道长江三峡建设的情况,较长时间住在三峡工地,这种采访方式是( A )
A.蹲点采访
B.隐性采访
C.易地采访
D.交叉采访
12.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有( )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
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
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
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
13.采访中抓问题应当抓( C )
A.必须登报批评的问题
B.有历史背景的问题
C.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D.领导未表过态的问题
14.《人民日报》上海记者站记者被派到广东去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 D )
A.巡回采访
B.交叉采访
C.蹲点采访
D.易地采访
15.采访中考虑写作的一些问题,作用是( B )
A.为了突出其新闻性
B.提高采访效率
C.记者工作顺手
D.可以给采访对象一个交待
二、多项选择题
1.记者通过间接手段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主要有( ABCDE )
A.上级渠道
B.社交渠道
C.书面渠道
D.会议渠道
E.传播渠道
2.记者应该具有的基本业务能力,通常表现在( ACDE )
A.社会活动能力
B.随机应变能力
C.职业的敏感性
D.逻辑思维能力
E.文字功底和口才
3.核实采访记录的内容应当采用的方法是( ACDE )
A.技术检验
B.与其他人的记录核对
C.当面核实
D.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
E.寻找人证物证
4.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 ABCDE )
A.客观
B.确切
C.简练
D.通俗
E.朴实
5.按照不同的写作形式和写作特点,我国新闻界通常把消息分为( ABCE )
A.动态消息
B.综合消息
C.经验性消息
D.人物消息
E.述评性消息
6.记者采访中适于开座谈会的情况是(ABCE )
A.事件情况错综复杂
B.某一问题矛盾众多
C.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
D.工作头绪多
E.需要广泛调查研究
7.隐性采访应当注意的问题有(ACD )
A.不能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
B.选择好采访对象
C.不能涉及个人隐私
D.与显性采访结合起来
E.注意观察的使用
8.现代新闻体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CDE )A.读者来信
B.报告文学
C.通讯
D.消息
E.新闻特写
9.新闻语言的构成因素有(ACDE )A.事务语言
B.说明语言
C.群众语言
D.文学语言
E.评论语言
10.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AC )
A.法律原则
B.道德原则
C.伦理原则
D.正当原则
11.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 )
A.无害原则
B.知情同意原则
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D.保守机密原则
12.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
( ABCD )
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
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
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13.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
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
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
C.核实关键性事实
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14.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
A.准确记录,避免断章取义
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
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
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15.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 )
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
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
D.夸张表述,吸引受众关注
三、判断题
1.毛泽东1918在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
(∨)
2.邹韬奋1935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中国西北角》和《塞上行》(×)3.马克思曾指出,人民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人民精神的千唤万应的喉舌。
(∨)
4.毛泽东对记者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
5.无产阶级记者传达上情,反映下情,就是在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
舌的职责。
(∨)
6.是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衡量记者工作作风是否踏实的标志(∨)
7.实事求是是记者最基本的思想、工作作风,尊重事实才能说真话,才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8.狭义的新闻指通讯。
(×)
9.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范长江。
(×)
10.通讯按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三类。
(×)11.描写是通讯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这与消息写作的区别最为明显。
(∨)
12.通讯脱胎于古代传记、游记(∨)
13.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一般认为是宋代的邸报(×)
14.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体而不是导语。
一篇消息可以没有导语、结尾,但绝不能没有主体部分。
(∨)
15.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