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班安全教案_不要招惹小蜜蜂
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教案及教学反思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教案及教学反思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教案及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简单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
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二、展开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追击。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3、总结做法: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必要时去医院治疗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来危险的小虫子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
马峰。
蜘蛛,蜈蚣。
三、延伸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蜂哲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内,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
蜂哲人后自己也会马上死去。
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蛰人,马峰。
黄蜂攻击能力很强被它们蛰到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触动它们的蜂巢。
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
教学反思: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将幼儿已有的安全知识经验扩展丰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蜜蜂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环境中的角色。
2. 教育幼儿如何避免与蜜蜂的不必要的接触,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3. 培养幼儿尊重和爱护所有生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蜜蜂的基本知识:生活习性、角色和重要性。
2. 如何识别蜜蜂的警告信号。
3. 避免招惹蜜蜂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蜜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蜜蜂玩具或者模型。
3. 关于蜜蜂的故事书。
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讲故事或者展示蜜蜂的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入“不要招惹小蜜蜂”的主题。
2. 讲解蜜蜂的知识:使用图片和视频,讲解蜜蜂的生活习性、角色和重要性,让幼儿理解蜜蜂的价值。
3. 讨论如何避免招惹蜜蜂:引导幼儿讨论并分享自己知道的避免招惹蜜蜂的方法,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4. 角色扮演:使用蜜蜂玩具或模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蜜蜂的场景,让幼儿实践如何正确应对。
5. 总结回顾: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不要招惹小蜜蜂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和讨论蜜蜂,或者制作关于蜜蜂的手工艺术品。
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蜜蜂的重要性和如何避免招惹蜜蜂。
记住,蜜蜂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们,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通过问答或者小测试检查幼儿对蜜蜂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在接下来的户外活动中,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地避免招惹蜜蜂。
4. 鼓励家长反馈幼儿在家中的相关行为表现,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调整和指导。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含反思教案概述为了提高幼儿们的安全意识,我们在中班下学期增加了一堂关于不招惹小蜜蜂的安全教育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幼儿了解蜜蜂的基本知识和注意安全的方式,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安全地与蜜蜂相处,避免被蜜蜂蛰伤。
教学目标1.了解蜜蜂的基本特征和行为。
2.能正确识别和区分蜜蜂和其他昆虫。
3.学会如何避免招惹和惊扰蜜蜂。
4.能够正确处理蜜蜂蛰伤。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蜜蜂的基本知识1.蜜蜂是什么?•蜜蜂是一种昆虫,分为工蜂、雄蜂和蜂王。
2.蜜蜂的特征和行为。
•蜜蜂身体黄黑相间,有毒刺,每只蜜蜂只能蛰一次人。
•蜜蜂通常在花上采蜜,会保卫自己的领地。
3.如何区分蜜蜂和其他昆虫。
•蜜蜂的体形与黄蜂、马蜂不同,看起来更圆润。
•蜜蜂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而黄蜂、马蜂会更加凶猛。
第二部分:避免招惹小蜜蜂的方法1.不要试图接近或触碰蜜蜂。
2.不要穿着鲜艳的衣服,因为蜜蜂会被鲜艳的颜色所吸引。
3.不要敲击蜜蜂的蜂巢或其他地方,因为这会惊扰蜜蜂。
4.如果蜜蜂飞过来,不要慌张,慢慢地用手慢慢轻扇,让它自己离开。
第三部分:处理蜜蜂蛰伤1.如果被蜜蜂蛰伤,首先要冷静下来。
2.用指甲或刀片轻轻刮走蜜蜂蜇出来的刺,不要用手挤压。
3.用冷水或冰块冷敷被蛰的部位,缓解疼痛。
反思整堂课老师使用了图片、视频及手势配合讲解,让幼儿们对蜜蜂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在教学中老师也引导幼儿们学会自我保护,不要轻易去招惹蜜蜂。
老师还在借助以假乱真的玩具蜜蜂和无害的蜜蜂形状糖果,带着孩子实际操作识别和分辨不同的昆虫形态。
在后续活动环节中,老师让孩子们充分应用所学知识,模拟停车场等场景,进行探究和体验,不但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情绪,而且让孩子们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堂课的教学确实达到了预期规划的目标。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学设计:不要招惹小蜜蜂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幼儿园小朋友设计的安全教育活动,主题是“不要招惹小蜜蜂”,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被小蜜蜂蜇到,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知道小蜜蜂为什么会蜇人。
2. 培养幼儿遇到小蜜蜂时不招惹、不惊慌,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知道小蜜蜂为什么会蜇人。
难点:培养幼儿遇到小蜜蜂时不招惹、不惊慌,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蜜蜂卡通图片、视频、蜜蜂蜇人的图片、幼儿画册等。
2. 材料:小蜜蜂玩具、花花草草等。
3. 环境:安静、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小蜜蜂卡通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蜜蜂的特点,引出课题。
2. 基本知识学习: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知道小蜜蜂为什么会蜇人。
3.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情景,让幼儿模拟遇到小蜜蜂时如何保护自己,引导幼儿不招惹、不惊慌。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遇到小蜜蜂时如何保护自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画一画小蜜蜂,并写上“不要招惹小蜜蜂”的字样,巩固教学成果。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展示小蜜蜂卡通图片、视频等,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幼儿模拟遇到小蜜蜂时如何保护自己。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4. 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不招惹、不惊慌。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2. 情景模拟: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环节的表现,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点。
3. 小组讨论:评价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生活绘本故事语言教案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生活绘本故事语言教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 教学背景幼儿园是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保障幼儿园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幼儿了解和学习安全知识,开展以生活绘本故事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意义。
2.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蜜蜂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学习如何与蜜蜂保持安全距离;•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不要招惹小蜜蜂》生活绘本故事。
2. 教学方法•集体听故事:教师为幼儿们讲述绘本故事,培养幼儿们的听说能力;•表演角色剧:幼儿分组,角色扮演绘本中的角色,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关于蜜蜂的知识,并总结出保护自己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在课堂上摆放蜜蜂的图片以及橡皮蜜蜂模型,并向幼儿出示这些物品。
教师问幼儿们是否认识蜜蜂,并引导幼儿们谈谈自己对蜜蜂的了解。
步骤2:集体听故事(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集体听《不要招惹小蜜蜂》生活绘本故事。
故事内容简单明了,带有一定的悬念,适合幼儿们的理解。
步骤3:小组角色剧(20分钟)根据故事内容,将幼儿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
幼儿们可以根据故事中的对话,展示他们的表演能力。
在角色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每组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
步骤4:小组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幼儿们思考和分享关于蜜蜂的知识。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蜜蜂是什么样的昆虫?•蜜蜂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如何与蜜蜂保持安全距离?在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幼儿们的回答,将保护自己的方法进行归纳,并与幼儿们一起进行口头总结。
步骤5:课堂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关于蜜蜂的图片,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们回顾刚才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了解了蜜蜂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了如何与蜜蜂保持安全距离。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了解小蜜蜂的基本习性,知道小蜜蜂会蜇人并且蜇人会带来疼痛。
- 幼儿能识别小蜜蜂的外形特征,以便在遇到时能准确判断。
-幼儿学会在遇到小蜜蜂时正确的应对方法,如保持静止、慢慢远离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小蜜蜂,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采用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的教学方法,增强幼儿应对小蜜蜂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幼儿对小蜜蜂等小动物的敬畏之心,尊重和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消除幼儿对小蜜蜂不必要的恐惧,让幼儿在安全的前提下欣赏小蜜蜂的勤劳等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幼儿清楚小蜜蜂蜇人的危害,理解为什么不能招惹小蜜蜂。
- 教会幼儿正确识别小蜜蜂,并掌握遇到小蜜蜂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2. 教学难点-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小蜜蜂时能够冷静应对,克服因害怕而做出错误举动的情况。
-引导幼儿在尊重小蜜蜂的同时,避免过度恐惧而影响正常的户外活动。
三、教学方法1. 故事教学法-讲述与小蜜蜂有关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在故事中融入安全知识。
2. 直观教学法-展示小蜜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小蜜蜂的外形、生活场景等,加深对小蜜蜂的认识。
3.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小蜜蜂相遇的情境,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练习应对方法,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 小蜜蜂的图片、视频资料,包括小蜜蜂采蜜、小蜜蜂蜇人的画面等。
2. 制作简单的小蜜蜂头饰若干。
3. 模拟小蜜蜂蜇人后的疼痛道具,如小型的软刺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故事导入,引发兴趣)1.教师开始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
有一天,小明在花园里玩耍,他看到了一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蜜蜂的特点和危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蜜蜂的特点和危害。
2.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三、教学准备:1.小蜜蜂模型或图片。
2.相关绘本故事或图片。
3.教学用具:白板、标志笔、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通过展示小蜜蜂的模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小蜜蜂的外形特点,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然后,教师询问学生小蜜蜂的主要特点,引出小蜜蜂的危害。
Step 2:讲解小蜜蜂的危害教师通过绘本故事或图片,讲解小蜜蜂的危害,例如:小蜜蜂会叮人,咬人会痛,甚至会引发过敏反应。
同时,教师向学生解释小蜜蜂也有自己重要的作用,它们会采集花蜜,帮助花朵传粉等。
Step 3:培养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1.教师告诉学生遇到小蜜蜂时要保持镇静,不能慌张,要尽量不要惹到它们。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同身体部位会引起小蜜蜂警感,例如眼镜、淡色衣物、有香味的食物等。
3.教师引导学生采取以下方法来应对小蜜蜂:a. 不捕捉小蜜蜂。
b. 不逞能,不戏弄小蜜蜂。
c. 遇到小蜜蜂静止不动,不摇晃身体和手臂,避免惹怒它们。
d. 若不小心被小蜜蜂叮咬,要尽快告知老师或家长,并让其及时处理。
Step 4:巩固与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Step 5: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观察花朵,了解小蜜蜂通过采集花蜜对花朵生长繁殖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花蜜故事、花粉观察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小蜜蜂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小蜜蜂的特点和危害,并学会了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向家长或亲朋好友传达正确的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知道不能随意招惹捕捉蜜蜂。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不能随意招惹捕捉蜜蜂。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不能招惹捕捉蜜蜂。
2. 教育幼儿在遇到蜜蜂时如何保护自己。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幼儿了解蜜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基本知识讲解:教育幼儿不要随意招惹捕捉蜜蜂,讲解招惹捕捉蜜蜂可能带来的危害。
3. 情景模拟:通过教学PPT,展示遇到蜜蜂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不要随意招惹捕捉蜜蜂,要关爱动物。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关于蜜蜂的资料,增加对蜜蜂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幼儿对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验证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馈:1. 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对于掌握较差的幼儿,要耐心引导,重复讲解,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关于蜜蜂的主题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蜜蜂。
2. 组织幼儿参观养蜂场,亲眼见证蜜蜂的生活习性,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蜜蜂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
3.总结做法:
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必要时去医院治疗
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来危险的小虫子
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马峰。蜘蛛,蜈蚣。
三、延伸
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蜂哲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内,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蜂哲人后自己也会马上死去。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蛰人,马峰。黄蜂攻击能力很强被它们蛰到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触动它们的蜂巢。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
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
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二、展开
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
(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
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