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招惹小蜜蜂中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含反思教案概述为了提高幼儿们的安全意识,我们在中班下学期增加了一堂关于不招惹小蜜蜂的安全教育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幼儿了解蜜蜂的基本知识和注意安全的方式,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安全地与蜜蜂相处,避免被蜜蜂蛰伤。
教学目标1.了解蜜蜂的基本特征和行为。
2.能正确识别和区分蜜蜂和其他昆虫。
3.学会如何避免招惹和惊扰蜜蜂。
4.能够正确处理蜜蜂蛰伤。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蜜蜂的基本知识1.蜜蜂是什么?•蜜蜂是一种昆虫,分为工蜂、雄蜂和蜂王。
2.蜜蜂的特征和行为。
•蜜蜂身体黄黑相间,有毒刺,每只蜜蜂只能蛰一次人。
•蜜蜂通常在花上采蜜,会保卫自己的领地。
3.如何区分蜜蜂和其他昆虫。
•蜜蜂的体形与黄蜂、马蜂不同,看起来更圆润。
•蜜蜂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而黄蜂、马蜂会更加凶猛。
第二部分:避免招惹小蜜蜂的方法1.不要试图接近或触碰蜜蜂。
2.不要穿着鲜艳的衣服,因为蜜蜂会被鲜艳的颜色所吸引。
3.不要敲击蜜蜂的蜂巢或其他地方,因为这会惊扰蜜蜂。
4.如果蜜蜂飞过来,不要慌张,慢慢地用手慢慢轻扇,让它自己离开。
第三部分:处理蜜蜂蛰伤1.如果被蜜蜂蛰伤,首先要冷静下来。
2.用指甲或刀片轻轻刮走蜜蜂蜇出来的刺,不要用手挤压。
3.用冷水或冰块冷敷被蛰的部位,缓解疼痛。
反思整堂课老师使用了图片、视频及手势配合讲解,让幼儿们对蜜蜂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在教学中老师也引导幼儿们学会自我保护,不要轻易去招惹蜜蜂。
老师还在借助以假乱真的玩具蜜蜂和无害的蜜蜂形状糖果,带着孩子实际操作识别和分辨不同的昆虫形态。
在后续活动环节中,老师让孩子们充分应用所学知识,模拟停车场等场景,进行探究和体验,不但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情绪,而且让孩子们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堂课的教学确实达到了预期规划的目标。
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捕捉小蜜蜂的危险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捕捉小蜜蜂时能够寻求成人帮助的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捕捉小蜜蜂可能会受到伤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捕捉小蜜蜂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遇到捕捉小蜜蜂时如何寻求成人帮助。
2. 引导幼儿关爱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蜜蜂图片、故事课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蜜蜂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蜜蜂的特点。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不招惹捕捉小蜜蜂》,引导幼儿了解捕捉小蜜蜂的危险性。
3. 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捕捉小蜜蜂的情况,并讨论如何正确处理。
4. 情景演练: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演练,让幼儿学会在遇到捕捉小蜜蜂时寻求成人帮助。
5. 总结环节: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关爱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内容,并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体会关爱它们的意义。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教师可以通过、QQ等平台,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2. 组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小动物的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验证教学效果。
3. 通过定期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观察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关爱小动物的意识是否有明显提高。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应及时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安全活动:不要招惹小蜜蜂-2019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安全活动:不要招惹小蜜蜂
中班安全活动不要招惹小蜜蜂
【活动目标】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简单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
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今天我们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的危险。
二、展开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怎么办?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如果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更猛烈的追击。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3总结做法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必要时去医院治疗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危险的小虫子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
马峰。
蜘蛛,蜈蚣。
【活动延伸】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蜂哲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内,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
蜂哲人后自己也会马上死去。
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蛰人,马峰。
黄蜂攻击能力很强被它们蛰到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触动它们的蜂巢。
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
《不要招惹小蜜蜂》幼儿园中班教案

《不要招惹小蜜蜂》幼儿园中班教案第一章:认识小蜜蜂1.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小蜜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1.2 教学方法图示法:展示小蜜蜂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游戏法:模拟小蜜蜂采蜜的情景,让幼儿参与体验。
1.3 教学内容小蜜蜂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翅膀和六条腿。
小蜜蜂的生活习性:采蜜、传粉、建蜂房等。
第二章:小蜜蜂的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小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2 教学方法讲解法:向幼儿讲解小蜜蜂传粉、授粉的过程。
观看视频:播放小蜜蜂授粉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小蜜蜂的重要性。
2.3 教学内容小蜜蜂传粉、授粉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
第三章:不要招惹小蜜蜂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为什么不要招惹小蜜蜂,培养幼儿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3.2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述一个关于招惹小蜜蜂的故事,让幼儿从中得出教训。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模拟场景,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亲身体验不要招惹小蜜蜂的原因。
3.3 教学内容不要招惹小蜜蜂的原因:小蜜蜂会保护自己,招惹它们可能会被蛰。
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的培养。
第四章:如何与小蜜蜂和谐共处4.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如何与小蜜蜂和谐共处,保护小蜜蜂的生存环境。
4.2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保护小蜜蜂的实践活动。
4.3 教学内容与小蜜蜂和谐共处的方法:不干扰小蜜蜂的生活,保护花草树木等。
保护小蜜蜂的生存环境:参与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等活动。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幼儿自我反思的能力。
5.2 教学方法提问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顾所学内容。
反思法: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5.3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小蜜蜂的知识。
幼儿自我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改进方向。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了解小蜜蜂的基本习性,知道小蜜蜂会蜇人并且蜇人会带来疼痛。
- 幼儿能识别小蜜蜂的外形特征,以便在遇到时能准确判断。
-幼儿学会在遇到小蜜蜂时正确的应对方法,如保持静止、慢慢远离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小蜜蜂,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采用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的教学方法,增强幼儿应对小蜜蜂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幼儿对小蜜蜂等小动物的敬畏之心,尊重和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消除幼儿对小蜜蜂不必要的恐惧,让幼儿在安全的前提下欣赏小蜜蜂的勤劳等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幼儿清楚小蜜蜂蜇人的危害,理解为什么不能招惹小蜜蜂。
- 教会幼儿正确识别小蜜蜂,并掌握遇到小蜜蜂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2. 教学难点-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小蜜蜂时能够冷静应对,克服因害怕而做出错误举动的情况。
-引导幼儿在尊重小蜜蜂的同时,避免过度恐惧而影响正常的户外活动。
三、教学方法1. 故事教学法-讲述与小蜜蜂有关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在故事中融入安全知识。
2. 直观教学法-展示小蜜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小蜜蜂的外形、生活场景等,加深对小蜜蜂的认识。
3.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小蜜蜂相遇的情境,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练习应对方法,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 小蜜蜂的图片、视频资料,包括小蜜蜂采蜜、小蜜蜂蜇人的画面等。
2. 制作简单的小蜜蜂头饰若干。
3. 模拟小蜜蜂蜇人后的疼痛道具,如小型的软刺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故事导入,引发兴趣)1.教师开始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
有一天,小明在花园里玩耍,他看到了一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蜜蜂的特点和危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蜜蜂的特点和危害。
2.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三、教学准备:1.小蜜蜂模型或图片。
2.相关绘本故事或图片。
3.教学用具:白板、标志笔、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通过展示小蜜蜂的模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小蜜蜂的外形特点,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然后,教师询问学生小蜜蜂的主要特点,引出小蜜蜂的危害。
Step 2:讲解小蜜蜂的危害教师通过绘本故事或图片,讲解小蜜蜂的危害,例如:小蜜蜂会叮人,咬人会痛,甚至会引发过敏反应。
同时,教师向学生解释小蜜蜂也有自己重要的作用,它们会采集花蜜,帮助花朵传粉等。
Step 3:培养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1.教师告诉学生遇到小蜜蜂时要保持镇静,不能慌张,要尽量不要惹到它们。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同身体部位会引起小蜜蜂警感,例如眼镜、淡色衣物、有香味的食物等。
3.教师引导学生采取以下方法来应对小蜜蜂:a. 不捕捉小蜜蜂。
b. 不逞能,不戏弄小蜜蜂。
c. 遇到小蜜蜂静止不动,不摇晃身体和手臂,避免惹怒它们。
d. 若不小心被小蜜蜂叮咬,要尽快告知老师或家长,并让其及时处理。
Step 4:巩固与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Step 5: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观察花朵,了解小蜜蜂通过采集花蜜对花朵生长繁殖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花蜜故事、花粉观察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小蜜蜂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小蜜蜂的特点和危害,并学会了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向家长或亲朋好友传达正确的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知道不能随意招惹捕捉蜜蜂。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不能随意招惹捕捉蜜蜂。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不能招惹捕捉蜜蜂。
2. 教育幼儿在遇到蜜蜂时如何保护自己。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幼儿了解蜜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基本知识讲解:教育幼儿不要随意招惹捕捉蜜蜂,讲解招惹捕捉蜜蜂可能带来的危害。
3. 情景模拟:通过教学PPT,展示遇到蜜蜂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不要随意招惹捕捉蜜蜂,要关爱动物。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关于蜜蜂的资料,增加对蜜蜂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幼儿对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验证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馈:1. 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对于掌握较差的幼儿,要耐心引导,重复讲解,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关于蜜蜂的主题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蜜蜂。
2. 组织幼儿参观养蜂场,亲眼见证蜜蜂的生活习性,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蜜蜂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一、教案概述1. 教案主题:不招惹捕捉小蜜蜂2. 适用对象:幼儿园中班幼儿3.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小蜜蜂的特点和重要性,掌握与蜜蜂的交往方式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4. 教学时间:两节课5. 教学资源:图片、教具等6. 教学方法:讲解与讨论相结合,情境模拟,游戏体验7. 教学流程:引入活动-知识讲解-情境模拟-游戏体验-总结二、教案内容1. 引入活动(10分钟)幼儿园大门口附近有一群正在忙碌工作的小蜜蜂,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小蜜蜂的飞行和采蜜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通过图片或PPT向幼儿展示蜜蜂的全貌:小巧的身躯、透明的翅膀、黑黄相间的身体和柔软的绒毛等特点,简单介绍蜜蜂的生活习性、社会组织(蜜蜂工蜂和蜜蜂王后)以及重要性。
b. 蜜蜂的探索行为:- 蜜蜂采蜜,可以通过触角寻找花朵和蜜源的位置。
- 蜜蜂在与其他昆虫、动物和人类接触时,可能会感到受到威胁,会进行攻击。
c. 与蜜蜂的正确交往方式:- 不要惊扰小蜜蜂。
- 遇到蜜蜂时,保持冷静,不要乱拍打或大喊大叫。
- 不要去捉弄或伤害蜜蜂。
3. 情境模拟(15分钟)幼儿园选一片开阔的场地,布置成花坛,准备一些花朵图片或手工制作的花朵,并将花坛放置一些小纸蜜蜂。
a. 请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扮演蜜蜂。
b. 老师扮演花朵,吸引蜜蜂前来采蜜,并与其交流。
c. 蜜蜂代表要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不去招惹和捕捉小蜜蜂。
4. 游戏体验(15分钟)游戏一:小蜜蜂教练营a.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幼儿扮演蜜蜂教练。
b. 其他幼儿扮演小蜜蜂,蜜蜂教练进行指导,带领小蜜蜂们进行练习,如飞行、采蜜、保护自己等。
游戏二:躲避蜜蜂攻击a. 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至两名幼儿假扮蜜蜂。
b. 其他幼儿分散在场地中,假扮花朵急需保护自己。
c. 蜜蜂角色要学会寻找花朵(幼儿)和进行攻击,其他幼儿要学会保护自己并躲避被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简单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
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
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
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
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二、展开
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
(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
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
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
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追击。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
3.总结做法:
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必要时去医院治疗
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来危险的小虫子
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
马峰。
蜘蛛,蜈蚣。
【活动延伸】
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蜂哲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内,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
蜂哲人后自己也会马上死去。
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蛰人,马峰。
黄蜂攻击能力很强被它们蛰到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触动它们的蜂巢。
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