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艺术课件:第四章第一节 诗歌朗诵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诗歌朗诵》语言艺术教育课件

一年级上册《诗歌朗诵》语言艺术教育课件

一年级上册《诗歌朗诵》语言艺术教育课件一、引言在教育过程中,语言艺术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诗歌朗诵作为一种形式独特、表现力强的语言艺术形式,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件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帮助一年级学生提高诵读技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并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活动一:诵读经典儿童诗歌1. 课前准备:准备好几首经典的儿童诗歌,例如《小燕子》、《捉泥鳅》等。

2. 活动步骤:(1)播放儿童诗歌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每位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用自己的语音和语调进行诵读。

其他同学可以在旁边聆听。

(3)鼓励学生多次尝试,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节奏和表达方式。

3. 活动目的:通过诵读经典儿童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音感和节奏感。

三、活动二:情感体验与表达1. 课前准备:准备一些情感丰富的儿童诗歌,例如《春天的小鸟》、《小蝌蚪》等。

2. 活动步骤:(1)学生们一起朗读这些情感丰富的儿童诗歌,并聆听音频。

(2)组织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的情感,并鼓励他们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3)分小组进行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或绘画的方式,表达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3. 活动目的:通过情感体验与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和品味诗歌中的情感,并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活动三:诗歌创作与演讲1. 课前准备:学生们准备纸与笔,教师准备一些启发学生创作的素材,例如动物、自然景观等。

2. 活动步骤:(1)教师向学生们介绍简单的诗歌创作技巧,例如押韵与节奏。

(2)学生们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诗歌创作,并在纸上进行书写。

(3)学生们轮流朗读自己的诗歌,并进行简单的演讲,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感受。

3. 活动目的:通过诗歌创作与演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并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总结本课件通过诵读经典儿童诗歌、情感体验与表达以及诗歌创作与演讲等活动,旨在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情感表达能力。

诗歌朗诵教学课件

诗歌朗诵教学课件

二、重音 ——重音的读法
•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 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 以强调的技巧。重音是通过声音的 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 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
重音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法重音。 2.强调重音。 3.感情重音。
1.语法重音
• 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 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 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 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 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朗诵艺术中的一Hale Waihona Puke 语言技巧•• 概念
一、 停连
停连是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 延续,是停顿和连接的合称。
1.停顿包括:
文法停顿、语法停顿、逻辑 停顿、心理(情感)停顿。
• ● 文法停顿:第一种按照行文的标点符
号进行停顿,第二种由文章结构决定的, 这种停顿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 部分等所作的停顿。停顿是有思想,有内 容的,并不是空的。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 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 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 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 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全诗立意新颖,感情 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与“神话”式 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 的歌。
韩梦诗社
诗歌朗诵
•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 化,可以吟咏、朗诵。朗诵是一种口语交 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 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再表达 的艺术活动。 • 诗歌朗诵就是朗诵者用清晰的语言,响亮 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人的动作把原诗 歌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以传达诗歌 的思想内容,以引起听众的共鸣。

诗歌朗诵ppt课件

诗歌朗诵ppt课件
《雨巷》
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朗诵时需把握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 以及对丁香般姑娘的期待。
《沁园春·雪》
毛泽东的诗词,气势磅礴,朗诵时要体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革 命情怀。
评价诗歌朗诵表演水平
语音语调
评价朗诵者的发音是否准确,语调是否自然,能否根据诗歌情感变 化调整语音语调。
情感表达
考察朗诵者是否深入理解诗歌内涵,能否通过声音传递出诗歌的情 感和意境。
舞台表演的技巧
合理运用舞台空间,通过走动、 转身等动作,增强朗诵的表演性
和观赏性。
04
诗歌朗诵实践训练
Chapter
个人朗诵实践
选择适合自己的诗歌
根据个人兴趣、声音特点和表达 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诗歌进行 朗诵实践。
设计朗诵方案
根据诗歌的特点,设计朗诵的语 速、语调、停顿和重音
Chapter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诗歌朗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 诵古代经典诗歌,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诗歌朗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 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诗歌朗诵,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思考。
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02
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痛苦。
阿波利奈斯《密拉波桥》
03
通过对桥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生命的独特感悟。
03
诗歌朗诵技巧指导
Chapter
声音的运用与控制
音量的控制
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变化,灵活调 整音量大小,以突出重点和表达情感 。
丰富精神生活
诗歌朗诵可以为人们提供 精神食粮,满足人们的精 神文化需求。

《诗歌朗诵》课件

《诗歌朗诵》课件
朗诵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 自信心和公众演讲能力。
情感培养
诗歌朗诵可以帮助学生体 验和表达情感,提高情感 认知和表达能力。
课程目标
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 技巧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 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语言表现力和情 感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
诗歌选择与鉴赏
选取经典、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进行深 入的鉴赏和分析。
小组合作让我更加珍惜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才 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生感言与反思
• 这节课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诗歌的美丽和魅力。
学生感言与反思
学生反思
我需要在朗诵技巧方面更加努 力练习,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 ;
我要多阅读优秀的诗歌作品,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欣赏能 力;
在小组合作中,我需要更加积 极地参与讨论和分工,为团队 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音突出
在朗诵过程中,对关键词或语句进行重音处理,以突出诗歌 的重点和情感表达。
节奏与停顿
节奏把握
掌握好诗歌的节奏感,根据诗歌的情感和内容调整朗诵的节奏,营造出一种音乐感。
停顿技巧
通过适当的停顿来营造出诗歌的节奏感和听者的想象空间,同时避免出现拖沓或断句不连贯的情况。
04
诗歌朗诵实践
选择合适的诗歌
学生互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或班级内的互评活动,让学生相互评价彼此的朗诵表现,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欣赏水平。
点评指导
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点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的朗诵表现,并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朗诵水平。
教师评价与反馈
要点一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全面评价,针对学生的表 现给出具体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提高朗诵技能 。

《诗歌朗诵》PPT课件

《诗歌朗诵》PPT课件

04 诗歌朗诵的实践与欣赏
CHAPTER
经典诗歌朗诵欣赏
《再别康桥》
01
徐志摩的经典之作,通过朗诵可以深刻感受诗人的离愁别绪和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雨巷》
02
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朗诵时需注意情感的把握,传达出诗人
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感伤。
《沁园春·雪》
03
毛泽东的诗词,气势磅礴,朗诵时要体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
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表现诗 歌中不同的人物、情感和 场景,使朗诵更生动。
语速的控制
根据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合理控制语速,使朗诵更 具韵律感。
情感表达
深入理解诗歌
通过对诗歌背景、主题和 意象的深入了解,准确把 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情感的自然流露
在朗诵过程中,将自身情 感与诗歌情感相融合,实 现情感的自然流露。
朗诵技巧指导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停 顿等朗诵技巧,提高朗诵效果。
情感表达指导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情感,通过朗诵传 达出诗歌的内在情感。
个性化建议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问题,提供个 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 掌握朗诵技巧。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 参与度、朗诵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诗歌朗诵能够通过艺术手段,将诗歌 中的情感、意境和美感呈现给观众,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审 美水平。
诗歌朗诵的形式
01
02
03
04
个人朗诵
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诗歌的朗诵 ,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技巧
的展现。
集体朗诵
由多人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朗 诵,注重声音的协调和情感的

《诗歌朗诵》课件

《诗歌朗诵》课件

2023-11-09•课程介绍•诗歌朗诵基础知识•诗歌朗诵的实践与技巧目录•诗歌朗诵的案例分析•课程总结与展望•自选篇目朗诵展示01课程介绍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诵经典诗歌,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传承语言表达能力情感培养朗诵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公众演讲能力。

诗歌朗诵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和表达情感,提高情商和同理心。

030201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速,提高朗诵水平。

掌握朗诵技巧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理解诗歌内涵学生能够在公众场合自信地表达和演讲,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展示能力。

培养自信心课程内容学习朗诵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包括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

理论学习实践训练作品展示互动交流通过模拟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展示,也可以参加班级或学校的朗诵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分享,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02诗歌朗诵基础知识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需要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诗歌的基本特点语言凝练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通过音韵、节拍等手段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节奏鲜明诗歌通常包含丰富的意象,通过具象或抽象的图像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意象丰富语调变化语调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语音标准朗诵者需要具备标准的普通话语音,以确保传达出正确的语义和情感。

音量控制音量的大小也是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控制音量的大小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朗诵的基本技巧朗诵的表演要求注重表现力朗诵者需要通过生动的表现力来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使听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美妙。

仪表风范朗诵者的仪表风范也是传达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穿着、仪态、面部表情等方面的表现。

投入情感朗诵者需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思想,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以传达出诗歌的深刻内涵。

《诗歌朗诵》课件

《诗歌朗诵》课件
伟大/而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强!
重读
男女合: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男 合: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语速渐快, 语调高昂
女 合: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男 合: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男女合: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女 合:啊!黄河!
(3)停连。朗诵诗歌时,停连不受诗中标点符号甚 至段落的约束,而是随情而动,随义而生。
(4)重音。朗诵诗歌还要对每个词语反复推敲、揣 摩,确定重音,从而加强感染力和表现力。
(5)体态。朗诵时大都采取站姿,站立时一定要保 持端庄稳健、舒展大方的状态。同时,根据诗歌情 感表达的需要,可以辅以恰当的面部表情、手势和 其他身体动作。
3.其他注意事项 (1)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朗诵作品,从中汲取 精华;但不能一味模仿,以致失去自我。
(2)在朗诵时还应避免使用固定腔调,不要盲目地 “夸张”“激情澎湃”,真挚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才是最重要的。
活动任务
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任务。
1.每位同学课外查找一些诗集,选出几首自己最喜欢 的诗,说说推荐的理由。 2.小组内每人自选一首诗,先进行朗诵准备,标出重 音、停连、节奏,注明语气、语调、语速等。
《诗歌朗诵》
活动指导
诗歌朗诵的技法
1.理解作品,确定基调
首先,要对诗句进行仔细推敲,并结合诗歌的创作 背景,准确理解诗人感情。如《我爱这土地》创作 于国难当头之时,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 情。
其次,根据诗歌感情,确定朗读基调。基调的种类 一般有清新舒展、喜悦明快、热情赞扬、低沉悲痛、 幽默风趣、憎恶激愤、深沉坚定等,确定好基调才 能把控好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一部作品的基 调会有变化。如根据对《我爱这土地》内容和感情 的剖析,可以确定,第1节的基调为慷慨激越,第2 节为深沉。

《诗歌朗诵》课件

《诗歌朗诵》课件

04
课程评价
评价方式与标准
Hale Waihona Puke 过程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 、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期末评价
根据学生的朗诵作品、学习成果 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
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 进步幅度等因素进行评价。
学生成果展示
朗诵作品展示
将学生的朗诵作品进行展示,以便其他学生学习 和交流。
学习成果展示
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以便其他学生了解 和借鉴。
诗歌的语言
详细讲解诗歌的语言特征,包括节奏、押韵、 对仗等,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语言技巧。
朗诵技巧解读
朗诵的意义
01
介绍朗诵的意义和作用,包括深入理解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
力和增强审美体验等。
朗诵的技巧
02
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讲解朗诵的技巧和方法,如语音、语调
、语速、停顿等,帮助学生掌握朗诵的基本要领。
课程历史与演变
历史
诗歌朗诵课件以《唐诗三百首》为教材,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时期,新 中国成立后得到广泛推广和发展。
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朗诵课件不断进行着改进和创新,从单一的文字教学 逐渐演变为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
课程目标与意义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培 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未来发展趋势
多元化教学模式
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拓展 教学渠道,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优化课程内容
以诗歌朗诵为基础,逐步扩展至文学赏析、审美教育等方面,注 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一: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 |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 |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 |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2、训练内容 ①基调是作品的总的态度、总的色彩 和分量。 ②内心视象是一种特殊的想象技巧, 清楚地看到内心视像,会使语言生动 活泼,焕然一新。
三、诗歌朗诵语言特征
(一)回环往复、灵动多姿的节奏美感
训练要领 ①张驰鲜明的疏密尺度
②见微知著的刚柔强度 ③浓淡相宜的明暗亮度
①张驰鲜明的疏密尺度指语 流的速度,必须有快有慢,不 要一快就快到底,一慢就拖到 尾。要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主要表现在节拍的一定时值内 所容纳的字词数量,一个节拍 中可能是一两个音节,也可能 是多个音节,而每个音节的时 值又会有诸多不同。
例二: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型,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扬……,万不可走一种套路, 否则就成了固定腔调。
②要善于使用突停、长停、 快连、推进等停顿技巧及加重、 提高、加强对比幅度的重音技 巧,因境抒情,因情用声,提 高朗诵的语调美感。
例一:
什么是我心中最大的骄傲。 那便是“祖国”这个神圣的字眼。
——《祖国》
➢ 可采用陡高的方式,表现海外游子对祖国的 一片赤诚之心 。“祖国”是第一次陡高, “这个”下落,“神圣”再起,“字眼”是 第二次陡高,是更高的高度,气息下沉,有 力地托住声音,重音扎实,似重锤敲击,铿 锵有力,“眼”字要紧紧咬住,不要散开
➢注意——张驰鲜明,是诗 歌朗诵中相当重要的表现 方法,一定要避免张驰相 近,张驰对比太小,自己 感到有了张驰而实际听觉 并不鲜明等情况,当然也 要避免为了张驰鲜明而生 硬变化的毛病。
②见微知著的刚柔强度表现为声音
的强度,或者叫硬度。它不同于喷 弹力度,不表现在音节的点上;又 不同于抑扬幅度,不以声音的高低 为其尺寸。而所谓声音的强度,绝 不应简单地归结为声音大小,或声 音强弱。有时,刚性明显,却可能 声音低,也可能声音小;有时,柔 性明显,却可能声音高,也可能声 音大。在训练中,可以用“较硬”, “较软”去理解,去应用。
➢这一段是诗人对大堰河含泪的心语,纵有 千言万语,也只能在心中默默感伤,节奏的 起伏应与内心的情绪相吻合,引而不发,幅 度不宜过大
例二:
我愿是一条激流 是山间的小河 穿过崎岖的道路 从山岩中间流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里 愉快地游来游去 ——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激流》
➢热烈、浓郁、奔放构成了朗诵的主旋 律,其整体节奏表现为强疾型,音色明 亮,直抒胸臆。朗诵时除了注重外部声 音节奏与心理节奏、情感节奏相辅相成, 还应处理好整体节奏与局部节奏的关系 以及小节之间的节奏转换,避免陷入僵 化。
例二: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
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诗中对爱情、对人生的抒写,淡雅剔透,语调的 把握上可处理成三三两两的语节,这种较为松散的 语流与诗歌透露出的人生无常的沧桑韵味相辅相成。
➢ 注意——一明暗亮度, 必须讲究多层次,亮到 极点会刺耳,暗到极点 会吃字。同时,明与暗 又要放在对比中表现, 由明至暗,由暗至明, 由稍明到稍暗,由稍暗 到稍明,都有过渡,并 不是突明突暗。就是要 求对比鲜明时,也不可
能没有一点儿过渡。
(二)波澜起伏、错落有致的语调美感 训练要领 ①句子中语节的参差 ②句子间语势的错落
有声语言表达具有线性特征。语调即 利用高低、轻重、快慢因素把说话人的 思想感情和态度表现在语音上,形成高 低不同的起落线。语调可以通过具体的 语势来表现,语势是指有声语言中语流 行进的走向和态势。诗歌朗诵的语调美 感主要呈现为语流中高低起落的抑扬幅 度。
例一:
弱小的草呵! 骄傲些罢, 只有你普遍地装点了世界。 ——冰心《繁星·四八》
例二: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然而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亲人。 ——秦戈尔《萤火虫》
➢ 注意——一首诗歌,不可能 一刚到底,或一柔到底。总 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互 相映衬,互为主从。刚多柔 少,就属于刚;刚少柔多, 就属于柔。在训练中,特别 要发挥“语感”的作用,培 养对语气的声音听辨力,以 便从感觉上去意识刚柔的形 态。
①抑扬幅度可以先定一个基 线,上行五度,下行五度,大 体可以显示抑扬的起落差距。 要注意的是,基线并无绝对音 高,要根据朗诵者自己的音域, 大体上取其中,上行到最高, 不应声嘶力竭,下行到最低也 不应气堵声噎。
例一:

例二:
例三:
➢ 注意——一抑扬讲求渐变和突 变,讲求“句首不同起,句尾 不同落,句腰不同峰”,要避 免不足和过分。初学者主要是 不足,因此,先不要怕过分。 抑扬技巧有多种多样,高低有 依据,起落有层级。有时先抑 后扬,有时先扬后抑,有时落 下再扬更抑,有时扬起再扬更
第四章 抒情性文体 朗读技巧
诗 歌 朗 诵
一、诗歌文体特征
1、抒情性 2、跳跃性 3、音乐性
➢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朗诵者必须做到:进入 诗的意境,抒发浓的情感,找出深的内涵,表现 美的韵律,突出强的节奏。
二、朗诵准备阶段——触摸情感基调
1、训练要领 ①充分酝酿情感,确定情感基调 ②树立内心视像,产生相应激情
③浓淡相宜的明暗亮度 是思绪、心境的一种显露。 大体上“明”是指:气息较 集中,口腔控制稍紧,共鸣 腔较开,吐字稍着力,发音 位置稍前移,声音走向较上 行,尤其注意颧肌提起的唇 齿相依;反之则偏暗。
例一: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假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