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证

合集下载

依据逻辑学证明论证的一般策略

依据逻辑学证明论证的一般策略

依据逻辑学证明论证的一般策略论证的一般策略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推断来支持或证明一些陈述或观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论证的一般策略,并提供一些示例。

首先,一个好的论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前提、推理、结论。

前提是为了支持结论而提出的事实、数据、观点等信息;推理是基于前提进行的逻辑推断;结论是根据推理得出的结论或观点。

论证的一般策略可分为以下几种:归纳法、演绎法、拒绝反驳法和统计法。

1.归纳法: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式来证明结论是普遍适用的。

归纳法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相关例子来支持论点。

例如,要证明"所有鸟都会飞"这个结论,可以列举出许多鸟类的例子,如鹰、鹦鹉、乌鸦等。

2.演绎法:通过从一般到特殊的方式来证明结论是正确的。

演绎法的论证过程是从普遍原则出发,应用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得出特殊情况。

例如,要证明"电影院里的人都喜欢看电影"这个结论,可以通过推理得知人在电影院里,因此可以推断他喜欢看电影。

3.拒绝反驳法:通过排除其他可能性来支持结论的可信度。

拒绝反驳法的论证过程是通过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或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要证明"人是凶手"这个结论,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嫌疑人,提供证据证明只有该人才符合凶手的特征。

4.统计法:通过数据和统计结果来支持结论。

统计法的论证过程是通过提供相关数据和统计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要证明"学习音乐有助于提高智力"这个结论,可以引用相关研究报告或调查结果来支持。

除了以上四种策略,还有其他一些辅助的论证策略,如对比法、类比法、假设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应用,选取合适的策略对于有效的论证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论证时,还需要注意论证的缺陷和漏洞。

常见的论证缺陷有:未提供足够的证据、利用无效或不可靠的证据、逻辑错误等。

要避免这些缺陷,需要确保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使用正确的逻辑推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反驳进行充分回应。

三种论证方法(一)

三种论证方法(一)

三种论证方法(一)三种论证方法在论述问题时,需要借助特定的论证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学术界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种主要的论证方法是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

一、演绎论证演绎论证又称为“推理论证”,是一种从一般原则推到特殊情况的逻辑推理方法。

根据逻辑学的理论,演绎论证主要包括前提、推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具体来说,演绎论证有以下特点:•必需具备清晰的前提和结论;•前提和结论应该能够彼此联系,否则推论无效;•推论必须合逻辑,不能出现矛盾或自相悖的情况。

演绎论证常见于科学、哲学和法律等领域,其常见的思维方式是“如果A符合B,则C也符合B”,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推断。

二、归纳论证归纳论证是一种从特殊情况推导到一般原则的逻辑推理方法。

与演绎论证不同,归纳论证是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推论出普遍性原则,从而得出结论。

具体来说,归纳论证具有以下特点:•需要具备足够多的实例支持自己的观点;•实例的选择应该具备典型代表性;•对实例的评估应该客观公正,不能出现偏差和错误。

归纳论证常见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如历史学、民族学和文化研究等。

在归纳论证的过程中,通过对多个实例的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从而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推演。

三、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一种基于相似性的逻辑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是依据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从其中一个事物所具备的一些特征到另一个事物所具备的特征的行为。

类比论证具有以下特点:•需要具备足够充分的事实和证据支持;•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必须是合理的,不能是误解或错误的概念;•类比推理只是一种暂且得出某个结论的方法,不能被绝对地看作是真理。

在类比论证的过程中,会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和类比,从而找到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

总结三种论证方法各具特点,如何选用应该依据所讨论的问题类型、数据来源与可信程度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进行选择。

在运用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变量,从而使得所采用的方法实现科学、合理和有效。

逻辑学第十二章 论证

逻辑学第十二章 论证
非q 非r ④所以: p
15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第三节 反驳及其方法
一、反驳及其构成 1.概念:反驳就是引用一些已知为真的命题,以确定某个命题虚
假或某个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 有人主张办一切事情都要看本本上怎么写的,这是思想
僵化的表现。如果一切都要从本本出发,那么本本上没有写 的,我们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办了。那样,社会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4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2.论据:用以确定论题真实性或正当性的那些命题,是证明论题 是否真实或是否正当的理由、根据。
一个论证过程 中,论题只有一个,论据则没有明确的规 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根据需要而定。由于论据 是论题真实性的根据,所以依据必须是真实的判断,人们一 般用科学理论中的公理及由此而引申出来的定理和法律规范 等命题来担任论据。
18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一位药剂师走进一个书商的铺子里,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 来说:“这本书有趣吗?”
“不知道,没有读过。”书商回答说。 “你怎么能卖你自己未读过的书呢?” “难道你能把你自己药房里的药都尝一遍吗?”
19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例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文化经典与传统仍在生存和 延续。在美国,总统手按着《 圣经》 宣誓就职,小学生每周 都要手按胸口背诵“一个在上帝庇护下的国家”的誓言。而 在中国,小学生早已不再读经,也没有人手按《 论语》 宣誓 就职,中国已成为一个几乎将文化经典与传统丧失殆尽的国 家。 为使题干成立,下面哪一项是必须假设的?
多。
23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中的论证

逻辑学中的论证
非形式逻辑
强调实际论证中的语境、修辞、 论辩等非形式因素,研究如何在 实际论证中提高说服力。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根据已知 的一般原理推出特殊的结论。
归纳推理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通过观察 和实验等手段,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或原则。
论证的有效性与说服力的区别
有效性
指论证的结构和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规则,是否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说服力
指论证的实际效果,即能否有效地说服听众接受结论,这涉及到语言、情感、 语境等多方面因素。
03 论证的评估
评估论证的标准
清晰性
准确性
相关性
充分性
论证的表述应清晰明确, 避免含糊不清或歧义。
论据和结论都应准确无 误,不能有错误或误导
性的信息。
论据应与结论直接相关, 支持结论的成立。
论据应足以支持结论, 不能出现逻辑上的跳跃
或漏洞。
证据的可靠性
可信度
证据的来源和提供者应具有可信 度,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
靠性。
完整性
证据应完整无缺,不能有遗漏或篡 改。
可验证性
证据应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验证, 而不是孤证或不可重复验证的信息。
推理的合理性
符合逻辑规则
推理过程应符合逻辑规则, 不能出现逻辑错误或悖论。
排除其他可能性
推理过程中应排除其他可 能的解释或因素,确保结 论的唯一性和确定性。
常见的论证谬误类型
偷换概念
以人攻击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论证者故意将两个不 同的概念当做一个概念使用,或者用一个 概念偷换另一个概念。
通过攻击论证者的个人特征或动机,而非 其论证的内容,来进行反驳。

经典:形式逻辑学第九章论证与反驳

经典:形式逻辑学第九章论证与反驳
外,其余可能情况都是假的,从而确定论题真 实性的一种论证方法。
• 求证:p
• 证明:或者p,或者q,或者r(或者s,……)

非q

非r(非s,……)

所以,p
16
二、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和类比论证
• 演绎论证就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所进行 的论证。
• 归纳论证就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所进行 的论证。
• 类比论证就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所进行 的论证。
27
• 反驳论据,就是确定对方在进行论证时 所使用的论据是虚假的或真假未定的。
28
• 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对方在论证过 程中所运用的推理形式不符合有关推理 规则或推理要求,进而犯了“推不出” 的逻辑错误。
29
三、反驳的规则
• 被反驳的论题必须清楚、明确;被反驳 的论题应始终保持同一;
• 反驳的论据应当是真实命题; • 反驳的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被反驳论
确的、真实的,反驳的根本目的则在于 确立一定的命题是错误的、虚假的。
24
二者又是有密切联系的 • 第一,在探求真理、传播和发展真理的
过程中,论证和反驳往往是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二者共同推进人类的认识不 断得到深入和发展。 • 第二,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反驳是论 证的一种特殊形式。
25
二、反驳的种类
• 反驳论题 • 反驳论据 • 反驳论证方式
26
• 反驳论题时常用的方法包括:直接反驳和间 接反驳。
• 直接反驳就是引用有关论据,直接推出被反 驳命题错误的反驳方法。
• 间接反驳是在确立一命题为错误的过程中, 不是引用有关论据直接推出该命题错误,而 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的运用,来间接达到反 驳的目的:独立论证反驳法和归谬法

逻辑学课件逻辑学第十章论证

逻辑学课件逻辑学第十章论证
第十章 论证
(二)证明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 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为真)的 推理论说过程(立论)。
(三)反驳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 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性(为假)的 推理论说过程(驳论)
二、论证的结构 (一)论题 论题是论证中其真实性或虚假性 需要确定的判断,它是论证的主题 和核心,即所谓的“问题”(它所 要回答的是论证什么?)。
论题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科学上已知为真的判断; 一类是真实性需要检验的判断 (假说、辩论赛的正题和反题)
(二)论据 论据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或
虚假性的已知为真的判断。论据是一 个论证的根据,也就是所谓的“理 由”。它所要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证 明或反驳论题”。
论据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已经确认为真的事实情况; 一类是科学的定义、公理和定理。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一、演绎证明、归纳证明、类比证明 (一)演绎证明 演绎证明是用陈述一般原理、原则
的判断,证明某一特殊事实为真。它 运用的是演绎推理的形式。
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地质年代
里曾经是海洋地区。因为地质学已 经证明: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地 层都是地质史上的海洋地区。地质 普查探明: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层中 遍布了珊瑚、苔藓、海藻、鱼龙、 海百合等化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 曾经被海洋淹没过。
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地层都是 地质史上的海洋地区;
喜马拉雅山脉是含有水生生物化 石的地层(它的地层中遍布了珊瑚、 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水生生 物的化石);
所以,喜马拉雅山脉在地质史上 曾经是海洋地区。
(三段论推理)
演绎证明是运用演绎推理的形式所 进行的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论证 某一特殊论断。
(3)运用排他法应注意的问题

逻辑学[第十一章论证]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逻辑学[第十一章论证]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论证【内容提要】一、概述(论证的定义、结构和作用)。

论证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系列真实的命题,推导出另一命题的真实性的思维形态。

论证是由论证方式将论据与论题两个组成部分联结而成的。

论证是科学发明、发现的工具,是宣传真理、反驳谬误和揭露诡辩的工具。

二、论证的种类。

其一,按照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形式进行划分,论证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必然性论证和或然性论证两大类;其二,按照论证的不同方法进行划分,论证可以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三、反驳。

反驳是论证的特殊形式,是通过一个或一系列的已确知为真的命题来确定另一命题(包括论题或论据)的虚假性或某一论证方式违反规则的思维形态,即驳斥某一逻辑论证的思维形态。

反驳的结构与论证大致相同,即被反驳的论题和反驳的论据是凭借反驳方式联结起来的。

所谓反驳方式就是反驳所用的推理形式。

反驳的规则就是论证规则。

反驳的种类:按被反驳的对象划分,有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方式;按反驳所运用的推理形式划分,主要有演绎反驳和归纳反驳;按反驳的方法分,有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

四、论证的规则。

论证的规则包括论题规则、论据规则和论证方式规则三个方面。

关于论题规则:(1)论题应当是明确的,其中不应使用含糊的、有歧义的概念;(2)论题必须保持同一。

关于论据的规则:(1)论据必须是真实的;(2)论据的真实性必须是已知的;(3)论据的真实性应先于论题。

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在论证过程中,从论据推导出论题时必须符合推理规则,即论题与论据之间必须具有逻辑关系。

【重点】一、论证的含义“论证”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概念。

首先,论证是一种思维形态。

它同概念、命题和推理并列,又是上述各种思维形态的综合运用。

论证之所以也是思维形态,是因为它是前提真实的推理。

推理是一种思维形态,所以论证也是一种思维形态。

任何一种思维形态都是思维的一个单位,又都表现为一个思维过程。

就具体的思维活动而言,各种思维形态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逻辑学论证课件

逻辑学论证课件

培养批判性思维途径
学习逻辑学知识
掌握逻辑学基本概念和推理规则,为培养批判性思维提供理论基础。
阅读与分析
通过阅读各类文章、报告等文本资料,分析其中的观点、论据和逻辑 结构,锻炼分析和评估能力。
讨论与辩论
参与讨论和辩论活动,倾听不同观点,学会质疑和反驳不合理观点, 提高思维敏捷性和表达能力。
实践与应用
参加学术讨论和辩论活动
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学习他人 的优点。
关注时事热点
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最新动态, 积累论证素材。
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掌握有效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
清晰表达观点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避免模糊不清或含糊其辞。
倾听他人意见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形式、规 则和方法,以及这些形式、规则 和方法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论证及其构成要素
论证的定义
论证是一种推理过程,它通过提出一系列的前提来支持或证明一个结论的正确 性。
论证的构成要素
一个完整的论证通常包括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要素。其中,论题是论证 所要证明或反驳的观点;论据是用来支持论题的理由或证据;论证方式则是将 论据和论题联系起来的推理过程。
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
01
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
成功的论证往往采用了科学的方法论,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02
保持开放和批判性思维
在面对新的观点和论证时,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和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
受或拒绝。要学会分析和评估论证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以及结论的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