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词的不同义项
语文实词虚词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一、120个实词1、爱: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同上)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同上)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愚溪诗序》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促织》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
《柳毅》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同上)第五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齐桓》第六册:(无)2、安:义项: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⑥怎么,哪里。
例句:第一册: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勾践》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既来之,则安之。
(同上)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同上)项王曰:"沛公安在?" (同上)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第二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同上)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同上)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第三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第四册: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
《柳毅》第五册:(无)第六册: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同上)3、被:义项: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常见的100个文言实词和义项

常见的100个文言实词和义项1. 人:指人类。
2. 物:指事物、物体。
3. 石:指石头、岩石等。
4. 木:指木材、树木等。
5. 金:指金属、黄金等。
6. 火:指火焰、火灾等。
7. 水:指液体、江河湖海等。
8. 土:指土壤、地面等。
9. 空:指天空、空气等。
10. 风:指风力、风速等。
11. 雨:指降水、雨滴等。
12. 云:指云朵、云层等。
13. 雪:指降雪、雪花等。
14. 冰:指冰块、冰雹等。
15. 雷:指雷电、打雷等。
16. 电:指电流、电力等。
17. 烟:指烟雾、烟尘等。
18. 镜:指镜子、反射镜等。
19. 笔:指书写工具、毛笔等。
20. 刀:指切割工具、刀片等。
21. 枪:指射击武器、枪支等。
22. 弓:指射击工具、弓箭等。
23. 矛:指刺击武器、矛戟等。
24. 盾:指防御工具、盾牌等。
25. 衣:指服装、衣物等。
26. 鞋:指穿戴物、鞋子等。
27. 帽:指头部装饰、帽子等。
28. 袜:指穿戴物、袜子等。
29. 行:指行走、行动等。
30. 坐:指坐下、坐姿等。
31. 站:指站立、站姿等。
32. 跑:指奔跑、跑步等。
33. 跳:指跳跃、跳舞等。
34. 游:指游泳、游戏等。
35. 看:指观看、看书等。
36. 听:指听觉、听音乐等。
37. 说:指言语、说话等。
38. 读:指阅读、读书等。
39. 写:指书写、写字等。
40. 画:指绘画、画作等。
41. 唱:指歌唱、唱歌等。
42. 跳:指舞蹈、跳舞等。
43. 吃:指进食、吃饭等。
45. 睡:指休息、睡觉等。
46. 梦:指梦境、做梦等。
47. 唱:指赞美、歌颂等。
48. 吟:指吟诵、吟咏等。
49. 念:指心念、念经等。
50. 祈:指祈求、祈福等。
51. 信:指信仰、信念等。
52. 和:指和谐、和平等。
53. 爱:指爱情、热爱等。
54. 恨:指仇恨、厌恶等。
55. 快:指快乐、快速等。
56. 慢:指缓慢、慢行等。
57. 近:指接近、近距离等。
58. 远:指远离、远方等。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汇总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汇总
众所周知,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思想工具,其历经漫漫时间长河的涤荡,已衍生出诸如诗词歌赋、文言文、散文等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常说的语言即由一个个词(词语)组成,主要包括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表示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在文言文中,可通过字形、通假字、词语结构、互文、随文引申、对文、上下文、填补省略成分等来进行释义。
为便于系统学习,特将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列表,以供借鉴和参考。
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

授予官职
除
乃先公侯卿士,登自东除 台阶
曹植《洛神赋》
诛乱除害 清楚,去掉
《史记·秦始皇本纪》
归去来兮辞
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辞
辞不赴命
《陈情表》
辞谢
朝辞白帝彩云间 告辞,告别
《早发白帝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论语》
殆
农者殆则土地荒
同“怠”,懈怠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差不多
《赤壁赋》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武器,兵器
兵
左右欲兵之
《史记》
用兵器伤害人
兵者,国之大事也 军事,战争
《孙子兵法》
逮奉圣朝
《陈情表》 cháo
朝代
朝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cháo 穿上朝的(衣服)
《荆轲刺秦王》
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早晨
《苏武传》
zhāo
除臣洗马
《陈情表》
《六国论》
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 之地 《过秦论》 吝惜
爱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 重士 《过秦论》 爱惜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爱护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稳固 银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陈涉世家》 怎么 《鸿门宴》
安
君安与项伯有故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哪里
巧记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方法(上课用)

词义引申的方式:
(1)连锁式引申(单向引申,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 逐步延伸开来。)
例如:寒 本义为冷(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寒 冷的季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贫寒(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恐惧、害怕(大渡桥横铁索寒)
朝:早晨---早上省视父母、君主------朝见、朝拜----朝 廷---朝代
牢:畜圈---监狱(约束) 权:秤锤—权势、权力 (决断轻重) 方式情态相似:引: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断:砍断—决断、果断 奋(奮):鸟类展翅---举起、扬起----发扬
(2)接近联想/相关借代
采用接近的事物来代替,形成一词多义。例: 齿:门牙,牙齿。(牙齿生长情况标志年少壮老),故引申 为“年龄、岁数”;(又因牙齿排列的特点),引申为“并 列、排列”。如“君子 不齿”。 兵:兵器---军队---士兵---军事、战争 官:官府办公的地方----官职、官位----官员、官吏 宗:祖庙、宗庙---祖宗、祖先---宗族
方法五:成语记忆法
(详见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的结合记忆)
例:
当:门当户对(对着、面对) 锐不可当(抵挡) 一夫当关(把守、占着) 老当益壮(应当) 长歌当哭(当作)
负:忘恩负义(辜负) 忍辱负重(担负) 决一胜负(失败)
负荆请罪(背着) 负隅顽抗(依仗)
度:暗度陈仓(度过)
风度翩翩(气度、风采)
满足
信:虚义:实在、确实 /随意、随便(副词)
实义:诚信的,真实的/信用/相信、信任/信
物、凭证/
音信
微:虚义:稍微/暗间地、隐约地(副词)
实义:细微、微小/(如果)没有/卑微、低微
/衰微、衰败/微妙、精妙
方法四:记少不记多
120个文言实词常见义项简洁易记版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常见义项:1.爱,di (1)名词,恩惠(2)动词①给人恩惠②喜爱③怜惜,同情④吝惜,舍不得⑤通“菱”,隐蔽,躲藏(3)形容词,吝啬2.安,Gn (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②安稳③安定,舒适(2)动词①安身②安置③抚慰,安抚④使……安定⑤安心(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3.被,读音一:Zi (1)名词,被子(2)动词①覆盖②遭受(3)介词,表示被动;读音二:PL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②披散4.倍,Zi (1)动词①背向,背着②违背,背叛③加倍(2)数词,一倍(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4)副词,更加,倍加5.本,b苞n (1)名词①草木的根②根本,基础③本业,常代指农业④书本,稿本,版本⑤ 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2)量词(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4)副词,本来6.鄙,bi(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②轻视,瞧不起(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7.兵,bing (1)名词①兵器②士兵③军队④战争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8.病,bing (1)名词①重病②弊病,缺点(2)动词①生病②使……成病态③担心,忧虑④责备,羞辱(3)形容词①困苦②疲劳9.察,chd(1)动词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详审,考察④了解,弄清楚⑤考察后加以推荐(2)形容词,精明10.朝,读音一 chdo (1)动词,朝见,朝拜(2)名词①朝廷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读音二:zhao名词,早晨11.曾,读音一 ce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读音二zeng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2)动词,通“增”,增加(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12.乘,读音一 cheng (1)动词①驾,坐②升,登③冒着④连接,一个接一个(2)介词,趁着,凭借读音二sheng (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2)量词,辆(3)数词,四13.诚,cheng (1)名词,诚心诚意(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14.除,chU(1)名词,台阶(2)动词①去掉,除去。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汇总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汇总
众所周知,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思想工具,其历经漫漫时间长河的涤荡,已衍生出诸如诗词歌赋、文言文、散文等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常说的语言即由一个个词(词语)组成,主要包括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表示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在文言文中,可通过字形、通假字、词语结构、互文、随文引申、对文、上下文、填补省略成分等来进行释义。
为便于系统学习,特将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列表,以供借鉴和参考。
文言文常用实词重要义项举要
高二文言文常用实词重要义项1.坐:①触犯,犯罪:坐法去官。
②因为2.左右:①帮助: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②侍从:左右欲刃相如3.卒:①士兵②死:永和四年卒③完毕,结束:语卒,而单于大怒。
④终于,最终:卒有所闻⑤通“猝”,仓促,突然4.族:①类:士大夫之族。
②灭族。
族秦者秦也。
5.诸:①众:诸少年结束而出。
②之于:献诸抚军。
③之乎: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6.治:①整训:今治水军十万众。
②整理:治装而行。
③对付,抵御:共治曹操。
④惩治:不效则治臣之罪。
⑤太平,安定:一治一乱。
7.致:①送:致敬亭于幕府。
②表达: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③招来:致食客三千。
④得到,取得:无从致书以观。
⑤达到:致万乘之势。
8.知:主持,管理9.造:①往,到。
②拜访11.阴:①暗中②山北水南12.易:①交换:请易璧。
②改变:世易时移。
③轻视:是以古人易财。
④代替,替换:是以某某易其首者。
⑤很,非常:待之恐不易易。
13.要:①邀请:要项伯。
②相约:虽与府吏要。
③求取:不违义以要功。
④要挟:惟死罪无可要。
14.幸:①宠幸:妇女无所幸。
②皇帝到某处:幸东宫。
③希望:幸可广问讯。
④侥幸。
⑤幸亏、幸而。
15.信:①真实:美言不信。
②诚实:牺牲玉帛,必以信。
③确实,实在:烟涛微茫信难求。
④随意:低眉信手续续弹。
⑤守信用:言必行,行必信。
⑥信用:信义著于四海。
⑦可靠的,忠诚的:信臣精卒/信誓旦旦。
⑧使者,媒人:遣信求救。
⑨shēn,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⑩shēn,伸出: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24.谢:①推辞,谢绝:辞谢不就。
②道歉,谢罪:蚤自来谢项王。
③辞别:谢家来贵门。
④劝告:多谢后世人。
⑤请问:使君问罗敷,宁或共载否。
⑥凋谢,衰亡:及花谢。
25.相:①观察:伯乐相马。
②辅助:无物以相之。
③你、我、他(偏指动作一方)26.微:①精妙,深奥:其文约,其辞微。
②如果没有/不是,除了:微斯人,吾谁与归。
③不,不是: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④隐瞒:其徒微之。
120个文言实词高级义项例解
吝啬、 1 、爱 吝啬、吝惜 例句: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例句: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不广大富裕, 译文:齐国虽然不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 惜一头牛呢? 惜一头牛呢?
2 、安 哪里 例句:沛公安在? 鸿门宴》 例句:沛公安在?《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译文:沛公在哪里? 怎么 例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 例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 译文:怎么能低眉弯腰侍奉权贵 使……安 安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译文:既然让他来了, 译文:既然让他来了,就要让他安心
17、 17、辞
告别 辞决而行《信陵君窃符救赵》 辞决而行《信陵君窃符救赵》 ——辞别赶路 辞别赶路 道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就向他道歉 秦王怕他撞坏宝玉, 秦王怕他撞坏宝玉 托辞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 译文: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 译文: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 廷为借口
10、 10、病 困苦不堪 向吾不为斯役, 捕蛇者说》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译文:假如我不做这差事, 译文:假如我不做这差事,那么早就困苦不 堪了 以……为忧患 为忧患 例句:君子病无能焉, 例句: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不己知也 卫灵公》 《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 译文: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 知道自己 度我至军中, 鸿门宴》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估计我到了军营,你才进去 估计我到了军营, 估计我到了军营 权衡, 权衡,比较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然后知轻重; 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上》 《孟子 梁惠王上》 ——称一称 才晓得轻重;量一量,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 ——称一称 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常用义项例析(212页)
释义 穿在身上或 披在身上
披散
4.倍
词性
例句
释义
动 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违背,背 叛
副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 九日忆山东兄弟》)
更加,倍 加
5.本
词性
例句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
名 易。(《狱中杂记》) 词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
本.。(《谏太宗十思疏》)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 走路,赶路 动 壁之战》)
词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说,讲
故园谁道.有书来?(《南海旅次》) 料想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称道 (《五人墓碑记》)
20.得 词性 名 词
动 词
例句
释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 心得,体会
读音二:zòng
词性
例句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
名 得。(《活板》)
词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
赂秦。(《过秦论》)
释义
指堂房亲属
通“纵”,南北 方向,也特指合 纵的盟约
17.殆 词性 形 容 词
副 词
例句
释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精神疲倦
殆.。(《论语》)
而无所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传》)
辞
16.从 读音一:cóng
词性
例句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
动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
行》)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穷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困窘,处境困难)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得志,与 “达”相对) 3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尽) 4穷巷陋室穷山恶水 (僻,荒)
22-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 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 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 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8-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介词)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动词) 3有 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动词)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动词)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动词)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动词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动 词)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动词)
17-就 1金就砺则利(靠近,接近) 2连辟公府(官名)不就 (赴任,就职) 3轲自知事不就(完成) 4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随即) 5荆轲遂就车而去 (上车
18-举 1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举起) 2举类迩而见义远 (举出,提出)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 4永元中,举孝廉(官名)不行 (推举,推荐)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聚合) 6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全,都)
12-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 ,本来) 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4-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动词)
5-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名词)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名词)
人教版必修五p91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7-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形容词)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副词)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副词)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形容词)
9-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动)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动词)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动词)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动词) 12道义:(厌恶,嫉妒) 2廉君宣恶言(丑,劣,不好的) 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
28-谢 1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认错 3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4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7及花之既谢(凋落) 8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1、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 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 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14-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胜过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错误,过失 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6今公子故过之 (访问) 7一日,大母过余曰(看望)
15-假 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 家之产 (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凭借,借助)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与"真"相对) 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 以异? (假令:假如)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借助)
23-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 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24-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2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 6-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1 (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13-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 然,诚然)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7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19-绝 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断绝) 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停止,消失)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 4佛印绝类弥勒 (极,最,非常) 5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完全,绝对) 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7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陡峭的)
16-间 1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期间) 2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一会儿) 3间以诗记所遭(间或) 4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离间) 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6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7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8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秘密地、悄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