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有效成分综合提取分离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茶多酚及提取工艺

茶多酚及提取工艺

茶多酚学名:Camellia sinensis简称:GTP别名:茶鞣质、茶单宁英文名:tea Polyphenol,简称TP定义:是茶叶中类、类、酚酸类和类化合物的总称。

成分: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

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

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

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物理性状: 1 外观: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2 性状:易溶于水及乙醇,味苦涩。

稳定性:在PH4-8 稳定。

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

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安全性评价:无毒茶多酚具有很强的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儿茶素对食品中的和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药理作用】1.具有很强的消除有害的作用。

2.作用。

3.作用。

4.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5.抗菌、杀菌作用。

6.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

【主要用途】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

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

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达不到的。

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

其主要用途如下: 1.用于糕点及乳制品对高脂肪糕点及乳制品,如月饼、饼干、蛋糕、方便面、奶粉、奶酪、牛奶等,加入茶多酚不仅可保持其原有的风味,防腐败,延长保鲜期,防止食品退色,抑制和杀灭细菌,提高食品卫生标准,延长食品的销售寿命。

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1.1):茶叶作为一种广泛消费的饮品,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了解茶叶的生物化学组成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对于深入研究茶叶的功效和开发茶叶相关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教程将介绍茶叶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茶叶的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析技术。

通过本实验教程,我们将会学习茶叶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生物化学特性,例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并了解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我们还将介绍实验中使用的一些常见技术和仪器,例如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仪等,以及提取和分离茶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实验教程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种系统而全面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了解茶叶相关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培养其对茶叶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实验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将能够进一步探究茶叶的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为茶叶的产业化利用和营养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随着茶叶消费的不断增加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茶叶的生物化学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实验教程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茶叶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茶叶的生物活性和功效提供基础。

同时,实验教程的应用价值也包括指导茶叶相关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不仅如此,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还可以为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和结果分析,读者可以培养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的能力,提高对茶叶生物活性成分和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的实验教程不仅可以促进茶叶研究的发展,也为教育和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平台。

综上所述,本实验教程将为读者提供茶叶生物化学实验的全面指导,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茶叶的生物成分和活性成分,培养对茶叶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实验教程的应用,我们将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和茶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有益支持。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和分析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的相关内容:1. 引言:介绍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的背景和意义。

茶多酚提取分离制备法工艺流程描述

茶多酚提取分离制备法工艺流程描述

茶多酚提取分离制备法工艺流程描述
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一类以儿茶素类为主体的多酚类化合物,在新鲜茶叶中占其干重的15%~30%。

茶多酚具有抗衰老、抗辐射、清除人体自由基、降低血糖血脂等一系列重要功能。

我国卫生部已批准了茶叶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之一。

茶多酚提取的工艺流程如下:
水提-精滤-超滤-纳滤
该工艺旨在实现茶汁的澄清除菌过滤、茶叶中各功能性有效成分提取、纯化及浓缩的集成化工艺处理。

在澄清除菌的同时还可提取茶叶中多种功能性有效成分,目的产物回收率高,产品的附加值显著增加,且所得产品品质有保障。

膜法浓缩茶汁(也可以直接生产速溶茶粉或勾对茶饮料)再萃取生产茶多酚,该工艺虽然一次性投资稍大,但运行成本比真空浓缩法要低得多(是原工艺的
1/2-1/8),且萃取溶剂用量减少,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大大减少了茶中有效成分(如EGCG)的相转变,大大减少了茶叶中香味物质的损失。

同时可以生产咖啡碱、茶多酚、茶氨酸、速溶茶粉或直接勾对成茶饮料等植物提取液。

随着膜技术的日益发展成熟,膜分离和膜浓缩成为茶汁、果汁、蔬菜汁等热敏性物质提取浓缩的选择。

膜法工艺生产的产品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生产成本为传统方法的
1/2-1/8,工艺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少,具有很大的技术、经济优越性。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含量的测定

一,器材与材料的预处理1,材料:茶叶,乙醇,蒸馏水;电炉,圆底烧瓶(磨口),铁架台,酒精灯,漏斗,滤纸,滤布,烧杯,量筒,玻棒,旋转减压蒸馏器等。

配置:称取10g茶叶,用200ml的量筒量取80%乙醇200ml预处理:将茶叶碾碎二,方法1,称取茶叶10克揉碎再加80%乙醇100ml在40℃水浴中提取1h。

2,过滤收集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80%乙醇100ml在40℃水浴中提取1h。

过滤收集滤液,并去滤渣。

3,将2次的滤液混合,减压浓缩至40ml,将乙醇回收。

在浓缩也中加等体积氯仿萃取,静置30分钟。

分离,有机相为咖啡碱(减压蒸馏至15ml回收有机物,将15ml的咖啡碱溶液于收集图1,收集方法:将残留液 (大约l0~15ml)倾入蒸发皿中, 烧瓶用少量乙醇洗涤, 洗涤液也倒人蒸发皿中, 蒸发至近干。

加入4g 生石灰粉, 搅拌均匀, 用电热套加热(100~120V), 蒸发至干, 除去全部水分。

冷却后, 擦去沾在边上的粉末, 以免升华时污染产物。

将一张刺有许多小孔的圆形滤纸盖在蒸发皿上, 取一只大小合适的玻璃漏斗罩于其上, 漏斗颈部疏松地塞一团棉花。

用电热套小心加热蒸发皿, 慢慢升高温度, 使咖啡因升华。

咖啡因通过滤纸孔遇到漏斗内壁凝为固体, 附着于漏斗内壁和滤纸上。

当纸上出现白色针状晶体时, 暂停加热, 冷至100 ℃左右, 揭开漏斗和滤纸, 仔细用小刀把附着于滤纸及漏斗壁上的咖啡因刮入表面皿中。

将蒸发皿内的残渣加以搅拌, 重新放好滤纸和漏斗, 用较高的温度再加热升华一次。

此时 ,温度也不宜太高, 否则蒸发皿内大量冒烟, 产品既受污染又遭损失。

合并两次升华所收集的咖啡因。

待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咖啡因进行测定。

),水相主要为茶多酚。

4,向水相中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采取分离,水相为色素去掉,有机相减压蒸馏并干燥保存。

三,茶多酚含量的测定材料:分光光度仪,蒸馏水,酒石酸亚铁溶液,pH7.5磷酸缓冲液预处理:讲风光光度仪设定波长为540nm处预热配置: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g (准确至0.0001g) 硫酸亚铁(GB 664-77)和5g (准确至0.0001g)酒石酸钾钠(GB 1288-81),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

一套流程提取茶叶全组分的工艺

一套流程提取茶叶全组分的工艺

一套流程提取茶叶全组分的工艺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前言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茶多糖等有效成分综合提取工艺

茶多糖等有效成分综合提取工艺
分 , 本低 廉 , 十分 可 观 的经济 效 益 和社会 效 益 。 成 有
1 70
合 作方 式
叶 中提取 茶多 糖 、 多酚 及咖 啡碱 等 产 品 。引 用本 工 茶 艺 能提取 到2 4 %~ %茶 多 糖 、%~ %的 咖 啡 碱 和 4 1 2 %
7 %的茶多酚 ,其得率 同各成分单独提取量差异不
大 , 质量 优 于单 独提 取 。 且 该项 目通过 科研 鉴 定 , 论 结
院 棱 成 果
TC E HN0L oGY A RK T D MA E
V0 .7. . 0 2 0 11 No 1 . 01
资 、 能化 需 求 以及 总 体 方 案进 行 评 估 和 设 计 ; 智 智 对 能建 筑 的楼 宇 自动化 系统 、 公 自动 化 系统 和 通讯 自 办
为: 该工 艺 比现 行 的单 独提 取 节 省 能 源 、 原材 料 及 设 备投资 , 降低 环境 污染 , 而 使 从 茶 叶 中 提取 有 效 的 从 成 分 的成本 大 为 降 低 ; 工 艺 具 有 高效 、 耗 、 该 低 简便 、
易 行 的特点 , 工艺 研究 居 于 国 内领先 水平 。
技 术 所 处 阶 段

预计 近 5 仅 智能 大 厦 约需 建 20 0 ,0 年 0 0栋 1%的 大 厦采 用该 技术 , 能 费用 惊人 。 节 且作 为项 目所有 者 , 每
套系统卖 1万元 , 0 即有近2 亿元 的收益 。
合 作方 式
项 目合作 或投 资 。
单 位 : 中科 技大 学 华 地 址 : 北省 武 汉市 洪 山区珞 喻路 1 3 号 湖 7 0
邮编 : 3 0 4 40 7

茶多酚提取分离制备法新工艺说明

茶多酚提取分离制备法新工艺说明

茶多酚提取分离制备法新工艺说明
茶叶在世界上是仅次于水而被广泛消费的饮料,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饮料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喝茶有助于健康的理念已被广大人民所接受。

喝茶可以预防一些疾病也在流行病学中有报道,研究表明,茶叶中对身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主要是茶多酚。

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茶多酚提取分离制备法新工艺,具体如下:
设备根据高新技术创新产业的要求和国内外茶叶深加工科学研究基础,已将茶叶创新产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开发实践:
(一)应用自身技术优势,着力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膜技术分别应用于茶叶深加工中,本着提高新产品质量,降低新产品成本的宗旨,通过膜分离技术提取茶叶中多种功能性成分,生产出浓缩茶汁、高纯度速溶茶等创新产品,
(二)积力于茶叶生产厂家传统工艺的改进,利用高新膜分离技术开发新工艺,并进行上下游工艺的优化整合。

膜法新工艺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茶汁澄清过滤和提取环节,更体现在浓缩阶段。

该集成工艺实现了常温下的茶汁浓缩,系统总能耗低,可有效避免高温浓缩的缺点,所得产品香气、色泽和滋味俱佳,最终产品有效成分的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完全满足出口指标。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也在天然产物提取中较广泛的应用,膜技术也应用到茶叶茶多酚提取中,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茶多酚提取分离制备法新工艺的相关介绍就分享到这里,欢迎推荐。

代用茶的生产工艺

代用茶的生产工艺

代用茶的生产工艺代用茶是一种以茶叶为基础,通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饮品。

它是以茶叶为原料,并通过提炼、加工和调配等工艺步骤制成的,可用来代替传统茶叶,具有浓郁的茶香和独特的口感。

代用茶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的选择:代用茶以茶叶为基础,因此选择优质的茶叶是制作高质量代用茶的第一步。

茶叶的选择应考虑茶叶的品种、原产地以及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一般来说,选取细嫩的芽叶作为原料更能保证口感的细腻。

2. 提炼茶汁:将选好的茶叶放入提取机中,进行浸泡、提取和过滤等工艺步骤,提取出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和香气物质。

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提炼出的茶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代用茶的口感和质量。

3. 加工调配:通过对提炼出的茶汁进行加工和调配,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口感和味道。

这一步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加入一些其他的原料,如花草果实等。

还可以通过调整温度和时间等因素,使茶汁更好地吸收这些香味,进一步提升代用茶的质量。

4. 净化和过滤:为了保证代用茶的清澈和口感,还需要对茶汁进行净化和过滤处理。

通过过滤器和其他特定的设备,除去茶汁中的杂质和不溶物质,使得代用茶更加干净和纯净。

5. 包装和保存:在代用茶的生产过程结束后,将其进行包装和密封,以保持茶叶香气的稳定和持久。

为了延长代用茶的保质期,还可以在包装过程中进行一些防潮和遮光的处理。

代用茶的生产工艺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严格的品控和精细的操作。

通过精选茶叶,提炼茶汁,加工调配,净化过滤和包装保存等一系列步骤,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代用茶。

它既保留了传统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又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成为了茶叶市场上备受欢迎的一种产品。

在我看来,代用茶的生产工艺的成功离不开对原料和工艺的严格把控。

选择优质的茶叶作为原料是制作高质量代用茶的前提,而提炼茶汁和加工调配则是关键步骤,直接影响代用茶的口感和质量。

对代用茶进行净化和过滤,以及包装和保存的方法也十分重要,能够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 茶 氨 酸 4种 有 效 成 分 , 旨在减 少 生 产成 本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材 料 .
L X—X系列大孔吸附树脂 ( 西安蓝 晓科 技新材料股 份有 限公司 ) 市售 D11和 A , 0 B一8树脂 ; 茶叶( 陕西略 阳华泰贸易
沉淀物
精制

醇沉液
浓缩
1 2 仪 器 .
茶多糖 树脂吸附2
茶多酚
/\ ’ 洗 液 出 —’脂 附 — 毕 流 液 — 吸 ’ 液 树 — 洗
● t
A 32 S 10超声波 清洗机 ( 天津特 纳科 学仪 器有 限公 司 ) ;
超声逆 回流连续提取生产线 ( 陕西 三原红旗实业 有限公 司) ; H ・ ・2 6 H ¥ 1— C电热恒温水 浴锅 ( 海医疗器 械五厂 ) R 0 上 ;5
限公 司) L 5—1 速离心机 ( ;D 0高 北京 医用医疗设 备厂 ) S Z ;Y

A型石英 亚沸高纯水蒸馏 器 ( 江苏金坛恒 丰仪器制 造有 限
公 司) 9 Q 0—1 ;F 2 5粉碎机 ( 山东滕kl 农饲料机械厂) 。  ̄ _ - 等
13 方 法 .
13 1 茶 多酚、 .. 茶多糖 、 啡碱、 氨 酸、 G G含 量 的测 定 咖 茶 EC
采用酒石酸亚铁分光光 度法测定茶 多酚含量 , 采用 苯酚 一 硫 酸法测定茶多 糖含量 , 采用 高效液 相色 谱法 ( P C) H L 法
测 定咖啡 碱含量 , 用分光 光度法 测定茶 氨酸含 量 , 采 采用 HP C法测定 E C L G G含量 。 13 2 茶叶有效成分综合提取分离生产工艺流程 ..
江 苏农业科 学

21 02年第 4 0卷第 9期
. 4 - - — —2 7- — —
佳 , 多伟 , 李 智彩辉, 茶 叶有效成分综合提取分 离生产工 艺[ ] 等. J .江苏农 业科学,02 4 ( )2 7— 5 21 , 9 : 0 4 20
茶 叶有效成分综合提取分离生产工艺
贺 佳 ,李 多伟 智 彩辉 , ,闰 钊。 长 霞 ,刘
茶叶 一 或超声提取 醇沉 ——一 浓Fra bibliotek —一 流 液
4种有效成分的提取 分离 大都采用 分别提 取 的方式 , 鲜有关
于综合提取分离 的报 道。本研究 利用 L X~x系列 大孔 吸附
树脂 和超声逆 回流连续提取 中试生产线进行综合提取分离研 究, 从茶茶原 料 中连续分 步提取 出茶多 酚、 茶多糖 、 啡碱 以 咖

13 3 茶 叶有效成分综合提取分离生产工艺关键技术 ..
高效 液相 色谱 系统 :C一2 A L 0 T型高压 恒流 泵、 P 2 A检 S D一 0 测器 和 L oui CSlt n工作 站 ;Z o D X一1 型真空干燥箱 ( 上海福玛 实验设备 有限公 司) F 2 4电子 分析天平 ( ;C 0 上海 精科实业 有
13 3 1 最佳提取溶剂及提取方法的确定 ...
茶 叶粉末 4份 , 料液 比 1g: 5mL 2份浸于水 中, 按 1 将 2份浸
于 7 %乙醇中。取 I 5 份水 、 份醇 8 1 5℃热回流提取 20h 另 . ,
取 1 份水 、 份 醇 2 H 超声提取 10h 过滤 , 液分别用各 1 0k z . ; 滤

浓缩 ( 膜浓缩 )
干燥

有限公司 ) 由西北 大学生命 科学学 院鉴定 ; , 茶多 酚、 茶多糖 、 咖啡碱 、 氨酸 、 茶 表没食 子儿 茶素没食子酸酯 ( G G 对照 品 EC ) ( 中国药 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 ) 甲醇 、 ; 乙腈为色谱 纯 , 自制二次 蒸馏水 , 其他试剂 为分析纯 , 食用 乙醇。
(. 1 西北大学生命科 学学院 , 陕西西 安 7 0 6 2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10 9; . 陕西西安 70 7 10 5; 3 陕西三原红旗实业有限公 司, . 陕西咸 阳 7 3 0 180)
摘要 : 以茶多酚 、 咖啡碱 和茶氨酸 为检 测产物 , 采用 D11 A 0 、 B一8和 L X—X系列树脂 进行静态 、 动态吸 附解 吸试 验, 考察 了 l 8种大孔树脂对茶多酚 、 咖啡碱 和茶氨 酸 的吸附分 离性 能。结果表 明 , 最佳提 取工艺 获得 茶 叶提取液 经 后, 通过 L X 、X— 0和 L X 6树脂 吸附分离 , X— 5 L X1 X— 1 分别获得纯度较 高的茶多酚 、 咖啡碱和茶氨 酸产 品。按 照生产 工艺流程 , 通过 L X—X 、 X—X 0和 L 5L 1 X—X 6树脂吸附分离可完成粗 老茶 有效成分折综合提取分离 。 1
为世 界性饮料 。茶 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已成 为当今 茶叶研究新 的热 点 , 多酚 、 多糖、 茶 茶 咖啡碱 以及茶 氨 酸因其在茶 叶中的含量较多 、 所起 的作用相对较大 , 被认为是 茶 叶的主 要 活 性 成 分 , 目前 对 它 们 的研 究 最 为 深 入 和 广 泛u 2。 目前 国内外对于茶多酚 、 -J 茶多糖 、 咖啡碱 以及茶 氨酸
关键词 : 茶叶 ; 多酚 ; 茶 咖啡碱 ; 茶氨酸 ; 综合 提取 分离
中 图分 类号 : S0 . T21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2—10 (0 2 0 04 0 10 32 2 1 )9— 2 7— 3
在我 国, 茶叶作为保健饮 品已有 四五千年 的历史 , 现已成
浓缩、 析晶 ’

浓缩、 析晶 。
{ } 碱
茶酸
分别称取 2 0 .0g
圈 1 茶 叶 有效 成 分综 合 提取 分 离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2 B旋转蒸发器 ( 上海 亚蓉 生化仪器 厂) S Z一1型循环水 ;H I I 式真空泵 ( 郑州 长城科工 贸有 限公 司) L 2 A型 日本 岛津 ;C一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