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蕾《DNA存数据》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合集下载

李磊《瓷器易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李磊《瓷器易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李磊《瓷器易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4~19题。

(19分)瓷器易碎李磊①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家里有一只瓷罐,被母亲放在了炕边的木柜子里,罐子里面积攒着家里母鸡下的蛋。

母亲一有空闲就会抱出瓷罐,一遍遍地数着鸡蛋的数量,然后或是点头微笑,或是摇头叹息。

每过一段时间,鸡蛋积攒得多了,母亲就会把它们变成我的书本或是衣物。

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我长大了,进城了,工作了,成家了。

母亲却依旧留在乡下养鸡种地,在她日复一日的摩挲下,那瓷罐上天青色的釉彩虽已有些模糊,却也浸润出了岁月独有的光泽。

②母亲这几年,喜欢上了种豆子,红的、黄的、绿的,胖的、瘦的、扁的,只要是豆子她都要高看一眼。

母亲在乡下种了七八亩豆地,她在豆子地里劳作时,常常望着远方的城市自言自语:“豆豆,我心疼的豆豆。

”豆豆是她孙子的乳名。

③我和妻子工作太忙了,照顾不过来年幼的豆豆,母亲得知后一夜没睡,终于狠下心扔下了乡下的母鸡和土地,离开了她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庄,一头扎进了纷乱的城市,陪着她一起来的还有那只我再熟悉不过的瓷罐。

母亲用瓷罐为我们装了十几颗新鲜的鸡蛋一一她觉得自己家的鸡蛋最有营养——又用各种各样的豆子将剩下的空隙填满。

她把瓷罐擦得干干净净,小心地装进一个布袋子里,再把布袋子虔诚地吊在胸前,一路搂着、抱着直到我家。

城里的豆豆刚开始识人辨物,对颜色敏感,母亲就让豆豆猜瓷罐里豆子的颜色,豆子被一点点地倒出来,又被一点点地装回去。

挺有意思也挺没有意思的游戏,祖孙俩整整玩了一天。

④从此,母亲开始了陀螺一样的生活,从早到晚围着豆豆旋转。

她的眼里嘴里心里只有豆豆,似乎完全忘记了其他,但我知道母亲偶尔还是会惦念乡下。

有一次,母亲带豆豆回农村看她挤出时间收获的豆子。

她打开放在墙边的一只口袋,将满满一袋子绿色倒在了地上:接着又打开一只口袋,又将满满一袋子红色倒了出来;接着又打开一只口袋……最终,几种颜色的豆子混合成了色彩斑斓的河流,豆豆极喜欢这个游戏,他躺在河流中开心极了。

2018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2018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2018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

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

李磊《瓷器易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李磊《瓷器易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李磊《瓷器易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4~19题。

(19分)瓷器易碎李磊①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家里有一只瓷罐,被母亲放在了炕边的木柜子里,罐子里面积攒着家里母鸡下的蛋。

母亲一有空闲就会抱出瓷罐,一遍遍地数着鸡蛋的数量,然后或是点头微笑,或是摇头叹息。

每过一段时间,鸡蛋积攒得多了,母亲就会把它们变成我的书本或是衣物。

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我长大了,进城了,工作了,成家了。

母亲却依旧留在乡下养鸡种地,在她日复一日的摩挲下,那瓷罐上天青色的釉彩虽已有些模糊,却也浸润出了岁月独有的光泽。

②母亲这几年,喜欢上了种豆子,红的、黄的、绿的,胖的、瘦的、扁的,只要是豆子她都要高看一眼。

母亲在乡下种了七八亩豆地,她在豆子地里劳作时,常常望着远方的城市自言自语:“豆豆,我心疼的豆豆。

”豆豆是她孙子的乳名。

③我和妻子工作太忙了,照顾不过来年幼的豆豆,母亲得知后一夜没睡,终于狠下心扔下了乡下的母鸡和土地,离开了她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庄,一头扎进了纷乱的城市,陪着她一起来的还有那只我再熟悉不过的瓷罐。

母亲用瓷罐为我们装了十几颗新鲜的鸡蛋一一她觉得自己家的鸡蛋最有营养——又用各种各样的豆子将剩下的空隙填满。

她把瓷罐擦得干干净净,小心地装进一个布袋子里,再把布袋子虔诚地吊在胸前,一路搂着、抱着直到我家。

城里的豆豆刚开始识人辨物,对颜色敏感,母亲就让豆豆猜瓷罐里豆子的颜色,豆子被一点点地倒出来,又被一点点地装回去。

挺有意思也挺没有意思的游戏,祖孙俩整整玩了一天。

④从此,母亲开始了陀螺一样的生活,从早到晚围着豆豆旋转。

她的眼里嘴里心里只有豆豆,似乎完全忘记了其他,但我知道母亲偶尔还是会惦念乡下。

有一次,母亲带豆豆回农村看她挤出时间收获的豆子。

她打开放在墙边的一只口袋,将满满一袋子绿色倒在了地上:接着又打开一只口袋,又将满满一袋子红色倒了出来;接着又打开一只口袋……最终,几种颜色的豆子混合成了色彩斑斓的河流,豆豆极喜欢这个游戏,他躺在河流中开心极了。

高一生物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试题

高一生物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试题

高一生物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试题1.用DNA(含32P标记)和蛋白质(含35S标记)同时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则子代的噬菌体会含有A.32P B.35S C.32P 和35S D.两者皆无【答案】A【解析】由于子代噬菌体是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的,故有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亲代的DNA,即含有32P,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由于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外面,故子代噬菌体不含有35S。

因此A正确,B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 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B.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C.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D.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答案】B【解析】注射R型活细胞无毒小鼠不死亡,A错;注射S型活细菌有毒性,小鼠死亡,B项正确;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C错;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有少数无毒的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可转化成有毒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高中试卷-3.4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答案)

高中试卷-3.4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3.4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1、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 22条常染色体+ X + Y )上的 DNA 的碱基序列。

2、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DNA 分子,一个DNA 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线性排列。

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 片段,有着特定的 遗传效应 ,这说明DNA 中蕴涵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

3、DNA 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排列顺序之中,构成了DNA 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 分子的特异性。

(1)信息类文本阅读——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重难集训【新高考版】(含答案)

(1)信息类文本阅读——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重难集训【新高考版】(含答案)

(1)信息类文本阅读——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重难集训【新高考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伟大的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的工作为第三纪①概念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第三纪从新生代②开始一直延续到第四纪③冰河时期到来之前。

还有一些学者将新生代分为两个大致相当的时期,即古近纪(距今6500万~2400万年)和新近纪(2400万年前至今)。

在新生代的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环境变化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渐新世之间,并且与任何时代的界线都不吻合,这一点多多少少让人难以理解。

新生代地质时期(包括古近纪的3个地质时期)的确定以及后来对地层的进一步划分使人们对地球的这一历史阶段所发生的环境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②发生在白垩纪与古近纪之交的恐龙大灭绝事件彻底改变了陆生脊椎动物群落的组成,此前被恐龙占据的生态位一下子向其他动物敞开了大门。

哺乳动物取代了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恐龙的地位。

不仅如此,进入古近纪以来,哺乳动物还开创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生态位。

这些特化的类群包括食蚁动物、食草动物和啮齿动物等,它们都是由陆生哺乳动物分化而来的。

很多这些看上去样子奇特的动物的出现正是为了填补由灭绝动物空出的生态位。

然而,在重新填补过程的早期阶段,演化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具有各种身体结构和适应性的动物类型。

③混乱的哺乳动物演化不仅发生在陆地上,还发生在海洋里——鲸正是在古近纪出现的。

鲸是由古近纪早期踝节类动物中一种叫作“中兽”的肉食性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

最早的鲸化石发现于巴基斯坦和埃及的早、中始新世地层。

不仅如此,古近纪的海洋还见证了脊椎动物演化的其他重大事件,包括现代鲨鱼的繁盛。

虽然鲨鱼的软骨很容易被分解,但是它们的坚硬牙齿可以形成精美的化石。

因此,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一直热衷于收集古近纪的鲨鱼牙齿化石。

④17世纪中叶,丹麦医生尼古拉斯·斯丹诺在解剖鲨鱼头部时,注意到几个世纪以来在马耳他岛上发现的“舌石”与鲨鱼的牙齿非常相似。

【推荐精选】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4 综合考查(含解析)

【推荐精选】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4 综合考查(含解析)

专题04 综合考查1.【2018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我是根根晶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hè()妆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1)用音序检字法查“穹”字: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改_____ _____改_____(3)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千山万hè(_____)王冠.(_____)【答案】(1)Q qiong(qióng)(2)洒改撒(3)妆改装(3)壑guān【解析】试题分析:(1)音序检字法,就是以汉语拼音为顺序。

它通常用于字典上的字词排列。

其中2.【2018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伯”“仲”“叔”“季”表示兄弟之间的排序。

“谥号”是古代王侯、名臣、将相高级官吏、文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的德行给予的称号。

B.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主体、结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C.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D.《最后一课》《昆虫记》《我的叔叔于勒》都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标题、主体、结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说法错误。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3.【2018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他委屈地离开教室”中的“委屈”在句中作状语。

B.“我悲伤着你的悲伤”中的“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形容词。

C.“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D.“天气晴朗”“晴朗的天”“洗衣服”“洗干净”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对语法知识判断错误。

201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7分)1. 请用正楷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用奋斗诠释青春【答案】用奋斗诠释青春(注意“诠”的想法)【考点】汉字临摹【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

【解答】用奋斗诠释青春(注意“诠”的想法)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A.诀别(jué)祷告(dǎo)潜心惯注(guàn)人迹罕至(hǎn)B.取缔(dì)顷刻(qīng)寻章摘句(xún)红装素裹(zhuāng)C.酒肆(sì)馈赠(kuì)一气呵成(hē)开卷有益(yì)D.阻遏(è)冗杂(rǒng)润如油膏(rùn)粗制乱造(làn)【答案】C【考点】易误读常见字常见易错字【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A.有误,“潜心惯注”应写作“潜心贯注”;B.有误,“顷刻”应读作“qǐng kè”;C.正确;D.有误,“粗制乱造”应写作“粗制滥造”。

3. 默写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相信吧,_______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________,________。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3)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5))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2017 年,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涌现:“慧眼”卫星成功发射运行,国产大型客机首飞,首艘国产航母顺利下水……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盎然的春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佳蕾《DNA存数据》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0~24题。

(16分)
DNA存数据
王佳蕾
①“欢迎来到DNA数据保护中心!您现在正在档案室里。

”讲解员微笑着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我们可以行细观察这间屋子。

仅仅三十多平方米的房间,储藏着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所有数码信息!包指数千亿张家庭相片、自拍文件、影像资料、音乐文件和个人资料。

这个场景一点也不“科幻”,就像在硬盘上保存数据一样,人们已经知道怎么在DNA上保存数据了。

2016年4月,著名的好莱坞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DNA上储存了100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②特艺集团的成就并非创举。

早在2012年和2013年,就有两个团队将一本300页的书、若干图像、一个PDF文件,甚至声音成功地储存在了DNA上。

而这次新奇之处在于第一次成功地把视频资料储存到了DNA上。

这也说明现在已经可以在DNA上存储一切数码信息
③那么,DNA是如何记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家当顾问。

他们首先将电影数码化,转化成电脑能识读的二进制语言,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0和1的编码。

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个碱基(A、C、C、T)构成的DNA编码。

得到这串编码后,就能制成相应的DNA序列,并在合成器(一种能自动拼接A、C、C、T的机器)的帮助下,拷贝数千份。

这样就获得了DNA片段,它们如头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每一份都包含着电影的一个片段。

④如今,人类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息,而储存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电脑和手机的时代,我们现在每年制造出来的数据要比人类有文字以来产生的数据总和还要多!预计从2013年到2020年,这一数据量将增长11倍,且这种趋势并无逆转迹象。

根据数据储存专业公司易安信的计算,如果用内存为128GB的苹果 ipad Air来储存这些数据,所需的 ipad Air叠起来可以在地球到月球之间堆六摞。

人类呼唤比现有储存系统更高效的新系统。

⑤DNA恰能满足以上需求,数十亿年来,它一直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因此最具高效性。

在体积不到一只蚂蚁的百分之一的人类细胞核中,DNA包含有35亿对碱基,后者是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

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0或1)形式记录,每个字节要占200纳米(0.0002毫米)的空间;而在DNA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0.2到0.3纳米。

⑥如今, Google、 Facebook和亚马逊为了储存数据,需要多个面积数倍于标准足球场的数据中心的支持,而且这还很耗电。

如果用DNA这种新型载体,只需一个汽车后备厢就能满足它们所有数据的储存需求。

⑦DNA储存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的持久性。

只要储藏空间保持寒冷干燥且避光,保存时效就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

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几万年前猛犸象的DNA,还能成功将其破译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有的其他载体,无论是硬盘、CD还是DVD,最多只能保存数十年;过了这个期限,首先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找不到能读取它们的机器了。

但DNA储存就没有此类问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

⑧不过DNA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

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漫长了。

不仅如此,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甚至数千欧元。

⑨但数十年后,或许DNA储存就会普及。

对于没有迫切使用需求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考虑用DNA来储存。

事实上,DNA储存已经引起了电影公司、博物馆、档案馆,还有诸如亚马逊、Google之类有长期信息储存需求的机构的兴趣。

⑩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即于2016年4月宣布,将购买1000万条DNA,用于研究数据储存。

这次可以肯定的是,科学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
(原文有删改)20、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4分)
段落说明内容
第⑤一⑦段DNA储存的特点(1)(2)
第⑧段(3)
第⑨段(4)
21,选文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
22.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3,选文第⑨段中的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但数十年后,或许DNA储存就会普及。

24.下列说法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在2012年,就已经有团队将文字、图像、PDF文件、声音和视频成功地存储在了DNA 上。

B.虽然现在我们每年制造出来的数据比人类有文字以来产生的数据总和还要多,但是在未来这种情况会逐渐好转。

C.DNA储存虽有许多优势,但在现有的情况下,还不能立即取代硬盘。

答案:
20、高效性;持久性;DNA储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的原因;DNA储存的应用前景。

21、列举特艺集团和其他团队在DNA上存储数码信息的例子,引出说明对象DNA存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举例子,作比较。

列举Google、 Facebook和亚马逊用硬盘储存技术的情况,同时将Google、 Facebook和亚马逊运用硬盘存储数据所需要的数据中心大小与采用DNA新型载体存储数据所用数据中心大小作比较,具体、突出地说明了DNA数据存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23、不能删去。

“或许”表推测,意思是数十年后,DNA储存有可能就会普及,如果删掉就表示一定会普及,表意太绝对化,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4、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