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休克在留学生学习中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文化休克在留学生学习中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文化休克在留学生学习中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目的探讨医学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2005~2007级334名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的医学留学生的外科手术学成绩,应用χ2检验、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2005~2007级医学留学生外科手术学平均成绩分别为(85.00±8.92)、(85.25±5.64)、(82.10±6.74)分。
从2005级到2007级,印度学生和尼泊尔学生成绩逐渐下降,巴基斯坦学生成绩平稳。
年龄、课堂表现、对中国饮食的选择、性别、与中国人交往情况、业余爱好等是影响留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结论影响留学生成绩的因素较多,但勤于提问、对生活环境适应程度好、对异域文化的接受面广、自身的教育背景、个人兴趣爱好、性别等是有效解决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途径。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on culture shock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ethods The surgery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334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Indian,Pakistan and Nepal in grade 2005 to 2007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χ2 test,t test and Logistic correlation-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grade 2005 to 2007 was 85.00±8.92,85.25±5.64,82.10±6.74,respectively.From grade 2005 to 2007,the scor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came from Indian and Nepal decreased gradually,while the Pakistan students had the stable study scores.Age,class performance,the choice of Chinese food,gender,and the Chinese people exchanges circumstances,hobby,etc. we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academic, while diligent in question,the degree of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wide acceptance of other cultures face,their educational background,personal interests and hobbies,gender are the pathway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culture shock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Culture shock;Correlation-regression文化休克的概念是由美国人类学家——Oberg[1]在1958年首次提出的,指当一个人进入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由于失去熟悉的社会交流符号和手段,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浅析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留学就业时的文化休克现象

浅析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留学就业时的文化休克现象浅析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留学就业时的文化休克现象[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整体,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下,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去国外留学和就业,那么在与国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容易产生文化休克的现象,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它也会产生一些留学生负面的情绪。
[关键词]留学生;跨文化交际;文化休克引言本文旨在通过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中的一些文化休克现象来分析,并从其中找到原因所在,继而寻找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个文化休克的问题。
中国留学生应该通过一系列途径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尽可能地防止文化休克。
一、文化休克的定义及现象1.1文化休克的定义文化休克的根本定义是奥博格在1960年将文化休克定义为“文化休克是因为人们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标志所导致的一种精神焦虑。
〞【1】中国留学生去国外之后,大局部留学生会觉得很快乐,因为异域文化的吸引。
但是由于长时间使用的语言不能在国外使用,并且风俗习惯等不同,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冲击。
而这种负面的情绪会影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和学习,这样慢慢地他们就会想念自己的国家和亲人。
随着时间的累积,中国留学生在与国外友人接触的过程中也相应地了解了他国的文化,熟悉了当地的人文环境,之后中国留学生的心情就会趋于平静,所以说,文化休克是适应别国文化的一个特定的过程。
1.2文化休克的原因中国的留学生在整个留学的过程中或者在国外就业时会产生文化适应不良的现象,从而导致了生活中一些负面的情绪。
经过分析,其中的原因有【2】:第一,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中国留学生喜欢成群结伴地居住或者是出行,和本国的同胞交流较多,和国外的人交流相对较少。
因此,就会出现对他国文化的不适应,以及容易对外国人产生偏见或者歧视。
而且,并不是所有中国留学生在外国都是一视同仁的,有些国家会出现明显的排外现象,这使得中国留学生更加感到孤独的这种负面情绪。
“文化休克”对外国留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很大 的提 高。然 而,机遇与挑 战并存 ,在来 华留学教育 到满足 。
为突 出。因此 ,作为 留学生管理者 ,有必要 深入探 讨外 异 ,有 时往往会 让一些 留学生觉得无法适从 。中国习以
家庭情况 时往往会让 留学生觉得侵犯 了 自己的隐私 。老 师在 与学生交谈 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的动作 ,在一些西
模 式发 生动 摇 的经 历会 引起 他们情 绪 上 的不安 ,而生
w w w . a u a n l i a u a n c h a , c o r n 管理观察 ・ 总第 5 3 5期
教 育观 察
活上 的一些 不适和 不愉 快 的感 受更 使其情 绪产 生紧张 避免 留学生 因为不 了解情 况而出现错误 。
为, 却无法 被中 国人所接 受 。 比如好 不容 易完成 的作业 ,
因为使 用 了红 笔而 被 中 国老 师要 求重 做 ;热 情洋 溢 的 拥 抱 却招 致对 方 的反感 等等 。大量 使 留学 生 的习惯性
对抗或不理智 的反对 ;五是思乡心切,极度 渴望回家 ,
不安心在新文化环境 中学习、生活 ;六 是 自尊心增强 、
是消极拒绝 ; 二是孤 立无援的感觉甚重 , 情 绪消沉颓废 , 是对其人 格的一种侮辱 。
对 来 自本 国的长 住居 民有 过多 的依赖 ;三 是 易于激 动 和发脾气 ,对微不足道 的小事往往 也报 以极大 的愤怨 ; 四是视 新文 化环 境 的行为 规范 为束 缚, 常报之 以消极 另 一方 面 ,许 多 留学 生在 本 国一些 司空 见惯 的行
教 育观 察
‘ ‘ 文 化休克" 对外国留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单 彬
摘要 : 留学生 教 育是我 国对 外 文化 交流 的重 要途 径 ,已纳入 国家整体 教 育发展 规划 ,成 为高 等教 育 的 重 要组 成部 分 。随着 我 国高校 国 际化进 程 的推进 ,来 华 留学生 人数 逐年增 加 。留学 生给 高校 教 育国 际化 的 题, 这其 中表现 最突 出的就是 “ 文化休 克 ” 现象。 因此 , 列 问题 ,帮助 留学生适应 中国文 化背景下 的学 习生活 , 已成为 当代 留学 生管理者 应 当深 入研 究的紧迫课 题 。 关键词 :文 化休克 留学生 对 策探讨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文化休克现象研究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文化休克现象研究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文化休克现象研究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越来越成为国际化的交流工具。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
尽管许多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都能体会到一个共同的挑战,即在学习汉语的同时需要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经常发生。
本文将探讨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帮助留学生克服这种现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文化休克是什么。
文化休克是一种文化适应障碍的现象,当个体从一个文化环境转移到另一个文化环境时,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可能会遇到挑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休克可以看作是一个人与新文化融合的一种困境。
在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文化休克中,留学生面临的文化差异可能包括语言、价值观、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文化休克现象,与留学生的经验以及学生在家乡的背景联系密切。
很多留学生都是从一些发达的国家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体制还不是非常了解。
尤其对于一些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来说,其对于汉语的掌握可能比较有限,教学中其中有孔子学院等机构都普遍存在,但在教育模式及文化背景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留学生们经常会遭遇到文化休克现象。
留学生面临文化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在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例如,在中国,人们更加重视集体和家庭,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中国的礼仪和道德要求也很严格,而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更加注重个人空间和私人生活。
在面对这些差异时,留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不适应,甚至会感到文化冲突。
如何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在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文化教育,畅所欲言地谈论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解释为什么其他文化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通过更好地了解各自文化的差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并学会以更有意义的方式交流。
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作者:马立立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3期摘要:文化休克是在来华留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使留学生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
本文从语言、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学习环境及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来华留学生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并从学校的教学者和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根据上述原因,从汉语教学、文化背景、管理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文化休克的对策,以此来帮助来华留学生实现他们的来华留学目标。
关键词:文化休克;来华留学生;对策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3-0080-02一、文化休克的内涵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的说法首次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在1960年提出。
文化休克又被译为“文化震荡”、“文化冲击”,是指由于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引起的焦虑[1]。
自从奥博格提出文化休克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来说明一个人第一次进入到不同于自己原有文化的全新文化后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应。
也就是说,一个人进入到一个陌生的文化生活的时候,很不适应以前所熟悉的习俗、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学习环境等发生的重大变化,“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茫然、烦躁、焦虑、抑郁、沮丧等的心理”[2]。
霍尔在奥博格的概念上提出,文化休克出现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还因为要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3]。
来华留学生从他们自己的国家来到中国,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语言、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学习环境,而这些不同会使留学生经历文化休克,这种休克会使留学生在心理上焦虑不安。
从不适应到适应,这一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4]。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文化休克在来华留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二、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的原因1.语言不同。
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在来中国前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汉语,因而到中国后,语言方面的障碍便成为他们在中国学习和生活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从“文化休克”到积极融入: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探索与实践

从“文化休克”到积极融入: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探索与实践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
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段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旅程。
初来乍到,许多留学生都会经历“文化休克”这一阶段,面临着语言障碍、生活习惯差异、价值观念冲突等诸多问题。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他们逐渐适应并积极融入了中国的文化环境。
“文化休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和困惑。
来华留学生可能会发现,在中国,人们的交流方式、饮食习惯、社交礼仪等都与他们的祖国大不相同。
比如,在中国,人们习惯用筷子吃饭,而对于一些习惯用刀叉的留学生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挑战。
又比如,中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方式也可能与他们之前所熟悉的有所不同,这会让他们在学习上感到吃力和迷茫。
语言是留学生面临的首要障碍。
虽然在来中国之前,他们可能已经学习了一些汉语,但真正置身于全汉语的环境中,日常交流、课程学习等方面的语言需求仍然让他们感到压力巨大。
发音不准确、词汇量不足、语法错误等问题常常困扰着他们,导致他们在与人沟通时产生误解或者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活习惯的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的气候、作息时间、交通规则等与其他国家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一些留学生可能会因为不适应中国的气候而生病,或者因为作息时间的差异而感到疲惫。
此外,中国的公共交通系统、购物方式等也可能让他们感到陌生和不便。
价值观念的冲突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对待家庭、教育、职业等方面,不同文化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比如,在中国,家庭观念较为浓厚,长辈在家庭中具有较高的权威;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被强调。
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留学生在与中国人交往时产生矛盾和误解。
然而,面对“文化休克”,来华留学生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积极探索适应的方法和途径。
学校和社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持和帮助。
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

《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摘要: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有必要对目前留学生进行“文化休克”现象调查,自奥博格创立“文化休克”概念,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中的“文化休克”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研究,由此可见,“文化休克”不仅仅发生在异国文化,也会发生在不同的“亚文化”圈中摘要: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来华国外留学生逐年增加。
由于生活习惯、学习状态与本国区别较大,很多留学生较难适应新环境,出现了焦虑、恐慌等文化休克现象。
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有必要对目前留学生进行“文化休克”现象调查;对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
对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及成因有所研究,可以提高目前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现状,并能针对留学生在华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成因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华学习的各国留学生也逐年增加。
“文化休克”现象在留学生群体中也较为普遍,会对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探究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可以减少文化休克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让留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1.文化休克概述“休克”本是生理学上的概念,指人体重要功能丧失。
而“文化休克”却是指当人们来到一种不同于母体文化的新文化环境时,在心理上出现的难以适应等反应。
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提出“文化休克”理论,并将这一概念定义为:因为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不熟悉对方的社会符号,产生的心理“深度焦虑” [1]。
自奥博格创立“文化休克”概念,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中的“文化休克”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研究。
例如某些学者研究总结出的“文化休克”的表现,如头疼、抑郁、愤怒。
学者哈瑞斯的研究开创了研究“文化休克”的新视角,他指出当人们从他乡回到祖国时,有发生反向文化冲击的可能性。
2.文化休克的内容及过程据学者研究,文化休克分为浅层次的不适、以及深层次的心理危机。
中国留学生的文化休克与跨文化适应

中国留学生的文化休克与跨文化适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到海外留学,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学术环境。
然而,留学生在到达新的文化环境时往往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惑,这种现象被称为文化休克。
如何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和意义的问题。
文化休克是指个体由于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不适感。
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法、语言环境、食物习惯、社会规范等多个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带来压力和困惑。
例如,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可能使得中国留学生感到不适应,他们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
此外,语言障碍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中国留学生需要学习和适应新的语言环境,以便更好地与当地的人交流和互动。
此外,饮食差异也会导致中国留学生感到不适应,他们需要适应新的食物习惯和口味。
面对文化休克,跨文化适应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跨文化适应是指个体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积极适应和融入,并能够与当地人有效地交流和合作。
为了有效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中国留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
中国留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当地的语言、礼仪和社会规范,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
此外,尊重当地的文化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对当地文化抱有先入为主的偏见。
最后,保持积极心态和适应能力。
适应新的文化环境需要时间,中国留学生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适应和融入。
同时,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挑战。
总的来说,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留学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文化休克和适应困难。
然而,通过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积极交流和互动、寻求支持和帮助,以及保持积极心态和适应能力,中国留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新的文化环境。
跨文化适应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学术上取得成就,还能够让他们拓宽视野和增长见识,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背景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研 究 ・
中 国 当 代 医 药2 0 1 4 年 6 月 第 2 1 卷 第1 8 期
文化休克在留学生学 习中的分析 与对策研究
金 琦 黄 朔 郝艳萍 。 何其 勇 1 5 4 0 0 7 1 . 佳 木斯 大学 附 属第一 医 院 。 黑 龙江 佳木 斯 1 5 4 0 0 3 ; 2 . 佳 木斯 大学外 国语 学 院 , 佳木 斯
s c o r e s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f r o m g r a d e 2 0 0 5 t o 2 0 0 7 wa s 8 5: 0 0±8 . 9 2 , 8 5 . 2 5士 5 . 4, 6 8 2 . 1 0± 6 . 7 4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F r o m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a mu s i 1 5 4 0 0 7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i t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a u s e s a n d s o l u t i o n s o n c u l t u r e s h o c k 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 Me t h o d s T h e
归分 析进行 统计 学处 理 。 结果 2 0 0 5 — 2 0 0 7级 医学 留学生 外科手 术学 平均成 绩分别 为 ( 8 5 . 0 0  ̄ 8 . 9 2 ) 、 ( 8 5 . 2 5  ̄ 5 . 6 4 ) 、 ( 8 2 . 1 0  ̄ 6 . 7 4 ) 分 。从 2 0 0 5级 到 2 0 0 7级 , 印度学 生和 尼泊 尔学 生成 绩逐 渐下 降 , 巴基 斯坦 学生 成绩平 稳 。年龄 、 课 堂表现 、 对 中 国饮食 的选 择 、 性别 、 与 中国人交 往情 况 、 业余 爱好 等是 影 响 留学 生学 习成 绩 的重 要 因素 。 结 论 影 响留学 生成 绩 的因素 较多 . 但 勤于 提 问 、 对 生活 环境 适应 程 度好 、 对 异 域文 化 的接受 面 广 、 自身 的教育背 景 、 个 人
An a l v s i S a n d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c u l t u r e s h o c k o n i n t e r n a t i o na l s t u d e n t s
s t ud y
【 摘 要】目的 探 讨 医学 留学 生文 化休 克 现象 的 成 因及 解 决方 法 。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黑 龙江 省 佳 木斯 大 学 2 0 0 5  ̄ 2 0 0 7级 3 3 4名 来 自印度 、 巴基 斯坦 和 尼泊 尔 的 医学 留学 生 的 外科 手 术学 成绩 , 应用 x 检验 、 t 检验 和 L o g i s t i c回
J / N Q i HU A N G S h u o H A 0 Y a h - p i n g  ̄H E Q i - y o n  ̄
1 . Th e F i r s t Af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J i a mu s i Un i v e r s i t y , J i a mu s i 1 5 4 0 0 3 , C h i n a ; 2 .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C o l l e g e o f J i a mu s i
s u r g e r y a c a d e mi c p e fo r r ma n c e o f 3 3 4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f r o m I n d i a n , P a k i s t a n a n d Ne p a l i n g r a d e 2 0 0 5 t o 2 0 0 7 wa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 X t e s t , t t e s t nd a L o g i s t i c c o r r e l a t i o n— r e g r e s s i o n wa s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Re s u l t s T h e a v e r a g e
兴 趣爱好 、 性别 等是 有效 解决 留学 生文 化休克 现象 的途径 。
【 关键 词】留学 生 ; 文化休 克 ; 回归分析
【 中图分类 号】 R 6 4 8 . 9
【 文献 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4 ) 0 6 ( c ) - 0 d e 2 0 0 5 t o 2 0 0 7 , t h e s c o r e s o f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wh o c a me r f o m I n d i a n a n d Ne p a l d e c r e a s e d g r a d u a l l y , wh i l e t h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