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 导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7篇)

小学数学五下《分数的意义》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分数的意义》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五下《分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有关单位“1” 的数学内涵,进而揭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

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课前谈话:同学们猜一猜,在课堂上,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用心听讲的学生;踊跃发言,并且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老师会不会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孩子是什么?错误中成长的天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啊。

星期天,亮亮妈妈去逛商场了,商场里的沙发坐垫正在打折,亮亮妈妈想买一套。

但是,她遇到麻烦了,她不知道家里沙发的长和宽呀。

亮亮妈妈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亮亮,量一量家里沙发的长和宽,好吗?遗憾的是亮亮找不到的尺子。

亮亮呀可聪明了,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他说,妈妈,家里还有一条丝巾,和你戴的丝巾一模一样,我用丝巾量好吗?用丝巾量,这个办法很好啊。

亮亮开始量沙发了:沙发的长正好是两个丝巾的长,沙发的宽么,哦,沙发的宽比丝巾的长度短许多,亮亮把丝巾对折后再量,沙发的宽比对折后的丝巾短一些,亮亮把丝巾折了三次后再量,这时沙发的宽正好是三折后丝巾的长。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二、导学导探,建构分数1、整体感知①请同学们思考,你们能结合下面的图形说说1/4的含义吗?②请看第5副图,老师有点纳闷,2个面包和1/4是什么关系?③这5个图形的形状、大小、数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1/4来表示呢?师总结:上面的这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平均分成了4份,都取出了其中的一份,所以都可以用1/4来表示。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分数的意义教案汇总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材分析】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

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1、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2、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准备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2、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这节课就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新课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六年级学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17/100、3/20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17/100 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3/20板书:17/100=17/1003/20=15/100⑵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总结、思维导图、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总结、思维导图、总复习

方法:多次约分、一次约分
最简分数
分母和分子的公因数只有1
通分
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 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求最小公倍数
列举法、筛选法......
含义: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通分
用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当分母
分数大小比较
同分母比分子,分子大的一定大 同分子比分母,分母小的一定大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
单位“1”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一个单位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分数单位
分数与除法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 假分数:分子大于等于分母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数
假分数和带分数可以互相转化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 的大小不变商来自变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约分
最大公因数 约分
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它们的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
最大的公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求最大公因数
列举法、筛选法、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法...
含义:把分数化成和它相等,分母和分子都比较小的数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先通分 或化成小数再比较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分数
化成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再约分
分数化小数
分子÷分母
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你知道吗?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 第5讲 分数的意义(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 第5讲 分数的意义(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答案)

第5讲分数的意义(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分数的再认识1.整体“1”的含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作单位“1”。

2.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根据分数所表示的数量可以求出所对应的整体数量,分母是几,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

4.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对应的整体小,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

5.分数单位的意义:像12,13…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6.分数单位的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12>137.分母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

知识点二: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1.真分数的意义:像12,13,…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

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真分数小于1。

2.假分数的意义:像98…这样的分数是假分数。

假分数的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3.带分数的意义:像112,212,…这样的分数都是带分数。

带分数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

读带分数时,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中间加一个“又”字。

写带分数时,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分数部分。

知识点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用字母表示上面的关系是a÷b=ab(b≠0)。

2.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时,用整数与分母的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3.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没有余数,化成整数;如果有余数化成带分数,所得的商是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一个数另一个数,得到的商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知识点四: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以学为基 顺学而导--特级教师吴正宪《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评析

以学为基 顺学而导--特级教师吴正宪《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评析

以学为基顺学而导--特级教师吴正宪《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评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实录令人称叹不已,其凭借充沛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让学生
进入了一整个新的学习世界。

课堂以一个“容易忘记,但又很重要”的话题——分数的意义为主。

吴老师一开始就
容易理解地讲解了分数的概念及分数系统,让学生欣赏到分数所具有的绝妙之处,在赋予
它以理解性和应用性之外,着重介绍了量化不同程度的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有序性如
何反映其相对的数量大小。

课堂进入比较和转换的环节,老师教给学生如何用特定等级进行比较和转换,此外,
老师指出分数的应用不仅仅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它还可以将复杂的成果详细衡量出来,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人们通过分数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对比之间的关系,扩大客观意识。

课堂最后提出分数所带来的思考和反思: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分数;评价体系是否够
公正;分数是否应该真实反映能力;努力学习是否应该受到社会教育尊重等等,为学生思
考提供了更加深层次的延伸。

总而言之,老师渗透在整个课堂中的实践思想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知,
印证了“了解生活,就是用数学思维去解释它”的观念,使学生从概念上理解分数的核心
内涵,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去解释它,从而更好地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

令人耳目一新。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前10课时)教学导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前10课时)教学导案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 分数的意义(1)一、教学内容:课本第45 页-第46页及练习十一的相关习题。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一)独立自主学习自读教材45-46页2遍,然后独立完成下面问题:1、说说分数的意义。

2、一个整体怎样表示?把它叫做什么?3、说一说的含义。

(二)合作互助学习:1、在本小组内相互交流独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新问题,请某同学或轮流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解。

2、完成练习十一的1—6题。

(三)展示引导学习: 全班展示上面问题,其他小组轮流补充展示或质疑,组与组间、师生之间4114151问疑答难并给予正确评价。

(四)评价提升学习: 1、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吗?2、听口令,抢答。

①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4份是它的( )。

②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③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3份是它的( )。

④ 20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平均分成5份,3份是它的( ),平均分成20份,8份是它的( ),平均分成40份,20份是它的( )。

3、指出下面直线上A 、B 、C 各点分别表示几分之几?4、说出各题中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1)我国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

(2)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

(五)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六)教学反思: 3 4 1 4 1 20 A B C 1第2课时 分数的意义(2)一、教学内容:课本第46-48页及练习十一的相关习题。

二、教学目标: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进一步理解分数单位。

三、重难点:重点: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分数单位。

难点:正确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范文汇编9篇分数的意义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分数的意义〞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局部的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局部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根本性质、分数四那么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根底。

纵观学生的知识根底及对教材的剖析,我们可以确立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设计,制定本课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2、让学生通过对一些感性材料去伪存真地整理和加工,抽象出分数的本质特征,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单位“1〞的理解与分数意义的归纳。

教学难点:分数单位的理解四、说教学设想1、《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应此,在设计上我让学生“填一填〞、“说一说〞、“议一议〞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最后在“想一想〞中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精炼自己的思维,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分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让学生在举例大量感性材料后再归纳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唤醒轻松谈话:“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你们知道哪些与分数有关的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指明了道路。

分数的意义导课

分数的意义导课

分数的意义导课分数的意义导课导语: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数学学习中的一块难点。

许多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常常感到困惑和苦恼。

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本文中详细讲解分数的意义及其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分数。

一、分数的意义:1.分数是两个整数之间的比较结果,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为若干部分。

2.分数是实数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代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量,如长度、时间、面积等。

3.分数是数字间的关系表示,可以用于描述比例、概率、百分比等概念。

二、分数的表示方法:1.分数的表示方法有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部分加分数部分的混合数等。

2.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在数值上小于1。

3.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在数值上大于等于1。

4.混合数是由整数部分和真分数部分组合而成的分数,表示一个整数和一部分。

三、分数的运算:1.分数的加减法: a.若分母相同,则分子相加或相减即可。

b.若分母不同,则需要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新的分母,并进行相应的分子运算。

2.分数的乘除法: a.分数的乘法可直接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乘。

b.分数的除法可用分子乘以被除数的倒数。

四、分数的应用:1.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a.在厨房中,食材的配比、烹饪时间等都常常用到分数。

b.购物时打折、计算折扣的金额等也需要用到分数。

2.分数在图形中的应用: a.分数可用于表示线段、角度等图形的一部分。

b.分数也可用于计算图形的面积、体积等。

五、分数的解题方法:1.找到题目中数学真实情境,理解题意。

2.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3.根据问题条件列方程,运用分数的运算规则进行求解。

4.最后检验结果是否符合题意,如果不符合则重新检查错处。

六、常见的分数易错点:1.对于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理解和应用上容易混淆。

2.对于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容易忽略或计算错误。

3.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规则掌握不熟练,导致计算错误。

4.对于问题解题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导学流程
导学
环节
一、质疑导思
出示1/4:你认识这个数吗?对1/4你有哪些认识?1/4是怎么得来的?举例说明。
板书课题。
二、学法导学
1、画一画。在下面的图形中表示出它的1/4。
2、比一比,想一想:上面的4幅图表示的有什么不同呢?
3、做一做。
用自己准备的学具来体现四分之一。
学科数学年级五主备人范艳茹执教人
单元
课题
课时
授课时间

分数的意义
导学内容
60--63
导学目标
1、正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导学重点
正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自学分数单位
卡片:说出所出示分数的分数单位。
四拓展练习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的部分。
课件出示
为什么分的总数量不一样,每份的数量也不一样,却可以用相同的表示呢?分数与什么有关?
2、听口令,抢答。
五达标测。
见学案
品德与习惯
个性呈现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




观察,比较,思考:可以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三、合作展示
1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展示自学内容,展示过程中学生互相补充,教师适时提问,及时引导并适时板书(一个整体都可以表示什么?单位“1”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