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打和小苏打的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

合集下载

碳酸氢钠是什么 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碳酸氢钠是什么 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碳酸氢钠是什么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碳酸氢钠(NaHCO₃)(Sodium
 Bicarbonate),俗称小苏打。

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它也是一种工业用化学品,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时完全分解。

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

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下面有图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欢迎阅读。

 碳酸氢钠物理性质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

比重2.15。

无臭、无毒、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25℃时溶于10份水,约18℃时溶于12份水。

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常温中性质稳定,受
热易分解,在50℃以上逐渐分解,在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

碳酸氢钠化学性质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

约在50℃开始反应生成CO₂,在100℃
 全部变为碳酸钠。

在弱酸中迅速分解,其水溶液在20℃时开始分解出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到沸点时全部分解。

其冷水制成的没有搅动的溶液,
 对酚酞试纸仅呈微碱性反应,放置或升高温度,其碱性增加。

25℃新鲜配制的0.1mol/L水溶
 液pH值为8.3。

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4420mg/kg。

与酸反应与HCl反应:
 与CH₃COOH反应:。

高中化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高中化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NaHCO3+NaOH = Na2CO3+H2O
作用: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 ②钠与Ca(OH)2溶液的反应
Na2CO3+Ca(OH)2 = CaCO3↓+2NaOH
NaHCO3与Ca(OH)2溶液的反应时涉及量的问题 当Ca(OH)2少量时化学方程式: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当Ca(OH)2足量时化学方程式:
CaCl2或BaCl2溶液
思考5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的现象有:晶体析出 原因: a.NaHCO3的溶解性小于Na2CO3;
b.生成NaHCO3的质量大于原Na2CO3的质量; c.反应消耗水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Na2CO3
H2O + CO2/ HCl △ / 适当NaOH溶液
反之,向稀盐酸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时: 现象: 开始就有气泡产生
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a2CO3+2HCl=2NaCl+CO2+H2O
思考3:如何不加任何试剂鉴别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互滴法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来鉴别)
思考2: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哪个反应产生 气体速率更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刚加热时,石灰水 中有气泡,之后无 气泡,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化学方程式及结论
Na2CO3 很 稳 定 , 受 热 不 易 发 生 分 解;但Na2CO3·xH2O易风化
石 灰 水 中 有 气 泡 , NaHCO3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化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学方程式为 受热试管管口处有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1、物理性质比较

高考化学复习 考点1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  考点1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解析版)

考点1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1.[2019天津]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A .将废铁屑加入2FeCl 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2Cl B .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 .盐碱地(含较多23Na CO 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 .无水2CoCl 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答案】C【解析】A 、铁和亚铁能将氯气还原为氯离子,从而除去工业废气中的氯气,故A 不选;B 、根据铝合金的性质,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故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故B 不选;C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产物仍然呈碱性,不能改变土壤的碱性,反而使土壤更板结,故C 选;D 、利用无水氯化钴和氯化钴晶体的颜色不同,故可根据颜色判断硅胶中是否能吸水,故D 不选。

2.[2019江苏]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NaCl(aq)−−−→电解Cl 2(g)Fe(s)−−−→△FeCl 2(s) B .MgCl 2(aq)−−−→石灰乳Mg(OH)2(s)−−−→煅烧MgO (s)C .S(s)2O (g)−−−→点燃SO 3(g)2H O(l)−−−→H 2SO 4(aq) D .N 2(g)2H (g)−−−−−−→高温高压、催化剂NH 3(g)2CO (g)aq)−−−−→N aCl (Na 2CO 3(s) 【答案】B【解析】A .氯气的氧化性强,与铁单质反应直接生成氯化铁,故A 错误;B .氯化镁与石灰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镁和水,故B 正确;C .硫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 2,SO 2在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SO 3,故C 错误;D .氨气与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生成碳酸钠,故D 错误。

化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化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②NaHCO3(Na2CO3)
2、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 别跟过量稀盐酸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②⑥ ) ①NaHCO3消耗盐酸多 ②Na2CO3消耗盐酸多 ③Na2CO3放出CO2多 ④NaHCO3放出CO2多 ⑤Na2CO3放出CO2较快 ⑥NaHCO3放出CO2较快
2NaHCO3= Na2CO3+H2O+CO2
HCO3-+H+=H2O+CO2↑ 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速率:Na2CO3<NaHCO3 Na2CO3+NaOH 不反应
Na2CO3+Ca(OH)2=CaCO3↓ +2NaOH
NaHCO3+Ca(OH)2=CaCO3↓ +NaOH+H2O
注意:在水溶液中HCO3—不能与H+ 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
二、化学性质
3、与盐反应
Na2CO3+CaCl2=CaCO3 +2NaCl CO32-+Ca2+=CaCO3 与可溶性的钙盐、钡盐反应生成沉淀
Na2CO3
NaHCO3
可与NaHSO4反应
二、化学性质
4、热稳定性
问题3:如果要同时判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强弱,请 问如何设计一整套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问题4:为什么与小试管连接的烧杯中的溶 液由无色变浑浊,最后又变澄清?试用化学 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CO2+Ca(OH)2=CaCO3 +H2O CaCO3 + CO2 + H2O= Ca(HCO3)2
问题5: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在什么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高中化学: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高中化学: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制 药
发酵剂
制玻璃 造 纸
纺织等
制 皂
发酵剂 灭火剂等
制 药
灭火剂
制玻璃 造 纸
纺织等
制 皂
发酵剂 灭火剂等
制 药
制 药
制玻璃 造 纸
纺织等
制 皂
发酵剂 灭火剂等
制 药
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 侯德榜
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 祖国的化工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 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 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侯德榜。 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二氧化碳 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 氢钠从溶液中析出。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2)在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剧烈
的是碳酸氢钠。
(3)溶解,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 Na2CO3 + CaCl2 = CaCO3↓+2NaCl
(4)溶解,测pH值,pH值相对大的是碳酸钠溶液。
能不能用Ba(OH)2
、 Ca(OH)2 ?
制玻璃 造 纸
纺织等
制 皂
发酵剂 灭火剂等
制 药
玻璃
制玻璃 造 纸
纺织等
制 皂
玻璃纤维
纳米自净玻璃
发酵剂 灭火剂等
制 药
玻璃制品
造 纸
制玻璃 造 纸
纺织等
制 皂
发酵剂 灭火剂等
中国古代造纸流程
制 药
纺 织
制玻璃 造 纸
纺织等
制 皂
发酵剂 灭火剂等
制 药
制 皂
制玻璃 造 纸

初中化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应用

初中化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应用

初中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考点总结碳酸钠(Na2CO3)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化学性质:(1)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2)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Na2CO3+2HCl==2NaCl+H2O+CO2↑规律:反应物中的酸在初中阶段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

(3)与碱反应:例如Na2CO3+Ca(OH)2==CaCO3↓+2NaOH规律:反应物都可溶,若反应物中的碱一般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生成物其中之一为沉淀。

(4)和盐反应:例如Na2CO3+CaCl2==CaCO3↓+2NaCl规律:规律: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

盐一般是氯化钙、氯化钡;硝酸钙或硝酸钡等。

(5)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用途: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硬水软化、制烧碱,广泛用于冶金、玻璃、纺织、造纸等工业,印染和洗涤剂生成等。

工业制备方法(侯氏制碱法):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于1938-1940年用了三年时间,成功研制出联合制碱法,后来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

其主要原理是:NH3+CO2+H2O== NH4HCO3NH4HCO3+NaCl ==NaHCO3↓+NH4CI2NaHCO3==Na2CO3+H2O+CO2↑(1)NH3与H2O,CO2反应生成NH4HCO3。

(2)NH4HCO3与NaCl反应生成NaHCO3沉淀。

主要原因是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3)在第(2)点中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NaCl,由于 NH4CI在低温时溶解度非常低,使NH4Cl 结晶析出,可做氮肥。

(4)加热NaHCO3得到Na2CO3.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NH4Cl可做氮肥,同时无氨碱法副产物CaCl2毁占耕田的问题。

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酸式碳酸钠,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溶解度较小,水溶液也显碱性,碱性比碳酸钠弱。

食用小苏打和食用碱有什么区别

食用小苏打和食用碱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成分不一样
小苏打的化学成分是碳酸氢钠,而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虽然两者都是碱性的调料,但是又有所不同。

区别二:外观不同
虽然小苏打和食用碱看上去都是白色的粉末,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苏打是一种细小的晶体,而食用碱却是粉末。

小苏打的碱性要弱一些,食用碱的碱性就比较强。

区别三:用法不同
由于小苏打的碱性比较弱,遇热后会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我们平时在制作馒头、包子、油条等面食的时候,加入一点小苏打,可以使面食变得更加蓬松和柔软。

小苏打也可以直接用来冲调成苏打水,直接饮用。

小苏打除了食用的功能外,还可以用于清洁。

比如清洗瓜果蔬菜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小苏打,它的碱性可以使瓜果蔬菜清洁得更加干净。

而且小苏打比较温和,用它来清洗也不会破坏瓜果蔬菜的口感。

食用碱的碱性强,平时我们泡发干货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加入一点食用碱,它可以使干货快速的泡发。

不仅如此,我们平时制作面条或者是发老面馒头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一点食用碱,这样做出来的口感更加爽滑。

但是由于食用碱的
碱性比较强,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使用的量,如果用多了的话,食物的颜色就会发黄,碱味重的话,食材的味道就会变得发苦。

食用碱也具有清洁的作用,但食用碱相对小苏打来说刺激性更大些。

我们可以用它来清洁一些发黄的餐具、锅具之类的,效果非常不错。

无论是小苏打还是食用碱,在使用时都要注意使用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的。

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下次可别用错了!。

纯碱和小苏打的鉴别实验原理

纯碱和小苏打的鉴别实验原理

纯碱和小苏打的鉴别实验原理纯碱和小苏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许多相似的性质,但是在一些应用场合中,需要对它们进行鉴别。

本文主要介绍纯碱和小苏打的鉴别实验原理。

一、纯碱和小苏打的定义纯碱,化学式为Na2CO3,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也称为碳酸钠。

它具有强碱性,在水中能够完全溶解,可以用于制造玻璃、肥料、洗涤剂等。

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又称为碳酸氢钠,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物质。

它也具有碱性,但是比纯碱要弱,常用于烘焙食品、清洁剂等。

二、纯碱和小苏打的性质比较1. 外观和形态纯碱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呈现出六面体或四面体的结晶形态。

小苏打是白色粉末状的物质。

2. 溶解性纯碱在水中能够完全溶解,而小苏打只能在热水中溶解。

3. 碱性强度纯碱的碱性强度比小苏打要强。

4. 化学反应纯碱和小苏打都能和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是纯碱反应更加明显。

5. 热稳定性纯碱在高温下会分解,而小苏打在高温下会脱水变成碳酸钠。

三、纯碱和小苏打的鉴别实验原理1. 碱性试纸法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碱性物质,可以用碱性试纸进行鉴别。

将一小块纸条蘸上酚酞试剂(或甲基橙试剂),再将其放入待测物质溶液中,如果纸条变成了红色,说明是纯碱;如果纸条变成了橙黄色,说明是小苏打。

2. 熔融点法将待测物质放入炉子中加热,纯碱在800℃左右开始熔化,而小苏打在270℃左右开始分解,同时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因此,通过炉子中的温度变化和气体释放情况,可以鉴别出纯碱和小苏打。

3. 酸碱反应法将待测物质溶解于水中,再加入苯酚酞试剂和醋酸,如果溶液变成了红色,说明是纯碱;如果没有变色,说明是小苏打。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纯碱和小苏打的鉴别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过程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因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

2. 实验用具需要干净,以避免实验结果的误差。

3.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火灾或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打和小苏打的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
最佳答案
1.苏打
苏打是Soda的音译,化学式为Na2CO3。

它的名字颇多,学名叫碳酸钠,俗名除叫苏打外,又称纯碱或苏打粉。

带有结晶水的叫水合碳酸钠,有一水碳酸钠(Na2CO3·H2O)、七水碳酸钠(Na2CO3·7H2O)和十水碳酸钠(Na2CO3·10H2O)三种。

十水碳酸钠又叫洗濯苏打、洗濯碱或晶碱。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或细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它有很强的吸湿性,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而结成硬块。

十水碳酸钠是无色晶体,室温下放置空气中,会失去结晶水而成为一水碳酸钠。

无论十水碳酸钠还是一水碳酸钠,加热都会变成无水碳酸钠。

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遇酸能放出二氧化碳:
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钠溶液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氢钠:
Na2CO3+H2O+CO2====2NaHCO3
在三种苏打中,碳酸钠的用途最广。

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玻璃、肥皂、纺织、造纸、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冶金工业以及净化水也都用到它。

它还可用于其他钠化合物的制造。

早在十八世纪,它就和硫酸、盐酸、硝酸、烧碱并列为基础化工原料--三酸两碱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苏打也有很多用途,比如它可以直接作为洗涤剂使用,在蒸馒头时加一些苏打,可以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

2.小苏打
小苏打的化学式是NaHCO3。

它的名字也有很多,学名碳酸氢钠,又称重碳酸钠或酸式碳
酸钠。

俗名除小苏打外,还有焙烧苏打、发酵苏打和重碱等。

小苏打是白色晶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

在热空气中,它能缓慢分解,放出一部分二氧化碳;加热至270℃时全部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2NaHCO3====Na2CO3+H2O+CO2↑,它也能与酸(如盐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NaHCO3+HCl====NaCl+H2O+CO2↑
小苏打的这些性质,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在灭火器里,它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原料之一;在食品工业上,它是发酵粉的一种主要原料;在制造清凉饮料时,它也是常用的一种原料;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