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8

合集下载

2024年4月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2024.04一、(21分)1. 用古诗原句填空。

古诗中蕴含着许多科学谜题。

“山气日夕佳,(1)__________”,鸟类路线记忆的原理尚未明晰;“潮平两岸阔,(2)__________”藏着一个经典的力学问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王维在塞外看到的究竟是狼烟,还是尘卷风?“停车坐爱枫林晚,(4)__________”,是谁给秋天的草叶染色?“(5)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一段怎样奇妙的有机物旅程……古诗词为我们打开了博览万物的另一扇门。

班级开展“游学博物馆”活动,请你参加。

南京是座博物馆。

从“天下文shū”到“世界文学之都”,千年文脉的滋养,让南京城散发出独有的文化魅力。

大大小小的各类博物馆散于街角,藏于巷陌,交融新旧,同构古今,蕴藉风流。

让我们行走在这座“博物馆之城”,聆.听历史沧桑的回响,触摸万物变迁的脉动。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文shū_________ (2)聆.听_________3. 下列加点词语与文段中“风流”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同窗好友如风流..云散,各奔东西。

B. 藏于山林乡野,古镇风流..犹存。

C.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苏轼写承天寺月色,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神游驿路——近代邮政博物馆】根据要求答题。

(图一)4. 请解说图一邮票中的图案与“邮”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组员想邀请曹老师周末一起参观邮政博物馆,请根据图二给曹老师发一则短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秘天象——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走进大门,“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石碑映入眼帘,石碑西侧有座鸾凤风向仪。

小石为这座风向仪写了一段介绍:八百多年前古人就用鸾凤风向仪来测量风向。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四校联考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四校联考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四校联考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名利、欲望、贪婪等熏染,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

B.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就是“自我”不断实现的过程。

C.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出席了大会。

D.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2.对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曾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B.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

(《三国演义》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水浒传》)D.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

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怪他。

(《骆驼祥子》)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地融入其中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A.④②⑥①⑤③B.④③⑥②①⑤C.⑤④⑥①③②D.⑤③②①④⑥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佝偻.(lóu)驾驭.(yù)日薄.西山(báo)越俎代庖.(báo)B.蓬蒿.(gāo) 分歧.(zhī)怏.怏不乐(yàng)鞠躬尽瘁.(cuì)C.菡萏.(dàn)伎俩.(liǎng)度.德量力(duó)即物起兴.(xìng)D.案牍.(dú)慰藉.(jì)鞭辟.入里(bì)长吁.短叹(yú)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应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实。

南京市鼓楼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南京市鼓楼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南京市鼓楼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就连日月也躲开了,任风云勾勒秋的形容,惴惴地酝酿.(liàng),不承望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一场秋雨来,雨滴宛若跌落凡尘的精灵,漫舞轻歌....,却又缥.缈(piāo)无着。

B.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颗璀璨夺目的珍珠,最早的诗歌可追朔..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驰骋.(chĕn)于诗的原野,我们可以喜看草长莺飞....,可以静听潺潺.(chán)流水。

C.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yūn),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jiàng)挺立的种树,它没有婆娑..。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札枝D.享受春天,坐在卧室的窗前,听鸟儿第一声腼腆..的啼鸣;坐在园圃.(pŭ)的栅栏边,看如云般绯.红(fēi)的樱花:坐在大都市的立交桥上,凝望穿梭人群中神采奕奕....的面孔。

2.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寒冷的雪地中,小明看到那位老人不慎摔倒,当即取义成仁....,出手相扶。

B.朱光亚校友潜心钻研科学事业,殚精竭虑....,最终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在比赛舞台上,他凭借着饱含深情的歌声,巧言令色....,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D.艺体节大赛上,这幅梅花图堪称妙手回春....之作,把大家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放翁晚年,更多的是平常之心。

“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

”他兴.趣昂然...,不断地杖藜外出......。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4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4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4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人们所肯定和赞赏的血性,应当属于性格评价和审美取向的范畴。

血性是个而又朴拙的词汇,本身就具有张力和亢奋色彩。

因此在理解和使用上应该有所,否则就会混淆粗犷与、豪壮与莽撞、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

A.古老限制粗野B.原始界定粗野C.古老界定粗放D.原始限制粗放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艾略特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

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中考的决胜时刻不远了。

C.大家认为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课外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3.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B.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C.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D.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每年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的不同层次活动。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南京卷)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南京卷)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南京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测试范围: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6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甲),历经沧桑仍绵延不绝。

历史文化的xūn()陶,既在思接千载的古诗文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中。

(2)古诗文是文化的薪火。

读古诗文就是读百种生活、千样人生,在这些作品里,你可赏自然之趣,“树绕村庄,①”;你可寄思乡之情,“②,燕然未勒归无计”;你可悟人生之理,“③,病树前头万木春”;你可知情感之真,“春蚕到死丝方尽,④”;你可抒报国之志,“了却君王天下事,⑤”。

此外,读“⑥,⑦”(《出师表》),你应慕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志趣;读“⑧?留取丹青照汗青”(《过零丁洋》)你定知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气节。

(3)日常生活是文化的载体。

当博物馆“打卡”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当扬州剪纸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活起来”。

(乙),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xūn陶()瑰.()宝2.填入横线甲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巧妙绝伦B.富丽堂皇C.博大精深D.川流不息3.修改文中画横线的病句。

(写出修改意见即可)(2分)4.根据语境,在第(2)段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4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4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2024 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

②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③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④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⑤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A.①②⑤④③B.②⑤③④①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④③①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爸爸最近喜欢上了文档编辑,有疑难常常不耻下问,我总是会耐心跟他解答。

....B .校运会将在下周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C .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D .超市经理对防火问题,总不以为然,一旦火灾发生可就后悔莫及。

....3.下列文化常识运用不正确的项( )A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从冬至开始计算,每九天一个单位。

等到了“九九”,就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了。

B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都、敝、子”等,称对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 .2018 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19 年是农历已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

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

《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诸葛亮的《出师表》。

C.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

我们学过的课文《春》、《绿》《背影》都是他的作品。

D.小店开张之际,热忱欢迎广大顾客朋友光临,我们将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光临”是敬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防疫春耕两手抓,一列列钢铁巨龙昼夜兼程,飞驰在大江南北,为广袤..的田野带去无限希望。

B.爱心人士高飞和她的朋友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广西山区,给贫困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包”。

C.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留连山水,俯仰古今兴废,感慨深沉,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浓烈情思。

D.虽然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小婷获得了市作文比赛的冠军,大家得知消息后还是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运动会即将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各色的花儿次第绽放,五彩缤纷,把春天的湿地公园装点得生机盎然。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D.为了防止肺炎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小区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江苏南京市秦外、钟英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南京市秦外、钟英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南京市秦外、钟英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今年的热播剧《都挺好》中,苏大强成为最亮眼的角色之一,他遇事总爱推脱,是个坦荡如砥....的人。

B.北京世园会举行塞尔维亚民谣、捷克木偶剧、京剧表演、天津快板、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让游客眼花缭乱....。

C.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火灾,30名扑火人员首当其冲....,不顾自身安危上山救火,最终不幸全部牺牲。

D.“一带一路”建设充分激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中东欧等不同区域的优势,众多国家趋之若鹜....,纷纷加入合作,分享贸易红利。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斡.旋(wò)汩.汩(gǔ)翌.日(yì)怒不可遏.(è)B.缄.默(jiān)拾.级(shí)襁褓.(bǎo)讲信修睦.(mù)C.翩.然(piān)寒噤.(jìn)突兀.(wù)俶.尔远逝(chù)D.俨.然(yǎn)溯洄.(huí)寤寐.(mèi)不知所措.(cuò)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沉淀./破绽.懈怠./百战不殆.循规蹈矩./目光如炬.B.凭据./拮据.卷.曲/手不释卷.排除万难./患难.与共C.创.新/悲怆.弹劾./言简意赅.含辛.茹苦/莘.莘学子D.晕.车/黄晕.倔强./强.词夺理宁.缺毋滥/宁.死不屈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观点不明,语言平淡,描写也不细腻,读起来味同嚼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8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7题;共29分)1. (2分)下列加线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 无垠(yíng)坦荡如砥(dǐ)言简意赅(hāi)B . 绽(chàn)出打折(zhé)了腿一曝十寒(bù)C . 嗟(jiē)偃(yǎn)旗息鼓有恃无恐(shì)D . 阴晦(huì)惘(wǎn)然一蹶(jué)不振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帐蓬刨根问底秾阡合度心宽体胖B . 斑澜解甲归田威风凛凛力不瑕供C . 嗔怪厉精图治翻来复去拈轻怕重D . 碧霄饥肠辘辘年与时驰咄咄逼人3. (2分) (2018八上·天河期末)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经过十分钟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黄埔儿童公园。

B . 世界杯马上就要开赛了,各地球迷络绎不绝地赶到俄罗斯。

C . 贪图享乐,追求安逸的思想如果潜滋暗长,那就不得了了。

D . “写生”应是“写自然之生命”,胸中有丘壑才能画出山水的精髓。

4. (2分) (2017八上·孝感月考) 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 我们青少年应该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感受世界。

B . 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实验中学举办了“喜迎十九大”的知识竞赛。

C . 我们班的外语基础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D . 教学效果的好坏,常常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

5. (8分) (2017八上·西华期中) 名句填空。

(1) 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________。

(苏轼《浣溪沙》)(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游山西村》一诗中,既描写出路途中山间水畔的优美景色,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哲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突出小石潭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6. (8分)(2011·莆田)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这句话写的是祥子拉车的情景。

(2)米开朗琪罗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无人问津。

(3)“那时正是快要收割的时候,麦子长得至少有四十英尺高。

我走了一个钟头才走到田地的尽头,周围有一道篱笆,至少有一百二十英尺高。

”这是写格列佛离开大人国时看到的情景。

(4)“火轮掣电烘烘艳,往往来来滚绣球。

大圣三条如意棒,前遮后挡运机谋”以上四句写的是哪吒与孙悟空打斗时各显神威的情景。

7. (5分) (2018九上·潮州期中) 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8. (24分) (2017七上·临沭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乡间的荷塘钟文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

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结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结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

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

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

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③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结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

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

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

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

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

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

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

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1)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________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________,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________、________三幅荷塘美景图。

(2)有人说,第④段文章显得多余,可以删去。

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第⑦段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的句子描写十分优美,请简要赏析。

(4)第⑧段写景详略得当,它重点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怎样的意义?(5)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9. (20分)(2011·河南)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坚持“一件事原则”亲爱的埃迪: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

在这封信里,我向你谈谈“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

②在对一百多位获得杰出成就的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著名行为学者哈迈尔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的优点。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

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大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之一……④孩子,这些人物都是你所熟悉的,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明确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

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井要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

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他们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

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无从谈起。

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

⑤孩子,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

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显赫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10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⑥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假想你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假想你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是位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⑦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

把你决定去做的那件事当戒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抽屉。

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

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了的那个抽屉。

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权限。

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

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

做得少一点儿,做得好一点儿,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⑧孩子,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上,必如所期。

祝你进步!深爱你的父亲(作者:弗罗姆。

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

(3)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③﹣⑥段的论证思路。

(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三、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10. (21分) (2017九上·泰兴月考) 阅读《海瑞传》一文,完成后面各题。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①。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② ,礼官辄表贺。

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③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

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徐阶议内禅,因曰:“海瑞言俱是。

朕今病久,安能视事?”又曰:“朕不自谨惜,致此疾困,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诟詈耶?”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