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课题1、2、3知识点小结

合集下载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小结及提升练习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小结及提升练习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小结及提升练习第四单元核心考点清单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读准字音睡.觉(shuì) 准.备(zhǔn ) 孵.(fū) 撞.到(zhuàng ) 喵.(miāo ) 墙壁.(bì) 偶.尔(ǒu ) 砍.光(kǎn ) 漂.亮(piào ) 二、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提示:“暴”第十五笔是点,不是捺。

“准”左边是两点水,右边是“隹”,不要少写一横。

“晒”右边第五笔是竖弯。

三、形近字饱(吃饱) 泡(水泡)砍(砍树) 吹(吹风) 等(等待)第(第一) 晒(晒干) 洒(洒水) 备(准备)务(任务) 暴(暴雨) 瀑(瀑布)四、近义词准备—预备 安心—放心漂亮—好看五、反义词安心—担心 漂亮—丑陋偶尔—经常 飞快—缓慢六、词语归类AABB 式拟声词:吱吱呀呀 叮叮当当 乒乒乓乓 叮叮咚咚七、词语搭配(跳)出来 (讲)故事 (晒)太阳(小小)的声音 (老花)的眼睛 (漂亮)的网八、仿写句子“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

(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妈妈在厨房里一边哼着歌,一边炒菜。

九、重点句段老屋低头看看,吃力地眯起眼睛:“哦,是小猫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

好吧,我就再站二十几天。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1)“墙壁吱吱呀呀地响”说明老屋墙壁不结实了;“眼睛眯成一条缝”说明老屋眼睛看东西很艰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屋越来越老了。

(2)我觉得这是一个关爱小动物、乐于助人的老屋。

十、感知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写了快要倒下的老屋帮小猫、老母鸡、小蜘蛛渡过难关,并一直没有倒下的事,赞扬了老屋善良、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读准字音二、词语搭配(浓密)的胡子(甜甜)的果酱三、仿写句子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仿写感叹句)秋天的花园多么美丽啊!四、感知课文1.《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讲的是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因意外沾上果酱后长得很长很长,长长的胡子就是一根长长的绳子,帮助了小男孩、鸟太太……故事并没有给出结局,鼓励我们大胆地进行预测。

初中化学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水资源丰富,但可用的淡水资源比较匮乏。

2、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原因: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少;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人为原因:人口增长;水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

二、爱护水资源1、水体具有自净能力,但超过自净能力便会造成水污染2、水污染的因素: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废渣、废水、废气)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生活中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

3、防止水污染: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湖。

课题2 水的净化一、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

1、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大体上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二、水的净化1、沉淀—加明矾后静置沉淀明矾溶解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

2、过滤—分离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①过滤用到的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玻璃棒作用:引流②过滤操作三要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边缘。

(用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二低”:(1)、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2)、滤液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1)、盛浑浊液体的烧杯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滤纸三层部分;(3)、漏斗下口紧靠下面烧杯内壁。

3 、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用活性炭4、消毒—用氯气或一氧化二氯消毒灭菌三、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3、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物质而达到软化目的。

4、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边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聚成液体的方法。

(可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或分离挥发性与不挥发性物质的方法)课题3 水的组成一、氢气1、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知识点归纳小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知识点归纳小结

第四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淌(tǎnɡ) 溅(jiàn) 喃(nán)(.2.).难写的字....淌:左窄右宽,废:下面是“发”,不要少写了右上角的“丶”。

唉:左窄右宽,右下是个“矢”字。

熬:上大下小,左上是两横一竖加“万”字。

(.3.).多音字...没宁作柏假2.词(.1.).必须掌握的词......咆哮惊慌跌跌撞撞书记拥戴沙哑党员呻吟废话吞没猛然搀扶丈夫渔夫轰鸣心惊肉跳沉思风暴抱怨倾听探望照顾敲门阴冷宁静脸蛋自作自受清新湿淋淋渔网糟糕倒霉忧虑后脑勺(.2.).近义词...咆哮~怒吼惊慌~慌张拥戴~爱戴放肆~肆意祭奠~祭祀势不可当~势如破竹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抱怨~埋怨怒吼~怒号照顾~照看均匀~匀称沉默~缄默严肃~严厉忧虑~焦虑心惊肉跳~胆战心惊缓慢~迟缓健壮~强壮虚弱~衰弱沉思~思考奇特~奇异平静~寂静不假思索~脱口而出(.3.).反义词...黎明→黄昏惊慌→镇静沙哑→清脆放肆→拘谨痛苦→高兴乱哄哄→静悄悄势不可当→不堪一击跌跌撞撞→稳稳当当温暖→寒冷舒适→难受安静→热闹严肃→和蔼潮湿→干燥忧虑→放心清新→浑浊黧黑→白皙缓慢→迅速健壮→瘦弱虚弱→强壮指手画脚→规规矩矩平静→动静寂静→热闹奇特→普通不假思索→深思熟虑(.4.).词语归类....①ABAC式词语:自作自受自言自语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一生一世无声无息②描写心理的词语:忐忑不安心惊肉跳类似的词语:心急如焚心花怒放心猿意马③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魁梧黧黑类似的词语:眉清目秀冰清玉洁明眸皓齿④描写气势的词语:势不可当类似的词语:惊天动地地动山摇山崩地裂⑤量词:一群野马一张破帆一块围巾一股海风⑥动词:揪出一个小伙子拍击着海岸顾惜身体举起马灯⑦修饰词:窄窄的木桥乱哄哄的人们痛苦地呻吟白茫茫的世界波涛的轰鸣理解词语的意思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词语。

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总结

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总结

____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总结一、总体目标第四单元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总结和复习前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为学生的期末复习和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文学欣赏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文本学会理解和解读文本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1)课文导读:通过导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2)课文解读: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对课文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3)课文总结:对课文的主题、结构和语言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课文的内容和要点。

(4)课文学习:通过学生的独立阅读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5)课文欣赏和鉴赏:通过对课文的细读和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要点,准备教学案例和课堂展示材料。

(2)课堂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状态。

(3)课文解读: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4)课文总结: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总结课文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

(5)课文学习: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任务。

(6)课文欣赏和鉴赏:教师对课文进行细读和解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7)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学习进行预热。

(2)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要点。

(3)独立阅读法:通过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课题 1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氧气(O2)、氨气(NH3)、氮气(N2)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硫酸铜等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有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气体比固体易压缩的原因)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1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氢分子(H2)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⑷如:液氧和氧气都能够支持燃烧: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部编本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课本总结

部编本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课本总结

部编本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本总结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以“科学探究”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内容涉及生物、自然、物理等多个领域,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单元目标1. 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探究中与他人合作。

4.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单元内容本单元共包含5个课文,分别是: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 《生物的多样性》3. 《自然界的规律》4. 《生活中的科学》5. 《创新与发明》每个课文后都设有“思考与实践”环节,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生物的多样性、自然界的规律、生活中的科学、创新与发明。

2. 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利用实验、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

六、单元总结本单元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下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1. 生活常识
- 引导学生正确识别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见事物,如:食物、交通工具、衣物等。

-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

- 通过班级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语言知识与表达
- 研究基本的词语和句子,如:问候语、简单的日常用语等。

- 培养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基础的汉字和拼音。

- 练规范的听、说、读、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数字与运算
- 研究数的读法和书写,培养数的敏感性。

- 认识数的大小顺序,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 研究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自然与社会
- 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

- 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以上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归纳,希望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总字数:XXX字。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资源的保护一、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元素是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具体),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废渣、废液、废气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课题2 水的净化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明矾(作絮凝剂),作用:吸附杂质,使之沉降。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滤纸破损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色素和异味。

4、蒸馏的装置:见书P77,图4-20和4-21各种净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例:开水、蒸馏水2.鉴别方法: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化学式及其意义
(2) 了解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表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对学国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自编化合价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合价的知识
难点:化合价的理解
教学模式:探究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投影]请同学门写出下课列元素符号的名H 、
O 、C ,并试着组合成熟悉的一些的物质的符号,比一比谁写的多、快 引出化学式的概念
读完后在纸上练习书写:H 2、O 2、C 、H 2O 、CO 2等 在学生以有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思考]纯净物的组成都是固定的,那么,表示每种纯净物组成的化学式可能有几个? 猜一猜 想一想 议一议
从中意识到正确书写化学式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以上所写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重点以水的化学式为例。

投影]教材P79图4-11 讨论得出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微观),
分组讨论 交流归纳 通过交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并
培养合作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