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分专题突:发酵工程教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实验教案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发酵工程实验中的操作技能。

3. 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实验器材与试剂:1. 发酵罐2. 酵母菌培养基3. 酵母菌4. 厌氧罐5. 恒温槽6. 蒸馏水7. 酵母菌培养皿8. 培养皿针管9. 安全手套、护目镜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洗手、穿戴实验室用具,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

2. 实验前操作:将酵母菌培养基均匀涂抹在培养皿上。

3. 发酵罐操作:将酵母菌埋在发酵罐里,放入恒温槽中,控制温度。

4. 培养皿操作: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基,注入培养皿中,用培养皿针管均匀涂抹在培养皿上。

5. 结果观察:观察培养皿和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注意个人安全,保持实验室清洁整洁。

2. 操作实验器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3.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清洁干净,妥善归还。

4. 发酵罐操作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总结与讨论:1.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分析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总结发酵工程实验中的关键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 探讨发酵工程在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及意义。

扩展实验:1. 可以尝试不同的酵母菌培养基,比较其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2. 可以调节发酵罐中的温度和湿度,观察其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3. 可以尝试使用其他微生物进行发酵实验,比较它们的生长情况。

以上为发酵工程实验的教案范本,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2025年高中生物高考精品备课教案: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

2025年高中生物高考精品备课教案: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

生物技术与工程课时1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食品是运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的;2.阐明发酵工程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及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工业化生产人类所需产品;3.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及其他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2023:北京T13B、山东T12、浙江6月T12、全国乙T37(3);2022:湖北T11、江苏T16;2021:山东T12、辽宁T8、海南T17、湖北T3、江苏T14、重庆T25;2020:江苏T18、山东T12、浙江1月T29(一);2019:江苏T9、海南T30(2)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发酵菌种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比较制作果酒、果醋、泡菜的菌种在结构和生理特性上的异同并进行归纳。

3.科学探究——设计实验探究理想的发酵条件。

4.社会责任——关注食品安全,关注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发酵工程及其应用2023:江苏T16、山东T20、辽宁T13;2022:浙江1月T29(一)、湖北T14、山东T14和T20、辽宁T18;2021:全国乙T37命题分析预测1.传统发酵技术是高考的常考点,考查内容主要有果酒、果醋、泡菜的制作,以及发酵工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常联系生产、生活背景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预计2025年高考仍可能会结合具体的生产、生活和科研背景考查这些知识点考点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学生用书P3181.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1)发酵:指人们利用[1]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2]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2)传统发酵技术(3)腐乳的制作①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6]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

②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7]毛霉。

教学设计案例完整版发酵

教学设计案例完整版发酵

教学设计案例完整版——发酵一、引言发酵是一种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变化,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药物制造和生物能源等领域。

它是一门既复杂又重要的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关于发酵的教学设计案例,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发酵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发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发酵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和作用;3. 了解发酵在食品加工、药物制造和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发酵食品,并让学生分析这些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和发酵过程。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出发酵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以PPT演示的形式,讲解发酵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重点介绍乳酸菌、酵母菌和酪酸菌等常见微生物的特性和作用。

3. 实验操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实验器材和原料。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发酵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4. 数据分析与讨论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让学生思考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和产物的形成。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

5. 应用案例介绍以食品加工为例,介绍发酵在面包、酸奶和葡萄酒等食品制造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发酵在不同食品中的不同作用和效果。

6. 总结与评价对整个实验过程和案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答辩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和讨论成果。

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观察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2. 学生答辩:要求学生进行小组答辩,交流和评价各自的实验结果和讨论成果。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准备1. PPT演示及实验操作指导手册;2. 实验器材和原料:试管、培养皿、无菌培养基、食用制剂等;3. 实验室或教室的布置和消毒;4. 学生小组的分组名单。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教学设计三第1章第3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教学设计三第1章第3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3.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4.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学生倾听,并认真记录、思考
铺垫基本知识,了解基本原理
主动探索,分析讨论,获得知识
结合图1-9,分析和讨论教材第23页的“思考·讨论”
以啤酒为例,展示“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学生小组在观看完啤酒的生产化流程后,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教材中第25页的问题
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炼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习
当场通过练习,并提问点评。
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习题
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巩固重点内容,查缺补漏。
四、板书设计
一、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1.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3.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4.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由于微课时间有限,省略学生讨论分析的环节)
1.3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发酵工程及其基本环节
2.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发酵工程的应用
2、教学难点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从社会中来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早期
价格贵如金,如今,一瓶规格160万单位青霉素注射剂的价格只要1元左右。
提问:在工业上,青霉素是怎样生产的?
学生倾听,并认真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讲授,攻破难点
一、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1.选育菌种
2.扩大培养
3.培养机配制
4.灭菌
5.接种
6.发酵罐内发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0-1 发酵工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0-1 发酵工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生物技术与工程明考点·析考情·谈趋势考点1.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2.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3.动物细胞工程。

4.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5.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操作程序及应用。

6.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7.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

8.蛋白质工程。

9.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考情1.考查题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多以选择题呈现,基因工程多以简答题呈现。

2.命题趋势:发酵工程主要考察传统发酵食品制作的原理、过程、条件控制;以及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消毒、灭菌、计数和分离等技术,尤其是培养和分离。

基因工程几乎每年均有考查,多以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为背景,既可单独考查其中相关的生物学原理和注意事项,也可结合细胞工程进行综合考查。

1.(选择性必修3 P5正文)乳酸菌是__________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性必修3 P6正文)________是影响酵母菌生长的重要因素,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____℃。

3.(选择性必修3 P7正文)醋酸菌是__________细菌,当____________都充足时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________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________,再将乙醛变为乙酸。

4.(选择性必修3 P7探究·实践)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先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再去除________和腐烂的籽粒。

5.(选择性必修3 P10正文)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在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________;在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______________;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6.(选择性必修3 P10正文)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

发酵工程教案高中生物

发酵工程教案高中生物

发酵工程教案高中生物适用年级:高中课时安排:共计10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发酵工程的常见应用领域;3. 能够分析和解释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4. 能够设计并进行简单的发酵实验;5.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发酵的定义和分类-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发酵与生产的关系第二课:常见的发酵工程实践- 食品工业中的发酵工程- 医药工业中的发酵工程- 生物质能源生产中的发酵工程第三课: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温度- pH值- 氧气浓度- 微生物菌种选择第四课:发酵工程中的影响因素- 搅拌速度- 营养物质供给- 发酵罐设计第五至八课:发酵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九课:发酵工程的新技术- 基因工程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 无菌技术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第十课:发酵工程综合实践- 小组合作进行发酵实验-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教学讲解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发酵工程的过程;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4. 实践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表达意见、解答问题等;2. 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3. 期末考核:以笔试形式进行期末考核,考查学生对发酵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三生物复习发酵工程 教案

高三生物复习发酵工程 教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第六部分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新进展第46讲发酵工程一、考点内容全解〔一〕本讲考点是什么?1.发酵工程、酶工程简介,及四大生物工程间的关系人们按照自己的愿望改造物种采用基因工程或者者细胞工程的方法,而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研究成果,目前大多需要通过发酵工程、酶工程来实现产业化。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中所需要的酶,往往通过酶工程来获得;酶工程中酶的消费,一般要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来进展。

图示如右:〔二〕考点例析[例1]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过去主要靠从动物体器官、组织中提取,但因受原料限制,无法推广。

如今,可以用发酵工程的方法来消费胰岛素。

假设用大肠杆菌发酵来消费胰岛素,并结合基因工程,写出其消费过程:(1)构建转入人胰岛素基因的工程菌。

①提取目的基因:用胰岛素基因探针从人的胰岛细胞中获取,再用法制备人的胰岛细胞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从大肠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并用酶切割质粒,使其露出。

用同一种酶切割目的基因使其产生一样的,再将目的基因插人质粒切口处,参加适量的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和的重组DNA。

③将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将大肠杆菌用处理,以增大的通透性,让重组DNA进人大肠杆菌体内。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在用一定的方法检测出目的基因已导人大肠杆菌细胞内,并后,再对该种大肠杆菌扩大培养。

(2)发酵消费。

如图为发酵罐,答复:〔括号中填数字如[1]〕①配制适宜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调整,然后对培养基进展处理并装入发酵罐,将上述大肠杆菌接种于发酵罐发酵②假设经检测假设发现放料口排出的旧培养基中微生物细胞形态多样,甚至出现畸形,那么此时微生物的生长处于期,加料口[]添加新培养基的速度应该适当,并从[]以适当速度通入③假设该装置阶段发酵的目的是为扩大培养消费酵母菌菌种,那么应尽可能延长期,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加料口放料的速度都,通人的无菌空气成分中应,搅拌的速度适当④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⑤发酵过程中pH变化的原因是⑥搅拌器搅拌的作用是(3)发酵完毕后,从培养基中并胰岛素,经过一定的加工成为药用胰岛素,经合格后,可投入使用。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六生物技术与工程专题十四发酵工程教学案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六生物技术与工程专题十四发酵工程教学案

专题十四发酵工程1.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3.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5.掌握运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基本方法。

6.活动:(1)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

(2)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计数。

(3)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别制作果酒和果醋。

(4)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

►[疏漏诊断]1.微生物利用的相关判断(1)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接种后的培养皿需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3)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4)在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的实验操作中,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5)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2.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判断(6)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7)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8)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长句冲关]1.概述性知识(1)无菌操作技术包括消毒和灭菌,消毒包括煮沸消毒、巴氏消毒、化学药剂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灭菌包括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2)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2.程序性诱问(3)如果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实际数目低,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看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制作泡菜时,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分析其原因是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增加乳酸菌数量,加速乳酸的产生。

微专题1 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与计数[学生用书P68]1.微生物培养中的无菌操作技术2.培养基制备与微生物纯化技术3.筛选目的微生物的原理与实例(1)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四发酵工程
1.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3.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5.掌握运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基本方法。

6.活动:(1)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

(2)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计数。

(3)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别制作果酒和果醋。

(4)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

►[疏漏诊断]
1.微生物利用的相关判断
(1)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接种后的培养皿需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4)在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的实验操作中,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5)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2.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判断
(6)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7)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8)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长句冲关]
1.概述性知识
(1)无菌操作技术包括消毒和灭菌,消毒包括煮沸消毒、巴氏消毒、化学药剂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灭菌包括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教学信息分享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