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乐扣在经颈内静脉行CVC固定中的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施乐扣在腹腔穿刺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效果分析

施乐扣在腹腔穿刺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效果分析

施乐扣在腹腔穿刺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穿刺术后引流管固定中采用施乐扣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穿刺术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后进行引流处理,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0,常规缝合固定)与研究组(n=30,施乐扣固定),对比固定效果、舒适度、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管路部分滑落、完全滑落、引流不畅发生率较低,P<0.05;研究组活动不便、皮肤损伤、缝合处疼痛、异物感发生率较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

结论:在腹腔穿刺术后引流管固定中采用施乐扣可提升固定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腹腔穿刺术;引流管固定;施乐扣;固定效果;舒适度腹腔穿刺术常用于腹腔积液、腹腔感染、腹腔内出血等疾病的治疗中,将针或者导管插入腹腔腔隙获取腹腔内液体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因腹腔穿刺术是入侵性操作,对患者的机体会造成一定损伤,加上腹腔穿刺术后需要长期置管引流处理,为了妥善固定引流管,预防发生引流管弯折、意外脱管以及引起局部疼痛等不良事件,需要对患者加强引流固定,施乐扣是一种PICC导管固定装置,常用于腹腔或胸腔引流固定中,由于患者缺乏引流管固定的认知,有必要在患者引流固定中加强护理干预以提升其依从性,做好引流固定并改善其预后[2]。

本次研究以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穿刺术患者为例,主要探讨在腹腔穿刺术后引流管固定中采用施乐扣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穿刺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0,男17例,女13例),年龄及均值48-79(67.52±3.58)岁;研究组(n=30,男15例,女15例),年龄及均值51-80(68.05±3.43)岁,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1)均接受腹腔穿刺术且术后进行引流处理;(2)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知情同意。

一种颈内中心静脉导管附件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一种颈内中心静脉导管附件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54296投稿邮箱:sjzxyx88@·医疗器械·一种颈内中心静脉导管附件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李兰华,王娟(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0 引言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及附件固定装置,能有效的固定导管及附件,有望预防导管意外脱落,增加患者舒适感。

现将产品介绍如下。

1 材料与设计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①耳套;②连接带;③连接带调节器;④橡胶圈;⑤卡扣;⑥两个半圆夹持环;⑦合页;见图1。

2 使用方法内部设有橡胶层的两个半圆夹持环一端经合页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形成大小与CVC 外露导管匹配的圆环,打开卡扣,将CVC 外露导管及附件放入,扣上卡扣,形成的圆环内橡胶层固定导管。

连接带上端连接耳套,中间设置与连接带宽度一致的日字形结构连接带调节器,连接带穿过日字形上口绕过中间横梁再穿过下口,见图2,下端穿过夹持环与日字形结构横梁相连。

耳套戴于耳朵上,拉伸耳套边缘带子调整好大小,连接带经日字形结构调整长度避免CVC 外露导管下垂,见图1。

图1 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 连接带调节器结构示意图3 讨论颈内中心静脉导管能快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监测中心静脉压,提供胃肠外营养支持,被广泛应用于外科大手术后,危重患者的抢救等治疗中,故安全有效的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尤为重要[3-5]。

此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①本装置用材轻便易于携带,方便清洗,可重复使用。

②本装置结构巧妙,功能齐全,通过两个半圆夹持环围成内部设置橡胶层的圆环固定外露导管及附件,固定后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外露管道不会来回移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③两个半圆夹持环由卡扣连接,方便拆装,便于调节固定外露导管及附件的位置。

④连接带调节器为日字形结构,其中间的横梁上均匀设置有凸起;增加摩擦力不宜滑脱连接带可自由伸缩,方便调节长度,便于患者变化体位时调节到最舒适的位置[6-7]。

思乐扣在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中的应用

思乐扣在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中的应用

思乐扣在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中的应用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的合适方法。

方法将60例放置锁骨下静脉导管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缝合的方式固定导管,实验组采用思乐扣固定,观察两种不同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

结果不同固定方法导致的导管脱落,导管部分脱出,导管成角,患者的不适感及计划外导管维护次数,用思乐扣组明显优于缝合固定导管组。

结论思乐扣用于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这样不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而且减少了住院的费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est method of subclavian vein catheter fixed. Methods 60 cases of subclavian vein catheter placement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ith suture fixation catheter,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sile buckle is fixed,observes 2 group of catheter effects of different fixation methods. Results Catheter resulted in different fixation methods of shedding,catheter prolapsus,catheter into a corner,the patient’s discomfort and plan for catheter maintenance times,sile buckle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sile buckle for subclavian vein catheter fixed significantly reduce complications,improve patient comfort,saving the cost.Key words:Subclavian vein catheter fixation;Sile buckle;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思樂扣是由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的一种固定器[1]。

思乐扣固定PICC的效果观察

思乐扣固定PICC的效果观察

02
PICC固定方法介绍
传统PICC固定方法
弹力绷带
传统PICC固定方法使用弹力绷 带,通过环绕手臂和固定导管
来防止导管移动。
胶布
此外,传统方法还会使用胶布来固 定导管和皮肤,以增加稳定性。
缺点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 弹力绷带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压力损 伤,胶布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
思乐扣固定PICC方法
思乐扣的引入
思乐扣是一种新型的固定装置,可以用于固定PICC,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 等优点。
研究目的
• 目的明确:观察思乐扣固定PICC的效果,与传统固定方法 进行比较,评估其优劣。
研究意义
• 现实意义:PICC是临床常用的输液方式,而固定方法的优劣直 接关系到导管的安全和使用效果。思乐扣作为一种新型的固定 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置管操作
按照标准流程进行PICC置管,置管后分别使用思乐扣和传统方法 进行固定。
观察时限
观察患者置管后1周、2周、4周的情况,记录固定效果及相关并发 症。
观察指标
固定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 点的固定情况,包括导管 移位、脱落、局部皮肤过 敏反应等。
并发症
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后出现 的并发症,如静脉炎、血 栓形成、感染等。
患者满意度
在观察期间,对患者进行 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 置管及固定方式的感受。Fra bibliotek实验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思乐扣固定组的固定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导管移位和脱落的发 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思乐扣固定组在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思乐扣固定组的患者对置管及固定方式的满意度较高,与对 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在老年患者CVC导管固定中应用

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在老年患者CVC导管固定中应用

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在老年患者CVC导管固定中应用摘要】目的: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在老年患者CVC导管固定中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 2013 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病房患者48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缝合及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采用思乐扣装置及透明敷贴固定,观察两种不同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患者发生接触性皮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导管移位、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思乐扣联合3M敷贴固定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降低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关键词】CVC;3M透明敷贴;思乐扣;导管固定【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387-02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经过皮肤直接自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等进行穿刺,沿血管走向直至腔静脉的插管。

由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轻因长期输液所致周围血管塌陷、硬化和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还可对危重患者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1],因而在临床应用广泛。

导管预防及有效固定是置管术后日常护理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各项治疗措施能否顺利进行。

故本研究主要针对我院老年科采用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经锁骨下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为我院老年科病房于2013年10—2015年9月收治的行深静脉穿刺术治疗的患者,共计480例,其中男性286例,年龄82~98岁,平均年龄(88.04±10.23) 岁,女性,194例,年龄84~92岁,平均年龄(87.36±10.23) 岁。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65岁;(2)无置管禁忌症;(3)因病情及治疗方案等评估需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

排除标准:(1)患者、家属不愿意进行此操作;(2)血小板减少或其他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3)局部皮肤感染者;血气胸病人。

cvc导管的固定

cvc导管的固定

CVC导管的固定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具有重
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CVC导管固定的一些建议:确保导管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在插入CVC导管后,应确保其放置在正
确的位置,通常是在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

如果导管放置位置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或感染。

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在固定CVC导管时,应使用适当的固定
方法。

通常使用缝线或胶带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以防止导管移动或脱落。

同时,应定期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以确保其牢固。

避免过度活动:在固定CVC导管期间,应避免过
度活动颈部或肩部,以防止导管受到牵拉或压迫。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有助于减轻不适感。

注意局部卫生:保持局部卫生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定期清洁颈部或锁骨周围的皮肤,并避免使用刺激性或油腻的护肤品。

遵循医生的建议:医生可能会给予一些特定的建议来帮助固定CVC导管。

遵循医
生的建议可以确保导管的正确放置和固定,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CVC导管的固定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适当的固定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确保导管的正确放置和固定,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施乐扣在儿童血液净化CVC中的应用

施乐扣在儿童血液净化CVC中的应用

施乐扣在儿童血液净化CVC中的应用
徐敏;王慧;贾丽丽;吴婷婷;胡蝶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2(009)009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导管固定装置施乐扣在儿童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方法:将行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采用施乐扣固定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缝线固定.结果:两组患儿在导管局部感染、导管部分脱出、导管脱落发生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和患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乐扣固定深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点,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同时减轻患儿痛苦.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徐敏;王慧;贾丽丽;吴婷婷;胡蝶
【作者单位】210002 江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210002 江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210002 江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210002 江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210002 江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施乐扣在腹腔穿刺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
2.施乐扣在经颈内静脉行CVC固定中的应用探讨
3.思乐扣在恶性骨肿瘤患者CV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
4.专业管理小组联合问题为导向的管理在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中的应用
5.第四届全国儿科血液净化疗法学习班暨首届国际儿童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交流研讨会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各种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各种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留置针标识 的正确写法
1-1 留置针 1-4 换 陆
左上角:置管日期 名称 右下角:更换日期 更换者的姓 每次更换敷贴需转抄“置管日期”
PICC和CVC标识 的正确写法
1-1 置 PICC 53cm(或CVC 16cm ) 1-4 换 陆
左上角:置管日期 名称 长度 右下角:更换日期 更换者的姓 每次更换敷贴需转抄“置管日期”
CVC固定方法(二)
上图为单独的施乐扣,它最初来自PICC导管包内,用于PICC管的固定, 也见于介入手术如PTCD管等导管的固定,只是型号大小不一。PICC导 管包内的施乐扣与CVC管固定翼匹配。 施乐扣固定CVC管特别适合昏迷烦躁不安的患者,思乐扣需每周更换一 次,可以记费。

CVC固定方法(二)
各种静脉置管的 固定方法
第一人民医院 静疗小组
分 类
留置针的固定方法 PICC置管的固定方法 CVC置管的固定方法 钢针的固定方法
留置针的固定方法
注意:腕部缠绕的胶布为半圈,不能整圈固定,以防阻碍静脉回流。 (因拍摄角度关系,其实图片上的胶布是半圈固定的)
留置针的固定要点
一、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
钢针的固定方法

将输液贴撕成三条,依次贴好,达到牢固、舒适、美 观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无需再增加胶布。
1、第一根免缝胶带固定 连接器固定翼; 2、无菌敷贴固定导管; 3、第二根免缝胶带蝶形交叉固定导管; 4、第三根免缝胶带加固其上。(也可直接 用贴膜上的胶带)其上写上置管时间、 长度、更换贴膜时间、签名。 5、肝素帽用胶带固定。(高举平抬C时,首先应将导管头端有一弯度,可以缓冲直线固定的压 力,同时建议贴膜将导管飞机头严格消毒后完全覆盖(比较牢固),应 使用高举平台法,防止产生压痕,下次更换时适当变换部位,如果特别 消瘦的患者,锁骨明显高出皮肤,一张贴膜不好固定时,建议使用两张 6*7cm的贴膜,上下各一张,中间连接部分需重叠。 另:CVC可在胶带纸上作标识或加附蓝色导管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乐扣在经颈内静脉行CVC固定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朱菊娥朱静华顾春花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29期
作者单位: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朱菊娥
【摘要】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行CVC的固定方法。

方法 40例恶性肿瘤并行颈内静脉置入CVC患者的导管固定采用“施乐扣”固定方法(研究组),选择同期恶性肿瘤行颈内静脉置入CVC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导管采用免缝胶带固定方法)。

结果研究组导管静脉炎、非计划拔管、皮肤压痕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CVC;施乐扣固定;免缝胶带固定
CVC(central venous catheten)是经颈内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也是肿瘤患者无法置PICC时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1]。

因为导管需要长期使用,所以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对长期置管患者非常重要。

笔者分析比较了经CVC两种不同固定方法对置管过程中静脉炎、非计划拔管、皮肤压痕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组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肿瘤一科确诊为恶性肿瘤并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9~85岁;对照组选择同期本院肿瘤二科确诊为恶性肿瘤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40例,其中男34例,女6例,年龄51~7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导管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免缝胶带固定方法,即取出第一根无菌免缝胶带,固定连接器或连接翼,然后用透明敷料覆盖,再用第二根免缝胶带交叉固定,第三根在第二根上再贴好加强固定;研究组采用“施乐扣”固定法,即将“施乐扣”中央2个蓝色突起点置于连接器翼型部分两侧小孔中,并扣紧两边锁扣,确定“施乐扣”在皮肤上的位置,撤下底部防贴纸膜,固定“施乐扣”装置,3 M透明贴膜贴于“施乐扣”边缘[2]。

1.3 统计学处理观察两组导管静脉炎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及皮肤压痕情况,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种固定方法静脉炎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及皮肤压痕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固定效果好,减少静脉炎发生肿瘤患者由于上肢血管条件差、经济条件限制、终末期姑息治疗等,需要补液但无
表1 两种固定方法效果比较(n)
法行外周静脉穿刺而给予CVC。

由于颈部皮肤褶皱较多,解剖部位不平坦,对照组固定方法将敷贴覆盖导管直接贴于皮肤上,洗头洗脸时如弄湿敷贴或换脱衣服时牵拉导管易使贴膜边缘翘起或松动,容易造成导管移位,而导管的微小移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部分老年患者自护能力较差,甚至会造成导管脱出和暴力拔管。

“施乐扣”固定法增加了缓冲作用,因此,牵拉导管时不会使贴膜翘边或松动,进一步增加了导管的固定作用,有效避免了非计划拔管[3,4]。

3.2 减轻了对皮肤的压迫对照组固定方法将敷贴覆盖导管直接贴于皮肤上,长期压力和摩擦力不可避免会在皮肤上造成压痕。

经颈内静脉置入CVC导管大多为恶性肿瘤患者,这类人群全身营养状况较差,化疗时间较长,导管长期压迫皮肤会不同程度地压伤皮肤,甚至造成破溃。

“施乐扣”固定法可避免导管与皮肤直接接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导管对皮肤的压迫。

3.3 颈部活动自如,舒适度提高对照组固定方法采用大贴膜加贴胶布,这都增加了贴膜直接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使患者感觉颈部有异物感,颈部活动受限[5];“施乐扣”固定法相对减少了贴膜、导管直接与皮肤接触的面积,改善了患者颈部活动的自由度,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6]。

3.4 节省护士每次更换透明贴膜的时间,明显降低护理人力成本对照组固定CVC,在更换敷料时导管与透明贴膜结合紧密,护士为避免分离过程的不慎导致导管的脱出,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谨慎操作。

而使用“施乐扣”固定法更换时则避免了此类情况的发生,护士操作极为简便,工作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极大地降低了护理人力成本。

3.5 “施乐扣”安装的操作步骤:皮肤处理、按压、撕开、贴放。

“施乐扣”拆除的操作步骤:卸除、脱离。

使用“施乐扣”还应注意:(1)“施乐扣”上的蓝色箭头一定要朝向穿刺点的方向。

(2)正确使用皮肤黏膜保护剂,可以保护皮肤,减少皮肤在受到由于粘合摩擦、汗液浸渍时带来的损伤,增加“施乐扣”的粘合性。

(3)消毒剂、皮肤黏膜保护剂均需完全待干。

(4)切忌强行揭除“施乐扣”固定垫。

“施乐扣”是近年来开始在国内使用的一种新型固定装置,“施乐扣”遵循OSH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推荐的无缝和固定的建议,为导管固定提供了临床解决方案,可以用于固定所有连接于体内的导管[7]。

笔者所在医院还将“施乐扣”用于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的固定,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青兆,方海棠.CV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实用肿瘤学杂志,2009,23(6):571-572.
[2]林静,马珊.施乐扣固定PICC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10,5(25):13-14.
[3]安世兴.施乐扣固定装置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应用.Aerospace Medicine,2010,1(21):918.
[4]潘丽花,于兰贞.PICC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及护理.护理研究,2006,20(10):2633-2634.
[5]张雪花,王秀芬.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现代护理,2006,12(3):274-275.
[6]林成娟,孙代艳,丁国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前瞻性调查及护理对策.护理学杂志,2007,6(22):44-46.
[7]言克莉.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江苏医药,2006,32(5):495.
(收稿日期:2011-07-18)
(本文编辑:郎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