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我见
读书之我见

读书之我见一谈到“读书”,往往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人墨客,中外有名的作家,以及他们不朽的作品,他们能出名,能名垂千古,肯定跟勤奋读书有关。
读书不光是文人的事,很多国家级的领导人也爱读书。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等这些不朽的人物通过读书,用知识武装了自己的头脑,领导无产阶级闹革命,取得了胜利。
我们丢开那些名人、伟人来说吧,就是自己身边的人,也有许多爱读书,他们通过阅读,提高了素质,培养了能力,取得了成绩。
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读书来充实自己,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因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自从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以来,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
因为我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铁凝、沈昌文、陈忠实、李佩甫、孙郁等都联袂发表读书感言。
我也喜爱读书,喜欢遨游书海,领略书的韵味,品尝书的甘甜,喜欢秉灯夜读,沉醉书香。
可是学生时代读的是教科书,走出社会读的是故事书、文艺书,参加工作读的是教案与参考书,说实在话,在没开展读书活动之前,我没有认认真真地、像模像样地读过一本教育名家的教育专著,偶尔读的都是一些零零星星的教育杂志上的文章,有兴趣时读小说、日常杂用等方面的书籍,像现在这样静下心来读《每周一读》,读一本本教育理论书,并且还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悟与体会,几乎从未有过。
通过读书,使我大开眼界,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命得于升华,对书籍的看法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评价。
书籍确实能安慰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心灵,静化我们的心灵。
它里面有星光的闪耀,有雨露的润泽,也有花草的芳香,能使人生辉煌,无限幸运。
读后心怀豁达,是一条河流,一片天空和大地,心旷神怡,虽然说不上陶醉,但也说得上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与快乐。
读书是件乐事,但这种乐趣不是人人可以获得,也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招来的。
学问家的读书,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一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是在购物,而不是读书。
读书之我见

读书之我见金融学1302班于银凤古人云“开卷有益。
捧一帧书册,看史事五千;品一壶清茗,行通途八百。
”赵怀玉也曾说过:“相期在千载事,要顺读五车书。
”智者与无知者的区别或许就在于一本书。
古有匡衡凿壁偷光、顾炎武自督读书,今有侯宝林抄书、张广厚吃书,由此可见,从古至今读书从未因时间的推移而在我们的世界中褪色,而是像一坛陈酿的美酒愈久弥香。
读书是一种自我心灵的选择。
曾国藩有言:“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负薪牧冢,均无不可读书。
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亦不能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在如今物欲横流、诱惑十足的社会,多少人遗忘了最纯真的自己,遗忘了最初始的梦想,而选择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最终成为了流走于繁忙喧嚣中的躯壳,为了让自己那颗空荡烦躁的心再次平静下来,他们强迫自己的双眼去扫描那些不被自己内心接受的“枯燥”文字,这根本就是一种自我折磨,因为读书不仅仅是准备一个书房、一张书桌、几本书那样简单,而是需要你抛开杂念静下心来去消化吸收其中的养分,当你全身心投入书中时你会发现读书其实是一件自我享受、自我陶醉的乐事,如果只是漫不经心、走马观花的去看书,不但浪费时间一无所获而且会越来越厌烦读书,只有将读书与心灵合二为一才能真正汲取书中之营养,体验书中之奥妙,领会书中之精髓,久而久之便可陶冶自我之情操,洗涤心灵之污秽,获得精神之慰藉。
读书是一种德性。
孔子说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一本好书所能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忘我地畅游书海才能领略到那玲珑剔透的文字所带来的心灵震撼。
一本《水浒》让我们了解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勇不屈;一本《离骚》让我们知道了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操;一本《人间喜剧》让我们看到了法国社会的面貌。
但是,书籍犹如朋友,要慎重选择,因为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可以培养我们的品性,修养我们的身心,有些垃圾书籍会扭曲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越来越远离自己读书的初衷,正如清代王豫所言:“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读书的自我评价怎么写

读书的自我评价怎么写
读书的自我评价可以包括个人对阅读习惯、阅读理解、文学鉴赏等方面的评估。
以下是一份读书的自我评价示范:
自我评价:读书之我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深入沉浸于各种文学作品中,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培养了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以下是我对自己在读书方面的评价:
阅读习惯:我已经建立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都会抽出专门的时间来阅读。
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书,我都能专注于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思想碰撞和心灵愉悦。
阅读广度:我努力扩展了阅读的领域,尝试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包括小说、历史、科普等。
通过多元的阅读,我更全面地了解了世界,对不同领域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阅读深度:我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思考和总结,不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的表面,更追求对书中思想和人物的深刻理解。
通过阅读,我锻炼了自己的分析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学鉴赏:在阅读小说和诗歌的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能够欣赏作者的文学技巧,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寓意,使阅读过程更具深度和意义。
阅读计划:我制定了合理的阅读计划,包括阅读清单、阅读目标等。
通过明确目标,我更有动力去完成阅读任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许多阅读计划。
在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爱,不断挑战更为复杂和有深度的作品,不仅提高阅读速度,更加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
通过阅读,我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成为一个更有见识、更有内涵的人。
这是一个简单的示范,你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添加适合你自己的内容。
阅读之我见作文

阅读之我见作文阅读之我见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之我见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阅读之我见作文1生活中,阅读已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在浩如烟海的课外书籍中,总有良莠不齐的书本流入市面、网络。
这就要求我们要多一双慧眼,有选择地读好书,决不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对阅读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阅读是必要的。
古人说,开卷有益,就是告诉我们读书有很多好处。
在我看来,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朋友,是一次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又像徒步远行,丰富了见识,陶冶了性情,让我们不再局限于世界中的一小部分。
阅读也是创新发明必须的根基。
人们从古人的经验中获得启迪,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努力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阅读,还可以使人愉悦,增强受挫能力。
可是,有些书也不能读。
这些书说的都是些脏污下流的话,哗众取巧。
有许多学生看书并不加以选择,偏爱于武打、言情,甚至于色情书刊。
请问,读过这些书后,会有何收益?这正如英国小说家菲尔丁所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所以像武打、言情类的小说我们应该有节制、有选择地去读,更要抵制色情书刊,千万不能读。
虽说如今市面上、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书良莠不齐,但我们只要有辨别的能力,必可趋利避害。
当然,一棍子否定所有书籍的行为也是不对的。
我认为,书,还是一定要读,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或专家推荐的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阅读。
另外,我认为,阅读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书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收获属于自己的精神食粮,做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阅读之我见作文2周国平说过:“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然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积聚‘天上的财富’。
关于关于读书之我见的作文

关于关于读书之我见的作文关于关于读书之我见的作文本文简介:关于读书之我见李奕灼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书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不计其数的名人都对读书颇有见解,我虽不是名人,但不妨也谈谈自己对读书的浅见。
记得小时候,妈妈一给我买小人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摆弄。
虽然年幼的我并关于关于读书之我见的作文本文内容:关于读书之我见李奕灼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书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不计其数的名人都对读书颇有见解,我虽不是名人,但不妨也谈谈自己对读书的浅见。
记得小时候,妈妈一给我买小人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摆弄。
虽然年幼的我并不识字,但我总是津津有味地看着图片,一张图片我可以研究五六分钟。
一年级初,我勉强可以借着拼音磕磕绊绊、一知半解地读下去。
现在,升入五年级的我知道了"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读之,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但我不会人云亦云,会像伟大的伽利略一样大胆质疑,勤于思考,敢于实践。
读好书如同与高尚的人促膝谈心,聆听教诲,何不充实?读书如与知音侃侃而谈,心不设防,口无遮拦,何不顺畅?与作者思维碰撞,偶有灵感之花,茅塞顿开,何不惊喜?博览群书如得知音无数,有了知音的理解与共鸣,何不满足?读书者行万里路,天下大事无一不晓,如何不智?如何读书才乐?若为功名利禄读,定然苦之,需乘其兴所势。
古人云:"读书太乐则散慢,太苦则枯燥乏味。
"两者都可以导致精神偏枯,失去了读书真正的乐趣。
书,各有所趣,各有不足。
有的文章愤世嫉俗,慷慨激昂;有的高谈阔论,天马行空;有的则洞悉事理,明志致远;有的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中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中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阅读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词汇,还能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锻炼我们的语文能力。
而中学生阅读对于我们的成长更是至关重要,以下是我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认识和见解。
首先,阅读能为我们带来的好处有很多。
在学习语文方面,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我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同时,阅读也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和知识,增加我们的见识和理解力。
另外,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到一些有益的思考和领悟,这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其次,阅读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思想和哲学,从而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
而阅读对于我们的判断力也有很大帮助,通过了解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拥有更为独立的思考方式。
此外,阅读也能够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具备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思考角度。
最后,我认为中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需要有所选择和分层。
中学生的阅读往往需要选择一些较为适合自己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书籍,并且对于课外阅读来说,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针对不同的阅读需求,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籍,例如文学类、文化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发现书籍中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哲理,使得我们在阅读中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总之,中学生课外阅读是我们成长道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思维能力,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思考方法和理解方式。
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花时间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体验,让自己不断进步和发展。
读书之我见——我的读书经验和方法

——我的读书经验和方法■山东师范大学/魏建 应该怎样读书?这是一个难题,因为读书是非常个人化的精神活动,个体差异性很大。
读书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你的方法。
这最适合你的方法,需要你在阅读中自己体会、摸索。
不过,虽然没有统一有效的方法,但有相似的境界,它们或许可以帮助你检测读书效果。
我认为读书有以下四种境界: 最低的境界是——读之无味。
看书味同嚼蜡。
如果什么书都读之无味,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处在这个境界的同学,先不要着急,要相信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你要耐心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总能找到某一类你能读进去的书。
只要静心读进去,只要是好书,你很快就能读出味道来。
不需要多长时间,你就能脱离这最低的境界了。
倒数第二个境界是——读之有悟。
通过读书,把你原来那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起来了;自己原来不懂的东西,现在开始懂了;过去自己理解很粗浅的东西,现在觉得有了较为深刻的洞察。
到了这个境界你就算会读书了。
只要认真阅读,读之有悟的境界,是不难达到的。
读书的更高境界是——读之有乐。
一读书就开心,读了一本好书立马就想推荐给别人。
读之有乐是非常高的境界。
你要是有这种感觉,你就接近成为高雅之人了。
到了这个境界,你一举手一投足,别人就能发现你是很有内涵的。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之入魔。
读书读得像着魔了一样。
别以为这样的人是怪人,其实你们家长也都曾经这样着魔过,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为某一种书着魔过:不吃饭在看,不睡觉也在看。
当然只限于个别的时候,限于阅读个别的好书。
如果你经常能有这种读书入魔的感觉,那你就不是一般人了,你就是非常高雅的人了,你就是非常有内涵的人了。
因为,中外历史上很多杰出的人物就经常这样读书入魔。
以上四种读书境界,你可以在阅读中检验自己的读书效果。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读书方法。
我的方法是三个阶段的轮回。
第一阶段叫以书为师,第二阶段叫以书为友,第三阶段叫以书为敌。
以书为师是第一步。
一开始读书,一定要虚心阅读,不要怀疑。
读书之我见

读书之我见读书如积水,今日一滴,明日一点,终有一日方可大成。
——题记自古便有读书人作诗写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言甚好。
古人曰":读书者,乃圣贤者。
"此言更是精妙。
古往今来有哪位著名君王不是自幼饱读诗书?又有哪位英勇大将不是苦读军书?由此可见读书方可成大器。
读书可以作为斗争的武器,也可提升一个人的气质。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我自认为此言道理甚深。
谁说读书人文文弱弱,不可经一丝风雨?此言差矣。
鲁迅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鲁迅先生的笔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他的《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等名著不正像一把利刃插入敌人的心脏吗?再看古时被誉为智者的诸葛亮不就是一个读书人?“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如今社会不就是读书人的天下吗?动下脑就可获千金。
谁说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此言不可信也信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读书者应“勤”字当头。
可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时有李贺,七岁能辞章作词,每日朝出晚归,用功程度大可称呕心沥血。
今有学者鲁迅每日休息不过五小时,并言“读书就是最好的休息”。
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以读书。
于谓“勤”字当先才会有所收获,不可三心二意,更不可有“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之势”所以读书之要素乃"勤"字当头!耐得住寂寞。
前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有古人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手方悔读书迟”由此可见读书本该以勤为主!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 我自认为不过第一境,精神粮食有待改善。
古时文人大多文文弱弱,袋中甚是寒酸,因此被世人称为穷酸之人。
但我要为他们申辩。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问世间又有几人拥有?答曰:寥寥可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之我见(精品)
书——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就与吃饭睡觉一样。
可是有些人厌恶读书,认为读书十分枯燥无味,而我却认为读书可以给我带来乐趣。
书好象是一位懂得许多知识、有许多经验的智者,可以从她的谈吐中学到各种知识,这倒应验作家歌德的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书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有用的知识,她在各个方面还是我们有用的向导,如果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便可以去请教工具书;如果我在生活上遇上麻烦,可以去请有关生活方面的书来帮忙……读书还可以交流作者与读者的感情。
作者在写一本书时都会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去,读者读到他的书时,便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读不同的书给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读历史书能让人回到那遥远的过去,了解各种各样古代的事情;读小说能让人变成书中的主人公,去亲身体验一下主人公的经历;读科幻书能让人置身于新奇的幻想世界;读科普书能让那些复杂而深奥的科学原理通过图片与文字展现在你面前……
我最喜欢的书是美国作家房龙所写的《人类的故事》。
这本书图文并茂,里面有367
幅世界名画和60多幅经典照片,介绍了人类历史上的各种大事,有罗马兴衰、埃及女王、希腊与波斯之战、十字军东征、一次世界大战……等等。
我们一家人中,不仅我一个人爱读书,爸爸妈妈也都很爱读书。
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家中,我在全神贯注地读课外读物,爸爸正在津津有味地读一本小说,妈妈把切好的肉放在锅里烧,趁肉没熟,自己去看看书,不知过了多久,妈妈闻到了一股糊味,大叫一声:“肉糊了!”,来到厨房,发现肉已经黑糊糊的了,我笑着说:“看来咱们啃书本的味儿比吃肉还香!”大家都笑了。
说到读书,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到图书馆去还书,图书管理员发现他的书又破又烂,便问:“为什么你的书破成这样?”那个人答道:“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
管理员又问:“为什么这两页不见了?”那个人又答道:“高尔基说过,‘看一本书就象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两页我吃了。
”——我们读书可不能象他这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