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案例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母鸡》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母鸡》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2
①出示句子,自读,交流句子写什么。 ②体会夸张写法:聋子能听见母鸡叫吗?为什么要说聋子都受不了呢? ③怪不得作者在第一段第一句就写了“我一向讨厌母鸡”。了解这句话在 段中的作用。(总起、引出下文)品读,读出讨厌来。 仿写:这座山太高了, 去少年宫的路我太熟了,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方法,感受夸张手法的生动幽默。仿照句子说话, 进行迁移创造。】 2.研读第二段,培养分析能力。 (1)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出这一原因的句子,并标画出 来。 出示中心句: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 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指名学生读句子——圈出重点词再读。 (3)围绕中心句研读第二段。 认真读课文第二段,找出体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词句, 可以圈画,写感受,谈体会。 (4)交流讨论。 预设要点: (许多词句中都蕴含好几层含义,学生只要能说得有理有据即可。) 预设一:体会负责。 母鸡所做的一切(保护、喂养、照顾、教育子女等)都是母鸡负责的表现 。 预设二:体会慈爱。
3
句1: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 ,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①抓住“一点儿”东西就 紧叫”;鸡雏的肚子“像汤圆似的”,自己却“消瘦”许多;教子女吃之前还 要“啄一啄”自读,谈感受。
②比较:鸡雏的肚子怎样?母鸡自己又怎样?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③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句2: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 它一声也不哼。 ①读句子抓住“一声也不哼”感受慈爱,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②比较:以前会这样吗?(联系第二自然段:对别的母鸡下毒手,咬下一 撮儿毛来)体会慈爱。 ③齐读这一句。 预设三:体会勇敢。 句1: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 可怕的东西。 ①抓住“不论……总是……”悟读。 ②从“挺着脖儿”感受勇敢。 句2: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 怕它三分。 ①自读,谈感受。 ②抓住“假若……一定……连……”读。比较:以前它见大公鸡是怎样的 ?(联系“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③指名学生读。 预设四:体会辛苦。

新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母鸡》公开课优质课教案第一课时

新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母鸡》公开课优质课教案第一课时

《母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的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敬畏的情感历程,感受母鸡伟大的母亲形象。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教学难点通过抓作者的态度变化,理清课文结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母鸡的图片。

课时安排2 课时。

课时1。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同学们,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四篇文章。

《济南的冬天》和《养花》都让我们感受到老舍先生是那么地热爱生活,对生活的观察体悟细致入微。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走近老舍,共同欣赏他的另一部作品——《母鸡》。

二、新课学习(一)初读感知,理清脉络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用横线画出文中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在此过程中解释词语:“田坝、欺侮、顶……顶……”;强调读音:可恶(w ù)一撮(zuǒ)儿3.认读生词:(1)课件出示: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乘其不备小疙瘩欺侮挺着警戒啼叫慈爱忠厚英雄尖锐孵出一撮儿(2)抽读——齐读。

(3)比一比:红蓝两色词语有什么不同。

(红:贬义,出现在第一段;蓝:褒义,出现在第二段)4.指名都整篇文章。

思考: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5.理清文脉,尝试分段。

【设计意图: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理清文章思路,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1)交流画出的两个句子:①我一向讨厌母鸡。

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相机板书:讨厌,不敢讨厌。

(2)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讨厌母鸡,哪几个自然段写不敢讨厌母鸡,并以此为依据将课文分成两段。

(3)交流评议。

(二)自主学习,教学生字。

1.小组交流:本课中有哪些生字词难读或难写,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学生自主教学:由提出生字词的学生做“小老师”或带大家读,或带大家写。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母鸡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母鸡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母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随文理解颤颤巍巍如怨如诉尖锐凄惨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通过品味对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描写,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感受作者细致传神的描写,积累优美词句。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品味有关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描写,感受作者细致传神的描写。

难点: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母鸡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了解与作者相关的小故事。

学生:观察母鸡乱叫时、下蛋后、带小鸡时、保护小鸡时的样子。

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出示挂图或课件认识母鸡。

)同学们回家都认真观察了母鸡的一些生活习性吧?把你的所见所闻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母鸡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再来读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作上批注。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下列词语,指名朗读。

惊恐田坝疙瘩警戒颤颤巍巍预备啄食尖锐凄惨如怨如诉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四、熟读课文,感悟母鸡1.再读课文,边读边做上批注:作者对母鸡前后的态度有什么样的变化?2.小组交流: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说说你的理由。

等会儿请小组代表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说给同学听。

3.小组交流反馈: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

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五、细读课文,品评母鸡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

深入品味文章。

学习第1、2段。

1.自读第1、2段,边读边勾画出表现母鸡讨厌的词句。

2.结合作者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补充,说感受。

3.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学生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母鸡-1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母鸡-1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母鸡-1目标1.了解故事中母鸡的特征与习性;2.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及其意义;3.能够联系生活体验,感悟故事中呼唤友爱、勇气、智慧等品质的精神内涵,体验“互助、互爱、互敬、共赢”的社会氛围;内容教学前的准备1.准备教材: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同步练习),课文“母鸡-1”;2.确定教学目标;3.设计课前预习作业,例如观察小鸡、大约切割、拼字游戏等。

教学活动1. 导入1.通过照片或者小视频带领学生回想眼前动态中的母鸡,引起学生兴趣;2.以问题形式,激发学生对于母鸡的好奇心,例如:你们见过母鸡吗?母鸡有什么特征?2. 学习与体验第一部分:展示课文1.教师或学生诵读课文,让学生眼前回想文章内容,并着重关注母鸡的形象描写与习性;2.学生自学生字词,向老师和同学询问不懂的字词,例如:立正、松弛、盘旋等。

第二部分:分组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母鸡的特征与习性;2.每个小组课堂展示得出的母鸡特征和习性,一起总结成大类。

第三部分: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在家中观察家中的母鸡(或用网络等多媒体进行观察),然后选择自己最有印象的母鸡,努力描绘出母鸡的特点和习性并写回日记。

3. 总结1.教师给予每组口头评价,并进行总结性评价;2.提出展望,展望下一篇课文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期待。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母鸡的特点与习性,体验了通过多角度交流讨论达到学习的好处。

同时,通过这节课的体验,学生们体验到“互助、互爱、互敬、共赢”的社会氛围,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在语文表达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母鸡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母鸡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母鸡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1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 导入新课: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

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1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2 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1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 全班交流。

3 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1 思考讨论: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1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

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母鸡》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母鸡》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积累词语若干个。

理解“颤颤巍巍、如泣如诉”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的原因。

3.通过阅读,能发挥想象,知道母鸡叫声所表达的意思。

4.从课文中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教学准备:1.多媒体演示。

2.课前材料收集。

教学过程:一.通过谈话,揭示课题:1.师述:生活中,你们对母鸡的印象如何?2.揭题:母鸡(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出示)读文思考:作者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分别在文中的哪几小节进行了描写?2.交流。

(板书)讨厌不讨厌(1-----3)(4-----7)三.学习课文,深入感悟:(一)学习第一段:1. 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呢?请同学们默读1----3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2. (出示)理解词语:颤颤巍巍,如泣如诉。

师述:能照着“如泣如诉”的样子再写两个词语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3.那么想想一下母鸡想用声音告诉人们什么呢?(出示)母鸡受了一点惊恐,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学习第二段:过渡: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了呢?1.四人小组学习,找出有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2.重点指导第五节。

(1)(出示)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2)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看看前,看看后。

()(4)(出示)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板书)爱4.选一节你最喜欢的小节读读,再次体会伟大的母爱。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9母鸡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9母鸡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9母鸡_西师大版师:同学们,挺胸,抬头,微笑。

精神状态不错。

今天我们连续来当小问号、小工兵、小先生,期望同学们好好表现。

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什么字?[师板书:鸡]生:鸡。

师:你用那个“鸡”组几个词,说给同学和老师听。

[生抢着回答]生1:大鸡,小鸡。

生2:山鸡,野鸡。

生3:公鸡,母鸡生4:肉食鸡。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许多。

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学习母鸡。

老师要来当小问号问同学们个问题。

你看到“母鸡”那个词,第一联想到什么?生1:我想到母鸡会下蛋,因为我喜爱吃鸡蛋。

师:那你要好好感谢母鸡。

生2:我想到了母鸡会可不能孵小鸡。

生3:我想这只母鸡是不是鸡妈妈,它要是鸡妈妈,会如何样对它的小孩。

师:同学们的联想可真丰富。

现在请同学们来当小问号来问一问,作者可能写母鸡的什么?生1:作者专门可能写母鸡的叫声。

生2:作者专门可能写母鸡下蛋。

生3:作者专门可能写母鸡如何样关怀它的小孩。

生4:作者专门可能写母鸡的特点。

生5:作者专门可能写自己喜不喜爱母鸡。

师:同学们想到的问题可真许多。

老师归纳你们提出的问题有两个:1、母鸡的特点是什么?2、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如何样的?[师板书:态度特点]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明白得课文内容,解决这两个问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现在我们先来当小工兵预习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熟。

要求:大声朗读课文两边,然后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生字、不明白得的词。

不明白得的词能够结合上下文来明白得,可不能的能够查字典,也能够请先生。

[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小组交流自学情形][师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自学情形]师:同学们当小工兵当的不错啊,现在我们连续来当小工兵,解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那个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读一遍课文,看一看作者对母鸡的态度。

[生读课文,解决问题,自己先摸索,小组再交流]师:三组,把你们交流的结果说一下。

生:我们认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开始是厌恶母鸡,母鸡当了妈妈后,作者就不敢厌恶母鸡了。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9. 母鸡,教学设计,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9. 母鸡,教学设计,教案
2.互动交流,确定作者情感变化主线。
(随之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3.指导朗读这两句话,读出情感的变化。
4.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情感前后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这一切缘于什么呢?浏览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5.互动交流,锁定“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6.齐读,融入对鸡妈妈的赞赏之情。
4.互动交流,在品读中加深理解。
(1)“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①(出示)儿时的游戏“老鹰捉小鸡”。当老鹰扑过来的那一刻,为首的鸡妈妈心里在想什么?
②齐读、感悟。
(2)“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也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感受作者细致传神的描写,积累优美词句。
教法学法
启发引导法自读自悟法合作交流法品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随文理解“颤颤巍巍”、“如怨如诉”、“尖锐”、“凄惨”等词语的意思。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重点难点】
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先抑后扬,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透露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品味有关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描写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多读、多体会。体会作者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母鸡的情感变化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再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和生活经验,与同学进行交流,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鸡》教学案例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东胜小学:韦洪明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测激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对母鸡有两种态度,那么他对母鸡的情感前后究竟有什么变化?
2、在文中找出能直接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3、文章哪些段落描写了“我”讨厌母鸡?哪些段落描写了“我”喜欢母鸡?
二、导探激励
(一)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1、自主学习1、2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段,概括作者讨
厌母鸡的原因。

(提示:这是一只__________的母鸡,令人__________!)
2、交流自主学习的情况。

3、概括说出母鸡让人讨厌的原因。

(提示:叫声讨厌、炫耀自己。


(二)合作探究,细读理解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第3---8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
A、探讨后作答:作者把两种不同的态度放在一起写,用了哪个自然段来连接?像这样把文章前后部分的内容连贯起来的段落叫做(),它的作用是()。

B、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C、读第4至8自然段,勾出能体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句子。

D、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品读,读出感情。

(2)小组自主学习。

2、检测学习情况,在班上交流。

(相机出示课件)
(三)精讲点拨,品读感悟
1、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

点拨: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赞叹母爱的伟大,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带着你对母爱点点滴滴的感受,再读第9自然段。

2、组内交流: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9自然段的理
解。

三、达测深化
1、展示练习题
2、学生自主完成
板书设计:
16
讨厌→母鸡←喜欢(不敢再讨厌)
无病呻吟负责慈爱
勇敢辛苦
拼命炫耀伟大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