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x线学复习

合集下载

骨伤科X线诊断学总论

骨伤科X线诊断学总论
▪ 相同的骨膜反应可有不同的病 理基础,不同的病变也可有相 似的骨膜反应类型
骨膜增生(骨肉瘤)
6、骨内和软骨内钙化
a、病理:骨内坏死组织,正常和病理软骨 内发生钙化。
b、X线表现:骨髓腔内、松质骨内、正常 软骨和瘤软骨内出现颗粒状、小 环状或不规则形高密度致密影。
c、临床意义:骨梗塞、关节软骨和椎间盘 软骨退行性变和软骨类肿瘤等。
⑦对于本病变你会考虑和哪些疾病 进行鉴别?
⑧按照观片情况和分析步骤,书写 规范的实训报告。
改革后的实训方式优点
1.时间充足 2.准备充分 3.视野开阔 4.能力训练 5.学习自由
视野开阔
兴趣性强
学习自由
主动性强
影像诊断的宗旨
全面观察 结合临床
具体分析 作出诊断
第二节 骨的结构和生理
人体骨骼根据形态分为:长骨、短骨、 扁骨、不规则骨。
❖ 3、何谓骨龄、子骨、副骨、关节? ❖ 4、骨的基本病变有哪些?阐述常见骨基本病变
的病理、X线表现和临床意义。 ❖ 5、关节的基本病变有哪些?阐述常见的关节基
本病变病理、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
文档名
THE END!THANK YOU !

( 化

脓 )


膝 关 节 滑 囊 积 液
(二)关节破坏
❖ 1、病理:关节软骨及骨性关节面骨质被 病理组织代替而形成的缺损。
❖ 2、X线表现: ❖ (1)关节软骨破坏则关节间隙变窄。
(2)骨性关节面及骨端松质破坏则出现 低密度骨缺损区,关节间隙不同程度狭 窄或脱位等。
❖ 3、临床意义:常见于化脓、结核或类风 湿性关节炎等。
2、骨质软化
a、定义: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减 少,钙盐含量降低。

《骨伤科X线诊断学》试卷

《骨伤科X线诊断学》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骨伤科X 线诊断学》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1.病理性骨折:2.骨膜反应:3.CRPS :4.骨质疏松:5.跟骨结节角:1.骨折移位方式有———、———、———、———、分离移位五种。

2.骨折的愈合过程有———、———、———三期。

3.肱骨外科颈骨折————、————、————、粉碎嵌查型等四型。

4.腰椎35°-40°摄片,成像后出现“狗形”。

头为同侧———、耳为———、眼为———、颈为———、身体为———、狗腿为———、尾巴为——。

5.瘤骨X 线常有以下几种表现象牙状瘤骨、———、———、———四种。

题目 1 2345678910答案 题目 11 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题目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目 31 323334353637383940答案1.以下不是软骨内化骨的有( )A 、躯干B 、四肢C 、颅顶骨D 、颅底E 、筛骨 2.骨巨细胞瘤的X 线表现,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 ( )。

A 、蛋壳样B 、肥皂泡样C 、吹气样D 、头发丝样E 、以上都不对3.胃肠道的钙质不能吸收,血清钙含量降低,骨内矿物质沉着障碍,致患佝偻病或骨软化症( )A 、VitAB 、VitBC 、VitCD 、VitDE 、VitE4.当( )功能减退时,骨骼生长缓慢,骨化中心出现延迟,造成呆小症。

A 、性激素 B 、甲状旁腺激素 C 、甲状腺素 D 、肾上腺皮质激素 E 、脑垂体 5.在前列腺肿瘤时,前列腺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以后,( )升高。

A 、血清酸性磷酶B 、血清碱性磷酶C 、血清钙D 、血清蛋白E 、血清浆细胞 6.以下哪一个不是子骨的特点( )A 、骨骺附近B 、肌腱中C 、圆形或椭圆形D 、骨化中心没有合并E 、手、足部7.一切骨骼疾患X 线表现,可概括为四种,下列哪种不是( ) A 、密度 B 、外形 C 、结构 D 、大小 E 、疏松 8.下列哪种不是骨密度增高的表现( )A 、骨质增生硬化B 、骨软化C 、骨内或软骨钙化D 、骨压缩E 、骨矿物质沉积 9.成骨肉瘤的X 线表现,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瘤骨B 、骨质破坏C 、分房性破坏D 、软组织肿块E 、骨膜反应 10.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 线表现,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 )A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B 、关节附近骨质硬化C 、关节间隙增宽D 、骨膜增生E 、评卷人得分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评卷人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年级、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关节间隙变窄1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时Perkins方格需要拍摄:( )A、髋关节正位片B、髋关节侧位片C、骨盆侧位片D、骨盆斜位片E、股骨头侧位片12.以下哪些不是成骨不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骨与关节影像学

骨与关节影像学

关节纤维性强直
关节脱位
• 关节骨端脱位离正常相对关系
• 常见
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 分类
程度
完全,不完全性(半脱位)
原因
外伤性 常伴撕裂性骨折
病理性 化脓性或结核性关节炎
先天性 关节发育不良
复习
基本病变 骨 软组织
关节
密度增加 骨质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死 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 关节腔造影 显示关节囊、肌腱、韧带、软骨等关节细微 结构
血管造影
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
膝关节造影
超声检查
•优势 无创、价廉、移动方便 对浅表病变显示较佳
•目的 浅表病变检查和定位
•局限 对疾病的特异性及骨骼检查欠佳
同位素检查
• 优势 功能成像 全身扫描
• 目的 病灶定位 早期发现异常 可进行治疗
全身系统
营养、代谢、内分泌等
检查方法
• X线平片
• 造影
血管造影

关节腔造影
• CT
平扫、增强
• MRI 平扫、增强、功能成像
• 超声
• 同位素
• 介入放射技术
X线平片
良好的定位、定性作用
检查要求 正侧位片 包括软组织 邻近一个关节 对侧对比
CT
•优势
密度分辨力高
显示精细结构
•作用
确定范围、性质以及和周围结构的关系
骨关节病变基本 X 线表现
• 骨基本病变 • 密度减低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 密度增加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坏死 骨膜增生
• 关节基本病变 肿胀 破坏 退行性变、强直
骨质疏松
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 (有机成份和钙盐同时减少)

X线检查技术复习题

X线检查技术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X线管发出的X线束是()A.平行线束B.锥形线束C.交叉线束D.垂直线束E.不规则线束2.滤线栅的作用是()A.吸收散射线B.吸收焦外X线C.吸收原发射线D.吸收软射线E.抑制散射线3.X线穿过人体后,强度分布出现差异,称为()A.物体对比度 B.X线对比度 C.天然对比度 D.吸收对比度 E.影像对比度4.下列不属于CR系统组成的有()A.X线机B.IPC.影像阅读器D.平板探测器E.存储装置5.关于瓦氏位体位设计中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B.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且与台中线重合C.听眦线与床面呈37°D.听眦线与床面呈23°E.鼻中棘对准暗盒中心6.CR经X线照射后获得的图像是()A.模拟影像B.数字影像C.红蓝影像D.彩色影像E.超声图像7.关于散射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X线波长越长,产生散射线越多B.X线强度越小,产生散射线越多C.物体越薄,产生散射线越多D.物体受照面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E.散射线使照片对比度增大8.透视和摄影都要利用的X线特性是()。

A.穿透性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D.电离作用E.生物效应9.要想将使用过的IP再次使用,必须()A.使用高能射线照射B.使用电流消除残存电荷C.使用显影液、定影液重写D.使用清水冲洗E.使用强光照射消除数据10.用于显示手舟骨最佳摄影体位()。

A.手正位B.手侧位C.手斜位D.腕关节正位E.腕关节尺偏位11.有关听眦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连线B.外耳孔与眼外眦的连线C.外耳孔与鼻前棘的连线D.外耳孔与眉弓的连线E.外耳孔与鼻尖的连线12.第一斜位又称为()A.右后斜位B.左后斜位C.左侧位D.右前斜位E.左前斜位13.第1、2颈椎摄影检查采取哪种位置()A.正位及斜位B.正位及侧位C.侧位及斜位D.双侧斜位E.张口正位及侧位14.腰椎正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A.脐孔B.脐孔上3cmC.脐孔下3cmD.髂棘E.以上都不是15.观察副鼻窦常采用的摄影位置是()A.瓦氏位、柯氏位B.瓦氏位、汤氏位C.汤氏位、柯氏位D.柯氏位、头颅侧位E.头颅正位、头颅侧位16.急腹症应首选的摄影体位是()A.腹部站立前后位B.腹部仰卧前后位C.腹部站立侧位D.腹部仰卧侧位E.腹部侧卧后前位17.有关柯氏位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呈俯卧姿势B.听眦线垂直台面C.两外耳孔到台面距离等高D.下颌内收,额及鼻尖靠近台面E.矢状面平行台面18.头颅侧位摄影时与胶片垂直的是()A.听眦线B.瞳间线C.听鼻线D.听口线E.听眶线19.胸部疾病首先采用那种检查方法()A、MRI B.X线摄影C.体层摄影D.CT E.钡餐20.最常用于消化道造影检查造影剂是()A.硫酸钡B.碘番酸C.碘化油D.非离子造影剂E.以上都不是21.下列与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无关的是()A.被照体原子序数B.被照体密度C.X线质D.散射线E.被照体面积22.X线照片影像的要素,不包括()A.密度B.锐利度C.宽容度D.颗粒度E.失真度23.X线穿过人体后,强度分布出现差异,称为()A.物体对比度 B.X线对比度 C.天然对比度 D.吸收对比度 E.影像对比度24.关于X线管焦点叙述错误的是()A.灯丝电子撞击的面积为实际焦点B.实际焦点在像面上的投影为有效焦点C.实际焦点由主焦点和副焦点构成D.有效焦点为圆形E.有效焦点标称值没有单位25.下列物质可用做滤线栅板填充物的是()A.钨B.铝C.锌D.铜E.铁26.CR经X线照射后在影像板存留的是()A.模拟影像B.数字影像C.黑白影像D.彩色影像E.电信号27.关于散射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X线波长越长,产生散射线越多B.X线强度越小,产生散射线越多C.物体受照面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D.物体越薄,产生散射线越多E.散射线使照片对比度增大28.CR的工作流程不包括()A.信息预处理B.信息采集C.信息转换D.信息处理E.信息存储与输出29.要想将使用过的IP再次使用,必须()A.使用高能射线照射B.使用电流消除残存电荷C.使用显影液、定影液重写D.使用清水冲洗E.使用强光照射消除数据30.以下关于关节运动,错误的是()A.关节组成骨相互靠近,角度减小成为“屈”B.关节骨向腹侧面靠近者为“内收”C.骨绕矢状轴做旋转运动,骨的前面向内旋转成为“旋内”D.内收与外展相对E.部分肢体摄影位置需要关节呈一定运动状态31.有关听眶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连线B.外耳孔与眼外眦的连线C.外耳孔与鼻前棘的连线D.外耳孔与眉弓的连线E.外耳孔与鼻尖的连线32.第一斜位又称为()A.右后斜位B.左后斜位C.左侧位D.右前斜位E.左前斜位33.腰椎常规摄影检查的首选组合是()A.正位及斜位B.正位及侧位C.侧位及斜位D.双侧斜位E.双侧侧位34.与剑突末端至肚脐连线中点同一平面的是()A.第12胸椎B.第1腰椎C.第2腰椎D.第3腰椎E.第4腰椎35.拟诊上颌窦积液的患者应首选的摄影位置是()A.俯卧瓦氏位B.站立瓦氏位C.汤氏位D.柯氏位E.头颅侧位36.急腹症应首选的摄影体位是()A.腹部站立侧位B.腹部仰卧前后位C.腹部站立前后位D.腹部仰卧侧位E.腹部侧卧后前位37.有关头颅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呈俯卧姿势B.听眦线垂直台面C.矢状面平行台面D.下颌内收,额及鼻尖靠近台面E.两外耳孔到台面距离等高38.鼻骨侧位摄影时与胶片垂直的是()A.听眦线B.听眶线C.听鼻线D.听口线E.瞳间线39.疑有肺尖处病变应选择的摄影位置是()A.胸部后前位B.胸部侧位C.胸部斜位D.胸部前弓位E.胸部点片40.影响DSA影像质量的因素不包括()A.设备因素B.成像方式C.操作技术D.造影方法E.患者心理因素41.关于光学密度,叙述正确的是()A.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称为阻光率B.照片阻挡光线的能力称为透光率C.光学密度是阻光率的对数D.光学密度是透光率的倒数E.光学密度是透光率的对数42.关于照射野的X线量分布叙述错误的是()A.近阴极端量多B.近阳极端量少C.沿球管短轴方向对称D.关于球管长轴对称E.近阴极端有效焦点小4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线球管发射锥形X线束B.入射于曝光面的大小为照射野C.摄影时照射野应尽量大D.X线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E.锥形X线束的中心部分为中心线44.X线中心线以外的线称()A.平行线B.垂直线C.轴线D.斜射线E.中心线45.关于散射线,叙述错误的是()A.随管电压增大而加大B.与被照体厚度有关C.照射野大,散射线多D.主要来源于康普顿效应E.对照片密度对比度无影响46.有关X线束、照射野的叙述,错误的是()A.X线球管发射锥形X线束B.X线束入射被照体曝光面的大小称照射野C.摄影时照射野应尽量大D.摄影中的X线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E.X线束中心部分的X线为中心线47.DR探测器的种类中不包括()A.直接型B.间接型C.多丝正比电离室型D型E.光激励发光型48.不是CR特点的是()A.数字成像B.成像载体可重复使用C.动态成像D.可进行数字图像处理E.可使用普通X线机球管49.IP曝光后,应在多长时间内进行信号读取()A.1分钟B.1小时C.8小时D.12小时E.24小时50.FPD可用于DSA的根本原因是()A.对比度好B.分辨率高C.成像速度慢D.可以动态成像E.视野大51.中心线与被照体局部边缘相切为()A.前后方向B.后前方向C.切线方向D.冠状方向E.轴方向52.第二斜位又称为()A.右后斜位B.左后斜位C.左侧位D.右前斜位E.左前斜位53.颈椎常规摄影检查的首选组合是()A.正位及斜位B.正位及侧位C.侧位及斜位D.双侧斜位E.双侧侧位54.拟诊上颌窦癌合并骨质侵犯的患者应首选的摄影位置是()A.俯卧瓦氏位B.站立瓦氏位C.汤氏位D.柯氏位E.头颅侧位55.腰椎滑脱、腰椎椎弓峡部裂、脊柱裂分别首选的摄影体位是()A.腰椎前后位、侧位;腰椎斜位;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B.腰椎斜位;腰椎前后位、侧位;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C.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腰椎斜位;腰椎前后位、侧位D.腰椎前后位、侧位;腰椎斜位;腰椎前后位、侧位E.腰椎斜位、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腰椎前后位、侧位56.关于头颅侧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于检查颅骨骨质改变B.头颅常规摄影体位之一C.矢状面与台面平行D.瞳间线与床面垂直E.应深吸气后屏气曝光57.关于胸部摄影,错误的是()A.两手背置于髋部,双肘内旋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双臂投影于肺内B.焦-片距应为180cmC.应使用滤线器D.应使用短摄影时间E.常规站立后前位58.下面与DSA影像质量无关的是()A.成像方式B.摄影条件C.摄影体位D.后处理技术E.对比剂批号59.下面不能用于DSA检查的疾病是()A.血管闭塞B.血管手术后随访C.冠心病和心肌缺血D.皮脂腺瘤E.血管外伤60.DSA基于()A.数字荧光成像B.超声波成像C.断层成像D.核素成像E.模拟成像二、多项选择题1.X线照片影像的要素,包括()A.密度B.锐利度C.宽容度D.颗粒度E.失真度2.关于X线管焦点叙述正确的是()A.灯丝电子撞击的面积为实际焦点B.实际焦点在像面上的投影为有效焦点C.实际焦点由主焦点和副焦点构成D.有效焦点为圆形E.有效焦点标称值没有单位3.下列哪些摄影位置矢状面与胸片架不垂直()A胸部后前位 B.胸部侧位 C.心脏血管后前位 D.心脏右前斜位 E.心脏左前斜位4.下列物质不可用做滤线栅板填充物的是()A.钠B.铝C.锌D.铜E.铁5.子宫输卵管造影常用的对比剂为()A.泛影钠B.碘苯六醇C.碘番酸D.碘化油E.泛影葡胺6.下列属于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的是()A.影像对比度增加B.影像清晰度降低C.影像颗粒性变差D.增加散射线的量E.增加照片灰雾7.下列属于CR系统组成的有()A.X线机B.IPC.影像阅读器D.后处理工作站E.存储装置8.下列哪些摄影位置矢状面与胸片架垂直()A胸部后前位 B.胸部侧位 C.心脏血管后前位 D.心脏右前斜位 E.心脏左前斜位9.关于瓦氏位体位设计中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B.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且与台中线重合C.听眦线与床面呈37°D.听眦线与床面呈23°E.鼻中棘对准暗盒中心10.子宫输卵管造影常用的对比剂为()A.泛影钠B.碘化油C.泛影葡胺D.碘苯六醇E.碘番酸11.医学影像成像三要素包括()A.信息源B.CTC.信息接收器D.MRIE.信息载体12.以下属于X线成像的有()A.模拟X线成像B.计算机X线成像C.MRID.超声成像E.CT成像13.以下属于影响DR影像质量的因素有()A.空间分辨力B.密度分辨力C.噪声D.曝光宽容度E.调制传递函数14.下列哪些摄影位置可用于心脏大血管检查()A.胸部前弓位B.胸部左侧位C.心脏血管后前位D.心脏右前斜位E.心脏左前斜位15.颈椎右后斜位可以显示下列哪项部位()A.显示左侧椎间孔B.显示右侧椎间孔C.近照片侧椎弓根显示清晰D.可显示小关节E.可显示椎体三、填空题1.模拟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有三要素:、、。

医学影像学(8.1.3)--骨关节系统练习题

医学影像学(8.1.3)--骨关节系统练习题

医学影像学》骨关节系统练习题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得分:一、X型题 (答题说明:多项选择题,每道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至少有二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挑选出来,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共有7题,合计0.0分。

)1.骨质疏松X线表现?A.骨质密度减低B.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C.骨皮质分层,变薄D.骨质不规则破坏E.有时出现为椎体压缩2.有关病理性骨折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A.骨折发生在已有病变的骨质部位B.引起病理性骨折的外伤力量很大C.曾患慢性骨髓炎现已愈合的骨骼容易骨折D.原有骨折现已完全愈合的部位容易骨折E.病理性骨折的形态一般为粉碎性3.慢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下列哪几项正确?A.骨质硬化B.大块死骨C.骨瘘孔D.骨破坏E.骨包壳4.下列哪些疾病主要起源于干骺端A.骨肉瘤B.成软骨细胞瘤C.纤维肉瘤D.尤文氏肉瘤E.非骨化性纤维瘤5.在下述的骨巨细胞瘤X线表现中,哪些是正确的A.常发生于骨骺与干骺端融合之前B.多位于长骨的骨干中央C.最常见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桡骨远端D.骨质破坏区横径大于纵径是其特征E.骨膜反应常见6.骨肉瘤的基本X线征有 ( )A、瘤骨B、骨质破坏C、死骨形成D、骨膜增生E、软组织肿块7.骨骼的基本病变有 ( )A、骨质疏松B、骨质软化C、骨质破坏D、骨质增生硬化E、骨膜增生得分:二、论述题 (答题说明:根据题目要求,请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共有3题,合计0.0分。

)8.化脓性骨髓炎死骨形成的原因及其X线表现9.试述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变扩散途径10.女 50岁,四肢小关节肿痛,活动障碍,伴晨僵>2小时。

平时有低热,血沉加快。

试分析病变性质、诊断及鉴别诊断。

得分:三、名词解释题 (答题说明:请解释下列名词。

共有3题,合计0.0分。

)11.骨质疏松12.凹陷骨折13.骨折得分:四、判断题 (答题说明:根据要求,请判断下列问题是正确还是错误,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述及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述及影像学表现
– 病理组织本身直接溶解骨组织 – 病理组织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亢进所致
• X线表现
– 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和正常骨结构 消失
– 骨松质早期破坏:斑片状骨小梁缺损 – 骨皮质破坏:医哈学影像氏诊断述管学和第影筛九像章学骨表孔骼现肌状肉系扩统概 大,骨皮质内外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骨质破坏X线表现 股骨远段可见骨皮质和骨松质大
骨质疏松CT表现 腰椎皮质变薄,横行 骨小梁减少,纵行骨 小梁相对明显,其中
一椎体上缘内凹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 述和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 检测骨质疏松
– X线平片优势
• 简单易行,是首选检查手段
– X线平片限度
• 骨内钙盐丢失达30%~50%时,才能显出阳性X线征, 出现骨质疏松征象延迟,且不能准确衡量骨量丢失 的程度
述和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 X线及CT:骨密度减低
– 长骨
• 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出现 分层现象
• 严重者:骨密度与周围软组织相仿,骨小梁几乎完 全消失,骨皮质薄如细线样
• 在弥漫性骨质密度减低的基础上,出现散在分布的 点状透光区
– 脊椎
• 皮质变薄,横行骨小梁减少或消失,纵行骨小梁相 对明显,多呈不规则纵行排列
片缺失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 述和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 CT
– 骨松质破坏
• 早期:局部骨小梁稀疏,CT值常在软组织范围内 • 进展:斑片状、大片状骨松质缺损
– 骨皮质破坏
• 骨皮质内出现小透亮区(此为扩大的哈氏管) • 骨皮质内外面不规则虫蚀样改变、骨皮质变薄 • 范围不等的全层骨皮质缺损

最新第三章:骨关节正常x线解剖及变异1-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第三章:骨关节正常x线解剖及变异1-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四)韧带 在较大的关节,如膝、髋 和踝关节附近的韧带,可在脂肪的对比下显
影,发炎或外伤出血时则模糊不清。
三、儿童骨关节的X线解剖特点 (一)骨干------同成人 (二)干骺端 干骺端顶端见不规则 的致密带状影,为先 期钙化带,骨长径生 长靠先期钙化带的不 断骨化。 (三)骨骺 位于长骨的两端骨或突出部在胎儿及儿 童时期多为软骨,称骨骺软骨,随年龄 增长逐渐骨化,即出现二次骨化中心, 由小变大,最后与骨干愈合。
返回
四、四肢骨关节不同部位的正常X线解剖 见书中线条图(从略)
第二 节 躯干骨
一、脊柱 (一)脊柱的生长发育 脊柱为软骨内化骨,每个 脊椎都有三个原发骨化中 心,一个形成椎体,另外 二个形成椎弓,于出生时 三部分均已骨化完成。 婴儿椎体侧位像如横卧卵 圆形
到学龄前小儿椎体侧位像大致为矩形
约9~12岁时椎体
第三章 骨关节正常 X线解剖及变异
第一节 四肢骨关节X线解剖及变异
一、成人正常长管状骨X线解剖 (一)骨干 1、骨膜 2、骨皮质
①骨干中段最厚 ②肌腱附着处可见凹凸不平或突起 ③骨中部可见营养动脉孔
3、骨松质: 4、骨髓腔
(二)骨端 骨干两端彭大部分由骨松质组成,
骨端皮质较薄 ,肌腱、韧带附着处可见不规则突起,
上下面骨骺环状
软骨内各出现一
个二次骨的中心,
呈线状或三角形
致密影,与椎体
间隔以透亮带。



约15岁环状软骨与椎 体融合 25岁完全闭合,显示 为正常成人脊柱形态 第4~5骶椎无后弓,是 裂开的称为骶管裂。 (见图)
脊柱正常可见颈椎前 凸、腰椎前凸、骶椎 后凸的生理弯曲

(二)脊椎的正常解剖
以腰椎为例,腰椎为所有脊椎 中最大者,既无横突孔,也无 肋关节面,关节突很明显,关 节面几乎呈矢状面,棘突呈宽 阔骨板向后方突起。 侧位相椎体宽度至上而下逐渐 增大,或大多相等,腰1可呈前

x线诊断学试题.doc

x线诊断学试题.doc

A型题:1、下列哪项不是骨肿瘤的基木x线征象。

()A.骨质破坏B.软骨破坏C.椎旁脓肿D.瘤骨和瘤软骨E.肿瘤的反应骨2、患者3()岁,述膝关节间歇性隐痛,肿胀半年多,杳胫骨上端内侧肿胀,他之有乒乓球感,在x片上胫骨上端内侧呈膨胀性皂泡样骨质破坏,横径人于纵径,诊断为:()A.骨囊肿B.动脉瘤样骨囊肿C.软骨母细胞瘤D.熔骨型骨肉瘤E.骨巨细胞瘤3、骨巨细胞瘤的典型x线征象。

()A.位于干船端的膨胀性偏心性囊性骨质破坏,内有皂泡样骨间隔。

B .远距骨干航端的偏心性囊性骨质破坏,边缘硬化。

C.骨端的囊性破坏区,其透亮区模糊,皮质变薄。

D .近距骨干肪端的中心性囊性骨质破坏,常伴冇病理性骨折。

E.位于骨飾处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

4、非骨化纤维瘤的好发部位是()A.胫骨近端及股骨远端。

B.胫骨远端及股骨近端。

C.肱骨近端。

D .颅顶骨。

E.脊柱骨。

5、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A.15岁以下。

B」5・25岁之间。

C .20-40 岁Z间。

D.婴幼儿。

E.40岁以上。

6、从骨髄瘤的x线表现中,找出错误的()A.好发于颅骨,脊柱,骨盆,肋骨等部位。

E.骨质普遍稀疏。

C .颅骨呈多发性穿凿状骨质破坏。

D.脊柱侵蚀常破坏椎弓根。

E .肋骨呈膨胀性分房状骨质破坏。

7、下述哪个肿瘤來源于骨髓及造血组织()A.骨巨细胞瘤B.骨样骨瘤。

C.骨软骨瘤。

D.尤文氏瘤E.动脉瘤样骨囊肿。

8、骨肉瘤的最主要的x线征彖()A .骨质破坏B.软组织肿块。

C .codman氏三角。

D.软骨破坏E.骨肿瘤骨。

9.下列哪项临床表现对诊断骨髓瘤最冇价值:()A.50岁以上的男性B.全身性疼痛C.尿中出现本周蛋白D.进行性贫血E.血清钙及球蛋口升高10.X线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无明显临床症状不相称,为下述何种肿瘤骨转移Z特征A.乳癌骨转移B.甲状腺癌骨转移C.前列腺癌骨转移D.鼻烟癌骨转移E.肾癌骨转移11.骨瘤好发部位是A.颅骨及颜面骨B.长骨C.短骨D.骼骨E.椎骨12.男性,12岁,主诉发热头痛半月,右小驮煌痛20天,X线片示右小腿软组织肿胀,内有网状阴彩,层次不清,胫骨上端骨质疏松,骨小梁模糊,似有斑点状透亮区,第1个诊断是A.右膝关节结核B.尤文肉瘤C.急性化浓性骨髓炎D.骨肉瘤E.内风湿性关节炎13.原发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是A.边缘清楚,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明显B.边缘模糊,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不明显C.边缘模糊,骨膜破坏,无骨膜反应D.边缘模糊,骨质冇破坏,骨膜反应明显E.边缘清楚,骨膜有破坏,无骨膜反应14.有关尤文肉瘤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好发于长骨的骨干或干断端B.髓腔内出现斑片状骨质破坏C.骨膜呈葱皮样改变D.对放射治疗相当敏感E.破坏区周围骨质常无反应性骨硬化15.有关脊索瘤好发部位和X线主要特点的描述中,你认为哪项不妥;A.肿瘤好发于脊椎两端,于屮线部位B.常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其中可残存碎骨片或小梁间隔C.病变周围可出现软组织块影D.50%患者可有钙化E.绝大多数患者可有骨增牛性反应16.X线片示:膝关节探间凹变深增宽,肘关节尺骨切迹增宽,此征象对于血友病何部位出血冇价值:A.关节内出血B.骨内出血C.佇師和干浙端岀血D.骨膜下出血E.假肿瘤表现17.组织來源未定的肿瘤为:A.脊索瘤B.佇巨细胞瘤C.骨髄瘤D.尤文肉瘤E.纤维肉瘤1 &骨良性肿瘤中,以哪种发病率最高:A.肯软肯瘤B.骨巨细胞瘤C.软骨瘤D.骨瘤E.成骨细胞瘤19.佇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从发高到低的次序为:A.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癖,骨髓瘤,尤文肉瘤B •尤文肉瘤.骨髓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C.骨肉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骨髓瘤.D.软骨肉瘤.纤维肉瘤.骨肉瘤,骨髓瘤.尤文肉瘤.E.骨肉瘤,尤文肉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20.属于骨恶性肿瘤者:A.脊索瘤B.脂肪瘤C.神经节细胞瘤D.lt黄色纤维瘤E.皮质旁软骨瘤21.起源于脉管组织的恶性肿瘤(相对恶性)为:A.血管瘤B.血管球瘤C.血管内皮瘤D.淋巴管瘤E.骨血管瘤病22.骨样骨瘤瘤巢直径一般不超过:A.0.5CMB.1.0CMD.2.0CME.2.5CM23.骨样骨瘤偶见于:A.胫骨B.股骨C・腓骨D.脊椎E,颅骨24.骨样骨瘤的MRI表现中,哪项错误;A.肿瘤的未钙化部分在T1W2上呈低到高中等信号,T2W1上呈高信号B.肿瘤的钙化部分在T1W2和T2W1上均呈高信号C.瘤巢周围骨质硬化在T1W2和T2W1上均呈低信号D.肿瘤周围的骨髓和软纟fl织呈长T1,长T2信号E.部分肿瘤甚至伴冇邻近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症25咸骨细胞瘤的X线表现中,哪项欠妥;A.肿瘤大小为2-10CM不等B.多位类圆形膨胀性骨破坏C.边缘不清楚,周围常无骨增牛硬化D.可冇少量骨膜反应E.肿瘤周围的软组织可有局部肿胀26、成骨细胞瘤的MR1影响中,哪项错误()A.肿瘤内的钙化,骨化部分在T1WI ±为低到中等信号,T2WI ±为高信号B.肿瘤内的骨化,钙化部分在各扫描序列上均呈低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x线学复习资料1. x线的成像特点与方式;透视和x线摄片,x线摄片是骨关节系统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2. Ct的优点:1.高密度分辨率 2.断位的数字成像。

CT值:间盘软骨+80~+120Hμ,血液+60~+80Hμ,软组织+20~+50Hμ,水-10~+10Hμ,脂肪-90~-7。

3.MRI特点;成像参数多,成像方式多,血管流通。

4. 软骨可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

骨骼的骨化:1.软骨内骨化:这种骨型为胚胎骨骼的原始结缔组织,首先变成胎儿软骨,继而在软骨内形成骨岛而化骨。

躯干、四肢、颅底、筛骨均为软骨内化骨。

2.膜内化骨,指由间充质细胞直接成骨,如颅顶骨和面骨;3.混合型化骨:即先为膜内化骨,然后又出现软骨化骨,如锁骨和下颚骨。

5. 骨骺线:骨骺或称骨骺板,系骨骺与干骺端间的软骨层,显示为带状透亮区,骨骺盘随年龄增长而变薄,最后以骨骺与干骺端结合而消失,该处留下一条密度高的线状影称骨骺线。

骨岛:是一种骨松质内局限性骨质生长变异,表现为直径1~4cm的边缘清楚的圆形致密影其中可见骨小梁结构,位于正常骨松质内,以骨盆,足部多见。

生长障碍线:表现为干骺区出现的一条或数条横行致密线,为长骨纵向生长中受到暂时障碍而影响正常骨化遗留下来的痕迹。

6. 髋部测量:perking方格:经双侧Y形软骨中心(髂耻坐骨在髋臼联合处)做一水平线,再经髋臼窝的外上缘做一垂线,一侧分为四个象限。

正常股骨头骨骺位于内下象限区域内。

如向上或向外移位为髋关节脱位。

7. 骨关节的基本病变:一,骨基本病变;A密度降低:1.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为在一定的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有机质和无机质都减少。

X线表现为骨端松质骨的骨小梁数目减少,骨小梁变小,骨小梁间隙增宽;骨干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髓腔增宽,因而造成骨的密度明显减低。

2.骨质软化:为骨骼内骨样组织钙化不全,主要是骨内的无机盐不足,未钙化的骨样组织相对增多,使骨骼失去硬度而软化。

X线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纤细,骨的密度减低以外,骨的结构现实模糊;3.骨质破坏:为一比较局限的骨质缺损,骨组织被炎症或肿瘤组织代替,形成局部组织的溶解吸收。

X线表现为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皮质与骨小梁模糊以致消失。

B。

密度增高:4.骨质增生硬化:为在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X线表现为可见骨干皮质增厚,轮廓增粗,髓腔变窄。

5.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亢进所引起的骨质增生,其表现有平行型,成层型,垂直型,放射型花边型。

X线表现为在早期是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

6骨质坏死:7骨质钙化;8骨矿物质沉积;9骨骼变形二,关节的基本病变;1.关节肿胀,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大,关节周围脂肪层影像模糊关节周围密度增高。

大量关节积液时关节间隙可增宽;.2关节间隙异常;3关节破坏: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局部骨小梁模糊消失,骨的密度减低4.关节僵直:a.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完全消失,并可见骨小梁贯穿其中,常为化脓性关节炎的后遗症;b.纤维性强直:可见不同程度变窄的关节间隙,且无骨小梁贯穿其中,常见于关节结核。

5关节退行性变;6关节脱位;7骨节骨折;8关节内游离体。

三,软组织基本病变1软组织肿胀;2软组织肿块;3软组织钙化和骨化;4软组织内气体。

8. 马德隆畸形:系因桡骨远端内侧骨骺发育障碍,而外侧骨骺以及尺骨发育正常,故当骨骺骨干继续生长时,则桡骨向外后方凸弯,桡骨下端关节倾斜,下尺桡关节向后半脱位以及腕部畸形。

X线表现为桡骨变短,想外侧,背侧弯凸,以远端明显,使尺骨茎,突显著突出,由于桡骨向外侧弯曲,骨尺桡骨间隙增宽。

9. 成骨不全:亦称脆骨病,所谓遗传性脆骨三联征即指骨质脆弱,蓝色巩膜和耳聋三联体征的组合而命名。

基本X线征象是多发性骨折,骨皮质变薄和普遍性骨质疏松骨密度减低。

四肢骨细而长,常伴有严重的弯曲畸形。

1.四肢长管骨,分为粗短型和细长型。

2.颅骨:呈短头型,颅骨变薄,可部分未骨化,严重者颅骨似一薄膜,卤门和骨缝闭合延迟。

3.脊椎:椎体密度减低,上下面双凹变形,呈鱼椎骨样,普遍变扁或前部呈锲状,可有多发性结节。

4.肋骨和骨盆:也成普遍性密度减低。

10. 骨折: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

其中有创伤性骨折,疲劳性骨折,病理性骨折。

儿童可发生骨骺分离,青枝性骨折,骺软骨骨折。

一,创伤性骨折:分型:按程度: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按形状:横型,斜型,纵型,螺旋形;按碎片:撕脱性,嵌插性,压缩性X线表现一般表现为锐利的透亮线此外还有特殊的表现。

1带状或线状密度蹭高影——嵌插性骨折或压缩性骨折;2 骨皮质成角,皱折,凹折,裂痕——青枝骨折或不完全骨折;3儿童的骺离骨折或者是骨骺分离。

二,骨折的愈合分期:.1肉芽组织修复期2~3天血肿开始机化2~3周逐渐形成纤维骨痂;2.骨痂形成期6~10周;3.骨折愈合期8~12周;4.骨痂塑形1~2年三,骨折并发症1.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2 骨折畸形愈合;3 骨质疏松;4 骨关节感染;5骨缺血性坏死;6关节强直;7关节退行性变;8骨化性肌炎.11 关节脱位是构成关节诸骨对应关系的脱离,可归纳为三大类,即创伤性脱位、病理性脱位和先天性脱位。

12 肩袖损伤:肩袖概念:肩关节囊及其表面的肌肉及肌腱和韧带构成的一个桶状结构,包过冈上肌,岗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对肩关节的活动及稳定起重要作用。

一.临床与病理:肩袖损伤多见于反复用力过度可分为部分损伤和完全损伤。

临床多见于50多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逐渐疼痛,活动受限,病程长着可出现局部肌肉萎缩。

二.影像学诊断x线表现;对于肩袖慢性撕裂的患者x线摄片可表现为肱骨与肩峰之间的间隙变窄。

肩峰远端和肱骨大结节变得不规则,并可发生囊性变和硬化。

MRI表现:1部分肩袖撕裂;2完全性肩袖撕裂(继发性象征1肩峰下滑膜囊积液,完全性肩袖撕裂常伴有大量渗液;2岗上肌肌肉及肌腱组合处回缩;3慢性完全性肩袖撕裂可伴有岗上肌脂肪变性及肩峰下滑囊周围脂肪层被肉芽组织,瘢痕或液体渗出取代)13.半月板损伤分级:0级:为正常的半月板:1级表现为不与关节面相接处的灶性的椭圆后球状的信号增高影;2级:变现为水平的及线形的半月板内信号增高,可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囊缘,但未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缘;3级:可分为A型,线状的高信号到达关节边缘;B 型,不规则高信号到达的边缘。

14.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疾病,好发10~17的儿童和青少年,好发部位:四肢长骨骨骺及骨干。

病理:脓菌侵入~骨质疏松~骨质破坏~骨膜增生~骨质增生硬化~骨质坏死。

X线表现:1软组织肿胀2骨质破坏(1)干骺端局限性骨质疏松2)随病情的发展,多发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模糊3)骨质破坏很少跨过骺板累及骨骺)3骨膜增生4死骨形成5窦道形成6骨质增生硬化7有时可引起病理骨折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临床表现:X线表现:1骨质增生硬化2骨膜增生3骨质破坏和死腔4死骨三.化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以儿童和婴儿多见,好发部位;多见于承受体重大的关节。

病理;致病菌侵入关节滑膜~滑膜肿胀~骨质疏松~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骨质增生破坏~关节骨性强直X线表现;1关节肿胀2关节破坏(关节面模糊和间隙变窄,以承受体重面出现最早,改变最明显)4关节间隙改变5关节脱位或半脱位6愈合期四.化脓性脊髓炎临床表现;本病多发于成人。

好发部位:腰椎最为常见X线表现分四型。

1边缘型早期骨质疏松2~3月逐渐出现骨质硬化韧带骨化,两椎体间形成粗大骨桥,甚至两椎体骨性融合2中央型椎体常被压缩3骨膜下型椎体边缘骨赘和骨桥形成,骨松质和椎间隙无改变4附件型15.骨关节结核骨骺,干骺端结核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

好发于股骨上端,尺骨近端,桡骨远端X线表现:炎性渗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无骨膜反应~少量骨质增生硬化~碎屑状死骨二.短骨结核临床表现:好发5岁以下儿童,好发部位近节指趾骨骨干,尤以第2,3节掌指骨和拇指骨多见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好发儿童,青少年,60岁以上老年人。

好发部位:腰椎最多见(成人)常累及相邻两个椎体,部分可跳跃分段发病。

X线表现:1椎体骨质破坏分四型1)中央型2)边缘型3)韧带下型4)附件型2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3椎旁脓肿(颈椎脓肿在咽后壁,胸椎脓肿在胸椎两旁,腰椎脓肿在腰大肌两侧)4脊柱后突或侧弯畸形5椎体融合四.关节结核临床表现;好发于儿童,青少年好发部位;病变多累及一个持重的大关节,髋膝为多见,病理改变:分滑膜型和骨型,但无骨膜反应及骨质增生硬化X线表现:1滑膜型关节结核1)早期:关节,骨可无明显异常改变,仅表现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邻近骨质仅有轻度疏松改变。

2)进展期;关节边缘非承重部位开始出现不规则的虫蚀状,鼠咬状骨质破坏。

3)晚期;关节间隙不对称明显狭窄,严重时可见病理性脱位或半脱位。

4)愈合期关节纤维强直2骨型关节结核16.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良性骨肿瘤X线表现:1.囊性膨胀性骨破坏 2.膨胀性分房性骨破坏 3.骨性突起 4.骨膜及软组织 5.瘤软骨钙化恶性骨肿瘤X线表现:1.骨质破坏(1)筛孔样骨质破坏(2)虫蚀状骨质破坏(3)大片状骨质溶解破坏 2.软骨破坏 3.瘤骨 (1)棉絮样瘤骨(2)象牙质样瘤骨(3)放射针状瘤骨(4)骨皮质硬化4.骨膜反应 5.软组织肿块 6.合并症: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1.提示恶性骨肿瘤的早期X线征(1)无明显外伤史及炎症史,有轻微疼痛的肢体。

发现骨骼出现局限性筛孔状的骨质破坏(2)无明显诱因,而在患骨处见局限性淡薄骨膜增生。

表现为密度不高,不均匀及中断,不与骨皮质愈合。

(3)患肢骨髓腔出现局限云絮状骨质密度增高,或骨针及“袖口征”骨膜改变。

2.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表(书P143)1.临床:发病时间长,生长缓慢,无全身症状,疼痛不明显,局部肿块边缘清楚,皮肤无改变,无压痛;/时间短,生长迅速,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晚期有贫血恶液质,局部肿胀,边缘不清,皮肤表面光亮,静脉扩张,红热有压痛。

2.病理:肿瘤细胞分化成熟。

与母体细胞接近;/细胞分化不成熟,与胚胎幼稚型相似。

3.X线表现:肿瘤向外生长多呈骨赘形态,向内生长呈膨骨,扩张性,边界清楚,骨皮质完全变薄,无骨膜反应增生,无软组织浸润,邻近组织器官可被压迫移位;/呈浸润性生长,不定性,边界不清,骨皮质呈筛孔状虫咬状破坏,不完整,骨膜反应呈多种形态,增生明显有明显软组织浸润,肿块侵蚀、破坏附近组织器官。

4.化验检查:多属正常;/血液,碱性磷酸酶,血沉,尿液常有改变。

5.转移:无;/常有转移到肺及其他骨骼。

6预后:好;/不良。

3.骨软骨瘤的X线表现:(1)长骨端见带蒂或广基地的骨性突起,背向关节或垂直于骨干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