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戴氏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综合测试 (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总结提升-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总结提升-沪科版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解析] 打开香水瓶盖后, 能闻到香味, 是气体扩散现象, 说 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用手捏海绵, 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海 绵物质之间的空隙缩小, 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铅笔笔芯 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是因为物质在外力作用下流失。
物理
新课标(HK)·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下)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章总结提升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本章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重点梳理 1. 物质的组成 在科学研究中,对现象的本质进行猜测并提出假说,这是一种 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物质结构的问题,由于物质微粒非 常微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因而曾用猜测——假 说的方法来进行研究。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和水、 火、土、气“四元素说”,就是古人对物质的组成进行猜想而 提出的两种假说。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针对训练】 1.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D ) 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 炒菜时,满屋飘香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2. 2015•济南中考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 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C ) A. 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 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 C. 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 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整合拓展创新
类型一 分子动理论 本类型题目涉及的内容多属于常识性了解知识, 通常以填空题 或选择题形式出现, 难度不高。 例1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A. 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贵阳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学课件 新版沪科版

贵阳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学课件 新版沪科版
气体分子的运动
在一杯水中滴入蓝墨水 , 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 你发现了什么 ?
液体分子的运动
差别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 , 彼此进入対方的现象 , 叫做扩散。
一切物体的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 规那么的运动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实验观察3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 铅块结合在一起 ?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 生“抵抗”,要是压 缩液体和固体呢?
探究 3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结合〞体验2”,思考以下问题 : 1.由活动知,影响力的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在体验中,力的大小差别,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差别;用力的 方向差别,自行车运动的方向也差别;门受力的作用点差别,门 开关的难易程度差别。所以影响力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 参考答案: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单独一个物体能产生力吗?为什么? 提示:力是物体対物体的作用,因此产生〞作用”必须有两个物 体,单独一个物体无法产生〞作用”。所以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 体。 参考答案:不能 因为力是物体対物体的作用,产生作用必须有 两个物体。
探究 2 力的作用效果
结合〞体验1”,思考以下问题 :
1.由活动可知,対物体施力后,力产生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
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 , 但是却能通过实验 , 得到分 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事实 , 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 , 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 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式。
(四)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课堂练习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气体扩散。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 气体 间发生 , 也可以在液体 中发生 , 还能够在 固体 中发生。
3、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 , 可以发现热水变色比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2节 看不见的运动导学案 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2节 看不见的运动导学案 沪科版(2021年整理)

(遵义专版)2017春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2节看不见的运动导学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遵义专版)2017春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2节看不见的运动导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遵义专版)2017春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2节看不见的运动导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根据实验事实,运用分析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3.能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重点】通过探究性实验,归纳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难点】知道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方法指导: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间存在间隙。

②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错误!自主阅读教材P219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观察下列各图,回答问题:混合前水的体积V1=__50__mL,混合前酒精的体积V2=__50__mL,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V3=__90__mL。

由以上实验可知:__分子间存在间隙__。

错误!自主阅读教材P220~222的内容,观察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方法指导:物质的状态常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不同的物质状态中,其分子间的距离不同。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

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各小组将各知识模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3节探索宇宙教学设计2(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3节探索宇宙教学设计2(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探索宇宙⑴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⑵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本节以我们生存的地球为基点,逐步向着太阳系、银河系直至宇宙的范围呈示,不仅展示宇宙这一物质世界的总称的清晰脉络,而且将人们探索宇宙的过程以及探索宇宙的工具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对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有一基本了解。

最后,又以人们对太空的探索和向往为题,鼓励同学们学好物理知识,去实现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

本节的重点是对宇宙的了解。

本节的难点是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1课时4.教学准备:图片,与课本配套的VCD片5.教学设计:情境1 中国古代对宇宙的研究。

问题1 宇宙如何构成?如何探索广袤的宇宙呢?猜想与假设:可以让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同时教师也可将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提供给学生。

查文献:可以让学生分组查有关文献资料,教师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物理学发展史和探索宇宙的技术手段发展的文献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功能收集有关证据。

活动交流:其中包括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

分析论证:通过交流,对提出的问题或有关的猜想进行分析。

评价:包括对科学探究之后所得结论的归纳、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巩固过渡容?2.哪个实验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巩固知识情境1 问题1 猜测假设查文献活动交流分析论证评价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播放VCD片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为了使你的想象成为现实,你现在应该做些什么?看书问题1.简要说明中国探索宇宙的历程。

2.简要说明国外探索宇宙的历程。

1.指出恒星、行星、卫星的运转规律。

观看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节探索宇宙一、探索的历程中国古代:国外古代:二、浩瀚的星空恒星→行星→卫星三、幻想与追求7.教学反思:(三)教学参考资料关于探索宇宙的发展史和技术探索宇宙:广袤而深邃的星空,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1节-走进微观-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1节-走进微观-沪科版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类型二 微观粒子 例2 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
电子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
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
组成 D.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物理
新课标(HK)·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下)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 走进微观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自主学习
问题导学
图11-1-1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新知梳理 一 自然的尺度
宇宙是由____物__质__组成的,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着物质的奥秘。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知识点2 微观粒子 2.对下列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 A.分子、原子核、质子 B.原子核、分子、质子 C.质子、原子核、分子 D.分子、质子、原子核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三 微观粒子
分子由____原__子__组成,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有的分 子由多个原子组成。1911年,_____卢__瑟__福_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 模型:原子由____原__子__核__和核外____电__子__组成,原子核处于原 子中心,占很小体积,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____质__量__;带负 电的____电__子__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20世纪初,科 学家发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20 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 更小粒子组成的。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二 物质的组成 保 持 物 质 性 质 不 变 的 最 小 粒 子 叫 做 _____分__子_ , 物 质 是 由 ____分__子__或____原__子__组成的。 [注意] 分子的尺度非常小,1 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 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10-26 kg。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章末复习专练课件-+2023-2024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章末复习专练课件-+2023-2024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D.物质分子运动缓慢
12345678
【解析】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低,分子运动缓 慢,所以在冷水中的糖块溶解慢,故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分子之 间是存在空隙的,但不是冷水中的糖块比热水中的糖块溶解慢的原因,故 B不符合题意;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糖分子间是有斥力 的,故C错误.
12345678
【解析】 将两块在空气中挤压在一起的铅柱放在真空罩中,空气抽掉后, 铅柱不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两块铅柱被拉开,说明两块铅柱在空气中难以 分开是因为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两块铅柱仍很难被分开,说明它们受到 分子引力的作用.
12345678
12345678
8.[2023济南中考]图甲所示的实验常用来说明分子之 间存在引力,但小亮觉得也可能是大气压力把两块 铅柱挤压在一起使之难以分开,于是他想在真空罩 内重做这个实验,如图乙所示.当逐渐抽出真空罩中 的空气时,若两块铅柱被重物拉开了,则说明两块 铅柱难以分开是因为它们受到了__大__气__压__力__的作用;若两块铅柱仍然没有 被重物拉开,则说明它们难以分开是因为它们受到了__分__子__引__力__的作用.
6.[2022 福建中考]中国航天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
“羲和”追日,一步步迈进探索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下列星球空间尺度最
大的是( D )
A.地球
B.月球
C.火星
D.太阳
【解析】 地球的直径约为 12 756 km ,月球的直径约为 3 476.28 km ,火
星的直径约为 6 779 km ,太阳的直径约为 1.392 × 106 km ,故D正确.
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12345678
【解析】 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 离较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 引力,故A正确,B错误;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 隙,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D错误.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沪科版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一、选择题1。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2.以下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 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C。

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

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的速度都会增大3.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 B. 原子核带负电C. 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 D. 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4。

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

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是通过做功实现的B。

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

附近能闻到肉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5。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扫地时,灰尘飞舞B。

铁锅生锈 C. 早晨,大雾弥漫D。

墙角长期堆煤,墙壁里面都变黑了6。

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证据是( )A。

往开水里放糖,水会变甜 B. 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 玻璃被打碎后,很难合起D. 将鸭蛋放在盐水中,鸭蛋会变咸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B。

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C。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D。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重3牛的实心金属球轻放人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2牛的水,小球所受浮力()A.一定为1牛B.为l牛C.一定为2牛D.可能为3牛2 . (2017•重庆A卷)2017年1月,中国自主研发出圆珠笔的“笔尖钢”,用“工匠精神”诠释了“中国创造”.图为同学们用按压式圆珠笔按压弹起的情景,下列分析恰当的是()A.笔杆的手握部分有粗糙的橡胶套,可以增大摩擦B.笔在纸上写的字不易擦去,是因为分子不运动C.笔弹起离开桌面继续上升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笔弹起离开桌面上升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 . 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B.毛皮上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橡胶棒上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D.橡胶棒上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毛皮上4 . 在下列现象中,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是A.煮饭时,看见饭粒在水中翻滚B.花丛中闻到花的香味C.洗衣粉放入冷水中很长时间才能溶解完,放在热水中很快就溶解完了D.室内扫地时,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5 . 厨房里有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冻豆腐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一定不变C.高压锅在使用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D.抽油烟机将油烟很快抽走,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理6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A.势能减少B.内能增加C.动能增加D.势能增加7 . 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有间隙C.物质间有扩散的现象D.分子间存在引力8 .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都变红B.香水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香味C.用显微镜观察水滴,有细菌在活动D.墙角堆煤久了,有擦不掉的黑色痕迹9 . 如图为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则A.保持导体AB在磁场中静止,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B.只要导体AB在磁场中运动,电流表指针就发生偏转C.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表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根据电磁感应现象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10 . 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二、多选题11 . 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后,观察到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乙图中,两个铅块压在一起,下面悬挂钩码也不会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硝化棉被点燃,与汽油机做功冲程原理相同D.丁图中,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12 .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下列粒子不带电的是:
A.质子B.中子
C.电子D.原子核
2.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A.质子和电子B.中子和电子
C.电子和夸克D.质子和中子
3.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事实的一句是:
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映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4.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5.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观测的视野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不断延伸,大到宇宙小到夸克,空间尺度大小各异.以下四个物体尺度最小的是:
A.电子B.太阳系
C.分子D.地球
6.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盆清水中,不久整盆水都变红了,这是因为:
A.水的对流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距离较大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美酒飘香B.气体容易被压缩
C.蜡烛“流泪”D.扫地时尘土飞扬
8.以下是我们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①湿的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②打开白酒瓶或醋瓶,可闻到酒香或酸味;③走过面包房,可闻到面包香味;④将红墨水滴入水中,水会变红。

你认为,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哪种能较好地解释上述现象?
A.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B.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是紧靠着排在一起的
C.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是不停地运动的
D.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9.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原因是:
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表现为斥力
D.两块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10.下列对分子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A.用普通放大镜观察炭笔的笔迹,可直接观察到炭分子
B.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墨水滴入清水杯中,整杯水会变色,可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海绵受挤压后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11.下列选项中,由同种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是:
A.黄金、空气、水 B.黄金、铁、铜
C.水、酒精、油 D.冰、水、水蒸气
12.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13.科学家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可以看到它的光谱,如图1给出了太阳的光谱.上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宇宙在膨胀,即别的星系与我们:
A.逐渐靠近
B.逐渐远离
C.距离不变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1分)
14.物质是由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15.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科学家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电子受__________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而绕_______高速旋转。

16.将50mL的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休积将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OO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

17.在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相互作用力 ,以 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 ,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形状变化而变化。

18.图2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 可知:原子是由 和 组成,原子 核由中子和 组成。

19.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 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_现象,臭豆腐经 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_。

(温馨提 示:请注意食品卫生!)
20.1687年,牛顿发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1.1849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并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运行轨道。

不久,在预测的轨道上就发现了这后来被命名为___________的行星。

22.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 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在 图3所示的两种模型中,______是卢瑟福提出的 原子核式模型。

三、实验探究(每题8分,共16)
23.请利用手边的文具,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写出所选的文具,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4.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冷热程度的关系。

给你几个相同的杯子、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几块糖、红墨水、足量体积的冷开水和热开水,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1)猜想: (2)实验:
电子
A
B 图3
图2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8分,共24)
25.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古至今,直至永远,太阳是何等辛苦。

何止是太阳,我们看到的月亮和星星,不也是围绕我们地球团团转吗?据此,公元2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星围绕地球转动,教会还认为这是上帝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而特意创造的。

请问:
(1)日出日落现象是否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什么?
26.学习了分子知识后,晓宇想探明张爷爷家堆放煤球的墙角变黑的原因。

晓宇用小刀刮去墙表面的一层后,发现里面也是黑的,对此晓宇作了较合理的解释。

你知道晓宇的解释是什么吗?
27.请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出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去:距离,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多智慧呢?
这个故事写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下列空格:
①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
②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态度是;
③他们在辩论中,各抒已见,不接纳对方观点,表现了他们;
④他们对孔子的议论说明两小儿。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检测题
一、1B 2D 3D 4D 5A 6C 7A 8C 9B 10C 11D 12D 13B
二、14、分子;原子;原子15、原子核;电子;非平衡力;原子核16、小于;空隙
17、较大;较弱;分子群;移动18、原子核;电子;质子19、扩散;加快
20、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1、海王星22、B
三、23、铅笔(或其它文具);拉长铅笔很难,压缩铅笔也很难,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又有斥力
24、猜想:越冷,分子运动的越慢;越热,分子运动的越快。

实验:取两个相同的杯子,在杯中倒入相同体积的冷开水的热开水,放入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两块糖,可以感觉到热开水甜得快些(或在两杯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可以看到热开水红的快)。

四、25、(1)日出日落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 (2)日心说
26、煤分子永不停息作无规律运动,同时表明墙分子间有间隙
27、①观察②实事求是③欠缺合作交流④不惧权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