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皇帝的新装讲义新人教版(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2新人教版

写法探究
1.童话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 想象和夸张。
2.本文就是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著称,两者关系 如何?
夸张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
写法探究
3.本文的想象非常奇特,试列举几例。 比如写骗子设的骗局。写他们的骗局毒辣得
很,谁要说一句真话,说看不见衣服,就借专制皇权 说你“不称职或愚蠢得不可救药”,于是上上下下 的人就异口同声、自欺欺人地造假,甚至不惜当众 出丑。这是多么绝妙的讽刺啊!
4.皇帝看到新装后,回到宫里
。(想象皇帝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
。(想象他会怎么做)
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布置作业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留 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 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 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 去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 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人物探究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 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 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 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这表现了他怎样 的心理?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 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 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 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 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人物探究
(4)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 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十九课 皇帝的新装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诗人,也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
他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通过艰苦努力,一生创作了160余篇童话。
代表作品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疆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属国。
丹麦拒绝了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和商船,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
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属国。
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1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2【解析】1. “总是说”夸张手法,从侧面表现出皇帝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穿衣服上而不顾国计民生。
2. 这句话起了贯穿全文的作用,是文章情节发展的一条暗线。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皇帝的新装课件新人教版(2)

课外拓展
国王发疯似的大声喊叫:“陌生人,快来呀! 快来救救我的女儿!”
不一会儿,陌生人就出现在国王的面前,说: “点金术一定给你带来了许多财富吧!” 国王说:“现在我才真正明白,金子不是世界上 最宝贵的东西,请给我解除点金术吧。”
课外拓展
“你比以前聪明多了,美戴斯国王!”陌生 人严肃地说,“我看得出来,你的心还没有完全 从血肉变成金子,否则就无法挽救了。快去吧! 跳进大花园旁边的那一条小河,在河中装瓶河水, 把水洒在你要它变成原样的东西上。如果你真诚 地去做,就可以补救你由于贪婪所造成的灾害。”
点金术 美戴斯国王从陌生人那儿学会了点金术,高 兴地跳了起来,满屋子奔跑,碰到什么东西就抓 住什么东西。他抓住一根床柱,它立刻变成了一 根金柱子。他从桌上拿下一本书,手刚一碰,嘿! 它竟成了一片薄薄的金片,他急忙穿上衣服,这 衣服也就成了华丽耀眼的金衣服。国王从口袋里 拿出眼镜戴上,谁知镜片已变成金片了,眼前一 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本文写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 的故事,揭露和讽刺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 自欺欺人的丑行。
课前自学
二、达标自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游公园——除非是为了 去xuàn yào( 炫耀 )一下他的新衣服。 (2)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 里哪些人是不chèn zhí( 称职 )的。
课内精读
1.选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
皇帝穿新装举行游行大典,被小孩揭露真相后仍然 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课内精读
2.文段中画线部分是什么描写?这样描写有什 么作用?
心理描写。更能揭露出皇帝虚伪、卑鄙、愚蠢的 本质。
课内精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中学PPT课件
5
自主预习
【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73年,当时,丹麦人民身受 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 , 过着 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 , 而资产阶级则穷奢极欲、 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 , 安徒生根据西 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 , 把揭 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目 , 并无情地嘲 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 , 深刻地解剖了当时 社会的病状。
中学PPT课件 15
合作探究
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 ,紧接着老百姓也 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
去了。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交流点拨】“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
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
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 “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内心的 怯弱虚伪。
七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第十九课
皇帝的新装
中学PPT课件 1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中学PPT课件
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理清童话的情 节。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 艺术特点。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中学PPT课件
3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的特点。
中学PPT课件 14
合作探究
2. 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 , 从皇帝到老百姓 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到它,这是为什么? 【交流点拨】因为骗子说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
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
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3)思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针对故事中的角色、情节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举例:讨论皇帝最终为何会相信骗子的谎言,引导学生从心理、社会等多角度分析原因。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指导学生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提高写作水平。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们主动思考故事背后的主题思想。他们对于诚实与勇敢的理解让我感到惊喜,很多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遇到类似情况时的处理方式。这表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消化了课程内容,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难点内容时,部分学生似乎还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比如在探讨故事中的主题思想时,有些学生难以把握童话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这说明我在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突破难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诚实、勇敢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心理,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故事,它揭示了人性中的虚伪和怯懦,以及童真的可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故事展示了人们在面对权威时的从众心理,以及一个孩子勇敢说出真相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故事的主题思想,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皇帝的新装说课稿新人教版

要求:
1. 字数:每题不少于100字。
2. 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3. 答案应具有创新性和独到见解。
参考答案:
1. 《皇帝的新装》讲述了一个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穿上了一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新装,最终在百姓的嘲笑中认识到自己的愚昧和虚荣的故事。
2. 皇帝是一个虚荣、愚蠢、自负的人,他盲目追求权力、地位和美丽,被两个骗子的谎言所蒙蔽。骗子则利用皇帝的虚荣心,骗取了他的财物。大臣们则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纷纷附和皇帝,掩盖事实真相。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9课《皇帝的新装》,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一个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穿上了一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新装,最终在百姓的嘲笑中认识到自己的愚昧和虚荣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童话故事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我尝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人物性格,这一做法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学生们在扮演过程中不仅理解了人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跳出文本,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这是我希望能够在后续教学中继续发扬光大的。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6张PPT)

3.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转”、“扭 ”写出皇上做作的 丑态。也表现了皇 帝的自欺欺人。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 ”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 一套贵重的衣服。”
这里使用排比的修辞 手法,用四个“多么” 来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5.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 上在更衣室里。”
这里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 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 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 为后文行骗作了铺垫。
在写法上,本文采用丰富而且奇特的想象,兼有大胆而且 合理的夸张,使这个虚构的故事,能够处处让人信服。
皇帝的新装
同学们,在古装剧中,我们 常常会看到皇帝举行各类大典 ,其场面是多么的隆重而且庄 严。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笔 下有一位皇帝,他举行的大典 却不得不让人捧腹大笑:裸体 游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 下这篇文章。
作者展示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 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 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 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 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 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 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 皇帝的新装》等。
——发展(大臣和皇帝看、 百姓、小孩;中心人物
穿看新装)——高潮、结局 :皇帝
(皇帝穿新装)
内容展示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19《皇帝的新装》讲义 新人教版

《海的女 儿》
《拇指 姑娘》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手 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 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 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 手法。
皇帝的新装
读准字音
xuàn chèn
jī bì xián
炫耀 称职 滑稽 陛下 头衔
hài
骇人听闻
做新装 (开端) (第2~4段)
看新装 (发展) (第5~22段)
穿新装 展新装
(结高局潮 )、(第23~36段)
官员
助
皇帝
骗 百姓
骗子
孩子
2、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 活动的?(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1、老大臣、诚实的官员: 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2、皇帝: 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 了王位。
这篇童话通过叙述皇帝制新装受骗、 大臣们自欺欺人地赞新装的故事,讽刺 了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 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地鞭 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同时还告诉 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纯洁的童心,无私 无畏,敢于说真话。
拓展介绍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现实的
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 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 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pìn
聘请
qīn
钦差大臣
c 赏ì赐
h 随声附è和 jué
爵位
词语积累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随声附和: 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毫
无主见,一味盲从。
不可救药: 比喻人和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默读课文,勾画词语, 把文章分成几个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 己的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13. 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相,这说明 了什么?
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揭示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表明整个社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告诉我们要无私无畏, 敢于正视现实,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
B.更.衣(ɡēnɡ) 赏赐.(cì)
称.职(chènɡ)
C.御聘.(pìn) 分.外(fèn) 勋.章(xūn)
D.愚蠢.(chǔn) 钦.差(qīn) 款.待(kuǎn)
【解析】B 项“称”读 chèn。
2.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1)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 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______的布。 (2)“这布是________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 都随声附和着。 (3)这样,皇帝就在那个________的华盖下游行起来 了。 A.美丽 富丽 华丽 B.美丽 华丽 富丽 C.华丽 美丽 富丽 D.华丽 富丽 美丽
育。
5.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判断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1)《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快乐王子》都 是安徒生写的童话。 ( × )
(2)骗子赋予“新装”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 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种 “奇怪的特性”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 )
第六单元
想象世界
19 皇帝的新装
生难字词
稽(jī) 赐(cì)
钦(qīn)
陛(bì) 勋(xūn) 御(yù)
jiē (街)道 yá(衙)门 xián(衔)接 yǎn(衍)生
欺piàn(骗) biān(编)造 piān(翩翩)起舞 piān(偏)正
词语积累
滑稽:(言语、动作等)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 思。
B.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 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儿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C.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 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8.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中心意思是( C ) A.指责了两个骗子的卑劣行径,他们利用人们的信 任骗取他人财物。 B.讽刺了皇帝图漂亮,求虚荣,反而被骗得赤裸裸 地大出其丑。 C.揭露了封建皇帝以及大臣们贪婪、愚蠢、昏庸、 腐朽的本质,歌颂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D.指明了只有无私欲、无邪念的人才能说真话,讽 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揭下了他们虚伪的面纱。
④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 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 罚。
知识拓展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 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故 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 描写,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它的基本特征是奇特的幻 想性和强烈的夸张性。
第一课时 基础达标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陛.下(bì) 炫.耀(xuàn) 滑稽.(jī)
御聘 :皇帝请的(人)。御,指皇帝。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 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 容 没有主见 。
走近作者
安徒生(1805—1875),19 世纪丹麦著名 童话作家。代表作品有《海的女儿》《卖火 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内容主旨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 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 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第二课时 能力阅兵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①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 害羞。
②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 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 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 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③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 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 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 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 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 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6. 本文的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依次分别 是 C、E、A、B、D 。
A.看新装——恐失职 B.穿新装——露愚心 C.爱新装——显癖好 D.展新装——揭真相 E.“织”新装——现手段
7. 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 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 B )
A.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 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 这些衣服的优点。”
3.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1)“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 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 理智……”( 心理描写 ) (2)“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 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语言描写 )
4. 文学常识填空。 (1)《皇帝的新装》的体裁是 童话 ,作者 安徒生 , 丹麦 人,著名的 童话作家,其代表作有《 海的女儿 》 《 丑小鸭 》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 想象 、幻 想和 夸张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
(3)皇帝受骗的真正原因是皇帝固执己见,有错不 改。 ( × )
(4)文章安排由一个小孩来揭开皇帝新装的秘密,戳 穿游行大典的骗局,这是因为孩子的天真无邪,敢于说 真话。( √ )
(5)本文中除了天真烂漫的小孩,其他人都是骗子, 皇帝是最大的骗子,他为了保持皇权的稳固,不惜甘心 受骗,又欺骗臣民百姓。( √ )
精读课文“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 来了。……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完成以下各 题。
9. 从童话情节发展看,选文属全文的高潮和结局 部 分(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10. 文中表现百姓虚情假意赞美新装的叹词是 乖乖 。
11. 文中描写皇帝装模作样掩饰内心恐慌的动词 是 摆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