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砂检测作业规程
作业指导书——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及抹灰砂浆抗压强度(按JGJ-T136-2017编制)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及抹灰砂浆抗压强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砌体结构中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现场检测,不适用于受高温、冻害、化学浸蚀、火灾等表面损伤砂浆的检测(条文说明中有注释:可以将损伤层磨去后再进行检测),以及冻结法施工砂浆在强度回升期的检测。
砌筑砂浆自然养护,龄期不少于28d,风干状态,抗压强度为(0.4~16.0)MPa。
2017版规程新增了抹灰砂浆的检测。
2应用标准JGJ/T 136-2017《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GB 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仪器设备(1)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
(2)数字式贯入深度测量表(2001版规程采用指针式)贯入仪必须在由校准机构进行校准的校准有效周期内使用,贯入深度测量表上的百分表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贯入仪和贯入深度测量表使用的环境温度应为(-4~40)℃。
4试验步骤4.1 抽检率4.1.1砌筑砂浆抽样按批抽样检测时,应取龄期相近的同楼层、同来源、同种类、同品种和同一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且不超过250m3砌体为一检测单元(即一检验批);每一检测单元(检验批)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砌体总构件数的30%,且不应少于6个构件。
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
每一构件(单片墙体、柱)应测试16个点。
4.1.2水泥抹灰砂浆抽样a.相同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室外抹灰工程,应将龄期相近的每1000m2抹灰面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抹灰面积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100 m2抹灰面积,至少检测一次、16个测点。
b.相同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室内抹灰工程,应将龄期相近的50个自然间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抹灰面积30m2为一间,不足50间的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室内应至少抽检10%自然间,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验,每间检测一次、16个测点。
4.2 测点要求a.被检测灰缝应饱满,其厚度不应小于7mm,并应避开竖缝位置、门窗洞口、后砌洞口和预埋件的边缘。
落砂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落砂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落砂工是指在土地开发、建筑施工、勘探钻探等工程中,进行土石方开挖、清理和搬运工作的工人。
由于落砂工作环境复杂、工艺要求高,工人们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安全。
为此,制定一份详细的落砂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作业前准备、防护措施、操作步骤等方面详细介绍落砂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作业前准备1. 工人必须持有落砂工资格证,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知晓各项安全操作规程;2. 根据工程要求,制定作业计划,并确定作业区域的边界和安全通道;3. 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4. 检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状况,确保其完好并符合相关标准;5. 检查作业区域的地质情况,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防护措施1. 工作区域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他人不会误入危险区域;2. 在作业区域周边设置围栏或警戒线,防止人员和设备误入;3. 对作业区域进行临时封闭,防止土石坍塌或滑坡引发事故;4. 为作业人员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特别是生命安全装备,如安全带、安全绳等;5. 在可能产生粉尘的作业环节,采取防尘措施,如湿化处理、喷淋等;6. 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三、操作步骤1. 在落砂工作开始前,需进行安全示意,告知作业人员危险源和安全注意事项;2. 按照规定的作业区域,进行土石方开挖工作;3. 在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坚硬地层的预处理,以确保其稳定性;4. 注意土石方开挖的坡度和高度,避免出现坍塌和滑坡的风险;5. 在落砂工作过程中,要及时清理作业区域内的杂物,以防妨碍作业;6. 搬运土石时,要注意平衡和稳定,确保不会发生倾斜和倒塌;7. 作业人员有离开作业区域时必须将工具和设备妥善安置,防止触发意外事故。
四、事故应急处理1. 如发生坍塌、滑坡等事故,请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和安全部门;2. 在事故发生现场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3. 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其他人员误入;4. 如有人员受伤,请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送往医院;5. 事故发生后,需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出具相关报告,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混凝土沙子检验标准

混凝土沙子检验标准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而混凝土中的沙子作为其主要原料
之一,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混凝土中的沙子进行严格的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沙子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能够更好地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首先,混凝土沙子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颗粒形状、粒径分布、含泥量、含水量等方面。
其中,外观质量是指沙子表面是否有杂质、裂缝、粘结物等,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颗粒形状是指沙子颗粒的形状是否均匀,是否存在过于尖锐或过于圆滑的颗粒,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粒径分布是指沙子中各种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应当符合设计要求。
含泥量是指沙子中泥土颗粒的含量,含水量是指沙子中水分的含量,这两项指标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其次,混凝土沙子的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法、筛分法、含泥量和含水量的测定等。
目视法是最简单的检验方法,通过肉眼观察沙子的外观质量,可以初步判断沙子是否符合要求。
筛分法是通过筛网将沙子进行筛分,然后根据筛网上的颗粒大小进行分类统计,得出沙子的粒径分布情况。
含泥量和含水量的测定可以通过实验室的化验方法进行,得出沙子中泥土颗粒和水分的含量。
总之,混凝土沙子的检验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国家相
关标准进行检验,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希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加强对混凝土沙子检验标准和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
落砂工安全操作规程

落砂工安全操作规程落砂工是建筑行业中一项比较危险的岗位,在进行落砂作业时,必须关注到安全问题。
下面就是落砂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落砂工作前安全检查在进行落砂作业前,必须要对安全设备及工作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出现意外。
1、检查安全带及安全绳:落砂工在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同时要保证安全绳有足够的长度。
2、检查落砂设备:落砂设备需要检查是否牢固,以及是否有松动、破损等现象。
3、检查工作环境:工作环境要保持整洁,并注意周边的安全问题。
4、检查气氛和天气状况:落砂作业对气氛和天气状况要求非常高,必须确保环境中没有易燃易爆的气体,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应暂停工作。
二、落砂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落砂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防止出现意外。
1、人员位置:落砂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正确的位置,放置杆子和砂箱所在的位置要符合要求。
2、设备操作:落砂工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保持设备稳定,并保持良好的人机配合,确保安全。
3、信号传递:因落砂作业高暴露度、不便于进行口头交流,必须预先约定信号和标志,以便进行准确传递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物料输送:在进行物料输送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不要超载或者单一工位装填物料过多。
5、联动操作:注意其他设备的联动操作,不能因为单一环节出现问题,而影响其他环节的正常操作。
6、人员离岗:在工作已经结束或者暂停时,必须保证落砂工清除现场并离开作业区,以免造成安全问题。
三、落砂作业后的安全处理在落砂作业后,必须注意下列安全处理措施。
1、检查设备:落砂设备必须全面检查,以便在下次作业前发现存在的问题。
2、清理落砂物料:清理落砂过程非常重要,不能让粉尘和砂石进入悬挂系统,影响悬挂系统的寿命和系统运行。
3、妥善保管安全带和绳:安全带和安全绳必须妥善保管,以便下次作业使用。
四、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安全帽、防尘口罩和手套等保护装备,以及配备合适的工具。
2、落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获得相应的操作证书后方可进行作业。
砂和砂石地基监理细则

砂和砂石地基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批:中汽智达(洛阳)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部年月日砂和砂石地基监理细则一、编写依据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2、与本专业工程有关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验收规范、标准、技术资料。
3、本工程监理合同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建设合同。
4、经审批的本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
5、已批准的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本公司下发的有关程序性文件。
二、专业特点1、工程特点(略)2、本专业细则为建筑基础砂和砂石地基子分部的细则。
3、检验批划分:本工程砂和砂石地基的检验批按工程量及施工段,且分层划分。
三、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控制要点——砂和砂石地基处理工程质量2、目标值——各检验批主控项目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各检验批一般项目经抽样检验合格。
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3、施工及监理过程控制资料目标值——及时、完整、真实、准确。
四、监理工作质量检验标准1、基本规定:1.1地基基础施工前,必须具备完备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备的构造情况,必要时应做施工勘探和调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及临近建筑物的安全。
1.2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
1.3建筑物地基的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a、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b、临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类型、分布及结构质量情况。
c、工程设计图纸、设计要求及需要达到的标准,检验手段。
1.4砂、水泥、石子、石灰、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规定。
1.5地基施工结束后,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根据设计确定。
1.6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当设计对地基施工完成后的检验无明确规定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规定的检验数量:砂和砂石地基: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3000㎡以上工程,每300㎡至少应有1点。
砂石质量检测规章制度

砂石质量检测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砂石质量检测工作,提高砂石质量监管水平,保障砂石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砂石质量检测是指对砂石产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进行检测并评定其质量。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砂石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
第四条砂石质量检测应当坚持科学、公正、准确、严谨的原则,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第二章检测范围和目的第五条砂石质量检测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外观质量:检测砂石产品的表面平整度、色泽、杂质等外观质量指标。
(二)物理性能:检测砂石产品的颗粒大小、密度、吸水率、含泥量等物理性能指标。
(三)化学性能:检测砂石产品的化学成分、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等化学性能指标。
(四)安全性能:检测砂石产品的含尘量、放射性污染等安全性能指标。
第六条砂石质量检测的目的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砂石产品的使用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七条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砂石产品,应当及时汇报,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三章检测方法和要求第八条砂石质量检测应当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第九条砂石质量检测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或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并应当依法取得检测报告。
第十条砂石质量检测时,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等环节应当符合相关标准,避免污染和变质。
第十一条砂石质量检测过程中,应当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第四章检测报告和结果处理第十二条砂石质量检测完成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检测结果。
第十三条砂石质量检测报告应当包括砂石产品的检测数据、质量评定结果、检测机构信息等内容。
第十四条检测报告应当经过检测机构评定,并盖章签字,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砂石产品,应当立即予以整改或淘汰,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砂处理控制室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砂处理控制室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1.为保障砂处理控制室操作工的人身安全,确保砂处理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砂处理控制室操作工,包括新进人员和临时补充人员。
3.操作工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本规程。
二、操作前准备1.操作工应每天开工前参加安全教育,了解当日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
2.操作工应检查砂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操作工应仔细阅读砂处理控制室的设备操作手册和安全规程,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4.操作工应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和防滑鞋等。
5.操作工应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和紧急救援设备是否完好有效,并了解使用方法。
三、操作步骤1.操作工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安全规程的要求,启动砂处理设备。
2.在启动设备前,操作工应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周围没有杂物,以防堵塞或意外伤害发生。
3.操作工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状态和电气接线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4.操作工应经常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主管。
5.操作工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洁设备和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
6.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工应随时关注设备周围的环境和人员情况,确保安全。
四、防火措施1.操作工应保持砂处理控制室的清洁整齐,禁止乱堆乱放杂物,防止火灾发生。
2.操作工应定期检查砂处理设备和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确保防静电措施有效。
3.操作工在处理易燃物料时,应远离明火和电火花,并配备灭火器进行防火处理。
4.操作工应定期检查设备周围的防火设施,如消防栓和灭火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五、应急预案1.操作工应熟悉砂处理控制室的紧急停机按钮和应急报警装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操作工应参与应急演练,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和求生技能,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保持冷静应对。
3.操作工应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报告主管,并按照紧急预案的要求采取应急措施。
建筑用砂检测作业规程

建筑用砂检测作业规程(ISO9001-2015)(一)检测标准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二)取样: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
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取样数量(见表1)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
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园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表1试验项目最小取样数量(g)筛分析4400表观密度2600堆积密度5000含泥量4400泥块含量20000有机物含量2000(三)类别:(按技术要求分为三类)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砼。
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砼。
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砼及建筑砂浆。
(四)技术指标1、砂颗粒级配区级配区及累计筛余(%)I区II区III区方孔筛9.5mm 0 0 04.75 mm 10-0 10-0 10-02.36 mm 35-5 25-0 15-01.18 mm 65-35 50-10 25-0600μmm 85-71 70-41 40-16300μmm 95-80 92-70 85-55150μmm 100-90 100-90 100-90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指标项目I类II类III类含泥量(按重量计%)<1.0 <3.0 <5.0 泥块含量(按重量计%)0 <1.0 <2.0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用砂检测作业规程
(ISO9001-2015)
(一)检测标准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
(二)取样: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
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取样数量(见表1)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
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园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表1
试验项目最小取样数量(g)
筛分析4400
表观密度2600
堆积密度5000
含泥量4400
泥块含量20000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德信诚培训网
有机物含量2000
(三)类别:(按技术要求分为三类)
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砼。
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砼。
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砼及建筑砂浆。
(四)技术指标
1、砂颗粒级配区
级配区及累计
筛余(%)I区II区III区
方孔筛
9.5mm 0 0 0
4.75 mm 10-0 10-0 10-0
2.36 mm 35-5 25-0 15-0
1.18 mm 65-35 50-10 25-0
600μmm 85-71 70-41 40-16
300μmm 95-80 92-70 85-55
150μmm 100-90 100-90 100-90
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
指标
项目
I类II类III类含泥量(按重量计%)<1.0 <3.0 <5.0
泥块含量(按重量计%)0 <1.0 <2.0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德信诚培训网
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五)常规试验步骤:(试验前应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一、砂的筛分析试验
1、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试验筛:9.5、4.75、2.36mm和1.18、600、300、150μ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摇筛机。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
(5)搪瓷盘、毛刷等。
2 、试样制备:按取样规定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在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3、试验步骤: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4、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德信诚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