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作业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一、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尝.与诸小儿游()A.经历,体验B.辨别滋味C.曾经2.诸儿竞走..取之()A.体育比赛的一个径赛项目B.争着跑过去C.比赛走路3.唯.戎不动()A.表示答应的词B.只是C.只有4.信.然()A.的确,确实B.相信C.信用5.取之.()人问之.()A.指树上的李子B.指王戎C.去,往二、看拼音写汉字,或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王róng()七岁,cháng()与zhū()小儿游。
看.(kàn k ān)道边李树多子折(shé zhé)枝,zhū()儿jìng()走取之,wéi ()róng()不动。
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面对道边李子树多子折枝,王戎与其他孩子分别是怎么做的?王戎:别人问王戎为什么这么做,王戎的回答是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2.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我觉得王戎是个________的孩子,我还知道一些像王戎一样的孩子,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1)郑:春秋时期郑国。
(2)欲:将要,想要。
(3)度:衡量,测量。
(4)坐:同“座”,座位。
(5)至之市:到了集市上。
(6)操:携带。
(7)及:等到。
(8)罢:散了。
(9)遂:于是。
(10)宁:宁可.(11)无:不。
(12)自信:相信自己。
1.结合注释,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反归取之。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补全下列字的音节。
g y ch y sh工医厂院生二、看图片,连词语。
三、比一比,再组词。
几()山()儿()出()只()马()尺()鸟()四、照样子组词。
(不会写的字写拼音)学同学学问上学_见石回五、将下面的字按笔顺规则分类。
小月水问用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六、做一做,写一写。
新年快到了,给家人或朋友做一张贺卡,写一句祝福的话吧!七、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连一连。
二十三磨豆腐二十四糖瓜粘二十五扫房子二十六把面发二十七蒸馒头二十八去买肉二十九宰公鸡八、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解落()秋叶,能()()()花。
过江千()浪,入()万竿斜。
1.我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峤。
2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1)古诗的后两句分别描绘了风经过江面和树林时的画面。
()(2)古诗的前两句分别描写了秋季和春季的风。
()九、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聪明的乌鸦乌鸦喝水的故事一流传开,很多动物都不服气。
他们想出各种办法要难倒乌鸦。
这天,松鼠也来找乌鸦,他拿出一把榛子,请乌鸦吃。
围观的动物们想:榛子的壳硬邦邦的,乌鸦能弄开吗?乌鸦不慌不忙地叼起一颗榛子,来到林子外的马路上,把榛子丢在了路中间,一辆汽车开过,轻松地压碎了榛子,可是鸟鸦并没有立即飞下去吃,而是等红灯亮了,车都停住后才美滋滋地享受起里面的果肉来,喇叭响起时,乌鸦又连忙飞到空中。
看到这切,大家纷纷叫好,松鼠也不得不认输,承认乌鸦的确很聪明。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句话。
2读了短文我知道,松鼠给了乌鸦()。
①果肉②榛子③水3.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吃到棒子的呢?()①利用车子压碎。
②用嘴啄破。
③用脚踩碎。
4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乌鸦吃到榛子后,松鼠还是不服气,想办法再来难为乌鸦。
()(2)看到乌鸦吃榛子的过程后,大家纷纷叫好。
六年级第八单元作业设计

六年级第八单元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音乐是用____和____创作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
2. 音乐可以分为____音乐和____音乐两类。
3. 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4. 音乐术语中,"P"表示____,"F"表示____。
二、选择题
1. 下列关于音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形式
B. 音乐没有规则和限制
C.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形式
D. 音乐只有节奏和旋律
2. 下列音乐术语中,表示力度较强的是:
A. mp
B. mf
C. p
D. f
3. 下列乐器中,属于打击乐器的是:
A. 小提琴
B. 吉他
C. 钢琴
D. 架子鼓
三、简答题
1. 简述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 描述你曾经体验过的一次强烈的音乐感受。
3. 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共性和差异。
第八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业单学校班级姓名一、单元概况1. 对应单元: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 人文主题:历史传说故事---时光入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3. 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简单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4.单元目录:精读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2课时)精读课文:《西门豹治邺》(2课时)略读课文:《故事两则》(2课时)◎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1课时)◎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2课时)◎园地八:(1课时)5.作业完成时间:四年级语文每周六课时,完成第八单元教学任务需要12课时。
(其中,10课时用于教学,2课时用于完成单元作业。
)二、单元作业目标序号单元目标描述单课应对目标认知水平1 2 3 ◎1 认识生字18个,读准多音字“纪”﹀﹀﹀﹀识记2 会写生字21个,词语23个﹀﹀识记3 背诵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识记4 能运用结合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理解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文言文大意。
5 能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理解运用6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句段之间、事件之间的逻辑关联,从多个角度去感悟人物形象。
﹀﹀﹀理解运用7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理解运用8 能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
﹀﹀﹀分析运用9 能借助提示和卡片信息,将自己喜欢的的人物故事。
﹀理解应用10 1选择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回忆事情经过和自己当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把身体的变化和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
可以借助教材提供的词语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2.修改自己的习作,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应用11 能交流总结简单的复述方法,积累描写人物精神风貌的词语,﹀综合三、单元作业框架年级/册次/单元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类型普通单元教学目标预学作业随堂作业课后作业长程作业水平等级认识生字18个,1、习课文,自知道读准多音字“纪”通单元所有文本。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少年闰土》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下面的文段,看拼音,写字词。
闰土是个líng lì()的孩子,他懂很多很多的东西。
冬天,他在雪地里捕鸟;夏天,他就到西瓜地里管cì wei()、猹……他还说猹这种小畜生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你用胡叉一刺它,它反而会从kuà()下逃cuàn()了……二、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妹妹总是赖在妈妈怀里撒.()娇。
2.闰土教我在雪地里撒.()谷捕鸟。
3.看着闰土送给我的礼物,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带着银项圈的少年……4.闰土的父亲非常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一句中,“素”是_____的意思,含有“素”字的这种意思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句话中“一望无际”的意思是,我还会用这个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一望无际”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换个关联词语来表达,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挂着圆月。
(把句子写具体,至少增加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从“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少年闰土 课后作业

25.少年闰土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 重chú( )房cì wei( ) líng lì( )二、给加点字换上意思相近的词语。
1.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 )2.他和我仿佛..年纪。
( )3.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 )4.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哥哥的心里有无数的无穷无尽的有趣的事。
(修改病句)2.无边无际的黑土地上长着咧开嘴露出一排黄牙的玉米。
(缩句)3.闰土回家去了。
我还常常念着闰土。
(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4.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
(改成双重否定句)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素:A.颜色单纯,不艳丽;B.本来的,原有的;C.蔬菜类的食品;D.素来,向来。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2.平时要多吃素.菜,不可偏食。
( )3.这块布的花色很素.。
( )4.我们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五、课内阅读。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我往常的朋友”指的是谁?2.“希奇的事”在文中指。
3.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 )A.院子是四方的,所以在院子里往上看,天空是四角的。
B.“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喜欢看高墙大院里看到的天空。
C.“我”和“我”的朋友们生活在高门深院内,视野非常狭窄。
4.这段话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25课一、郑厨刺猬伶俐二、1.如此 2.相似 3.无故 4.庄重三、1.哥哥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有趣的事。
2.黑土地上长着玉米。
3.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我还常常念着闰土。
4.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不得不回家里去。
四、1.D 2.C 3.A 4.B五、1.和“我”一样生长在大院里的少爷们。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作业

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限时:40分钟)1.(2019一模)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D 解析:毛细血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均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淋巴管阻塞、花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组织液增多,以上情况均可引起组织水肿。
2.(2019温州一模)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血红蛋白异常C.效T细胞只分布于乙中D.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均可分布于丙中D 解析:分析图解,甲、乙、丙分别是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T淋巴细胞主要位于淋,但也会随淋巴回流进入血浆中;各种激素、淋巴因子可以分布在甲、乙、丙三种成分中。
3.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通过肺可按一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脏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选出的血细胞D 解析:通过肝糖原储存血糖和分解糖原能降低和升高血糖,以调节血糖平衡,A正确;通过肺可按一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以维持内环境呼吸和酸碱度平衡,B正确;肾脏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以防代谢废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C正确;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的血细胞以维持血细胞数量的平衡,是属于细胞分裂,且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不是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D 错误。
4.(2018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A 解析: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不断产生O2,使其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血管中的药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C正确;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D正确。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应用作业

1、.根据小数的意义能正确说出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A)1.13.65元=()元()角()分【答案:3.65元=(3 )元( 6 )角( 5 )分】1.24.78元=()元()角()分【答案:4.78元=(4 )元( 7 )角( 8 )分】1.39.76元=()元()角()分【答案:9.76元=(9 )元( 7 )角( 6 )分】1.47.24元=()元()角()分【答案:7.24元=(7 )元( 2 )角( 4 )分】1.55.48元=()元()角()分【答案:5.48元=(5 )元( 4 )角( 8 )分】2、根据小数的意义能正确说出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A)2.1 7.04元=()元()角()分【答案:7.04元=(7 )元( 0 )角( 4 )分】2.2 6.05元=()元()角()分【答案:6.05元=(6 )元( 0 )角( 5 )分】2.3 1.09元=()元()角()分【答案:1.09元=(1 )元( 0 )角( 9 )分】2.4 4.08元=()元()角()分【答案:4.08元=(4 )元( 0 )角( 8 )分】2.5 9.02元=()元()角()分【答案:9.02元=(9 )元( 0 )角( 2 )分】3、根据小数的意义能正确说出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A) 3.10.58元=()元()角()分【答案:0.58元=( 0 )元( 5 )角( 8 )分】3.20.69元=()元()角()分【答案:0.69元=( 0 )元( 6 )角( 9 )分】3.30.47元=()元()角()分【答案:0.47元=( 0 )元( 4 )角( 7 )分】3.40.55元=()元()角()分【答案:0.55元=( 0 )元( 5 )角( 5 )分】3.50.97元=()元()角()分【答案:0.97元=( 0 )元( 9)角( 7 )分】4、根据小数读法要求,能准确读出小数。
(B)4.117.95读作()【答案:17.95读作(十七点九五)】4.26..72读作()【答案:6.72读作(六点七二)】4.328.15读作()【答案:28.15读作(二十八点一五)】4.49.38读作()【答案:9.38读作(九点三八)】4.55.23读作()【答案:5.23读作(五点二三)】5、根据小数读法要求,能准确读出小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作业
班级:姓名: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jīn jìn)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2.我读得很快,大有囫.(húwù)囵吞枣的味道。
3.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hǔxǔ)传》尤其欣赏。
4.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yíqiǎn)。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àohuì( ) wúxiàn( ) háojié( )
fánsuǒ( ) shūkān( ) chēnɡwèi( )
lǎnɡsònɡ( ) quēfá( )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另一部著作——《水浒传》。
2.《三国演义》真是好听极了,( )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3.( )明天开始努力学习,( )今天就用功学习。
4. 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 )儿童歌舞之外,( )我喜欢的《动物世界》。
四、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书”还可以比喻成什么?仿写一个句子)
2.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个句子)
3.我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改成双重否定句)
4. 根据句前的提示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不与书中的句子重复)
总而言之,
五、读书和交流。
读懂和听懂言外之意是十分重要的。
请根据材料,按要求答题。
)
期末考试临近,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冲刺。
校长在会上说: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晚都会伏案读书做练习直到深夜,这种精神是可贵的。
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昏昏欲睡,使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1.校长肯定的是:
2.
2.校长否定的是:
3.校长的目的是:
六、课文直通车。
1. 读书“三到”包括, , ,“三有”分别
是, , 。
不要读死书,要多积累、多思考、多探索,正如朱熹所说“”。
2.“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不过瘾”说明了( )。
A.“我”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B.“我”从此不喜欢阅读小画片了
3. 用冰心《忆读书》的话为下面诗句或名言做批注。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批注: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批注:
(3)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批注:
七、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 解释下列词语。
士人:
有恒:
下流:
无尽:
2. 解释下面的句子。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3.本文告诉我们,读书一要有志气(志向);二要;三要,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4.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一两点来。
(二)课外阅读。
富兰克林的读书法
①19世纪的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lüèliè)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不厌不倦。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从小没上过多少学,12岁便进了印刷厂做印刷工人。
他的读书方法是:
②一借。
由于家境.(jìn jìng)贫寒,当印刷工的报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cáng zàng)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
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
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
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
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③二摘。
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
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来。
他读过电学、地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呢!
④三背。
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
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
⑤四写。
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
他写作的方式有二:一是仿写。
读过一篇文章他仿写一篇。
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
二是创作。
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乐趣、爱好,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阐.(chǎn shàn)述自己的观点。
⑥富兰克林这样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1.用“”标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你认为富兰克林的第三种读书方法有什么好处?
3.第⑥自然段以问题结尾,请先回答这个问题,再说这样结尾的好处。
4.“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不厌不倦。
”请将这句话记下来。
这句话说了几层意思?它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