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章 船舶柴油机装配工艺
船用柴油机的安装

许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220093330收到回复,谢谢A.船舶主柴油机在船上的安装一.机座的安装机座是整台柴油机的安装基础,机座的定位与安装十分重要,其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整台柴油机的质量和可靠运转,而且直接影响船舶推进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所以,机座的定位与安装是柴油机在船上安装的关键。
机座的作用:柴油机的基础(★承重;★受力;★集油)。
1 机座定位的技术要求1.1 机座在机舱中位置的确定机座在机舱中的位置是根据轴系校中方法和轴系两端轴的安装顺序来确定的。
轴系按合理校中安装时,以曲轴与轴系连接法兰上的偏中值定位。
轴系按直线校中安装时,机座定位依两端轴安装顺序不同有两种方法:先装尾轴后装主机时,以曲轴和轴系连接法兰上的偏中值定位;先装主机后装尾轴时,以轴系理论中心线定位。
l)轴系按合理校中安装船舶建造时,在船台上安装尾轴管装置、尾轴和螺旋桨后,一般在船舶下水后定位主机机座,按轴系合理校中计算书中计算出的轴系第一节中间轴首法兰与曲轴输出端法兰偏中值定位。
允许误差:偏移值δ不大于±0.1mm;曲折值φ不大于±0.1mm/m或开口值S不大于10-4D(D为法兰外径,mm)。
2)轴系按直线校中安装(1)船舶建造时,在船台上先安装尾轴管装置、尾轴和螺旋桨及中间轴,在船台上或船下水后安装主机、以轴系第一节中间轴首法兰与曲轴输出端法兰的偏中值:偏移值δ≤0.10mm、曲折值φ≤0.15mm/m定位机座、(2)在船台上先安装主机,后安装尾轴等。
主机机座按轴系理论中心线定位:机座首、尾位置(轴向)依照机舱布置图确定,即以机座上曲轴首(尾)法兰或机座某个地脚螺栓孔相对于船体某号肋位的距离来确定;高低、左右位置依轴系理论中心线确定。
为了保证轴系准确安装,要求所加工制造的中间轴中有一节中间轴的长度由安装实测尺寸确定。
1.2 机座上平面的平面度应符合要求机座定位安装必须保证机座上平面的平直,以保证机架、气缸体安装的正确。
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

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第一章船舶主机的安装的部件及有关舾装件在内的全部安装工程,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安装和调试,以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建造成本、改进产品质量、缩短造船周期为目的的这样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舾装是指船体建造工程以外的所有船舶工程的总称.3。
在船台上的安装工作有:⑴确定轴系理论中心线;⑵根据轴系理论中心线在人字架、尾轴毂和隔舱壁上画出加工圆线和检验圆线并镗孔。
⑶安装尾轴管、尾轴、螺旋桨、舵和有关辅机。
⑷安装通海阀、舱底系统附件及有关管路和箱柜.4、船下水后的安装工作有:⑴安装主机、辅机及中间轴承等的基座;⑵吊运和安装辅机、轴系及传动设备;⑶安装有关管路、附件和仪表等。
5、分段造船法就是把预先在车间装配焊接好的各个分段吊运到船台上装配成船体,而总段造船法是将装配焊接好中部总段吊运到船台安装定位,然后将与其首、尾方向相邻的总段吊上船台进行安装,并完成大接缝的焊接工作。
6、功能性单元:辅机及其管路附件等组合成的整段单元的成套设备。
区域向单元:位于机炉舱或其他舱室一定区域内,装在公共支承结构上的通用化或标准化的设备、机组、管路所组成的单元.7、系统造船法:按照船舶的系统来进行设计和组织生产的,所有专业和工种的分工、设计、生产组织体制的建立都是按照船舶的系统来划分的,这种模式称为系统造船法。
8、区域造船法:就是运用运筹学和成组技术原理将整条船按空间而不是按系统划分区域,然后在不同的工艺阶段按不同的施工区域去组织高效的生产,这种模式称为区域造船法.9、主机安装的工作内容:⑴主机基座的准备;⑵主机的定位;⑶主机的固定;⑷质量检验。
10、主机是通过垫片或减震器安装在船体基座上的,基座是与船体直接相连的支撑座。
11、在面板上,为了减少加工面而焊有固定垫片,固定垫片与柴油机基座之间配有活动垫片,用以调整主机的高度,主机与基座用螺栓固定在一起。
12、主机安装前,基座的准备包括:基座位置及外形的检验、主机紧固螺栓孔与固定垫片位置的确定和基座上平面的加工。
船舶动装安装工工艺

精选2021版课件
24
预开孔
图 3-3 确定轴系和舵系理论中心线 a0b0-理论中线;a0-首基准靶(架);b0-尾基准靶(架);c0、d0、e0、f0-辅助靶
精选2021版课件
25
精选2021版课件
26
舵系中线确定
拉轴系中线的同时还应拉出舵系中线。
精选2021版课件
15
2. 左右(横向)位置的确定
根据轴系布置图上给定的坐标,在双层底上找 出。
一般船体车间放样时,就已做出船的中纵剖面 线。
1)单轴系船,此中纵剖面线即为轴系理论中线的 投影线。
2)多轴系船,可以此中纵剖面线为基准,根据设 计时所规定的尺寸,来确定轴系中线。
精选2021版课件
16
3. 高度位置的确定
在双层底上确定轴系中线的投影线后, 即可在首尾两基准点上立基准光靶,吊 铅垂线,确定靶中心的左右位置,然后 用钢直尺量取高度(注意:量取的数值应 该考虑双层底的高度)。
精选2021版课件
17
精选2021版课件
18
基准光靶或拉线架的设置
图 3-3 确定轴系和舵系理论中心线 a0b0-理论中线;a0-首基准靶(架);b0-尾基准靶(架);c0、d0、e0、f0-辅助靶
图 3-3 确定轴系和舵系理论中心线 a0b0-理论中线;a0-首基准靶(架);b0-尾基准靶(架);c0、d0、e0、f0-辅助靶
精选2021版课件
12
舵系理论中线和轴系理论中线的 相互位置有一定的要求(垂直相 交),因此两者的理论中线可同 时确定的,所用的方法也基本相 同(找上、下两个基准点)。
精选2021版课件
4
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简答

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简答题:整机吊装定位:柴油机的吊装工具装妥后,用浮吊慢慢提升,离地面约100mm时,需稳定10min,检查吊装工具和钢索等均无异常现象,再继续吊起。
主机吊至机舱口上空时,为便于对准入口,在主机四角系以麻绳,用人工帮助转动是其对准机舱,然后将主机徐徐下落,为使主机准确落位,利用机座上的螺栓孔,用四根导滑杆作引导对准基座螺栓孔,使主机平稳又准确的位于基座的临时木垫上,主机底部用楔形调位工具,两侧用油压千斤顶调整主机高低和左右位置。
用法兰装置或光仪找正主机曲轴中心线与轴系中心线重合,测量曲轴臂距差满足技术要求后,进行配垫及紧固螺栓等工作,整机定位才告结束。
低速重型柴油机按部件分解后在船上组合成整机工艺流程:基座定位→机架(A型机架)安装→气缸体安装→贯穿螺栓的安装→活塞装置的安装→缸盖的安装→扫气箱及增压器的安装→各系统、仪表及走台支架的安装等。
尾轴管的安装:尾轴管装置的安装步骤:1、复验尺寸2、清洁工作3、装上垫片4、将尾轴管送入孔内5、加压安装6、上紧螺母7、安装附属装置8、进行水密试验轴系校中:校中的分类:1、按直线性校中原理校中:⑴按法兰上严格规定的偏中值校中;⑵按法兰上计算的允许偏中值校中;⑶用光学仪器校中;2、按轴承上允许负荷用测力计校中:3、按轴承上合理(或最佳)负荷校中:⑴按轴承合理位置较中:⑵按法兰上合理偏中值校中。
轴系校中质量对轴系及船舶正常运行的影响:1、轴系校中质量对尾轴管轴承磨损的影响;2、轴系校中质量对船舶振动的影响;3、轴系校中质量对减速箱齿轮正常啮合的影响;影响轴系较中质量诸因素的简析:1、传动轴加工误差的影响;2、轴系安装弯曲的影响;3、船体变形的影响;4、轴法兰端下垂的影响;5、轴系结构设计的影响。
轴系合理校中实质:所谓轴系合理校中,其实质是在遵守规定的轴承负荷、应力、转角等限制条件下,通过校中计算从而确定各轴承的合理位置,将轴系安装成规定的曲线状态,以达到使各个轴承上的负荷合理分配。
柴油机分装装配工艺流程

序号
工步内容
1
安装涡轮增压器与排气歧管双头螺柱
2
涡轮增压器回油管预装(与涡轮增压器连接)
2.缸盖护罩预装
序号
工步内容
1
呼吸器预装
2
安装PCV出气软管,用卡箍固定牢固,不应脱落
3
安装缸盖护罩密封圈
4
将加油口密封圈装入加油口盖,安装机油口盖
3.机油集滤器和油底壳预装
序号
工步内容
1
将机油集滤器插入油底壳相应部位并拧紧卡箍
2
安装机油滤清器及机油压力开关
7.预装节温器阀座与小循环水管
1
节温器阀座与小循环水管(装好密封圈)连接起来
2
出水口与节温器阀座装配
工艺装备 手动预紧 工艺装备 压装辅具 工艺装备
定扭扳手
品线旁预装
技术要求 (22.5±2.5 )N•m
10±1N•m
数量 3 2
技术要求 Q1840616,10±1N•m
数量 3
数量 1
数量 1 1
平顺,无拉紧或拥堵状态
数量 2 1 1 1
技术要求 10±1 N•m 平顺,无拉紧或拥堵状态
数量 4 1
技术要求 Q1840835TF2,25±5N•m
技术要求 前油封压至机油泵壳体上安装孔内的止口位置,装配时应
注意平面端朝外,并在唇部涂适量润滑油
技术要求
机油滤清器内垫圈与机油滤清器O型密封圈表面涂适量润 滑油,密封圈接触时,拧3/4圈-1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安装油底壳密封条
2L产品线旁预装
工艺装备 气动定扭扳手 气动定扭扳手
工艺装备 气动定扭扳手
1-第12章 船舶柴油机装配工艺

11/3/2019
22
2)固定调整法 在尺寸链中,选定一个或加入一个零件作调整
法,按一定尺寸间隔制成一组专门零件,选用 其中某一级的零件来做补偿。
L±Δl
11/3/2019
调整垫片
23
3)误差抵消法 调整某相关零件的误差大小和方向,使其加工误差互
相抵消一部分,从而使封闭环达到其所要求的公差和 极限偏差。
有利。 (2)曲轴轴线呈下凹形“ ”,有利于抵消柴油机自重
引起的机座和船体变形。 (3)臂距差为“-”对抵消重量有利(活塞连杆)。 对中机舱、船体刚性好时,臂距差全部或大部分调整到小
的“-”或“0”值,使空载或满载都在臂距差为“-”值的状 态下运行。
11/3/2019
34
对船体刚性较差时,采用“反变形”,空载时调一定“+” 值,“ ” ,满载时在臂距差为“-”值的状态下运行。
17
(1)直接选配法(direct trial and error procedure) 优点:事先不分组,达到很高的装配精度; 缺点:装配工人技术要求高,装配时间不易控制,不适合
大批量生产。
(2)分组装配法(packet assembling) 将组成环公差增大若干倍(一般3~6倍),按经济公差加
11/3/2019
41
§12-3 大型低速柴油 装配特点
1.特点 工艺复杂、钳工量大、
整机装船。 2.大型低速柴油机装配 1)机座装配 5m长以上 ①光学仪器。 ②水碗。
11/3/2019
42
机架装配:A字架 气缸体装配 安装贯穿螺栓 主轴承安装 运动部件装配(moving
布以及接触面积大小,如定时齿轮。 3)装配尺寸链 装配中,最后得到的环为封闭环,精度指标也常作为封闭环。
船舶柴油机装配工艺专家系统之任务管理实现

2 S TM 的 组成 结构 和 S M 的功 能 T
S M 采 用基 于 c s体 系结 构 的工作模 式 , 成 T / 组
结 构如 图 1 示 。智 能控 制 中心处 于系 统 的核心 地 所
位, 采用 消息触 发 机 制负 责 进 行 消息 和命 令 的存 储
与转 发 , 时 还 负 责 控 制 和 实 现 文 档 、 务 、 户 / 同 任 用 权 限 的 存 储 和 读 取 。项 目管 理 者 和 设 计 人 员 可 以 在 系
的 专 家 系统 应 用 程 序 框 架 。介 绍 了大 型 船 舶 柴 油机 装 配工 艺编 制 专 家 系统 的任 务 管理 实现 。
一
31 S . TM 中 任 务 的 定 义
关键词
船 舶 柴 油机
装 配 工艺 专 家 系 统
任 务 管 理 实 现
中 图分 类号 U6 2 6 文献标识码 B
档 , 存储 任务 执 行后 的输 出文 档 。任 务 管理 数 据 并 库存储 系统 中所有 任务 的详细 信息 。安 全管 理数 据 库存储 了任 务执 行 者 的权 限 , 防止 将 某 类任 务 安 排
给不具 有相应 执行权 限的用户 。
P iaeObet tig 执 行 对象 r t jc AsSr v n
S TM 内在 功 能 主要 包 括 工 艺 设 计项 目管 理 和
工 艺 文 档 工 作 流 管 理 。 工 艺 设 计 中 , 艺 文 档 的 预 工 发 布 , 须经过 下 列 工 作 步骤 : 制 、 改 、 对 、 必 编 修 校 批
作者 简介 : 黄 政 ( 96 , , 1 6 一) 男 副教 授 。
柴油机装配车间装配工序

7
装摇臂组件及水泵总成
摇臂、气门推杆、气缸盖罩及垫圈、加油口盖及垫圈、水泵总成、发电机调整支架
调气门间隙
8
装油路组件
柴滤进出油管、强制润滑油管、柴滤、柴滤垫块、喷油器、高压油管、机滤、机滤垫片(2105/485)、前侧盖板(WF)
四、后装(1~2人)
序号
工序
主要零部件
操作工
备注
1
起动机、发电机、三角带、后侧盖板、呼吸器、机滤垫块、机滤垫片、气泵、气泵进回油管、增压器回油盖板、增压器、增压器进回油管、精滤、精滤支架、站脚
下线、加油
五、后整理(3~4人)
序号
工序
主要零部件
操作工
备注
1
整机上线
整机上线、封堵、放油
2
整机喷漆
喷漆(补漆、清漆照光)
3
后整理
风扇、风扇垫块、离合器总成、离合器壳、水箱、水箱支架、油箱、油箱支架、仪表盘总成、整机下线
备注:
后装和后整理人员可相互调剂,喷漆两道人员可相互帮助。
4
喷漆
组装件、气泵支架、排气管等
二、部装组(5人)
序号
工序
主要零部件
操作工
备注
1
缸盖总成部装
缸盖、进排气门、气门油封、气门内外弹簧、气门弹簧上下座、气门锁夹、吊耳、侧盖板
2
活塞连杆总成部装
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挡圈、连杆、连杆瓦
称重3Biblioteka 前后油封总成部装前油封齿、轮室盖;后油封、后油封座或飞轮壳
4
凸轮轴总成部装
装配车间工序及人员安排
一、清洗组(5人)
序号
工序
主要零部件
操作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4
8
3.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方法与步骤
包括4个部分:产品分析、装配组织形式、 装配工艺过程、装配工艺文件。
1) 产品分析 ①分析图纸与技术要求。 ②尺寸链及结构装配工艺性分析。 ③装配单元。
2021/3/4
9
2)装配组织形式
取决于产品的结构特点、生产纲领和现有生产条件。
4)装配工序划分与设计
5)填写装配工艺文件及 检验与试验规范
2021/3/4
13
4. 保证装配精度方法 1)互换法 (1)完全互换法(complete interchangeability)
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零件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位置, 装入后即能达到封闭环的公差要求,称为完全互换法。
2021/3/4
19
(3)复合选配法
分组装配法+直接选配法
加工后预测分组,装配时相应组内装配,同一组内零件可 互换。这种方法:提高装配精度,减少分组数。
3) 修配法
有将零件公差加大,以利于加工,装配时,通过补充机械 加工或手工修配的方法,改变尺寸链中预先规定的某个组 成环尺寸,以达到封闭环规定的精度要求(此环即补偿 环)。
布以及接触面积大小,如定时齿轮。 3)装配尺寸链 装配中,最后得到的环为封闭环,精度指标也常作为封闭环。
2021/3/4
6
连 杆 曲 轴
A1 A2 N A3
2021/3/4
V型机连杆
7
2.制定装配工艺规则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 2)满足装配周期要求(需保证机械零件加工
基础之上)。 3)钳工装配工作量尽可能小,实现装配自动
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相
对运动精度和接触精度。
2021/3/4
5
பைடு நூலகம்
(1)尺寸精度(dimension precision) 配合间隙或过盈、零部件间的轴向间隙、轴向距离以及轴线距离。 (2)位置精度 零件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和各种跳动。 (3)相对运动精度 指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 (4)接触精度(contacting precision ) 指两配合表面、接触表面和连接表面间达到规定的接触斑点数目及分
装配组织形式:固定式和移动式。
固定式(stationary type)
装配全部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产品在装配过程中不移 动。
移动式(move mode)
将零件、部件用输送带或小车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 移到一个装配地点。
连续移动与间歇移动。
2021/3/4
10
喷油器
活络油管 操作系统 气缸滑油管
16
不完全互换法应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在装配精度要求高和尺寸链 环数较多的情况下使用,显得有优越性
组成环平均公差
TM
(T02 ) n 1
2) 选择装配法
大批量生产、组成环多而且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的尺寸链,如果采 用完全互换法,则零件的公差过严,甚至超过了加工工艺的实现 可能性。 将公差放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 保证装配精度要求。 有三种方法:直接选配法、分组选配法和复合选配法。
特点:
装配容易、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装配生产率高,装配时间定额稳 定,易于组织装配流水线生产,企业间协作、维修与备品问题也易 于解决。
多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少环数尺寸链。
2021/3/4
14
1
2
Δ(N)
r(瓦)
R(孔)
3
4
1- 活塞;2-衬套;3-活塞销; 4-连杆
2021/3/4
15
(2)大数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 大数互换法指在绝大多数产品中,装配时的各组成环零件不需挑
特点:
一般可用于组成环公差都相等的装配链,分组数不宜太多, 否则增加检验工时与费用。
2021/3/4
18
零件分组数 Ki=Ti ′/Ti
Ki —第i个零件的分组数,i =1, 2, 3…n; Ti ′—组成环中第i个零件的经济公差; Ti —组成环中第i个零件的公差。 取最大的零件分组Kmax。
整、连接,还包括检验、试运 转、油漆、包装等。 (2)装配工艺及相应的设备 压配、活塞装入气缸用专用工 具 (3)装配顺序 划分装配单元。 选择某一零件或比它更低一级 的装配单元作为基础件.
2021/3/4
12
例:A字架以机座作为基 准件,一般先下后上,先 内后外,先难后易,先重 大后轻小,先精密后一般。
3 miller
2021/3/4
1
2021/3/4
2
(第12章 船舶柴油机装配工艺)
2021/3/4
3
第十二章 船舶柴油机装配工艺 Assembly Technology of Marine Diesel
重点:装配工艺规程制定方法 与步骤、保证装配精度 的方法,筒形活塞柴油 机装配工艺过程、大型 低速柴油机装配特点。
气缸盖 主轴承盖、螺栓
活塞组 贯穿螺栓
气缸体
管系
活络油管 扫气箱、 排气管、 增压器
部装
连杆组 十字头组
管系及 喷油泵
注油器 及传动
飞轮、前置轮
道门 A字架 曲轴
传动齿轮、 调速器
主动齿轮
主轴承
部装
机座
盘车组
2021/3/4
11
3)装配工艺过程的确定 (1)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清洗、刮削、平衡、找正、调
难点:装配工艺尺寸链封闭环 的确定与计算。
2021/3/4
4
第一节 装配工艺规程制订
1.概述
1)装配概念(assembly
conception)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 零件组合成组件和部件, 并进一步将它们组合成机 器的过程,称为装配。
基本内容:装配、调整、 检验、试验、油漆和包装。
2)装配精度
2021/3/4
17
(1)直接选配法(direct trial and error procedure)
优点:事先不分组,达到很高的装配精度;
缺点:装配工人技术要求高,装配时间不易控制,不适合 大批量生产。
(2)分组装配法(packet assembling)
将组成环公差增大若干倍(一般3~6倍),按经济公差加 工→按实际尺寸分组。同一组内零件可互换,组数愈多, 装配精度愈高。
选或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入后即能达到封闭环公差要求。 采用统计法来处理。 扩大组成环公差,组成环尺寸成正态分布时,封闭环也一定呈正
态分布。——封闭环公差 T0 与各组成环公差的关系。
n1
T0
Ti 2
i 1
各组成环尺寸分布相同时
n1
T0
ki2Ti 2
i 1
各组成环尺寸分布不同时
2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