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专题知识宣教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PPT课件

如有超过2个急救员,应每隔1-2分钟交换进行心 肺复苏,以防止疲劳。交换过程中不中断胸外按压。
2019/11/27
.
39
*只进行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1、如果你不会、无法或不愿给予人工呼吸,可在保
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只进行胸外按压。 2、如果只给予胸外按压,应该保持连续,频率至少
100次/分,不超过120次。 3、只有当伤病员开始恢复并清醒过来,才能停下来
心肺复苏的意义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 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 态”、“植物人”的发生。
所以,CPR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实施。
2019/11/27
.
8
CPR实施时间与抢救成功率
• 心跳骤停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50%; • 心跳骤停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 • 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仅为4%; • 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
注:勿压迫颈部气管, 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
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2019/11/27
.
26
下颌角与耳垂连线 成人90度
2019/11/27
.
27
儿童60度
2019/11/27
.
28
婴儿30度(肩下垫枕即可)
2019/11/27
.
29
7、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 保持气道开放,连续进行2次吹气。 * 救护员用放在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食、中指捏住 病人的鼻子,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识丧失; • 停止20秒后,自发和诱发脑电活动停止; • 1分钟后,脑干活动消失,呼吸几乎停止,瞳孔散大,
大小便失禁; • 停止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 • 超过10分钟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2019/11/27
.
39
*只进行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1、如果你不会、无法或不愿给予人工呼吸,可在保
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只进行胸外按压。 2、如果只给予胸外按压,应该保持连续,频率至少
100次/分,不超过120次。 3、只有当伤病员开始恢复并清醒过来,才能停下来
心肺复苏的意义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 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 态”、“植物人”的发生。
所以,CPR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实施。
2019/11/27
.
8
CPR实施时间与抢救成功率
• 心跳骤停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50%; • 心跳骤停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 • 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仅为4%; • 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
注:勿压迫颈部气管, 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
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2019/11/27
.
26
下颌角与耳垂连线 成人90度
2019/11/27
.
27
儿童60度
2019/11/27
.
28
婴儿30度(肩下垫枕即可)
2019/11/27
.
29
7、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 保持气道开放,连续进行2次吹气。 * 救护员用放在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食、中指捏住 病人的鼻子,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识丧失; • 停止20秒后,自发和诱发脑电活动停止; • 1分钟后,脑干活动消失,呼吸几乎停止,瞳孔散大,
大小便失禁; • 停止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 • 超过10分钟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课件ppt

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制作培训课件
01
制作专业的心肺复苏培训课件,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巧和实
战演练等内容,提供给培训机构和社区使用。
培训师资力量
02
建立心肺复苏培训师资库,邀请专业人士担任培训师,确保培
训质量和效果。
培训场所建设
03
建设标准化的心肺复苏培训场所,配备专业设备和教具,为公
众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训练方法与步骤
01
02
03
04
理论学习
学习者需要了解心肺复苏的基 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观看演示
通过观看专业人员的演示,学 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心肺复苏
的操作流程。
模拟训练
学习者需要在模拟器上进行实 践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评估与反馈
训练结束后,学习者需要接受 评估,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05
心肺复苏的普及与推广
个性化急救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肺复苏方案,以提高急救效果 和患者的生存率。
预防为主
未来心肺复苏的发展将更加注重预防,通过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 技能,降低心脏骤停等突发事件的发生率。
跨学科合作
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整合医学、工程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技术 和资源,推动心肺复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国际合作与交流
跨国急救网络
建立全球性的心肺复苏急救网络,共享急救资源和经验,提高全 球范围内的急救成功率。
国际学术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心肺复苏技术的新进展 和挑战,推动心肺复苏领域的共同进步。
跨国培训项目
开展跨国的心肺复苏培训项目,提高全球范围内的急救意识和技 能水平。
心肺复苏的未来趋势
急救培训心肺复苏PPT课件

中毒
误食、吸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引 起的中毒症状。
心肺复苏在急救中地位
心肺复苏定义
针对心脏骤停患者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除颤等。
心肺复苏在急救中重要性
心脏骤停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心肺 复苏是急救技能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对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具 有重要意义。
分析心律
确保所有人员未接触患者,按下“分析” 按钮,让AED分析患者心律。
AED使用注意事项
安全性
在使用AED前,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避免在潮湿、易燃或存在其他安全隐 患的环境中使用。
持续心肺复苏
在电击后,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措施 ,直至专业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接管患 者。
01
02
患者情况评估
在使用AED前,快速评估患者意识和 呼吸状况,确认是否需要实施心肺复 苏。
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方法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患者气道,确保呼吸道畅通。
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用口包住患者的口部(注 意密封),然后吹气。吹气时要捏住患者的鼻子,防止漏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 伏,以判断吹气是否有效。
呼吸频率和深度
人工呼吸的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12次,每次吹气量要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同时要 注意吹气与放松的时间比例,一般为1:1或1:2。
AED操作步骤演示
开机与自检
打开AED电源开关,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心肺复苏(CPR)
在电击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护人员赶 到。
电击治疗
若AED提示需要电击,确保所有人员未接 触患者,按下“电击”按钮,对患者实施 电击治疗。
最新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ppt

在人工呼吸过程中,要避免过度 通气,以免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
。
注意自身保护
在急救过程中,要避免对自己的 意外伤害,如使用正确的姿势进
行胸外按压等。
及时转诊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及时 联系医疗机构并转运患者,以便
进行更专业的治疗。
04
心肺复苏的普及与推广
心肺复苏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途径 通过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等多种途 径,广泛宣传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基 本技能,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
心肺复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心肺复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 高全球范围内的急救水平。
经验分享
分享各国在心肺复苏普及和推广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 高全球急救事业的发展水平。
05
心肺复苏的未来发展
心肺复苏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智能设备的应用
宣传教育内容
重点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操作 步骤、注意事项等,以及在紧急情况 下如何正确使用相关设备,确保公众 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心肺复苏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心肺复苏的社会支持体 系,包括培训师资、设立急救站 点、配备急救设备等,为公众提 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社会参与度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心肺复苏 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形成全社会 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至关重要的措施。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患者的心脏无法泵送血液,导致大 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缺氧。心肺复苏可以人为地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并降低脑 损伤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
总结词
。
注意自身保护
在急救过程中,要避免对自己的 意外伤害,如使用正确的姿势进
行胸外按压等。
及时转诊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及时 联系医疗机构并转运患者,以便
进行更专业的治疗。
04
心肺复苏的普及与推广
心肺复苏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途径 通过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等多种途 径,广泛宣传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基 本技能,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
心肺复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心肺复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 高全球范围内的急救水平。
经验分享
分享各国在心肺复苏普及和推广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 高全球急救事业的发展水平。
05
心肺复苏的未来发展
心肺复苏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智能设备的应用
宣传教育内容
重点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操作 步骤、注意事项等,以及在紧急情况 下如何正确使用相关设备,确保公众 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心肺复苏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心肺复苏的社会支持体 系,包括培训师资、设立急救站 点、配备急救设备等,为公众提 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社会参与度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心肺复苏 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形成全社会 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至关重要的措施。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患者的心脏无法泵送血液,导致大 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缺氧。心肺复苏可以人为地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并降低脑 损伤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
总结词
心肺复苏培训ppt课件

04
高级生命支持技能操作要点
电除颤技术原理及操作指南
• 电除颤技术原理:通过电击使心脏所有心肌细胞在瞬间同 时发生除极化,并均匀一致地协调收缩,恢复窦性心律。
电除颤技术原理及操作指南
操作指南 评估患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电 除颤。 选择合适的能量水平。
电除颤技术原理及操作指南
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患者,并除去患者身上 的金属物品。 放置电极板,并施加电击。
心肺复苏培训pCONTENTS
•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识别心脏骤停与启动应急反应
系统 • 基本生命支持技能操作要点 • 高级生命支持技能操作要点 •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在心肺复
苏中作用 • 心肺复苏后处理及并发症预防
0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心肺复苏定义及意义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或两乳头连线中点 。
按压频率
100-120次/分钟。
按压中断时间
尽量不超过10秒钟 ,保持按压连续性 。
人工呼吸方法介绍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 确保呼吸道畅通。
呼吸方式
口对口、口对鼻或口对面罩等方 式进行人工呼吸。
呼吸频率
成人10-12次/分钟,儿童12-20 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
0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介绍了心肺复苏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
02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和技巧
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检查环境、判断意识、呼叫急救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03
心肺复苏团队协作和沟通
强调了团队协作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包括团队成员的角色分工、有
最新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ppt

02
CATALOGUE
心肺复苏的基本流程
CPR操作前的准备
确保现场安全
呼叫急救
在实施CPR之前,首先要确保现场安 全,避免对救助者和被救助者造成二 次伤害。
如果发现患者需要急救,应立即呼叫 急救或让他人呼叫。
判断患者状态
快速查看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 吸、是否有脉搏,以确定是否需要进 行CPR。
智能化辅助决策
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智能化的辅助决策系统,为心肺复苏 和其他急救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04
CATALOGUE
心肺复苏的常见误区
胸外按压的误区
按压位置不准确
不是胸正中央,是两乳头与胸 廓连线的交叉处。
按压深度不足
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才能 有效挤压心脏。
按压频率不当
按压频率应为100~120次/分钟 。
按压与放松比例不对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应为1:1。
人工呼吸的误区
吹气量过大
每次吹气量应为800~1200毫升。
高级生命支持(ALS)
高级生命支持是指在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进一步 维持和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
高级生命支持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电监护、药物治疗等措施,旨在稳定患 者的生命体征,为后续的医疗救治创造条件。
高级生命支持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非专业人员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相 关操作。
,目击者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06
CATALOGUE
心肺复苏的未来展望
心肺复苏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1 2
智能化技术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发智能化的心 肺复苏辅助设备,提高心肺复苏的准确性和效率 。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课件ppt

04
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
单人操作流程
判断现场环境安全
确保施救者与患者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判断患者意识
轻拍患者双肩,在耳边高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
呼救并启动急救系统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简要描述情况,请求救援。
单人操作流程
放置患者体位
将患者平放于硬质平面上,去枕 ,头颈躯干保持一条直线。
胸外按压
05
心肺复苏的常见问题与 解答
心肺复苏是否有效?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援措施,在心跳骤停的情况下,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来恢复心脏搏动和呼吸功能。研究表明,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 生存率。
在心跳骤停发生后的几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可以增加患者生还的机会。因此, 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取决于开始时间、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持续的抢救。
头后仰
将患者的头向后仰,下颌角与耳 垂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清理呼吸道
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呕吐物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下巴抬高
用一只手抬高患者的下巴,另一只 手将患者的头向后仰。
人工呼吸的技巧
捏鼻吹气
捏住患者的鼻子,对患者的口部吹气,吹气时要 确保患者的胸部隆起。
吹气频率
每分钟吹气8-10次。
吹气量
每次吹气量应在800-1200ml之间。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 心肺复苏简介 • 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 • 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 • 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 • 心肺复苏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 心肺复苏的成功案例与启示
01
心肺复苏简介
心肺复苏的定义
定义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急 救措施,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 吸来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心 跳和呼吸。
2024版《心肺复苏术培训》PPT课件

建立信任与默契
通过长期的合作和磨合, 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 和默契,提高团队协作效 率。
18
05
复苏后处理及并发症 预防
2024/1/26
19
复苏成功后患者监测指标观察
01
02
03
04
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 血压和体温,确保生命体征稳
定。
2024/1/26
神经系统功能观察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 应和肢体活动,及时发现神经
3
心肺复苏术定义及作用
定义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维持大脑 的氧气供应,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支持循环和呼吸功能。
作用
CPR的主要目的是在心脏骤停后的短时间内,通过维持血液循环来向大脑和其 他重要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患者可能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及时的 观察和判断是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的前提。
干预意义
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心脏骤停后的几分钟内,大脑对氧气的需求最为迫切。通过及时的CPR, 可以维持血液循环,向大脑提供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避免或减少脑损伤和其他器官的损伤。此外,早期 干预还可以为后续的专业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12
人工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
开放气道
清除患者口鼻异物,采用仰头抬 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子,施救者深吸一口 气,对准患者口部吹气,吹气时 要捏住患者鼻孔,吹气后松开鼻
孔,让患者呼气。
注意事项
吹气量要适中,避免过度通气; 吹气时要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一般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医生: ——直接进行高级心肺复苏 ——指导现场进行抢救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生存链
为取得最大的生存率,应做到下述事项: 1.识别早期的预告征象 2.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 3.基础心肺复苏 4.除颤 5.气道和通气 6.静脉用药 成人生存链:四“早”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初级心肺复苏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定义:支持基础生命活动,为重要脏器供氧 内容:
迅速识别和采取措施,预防心肌梗塞和卒 中患者发生循环呼吸骤停 对呼吸停止者进行救生呼吸 对心肺停止者进行救生呼吸和胸外按压 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 过速者除颤 识别和清除气道梗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初级心肺复苏
人工循环
——早进入急救系统、早初级心肺复苏、早除颤、早 高级心肺复苏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成功的关键: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速度
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搁1分钟,成功的 把握就要下降7~10%,超过12分钟,生 存率只有2~5%
除颤往往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未 能在8-10分钟内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 必将造成永久性大脑损害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初级心肺复苏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救生呼吸
注意事项:
• 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 单纯进行救生呼吸,每分钟10~12次,间隔4~
5秒一次 • 两次进气期间应使气体彻底呼出 • 起初换气未成功→将头重新调整位置→再作
尝试换气→仍不能换气→应行气道异物处理 • 避免胃扩张
主张开展公众参与的除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肺复苏治疗措施的分类
Ⅰ类:非常好,有明确的证据证实安全有效,明 确推荐采用
Ⅱa类:可接受,安全,有用,有好至很好的证 据支持应用
Ⅱb类:可接受,有用,有一般至好的证据支持 使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肺复苏的历史沿革
现代心肺复苏始于20世纪60年代 曾召开过多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 为规范心肺复苏的操作,各国先后制定
过多个心肺复苏指南 ——美国1974,1980,1986,1992 ——欧洲1992,1996,1998 最近一次制定于2000年,并命名为国际 2000心肺复苏和急症心血管治疗指南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参与心肺复苏的人员
非专业医务人员: ——包括警察、消防队员、机关工作人员、社区人员、高危病人 的家庭成员等 ——往往是现场第一抢救者 ——可以进行初级心肺复苏操作 ——应当进行适当的心肺复苏培训
医学助理人员: ——经过正规培训的抢救人员 ——可以进行部分高级心肺复苏操作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初级心肺复苏
救生呼吸
• 评估:判断病人有无呼吸(看、听、感 觉)
• 救生呼吸: ——口对口呼吸 ——口对鼻呼吸 ——口对呼吸孔呼吸 ——口对面罩呼吸 ——简易呼吸器呼吸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初级心肺复苏
操作循序
• 评估意识状态 • 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 • 心肺复苏的ABC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救生呼吸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 “D”除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初级心肺复苏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初级心肺复苏
救生呼吸
• 无氧气供应,潮气量10ml/kg(700~1000ml), 在2秒钟内送入
• 有氧气供应(>40%),潮气量可减至7ml/kg (400~600ml),1~2秒钟内送入
• 换气充足的表现是可见到胸部起伏,呼气时可 听到或感觉到气流。
未确定类: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现有证据不足以 进行分类,目前无益无害,有希望但需进一步 证实,不推荐使用
Ⅲ类:不可接受,无益,可能有害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肺复苏
成人初级心肺复苏 成人高级心肺复苏 儿童初级心肺复苏 儿童高级心肺复苏
开放气道
• 评估:病人无反应 • 放好体位:仰卧于坚实的平面,整体移动 • 抢救者的位置:在病人一侧,进行救生呼吸和胸外按
压,并准备操作自动体外除颤器 • 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易操作,无外伤者均可采用,特别 适于非专业抢救者 ——托颌法 • 气道异物的清除 ——气道异物的识别 ——海氏手法 ——手指清扫 ——胸部猛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初级心肺复苏
适应症
• 呼吸停止:溺水、卒中、气道异物、 烟熏、会厌炎、药物过量、电击、 创伤、心肌梗塞、昏迷等
• 心脏停搏:室颤、室速、心脏静止、 电机械分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