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教学设计
1.写作练习:结合课文内容,以“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表达准确。
2.阅读拓展:阅读有关香港回归的其他文章或资料,了解香港回归前后的历史背景,加深对香港回归事件的认识。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香港回归对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层面的影响,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强调爱国情感的重要性。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香港回归的短文,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过程与方法:
(1)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同国家利益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导入: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半学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所了解,但对于政权交接仪式的具体情况、背景及意义可能认识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和情感体验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对香港回归事件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应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任务驱动法:设置明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学设计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学设计

3.主体前1—5段写什么 ?主体之后 26—29段写什么?作用各是什么?
概述新闻事实,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 国及其重大意义。 导语概括报道新闻事实 , 唤起读者对 新闻主体的注意。
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双方政要和各 国记者人数。 结语使报道首尾相随,十分完整。
4.主体部分重点写了哪些内容,按什么 顺序组织材料?如何安排材料的详略? 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 江泽民主席讲话。 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按时间顺序。 其中概括记叙查尔斯王子讲话;特写 降旗、升旗仪式;详写江泽民主席讲话。 这样疏密有致,详略得当。
美丽富饶的东方明珠 —— 香 港(二)
维多利亚港湾(一)
维多利亚港湾(二)
香 港 全 貌(一)
香 港 全 貌(二)
国际会展中心
近20年的实践证明:我们不仅能 成功地收回香港,而且也有足够的实 力建设好香港。香港回归,这座屹立 在中华民族光辉史册中的丰碑,将激 励我们刻苦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 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 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 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 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肃立”准确、简明的渲染了交接仪 式的气氛,突出了香港回归的神圣。 “ 注目礼” 表明人们对国家的尊重,更 表明了中国人的自豪感。“瞬间”指时间 之快,更指中华民族对香港的回归期待已 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 港 隆 重 举 行
标题解说
本文是由新华社记 者和人民日报记者联合 采写的一篇新闻报道, 刊登在1997年7月1日的 《人民日报》上。 这篇新闻报道生动 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 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隆重举行的全过程,阐 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 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新人教版
备课
时间
教学
课题
教时
计划
1
教学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
2.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3.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语句的品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让学生养成课外查找资料的习惯,强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主题的认识。
2.学生自由选择并朗读展示。
3.师生评价朗读。
(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要侧重语气、语速、重点词语的处理的指导。)
4.集体朗读部分段落,体会雪洗百年耻辱的那种激动。
四、视频显示,强化情感体验
1.还有一个月,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就满十年了,今天重读这则新闻,仍然能激荡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振奋。你们觉得在这30分钟的交接仪式中,最让你热血沸腾的是哪一幕呢?
对,是升旗仪式。现在就让我们回到现场,再一次见证那神圣的时刻。
2.播放视频资料。
教师小结:听到这雄壮嘹亮的国歌,望着这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热血沸腾,都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3.如果你当时就在交接仪式的现场,你有何感想,试写一段话。
五.资料展示,明确责任
1.157年前,我们失去了香港,157年后,我们又重新拥有了她,这种失而复得,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如今,香港已回归九年了,现在的香港建设得怎么样呢?请大家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香港发展现状的资料,让我们一起关注现在的香港。
中英仪仗队入场,吹礼号
23时46分
双方领导入场,步入主席台主礼台
仪仗队举枪礼后
查尔斯王子讲话

14、《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导学案

14、《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导学案
①新华社香港7月1日凌晨电(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2)香港回归究竟有什么历史意义?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四、基础训练
1、字音认读
瞬间()噙满()瞩目()
2、字形辨识
沧()沧桑沸()沸腾镶()镶嵌瞩()瞩目
跄()踉跄拂()拂袖壤()土壤嘱()嘱咐
3、解词
经久不息:循序渐进:
灯火辉煌:沧桑:
后盾:承诺:
五、能力提升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是《人民日报》在1997年7月1日的一则新闻,它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新闻的特点,全文分为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三、知识导学
(1)课文最后一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⑤这一庄严宣告在大会堂4000多位中外嘉宾中激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一宣告通过电波传向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澳门和台湾,传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1、第①-⑤段由电头和________组成。文中画线字“凌晨电”说明这篇新闻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第①段特意点明“1997年7月1日零点”,这是因为
③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首节:背景介绍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是香港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英关系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在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标志着英国将香港的主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仪式展示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和互信,也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仪式细节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场面庄重而隆重。

仪式开始前,两国国旗在会展中心门前升起,象征着主权的交接。

随后,官员代表和嘉宾入场,座无虚席。

主持人致辞并介绍仪式的目的和意义,为整个仪式增添了庄严的气氛。

第三节:彰显中英友好合作的环节中英政府代表在仪式中共同签署协议,代表着双方的和平合作和友好关系。

这一环节显示了两国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互信。

签署后,双方代表举行了热烈的握手仪式,象征着友好合作的开始。

第四节:中英政府代表致辞仪式中,中方和英方的政府代表分别发表了讲话。

他们回顾了香港历史的重要时刻,肯定了中英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并表示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香港的繁荣发展。

这些讲话对香港和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第五节:庄严的升旗仪式仪式的高潮是庄严的升旗仪式。

随着国歌的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代表着香港的主权移交。

仪式上,英国国旗也被退下,标志着香港从现在起将完全归属于中国。

这一瞬间令人热血沸腾,更增添了仪式的意义。

第六节:港人对政权交接的期望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香港市民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他们希望通过这次交接,香港能够保持独特的优势,继续繁荣发展。

他们希望政权交接不会对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产生负面影响,而是为香港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第七节:展望中英关系的发展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标志着中英两国友好关系的新起点。

随着交接的完成,中英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各领域的发展。

香港将成为中英两个国家交流合作的桥梁。

同时,两国政府还将进一步加强对香港的支持,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新闻两则—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导学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新闻两则—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导学案 苏教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1、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2、探究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探究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公元1997》)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生答)对,它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唱出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的期盼。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么会涉及到回归的问题呢?课前让大家查找了香港的历史问题的资料,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呢?(明确:《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代领导人为收回香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全世界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余名记者齐聚香港,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典。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二、预习检测:字形辨识沧(cāng)沧桑沸(fèi)沸腾镶(xiāng)镶嵌瞩(zhǔ)瞩目跄(qiàng)踉跄拂(fú)拂袖壤(rǎng)土壤嘱(zhǔ)嘱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看看作者依次交代了哪些内容?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用以下判断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①课文对交接仪式的过程既有详写,也有略写。

②课文结尾补充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成员及记者人数。

③交接仪式过程中,作者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主席讲话。

④作者对查尔斯王子讲话和江泽民主席讲话都作了详写。

明确:①、导语部分是略写,主体部分是详写。

②、结语部分补充交代了这些内容,③、主体部分交代了交接仪式的进程,这三点是详写。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学校七级语文下册第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苏教版-精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学校七级语文下册第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苏教版-精
结语:26——29节
速读课文,独立思考,在书上做好批注
大组交流、同学点评
预设:
导语:学生只找到第一节。师:对吗?其他学生:判断交流。师:首先表扬你知道第一小节一般是消息的导语,可是,消息要交代清记叙的要素,可第一节只交代了 部分要素(时间、结果),缺乏事情的过程,不完整。生找到2、3、4节,师:为什么你认为2、3、4节也是导语部分。师:可见,新闻导语要交代清记叙的要素;生找到1——4节,师追问:第五节和 前文是什么关系,能不能放在主体部分?师总结:从第六节开始,是对新闻的主要事实具体展开。
组织交流
评价标准:
是否符合新闻的标题的特点;
语言是否准确、简洁。
师点评、展示记者写的标题。
自读、训练
大组交流
生根据要求点评
预设:根据时间情况或者课堂拓展、或者作为课外作业
预设:作为拓展时,如时间紧,可只要求学生写标题
七、课后作业
阅读一则新闻,找出新闻的结 构的五部分,从语言角度体会新闻的特点。
课后完成
自读课文在书上作圈点划注
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大组交流、同学点评
预设:1、真实性
师:真实性是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的。
2、时效性
师:报道迅速及时,不拖延 。
3、准确性
福楼拜说:“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其余词不可替代。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句子、说一说品味。)
师:你能不能把这个句子(或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题目: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能分析新闻的结构,找出新闻的标题、导语、主 体、结语。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理清结构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看看作者依次交代了哪些内容?哪些是详写的?哪些 是略写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用以下判断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①课文对交接仪式的过程既有详写,也有略写。 ②课文结尾补充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成员及记者人数。 ③交接仪式过程中,作者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 升旗仪式;江泽民主席讲话。 ④作者对查尔斯王子讲话和江泽民主席讲话都作了详写。 明确:①√导语部分是略写,主体部分是详写。②√结构部分补 充交代了这些内容,③√主体部分交代了交接仪式的进程,这三点是详 写。④乘以查尔斯王子讲话是略写。 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二>语文>初二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明确文章结构,理清心路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3.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文章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安排]两课时 一、情境导入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代领导人为收回香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97 年 7 月 1 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全世界 700 多家新闻媒 体的 8000 余名记者齐聚香港,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典。今天, 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 2.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3.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语句的品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让学生养成课外查找资料的习惯,强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主题的 认识。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和现状。 2.查找资料,了解新闻的结构。 [教学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主备人:陆庭佐参与者:初一语文备课组审核人:肖丽云课时: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的背景。

2、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3、探究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4、进一步巩固对新闻这种文体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和现状。

2、查找资料,了解新闻的结构。

学法指导: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香港被强行租借的历史。

2、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实况记录片,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

3、按照新闻的基本结构,分析、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时数:一课时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

2、背景资料据历史记载,约2000年前,在汉朝时,中国就已把香港纳入版图。

到14世纪,就有很多广东人前往香港定居,以后,又有很多大陆内地的人迁到香港居住。

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港口。

到19世纪,英国商人把大批鸦片运到中国,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士兵吸食鸦片,军队毫无斗志;老百姓吸食鸦片,导致倾家荡产。

清政府看到鸦片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

英国商人为了巩固自己在华的既得利益,借此挑起事端,终于在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

1842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1984年,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凌晨零点,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题目解说本文是由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的一篇新闻报道,刊登在1997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

这篇新闻报道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阐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4、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位于中国南部、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深圳市之南,因地产沉香并在此出口而得名,又称香江、香海。

面积1095平方公里,人口约661.7万(1997年),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原属广东新安县(今深圳市)。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1年1月,英军强占香港岛。

1842年8月2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10月24日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界限街以西地区。

1898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两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1982年至1984年,中国政府同英国政府进行了多轮谈判,于1984年12月19日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规定,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于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

中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宣布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五十年不变,199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香港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实行“港人治港”。

香港为自由港,经济发达,是亚太地区及世界重要的贸易、金融、航运、旅游、信息中心之一。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介绍香港历史背景2、、扫清字词障碍:(1)字音认读瞬间()噙满()瞩目()(2)字形辨识沧()沧桑沸()沸腾镶()镶嵌瞩()瞩目跄()踉跄拂()拂袖壤()土壤嘱()嘱咐(3)解词经久不息:循序渐进:灯火辉煌:沧桑:后盾:承诺:三、合作探究和交流:1、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滨海县五汛中学初一语文备课组2、分析第一部分第1节写了什么?第2-3节写了什么?第4-5节写了什么?3、分析第二部分(1)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写了什么内容?(2)查尔斯王子讲话突出了哪几点内容?(3)赏析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4)江泽民主席的讲话主要精神有哪三点?4、课文最后一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5、香港回归究竟有什么历史意义?四、小结:1、中心思想:这篇新闻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写作特点(1)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首尾圆合。

按照新闻的结构,全文除标题外,清楚地分为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

主体部分根据事件发生的前后,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交接仪式的进程。

主体中又突出叙述了三个内容: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的讲话。

三个内容之中又浓墨写降旗、升旗仪式,着重传达了江泽民的讲话,疏密有致,详略得当,中心突出,首尾圆合。

(2)叙述为主,穿插议论,饱含感情。

新闻本来以叙述为主,但适当地运用议论和抒情能让记叙的内容锦上添花。

如第3段中的评论“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深刻揭示了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

第12段中“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一句,抒发了作者抑制不住的民族自豪感。

这些在叙述的基础上作出的点睛式的评论,感情强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语言准确、简明。

文中,有些词语有高度的概括力,如“百年沧桑”、“举世瞩目”等。

有些词语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如“隆重”、“肃立”、“经久不息的掌声”、“缓缓降落”、“徐徐升起”等。

作者还运用了一些准确表达时间的词语,并精确到日、时、分,这些都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五、课堂反馈: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①新华社香港7月1日凌晨电(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③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

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④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⑤这一庄严宣告在大会堂4000多位中外嘉宾中激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一宣告通过电波传向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澳门和台湾,传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1、第①-⑤段由电头和________组成。

文中画线字“凌晨电”说明这篇新闻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第①段特意点明“1997年7月1日零点”,这是因为________。

3、第②、③段写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________、________和“瞬间”。

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5、第④段中讲述了江泽民的讲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第⑤段中两个“传向”回应上文的“________”一词,高度概括了这一盛事在国内外的影响。

六、作业:完成练习册对应练习滨海县五汛中学初一语文备课组香港——沧海一珠,那个涌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地域,在被清政府拱手相让后,经过100年的沧桑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香港的回归,是万众瞩目的盛事。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是《人民日报》在1997年7月1日的一则新闻,它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新闻的特点,全文分为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为导语部分,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

第二部分(第2~25段)为主体部分,报道了交接仪式的过程及其重大意义。

2~5自然段概括报道了举行交接仪式的时间、地点、江泽民主席的庄严宣告及重大影响。

政权交接,香港回归,举国欢腾,普天同庆。

对于这一百年盛事,作者浓墨重彩地概括报道事实,揭示消息的中心意思,唤起读者注意新闻的主体。

其中:6~7段交代仪式正式开始的时间及双方出席官员。

8~10段概述英国查尔斯王子的讲话。

11~15段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16~23段详细叙述江泽民的讲话。

24~25段两国领导人握手合影,交接仪式结束。

这部分突出叙述了三个内容: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的讲话。

查尔斯王子的讲话突出赞同“一国两制”,支持《联合声明》两点。

降旗、升旗仪式,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读分”到“读秒”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精彩的描写和画龙点睛的议论,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充溢着中华民族的自豪、振奋之情,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此时,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了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庄严的历史时刻。

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江主席的讲话,作者作为重点进行摘要表述,其主要精神有三点:(1)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3)香港今日繁荣的根本原因和香港的美好未来。

第三部分(26~29段),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各国记者人数,使整个报道首尾相随,十分完整。

2、结构图示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3、句段品鉴(1)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品析:这一段作为新闻的导语部分,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从香港的主权变化及回归祖国的时间两个方面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拟人手法的运用突出了香港回归的意义。

“百年沧桑”点明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时间之长,如今终于回到了祖国。

“祖国的怀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主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