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沫若的两张成绩单说起

合集下载

郭沫若、钱钟书、吴晗如在现在,绝对考不上大学

郭沫若、钱钟书、吴晗如在现在,绝对考不上大学

我国的教育制度已经到了非大幅度改革不可的时候了,高层应该赶快下决心了!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的一系列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朱清时校长认为,现在的教育功利性太强,一切只看成绩是非常浮躁的一种表现,这样的环境和土壤是无法培养大师的,甚至一些有可能成为大师的“苗子”也会被扼杀。

他举了一代大师郭沫若的例子,他说在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保存着两张郭老读中学时的两张成绩报告单。

一张系嘉定府官立中学堂于宣统元年5月28日所发,郭老时年16岁,读完了中学二年级。

成绩单上的成绩是:修身35分,算术100分,经学96分,几何85分,国文55分,植物78分,英语98分,生理98分,历史87分,图画35分,地理92分,体操85分。

另一张成绩单为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所发。

郭老当时18岁,读完了该校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

成绩是:试验80分,品行73分,作文90分,习字69分,英文88分,英语98分,地理75分,代数92分,几何97分,植物80分,图画67分,体操60分。

“从两张成绩单上的成绩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朱清时校长说,“第一张成绩单平均成绩79分,包括国文、图画在内的3门功课不及格,最差的仅35分。

第二张成绩单上,图画、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如几何、代数、生理等比较优秀。

不过,郭老后来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成了大诗人、大书法家、大考古学家,令那些信奉‘从小看到老’者大跌眼镜。

”“如果郭沫若在今天上中学,这样的成绩是难考进大学的,即使考上了, 家长和学校也一定要他上理科。

像郭老这颗大师苗子肯定会被‘善意’地扼杀了。

”朱清时感叹今天没有培养大师的环境,同时又举出了两个例子。

“考清华时,钱钟书数学只得了15分,吴晗则仅得0分,现在他们都不可能考上。

钱伟长上清华时先读历史系,一年后他要求转读理学院,学校同意他试读。

了解这些大师的事例可以邦助我们了解为什么最近几十年我国教育界未培养出大师。

”朱清时说道,当前教育界的急功近利和浮躁还表现在评估和检查太多。

郭沫若的成绩单

郭沫若的成绩单

郭沫若的成绩单
我们到四川乐山郭沫若先生的故居参观,我们都会留意两张郭沫若的中学时期的两张成绩单。

一张是郭沫若先生初二时的成绩单: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5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35,地理92,体操85。

一张是郭沫若先生高三第一学期成绩单:试验80,品行73,作文90,习字69,国文88,英语98,地理75,代数92,植物80,图画67,体操60。

从成绩单上看,郭沫若先生显然算不上优等生,第一张成绩单平均分为79分,有国文、图画及品行三门功课不及格;第二张成绩单上,图画与习字的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不错。

但郭沫若先生后来终究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成了诗人、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艺术鉴赏家,令那些“从小看大”的人大跌眼镜。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与老师,非常关注孩子卷面上的成绩,并不在意孩子现实的能力与潜力,同时由于短视,也不去想象孩子未来的发展,终于一千个“你孩子将来可以当省长!”,家长们都不会相信,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现实的成绩,现实的知识获得的多少,结果落入了“从小看大”的深井。

从小看大,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说的是习惯,从小时候的行为,可以看将来能养成什么样的习惯,习惯故然可以决定孩子的命运,但并不能说明孩子将来的事业有什么发展,小时候的成绩与将来的事业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倒是孩子小时候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郭老的成绩单说明了一点,我们无论如何过早地给孩子下结论,关键要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兴趣、能力、成长轨迹,而不是给出这样或那样的限制。

走近名家郭沫若

走近名家郭沫若

走近名家郭沫若 郭沫若 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位名声显赫、名扬中外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宗师。

【人物点击】 郭沫若(1892 年 11 月 16 日-1978 年 6 月 12 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 沙湾镇,汉族,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分别叫“沫水 ”和“若水”)、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 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 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 迅 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其代表作有诗集《星空》 《女神》,历史剧《屈 原》《虎符》《堂棣之花》等。

【经典素材一】 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保存着两张郭沫若的成绩报告单。

一张系嘉定府官立中学堂于宣统元年 5 月 28 日所发。

郭沫若时年 16 岁,读 完了中学二年级。

成绩单上的成绩是:修身 35,算术 100,经学 96,几何 85,国文 55,植物 78,英语 98,生理 98,历史 87,图画 35,地理 92,体操 85。

另一张成绩单为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所发。

郭沫若当时 18 岁,读完了该校三 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

成绩是:试验 80,品行 73,作文 90,习字 69,国文 88,英语 98,地理 75,代数 92,几何 97,植物 80,图画 67,体操 60。

从两张成绩单上的成绩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

第一张成绩单平 均成绩 79 分,包括国文、 图画在内的 3 门功课不及格,最差的仅 35 分。

第二张成 绩单上,图画、 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如几何、 代数等反而卓尔不群。

不过,郭沫若后来终究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匪夷所思地成了一代文豪, 令那些信奉“从小看到老”者大跌眼镜。

怎样对事例论据进行多角度分析

怎样对事例论据进行多角度分析

议论文论证九法议论文讲究以理服人,在高考中,一篇“以理取胜”的议论文往往更能获得高分。

这个“理” 要靠论据来支撑,但许多学生在此文体的备考中,往往注重了论据的积累,而忽略了论证方法的积累。

往往是行文亮出观点后,接着便是举例,每个例子后用寥寥数语扣题总结,使得或行文缺乏深度,或论据游离主题,或论证手法单一。

其实,议论文要以理服人,材料和观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只是一方面;对论据进行分析,就例说理,揭示二者关系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而。

本文笔者以典型作品为例,关于“就例说理”介绍九种论证方法:虚拟他人法、假言因果法、论据引申法、例后解说法、正反对比法、披文示意法、因果分析法、求质分析法、条件分析法。

加强学生思维、思路拓宽的训练,变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力争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在短期内有所提高。

一、虚拟他人法。

亮出观点后,为了使观点全面,从侧面虚拟他人观点再加以补充;在论证时,为了使行文有的放矢,虚拟他人观点引出否定对象,有力佐证观点。

【示例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已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示例2】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在西方被认为是邪恶的,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西方人认为信奉邪恶之神的民族会威胁他们,这种理论甚嚣尘上。

0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主张废除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形象,另外设立新形象。

也许有人会说,废除就废除吧,此举甚好,可以从此消除中西方的文化隔阂(确立靶子)。

但一个图腾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所有文化吗?如果不能,替换又有何益?如果能,失去了所有文化,失去了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我们还能叫中华民族吗?作为民族标志的文化不宜因外人的鼓噪与不满而或改变、或放弃,而应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努力让对方了解彼此的文化内涵,进而接受、尊重对方的文化。

【示例3】中华民族的图腾一一龙在西方被认为是邪恶的,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西方人认为信奉邪恶之神的民族会威胁他们,这种理论甚嚣尘上。

郭沫若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

郭沫若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

郭沫若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郭沫若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文化名人,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画家和文学家,还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学家。

他的历史学研究涵盖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对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郭沫若的生平、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三个方面来探讨他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

一、郭沫若的生平郭沫若(1892-1978),字士元,江苏无锡人。

他早年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在此期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毕业后,他曾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从事过教育工作,并积极参加了中国革命运动。

1927年,郭沫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中国文化界的领袖人物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郭沫若担任了多个文化和艺术方面的领导职务,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郭沫若的学术思想郭沫若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学术思想深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影响。

他认为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反映。

他主张历史研究应该立足于实证研究,注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也要关注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郭沫若主张采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将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相互结合,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本质和内在关系。

他还主张历史学应该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如文学、美术、哲学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三、郭沫若的学术成就郭沫若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研究。

郭沫若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研究十分深入,他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画史》等多部专著,这些著作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历史发展和特点,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对近现代中国史的研究。

郭沫若对近现代中国史的研究也非常深入,他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多部专著和论文,这些著作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认清自己作文共九篇

认清自己作文共九篇

认清自己认清自己(一)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舞者,只是大家跳的舞蹈不同罢了。

你既然适合跳舒缓优雅的芭蕾,那你就别去勉强的尝试激情快速的探戈,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舞步,只是有的人慢有的人快。

最关键的不是哪种舞步现在流行,而是哪种舞你最能掌握好节奏。

与其去羡慕别人精彩的舞姿,不如去坚持自己最适合的节奏,跳出最适合自己的舞蹈。

人生舞步需要掌握节奏,有的人少年成名;有的人大器晚成;有人节奏快速;有人步伐缓慢。

我们每个人也只有掌握好适合自己的舞步,才能跳出最惊艳的舞姿!高一:胡晓婷认清自己(二)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喜欢“训诫”别人,真是让人厌恶的爱好。

看看这段时间,我写的日志,看似处处充满“哲理”,却让人忍不住厌倦,让自己忍不住讨厌自己。

本来嘛,其一,我不是老师;其二,我不是哲学家;其三,我又不普渡众生。

呸呸,佛家一定不愿意收我这种没有一戒可以戒掉的人,好吧,换句,大家容易听懂的:任何一种贪念我都有,只是量不大。

无事闲逛以前在聊QQ上,发现我原来是个强说愁的无聊女子,那些曾经的字里行间,让我忍不住怀念那些有些“怨忧”而自在的一去不复返的日子。

错了能改,走了能回来,而过去的日子却像流逝的水,连想看一眼都奢侈。

于是,我想把过去的那些日志贴过来,虽然我早忘了,那些日志里的名字代号是谁。

呵,我绝对有得老年痴呆症的病变基因,过去的一切都像是八百度的近视眼摘了眼睛看这个世界,模糊而辨不清真伪。

所以,我容易快乐,因为过去的一切不愉快在甩在脑后的瞬间,我选择了忘记。

现在翻出这些陈年旧事,只是想回忆一下过去,让我记得曾经的自己。

稚嫩却真实。

人,害怕的不是改变,而是忘记自己。

认清自己(三)也许你总是在失败后,后悔当时的行为;也许你总是在无助时,抱怨世界的不公,也许你总是在失意时,懊悔自己的无知,也许你总是无头绪的做着一切你不情愿,但必须做的事,也许你不知所措的望着别人愤怒的脸庞,这一切使你接近于颓废,这一切是缺乏恒心,毅力吗?是不后到吗?是不知达吗?不仅于此,最重要的是你没有认清自己。

nullity数学

nullity数学

nullity数学“ 4, 3, 2, 1,考试。

”随着清脆悦耳的铃声响起,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拉开序幕。

“老师说今天要考试,不知道能考多少分?”我忐忑不安地想着,“前面的同学要好好复习,后面的同学也不要看答案,自己做。

”于是我坐在座位上默默地回忆着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希望能考出好成绩,让爸爸妈妈高兴一番。

过了几分钟,铃声又响了,卷子发下来了。

我翻开一看,只见我的成绩排在班级第四名,而且竟然错了三道大题。

我心里像装了一块石头,七上八下,马上做错了的那三道大题被我一点一点回忆起来,很快便被我解决了。

然后,我认真检查其他大题,都写完了才放松了一点。

这时,一向很严厉的数学老师走进教室,给我们宣布了这次的考试成绩,只见她拿着一张纸,正读着:“王佳铭91。

2分,徐逸凡92分……”老师每念一个人的分数,就微笑着表扬一句。

当念到我的名字时,我刚想跑上去领成绩单,但突然看到老师板着脸,慢慢朝我走来,我有些紧张。

突然,老师对我和蔼地说:“你们俩表现得都不错,可是,你们应该为自己犯的错而惭愧!”“什么?”我疑惑不解。

老师说:“就是因为你们的粗心,你们平常学习再刻苦,如果不细心,就不会考出理想的成绩。

比如这次的试卷, 90分以上的同学就有14个,只占全班人数的30%。

而80分以下的呢,则有8人,占全班人数的50%,可想而知,你们是有多粗心啊!你们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啊!”我们班的尖子生,我考得居然这么差,感到很惭愧,虽然数学老师把它归罪于我们的粗心。

但我还是坚信,我们有努力付出过,这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

哪怕是最后一名,也不会埋怨,更不会气馁,我相信下次一定会比这次考得更好。

老师是我们学习上的拐杖,引导我们走向成功。

老师的指导是多么重要,作为一名中学生,没有老师的精心指导,根本就学不到任何东西。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老师一天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不但备课,批改作业,还要上课。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 ①所谓勇敢,应该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迎 战不应该害怕的任何东西,二是害怕应该 害怕的东西。 • ②做人学道家,要大气一点;做事学儒家 ,要实在一点。
(7)比较来想一想,辨明特点
• ①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 情才是赚钱的。 • ②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 。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 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 、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 往是真的。 • ③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 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 写作议论文,立意要会缘事析理,在论证 的过程中对论据的分析议论要会缘事析理, 如果仅仅停留在以故事来演绎论题的浅表层 次上,那你的文章就只能在较低等级(基础 等级)上徘徊了。要想写得深刻,你就必须 向思想更“深”处“漫溯”,昭示出生活真 谛、人性底色、世相内质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 _________(帕斯卡尔)
(5)拆开来想一想,分清析透
• ①“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和”的右 边是个“口”,就是说人人都有饭吃(物 质丰富);“谐”的左边是个“言”,就 是人人都可以说话(精神自由)。 • ②知识分子不但要“知”,还得有“识” ,得对这个世界有新的发现。大部分的知 识分子,不过是“知道分子”罢了
(6)合起来想一想,辩证分析。
二、如何把文章写得深刻
• 要想写出见解深刻,立意高远的文章,要 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 (一) 会观察和思考生活。 • 思想源自于生活。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 书》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以小见大:
• 从细小的生活琐事看到它背后蕴藏的大的 社会问题,使文章逐渐走向深刻的这种思 考问题的方式
• 品味再三,不免突发奇想。郭沫若倘“其生也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郭沫若的两张成绩单说起
(2010-08-13 21:34)
标签:家教分类:家教手记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不折不扣的大师级人物。

这样的大师,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一定非常优秀吧!,
在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中留存的两张郭沫若中学时代的成绩单。

一张成绩单是嘉定府官立中学堂于宣统元年五月二十八日所发。

当时的郭沫若16岁,读完了中学二年级的课程。

成绩列表如下:修身 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5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 35;
地理92;体操85。

另一张成绩单是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所发。

时年郭沫若18岁,读完了该校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

成绩列表如下:试验80;品行73;作文90;习字69;英文
88;英语98;地理75;代数92;几何97;植物80;图画6 7;体操60。

按现在标准分析郭老的这两张成绩单,那决对不是一个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

国文55;作文90,习字69,表明语文并不是他的特长,算术100,几何85;代数92,几何97;表
明他的数学还真是很不错,生理98,植物80表明他的生物也很优秀。

不过可惜的是郭老数学家、生物学倒没成了权威,但却成一代伟大的诗人,书法家,艺术家。

这让“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老俗话有点不俗了。

假如是现在,你的孩子拿着这样的一张成绩单回家,你会怎样对待孩子呢?一顿臭骂,一顿暴打,主科国文竟然不及格,那怎么行?出点血请家教吧!数学,生物,英语还不错,参加个数学奥赛、生物奥赛、英语竟赛什么呢,或许升学能加上个分?果果真如此,不知今天我们是不是还能读到《凤凰涅磐》?
从郭老中学时代成绩单和他后来辉煌成就的对比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孩子考试分数与其以后的成就是不能画等号的,很多有成就的大科学家,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等,青少年时代并不一定都考试成绩骄人。

学习有学习的客观规律,孩子也有孩子的追求目标。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每一发展阶段的每一个项目上都是优秀,每一个家长要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孩子的短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少一些急功近利,不能拔苗助长。

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顺其自然。

每一个孩子都是包裹在石头里的美玉,要用恰当的工具,在恰当地时候,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开凿他,发现他。

在适当的时候,他就会放出璀璨的夺目光芒!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