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的基本特征来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3. 生物的基本特征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四、教学难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在生活中的应用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生物的基本特征。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4. 实例分析: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运用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解释。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实例分析。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2. 图片素材3. 生活实例视频九、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六、教学拓展:1. 邀请生物学专家或相关从业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或生物实验室,亲身体验生物的基本特征。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精选5篇)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课时课题: 生物的基本特征(1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2-9-4 星期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二)能力目标1、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情感目标关注生物,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开花植物A和一盆塑料质的绿色开花植物B;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
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
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
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
学生说出名称。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
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二:生物的生命现象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开花植物A和一盆塑料质的绿色开花植物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2.生物的组成与结构。
3.生物的生命活动。
4.生物的适应与进化。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STEP1:生物的定义与分类(15分钟)1.检查学生对生物的定义的理解。
2.讲解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有机体。
3.介绍生物的分类:根据体细胞的类型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根据营养方式可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根据体有机构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STEP2:生物的组成与结构(20分钟)1.介绍生物的化学组成:生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
2.讲解生物的组织与器官:生物体内由细胞组成,不同细胞形成不同器官,通过器官协同工作保持生命活动。
STEP3:生物的生命活动(30分钟)1.讲解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生长与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等。
2.介绍生物的新陈代谢:对食物的摄取与消化,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3.讲解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细胞分裂与增殖,形成新细胞与组织。
4.介绍生物的繁殖: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差异与意义。
5.讲解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生物通过适应环境的改变,进化出有利于生存的特征与机制。
STEP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只能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存活。
2.讲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依赖环境提供食物、水和氧气等生命必需物质,同时生物通过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四、教学评价方法1.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并与同学互动讨论。
2.作业批改:收集学生的练习册,并及时批改。
3.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展示,评价小组的合作与表现。
五、教学延伸1.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动植物园,观察真实的生物多样性。
3.科学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生物实验,观察和探究生物的生命活动。
济南版生物七上1.1.1《生物的基本特征》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3.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生物学实验、调查等任务,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引导学生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升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时,往往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难以理解,导致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份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基本特征》,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系统地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等。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基本特征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活动、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等方面。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
难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基本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生物现象,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呼吸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物基本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链、生态系统的平衡等。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思考这些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生物学科的专家或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实验室或植物园,亲身体验生物的基本特征。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2. 图片素材:生物与非生物图片3. 教学视频:生物现象的视频素材4. 练习题:相关课后练习题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生命活动。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 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活需要营养:生物通过吸收、摄取食物来获取能量和物质。
(2)能进行呼吸: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通过排泄作用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5)能生长和繁殖: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的能力,并能通过繁殖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6)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存在一定的变异。
(7)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非生物的区别。
难点:生物特征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生物的基本特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生物的定义,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生物特征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生物特征的掌握程度。
7. 拓展延伸:让学生举例说明生物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9.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生物特征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等形式,评价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教材或教学资料。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基本特征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能够识别和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2)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三、教学难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应用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讲授法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生物》2. 实验材料: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样本3. 课件:生物的基本特征PPT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生物的基本特征。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尝试描述和解释这些特征。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应激性、细胞结构等方面。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5.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生物样本的特征,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并思考这些特征的意义和应用。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生物素养。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3. 学生实验报告和总结报告的质量;4. 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教学进度安排:本课内容安排2课时完成。
十、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的其他特征,如生物的分类、生态关系等;2. 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博物馆或进行户外生物考察,增强对生物的认知和兴趣。
十一、教学反馈: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3.对于优秀作业,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导入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
我会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同时,我还将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表现,了解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掌握生物多样性的表现,了解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的能力。
4.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多样性。
7.课后作业:布置与生物基本特征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4.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可能过于依赖记忆,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
1. 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 关注身边的生物。
【学习重难点】
1、生物的基本特征。
(重点)
2、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
(难点)
【学习过程】
探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自主学习:
1.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爬虫、河里的游鱼、高大的树木、微小的细菌……大自然中的生命无处不在。
提出问题:
1、在我们的校园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根据你们刚才列举的生物,试着将它们分类。
二、合作探究
课本第三页图1.1-1 中的生物分别属于哪种类别?
三、随堂巩固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病毒 B.细菌 C.植物 D.化石
探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自主学习】
(1)根据教师展示的玩具仿真动物,说出你是依据什么来判断真假的呢?
(2)根据课本第四页图片中的实例,看看生物能够表现出哪些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合作探究】
仔细阅读课本第5 页第一段,讨论分析下列实例,说明它们分别描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朵朵葵花向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母生九子,连母是个样小狗排尿
松鼠不断找寻食物
【知识总结】
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
生物的基本特征我们身边的生物
生物的简单分类:、、、、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作用(呼吸、排泄等)
生物体都有、、和生殖的现象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的生命现象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基本特征)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也能影响。
除病毒外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课堂检测】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馒头上长出的白毛B.恐龙化石
C.不断长大的钟乳石D.珊瑚礁
2. 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都生活在水中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映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3.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蜻蜓点水B.钢铁生锈C.公鸡打鸣D.葵花向阳
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
哪个特征?
A.生长和发育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呼吸
5. 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生殖季节里,长出蓬松而分披的长饰。
决定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 )
A.应激性B.多样性C.变异性D.遗传性
6.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卵量比原鸡多这是因为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A.生长现象
B.生殖和发育
C.遗传和变异
D.新陈代谢
7. 从地层挖出来的千年古莲种子,种在泥塘里仍能长叶开花,但其花色与现代莲稍有不同,说明生物体具有( )
A适应性B.遗传性C变异性D.遗传和变异性
8. 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合拢下垂这个生命现象属于
A.新陈代谢
B.应激性
C.变异
D.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
9. 在载玻片上,向有活动草履虫的水滴中加入少许蓝墨水,草履虫
就放出剌丝泡。
这一现象就是生物的一个实例。
10. 地衣这类植物是植物界拓荒的先锋.能在裸露的岩石表面上生长,在生长时又能腐蚀岩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既能又能。
【知识拓展】
猫和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以下是它们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这种现象属于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