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4
生药学习题

(一)单选题
1.真菌为了渡过不良环境,菌丝体上的菌丝密结、特化所形成的质地坚硬的菌丝休眠体
叫做 ( C )
A.根状菌索 B.子座 C.菌核 D.子实体
2.灵芝的药用部分是 ( D )
A.菌核 B.菌丝体 C.子座 D.子实体
A.茯苓 B.猪苓 C.马勃 D.冬虫夏草
8.下列药材在采收加工时进行“发汗”的是 ( B )
A.雷丸 B.茯苓 C.猪苓 D.灵芝
9.冬虫夏草虫体有足8对,其中 ( B )
D.髓部宽广,有异型维管束 E.薄壁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
4.大黄根茎的横切面显微特征是 ( ABCD )
A.形成层环明显 B.木质部导管稀疏 C.韧皮部有粘液腔
D.髓部宽广,有异型维管束 E.薄壁细胞含大型草酸钙方晶
5.大黄的伪品有( ABCE )
A.大黄的根茎 B.大黄的根 C.何首乌的根茎 D.何首乌的根
2.韧皮部外侧组织中散有异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此药材是( B )
A.大黄 B. 何首乌 C.商陆 D.牛膝
3.黄连断面在紫外灯下木质部显 ( C )
A.天蓝色荧光 B.紫色荧光 C.金黄色荧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红棕色荧光
8.厚朴的功效有( ABDE )
A.燥湿 B.行气 C.活血 D.消积 E.平喘
四、简述题
1.蓼科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化学特征是什么?
2.味连、雅连、云连三种商品药材在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特征上有何区别?
3.归纳十字花科植物生药的主要形态特征。
8. 属于共生性植物 ( C )
9. 具有维管系统的植物 ( D )
生药学

生药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生药:就是药材,大多数生药都是我国历代本草收载的药物。
2.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价实的药物。
3.本草:由于这些书籍记载的多以植物为主,其中又以草类为多,在中国这些书籍通常被称为本草。
4.朱砂点:断面黄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
5.云锦纹:中药何首乌横切面,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
6.星点:指观之如星点的异形复合维管束。
7.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
8.生物检定:利用药物对生物体所起的作用,以测定药物的疗效,作用强度及毒性的方法。
9.乌金衣:天然牛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10.子座:真菌的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构成的一般呈垫状。
11.有效成分:指一种混合物中对生物体代谢或者化学反应起作用的成分。
12.挂甲:牛黄的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1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14.根状菌索真菌的菌丝体有的可以纠结成绳索状,外观和高等植物的根相似。
15.假色:某些矿物有时可见变形现象,系因投射光受晶体内部裂缝面解理面及表面的氧化膜的反射所引起的光波干涉作用而产生的颜色。
16.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结晶方向断裂所形成的不规则的断裂面。
17.本色:系由矿物的成分和内部构造所决定的颜色。
18.条痕:即将矿物在白色的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有颜色的线条。
二、性状1.何首乌:块根呈团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皱缩不平,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横切面淡红棕色,粉性,形成云锦样花纹。
气微,味味苦而干涩。
2.味连:形似鸡爪状,习称过桥杆。
质坚硬,折断面不平坦,木部金黄色,可见放射性纹理,气微,味极苦。
3.朱砂:呈颗粒状或块粒状。
鲜红色或暗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
4. 薄荷:茎方柱形,叶对生,有短柄,两面均被柔毛及腺鳞,叶揉搓后有特异清凉香气,味辛凉。
5.红花: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黄红色或红色。
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

牛膝《本经》上品
麦门冬《本经》 1
上品
2
鸭跖草
3
龙葵
4 葵《本经》上
品
5 酸浆《本经》
中品
决明《本经》上品 地肤《本经》上品
瞿麦《本经》中品
王不留行《本经》上 品
马鞭草《别录》下 品
车前《本经》上品
鳢肠(墨旱莲) 《唐本草》
0 1
蓝《本经》 上品
0 2
连翘《本经》 下品
0 3
蓼《本经》 中品
橙宋《开宝》 柚《日华》
枇杷《别录》中品 银杏《日用》
胡桃宋《开宝》 荔枝宋《开宝》
龙眼《本经》 1
中品
榧实《别录》 2
下品
3
胡椒《唐本草》
4 蜀椒《本经》
下品
5 吴茱萸《本经》
中品
1
甜瓜
2
西瓜
3 葡萄《本经》
上品
4 芡实《本经》
上品
5 莲藕《本经》
上品
柏《本经》上 1
品
松《别录》上 2
品
3 桂《本经》上
苦瓠《本经》 下品
0 3
冬瓜《本经》 上品
0 4
胡瓜(黄瓜)
0 6
木耳《本经》 中品
0 5
丝瓜《纲目》
李《别录》下 1
品
杏《别录》下 2
品
3 梅《本经》中
品
4 桃《本经》下
品
5 栗《别录》上
品
枣《本经》上 1
品
梨《别录》下 2
品
3 木瓜《别录》
中品
4
山楂《唐本草》
5 柿《别录》中
品
安石榴《别录》下品 橘《本经》上品
本草纲目对灵芝记载的描述

本草纲目对灵芝记载的描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本草纲目的概述
2.灵芝的药用价值
3.本草纲目对灵芝的记载
4.灵芝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正文
1.本草纲目的概述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医药学著作,由明朝的李时中所撰写。
这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草药的专著,对许多草药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在中国的医药史上,本草纲目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古代药学的百科全书”。
2.灵芝的药用价值
灵芝,又称灵芝草、灵芝菌等,是一种多孔菌科真菌。
灵芝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传统医学认为,灵芝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益智养脑、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灵芝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失眠等。
3.本草纲目对灵芝的记载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中对灵芝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他认为灵芝具有“安神定志,益精养气,强志不忘”的功效。
他还描述了灵芝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为后人研究灵芝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灵芝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灵芝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现代医学研究发
现,灵芝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这些活性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益处,如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
因此,灵芝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药品的制备中。
综上所述,本草纲目对灵芝的记载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也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读中医经典本草纲目心得体会(精选4篇)

读中医经典本草纲目心得体会(精选4篇)读中医经典本草纲目心得体会精选篇1大家一定读过《本草纲目》这本书吧《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
全书共190多万字,52卷,载有药物1892种,新载药物374种,收集医方—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我之所以看这本书,主要是冲着那1160幅精美的插图来的。
百草皆是药,每次春游、秋游遇到孩子们问我:“科学老师,这是什么植物?有什么用?”时,我就觉得自己特别“缺水”。
今天在书市看到这本书,刚开始只是因其名气,随手翻看,只是看了几页,就被其吸引住了。
一喜之下,将它买了回家仔细阅读。
《本草纲目》的成就,首先在药物的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采用了“析族区类,振刚分目”的科学分类。
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
将矿物分为水、火、土、金石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果、菜、谷、木等五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鳞、介、禽、兽、人等六部。
此外还有服器部。
共分为16部62类。
这种分类方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
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方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它在化学史上,较早的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在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非常值得我们观看。
读中医经典本草纲目心得体会精选篇2《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
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
437_《本草品汇精要》版本考察补遗

药学史专业《本草品汇精要》版本考察补遗曹晖(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珠海519020)刘玉萍(香港大学香港特别行政区)摘要本文介绍《本草品汇精要》的版本国内外现存的明清抄本计有20余种,近现代影印本和排印本21种,并发现了一些未曾发表的抄本残卷2种。
关键词本草品汇精要;版本;考证《本草品汇精要》系明孝宗救命太医院判刘文泰等人纂修的明代唯一的官定本草。
定稿于弘治十八年(1505),较《本草纲目》早73年。
是书凡42卷,装订36册,收药1809种,共有彩绘的药图1872幅。
但书稿(弘治原本)完成后,因孝宗帝崩,存内府未获刊行。
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于秘库发现弘治原本,即诏武英殿监造赫世亨等人对原本再行绘录了一部(康熙重绘本)。
次年(1701)复命太医院吏目王道纯等人校其文字、注释错舛之处,录为校正本一部,并仿原本格式增《本草纲目》等内容490余条录为《本草品汇精要续集》10卷,亦只存秘府而未能传世。
民国初弘治原本及康熙重绘本流入民间,故宫仅存校正本及其《续集》。
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校正本铅印刊行,此书始显于世。
关于《本草品汇精要》的版本及其流传,笔者曾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进行过较系统考察和整理研究工作,陆续发表了相关论文[1-10]。
其中“《本草品汇精要》版本及其源流考察”1989年9月在《中华医史杂志》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好评价,意大利罗马大学白佐良(G. Bertuccioli)博士即在1989年10月出版的汉学杂志《中国评论》(Mondo Cinese)第65期进行了评述[11];翌年姜典华以“《本草品汇精要》版本考述”为题在《中国中医药年鉴》(1990年卷)进行了较全面介绍[12]。
近十余年以来,中日两国陆续新发现了《本草品汇精要》、《食物本草》、《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等彩绘抄本残卷有10种,包括国图藏《食物本草》4册、中国中医科学院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14册,日本杏雨书屋藏《绣像食物本草》3册与《精绘本草图》8册、康熙重抄本残卷23卷(卷20~42)与文求堂照相本残卷(卷13~21),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本草品汇》4册彩绘残本,上海图书馆藏《本草品汇精要》2册彩绘残本(卷24-25),中国中医科学院藏范行准栖芬室抄彩绘本(范氏托人据弘治原本影抄每卷子目及首药样稿),故宫博物院藏《本草图谱》残页等。
本草纲目-歌词

本草纲目
作词:方文山作曲:周杰伦
演唱:高永琪
如果华陀再世崇洋都被医治
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还有莲子
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我要面子
用我的方式改写一部历史
没什么别的事跟着我念几个字
山药当归枸杞GO 山药当归枸杞GO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我表情悠哉跳个大概
动作轻松自在你学不来
霓虹的招牌调整好状态
在华丽的城市等待醒来
我表情悠哉跳个大概
用书法书朝代内力传开
豪气挥正楷给一拳对白
结局平躺下来看谁厉害
练成什么丹揉成什么丸
鹿茸切片不能太薄
老师傅的手法不能这样乱抄
龟苓膏云南白药还有冬虫夏草
自己的音乐自己的药份量刚刚好
听我说中药苦抄袭应该更苦
快翻开本草纲目多看一些善本书
蟾苏地龙已翻过江湖
这些老祖宗的辛苦我们一定不能输就是这个光就是这个光一起唱(就是这个光就是这个光嘿)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已扎根千年的汉方有别人不知道的力量
我表情悠哉跳个大概
动作轻松自在你学不来
霓虹的招牌调整好状态
在华丽的城市等待醒来
我表情悠哉跳个大概
用书法书朝代内力传开
豪气挥正楷给一拳对白
结局平躺下来看谁厉害
蹲小殭尸蹲小殭尸蹲
又蹲小殭尸蹲暗巷点灯
又蹲小殭尸蹲钻萝卜坑
又蹲小殭尸蹲念咒语哼
蹲小殭尸蹲小殭尸蹲
又蹲小殭尸蹲暗巷点灯
又蹲小殭尸蹲钻萝卜坑
又蹲小殭尸蹲念咒语哼。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观后感400字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观后感400字(原创版4篇)目录(篇1)一、引言本草纲目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著作,被誉为“药典”。
二、内容概述1.本书共有十五卷,收录了三百六十三种药物,详细描述了每种药物的性味、主治、产地和采集时间。
2.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化学成分、炮制方法以及方剂组成。
3.作者李时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描述严谨、准确,参考了大量文献。
4.本草纲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医药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阅读感悟1.通过阅读本草纲目,我对中国古代医药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医药科学的重要性。
2.本草纲目所记录的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都有详细的描述,这让我对古代医药学家的严谨和敬业精神深感敬佩。
3.本书的描述方式让我对中药的认知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意识到中药的独特性和优势。
4.本草纲目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自然、健康、生活的智慧宝典。
正文(篇1)本草纲目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著作,被誉为“药典”。
这本书共十五卷,收录了三百六十三种药物,详细描述了每种药物的性味、主治、产地和采集时间。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时珍,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参考了大量文献,使得本书的描述严谨、准确。
本草纲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医药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阅读本草纲目,我对中国古代医药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医药科学的重要性。
本草纲目所记录的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都有详细的描述,这让我对古代医药学家的严谨和敬业精神深感敬佩。
同时,本书的描述方式让我对中药的认知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意识到中药的独特性和优势。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自然、健康、生活的智慧宝典。
它不仅对中国的医药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本草纲目,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医药科学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药的独特性和优势。
目录(篇2)一、引言1.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简介2.本草纲目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二、本草纲目的历史背景1.《本草纲目》的由来2.李时珍及其著作的意义3.本草纲目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三、本草纲目的内容及贡献1.药物分类方法的创新2.收录的药物种类和数量3.药物功效和用药注意事项的详细记载4.对亚洲乃至世界医药学的贡献四、现代视角下的本草纲目1.本草纲目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2.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3.传统与现代医药学的融合发展正文(篇2)作为典籍里的中国系列的一集,《本草纲目》为我们展示了这部千年药学巨著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草中国第4集
领悟“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一、道地药材:人们把在特定境域出产、品质明显优于他处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二、人参
五加科,因根如人形得名,有“百草之王”的美称,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之功效。
目前市场上人参多以人工种植的园参为主。
林下山参,在药力上依然更甚一筹。
人参喜阴凉、忌强光。
生长在层层植被掩护下,只有头顶的红籽,才可能暴露终迹。
长白山产野山参,寻参人寻参谨遵“上山要遵守上山的规矩”,遵循拜山、禁言、以木棍击打树木之音来确定方向、寻找前人留下的“兆头”、找到的山参籽绝不可拿下山,必须埋回土里……放山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着仪式感。
“靠山、吃山、养山”,怀抱虔诚、顺应自然,心怀敬畏、是寻参人与本草相处的一种境界。
三、甘草
豆科,以根入药,因味甜得名,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之功效。
使用频率居诸药之首,素有“朝中国老,药中甘草”之美誉。
库布其沙漠,常年光照强烈,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激发了甘草强大生命力。
采大留小、取之有度是蒙古人收草的规矩。
9月,是采收甘草的季节。
四、白芍
毛茛科芍药,以根入药。
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入药时需切成薄片,才能在煎煮时,利有效成分充分析出,便于人体吸收。
对于白芍,切工的境界至关重要。
一寸白芍切成360片,每片不到0.1mm,是丁社如的绝技。
他要求他的徒弟“一定要比我高,我脸上才有光。
”
五、地黄
地黄是中药里“生熟异治”的典型。
生地黄其性寒,清热凉血,而蒸制过的熟地黄其性由寒转微温,功效由清转补,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传说中,品质最高的熟地黄,黑如漆、明如镜、甘如饴。
地黄蒸制:先洗,拌黄酒,浸透,平铺在木制笼屉,开蒸,蒸制的前48小时不能停火。
蒸制后的药汁要保留,等地黄晒过后用气浸泡,然后继续蒸。
如此九蒸九晒。
六、化橘红
化州橘红,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治痰症如神。
全身有细绒毛,是化橘红的标志,毛越密绒其药用价值越高,一旦移栽异地,毛变少变无,药效也降低。
传统"七爪"做法:6-7月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将果皮割成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
现代工艺常切成丝。
七、阿胶
是以驴皮为主要原料,放阿井之水而制成。
传统的滋补、补血上品。
人参、鹿茸、阿胶称为滋补三宝。
具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之功效。
成就山东东阿为道地的,是阿井水,它含大量矿物,相对密度为1.03。
冬至子时开炼,经过9天9夜的熬制,成琥珀色胶汁,挂旗,出胶。
出胶是结束也是开始,切块,置阴凉处,翻晒晾干,用蘸温水的毛巾擦拭,达到黑亮如漆,完成从生命中来,到生命中去的境界。
国家级东阿阿胶技艺传承人、总裁秦玉峰被评为中国杰出质量人。